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07课·魔王献供 | 涅盘经白话文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2200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也叫《大涅槃经》)。

——这部经,因为梁武帝曾经讲过,我们甚至可以推测一下,当年梁武帝讲这部经的时候是怎么讲的呢?估计也是用文言文讲的。

前面我们提到,在公元前486年,二月十五日这天,佛陀将要涅槃,所以天上、天下来了各道的众生,都来看望佛,连忉利天的天主(也叫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也来了。

【尔时,四天王所设供养倍胜于前,持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迦枳楼伽华、摩诃迦枳楼伽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散多尼迦华、摩诃散多尼迦华、爱乐华、大爱乐华、普贤华、大普贤华、时华、大时华、香城华、大香城华、欢喜华、大欢喜华、发欲华、大发欲华、香醉华、大香醉华、普香华、大普香华、天金叶华、龙华、波利质多树华、拘毗陀罗树华,复持种种上妙甘饍来至佛所,稽首佛足。是诸天人所有光明,能覆日月令不复现。以是供具欲供养佛,如来知时默然不受。尔时,诸天不果所愿,愁忧苦恼,却住一面。】

这里又讲四天王也来了,这里的「四天王」,我们理解为是来自四面八方各个方向的天王,为什么呢?因为经文的前面已经提到过一次四大天王来了,所以应该不会重复,这里我们就理解为来自四面八方各处的天王。

这四面八方各处的天王,他们所带来的供养又比前面的所有众生带来的又多了,而且他们带来的花儿都不一样,有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摩诃就是「大」的意思),还有迦枳楼伽华、摩诃迦枳楼伽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散多尼迦华、摩诃散多尼迦华、爱乐华、大爱乐华、普贤华、大普贤华、时华、大时华、香城华、大香城华、欢喜华、大欢喜华、发欲华、大发欲华、香醉华、大香醉华、普香华、大普香华、天金叶华、龙华、波利质多树华、拘毗陀罗树华,这么多种花,都带来了。而且这些四处的天王们来的时候,还带来了种种的上妙饮食——天王们所享受的非常甘美的饮食。

带着这些花和饮食就来到了佛所在的地方,来了之后,这四处的天王向佛顶礼。这些天王们的光明,简直衬托得太阳、月亮的光芒都不明显了。因为这些天王们,他们的光明太强了,所以相对来讲,日月(太阳、月亮)的光芒都显得黯然失色了。

「以是供具欲供养佛」,他们带来这么多的供养之具来供养佛,但是,释迦牟尼佛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所以默然不受。这些天王们没有达成所愿,愁忧苦恼,就安住在一边了。

【尔时,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设诸供具亦倍胜前,及所持华亦复如是,香气微妙甚可爱乐,持得胜堂并诸小堂来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深乐爱护大乘,唯愿如来,哀受我食。如来知时默然不受。时诸释天不果所愿,心怀愁恼,却住一面。】

这个时候,释提桓因(他)作为忉利天的天主,「设诸供具亦倍胜前」,带来的忉利天(三十三天)的供品,又比前面这四面八方的天王的这些供品还要好。他们也带了很多花过来。「及所持华亦复如是」,这些花比前面又好了。「香气微妙甚可爱乐」,非常的香,让谁见了都喜欢。

「持得胜堂并诸小堂来至佛所」,更奇妙的是,忉利天的天主,他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些小小的宫殿、殿堂之类的,一些比较殊胜的殿堂,或者一些小的楼阁也带来了。带来之后,向佛顶礼对佛说:「世尊,我等深乐爱护大乘,唯愿如来哀受我食」。说:我们虽然在须弥山的顶上(在高处),但是我们特别喜欢学习大乘经典,我们陶醉于其中,希望您能够慈悲地哀悯我们,接受我们的供养。

但是释迦牟尼佛默然不受。这个时候,来自三十三天的这些天王们,心情也不太好,就安住在一边儿了。

【乃至第六天所设供养展转胜前宝幢幡盖。宝盖小者,覆四天下;幡最短者,周围四海;幢最卑者,至自在天。微风吹幡出妙音声,持上甘膳来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哀受我等最后供养。如来知时默然不受。是诸天等不果所愿,心怀愁恼,却住一面。上至有顶,其余梵众一切来集。】

「乃至第六天所设供养展转胜前」,欲界的第六重天,他们也来了,带来的供养比前面的又好了。「宝幢幡盖」,各种各样的用珍宝装饰的这些旗帜:长条形的旗帜,圆筒形的旗帜,还有伞盖之类的。

「宝盖小者,覆四天下」,这些宝盖简直大的比亭子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了,最小的宝盖都能把整个四天下给盖上。

「幡最短者,周围四海」,这个长条形的旗帜,最短的也能把四大海给(围)上。

「幢最卑者,至自在天」,这个宝幢——圆筒形的旗帜,最低的也能够上(至)自在天。最低的话也能从自在天一直到这个阎浮提之间。这个杆子这么长,宝幢非常的大。

「微风吹幡出妙音声」,微风吹过来的时候,这个幡还能够出美妙的音乐声。

「持上甘膳来诣佛所」,大自在天也来了,带着这些供具来到了佛所在的地方。来了以后向佛顶礼,希望佛陀接受自己的最后的供养。但是佛陀没有收,所以,这些天王们也不开心,心怀愁恼,安坐在一边了。

「上至有顶」,就一直到三有之顶(三界之顶),「其余梵众一切来集」,整个三界内所有能来的全来了。

【尔时,大梵天王及余梵众,放身光明遍四天下,欲界人天日月光明悉不复现。持诸宝幢、缯彩、幡盖,幡极短者悬于梵宫至娑罗树间,来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哀受我等最后供养。如来知时默然不受。尔时,诸梵不果所愿,心怀愁恼,却住一面。】

这个时候大梵天王,还有其他的这些梵天的大众,放着全身的光明,光明遍布了四天下。

「欲界人天日月光明悉不复现」,当大梵天王来的时候,带着眷属们,浑身发光的时候,显得欲界其他那些人界、天界的光明又不明显了。这些大梵天王来的时候,也是带着宝幢啊,缯彩呀,幡盖呀来的。这些幡最短的「悬于梵宫至娑罗树间」,幡最短的也能从大梵天王的梵宫垂到这个娑罗双树间。可以想象——通天彻地的感觉。

来到了佛所在的地方,向佛顶礼对佛说:世尊,请接受我们最后的供养,但是佛陀依然没有接受。这个时候,这些大梵天的天王们心怀愁恼,却住一面。

【尔时,毗摩质多阿修罗王与无量阿修罗大眷属俱,身诸光明胜于梵天,持诸宝幢缯彩幡盖,其盖小者覆千世界,上妙甘膳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唯愿如来,哀受我等最后供养。如来知时默然不受。诸阿修罗不果所愿,心怀愁恼,却住一面。】

「尔时,毗摩质多阿修罗王」,这个阿修罗王,他的名字叫毗摩质多。毗摩质多阿修罗王也带着无量的阿修罗那些眷属们来了,他们的光明又比大梵天王强不知道多少倍了。他们也带着宝幢啊,缯彩呀,幡盖呀,来的,幡盖最小的也能把千世界盖上。

带着上妙的饮食来到佛这里,请求佛接受供养。佛没有接受,所以这些阿修罗王也是心怀愁恼地安住在一边儿。

【尔时,欲界魔王波旬,与其眷属诸天婇女无量无边阿僧祇众,开地狱门,施清净水,因而告曰:汝等今者无所能为,唯当专念如来、应、正遍知,建立最后随喜供养,当令汝等长夜获安。】

这个时候欲界的魔王波旬也来了。——这里比较重要。

佛陀在世的时候讲经说法,魔王波旬一直给捣乱,佛陀证道前他也是百般地诱惑。佛陀快要涅槃了,竟然魔王波旬也来了。——这里就意味深长了,大家仔细地去品这一段。魔王波旬带着自己的眷属还有诸天的婇女们(各种灵界的女子们),无量无边阿僧祇的这些魔子魔孙,他都带来了。魔王波旬听说佛要涅槃,此时好像良心发现一样,打开了地狱的门,竟然往地狱里洒清净水,而且告诉地狱道的众生说:「汝等今者无所能为,唯当专念如来、应、正遍知」。说:你们地狱道的众生,整天受苦,现在佛陀快涅槃了,你们暂时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你们就在地狱里认真地念佛的名号吧,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吧!多念念释迦牟尼佛的好吧,多念念这个值得被人天供养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吧。

「建立最后随喜供养」,你们地狱道的众生,你们暂时也出不去,去不了娑罗双树间,你们就在地狱道念念佛吧,然后就把你们的念佛当作是最后的随喜和供养吧。

「当令汝等长夜获安」,佛涅槃前你们多念念佛,对你们来说非常有好处,你们这个地狱道就不像过去那么苦了。「长夜获安」,就能舒服多了。

【时魔波旬于地狱中,悉除刀剑无量苦毒,炽然焰火霔雨灭之。以佛神力复发是心,令诸眷属皆舍刀剑、弓弩、铠仗、鉾槊、长钩、金椎、钺斧、斗轮、罥索。所持供养倍胜一切人天所设,其盖小者覆中千界,来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我等今者爱乐大乘,守护大乘。】

这个时候,魔王波旬在地狱里面就把刀剑——那些锋利的兵器都除掉了,很多的苦毒也除掉了。

「炽然焰火霔雨灭之」,本来这地狱有的地方着着猛火,就在佛陀涅槃前,魔王波旬良心发现,竟然把地狱里的火用大雨给浇灭了。在佛的神力的加持下,「复发是心,令诸眷属皆舍刀剑、弓弩、铠仗、鉾槊、长钩、金椎、钺斧、斗轮、罥索。所持供养倍胜一切人天所设」。

魔王为什么突然大发善心呢?原来啊,这里讲,「以佛神力」的缘故。在释迦牟尼佛强大的佛力的加持下,魔王暂时性地有所改变了,他都开始去地狱道去安慰地狱道的众生了。而且把地狱道的刀剑消除了,苦毒消除了,焰火用大雨浇灭了。在佛的神力最后的加持下,使得魔王甚至发心让魔子魔孙都舍掉了手里的刀剑,舍掉了手里的弓弩(弓弩就是弓箭),舍掉手里的铠仗,还有鉾槊这些武器(兵器),长钩啊,金椎啊,钺斧(斧子)、斗轮这些,还有罥索,全都舍掉了。暂时性的,魔子魔孙都舍掉了一切这些伤害众生的工具了。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供养,比前面讲的「三界」的供养还要多、还要好。「其盖小者覆中千界」,最小的这个幡盖都能够把中千世界给覆盖上。然后就来到了佛所在的地方,向佛顶礼对佛说:我等今者爱乐大乘、守护大乘。

非常的伟大!佛在涅槃前,使得魔王都来发心说:啊,我们来供养您,带着这么好的供养,比前面「三界」人带的供养都好,来了之后还说:「我等爱乐大乘、守护大乘」。

这就属于能量的一个平衡,佛是极善的,魔是极恶的,如果极善消失,那么极恶其实也将消失。因为这个阴阳有这种互生、互相衬托、互相辅助性。如果一端消失了,另一端其实也存在的时间不长了;孤阴不长嘛,孤阳不久。就是,如果真的佛完全消失的话,与之相对的魔也就无所谓是魔了。万物又混成一团了,善非善、恶非恶了,成为这个状态了。

可以说,正是因为佛的存在,才显得魔的形象那么鲜明;正是因为这个正面人物太正面了,所以显得那个反面人物那么反面;如果正面这个参照物消失,反面也无所谓反面了。

在这一刻,魔王也来了,还说自己爱乐大乘、守护大乘。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供养故,为怖畏故,为诳他故,为财利故,为随他故,受是大乘,或真或伪,我等尔时,当为是人除灭怖畏。】

魔王甚至发了个愿,在佛前说:伟大的佛陀,您现在快涅槃了,我其实也挺喜欢听大乘经典的,其实您讲的法我也偷偷听呢,我也挺喜欢听的。要是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在受持大乘经典,不管他是为了求得供养,还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想要欺骗别人,还是因为贪财利的原因,还是因为看着别人这么做他也这么做(跟风似的),不管怎么样,只要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大乘经典,不管是真是假,我都会帮这个人消除他的恐惧。

这就指的是什么?其实魔王暗地里也在向往大乘经典。所以在某个角度就讲,魔也是佛的化现,他就是一个反面角色的示现。在佛陀涅槃前的最后一刻我们就略知分晓了。原来这个魔,暗地里也偷偷地在听经,但是他在这个世间就是起到一个反面的作用。看着是反面,实际上是宇宙自发的,用阴性能量去平衡阳性能量。因为这个无穷大本身它就包含无穷的可能性,它不可能只向一个方向的,而且物极而必反,它会有一种平衡。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也能够感觉到一种平衡。当我们无私到极致的时候,可能又有一个声音说一些话让我们适度地平衡。就是当你把「小我」完全地想要奉献出去的时候,一个声音又跟你讲,你如果把「小我」在此时完全奉献了,那么以后的路长着呢,那个时候你用什么去奉献?你要适当地保存实力,一直去持续地奉献,而不是说在此刻我完全奉献。奉献到极致「我」消失了,那我以后没法再奉献了。就是在利他的同时,你要平衡好这个利己的关系。利他,不是说我们就完全地「舍身饲虎」,我们就不存在了,那样利他。如果你继续存在,而且你对世间的贡献比舍身饲虎还大,那么你就需要权衡了。这边一个老虎需要喂养,你喂养它是让它继续存活,那边如果你继续活着可以弘法利生,可以改变很多众生的命运,甚至让他们跳脱轮回、觉悟实相。那么你怎么选择?我们能够感受到,就是一种自发的平衡性,它时刻都围绕着我们。

佛陀在那一世以身饲虎,因为他已经知道,我这一世就是修这个的,就是修「舍」来的。我还有无数世可以利用,我可以用其他世我再修忍辱,其他世我再修法布施或者再怎么样。佛陀每一世他的使命都不一样,他深知使命,所以他这样。我们在奉献的时候也是站在很广远的角度,我们要深知这一世我们的主要使命是什么?如果这一世你的主要使命是弘法利生,那么「舍身」这个事情就不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也许有一世你会专门修「舍身」,舍己利人,完全地舍掉。但是这一世你要找准你的使命是什么,你把你这一世的使命完成好。

每个人都有非常擅长的一点,在利他、利益众生方面,你必须找到你最擅长的那一点,把它发挥到极致。然后你下一世未必就发挥这个擅长。你可能去发挥别的擅长,或者去试验性地开掘自己利益众生的可能性。我上辈子是那样利益众生的,这辈子我可能这样利益众生……

那么在这一次轮回当中,在这一次入世行使使命的过程中,你是来做什么的?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做好?这个是大家要考虑的。所以有的师兄甚至想:我出于怜悯的目的跟这一个师兄结婚,安慰他,让他幸福。这个最重要吗?还是说,我单身一辈子,我弘法利生更重要一些?我是暂时性地抚慰一个破碎的家庭,安慰一个可怜的师兄,利益更大?还是说我弘法利生,把所有的生命、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弘法利生,这样利益更大?要去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在权衡之后你会得到一个更理性的结论。

话说,魔王波旬也来看佛了,并且说,他会保护那些受持大乘经典的善男子、善女人。不管这个人是真的假的受持,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受持,只要受持大乘经典,他就保护他。所以魔王对于众生的保护,你看,他有一种错综复杂性。像佛菩萨或者护法神,他保护的众生都是认真修行的,持十善业道的,或者想要寻求开悟的,这样的众生——向善的众生,他保护。但魔王发愿是:不管真假我都保护,只要他受持大乘经典。经书不可以买卖,尤其寺庙里的出家人不可以买卖经书,不可以以如来的名义去赚钱。但是魔会讲,只要他跟大乘沾边,我就保护他,不管怎样我都保护他。所以「魔」这个角色非常的复杂。

【说如是咒:踔枳-吒咤-罗踔枳-卢诃隸-摩诃卢诃隸-阿罗遮罗-多罗-莎诃。】

而且魔王甚至说了一个咒语,为了保护这些受持大乘经典的众生,他说了一个咒语。这个咒语是梵文,我们大概地说一说,「踔枳-吒咤-罗踔枳-卢诃隸-摩诃卢诃隸-阿罗遮罗-多罗-莎诃」。这是魔王在此时说的一个咒语,他说只要你受持大乘经典我就保护你,不管你是好人坏人,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我都保护你。

这个意思其实是让大家重视大乘经典,只要你受持大乘,哪怕你是个坏人,哪怕你心不正,是为了自己求什么:我是消灾呀,延寿啊,升官哪,发财呀,不管!只要受持大乘经典,魔王就保护你。

这样看来魔王好像也是佛的化现,是不是?这个角色我们仔细地去品味和揣摩。

魔王说的咒语我们再重复一下:「踔枳-吒咤-罗踔枳-卢诃隸-摩诃卢诃隸-阿罗遮罗-多罗-莎诃」。

【是咒能令诸失心者、怖畏者、说法者、不断正法者,为伏外道故,护己身故,护正法故,护大乘故,说如是咒。】

魔王说这个咒语,能让那些「失心者、怖畏者、说法者、不断正法者,为伏外道故,护己身故,护正法故,护大乘故,说如是咒」。他说:我说这个咒语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保护那些正心已经退失的人,保护那些害怕的人,保护那些讲经说法的人,保护那些延续正法的人(不断正法,就是延续正法)。

「为伏外道故,护己身故」,有的人受持大乘经典,又想让外道不要干扰自己,所以,可以念这个咒语。这个咒语,其实也可以保护那些护持正法的人。

这样看来,这个魔真的也是「魔佛」。只要你受持大乘经典,即使是坏人我都保护你,只要你受持大乘经典就行。

【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无恶象怖,若至旷野、空泽、崄处不生怖畏,亦无水火、师子、虎、狼、盗贼、王难。】

魔王波旬说:「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无恶象怖」,要是有谁能够背诵我前面提到的这个咒语,一切凶恶的大象都不会让他恐惧了,这个凶恶的大象也不会伤害他。甚至这个众生走到旷野空地,有川泽的这些很危险的地方,他也不会害怕了,他也不会遭到什么水灾、火灾之类的。也不会受到猛兽的攻击,像狼啊,老虎啊,狮子啊,盗贼啊,都不会攻击他了,没有人偷他东西。

【世尊,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悉能除灭如是等怖。世尊,持是咒者,我当护之,如龟藏六。】

世尊,要是有谁能够背诵我前面提到的咒语,就能够除灭前面讲的各种各样的恐怖。世尊,受持我前面这个咒语的人,我会保护他。因为这是我魔王波旬讲的咒语,这个咒语的目的是保护受持大乘经典的人。所以,如果念诵我这个咒语,所有人我都保护他。就好像乌龟把自己的头、尾巴和四肢缩到壳里,这个壳在保护乌龟的这些脆弱的部分一样,我,用我的咒语保护这些众生。

【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谀谄说如是事。持是咒者,我当至诚益其势力。唯愿如来,哀受我等最后供养。】

「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谀谄说如是事。」并不是说我看到您威力巨大,您快涅槃了,我临时谄媚您、巴结您才说这个事情,才说前面这个咒语。

「持是咒者,我当至诚益其势力」,我不是为了谄媚您、讨好您我才讲这个咒语的,我是至诚地想要保护那些受持大乘经典的众生,想要增益他们的势力。

「唯愿如来,哀受我等最后供养」,因为魔王来的时候也带了很多供养,前面所讲「所持供养倍胜一切人天所设」。魔王来的时候带来的供养比前面所有众生的供养都好,所以他就跟佛说,请您接受我们的最后供养。但是佛怎么说呢?

【尔时,佛告魔波旬言:我不受汝饮食供养,我已受汝所说神咒,为欲安乐一切众生四部众故。佛说是已,默然不受,如是三请皆亦不受。时魔波旬不果所愿,心怀愁恼,却住一面。】

佛对魔王波旬说:我不接受你的供养,你的饮食供养我不接受,但是你的这个神咒我接受。因为这个神咒保护一切受持大乘经典的众生(修学大乘思想的众生)。所以,你说的这个神咒我接受了,这个咒语我接受了。

「为欲安乐一切众生四部众故」,因为这个咒语本身确实起到一定的保护的效用,所以我接受这个咒语来保护一切众生和四众弟子,但是你的供养我不接受。

前面提到,各种各样的各道的众生来供养佛,佛就是「默然不受」,他就是沉默不说话。当魔王来要求自己接受的时候,佛说了,我不接受你的饮食供养。就直接拒绝,不是沉默,是直接拒绝:我不接受你的饮食供养,但是呢,我接受你所讲的这个咒语。因为这个咒语能够保护众生和四众弟子。

这个咒语,既然佛都接受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念这个咒语。是可以念的,如果你愿意的话。「踔枳-吒咤-罗踔枳-卢诃隸-摩诃卢诃隸-阿罗遮罗-多罗-莎诃」。

佛说完这番话之后又开始沉默了,就是不接受魔王波旬的饮食供养。那魔王波旬还挺执著,「如是三请」,连着三次说,至尊——伟大的佛陀,请接受我们魔这一派的饮食供养。但是佛不接受,连着三次不接受。

这个,我们就想:魔王来进行最后的供养,如果佛接受了饮食供养,就说明什么?佛、魔就好像一伙儿了一样,这个也有点不合逻辑,所以说(魔的)饮食供养,佛拒绝了。

我们这是君子这一派的,魔是小人那一派的,我们誓死跟你还是划一个界限的,佛和魔还是不同的。你是偏于那一端,我是偏于这一端;你偏于阴性能量,我偏于阳性能量;你偏于负能量,我偏于正能量;我们还是有差异的。佛陀在这里划了一个界限。所以,魔王三次请佛接受,佛都不接受,只是接受了咒语,因为咒语本身它有保护的力量。

这个时候魔王波旬心情就不太好,心怀愁恼,就安住在一边了。

【尔时,大自在天王与其眷属无量无边及诸天众,所设供具悉覆梵、释、护世四王、人天八部、及非人等所有供具。梵、释所设,犹如聚墨在珂贝边,悉不复现。宝盖小者,能覆三千大千世界。】

这个时候又在讲大自在天,这是色界的最高处了。大自在天王(也叫摩醯首罗)带着无量无边的眷属,还有很多的天众们,也带着各式各样的供具(供养之具),「悉覆梵、释、护世四王、人天八部、及非人等」,大自在天王,他作为色界最高处的天主,他带着眷属和无量的天众来的时候,他带的供养比前面所有人又多了不知道多少倍了。要是跟大自在天王的供养相比,那前面大梵天王和帝释天王他们所带的,就好像一滴墨汁跟一个大贝壳相比一样,没法比。

这个色界——「相」的世界的最高处。整个「相」的世界的所有能量,任他挑选,他挑的供养肯定是无人能超过的了。只要是形成为物质了,那么色相界的最高处的大王,他带的供养,肯定没有谁能超过他了。他所带的这个宝盖最小的都能够把三千大千世界都覆盖上。

【持如是等供养之具,来诣佛所,稽首佛足,绕无数匝白佛言:世尊,我等所献微末供具,喻如蚊子供养于我,亦如有人以一掬水投于大海,燃一小灯助百千日,春夏之月众华茂盛,有持一华益于众华,以葶苈子益须弥,岂当有益大海、日明、众华、须弥?世尊,我今所奉微末供具亦复如是。】

大自在天,他带着这些供养就来到佛在的地方,向佛顶礼,然后绕了无数圈,对佛说:「世尊,我等所献微末供具,喻如蚊子供养于我,亦如有人以一掬水投之大海」。他非常谦虚,色界最高处的这个大自在天的天王带来这么多的供养,同时他还很谦虚,说:佛陀——伟大的世尊,我们给您带来的这点儿东西,就好像渺小的蚊子给我献供养一样;又好像有个人,捧着一捧水去给大海献供养;又好像一个小油灯想要帮助百千个太阳增加光芒,百千个太阳,光芒无比的强大,但是一个小油灯还想去帮助百千个太阳去发光发热,这显得太微不足道、太渺小了;又好像春夏之月众华茂盛,春天、夏天到来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无穷无尽的花都开了,但是有一个人拿着一朵小花去帮助各种各样的这么多花增加自己的色彩,这太渺小了;我给您的这点供养,又好像那个中药的葶苈子啊,非常小的那个小颗粒去给须弥山献供养去,须弥山多么高大,但是我拿着这一个小小的小粒粒去给须弥山去献供养去。

「岂当有益大海、日明、众华、须弥?世尊,我今所奉微末供具亦复如是。」说:我给您献的这点儿供养,就好像那个比喻一样,就好像一个小蚊子去向一个大天王献供养,又好像一个人捧着一捧水向无穷无尽的大海献供养,也好像一个小油灯去帮助百千个太阳照亮,又好像一个人拿着一朵小小的花去春夏众花茂盛的地方增加色彩,又好像我拿了一个小粒粒的中药(一点点),去向须弥山献供养。不管怎么说,世尊,我的供养(虽然我是色界最高处的大王,我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色相来向您献供养,但我知道)微不足道,真的是微不足道。

【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香华、妓乐、幡盖供养如来,尚不足言!】

我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香花、所有美妙的妓乐、所有的幡盖用来供养您,都微不足道!

【何以故?如来为诸众生,常于地狱、饿鬼、畜生诸恶趣中受诸苦恼,是故世尊应见哀愍受我等供。】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为诸众生,常于地狱、饿鬼、畜生诸恶趣中受诸苦恼」,如来为了各位众生,一直以来,无数世以来,不一定在哪一道奉献,无私地奉献和付出。有的时候在地狱道,有的时候在饿鬼道,有的时候在畜生道,总之,如来,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您过去奉献得太多了,您吃的苦太多了。所以说世尊哪,「应见哀愍受我等供」。我们知道,我们所带来的这个供养的微不足道!哪怕我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搬来供献给您,也微不足道!因为您过去为众生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您慈悲地哀悯我,受我们的供养吧。

【尔时,东方去此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微尘等世界,彼有佛土名意乐美音,佛号虚空等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尔时,东方去此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微尘等世界」,这个时候镜头就切换了,就先不谈大自在天这个地方了,就谈,在大自在天王也向佛陀献供养的这一时刻,向东去——娑婆世界往东走,走多远呢?「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微尘等世界」,走了不知道有多远,无量无数阿僧祇,这已经是无量无边了,又是「无量无边的恒河沙的微尘那么多的世界」,在那里,甚为遥远。有一个佛国,名字叫「意乐美音佛国」。这个佛国有一个佛,叫「虚空等如来」。虚空等如来,他也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虚空等如来十号具足。

【尔时,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善男子,汝今宜往西方娑婆世界。彼土有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不久当般涅槃。善男子,汝可持此世界香饭,其饭香美,食之安隐,可以此食奉献彼佛世尊。世尊食已,入般涅槃。善男子,并可礼敬请决所疑。】

「尔时,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这个虚空等佛对自己座下的第一大弟子——首席大弟子说:善男子,你现在应该往西去,到娑婆世界那个地方,娑婆世界有一个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说:我们这个世界往西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娑婆世界,那儿有一个佛——释迦牟尼佛,非常的伟大,「十号」具足。释迦牟尼佛不久就要涅槃了。善男子,你要带着我们这个佛国(我们这个佛国叫意乐美音佛国)的香饭(香喷喷的饭),这个香饭太香美了,吃了之后就让众生获得安隐(「安隐」就是安稳、快乐)。

你带着这个饭去奉献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吃完我们这里的香饭以后就要入涅槃了。善男子,你去了以后也可以向释迦牟尼佛礼敬一下,然后向他提一些你所困惑的问题。

【尔时,无边身菩萨摩诃萨,即受佛教从座而起,稽首佛足,右绕三匝,与无量阿僧祇菩萨俱,从彼国发来至此娑婆世界。】

这个时候,无边身菩萨摩诃萨即受佛教,就接受了师父对自己的这个要求。就从座位上起来,向佛顶礼,右绕了三圈,之后就带着无量阿僧祇的菩萨们,从遥远的意乐美音佛国来到了娑婆世界。因为他有神足通,一念之间就到了,距离上是相当的遥远,但是,无边身菩萨来得非常快,带着无量无边的菩萨们过来了,来到了娑婆世界。

【应时此间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种震动。于是众中梵、释、四天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罗,如是大众见是地动,举身毛竖,喉舌枯燥,惊怖颤慄,各欲四散。自见其身无复光明,所有威德殄灭无余。】

「应时此间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种震动」,无边身菩萨带着无量无边的菩萨来了,然后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这个领地,六种震动。在这种强烈的震动当中,大众中的大梵天哪,帝释天哪,四天王天哪,魔王波旬哪,摩醯首罗(大自在天)哪,这些大众看到大地强烈地震动,自己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感觉到自己的喉舌很干燥,然后他们就开始不由自主地惊恐、害怕,想: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大自在天王,还有这些天王们——大梵天王、帝释天王、四大天王,全都感觉到汗毛竖起来了,嘴、嗓子非常地干枯、干燥,然后非常地惊恐、害怕,浑身战栗,他们想要逃跑。就想着:是不是宇宙要坏灭了,怎么这么强的震动呢?就看到自己的身体「无复光明」,自己身体的光明好像消失了一样。原来这些天王,他们的光把太阳、月亮的光都盖了,都没有影、没有踪迹了。但是此时他们的光明好像消失了一样,所有的威德好像瞬间消失殆尽。非常害怕,他们想要跑。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即从座起告诸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勿怖!汝等勿怖!何以故?东方去此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微尘等世界,有世界名意乐美音,佛号虚空等如来、应、正遍知,十号具足。彼有菩萨名无边身,与无量菩萨欲来至此供养如来。以彼菩萨威德力故,令汝身光悉不复现。是故汝等应生欢喜,勿怀恐怖。】

这个时候,文殊师利法王子赶紧从座位上起来就告诉大众说:「诸善男子,汝等勿怖」,善男子们,你们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为什么呢?东方去此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微尘等世界,有一个佛国名叫意乐美音佛国,那个佛国的领导者叫虚空等如来。虚空等如来十号具足,他手下有个大菩萨叫无边身菩萨。无边身菩萨带着无量的菩萨来到这里来供养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了。因为,所来的无边身菩萨摩诃萨和他所带的这些菩萨们威德力太巨大,所以使你们的光就显得好像消失了一样,使得你们的威德好像也消失了一样,相形见绌。但是你们不用害怕,你们「应生欢喜」,你们应该欢喜才对,千万不要害怕。

【尔时,大众悉皆遥见彼佛大众,如明镜中自观己身。时文殊师利复告大众:汝今所见彼佛大众如见此佛,以佛神力,复当如是得见九方无量诸佛。】

这个时候,「大众悉皆遥见彼佛大众,如明镜中自观己身」。听完文殊菩萨的安慰之后,大家放心了。然后就好像遥远地看到那个佛国的那么多大众了一样,就好像在明镜中看到自己一样这么明显。这个时候文殊师利告诉大家:「汝今所见彼佛大众如见此佛,以佛神力,复当如是得见九方无量诸佛」。

说:你们看,在前面讲的这个意乐美音佛国的虚空等如来的加持下,你们看看,在这个佛的加持下,你们能够看到遥远的佛国的样貌,在虚空等佛的加持下,你们实际上能够见到九方无量的诸佛。十方(十个方向),你们通过东方这个虚空等佛的加持,你们能够看到十方世界其他九方无量的诸佛。

【尔时,大众各相谓言:苦哉!苦哉!世间空虚!世间空虚!如来不久当般涅槃。】

但是此时大家却没有欢喜,反而想到:哦,其他九方的佛都看到了,东方的佛也看到了,但是我们这里的佛却要涅槃了。要是没有了释迦牟尼佛,我们该多么空虚,我们所处的世间该多么空虚!(此时此刻,大众们就立刻见到了无边身菩萨,还有无边身菩萨带来的所有大菩萨们。)

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这个《大般涅槃经》,我们学起来会感觉,这简直是一个长长的佛教电影,一个连续剧,每一集的剧情都不大一样。这一集有两个震撼的点:一个是魔王波旬的出现,意味深长;再一个呢,就是虚空等如来,他派着代表来看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83.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07课·魔王献供 | 涅盘经白话文”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8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80

第280课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后分》中的——应尽还原品第二。应尽还原品第二上节课讲到:佛陀涅槃前,向在座的所有大众展示了自己无量劫以来修得的紫磨真金色身。展示完毕之后,又把自己的「僧伽梨衣」披在了身上。【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2

今天的这个音乐挺好,我闭上眼睛坐在这里听着这首曲子,就好像看到不停地有更多的尊者和菩萨们络绎不绝地过来,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一起聆听本师的开示。其实我们都知道学习本师的开示,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的眼界,更开拓我们的心界,可以让我们过去坚硬的「我执」和「法执」都渐渐地融解掉。有的人认为学的法多...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初果)须陀洹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接着看经文:【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是须陀洹,先得道故名须陀洹,以初果故名须陀洹。若先得道名须陀洹者,得苦法忍...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六卷,依然是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瞋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佛陀继续对迦叶菩萨讲:迦叶,善男子,这些智慧不具足的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8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若人修习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何故名没?】上节课,佛陀打比方,用恒河来比喻涅槃之河,说有的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先沉下去了,被水淹没了,不久之后又出来了,出离水面了,结果没呆多长时间又沉下去了,又被水淹没了。为什么呢?明明都遇到了涅槃之...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上节课的最后,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当你谈到牛奶中是不是有奶酪的时候,当你谈到奶酪是不是能生出生酥的时候,你绝对不能忽视种种外在的条件。【善男子,智者不可见离方便从乳得酪,谓得生酥亦应如是离方便得。善男子,是故我于是经中说,因生故法有,因灭故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