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涅槃经1年前 (2022-12-11)《大般涅槃经》讲解644

00:00

262

无明自性本是无 藉众缘力和合有

于一切时失正慧 故我说彼为无明

行识为缘有名色 六处及触受随生

爱取有缘生老死 忧悲苦恼恒随逐

众苦恶业常缠迫 生死轮回无息时

本来非有体是空 由不如理生分别

我断一切诸烦恼 常以正智现前行

了五蕴宅悉皆空 求证菩提真实处

——《金光明最胜王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

大家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不遭人妒是庸才。

如果一个人呢,没有人嫉妒他,说明这个人也没有太大的本事。不遭人妒是庸才。自古以来的贤人、圣人,或者只是普通人,只要他身上有某个点能胜出别人,他就会遭到别人的嫉妒,甚至污蔑和诽谤。

上节课,在佛陀涅槃前,佛陀采用激将法去讲外道的不是,说外道法中没有真的沙门、婆罗门,也没有真正的沙门之法、婆罗门之法。这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激将之法。佛陀是当着外道的面讲,刺激他们,我们知道,目的是起到某种效果。那外道生气了,外道本来就觉得佛陀抢了他们的饭碗,佛陀又当众讥笑他们、批评他们,所以他们受不了了,大发嗔恨,甚至说释迦牟尼佛是疯子,说释迦牟尼佛讲的话充满矛盾: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他们不理解佛陀有的时候站在相上说,有的时候站在性上说。如果理解,他们就成为佛弟子了;他们不理解,对佛法了解太少,所以诽谤佛、污蔑佛。

当他们想到,哦,这个叫乔达摩的家伙现在在娑罗树林中快走了,太高兴了,我们这些人应该庆幸啊,应该欢呼啊。这个人要不存在了,我们不应该愁苦、懊恼啊。

【尔时,复有一尼揵子答言:仁者,我今愁苦,不为自身弟子供养,但为世间痴闇无眼,不识福田及非福田,弃舍先旧智婆罗门,供养年少,以为愁耳!】

讲到这里,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外道尼揵子站出来了,说,仁者们,我今天也忧愁、苦恼,我倒不是为了自身,不是为了自己的弟子,也不是为了供养,但我就是觉得这个世间的人都太愚痴了,都没有智慧,都陷入到这种愚痴的黑暗里了,就好像根本没有眼睛一样,根本就不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福田、什么不是福田。我看这么多人竟然把我们过去一直以来推崇的仙人、智者、婆罗门的教法都丢到一边去了,竟然去供养这个年纪轻轻的叫乔达摩的家伙,我看了心里真的是非常忧愁啊。

【瞿昙沙门大知咒术,因咒术力能令一身作无量身,令无量身还作一身,或以自身作男女像、牛羊象马。】

这个叫乔达摩的家伙「大知咒术」,他了解咒术,他是用咒术的力量,有的时候我们看他竟然能把一个身形变成无量的身形,有的时候又能把无量的身形变回同一个身形,有的时候他又把自己变成男人、变成女人,变成牛、羊、象、马……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咒术的缘故啊。

这个外道尼揵子就说,佛陀是靠着咒术幻化出了这种种一切,说把一身变成无量身,或者无量身变成一身,或者变成男女相、牛羊象马之相。他觉得是咒术的缘故。

【我力能灭如是咒术,瞿昙沙门咒术既灭,汝等当还多得供养受于安乐。】

然后这个尼揵子就吹嘘说,我靠着我的神力一定能把乔达摩的这个咒术打败。当我靠着神力把乔达摩的咒术打败的时候,那么各位仁者,你们又可以恢复过去那么多的供养了,你们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安乐了。

【尔时,复有一婆罗门作如是言:诸仁者,瞿昙沙门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故汝等不应与诤。】

当这些外道这样讲话的时候,突然站出来了一个好婆罗门(婆罗门中有一个比较好的人),了解一点点实相的这个人站出来了,然后他对大家说,诸位仁者,这个沙门乔达摩成就、具足了无量的功德,你们不应该跟他去辩论、去争执呀。

竟然站出来这样一个为佛说话的人,而且他还是婆罗门。

【大众答言:痴人,云何说言沙门瞿昙具大功德?其生七日,母便命终,是可得名福德相耶?】

这个时候大众就回答说,你是傻瓜吗?你是笨蛋吗?你是个婆罗门,怎么为这个乔达摩讲话呀?你怎么能说他具备大功德呢?

难道你不知道吗?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七天他的妈妈就死掉了,在我们看来这简直是克母亲,这是不吉利啊。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儿子,出生七天母亲就死了,这是克母亲啊。你怎么能说这样的人有福德相呢?

【婆罗门言:骂时不瞋,打时不报,当知即是大福德相。】

然后那个为佛说话的婆罗门说,你们知道吗?其实我所了解的乔达摩·悉达多,他被别人辱骂的时候不会生起任何的嗔恨心,他被别人打的时候从来没有报复心,「当知即是大福德相」。这样的人实在太难找了。有几个圣人能做到这样?别人无端辱骂他,他没有任何的嗔恨心;别人打他,他没有报复心。有几个这样的圣人呢?

【其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神通,是故当知是福德相。】

而且我也知道,乔达摩·悉达多真是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有无量的神通啊,「是故当知是福德相」。大家要知道,所以你们不要继续骂乔达摩了,他真的具备福德之相啊!

【心无憍慢,先意问讯,言语柔软初无粗犷,年志俱盛,心不卒暴,王国多财无所爱恋,舍之出家如弃涕唾,是故我说沙门瞿昙成就具足无量功德。】

而且乔达摩的心里没有任何的骄慢,他对人总是那样谦卑、谦逊,总是主动跟人打招呼,他的言语是那么柔软、温和,他从来不显得那样粗劣、没素质。

他还很轻的时候,他的心就不是那种很急躁的(卒暴,就是很急躁、急促,静不下来),他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很寂静了,不会像一般的年轻人那样很冲动。

而且大家要想一想,乔达摩·悉达多本来真的是王子,他可以当上国王的呀,他的那个国家也有很多财宝啊,但是他无所贪爱、无所留恋,把一切都舍掉出家了,把一切舍掉就好像舍掉自己的鼻涕和唾沫一样,所以我感觉这个叫乔达摩的修行者,他真的成就、具足了无量的功德呀!

【大众答言:善哉!仁者,瞿昙沙门实如所说,成就无量神通变化,我不与彼捔试是事。】

然后这些不服气的大众们就回答说,「善哉!仁者」。是吗?你真的这样认为啊?这个叫乔达摩的沙门真的像你说的成就了无量的神通变化,我们不应该去跟他比试比试是吗?你认为我们不敢去是吗?

【瞿昙沙门受性柔软,不堪苦行,生长深宫不综外事,唯可软语,不知伎艺书籍论议,请共详辩正法之要。】

这个叫乔达摩的家伙为什么不反抗啊?因为他本性就很柔弱、很柔软,他根本就受不了苦行。他从小在深宫里长大,根本就不懂外边的事,所以他只会温言软语,不会别的。对于世间的伎艺、书籍、论议……他一窍不通,我们倒是真想跟他去比试比试,去跟他详细地辩论一下,辩论一下正法的精髓、正法的精要。

【彼若胜我,我当给事;我若胜彼,彼当事我。】

如果这个乔达摩真的胜过我了,我肯定也奉事于他,做他的弟子;但是,如果我胜过了他,那么乔达摩包括他的徒弟们,全都要来奉事我。

【尔时,多有无量外道和合共往摩伽陀王阿阇世所。】

这个时候。随着这个起哄的人就有无量的外道跟他聚在一起了,就去找摩伽陀国当时的国王阿阇世王去了。

我们知道,阿阇世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之后,生起了极度的懊恼和忏悔心,他身上长了臭秽的恶疮。他知道这是果报现前,知道自己未来要下地狱,非常害怕。吓得不行的时候,各位大臣就给他出主意,让他见这个高人、那个高人,后来他谁也没听,听了他的好朋友耆婆的建议去见了佛陀。见到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治好了阿阇世王身心的病苦。阿阇世王心开意解,就全身心地皈依了佛。

那么这个时候外道们聚在一起,就去找摩伽陀国的国王阿阇世王去了。

【王见便问:诸仁何来?汝等各各修习圣道是出家人,舍离财货及在家事,然我国人皆共供养,敬心瞻视,无相犯触,何故和合而来至此?】

这句话讲得其实也非常有水平,阿阇世王也是蛮有文化的。

他见到这么多人来了,就说,诸位仁者,你们都各自修习各自的圣道,你们都是出家人,都舍离了金银财宝,也舍离了一切在家之事,而我们摩伽陀国的人民一直都怀着恭敬心很礼貌地恭敬、供养你们,甚至看你们的时候都怀着瞻视的心情(就是仰望的心情),我们国家的人民不会去冒犯你们哪,现在你们这么多人怎么聚在一起来到我这里了?

【诸仁者,汝等各受异法异戒,出家不同,亦复各各自随戒法出家修道,何因缘故,今者一心而共和合,】

这句话有点讽刺的意味。

阿阇世王就说,各位仁者,本来你们自己所受的法都不一样,你们受的戒也不一样,你们出家修的道也不一样,今天是怎么回事啊?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你们这么多不同教派的人竟然集体来拜见我来了?本来你们各自持各自的戒,自己有自己的道,修的道都不一样,今天是怎么回事,这么一心,这么和合,都来找我了?

【犹如落叶旋风所吹聚在一处,说何因缘而来至此?我常拥护出家之人,乃至不惜身之与命。】

我看到你们这么多人涌入我的王宫,就好像看到旋风吹下的落叶一样,这些叶子长在树上的时候个个朝着各自的方向,谁也不理谁,结果一场旋风刮过来,这所有的叶子都混到一块儿了,现在这是大风把你们聚在一起都吹到我的王宫里来了。

说说吧,各位仁者,你们是什么缘故来到我的王宫的呀?我一直就很拥护出家人,我拥护出家人甚至可以不惜牺牲我的性命啊,我一直是很尊敬、爱戴和拥护出家人的。

【尔时,一切诸外道众咸作是言:大王谛听!大王今者是大法桥,是大法砺,是大法秤,即是一切功德之器,一切功德真实之性,正法道路,即是种子之良田也,一切国土之根本也,一切国土之大明镜,一切诸天之形像也,一切国人之父母也。】

这个时候,这些来到阿阇世王王宫的外道们就一起说,大王您仔细听,大王您明鉴哪(「大王、大王」——先吹捧阿阇世王),大王啊,您现在不知道啊,您是大法的桥梁,您是大法的磨刀石,您是大法的秤(您可以秤出来什么法好、什么法不好),您是一切功德之宝器,您是一切功德真实之性啊,您就是正法的道路,您就是种子的良田哪;一切国土的根本就是您,一切国土的明镜就是您,一切诸天的形象我们在您身上就能看到,您长得就像天人天王一样,如此威严、美丽、美好;您是一代明君,也是一切国人的父母,也是一切老百姓的父母。

【大王,一切世间功德宝藏即是王身。何以故名功德藏?王断国事不择怨亲,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是故名王为功德藏。】

大王啊,一切世间的功德宝藏都集中在您的身上啊,所以说您是功德宝藏!而且您去判断国家大事的时候,从来不会去选择,说我偏袒跟我关系好的人,偏袒我的亲戚,您总是怨亲平等啊。您的心像地、水、火、风一样,如此平等啊,所以您真的是功德之宝藏啊!

【大王,现在众生虽复寿短,王之功德如昔长寿安乐时王,亦如顶生善见忍辱那睺沙王、耶耶帝王、尸毗王、一叉鸠王,如是等王具足善法,大王今者亦复如是。】

大王啊,现在众生虽然寿命短,但是您的功德跟过去众生很长寿、很安乐时那些大王的功德是一样的,您的功德就好像过去历史上著名的顶生转轮圣王一样,您的功德就好像历史上著名的善见王、忍辱王、那睺沙王、耶耶帝王、尸毗王、一叉鸠王这些大王一样,您具足了无量的善法呀!阿阇世王,您是一代明君,我们是如此地爱戴您、崇敬您。

先来拍马屁了。

【大王,以王因缘,国土安乐,人民炽盛,是故一切出家之人慕乐此国,持戒精勤,修习正道。】

大王,您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好啊!您看摩伽陀国的国土上,人民如此安乐,人口日益增多,所以那么多出家人都来到了您的国土上,因为您治国有方啊!那么多出家人来到您的国土上,都很好地持戒,认真地精勤修习自己的正道。

【大王,我经中说,若出家人随所住国,持戒精进,勤修正道,其王亦有修善之分。】

大王啊,我们的经中曾经讲过,如果一个国家里的出家人都是认真持戒的,都是精进勇猛修行的,都在认认真真地勤修正道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国王也会得到很大的善报啊!

他有大福德、大福报,因为他治国有方,出家人在他的国土上才表现如此好啊!

【大王,一切盗贼,王已整理,出家之人都无畏惧。】

大王,您治理得好,一切盗贼,您该治理的都治理好了,出家人在您的国土上认认真真地尽情修道,没有任何的畏惧,不会得到任何的伤害。

【今者唯有一大恶人瞿昙沙门,王未检校,我等甚畏。】

但是,伟大的一代明君阿阇世王啊,您今天唯独落下了一个大恶人没有治理啊,这个大恶人就是那个叫乔达摩·悉达多的沙门,您没有仔细地去检查他、去审校他呀,我们现在都怕这个大恶人乔达摩·悉达多呀。

【其人自恃豪族种姓,身色具足,又因过去布施之报多得供养,恃此众事生大憍慢,或因咒术而生憍慢,以是因缘不能苦行,受畜细软衣服卧具。是故一切世间恶人,为利养故往集其所,而为眷属不能苦行。】

这个乔达摩·悉达多自视高贵,自以为自己出生于王宫贵族的家庭,感觉自己长相比较俊美,又因为自己过去可能布施得比较多,这一世出家之后得到的供养比谁都多。他就仗着这些,结果生出了大的骄慢;又因为他会一些咒术,所以又生出更大的骄慢。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也没能认认真真地修苦行,我们看这个乔达摩·悉达多竟然也会受蓄一些细软的衣服,比较舒服的卧具,他根本就无法承受苦行者之苦啊。

所以世间那些贪名闻利养的恶人都追随着他去了,成了他的眷属了。那些恶人都吃不了苦,不能修苦行,都跟着乔达摩·悉达多去了。

【咒术力故,调伏迦叶及舍利弗、目揵连等。】

他会一点咒术嘛,结果竟然调伏了那个弟子众多的迦叶,还有弟子众多的舍利弗,还有目犍连……这几个有名的人竟然都跟着乔达摩走了。

【今复来至我所住处娑罗林中,宣说是身常乐我净诱我弟子。】

现在乔达摩·悉达多竟然来到我们所住之处的娑罗树林了,竟然在讲什么法,说「是身常乐我净」,在讲「常乐我净」之法,在引诱我的弟子啊。

【大王,瞿昙先说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我能忍之。今乃宣说常乐我净,我实不忍。】

大王啊,这个叫乔达摩的家伙本来是讲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他讲的这个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个别观点跟我们的法有点像,所以我们还能忍受,但是,今天他又开始讲「常、乐、我、净」,他竟然把自己过去的讲法都推翻了,我们现在实在是不能忍受了呀!

【惟愿大王,听我与彼瞿昙论议。】

大王,请允许我们跟乔达摩比试比试,我们要跟他辩论,我们要辩论一个胜负和高低出来!

【王即答言:诸大士,汝等今者,为谁教导而令其心狂乱不定,如水涛波、旋火之轮、猿猴掷树?是事可耻,】

国王很淡定,没有因为外道给他拍马屁就丧失了自己的立场、丧失了自己的理性。

外道们很激动,说完这番话之后,阿阇世王回答说各位大菩萨呀,你们今天到底是听了谁的教导,心怎么如此狂乱不定啊?你们是如此狂乱,我感觉你们像大风吹起的水波浪一样,我看到你们这不安静的心又好像是旋火之轮一样。

什么是旋火轮呢?一个绳索上面浇点油或者弄点蜡,点着了之后,熊熊燃烧的时候,一个人拿着绳索的一头疯狂地转动,就形成一个火圈,这是旋火轮。

阿阇世王说,我看你们的心像旋火轮一样,如此地不淡定啊;我看你们的心像猿猴从这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一样,如此地闹腾腾啊。这个样子的出家人真的是有些可耻啊,有点可笑啊,你们这些出家人怎么都变成这个样子了?

【智人若闻即生怜愍,愚人闻之即生嗤笑。】

要是有智慧的人听说你们这些出家修道的人心如此乱、如此被八风吹动,会对你们生起大的怜愍之心哪。要是一些没什么信仰的愚昧人听说修道了跟不修道差不多,还激动、嗔恨到如此地步的话,他们会笑你们的呀。

【汝等所说非出家相。】

阿阇世王此时很淡定,因为他已经被佛度化了嘛。

他说,你们这些人的表现,你们所说的话根本就不是出家人能说出的话呀!

【汝若病风黄水患者,吾悉有药能疗治之。】

你们是不是得什么病了啊?要是得了疯病或者得了黄水,我这儿倒是有药能给你们治一下。

这是对于外道一种极大的讽刺。

【如其鬼病,家兄耆婆善能去之。】

阿阇世王说,以你们现在这个状况如此不淡定,是不是被鬼魅所著呀?是不是被附体了?如果是被鬼附体了,我有个好兄弟耆婆也能帮你们驱驱鬼呀。

【汝等今者欲以手爪刨须弥山,欲以口齿齚啮金刚。】

你们今天的表现,在我看来如此可笑啊。须弥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中心,是如此地高大伟岸,我感觉你们今天的行为还想跟乔达摩·悉达多比试,你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我看来,你们的这种狂妄之心,就好像想用手一点一点堆出个须弥山来似的,这怎么可能呢?你们今天还想跟乔达摩·悉达多去比试,在我看来,就好像你们想要用牙齿去咬那些金刚大士一样。金刚大士金刚不坏呀,你们竟然想用你们小小的牙齿去咬金刚大士,太可笑了吧?

【诸大士,譬如愚人见师子王饥时睡眠而欲悟之,如人以指置毒蛇口,如欲以手触灰覆火,汝等今者亦复如是。】

你们今天还想跟乔达摩去比试,我感觉你们就好像是愚昧的人看到狮子大王很饥饿的时候睡着了还想弄醒它一样——找死啊!这个狮子大王饥肠辘辘在睡觉,你们还想弄醒它?你们今天的表现又好像有人竟然把自己的手指放到毒蛇嘴里——这是不想活了。你们今天的表现又好像想要把手插到那个覆盖着火的灰堆里去——想要烧烂手指吗?你们今天这个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善男子,譬如野狐作师子吼,犹如蚊子共金翅鸟捔行迟疾,如兔渡海欲尽其底,汝等今者亦复如是。】

我看到你们如此可笑啊!我看到你们就好像看到野狐狸还想装着作狮子吼一样;我看到你们又好像蚊子想要跟大鹏金翅鸟去比赛谁跑得快一样;我今天看到你们又好像兔子想要渡过大海,兔子明明不会游泳,还想渡过大海,还想试一试海到底有多深多浅——真是自不量力啊!你们今天就是这样的。

【汝若梦见胜瞿昙者,是梦狂惑未足可信。】

你们是不是做了什么梦啊?是不是梦里梦见你们胜过了乔达摩·悉达多了?但是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真的是做梦梦见你们打败了乔达摩·悉达多,那说明这个梦是在狂惑你们,是在骗你们,根本不可信啊。

【诸大士,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大火聚。汝随我语,不须更说。汝虽赞我平等如秤,勿令外人复闻此语。】

各位大菩萨们,你们今天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想跟乔达摩·悉达多去比试?就好像飞蛾往大火堆里扑一样啊,你们还是听我的话不要再说了。你们刚才歌颂我,说我怨亲平等,不会袒护谁,你们暗示我不要袒护乔达摩·悉达多,但是我告诉你们,我刚才讲的这一切是很客观的说法,我没有袒护谁。你们不是称赞我平等吗?说我像秤一样能称出正法,(能称出)哪个正哪个邪、哪个法大哪个法小,我真的是平等如秤地这样讲的。你们千万不要再说要去跟乔达摩·悉达多比试了,让外人听了会笑话你们的。

【尔时,外道复作是言:大王,瞿昙沙门所作幻术到汝边耶?乃令大王心疑不信是等圣人。大王,不应轻蔑如是大士。】

这个时候,这些外道们听了之后就说,大王,怎么回事啊?这个叫乔达摩的幻术难道飘到您的王宫里来了吗?怎么大王您的心是如此疑惑,竟然不相信我们这些圣人哪?大王,您不应该如此地轻蔑我们这些大菩萨呀。

【大王,是月增减、大海醎味、摩罗延山,如是等事,谁之所作?岂非我等婆罗门耶?】

大王,像月亮有圆有缺,大海味道很咸,摩罗延山如此高广伟岸,这些事您都忘了是谁作的吗?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婆罗门吗?

这里补充一下,婆罗门教,也可以讲是神教,他们迷恋神,他们认为「月亮的阴晴圆缺、大海的味道很咸、摩罗延山很高广」都是自己的神创造的结果。

【大王,不闻阿竭多仙十二年中恒河之水停耳中耶?大王,不闻瞿昙仙人大现神通,十二年中变作释身,并令释身作羝羊形作千女根在释身耶?】

然后这些外道还说,大王,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历史上有名的阿竭多仙人?他连着十二年把恒河的水放在他的耳朵中,那么大的神通您难道忘了吗?大王,您难道不曾听说有一个叫瞿昙的仙人大显神通,十二年中把自己变成了帝释天王,并且把帝释天王变成了一只公羊,甚至他还把一千个女根放在了帝释天王的身上,你难道没听说过这样的传说吗?

【大王,不闻耆㝹仙人一日之中饮四海水,令大地干耶?大王,不闻婆薮仙人为自在天作三眼耶?大王,不闻阿罗逻仙人变迦富罗城作卤土耶?大王,婆罗门中有如是等大力诸仙,现可检校,大王云何见轻蔑耶?】

大王啊,您难道没有听说过这个叫耆㝹(nóu)的仙人一天之中把四大海的海水都饮尽,让大地干了吗?大王啊,这些传说您难道都忘了吗?大王啊,难道您不知道婆薮仙人可以变作大自在天王的第三只眼吗?大王啊,您难道忘记了,阿罗逻仙人可以把迦富罗城变作盐碱地吗?大王啊,我们婆罗门中有这么多伟大的仙人,这些大力仙人都是被历史证明的,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大王您今天怎么这样轻蔑我们婆罗门呢?

【王言:诸仁者,若不见信故欲为者,如来正觉今者近在娑罗林中,汝等可往随意问难,】

阿阇世王一看,这些婆罗门(这些外道们)是严重不服释迦牟尼,那没办法,拦也拦不住,就让他们去比试吧。

然后阿阇世王说,各位仁者,看来我说的话你们是真的一点都不信哪,既然不信,你们想要比试那就比试吧。伟大的已经成正觉的如来释迦牟尼,他现在就在娑罗树林中,你们就到那儿去吧,你们就随意地发难去吧。

【如来亦当为汝分别,称汝意答。】

你们既然不服,就找如来去吧,你们问什么问题如来都会仔细地给你们解答的,如来给你们的解答一定会符合你们心意的。

这句话意味深长,一语双关。

今天这节课就先讲到这里。

今天这节课故事性很强,情节鲜明,就好像一部电视剧、一个场景,非常有趣味性。

我们从头至尾再来回顾一下:

很多外道瞧不起释迦牟尼佛,甚至诽谤他。很多外道认为自己是最英明的,认为众生选择了佛是最错误的。众生不认识自己是真福田,选择了释迦牟尼这个假福田。很多外道认为,流传这么久的婆罗门教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法;这个年纪轻轻的乔达摩·悉达多三十多岁证道,证道之后就开始惑乱人,把那么多的人都给吸引过去了,他们就觉得乔达摩·悉达多是靠妖术、是靠咒术的。他们是严重不服。

这证明他们对于佛法确实缺乏基本的了解。就是因为误解才会导致诽谤,要是没有误解也就不会有诽谤。

佛法从诞生之日开始传播的路上就障碍重重,但是佛法依然传下来了,并且将永远传下去。

这个故事中,众人都在诽谤佛陀的时候,有一个好婆罗门出现了,婆罗门中有一个笃信佛的人,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温暖。婆罗门里竟然有一个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人赞美佛,那么,对于佛陀赞美的语言从婆罗门的嘴里说出来其实更有说服力。他赞美佛的忍辱、无我,别人打他、骂他,他没有嗔恨心,而且佛陀是真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且有无量的神通。——这里也在强调神通,所以「神通」这个事情在佛法中并不是个坏事情,别人赞美佛的时候也总是讲他有无量的神通。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就怕得要命、怕得不得了呢?这都是因为学习经法太少的缘故啊。

这个好婆罗门又讲,佛陀心无骄慢,遇到人先跟人问候,很有礼貌,——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菩萨戒」里也讲,要是遇到师兄、师父们,我们主动双手合十,主动地微笑、问好,一句阿弥陀佛,或者是微笑着仅仅顶个礼,这都是很好的。佛陀就是这样的,佛陀的言语通常是比较柔软的,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会显得有些粗暴。

这个好婆罗门也见证了,说乔达摩·悉达多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年轻人总是很冲动,但是他的心就不「卒暴」。他总是不紧不慢、慢条斯理的那种,很宁静。所以叫释迦牟尼嘛,能忍,寂寞,寂静,沉默。

那么在QQ群里,动不动大家就有口角之争,就是是非非的。虽然很正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但是你们争论的点都落在哪里了?你们争的那些事情值得争吗?都是站的角度不同。我们一再地强调说:你没有比沉默更好的话就不要讲话。何必浪费大家的时间呢?那所有在群里发言的师兄,你反观一下自己,你所讲的话发表在群里让大家花时间去看,你所讲的这些话真的是比沉默更好的话吗?能给周围的师兄们带来什么?如果不会说话,就多微笑、就多沉默、就「潜水」好了,干吗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往群里带呢?

当然,我们可以站在一个角度,就把你看作是佛菩萨来试炼大家修得怎么样,心还动不动。可以这样观你,把你观成菩萨,但你扪心自问:你是真菩萨吗?你是真菩萨来试炼大家的吗?还是说,明明自己就是习气太盛,自己还看不清自己?别看我们这几节课讲的故事比较多,从故事这个镜子里也可以反观自己。

那些如此不淡定的、容易起嗔恨的外道们、婆罗门,那些很轻易就诽谤别人的人,他们差在哪里了?他们像小丑一样出现在这个《大涅槃经》的连续剧当中,像小丑一样可笑,他们可笑在哪里了?这种可笑之点在你身上有没有啊?多拿经文当做镜子照一照自己就明了了。你的习气都体现在你日常的身、口、意当中了。你的妄念,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你的行为呢,大家现在在网络上相处也不了解,但是你说的话就证明了你自己啊。你真的有感恩之心吗?有感恩之心的人对众生是怎样的态度啊?他讲话是怎样的语气啊?

佛陀教化弟子的时候,该批评的时候是很严厉的,但是那种严厉是怎样的严厉啊?你仔细考虑一下那个导向性?他是为了欺负人,是嗔慢心作祟,他还是苦口婆心、一番慈悲啊?他当着外道的面说外道里没有真的沙门、婆罗门,没有真的修行大法的时候,他故意用激将法去刺激外道,到最后我们就知道,外道去跟他辩论,然后佛陀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法。这也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方式。激将法未必不是度化众生的方式,但是激将,你也要注意怎么个激将法。

说话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我醍醐个人还在修行过程中,我也未必每一句话都讲得很合适,过去讲了这么多话,可能也有很多话不合适,但我知道自己一直在进步。也希望师兄们经常反观自身,一直在进步。希望我们在这里互相提携,而不是互相挖苦。你的发心很重要啊!

总的来说,谁都不傻,你对众生是真的爱还是假的爱,谁都能分清楚,每个人的直觉都很灵敏。你表面上是爱众生,实际上是不是在袒护自己呀?谁都很清楚。请大家守好身、口、意,少轻易地造业。

在群里,经常就着某一件事情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做你认为对的。只要面对佛菩萨没有惭愧,你就继续,就不要再打击别人了。互相打击何必呢?我们没有因缘就不会聚到同一个道场,既然聚在一起就好好修行。奉行「六和敬」,都忘了吗?什么叫「六和敬」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就算是你的观点跟别人完全不同、完全相反,你讲话的语气其实也可以好好地思量一下。

「众生无边誓愿度」,所有众生都是你心里的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所有的烦恼都源于你的自私;「法门无量誓愿学」,所有的法门只有一个法门,就是净(静)心(是干净的净,也是安静的静);「佛道无上誓愿成」,所有佛道:只有一个字,就是人;只有两个字,就是人道。人都不成,佛怎么成?

我们已经说过了,QQ二群是我们的最后一个群。我们学院求质不求量,量再多,培养不出几个精英也没用。既然是最后一个群,以后在群里扰乱大家修行的,连「十善业道」都做不好的众生,我们会勇敢地把他请出去,哪怕引起个别人的嗔恨我们也愿意。我们要打造清净的道场,让这个道场真的有利于各位师兄,而不是有害于各位师兄。

大家都在红尘中,红尘中的试炼已经够多,在红尘中修忍辱已经足够,家庭、单位到处都可以修忍辱。在群里大家需要清净和温暖,希望我们彼此提供清净和温暖,而不是伤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8.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第270课「如是文殊师利,如来清净住大慈悲幢。随众生所乐,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在学习经,感觉很殊胜,这种殊胜感会从2017年贯通到2018年。在这里也提前预祝各位师兄、各位师父,在2018年都能迅速圆满自己的道业,希望一切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第263课「我今于此大众中,演说令彼明空义,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六尘诸贼别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眼根常观于色处,耳根听声不断绝,鼻根恒嗅于香境,舌根镇尝于美味,身根受于轻软触,意根了法不知厌,此等六根随事起,各于自境生分别,识如幻化非真实,依止根处妄贪求。」——《金光明经》各位尊者: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很感谢大家又挤出时间坐到这里,我们继续学习佛陀在《涅槃经》中的开示。【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佛陀说:迦叶菩萨,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到最后发现无论是业还是烦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1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容易造成众生烦恼的三个字:「受」「爱」与「触」。我们接着来看:【复次,善男子,智者当观受、爱二事何因缘生?知因想生。】佛陀说:迦叶,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去观察「受」和「爱著」这两件事的时候,他会去找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受,什么造成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讲了阿罗汉的特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经解脱于轮回了。接着佛陀说:【如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就是说辟支佛也跟阿罗汉一样,也已经解脱轮回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接下来讲:【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罗...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昨天晚上的课讲到最后突然被打断了,所以有一些话还没有说完,我们再补充上。关于什么是「居士」,什么是「优婆塞」,佛陀的解释是:只要是诸根完具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受了「三皈依」了,那就是优婆塞了,就是居士了。这个地方强调「诸根完具」(就是身体健康,六根健全),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