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涅槃经1年前 (2022-12-11)《大般涅槃经》讲解759

00:00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

很感谢大家又挤出时间坐到这里我们继续学习佛陀在《涅槃经》中的开示。

【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

佛陀说:迦菩萨,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到最后发现无论是业还是烦恼带来的果报都是苦。

【既知是苦则能舍离一切受生。】

既然知道业和烦恼带来的是苦,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想要舍离这些苦,「舍离一切受生」,就是不在轮回中受生了。

【智者复观烦恼因缘生于烦恼,业因缘故亦生烦恼,烦恼因缘复生于业,业因缘生苦,苦因缘故生于烦恼,烦恼因缘生有,有因缘生苦,有因缘生有,有因缘生业,业因缘生烦恼,烦恼因缘生苦,苦因缘生苦。】

有的烦恼是「烦恼」生的,有的烦恼是「业」带来的,有烦恼的众生往往进一步地造作业;「业因缘生苦,苦因缘故生于烦恼」,因为有业障,所以众生往往无法离苦,因为「苦」所以有烦恼;「烦恼因缘生有,有因缘生苦」,因为烦恼所以众生不停地造作,因为造作而继续轮回在「三有」当中,在「三有」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因和缘,产生更多的苦;「苦因缘生有,有因缘生业」,就是因为苦,所以众生继续造作,造作又使轮回进一步地推演,无限地推演出去,无休无止。

三界内三有内的一切因缘生出了更多的业,业的因缘又生出了更多的烦恼,烦恼的因缘又生出了苦,苦的因缘又生出业。也就是说「烦恼」「业」和「苦」相互之间是互生的关系,互相助推对方的生长。

【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观,当知是人能观业苦。】

佛陀说:善男子,迦,如果你能看到这个程度了,说「我要看破、放下才能得到自在」,什么叫「看破」呢?你已经看破了轮回的本质,原来就是十二因缘的这个链条而已,离不开烦恼、因缘、业和苦,看破了——这才算你懂得观「业是苦的」。

【何以故?如上所观,即是生死十二因缘。】

所以智者看着看着,观着观着就观到了十二因缘这里,甚至还没有听佛讲法,他自己就总结得八九不离十了。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就这样更迭,众生在三界三有之内就是这样无止无休地更迭。

【若人能观如是生死十二因缘,当知是人不造新业,能坏故业。】

能够看破了、看透了轮回的本质,原来就是一个链条,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再造新的业了。

「能坏故业」,他也能把过去的业坏掉,就是过去造作的重业我想办法让它的缘不具足,它不显形,那不就坏掉了吗?就好像消失了一样。有的众生造了地狱之业,后来没有下地狱,自己把命运给转了。所以真正明了的智者他不会再造新的业,而且能够坏掉旧有的业,他才是生命真正的主人呢!

【善男子,有智之人观地狱苦,观一地狱乃至一百三十六所,一一地狱有种种苦,皆是烦恼业因缘生;观地狱已,次观饿鬼、畜生等苦;作是观已,复观人天所有诸苦,】

有智慧的人观地狱的苦,无论是一个地狱,还是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一百三十六所地狱,每个地狱都有种种的苦,归根结底都是烦恼造成的,都是业造成的,都是因缘会遇的结果,所以才显形的;观完了地狱再观恶鬼道、畜生道种种的苦难;就这样观,观完了之后又观人界和天上种种的苦难。

【如是众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

这所有的苦都是烦恼带来的,都是业带来的,都是因缘会遇才显形的。

【善男子,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其身体柔软细滑,见五相时极受大苦,如地狱苦等无差别。】

佛陀说:善男子,迦,天人们在天上虽然没有太大的苦恼事,但是平常的天人们因为身体非常的柔软,非常的细滑,又能发光,又飞来飞去的,享受习惯了;当寿命要尽的时候,五种衰相现前的时候,他也会感受到极大的苦恼的,甚至天人感觉自己的五衰相现前,就像地狱的苦一样没有差别。

就是因为过去日子太好过了,所以当寿命快尽的时候,五种衰相现前的时候,天人们感受到的痛苦就如同地狱道的众生感受到的痛苦一样,因为对比太强烈了。

天人们虽然寿命都很长,但是也有终了的时候,寿命将尽的时候,身体会呈现出五种衰亡之相。

《涅槃经》前面提到过,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天人的五种衰相:

第一、头上的花冠萎靡了,很多天人头上都装饰着花冠(像王冠一样,是天花组成的花冠),各式各样的非常漂亮,但是命将尽的时候,花冠会萎靡就是花枯萎了,不那么好看了。

第二、天人们平常是不出汗的,但是命将尽的时候,他的腋下也开始出汗,有汗臭了,本来天人都是很香的,但是现在开始有汗臭了。

、平常天人们的衣服是从来都不脏的,不用洗衣服的,但是命将尽的时候,衣服也开始脏污了,一看衣服脏了,天人们就心里有数了,知道我的命将尽了。

、天人们往往都会发光的,但是在命将尽的时候,身体的光越来越暗淡,甚至消失了;伴随着光的消失,有的时候不停地眨眼睛不舒服,身上甚至散发臭气,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不乐于本座或违逆玉女」,本来天人们都比较安静,欲望也比较淡薄,能够安于自己本来的那个位置,在哪界天就在哪呆着不乱串门,或者是能够经常静修禅定。但是当衰相现前的时候,他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恍恍惚惚,甚至有些天人会造作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就是「违逆玉女」,甚至会去骚扰玉女。天上的美女是如云的,如云如海的。这就是五种衰相。

我们重复一下:第一是头上的花冠萎靡了;第二是腋下出汗了;第三是衣服脏污了;第四是威光消失了,甚至身上开始发出臭味;第五是不乐本座,甚至违逆玉女,这是五种衰相。所以当天人们承受这五种衰相的时候,他感觉就像地狱一般苦恼。

【善男子,智者深观三界诸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

佛陀说:迦,善男子,所以智慧的人连天人也不会去羡慕的,知道天人也有痛苦,如果现在还不痛苦证明时候未到而已,整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苦的,都有烦恼,都有业,都有因缘。

【善男子,譬如坏器即易破坏,众生受身亦复如是,既受身已是众苦器。譬如大树华果繁茂,众鸟能坏,如多干草,小火能焚,众生受身为苦所坏亦复如是。】

佛陀说:迦,善男子,好像被摔坏过的器皿更容易被摔碎,很脆弱,已经被摔过的器皿再摔一下可能就碎得更彻底;众生的身体本身就很脆弱的,你得到了这个身形,好像是一个装满了苦的器皿一样。又好像是大树,花果繁茂,很多鸟都能够把它压塌,就是因为这个大树长得花和果子太多了,所以很多鸟都盯着它,都落到这个数枝上来压它,就很容易压塌;这个树上果子如果很多又很甜,人和鸟都会去抢这个树上的果子,如果树上没多少花儿,果子很酸涩,或者根本没果子,那倒还安全点了。所以你既然受了身形,你在三界内有显化了,这就已经是苦开始萌芽了。

「如多干草,小火能焚」就好像很干的柴草,一个小小的火星就可能把它点着,因为他太干了;「众生受身为苦所坏亦复如是」三界内所有众生的身体,早晚会被苦所破坏的。

【善男子,智者若能观苦八种如圣行中,当知是人能断众苦。】

善男子,智者要是能够观「苦」有八种,就好像前面在《涅槃经》圣行品中讲过各种各样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些苦

一个人整天想着三界内有这样多的八种苦的话,他就不会再贪恋三界了,所以他就能断掉各种苦,如果你并不认为生、老、病、死是苦,你并不认为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是苦,那你怎么会出离轮回呢?你都不认为那是讨厌的事物,你甚至还觉得很过瘾,那你肯定不会出轮回的!

【善男子,智者深观是八苦已,次观苦因。苦因者,即爱无明。】

智者观人生八苦,观完之后再观「苦的因」,就是苦的原因是什么?苦的原因就是「爱欲」和「无明」。

【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求身,二者、求财。求身求财,二俱是苦。是故当知爱无明者即是苦因。】

爱、无明又分成两种:一种是贪求身,一种是贪求财。无论你著眼于或者贪著于你自己的小肉身,还是贪著于金银财宝,这都是苦。故当知「爱、无明」即是苦的根源。

【善男子,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内能作业,外能增长。又复内能作业,外作业果。】

善男子,爱、无明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内」能作业,继续造作,「外」能增长你的业。「内」在造业,「外」在承受自己造的业带来的果报。

【断内爱已,业则得断;断外爱已,果则得断。】

如果你的内在消除了爱、无明,那么你的外在就会断掉由爱、无明导致的种种业;从内在下工夫,从你的心意识先下工夫,如果你的心改变了,你的身体上的行为、你的口方面的言语就会改变。

【内爱能生未来世苦,外爱能生现在世苦。】

你内在隐含的这些可能性你的心意识,可能会造作出未来的种种苦,让你一直在轮回,所以说「能生未来世的种种苦」。「外爱」就是在行为上的造作,就是立刻、马上形成了现在的这种因,种下去了,可能你现在世就要承受相应的果报,这叫花报。

【智者观爱即是苦因。既观因已,次观果报。】

有智慧的人知道「爱欲」这个东西是苦的根本因,我要小心啊!观完这个因,再观果报。

【苦果报者,即是取也。爱果名取,是取因缘,即内外爱,则有爱苦。】

众生因为「爱」所以贪「取」,什么是「取」?就是拿起来、拿过来了,可能不是自己的东西,他还贪取拿过来了。因为有了「贪爱」所以想要「取著」,所以「爱」引起了「取」,就是因为「取」的缘故,本来内在就有「贪著」,然后「取」过来了,这里应外合,「内外爱」合在一起就导致了贪爱的苦。

【善男子,智者当观爱因缘取,取因缘爱。】

智慧的人要知道,「爱」会导致「取著」,你的「取著」又会引起你更多的「贪爱」。

【若我能断爱、取二事,则不造业,受于众苦。是故智者为断爱苦,修八正道。】

所以智者知道,「爱」和「取」非常重要,如果我断掉了「贪爱」,也断掉了「取著」的话,我就不会再造业了,也不需要去承受种种的痛苦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为了断掉贪爱带来的苦,他就会怎么样做呢?就修八正道(也叫八圣道)。

再一次提到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人类所有的幸福或者说众生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内在的安宁,如果你修习八正道,你的内在必然极其安宁,在这种安宁中有永恒的喜悦生起来,这是一种「慈悲喜舍」的喜悦。

【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观者,是则名为清净梵行。是名众生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

如果智者观到这里了,知道我要断掉「爱」和「取」,我要修「八正道」,证明这个人就在行清净的梵行了。所以说众生的身体内虽然有毒,也有神妙的解药——有妙药王,就好像雪山里边虽然有毒草,但是也有妙药。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清净梵行?】

菩萨问佛说:世尊,什么是清净的梵行?为什么称「八正道」为清净的梵行呢?

【佛言:善男子,一切法是。】

佛陀说:迦,难道你没感觉到吗?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清净的梵行。

【迦葉菩萨言:世尊,一切法者,义不决定。何以故?如来或说是善不善,或时说为四念处观,或说是十二入,或说是善知识,或说是十二因缘,或说是众生,或说是正见、邪见,或说十二部经,或说即是二谛。如来今乃说一切法为净梵行,悉是何等一切法耶?】

菩萨代表众生反驳说:世尊,您说一切法都是清净的梵行,我觉得不是吧?因为一切法,这个含义可包纳的太广泛了,「一切法」——这个含义就不确定了。如来您看,您有的时候讲善法、不善法,这不都属于一切法吗?有的时候您讲四念处观,有的时候又讲十二入,有的时候又讲是善知识,又讲十二因缘,有的时候又讲是众生,又说是正见、邪见,又说十二大类经典,又说俗义谛、胜义谛。今天您又说一切法都是清净的梵行,这个「一切法」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广泛了呀?难道那些不善之法,那些邪知、邪见也都是清净的梵行吗?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不是不大对啊?一切法都是净梵行,悉是何等一切法?您讲一切法都是清净梵行不对吧?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经》,乃是一切善法宝藏。譬如大海是众宝藏,是涅槃经亦复如是,即是一切字义秘藏。】

佛陀说:迦,善男子你真的是还没有领会我到底想讲什么,其实我正在跟大家宣说的这个无限微妙的《大涅槃经》,它就是一切善法的宝藏啊就好像大海是一切众宝集成的一个大仓库一样,这部伟大的《涅槃经》就是这样的,是一切字义的秘藏啊!在我的任何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含义啊!

【善男子,如须弥山众药根本;是经亦尔,即是菩萨戒之根本。】

善男子,又好像须弥山是众药的根本,绝大多数的药都长在须弥山上,须弥山如此的高大、伟岸、牢固不可倾动,须弥山是众药的根本;这部伟大的《涅槃经》就像须弥山一样是众药的根本,你们都说佛是大医王!佛的药方都在《涅槃经》里了,《涅槃经》像须弥山一样是众药的根本!

如果把佛陀的经比喻成能够打开众生心锁的钥匙的话,那么《涅槃经》就是万能钥匙,你把《涅槃经》搞透了——一切经就搞透了,什么病都会治了。

「是经亦尔,即是菩萨戒之根本」,目前我们学院有很多师兄都受了菩萨戒了,菩萨戒的根本是什么?有的师兄可能会讲,《梵网经》或者是《菩萨善戒经》……其它经;但是佛陀说,《大般涅槃经》是菩萨戒的根本!你修学菩萨戒如果修得很死板、不够灵活、不够透脱的话,那还不行,要学一下《涅槃经》,学完了《涅槃经》,你的菩萨戒才真的能守好,因为《涅槃经》是菩萨戒的根本!

讲到菩萨戒这里,我就想起经常有师兄问的一个问题:我们遇到乞丐在乞讨要不要给钱?按照《梵网经》的说法,菩萨没有分别心,只要众生有需要,我们就应该给;但是按照《涅槃经》的讲法,如果很明显——那个人是魔,你不能够做魔的帮凶。同样是做布施,如果你把你的财物布施给了破戒的这些佛弟子了,那还不如不布施,没什么功德,这是《涅槃经》讲的。我们也知道佛陀一生讲了很多经,那么最后一部经相当于临终遗言,其它所有经如果跟《涅槃经》不符的话,我们是依《涅槃经》的,甚至关于可不可以吃牛奶、吃奶类制品,可不可以吃蜂蜜,可不可以用皮革制品……,《楞严经》与《涅槃经》也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是依《涅槃经》的,因为这是佛陀最后讲的。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讲很多话,但是我们对这个人作判断的时候,会定格在他最后讲的这番话上,他讲完这番话就离开我们了,所以一个人最后讲的话非常重要!

《涅槃经》是一切字义的秘藏,是菩萨戒的根本!正好最近看《菩萨善戒经》跟《涅槃经》也是相当的吻合,挑一些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菩萨善戒经》的第三卷说,菩萨摩诃萨不是要修「六度」吗?修六度里的「布施波罗蜜」也叫檀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怀着慈悲,有的时候为了布施饿鬼,我们知道(我们讲过的)饿鬼道有一种众生,他喜欢吃其他众生呕吐出来的食物,他叫「食吐饿鬼」,他喜欢吃别人呕吐的食物,有的菩萨为了度或者是为了布施这种食吐饿鬼的时候,他就自己先吃点东西嚼一嚼吐出去,然后念念咒,就把这些食物布施给这些食吐鬼,就是体现了菩萨的慈悲。

《菩萨善戒经》第四卷里还讲,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受施之后,不得利乐则不行施」。菩萨摩诃萨在做布施的时候,不是傻布施,他要观:我布施给了众生这个东西,他是真的能够得到利益和安乐吗?如果我布施给他之后,他没有得到利益和安乐,我就不去进行布施。

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你想一想,你布施给对方之后他能得到利益和安乐吗?有的师兄见了谁都去宣讲佛法,不管人家爱不爱听,这就不对。你要去考虑一下听者的感受,因为如果他很讨厌的话,他有嗔恨心甚至要傍佛、法、僧的话,那你还不如不去做这个法布施。

你布施钱财给人家,他真的需要吗?他得到了你的钱财,他会增加利益和安乐吗?如果不是的话就不要给他,要注意这一点;或者说我不喜欢要的这个手机、电脑、衣物、车乘……,我不喜欢要的我给别人了你给了他,他会高兴吗他真的需要吗?如果在你这儿是多余的东西,你给了别人也是多余的东西,给人家生烦恼去了,那就不要做这种布施。大家注意:菩萨是以众生心为心的,如果你确信我对这个人进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给他了这三种布施任何一种,或者三种都给他,他真的能得到利益安乐那就给他;如果你发现,我要向这个众生做了布施之后,会让他生烦恼、生痛苦、妨碍他行善法,那我就不要向他去做布施,这是《菩萨善戒经》里讲的。

「及非法求亦不应施」,如果这个人向你提出的要求是不如法的,是让你破戒的,那你也不应该向他做布施,这点很重要!他向你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如法如理的,而不能是不如法的,如果是非法求不如法的要求,对他对你都没有好处,你就要停止向他作布施了。

接下来还讲「菩萨摩诃萨若见百千万亿众生非法因缘求不得故,丧失身命终不为此而行惠施」,如果有众生向你要求某些事情,但是你发现这些事情是违背佛法的,违背佛陀禁戒的,你宁可丧失身命都不可以做这种布施给他。像有的人让你帮着杀人、让你帮着骗人,让你帮着偷东西或者伤害众生……,这样的情况下,他再怎么苦苦地要求你,不管他跟你是什么关系,你都不可以帮助他。

还有一种情况菩萨不需要做布施,「若知身自能多利益,无量众生有来求者则不应施」。菩萨摩诃萨感觉,我不应该付出我的生命给那个人为什么?因为如果我活着的话我比他活着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利益,(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那我就让我活着。比如说:沙漠中行走的两个旅行者都要渴死了只剩能救命的一壶水,菩萨要考虑这壶水给谁?不是说「我要先人后己我直接把这壶水就给那个人了」但是那个人心术不正活下去给世界创造不了什么利益可能广行不善之法那么我就救自己我把这个水喝下去我活下去。大家要了解永远要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一定要站在众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给众生尽可能多的带来利益才可以的不是盲目地去行善。

《菩萨善戒经》里还讲:「若知是魔及魔眷属则不应施」,你经过了解和调查发现,那个向你求取钱财等等的这个人是魔,甚至是魔的眷属你就不要向他作布施了;知道那个人受持邪知、邪见不按照佛陀的正法去修行广行伤害众生的事情,你就不要向他作布施了,这是《菩萨善戒经》里讲的。这种思想在《涅槃经》的前面也讲过多次,不要做魔的帮凶,行善要行对地方。所以当你真正意识到某个人,他虽然来向我求乞,很明显他就是假乞丐,我前几天还看见他在这儿哭诉说,「就差一张火车票没钱回家乡」,今天还在这里以相同的手法在骗人,过几天看到还是在这里,或者明明是一个健康人装着是一个残疾人在这里求乞,你就可以不向他作布施。

这个地方应该引起很多师兄的注意,这段文字出自《菩萨善戒经》,文字的思想跟《涅槃经》是高度的吻合。我们学了《梵网经》有一段时间,感觉菩萨不是没有分别心吗?既然没有分别心就应该随缘布施,只要众生需要我就给他;现在我们纠正一下,不是这样子的——不是这样子的!虽然没有分别心,但是在「相」的世界有二元的倾向,菩萨一定会去扮演正面的角色,他会去帮助众生趋善而避恶,而不会去协助魔及魔的眷属。

这里还讲「若有为魔所迷乱者,来求索时亦不应施」。如果有人被魔控制了,精神迷乱了,他来向你求取什么东西,你也不要向他作布施,如果有一些众生是狂痴精神不正常和欲恼乱被欲望烦恼、神志不清,这样的乞讨者你也不要向他作布施。有的众生想要放火,找你要个打火机之类的,你不要给他;如果他想要下毒害人也不可以给他毒药;他想要拿刀砍人你不可以向他布施刀;他想要饮酒,你也不要向他布施酒,如果你是真菩萨必须这样做。

因为火和毒和刀和酒,会让众生广造恶因缘,你为了保护他,所以不向他布施。永远永远考虑到布施之后的结果或者说后果,如果有严重的恶性后果就不能去做布施。一旦知道你帮助了他,他就广行恶业的话,你就千万不能向他作布施,这个时候你虽然没有布施给他,实际上你的心已经做了真正的大布施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知道了,他如果接受了你的布施会造作恶业,堕落到三恶道,所以你不布施给他是在救他,你是在帮助他远离三恶道的苦难。同时菩萨摩诃萨也不要教人去钓鱼、捕猎、张网,也不要教人怎么样地祭拜天神,怎么样地杀羊、杀鸡来祭拜天神……都不可以的。

一切怨恶、打骂、系缚都不可以向人作布施,菩萨向人作布施是要以增益众生的利益和快乐为前提的,如果你没有帮众生带来利益和快乐,你就不要盲目地做布施。如果有医生说,「这个病人生病了,严禁喝酒,严禁抽烟」,你绝对不可以向他布施烟和酒,只要是医生禁止的,你就不要布施给病人。已经吃得很饱的人,还想再吃东西的时候,你也不可以再向他作布施了,他已经吃得很饱,再吃可能都撑破了胃了,你不可以再向他作布施了。

《菩萨善戒经》里还讲,身为国王的人也不要因为权力高高在上,就随便地去拿人家的妻子许配给别人,或者去霸占谁家的亲戚、眷属这些。如果是作为国王有权力的话,你可以支配城邑、聚落和国土,支配环境、国土、城池这些可以,但是不要随便地支配人家的人身权利。

如果是国王自己家的亲戚、眷属,你想要把她安排到哪儿、哪儿去,你要先以温言软语跟她沟通,看她愿意不愿意,如果不愿意的话,不可以强行把自己的女儿许配到其他国家去……不可以的,要极其地尊重人权才可以。

「行施之时于己眷属,不瞋不打不骂不呵,善言教导令其欢喜,如是福报汝亦有份」。有的师兄很爱做布施,但是他的另一半非常小气,他每一次做布施另一半都很生气,像这样的情况你就没有处理好。你想要做布施的时候,最好跟另一半商量一下,在他同意的前提下再去做,如果你想要向寺庙供养一些款项,征得另一半的同意,那么布施这些财物给佛、法、僧三宝的功德、福报,另一半也会有份的。千万不要自己做布施的时候,让自己的家人非常不满意,爸爸妈妈或者是自己的爱人非常不满意,恶言恶语相加,开始骂戾佛、法、僧,这是严重不可以的。所以菩萨做布施的时候,一定自己怀着喜心,也要让周围人有喜心,千万不要引起别人的嗔害之心。

当菩萨受到别人的打骂、抢夺的时候,菩萨不要生任何的嗔害之心,如果有烦恼的话要认真地、严格地呵责自己的烦恼,反观自己说,我修得还是不行,怎么有烦恼呢?千万不要以嗔报嗔,以打报打,以骂报骂,这才是真菩萨。

《菩萨善戒经》里还讲,所有爱做布施的菩萨们,都不是为了求果报而行布施的,做了就做了,然后就忘了、就放下了,做的一切可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回向一切众生速成圆满正觉,这样是可以的。

当你成了大施主,向很多人做布施的时候,千万不要怀着一种骄慢心,说「我帮了多少人,我是大施主」,不可以有这样的骄慢心,这才是真菩萨。

关于菩萨戒的内容暂时先插播这么多,《涅槃经》从头至尾在强调戒律,它渗透着菩萨戒的精神。在《梵网经》里,佛陀也强调,如果你能够圆满菩萨戒,你一定能成佛道。

这里又在强调《涅槃经》像须弥山,是众药的根本,是菩萨戒的根本。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菩萨戒,现在还是有绝大多数的师兄都没有受菩萨戒,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希望大家打消这些担心和忧虑,早日受菩萨戒就早日得利益!得千佛的加持!

很多事情,不是感觉自己很有信心,一定能成功了,才去做;而是你做了,才能成功,要先行动起来。

「佛说:舍利弗,若有能于无量世中,无量佛所深植德本,是人乃能受菩萨戒,了了见于十方诸佛。」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37.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2

第272课「如来法身平等,离心意识无分别故。文殊师利,一切诸法悉皆平等,平等故无住,无住故无动,无动故无依,无依故无处,无处故不生,不生故不灭。若能如是见者,心不颠倒,不颠倒故如实,如实故无所行,无所行故无来,无来故无去,无去故如如,如如故随法性,随法性故不动。」——《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1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容易造成众生烦恼的三个字:「受」「爱」与「触」。我们接着来看:【复次,善男子,智者当观受、爱二事何因缘生?知因想生。】佛陀说:迦叶,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去观察「受」和「爱著」这两件事的时候,他会去找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受,什么造成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学经时间,我们继续听一下《涅槃经》第三十七卷中佛陀给我们的开示。上节课佛陀说:就好像雪山上有毒草,也有妙药王一样,众生身上有烦恼这种毒草,但是也有清净的梵行这种妙药之王。【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有清净梵行?】接下来迦叶菩萨就问佛说:世尊,为什么说众生能...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无明即漏。云何复言因无明故生于诸漏?】迦叶菩萨说:世尊,如果像您讲的无明本身就是一种漏,一种漏失,一种烦恼,那为什么又讲因为无明又产生了诸多的烦恼呢?【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说无明漏者,是内无明。因于无明...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初果)须陀洹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接着看经文:【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是须陀洹,先得道故名须陀洹,以初果故名须陀洹。若先得道名须陀洹者,得苦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