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3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2-26)《大般涅槃经》讲解803

00:00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六卷。

上节课佛陀说修到第四禅的圣人可能有两种倾向性:一种「乐三昧」,另一种「乐智慧」。就是一种比较喜欢或者贪爱三昧,另一种是比较喜欢或者贪爱智慧。喜欢智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五净居天,喜欢三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无色界。

【如是二人:一者、修第四禅有五阶差;二者、不修。云何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

喜欢三昧的这些人喜欢打坐,在第四禅里又分出来了三六九等,五种不同(五阶差),五种如同阶梯或者台阶般的差异。哪五种呢?有下、中、上、上中和上上,就是三六九等分出来了。

【修上上者处无小天,修上中者处善见天,修上品者处善可见天,修中品者处无热天,修下品者处少广天。】

四禅里修得最好的这些人,到达了无小天,修得上中的人会到达善见天,修上品者会去善见天(也叫善可见天),修中品者会去无热天,修下品者会在少广天。

【如是二人,一乐论议,二乐寂静。乐寂静者入无色界,乐论议者处五净居。】

处于四禅的圣人们,有的喜欢论议(就是议论,比较喜欢讨论佛法这些文字般若),还有一些人喜欢寂静,喜欢修禅定。「乐寂静者入无色界」,显而易见,喜欢寂静的这些禅修者后来会进入无色界。那么「乐论议者处五净居」,喜欢相互讨论的这些人就会去五净居天了。

【复有二种:一者、修熏禅,二者、不修熏禅。】

(熏修或者修熏是一个意思)有喜欢修熏禅的,有喜欢不去修禅的。

【修熏禅者入五净居,不修熏禅者生无色界,尽其寿命而般涅槃,是名上流般涅槃。】

喜欢熏修禅的会进入五净居天,不喜欢修禅的会进入无色界。进入到无色界的这些圣者们会在无色界呆很长很长的时间,寿命尽的时候就涅槃,这就叫「上流般涅槃」。

这些圣者从欲界到色界再到无色界,一直在向上走、向上流淌一样,到最后从无色界这里寿命终了,然后入涅槃。这叫「上流般涅槃」。

【若欲入于无色界者,即不能修四禅五差。若修五差,则能呵责无色界定。】

喜欢无色界的这些人,就不会在四禅境界里分出三六九等来了。如果在四禅里还有种种复杂划分的话,那他不会去无色界,反而他会呵责无色界的那种定,过于寂定了,他会去呵责。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中涅槃者则是利根。若利根者,何不现在入涅槃耶?何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则无?】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能够获得中涅槃就是利根的人了,如果他的根器很利的话,为什么不现在就证入涅槃呢?为什么只有欲界有中涅槃?而色界却没有呢?

【佛言:善男子,是人现在四大羸劣不能修道。虽有比丘四大康健,无有房舍、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众缘不具,是故不得现在涅槃。】

佛陀说:善男子,一切一切皆有因缘。有的人现在「四大羸劣」,就是身体健康状况不怎么样,比较羸瘦——身体不够健康,甚至很糟糕,这样就影响修道了。有的师兄说:我的腰不怎么好,没有办法打坐,或者我现在只能在床上躺着。像这样的师兄非常可惜,四大羸劣不能修道。

也有的比丘「四大康健,无有房舍、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众缘不具」。身体倒是挺健康的,但是没有合适的房舍(没有合适的住的地方);或者是缺吃的、缺穿的、缺床(就是卧具,床、被子这些);或者是缺医药,偶尔有点病啥的,比如说嗓子哑了,没有办法治这样的小病。身体基本健康,可能有时候有一点点小毛病,但是缺医药,「众缘不具足」。所以他们现在就没有办法证入涅槃。

在《涅槃经》的前面也讲:佛弟子也要注意锻炼身体,要保护好我们的肉身,因为肉身是载道之器,也不能说佛家只修心,就不注重身体了,用种种的苦行来折磨自己,这并不是佛倡导的。如果吃苦就是修行,佛陀说:那么牛、马、猪、羊,畜生道的众生早得道了,它们吃的苦那么多。觉悟才是真的修行,佛陀也是在没觉悟前,尝试怎么样才能刺激自己觉悟呢?他试过苦修。虚云老和尚、广钦老和尚也都试过苦修的,后来都放弃了。证明苦修并不能真的让你觉悟,可能短期内对断「我执」有点效果、有点儿作用,但苦修并不是我们去广泛倡导的一条修行路径。

【善男子,我昔一时在舍卫国阿那邠低精舍,有一比丘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常修道,而不能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佛陀说:迦叶,我记得过去有一次在舍卫国的阿那邠低精舍(在这个道场)。当时有一个比丘来到我这里找我,对我说:世尊,我一直在认真地修道,但是我连(初果)须陀洹都没证到,就别说阿罗汉(四果)了。我一直修道很认真,却没有证果。

【我时即告阿难言:‘汝今当为如是比丘具诸所须。’】

这个时候,佛陀说:我就告诉我的侍者阿难,让阿难去准备一下,看看这个比丘缺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满足他,给他提供足够合适的条件。

【尔时,阿难将是比丘至祇陀林,与好房舍。是时比丘语阿难言:‘大德,唯愿为我庄严房舍,净洁修治,七宝严丽,悬缯幡盖。’】

阿难把这个比丘带到了祇陀林,给了他一个比较好的屋子让他住。这个时候,这个比丘又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说:阿难啊大德!请您为我庄严一下这个房子吧,太简陋了!帮我庄严一下,把它打扫得干净一些,然后用七宝装饰一下,弄得很庄严、很美丽,而且要悬一些丝绸制品做装饰,幡盖(幡就是长条形的旗子,盖就是像伞一样的伞盖)。这些该有的都给我布置一下。

【阿难言:‘世间贫者乃名沙门,我当云何能办是事?’】

这个时候,阿难就对这个比丘说:我们修行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样的人才叫沙门,修行者就是要安贫乐道的。你看看世间这些贫穷者,不贪恋物欲的往往才是修行人,我怎么能分清楚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修行人呢?我已经给你准备了比较好的房宅,你还让我要庄严它、要修治干净,还要用七宝做装饰,还要用缯(丝织品),还有幡盖去装饰。我不了解、分辨不清楚,到底应不应该这样为你做?

【是比丘言:‘大德,若能为我作者,善哉!善哉!若不能者,我当还往至世尊所。’】

这个比丘对阿难说:大德,您要是能够按照我的要求去满足我,「善哉!善哉」,那是很好了。如果您不能满足我,那我还是找佛去吧,还是到释迦牟尼佛那边去。

【尔时,阿难即往佛所,作如是言:‘世尊,向者比丘,从我求索种种庄严七宝幡盖,不审是事当云何耶?’】

这个时候,阿难就来到佛所在的地方对佛说:世尊呐,您看刚才那个比丘太得寸进尺了吧?我都给他弄了一个好房子了,他又让我去打扫,还要弄得很庄严,而且要用丝织品和幡盖去做装饰,是不是有点过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于尔时复告阿难:‘汝今还去,随比丘意,】

佛陀说:阿难,你回去吧,到那个比丘那边去,他需要什么你就提供给他,让他满意就好了。

【所须之物为办具之。’】

「为具办之」,他需要什么,你就满足他,都要满足他的要求。

【尔时,阿难即还房中,为是比丘事事具办(足)。】

阿难很听佛的话,佛说:那你满足他。阿难就回去了,比丘的要求都满足他了。

【比丘得已,系念修道,不久即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这个比丘就在这样非常庄严、美丽的道场一心一意地修道,不久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然后继续精进地修,甚至证得了阿罗汉果。

【善男子,无量众生应入涅槃,以所乏故,妨乱其心,是故不得。】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其实无量的众生,本来按照他们的福报和过去世修行的累积,按理说他们应该现在入涅槃的。但是就是因为有种种的匮乏,「妨乱其心」,妨害了、乱了他的心,让他的心不静所以他就没有证得现在的涅槃。他要绕很久,走很久弯路,甚至要下辈子、下下辈子才能入涅槃。

前面提到说:身体很重要,如果你的身体「四大羸劣」的话,你不能修道,怎么证涅槃呢?再一个,对于个别人来讲,大家注意!是个别人,不是所有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他前世就是在相当好的道场修行了,他一直在王宫贵族生活,或者是在庄严的道场修行,他习惯了在这样的地方,像能够勾起他的回忆一样,让他有灵感,刺激他尽快地入道、证道,有一些是这样子的。人和人不同,所以人和人的需要也不同。身体不好的人,他的身体要是健康了,他就能修道了。

那么有的人习惯在一个非常庄严的道场去修行,你要是给他一个破烂的地方,他就修不了。如果说这个地方没有房子、没有床,他吃的也不饱肚子咕咕叫,他怎么坐禅、修禅定啊?或者周围兵荒马乱的也不行。

一般来说高人修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就在闹市也可以打坐,在瀑布下面也可以入定。随处往那儿一坐就入定,那都是练出来的。

在初期修行的时候,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最好没有人打扰他。所以我们跟大家讲:在进行禅修前让家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知道这件事情对你的身心都有利。甚至让他们听一听禅修课,让他们放心,不要搞得神秘兮兮的。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那你周围的环境就配合你。这段期间你就可以关手机或是静音,门铃不让它响,有客人来了让家人先接待一下,等等、等等,给你创造一个适合修行的阿兰若处(一个清静的场所),然后你来修。

初期和中期我们都需要一个相对适宜的修行场所,你一开始根本就没什么定功,还去闹市打坐,这不是开玩笑吗?像有的人说:我就要去山里打坐,去山洞打坐才有感觉,他就去山洞。那有的人呢?他就不是,需要在佛堂里打坐,在庙宇里打坐,或者在装饰得非常华美的地方打坐。

刚才经文里讲的这个故事,这个比丘他就是需要一个非常庄严的地方,用七宝去装饰,还要悬缯幡盖。他可能过去就是王宫贵族或者是天人转世。他就不习惯太粗糙的场合去打坐。所以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之后,他就在这一心一意地修道,证果就很快。如果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有这种不满在心中,怎么样也进入不了状态,进入状态很重要啊!

今天QQ群也有师兄让重点讲一下这个地方,说:怎么有比丘还有这样的要求?那现在大家了解了,我们每个人过去都不一定是哪一道来的,他有他既有的一种生活习惯,还有修行习惯。如果我们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那就提供一下。

关键的关键就是这个比丘得到了他想要的这些修行条件之后,他是「系念修道」,他没有吃喝玩乐,没有懒惰懈怠而是系念修道,这很重要。环境是非常的庄严美丽了,如果他现在根本不用心修道,他能证初果乃至证阿罗汉吗?不可能的!

系念修道很重要。你的条件不管是简陋,还是非常的奢华,这都没有什么影响,关键是要修心。系念修道一心一意都在道上,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

所以佛陀就跟迦叶菩萨说:无量的众生本来都应该入涅槃的,就是因为有所匮乏;条件或者因缘不具足;或者他打坐总有人去搅扰他。比如说家里养的小宠物总去搅扰他;或者小孩子搅扰他;或者家人去妨害他。条件不具足,「妨乱其心」,妨害扰乱他的心,他就不容易证道。

【善男子,复有众生多喜教化,其心匆(师)务不能得定,是故不得现在涅槃。】

有的众生也是利根的,但是他过去世可能就是老师、师父或者法师,他喜欢教化众生,习惯了。他的使命就是教化众生,所以他的心总是落在他的使命这里。

比如说:我要教化众生,他的心就围绕着这个使命去做准备,他要广学经、律、论,他要自己有所证悟,还要去受相应的戒律。

喜欢教化众生这些人,他们有的时候对于入三昧、入色界、无色界,没有太大兴趣。他们喜欢教化欲界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所以他们就往往不能得定,他们深入禅定境界可能也不会特别高。所以不是说马上就能够获证涅槃,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舍欲界身有中涅槃,色界无者?善男子,是人观于欲界烦恼因缘有二:一者、内,二者、外。】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你也问为什么有的人,舍离了欲界身获证了中涅槃,但是为什么色界却没有人获证中涅槃?

善男子,这个人就观欲界的烦恼,他去观烦恼的因缘。造成烦恼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内」,一个是「外」。内是什么?就是你无数世以来的习气,比如说你很好色,无数劫以来就好色;或者你很贪财,无数劫以来就是贪财之身;这是内烦恼习气造成的。那么外烦恼,就是外在的环境。你本来就抗不住诱惑,周围还都是诱惑,本来就很贪酒,周围(这单位)附近全是酒店、酒馆、饭店,周围的朋友也都喜欢这一口,那么你们就混在一起了,所以烦恼的因缘分为内和外。

【而色界中无外因缘。】

色界为什么没有人获证中涅槃?因为色界只有内烦恼因,没有外烦恼因。相对来讲色界已经非常清净了,外在几乎没什么染污了,尘相对你来讲也不算是染污了,所以外烦恼因没有了。但是内烦恼因可能还有。就是说无始劫以来的这些业力、习气,还有一点的。外面的这些就少多了,外面的少多了,因为它没有诱因,那么你内在的习气其实是不容易显化的。

【欲界复有二种爱心:一者、欲爱,二者、色爱。】

接下来佛陀又讲:欲界关于爱(心里的爱欲),有一种是情欲之爱,有一种是美色之爱。「一者、欲爱」,情欲之爱就比如说是生理反应,就是说荷尔蒙、力比多,生来欲望就很强,这是生理原因。「二者、色爱」,就是说外在一些诱因了,外在色相很美好,你贪恋美好的色相而生起的爱著。第一种欲爱讲的是生理内在的原因,第二种讲的色爱就是外在的原因。

【观是二爱至心呵责,既呵责已得入涅槃。】

你观测到了欲界的这两种爱:一个是欲爱,一个是色爱之后,发自内心最深处地去呵责它,呵责自己的内在的欲爱以及贪恋美色的这种爱。呵责它,你呵责了,就不被这个欲爱所影响了,之后就可以证入涅槃了。

因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淫心你都能控制好了,那么你很容易入涅槃。

【是欲界中能得呵责诸粗烦恼,所谓悭贪、瞋、妒、无惭无愧,以是因缘能得涅槃。】

在欲界中,如果你能控制好自己的爱欲,又能呵责各种粗大的烦恼。比如说:「悭」就是很小气、很吝啬;「贪」就是很贪婪,好的东西总是贪很多,无有厌足;「瞋」,嗔恚、爱发脾气、爱抱怨、爱记仇;「妒」,嫉妒;「无惭无愧」,惭愧代表你有善根,无惭无愧那就很糟糕了。

如果你能够呵责了这种欲爱和色爱之外,还能呵责诸种粗大的烦恼,呵责像「悭、贪、嗔、妒、无惭无愧」这些烦恼的话,你就很容易证得涅槃。

【又欲界道其性勇健。何以故?得四果故。是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中无。】

在欲界的修行人还真不少,所以说人道其实是最适合修行的。

欲界这些精进勇猛的修行人还真不少,很多冲击禅定证了四果。所以说欲界就有中涅槃,那么色界就没有。其实色界本身就欲望淡泊,天人们的心意识也很少,妄想、分别、执著也都不像欲界,反而色界中没有证中涅槃的,证得中涅槃的都是欲界中的。

坏事有的时候也是好事,因为欲界太苦了,烦恼太多了,所以想要断烦恼的也多,这就成了一个反弹力,这个弹簧压得很低,它又弹得越高了。

【善男子,中涅槃者,凡有三种,谓上中下。上者,舍身未离欲界,便得涅槃。】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中涅槃也有三种,上、中、下。上者,「舍身未离欲界,便得涅槃」。第一种最好的是舍身,身形舍了,但是没有真的离开欲界,他就证了涅槃。

【中者,始离欲界,未至色界,便得涅槃。】

他也是离开了欲界,还没有到色界的,然后入涅槃了。

【下者,离欲界已,至色界边,乃得涅槃。】

到了色界边上了,然后证涅槃。

【喻以[+]鱼得食已住,是人亦尔。】

佛陀讲:像这些证得中涅槃的圣者,我就把他们比喻成那个会飞的[魚+昔]鱼,找到了食物它就停下来了。这些人也是入了涅槃不就停下来了吗?为什么说像[魚+昔]鱼一样「得食已住」?就是得到了食物就安住了呢?这些人怎么个安住法呢?

【云何名住?处在色界及无色界得受身故,是故名住。】

这些人有的就处在了色界和无色界了,得到了受身,「是故名住」。入到色界可能拥有了色界身或者无色界身。既然拥有了色界身,他就处在色界了,那就住在色界了,安住在那里了。如果他证入了无色界呢?那就有了无色界身了。

【不受欲界人、天、地狱、畜生、饿鬼,是故名住。】

他们既然已经都能够去到色界和无色界了,那么就不需要再忍受欲界的这些人道、天人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五道轮回),「是故名住」。已经离开了,安住在另一种状态了。

【已断无量诸烦恼结余少在故,是故名住。】

这些可以到达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或者是证入中涅槃的众生,他们断了无量的烦恼结,可能剩下一点点还在,「是故名住」。

我们知道做任何事,都说万事开头难,过了这个难的开头会一路很顺。然后可能又突然遇到一个波折点,或者叫瓶颈阶段,在这里就暂停。像入到中涅槃的这些人,或者去到了色界和无色界的这些圣者们,他们断了绝大多数的烦恼,其实有了相对讲的稳定性。在断最后的一点烦恼的时候,可能陷入一个瓶颈,就会慢下来,所以就叫「住」。就是暂时好像停留在那个状态。

【复何因缘名之为住?】

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说他们就像[魚+昔]鱼一样,得到了食物就安住在水面呢?

【终不造作共凡夫事,是故名住。】

佛陀说:这些能够证得涅槃的圣者,或者能够去到色界和无色界的这些圣者,就不会再造作凡夫之事了。

你看看:世人这些凡夫喜欢的「杀、盗、淫、妄、酒,财、色、名、食、睡」,他再也不贪著了,也不再造作了。如果他还贪著,他也上不去,「是故名住」。他们跟凡夫是真的划清界线了。

【自无所畏,不令他畏,是故名住。】

这些能够证入各种各样涅槃的圣人,或者能够去到色界和无色界的圣人,他们自己已经无所畏惧,没有什么害怕的。「不令他畏」,为人处事他们谦和低调,也不会让他人畏惧,「是故名住」。这种状态的比较稳定,所以说住。

【远离二爱、悭贪、瞋恚,是故名住。】

佛陀讲,在这种状态里,(就是前面提到的)远离了欲爱和色爱,就是内里的这些荷尔蒙、力比多都消散了一样的。那么外在,他也不会去贪著美丽的色相了。同时他们也远离了悭贪、嗔恚、嫉妒……种种,是故名住。就是那些恶性习气已经断得差不多了。

【善男子,到彼岸者,喻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犹如神龟水陆俱行。】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在恒河上有七类众生,有一种众生能到彼岸。到彼岸的就代表是阿罗汉、辟支佛,还有菩萨、佛。这些能够到达彼岸的圣者们,他们就像神龟一样。神龟是水上、陆地上都能生活,在水里可以游,在陆地上也能够行走,「水陆俱行」。

【何因缘故喻之以龟?善藏五根故。阿罗汉乃至诸佛亦复如是,善覆五根,是故喻龟。】

为什么用神龟去比喻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些解脱者呢?首先,你看:乌龟它有个特点,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头和四肢可以藏起来,善藏五根,对吧?它可以藏起来保证自己不受伤,把自己的头部和四肢藏在坚硬的壳里面。那么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和佛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可以伏藏五根。

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我可以藏起来:眼睛我可以不去看,无论外面是美的还是丑的色相;耳朵我可以关起来,不去听那些好听或者不好听的音声;鼻子可以不去闻,那种是香还是臭的气体;舌头可以不去品尝,美好或很刺激那些感受;身体我也可以不接触任何的事物。

这些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善于伏藏五根,就是把我的五根收起来,我不向外奔逸了,一旦眼、耳、鼻、舌、身这些觉知器官都关闭的话,那我的第六意识就很容易清净下来了,所以用乌龟去打比方。

【言水陆者,水喻世间,陆喻出世。是诸圣等亦复如是,能观一切恶烦恼故,到于彼岸,是故喻以水陆俱行。】

这些圣人们像大神龟一样水上、陆地上都可以生活,这代表什么呢?佛陀说:水就代表纷纷扰扰的红尘世间,陆地就代表出世间。这些圣人们,你看看:无论是阿罗汉、辟支佛,还是菩萨、佛,在世间、出世间都可以生活,是不是啊?

【善男子,如恒河中七种众生,虽有鱼龟之名,不离于水;】

这个地方也是总结性的,到这里,恒河里七种众生的这个比喻就结束了。

佛陀总结说:迦叶,像恒河里的这七种众生,有的是鱼,有的是会飞的鱼,有的是水、陆都可以生活的神龟。有七类众生,这七类众生有的是进入到恒河就沉底;有的折腾、折腾再沉底;有的上到水面,然后又下去;有的上到水面可以安住;有的到水面可以滑行;有的滑行一段还可以安住;有的就是水上、陆地上都自由自在。这种种的众生,表面上虽然有龟和鱼这样名字上的不同(有的是鱼,有的是乌龟,有名字上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共性是什么?都没有离开恒河水,无论是鱼、还是龟都没有离开水。

【如是微妙大涅槃中,从一阐提上至诸佛虽有异名,然亦不离于佛性水。】

在这个微妙的大涅槃河中,从一阐提一直往上到诸佛,虽然名字上不同,但是都没有离开佛性之水。

也就是说众生与众生,众生与诸佛菩萨,表面上、相上或者文字相上看有很多的差异,但是都没有离开佛性之水。

佛性之水在诸佛这里有,在菩萨那里有,在辟支佛、阿罗汉那里有,在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那里有,在一阐提身上也有,佛性之水遍于一切众生所在之处。

【善男子,是七众生,若善法、若不善法、若方便道、若解脱道、若次第道、若因若果,悉是佛性。是名如来随自意语。】

佛陀说:善男子,以上提到的比较复杂的这七类众生,不管他是修习善法、还是修习恶法(不善之法);不管他在修习方便道、还是修习解脱道;不管是他在行次第道,还是怎么样?(次第道就是逐步、逐步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升、往上证)「若因若果」,不管他是在造因,还是享受自己造了因之后的结果。一切一切内在的共性是什么?佛性。佛性是这个原动力、生命力本身在支撑着一切众生,支撑着他去造善法、或者不善法,支撑着他修习方便道、解脱道,或者次第道,支撑着他去造因或者享受果。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佛性!

佛陀说:迦叶,讲到这里,跟你讲佛性是什么,七类众生是怎么样的不同,这都是如来随自意语。是如来站在如来的角度,看相世界里的众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既然是站在如来的角度说的,所以在谈到有一些禅定境界,尤其是四禅之上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有些抽象。因为佛陀不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讲的,他已经经历了、证得了、见过了,然后告诉你,你只是听说,还没有亲见,所以又陌生、又抽象、又难懂。就是因为很多境界还没有证得,所以修行还是饶有乐趣的。如果一切、一切都证得了,那还有什么乐趣呢?其实众生几乎所有的乐趣都在那种神秘难测当中。

「善男子,如恒河中七种众生,虽有鱼龟之名,不离于水;如是微妙大涅槃中,从一阐提上至诸佛虽有异名,然亦不离于佛性水。」

愿生涅槃解脱中,

无因无果无父母,

无生无灭本自净,

无私无说无可听。

……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47.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3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第283课

《大般涅槃经》第283课

第283课各位尊者: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如来涅槃之后,在火化如来遗体的时候,什么样的火都没有办法将如来的黄金宝棺下面的香楼点燃。原来,慈悲的释迦牟尼佛正在等着自己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的到来。那另一边呢,迦叶尊者在定中已经观察到如来已经涅槃,他带着五百个弟子匆匆忙忙地赶往如来所在的地方。因为敬重佛的...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5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5

第275课「文殊师利,无生灭者,不起心意识,不思惟分别,若有分别则成无明,不起此无明则无十二因缘,无十二因缘即是不生,不生即是道,道是了义,了义是第一义,第一义是无我义,无我义是不可说义,不可说义是十二因缘义,十二因缘义是法义,法义是如来义。是故我说,若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如是见无所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爱法者卧安,得喜志念清。真人所说法,贤者常乐行。法护行法者,如雨之润生」——《般尼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众生五识亦是有漏,非是颠倒,复非一念,何故不名清净梵行?】迦叶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世尊,众生的「眼、耳、鼻、舌、身」的功能,「眼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很感谢大家又挤出时间坐到这里,我们继续学习佛陀在《涅槃经》中的开示。【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佛陀说:迦叶菩萨,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到最后发现无论是业还是烦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初果)须陀洹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接着看经文:【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是须陀洹,先得道故名须陀洹,以初果故名须陀洹。若先得道名须陀洹者,得苦法忍...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8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若人修习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何故名没?】上节课,佛陀打比方,用恒河来比喻涅槃之河,说有的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先沉下去了,被水淹没了,不久之后又出来了,出离水面了,结果没呆多长时间又沉下去了,又被水淹没了。为什么呢?明明都遇到了涅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