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31课·跳出痛苦 | 涅盘经白话文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1528

00:00

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刚刚在讲课前又处理了一大堆问题:不是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就是自己的老公得了糖尿病,又查出了肝病,还彻夜不眠地打游戏,让自己操碎了心。要么就是自己的母亲住院,要么就是自己的妻子做手术,等等等等。还有的哭着说自己的爱人又出轨之类的。

众生在相中,皆以相为真。皆以相为真,常苦无休息。我们已经讲了这么多节课了,但是有的师兄可能还是不怎么听课,总是在相里,受无尽的痛苦。所以我们愈发的感觉到法布施的重要性。

上节课讲:你修得了阿罗汉,你就断了烦恼,没有贪爱也没有烦恼了,但是世间有几个人真的断了烦恼。无论是他身居高位,还是经济很拮据,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缠绕着他。刚帮他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老公又出问题了,老公的问题解决了,一会儿母亲那儿又出问题了,母亲的问题解决了,家里亲戚之间、工作单位同事之间又有问题了,无穷无尽的问题……所以我们真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问题是治不完的,怎么办呢?你要觉悟啊!

学佛难道只是在听故事吗?你要觉悟啊。请大家想象一下那个九十岁已经断了烦恼的大师,烦恼在他身边就消失不见了吗?不存在了吗?不是的,而是他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可能对于一般人来讲,这依旧是烦恼,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是对这个已经断了烦恼的大师而言,那已经不是烦恼了。因为他超离了,他知道这是相里的事,这是梦里的事。只要你有一颗这样的超离之心,你的痛苦就消失了。为什么你还是急躁啊?说这孩子成绩下降了,如果成绩再不升上去的话,考上北师大附中就无望了。为什么非得要考上北师大附中呢?其他学校就成不了才了吗?为什么你要画一条既定的线,让孩子去走你的这条线呢?孩子的生命是你设计的吗?

过去看过一个故事,一个老婆婆,也是家里烦恼特别多,她就去请教禅师说:我怎么样才能够不这么烦恼呢?禅师送给她三个字「随它去」,就这三个字「随它去」。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情,老婆婆就念「随它去」这个咒语。念着念着,自己的烦恼就真的消失了。有很多众生的「业」是仅仅通过你个人的努力,没有办法立竿见影的改变,或许你念佛、念经、拜佛、供僧,给他回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跟他本人有很大关系,他内在不改变,你只从外面去敲打,作用很小。

有的师兄也提出,说佛在世的时候都没有把所有众生度尽,佛陀讲《法华经》的时候,这么好的内容要讲了,五千人竟然退场。众生的业是多么重啊,你要是没有一个「随它去」的心态,你会被累死在这个凡世间。你越想改变,越感觉自己很无力。但是有一种方法会让所有的问题骤然消失,你闭上眼睛去打坐,想象这一切就是一个梦。一会儿这是噩梦,一会儿那是好梦,这是梦啊!如果你时常地观想一切就是梦,所有的痛苦、烦恼骤然消失。可能有的人讲,「随它去」,凡事都随它去,这不是很不负责任吗?不是让你凡事都随它去,什么都不做,这只是一个比喻,就是说你要放松一点儿,不要把一切一切抓得那么紧,你要有出离心,随它去代表出离心,先出离,出离了,反而可能更有智慧。这边在吵架,那边亲人住院了,你抽个空,在家里打坐几分钟。观想一切都是相,都是梦。众生的痛苦怎么来的,爱人、亲人的痛苦怎么来的,生活的逆境怎么来的。「业」——怎么转「业」呢?就开始想解决办法了,是不是?你要沉在相里面,你就不知道解决办法。就光知道焦躁不安了,然后简直是病急乱投医,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了,手忙脚乱的。你先让自己安静下来,才能生起智慧,你先让自己从相里出离一下。「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你旁观的时候,你的智慧就产生了,一定要旁观。

我们总是讲,要多多地站在源头看问题,要换个角度把自己观想成佛菩萨在世间。真正做到的师兄,他是很快乐的,所有的烦恼在他这儿看都成了菩提了,因为他换作佛菩萨的角度了,佛菩萨哪里还有烦恼?阿罗汉都已经断烦恼了,佛菩萨更没烦恼了,为什么你总是陷在相里面呢?因为你没有把自己当成佛菩萨。

我们继续来学《大般涅槃经》。学经的时候,要转换你的角度,站在佛菩萨的角度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佛国净土的模样。从你所扮演的那个相里的角色中跳出来吧,各位师兄。

上节课我们讲到,佛陀他所有的正法具足无缺,没有任何的自卑和不自信,他愿意让任何众生都听到,听到了就去改变。只要你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你的烦恼就变成了智慧。所以说,佛陀他的宝藏无穷无尽,你理解起来困难是因为你把自己放的位置太低了,所以你把自己的位置抬高一点儿,你就很容易理解佛的智慧了。

【善男子,譬如贫人多负人财,怖畏债主隐不欲现,故名为藏;如来不尔,不负一切众生世法,虽负众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何以故?恒于众生生一子想,而为演说无上法故。】

世间有的穷苦的人,到处欠了很多债。他为了维持生计就借债(借钱),这里借点儿,那里借点儿,就怕债主找上门来。尤其是那些经济很困难,家人又生病的众生,为了给亲人治病,他可能就欠得外债累累,但是本身他的经济能力很匮乏,他就特别怕债主找上门来,所以经常就躲起来,藏起来,不想让债主找到自己。这叫「藏」。

但是如来他不亏负任何众生的法财(佛法之财),「不(亏)负一切众生世法」。世间法的智慧佛陀是具足的,你要问他世间法的智慧他基本上都能回答给你。过去讲《法华经》的时候我们也说过,有一个放牛人,他就想,佛陀是出家人,过去又是王子,肯定不懂怎么放牛,他就拿了一大堆怎么放牛的问题去问佛陀,但是佛陀回答的比他想象的好很多倍,有很多他没有考虑到的细节,佛陀都回答出来了。结果放牛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出家皈依佛陀了。

世间法的智慧佛陀是具足的。出世间法的智慧,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全部给大众,不是他没有讲,而是大众没有听。佛陀讲了那么多法,很多人没有听到多少,所以感觉好像佛陀还欠我很多钱一样,欠我很多法财一样。实际上佛陀讲过了,他没有隐瞒,只是你还没有听到而已。佛陀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角度,其实都不曾亏负众生任何的法。关键你有没有听到,你是不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吃喝玩乐上了,在忙你自己的「财、色、名、食、睡」了。

佛陀看待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孩子,为大家同样地演说无上的正法。佛陀讲法的时候没有把很多人拒之门外,说我这有个大门,你要是不符合这个条件就不许进来听,你要是不交供养就不许进来听。佛陀没有门槛的,他一讲经就很公开地讲,谁愿意来听就来听。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形的、无形的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想听都可以来听。

【善男子,譬如长者多有财宝,唯有一子,心甚爱重,情无舍离,所有珍宝悉用示之;如来亦尔,视诸众生同于一子。】

接下来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大长者,有很多财宝。他只有一个孩子,非常地爱这个孩子。「情无舍离」,简直是时时刻刻都想要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希望孩子远离自己的视线。这个大长者所有的财宝到最后都给了自己这个孩子啦(因为只有这一个孩子)。

「如来亦尔」,如来也是这样的,看所有众生都是自己的孩子,恨不能把他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让你觉悟不要痛苦。

昨天一个师兄问,说我们「超度」众生,把他超度到哪儿去了?我回答说,超度——简单来讲就是让他离苦得乐(从苦中到乐中去了),这就是超度。超离他原来所在的状态,然后度化他,让他觉悟,觉悟了生到好的地方去,从苦的地方到乐的地方去了,这是超度的含义。超度,能不能一下子把他超度成佛呢?这个很难。

我们看《地藏经》《金光明经》等很多经里讲,佛菩萨帮助众生,帮到什么程度?一般都是把他从恶道超拔到天人道,这就是很好的了。但是是否能够成佛、成菩萨,关键他的内在要下功夫、要努力的,内在不改变最多把他超度到天人就不错了,不让他在地狱道、饿鬼道这已经非常好了。比如流水长者子(出自《金光明经》)放生的那些鱼,因为流水长者子在放生的时候给它们念佛、念咒之类的,这些鱼生到了忉利天已经非常好了,寿命有三千六百五十万岁。

真正的超度是让他内在改变了,我们要想办法让他的内在改变。我们自己改变了,他不改变,我们就是念经、念佛回向给他,效用甚微,效果甚微。所以怎么样才能让他内在改变呢?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不行来软的,我们总要动动脑筋的。有的人来软的还真的不行,就抽空敲打敲打他。或者我们期盼他生活中出现一个重要的事件可以让他转变。

我个人为什么学佛?也是我的姐姐突然去世。我从一个无忧无虑的状态突然就要考虑生死的问题,扎入进去将近三个月之后,寻找到了一条道路,就是佛学思想的道路。之前试了很多其他的方法都没有成功,这条道路让我真的获得了解脱。所以这样看来,我真的应该感恩我的姐姐,她简直是用她的生命换来了我的觉悟,没有她就没有我的觉悟。虽然在她这件事之前,我也在精神境界探索了十多年了,但是依然就卡在哪里了,一扇门总是过不去。最终姐姐用她的生命筑就了我的觉悟。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期盼生活中一些很重大的事件发生,这样可以刺激师兄们迅速地觉悟,这个事件如果不重大到让你痛不欲生,你还无法觉悟。如果它只是让你身上这疼一下那疼一下,这痒一下那痒一下,这样的小事件,根本没有办法让你觉悟。你必须承受无边、无际的痛苦,痛极就是乐了,因为物极必反。

所以有的师兄说我怎么还没开悟,因为你太幸福、太幸运了,你还没有承受足够多的痛苦,所以你的觉悟还没来。你是应该感谢自己如此的幸运,还是应该期盼有什么重大事件。我们但愿很多师兄都是「上根利器」,又都是过去世种过善根、修行过的人,都像六祖慧能一样,听到一句经立刻开悟,你也不需要承受不幸,这是最好的。希望你能够很轻松地就开悟,这仅仅是一个希望而已。

【善男子,如世间人,以男女根丑陋鄙恶,以衣覆蔽故名为藏;如来不尔,永断此根,以无根故无所覆藏。】

佛陀说,就好像世间人,感觉男女的生殖器是非常丑陋鄙恶的,可恶可鄙的,所以就穿衣服把生殖器藏起来。

有些输光了钱的爱赌博的人,输光了钱他最后只剩一条内裤之类的,有那样的说法,新闻里也讲,有的电影里也有,就是输光了钱就剩一条内裤把生殖器盖起来,因为世间人感觉男女生殖器是非常丑陋可鄙可恶的东西。现在人与人之间见面要握手,为什么会有握手礼,大家知道吗?有一种说法,在古代(很久很久以前),比方说亚当、夏娃吃了这个分别善恶树的果子,知道了男女生殖器其实是丑陋的,要找个树叶遮挡一下,慢慢地演化。远古人,部落与部落,人与人见面之后就想本能地用手去遮挡生殖器,慢慢地演化、演化就成了握手这种礼节。那么你看世间,世界各国最脏的、骂人的话,都围绕着生殖器。因为「性」是「命」的根本。所以说束缚各位师兄最深的,往往是「欲」这个事情,当你把欲根彻底拔除的时候,你的烦恼几乎也就消得差不多了。世间人以为男女生殖器很丑陋,然后就把它遮挡起来,这个叫藏起来。

但是如来真身是法身,如来无相无可遮挡,如来身上没有什么需要遮挡的部位,他的真身是法身。从肉身上来讲,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里面有一种相叫「马阴藏相」,就是修着修着因为一直无欲,佛的应化身他的生殖器收拢起来了,隐而不现了,也就无可遮挡了,它已经隐而不现。

【善男子,如婆罗门所有语论,终不欲令刹利、毗舍、首陀等闻。何以故?以此论中有过恶故。如来正法则不如是,初中后善,是故不得名为秘藏。】

在佛陀那个年代,婆罗门教很盛行。(尤其是看了《佛陀》这部电视剧的师兄,这部电视剧不完全符合佛经,仅供参考,但是它可以告诉我们古印度的很多风土人情,还有当时佛陀那个年代,他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生存状态)。婆罗门教总是在强调等级差别,当时古印度分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低等级的人群是非常受歧视的,而且子子孙孙都出不来,永远受歧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的婆罗门(僧侣、学者)是最高阶级,它的阶级高度,高过了刹帝利(国王和武士)。古印度很崇尚学问,我们看僧侣和学者居于社会的最高层,地位比国王比这些武士还要高。

所以婆罗门的很多教论、言论、学说,并不轻易地让下层的所有人知道,有的时候会留一手,留一些最关键的可以帮助其居于最上位的这些东西。婆罗门与婆罗门之间偷偷地学一些东西,并不完全地向下层敞开,所以像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阶层想学是学不到的。因为婆罗门有自私心,就怕有人冲击自己的位置。

所以当佛教出现的时候,佛陀倡导「众生平等」,不要有等级差别,婆罗门肯定不愿意,他们习惯高高在上,居于金字塔的最高处,怎么愿意与下层人等同呢?所以婆罗门拼命地打压佛教。这也是为什么佛教后来在印度灭亡了,慢慢地在中国倒是兴盛起来。可是中国这个地方又有它很独特的风土人情,统治形式也比较独特。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很多僧侣的修行方式也开始变了。

在古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一年到头天气都不是很寒冷,很多僧侣都住在野外,住在山间树下之类的,但在中国能做到吗?在北方,你要住在山间,要没有个房子的话,就被冻死了是吧?佛教传到中国以后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慢慢地就有所改变,有的僧侣开始需要一个固定的住处,需要建庙宇。因为中国很多地方四季的温差也比较大,而且中国这个地方又不太适合所有僧侣都大规模地在街上乞食。可以想象的,不可以。你要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想,也不可以。所有僧侣都在街上游荡,都在乞食,国家就感觉像乱了一样。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道场、寺庙安顿这些僧侣,他们安安静静地,不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其实红尘中人和出家人交流还是比较少的,不像古印度完全地混在一起的。

所以在中国,我们发现有一些僧人的做法已经跟佛陀的经典不吻合了,为什么?不得已。因为这片土地不大适合僧人们个个都托钵乞食,必须有个安顿他们的地方,就好像收容所一样安顿他们。他们在这儿,感觉社会也挺和谐的嘛,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慢慢地我们就理解,就是前面经文中讲过,不允许僧侣种庄稼,积攒饮食,积攒金银财宝,但是在中国,有些经里的教法无法实现。这些僧人们安住在这个地方,如果不种地,怎么吃饭?就饿死了。那去托钵乞食,真的能够顺利地乞讨到食物吗?也不一定。但是我们相信佛陀以众生心为心,也会了解现在佛法在中国如此的兴盛,佛弟子的个别行为不符合佛陀最初的倡导,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随顺当地的国情、民情。至少正法一直在复兴,越来越昌盛,这是大家能看到的。

很多出家人也是经常读经的(很多寺庙图书馆里也有《大藏经》,各种版本的《大藏经》,各种各样的图书馆,经论书籍很丰富),出家人如果学经,我们就推断这些不得已做了一些不符合佛陀教法的事的僧侣们、出家人们,看到这些经典自己心里也会做一个警醒,我这条已经不符合佛陀教法了。但是没办法,我手里要有金钱,因为我建了一个道场这么多人跟着我来修,没有钱怎么去养他们。那么多义工来,难道我不管饭吗?还有很多道场的维护者需要工资,我怎么给他们发工资?所以在中国,一个寺庙的住持相当于是一个企业家,一个经营者。他不是只为自己而活,他要养活很多人,所以他要考虑很多世间人考虑的问题、企业主所考虑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在中国佛教商业化很严重,你把自己当成住持一考虑你就明白为什么了。这么多人要吃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居士们出家了,来到我的庙里要吃饭怎么办,让他们饿死吗?所以,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是角度不同造成的,换位思考去理解,你就能深刻地宽容很多事相。

如果你不得已手里已经开始要积攒金钱了,这个时候你是否还执著,你用的是什么心,是为自己的、还是完全为众生为大众的?这一直在检验你,所以生活中不管你做什么,都是修行。不管你出家、在家,你是住持还是小沙弥,永远有各种各样的事相会考验你的心,你的功夫就取决于你的心。你是不是在世间,你也碰这碰那,接触一切事相而不染著,还是说一接触就染著,一直在考验你的心。而成佛就靠你这颗心,并不是表面上的。

如果有的师兄说,佛陀说过「三衣一钵,树下乞食」,我也学佛吧,我去南方热的地方找个山洞,隐藏起来去打坐。其实现在山洞都不好找了,真正一个适合你修行的、清净的、没有游客去骚扰你的山洞都很难找到了,那怎么办?我们发现最好的道场是在自己心中。物质都是不稳的,都是无常的,都是善变的,真正的、最稳固的道场就是你这颗心。最好的庙宇和山洞也是你这颗心,你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谁能把你的心拆了呀?拆了你的肉身,你还有神识呢。最稳的就是这颗心。

现在喜马拉雅也在大规模地下架佛教相关的课程,我也不知道今天讲的课是否能顺利地传上去又保留下来,也说不定有的师兄听到了,有的师兄没听到就被删掉了。最稳固的还是你的心。就算你能听课,它还属于声尘呢(「色、声、香、味、触、法」,是声音之尘相),只要是尘相,它就是不稳定的。最后依的还是你这颗心。你是否依然沉醉在著相的痛苦中,还是在出离当中,当下就解脱,取决于你这颗心。

佛陀讲,如来的正法不像婆罗门教的教义,自私地维护自己,要藏一些东西,好像是一些秘密的策划一样。但是佛陀他的教法完全敞开,他倡导众生平等,你是小猫、小狗、小蟑螂也可以听法,鬼也可以听法,人就更不用说,都可以听法。我不给众生设限的,你只要想听就听。

最近一直在进行《地藏经》拜忏的一个师兄,给我发来他的这个拜忏的垫子旁边有一个小壁虎,饿了很多天(不吃不喝)就呆在那儿。师兄在这儿做功课,它就陪着,慢慢地越来越瘦,今天眼睛都瘪下去了。我说,你多多地给它念佛号,念菩萨圣号。这个小壁虎,它作为一个众生,要是想修,没人能挡住它,佛陀不设限的。它要是想修行、想觉悟,觉得当个壁虎不好,我要超脱,它现在在修苦行呢,你看这个小壁虎,不吃不喝眼睛都收进去了。

众生只要想修,只要有了开始,就慢慢地向心内收缩。让心静下来就是向你的心内收缩,从尘相中收回你的触角,一直收。你的触角是从哪儿出去的,就收回哪里。花瓣儿是从哪儿开放出来的?从花心这里。枯萎的时候也慢慢收回到花心这里。

佛陀的讲法「初中后善,是故不得名为秘藏。」佛陀讲法完全敞开,从最初到中间到最后,一直以来都是讲的正法和善法,都是帮你解脱的,他不曾隐藏任何东西,所以不能说他是秘藏(zàng)或者秘藏(cáng)。

【善男子,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愍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罗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

善男子,就好像有个大长者只有一个孩子,他非常地爱念这个孩子。爱念到什么程度呢?他把孩子送到一个老师那学习去了,但是他总是想孩子想得不行,他就重新拜访那个师父,把孩子领回来,还是我自己教吧。(因为不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他就担心这孩子有没有认真学,老师教的好不好,有没有偏向,有没有留一手,不放心)。

「以爱念故」,把孩子给取回来。然后昼夜殷勤地教他的孩子学习「半字」(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因为这孩子还很小,这个大长者把孩子带回来之后并没有教孩子很深的那些文法。这里有个词叫「毗伽罗论」,毗伽罗论是很深的教法,孩子年龄太小,能力不足,教了他也听不懂,像听天书一样,所以家长没有教这个孩子太深的教法。(毗伽罗论是印度的文法书,主要就在讲印度文字的音韵和语法之类的,非常复杂)。

【善男子,假使长者教半字已,是儿即时能得了知毗伽罗论不?不也,世尊。】

佛陀就问迦叶菩萨说:善男子,如果说长者把孩子带回来,教了他初步的知识,就马上再教他毗伽罗论,你感觉这孩子能接受吗,能懂吗?迦叶菩萨回答说:不也,世尊」,不可能的,他这么小,毗伽罗论这么深奥,大人都听不懂,孩子怎么能懂呢?

【如是长者于是子所有秘藏不?不也,世尊。何以故?以子年幼故不为说,不以秘故吝而不说。】

然后佛陀又问迦叶:那你感觉这个大长者对于他的孩子是有所隐瞒吗?是把东西藏起来不告诉他吗?迦叶说:不是啊,世尊。不是故意隐瞒的,因为这个孩子年幼(太小)才不给他讲,不是说不想给他讲,而是说这孩子能力达不到,他听不懂。

【所以者何?若有嫉妒秘吝之心,乃名为藏;如来不尔,云何当言如来秘藏?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若有瞋心、嫉妒、悭吝,乃名为藏;如来无有瞋心嫉妒,云何名藏?】

所以说,世间有的师傅(真有这样的师傅),他就听到这么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不能把我的所有技艺都教给徒弟,不然他出去开一摊儿,跟我争饭碗了,把我给饿死了。

医生那里也有这种说法,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过去我的舅舅也是一个医生(骨科医生),他教了几个徒弟,后来发现徒弟还真的跟他争饭碗了。而且徒弟成就了以后就不尊重他了,也很少去看他。在医生这里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你把徒弟教会了,他也能够看病了,然后很多病号找他不找你,你的饭碗就被抢了一样,病号找你的就少了。

但是佛陀,他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又不贪供养,有什么争饭碗的问题?如来是无私的,给大家讲法是完全无私的,没有任何的吝啬,也没有任何的嫉妒。所以说如来没有藏起来什么东西。如来要是还有嗔心(嗔恚心)、嫉妒心,悭吝心,怕别人比他强,或者他很小气,那他就会藏。但是如来没有嗔心,没有嫉妒心,没有悭吝心,所以他不会藏起来任何东西。多一个弟子成佛,如来就多宽慰一下,也多省心一些,这个弟子不会再来问问题了,他已经可以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了。如来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藏起来什么都不告诉你呢?

【善男子,彼大长者,谓如来也;所言一子者,谓一切众生,如来视于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教一子者,谓声闻弟子;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罗论者,所谓方等大乘经典。以诸声闻无有慧力,是故如来为说半字九部经典,而不为说毗伽罗论方等大乘。善男子,如彼长者,子既长大,堪任读学,若不为说毗伽罗论,可名为藏。若诸声闻有堪任力,能受大乘毗伽罗论,如来秘惜不为说者,可言如来有秘密藏。如来不尔,是故如来无有秘藏。如彼长者教半字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我今亦尔,为诸弟子说于半字九部经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

前面打的比方,这个大长者,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不告诉他毗伽罗论,(不教给他深奥的大法),那么孩子长大了该教他的时候必然会教他。大长者代表「如来」。他爱得至深的、甚至见不到就担心的这个唯一的孩子,代表所有「众生」。刚开始跟众生讲法的时候要适应众生的根器,教一些九部经典,讲一些简单一点儿的。慢慢地成熟了,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像佛陀讲某些经的时候,在场听经的都是大比丘、大阿罗汉,甚至都是菩萨了),(学生成长了)老师教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后来慢慢地教「方等」大乘经典。(毗伽罗论在这里代表深奥的方等大乘经典)。

只要众生准备好了,老师就开始教。现在市面上有一句话也很流行叫「学生准备好的时候,老师必然会出现」,只要你准备好了,老师必然会出现。很多师兄在学佛过程中一直在成长,我最初依的是这个师父,慢慢地听那个师父讲法,又听到这个师父讲法,你一直在成长,所以你在更换你的善知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直也在更换自己的善知识。每遇到一个师父就补足自己的相应的一个短板,他从五十三个师父那里去学习。佛陀成就前也拜了很多师父,在他出家前,他也是有很多的老师。你一直在成长,你的老师也会变化的。当声闻弟子有了智慧的慧根、有了慧力,堪任大乘经典的时候,佛陀就会给他们讲大乘经典。佛陀没有在初期藏起来,是因为说了你也不懂,没办法。

接下来,

【所谓如来常存不变。】

「如来常存不变」,如来的法就在这里,不来不去,没有来过也从来没走过,从来没生过所以不灭,从来不灭,因为未生,就是这样。本在如如,当体就是,真正的如来当下就是。只要放下「六根」,放下「六尘」,放下「六识」,当下就是。你去哪里找佛?你在学佛,怎么成佛?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当下就是那个佛。

你真正的道场,真正给你授记的地方,就是你这颗心。所以不管外在事相上发生什么,不要影响你这颗心,你永恒的道场就是这颗心。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相,只要你闭上眼睛一打坐,瞬间安静,回归你的内心,这里是真正的佛所在的地方,不在别处。真正的佛是不会被灭掉的。相上的佛,那是相而已,生生灭灭,很正常。真正的佛不会被灭的,所以大家不要有不安,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有不安。

如果有一天,大家听不到醍醐的讲法了,也不要有不安,你就闭上眼睛向内去找。醍醐就是一直在提醒你向内找的那个人。她不是你内在的佛,你内在的佛在你心中。「真佛非相非非相」。睁开眼睛后你去哪里找?佛法呢?你去大自然中找。所有修着修着「翻种子」的、心里躁乱的师兄,我总是跟大家讲,你出去疯狂地跑步,跑着跑着你的负能量就跑没了。然后你安处于大自然中去感受鸟叫、花香、小草的生长、沉稳的大地。如果有一天大家听不到醍醐讲法了,大家就去大自然里找,醍醐讲的法都在大自然当中了。

【复次,善男子,譬如夏月,兴大云雷,降注大雨,令诸农夫下种之者多获果实,不下种者无所克获。无所获者非龙王咎,而此龙王亦无所藏。】

接下来,佛陀又打个比方说,善男子,就好像夏天很热的时候,天上打雷了,下雨了,下大雨了,正好很多农夫种的庄稼就被滋养了,秋天就收获了很多果实。但是有的农夫很懒惰,他根本就没有播种,没有播种的农夫,下再大的雨滋润土地也没用,也长不出庄稼来,所以到了秋天他一无所获。没有播种的人,他到最后一无所获,能怪龙王吗?龙王平等地下大雨,(没有挑挑拣拣地下大雨),龙王一直按点儿下雨,农夫没有播种,所以他没有收获,就怨不得龙王了。

【我今如来亦复如是,降大法雨《大涅槃经》,若诸众生种善子者得慧芽果,无善子者则无所获。无所获者非如来咎,然佛如来实无所藏。】

佛陀也是这样的,一直在降大法雨——《大涅槃经》,这么好的经也讲了。很多图书馆里,只要有《大藏经》,你也查得到的,单行本也很多,网上一搜《大般涅槃经》很多个版本,也搜得到,法雨就在这里了。众生种了善的种子,他就能够接受法雨的滋润,使得自己的慧芽(智慧之芽)生长,慢慢地果实生长。但是没有播种善种子的,他就好像没有接受法雨的滋润,他一无所获。这个大法雨——《大涅槃经》就在这儿,听不听由你,听了必然有收获,智慧的法芽得以生长,智慧的果实硕果累累,可以收获。不听的人就好像那个农夫,什么都没种,下雨对他也没用,他也不能去怪龙王。所以说,如来的「法」就在这里,学不学由你,总归不是如来的过错,你不能说如来把法藏起来了,他没藏,是你不学。

【迦葉复言:我今定知如来世尊无所秘藏。】

迦叶又说:「我今定知如来世尊无所秘藏」。现在我确定地知道了,您打了那么多的比方,我终于了解了,如来的法是如此地敞开,甚至就在大自然当中。「真经无字,真经无相」。大家去品味,真经无字,真经无相,相的背后就是大自然所讲的法,相的背后就是佛所讲的法。大自然以它丰富的物态去讲法,讲的是那个非相之法。佛讲了一辈子法,讲的是那个讲不出来的法,大家要去品味。真经无字,真法无相,放下「根、尘、识」,立刻见真佛。一旦见了真佛,再睁开眼睛看相的时候,你站在佛的角度看相,你还有烦恼吗?还动摇吗?只有凡夫才有烦恼,从阿罗汉开始就没烦恼了。不要著相。

对于著相的师兄而言,近期可以再回顾一下《金刚经》的讲解。《金刚经》——是法性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好好去感受。所有的痛苦,都是「著相」造成的。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南无大般涅槃诸佛法界!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59.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31课·跳出痛苦 | 涅盘经白话文”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说修到第四禅的圣人可能有两种倾向性:一种「乐三昧」,另一种「乐智慧」。就是一种比较喜欢或者贪爱三昧,另一种是比较喜欢或者贪爱智慧。喜欢智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五净居天,喜欢三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无色界。【如是二人:一者、修第四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接着上节课的内容,佛陀说有一种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就沉没了,借着一些光明的因缘又浮上了水面,但是没有支撑多久又沉没了。这样的众生是因为「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闻不具足」。就是在「信」上、在「戒律」方面、在「多闻」方面都出了问题。【是人无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上节课,佛陀讲「佛性即是中道」,还没讲完。【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何以故?离善思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佛陀说:迦叶,我有的时候也讲,佛性指的就是「内善思惟」,就是内观,向内看。观照你的心念,保...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值此感恩佳节,向我们的本师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表示我们的感恩。从今天起,醍醐也进一步地向本师学习,在讲法的时候以盘腿打坐的姿势来讲,因为想起若干年前我们的本师讲法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姿势,所以又找到了一点禅修课的感觉。我们接着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善男子,善有三种,...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昨天晚上的课讲到最后突然被打断了,所以有一些话还没有说完,我们再补充上。关于什么是「居士」,什么是「优婆塞」,佛陀的解释是:只要是诸根完具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受了「三皈依」了,那就是优婆塞了,就是居士了。这个地方强调「诸根完具」(就是身体健康,六根健全),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8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偈颂大家都知道,都会背诵,但是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够完全透彻地了解佛陀真实的想法呢……继续来看《涅槃经》第三十四卷。【善男子,我于一时复作是说:施者施时以五事施。何等为五?一者、施色,二者、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