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2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2-27)《大般涅槃经》讲解709

00:00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值此感恩佳节,向我们的本师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表示我们的感恩。

从今天起,醍醐也进一步地向本师学习,在讲法的时候以盘腿打坐的姿势来讲,因为想起若干年前我们的本师讲法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姿势,所以又找到了一点禅修课的感觉。

我们接着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

【善男子,善有三种,过去、现在、未来。若过去者,其性自灭,因虽灭尽,果报未熟,是故不名断过去果。断三世因,故名为断。】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这个善法的「善」有三种:过去的善、现在的善和未来的善。发生在过去的善行,即便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个善因好像都被时间掩埋了,你甚至都忘记了你曾经在过去行过善,但是如果这个「善」的果报未熟(果报没有显现的话),那么这个善的果报迟早还会显现的。所以并不是说我在过去很久以前做过善事没得到善报,这个善报就没了,不是这样的。

「不名断过去果」,过去这个善因种下了,早晚会形成一个善果的。有一种断善根就是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善行,都没有行善。过去没有行善、现在没有行善、未来也不行善,这才是真的断了善因,断了善根了。

然后迦叶菩萨就问释迦牟尼佛,说: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断三世因名断善根,断善根人即有佛性。如是佛性,为是过去?为是现在?为是未来?为遍三世?若过去者,云何名常?佛性亦常,是故当知非过去也。若未来者,云何名常?何故佛说一切众生必定当得?若必定得,云何言断?若现在者,复云何常?何故复言必定可见?如来亦说,佛性有六:一常、二真、三实、四善、五净、六可见。若断善根有佛性者,则不得名断善根也。若无佛性,云何复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若言佛性亦有亦断,云何如来复说是常?】

迦叶菩萨就问,说佛陀您讲,断了善根的人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都不行善,这叫彻底断了善根了,但是您也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些彻底不行善的人,他们也有佛性吗?如果他们也有佛性,那么这个佛性是存在于过去,存在于现在,还是存在于未来呢?还是说过去现在未来一直都有佛性呢?

如果说众生的佛性属于他的过去,那么过去已经过去了,那佛性就不在了吗?那佛性就不是恒常的了?如果佛性是恒常的,那就知道不仅仅局限在过去呀?如果这个众生的佛性是未来才显化的,那也不叫恒常的呀?您说一切众生必定证得佛性,必定证得佛性,佛性又是恒常的,它就不能只从属于未来。如果众生的佛性是他未来必定得的,那就不能讲这个众生断了善根了吧?如果说佛性仅仅属于众生的现在的话,那也不能讲佛性是恒常的呀?「何故复言必定可见?」如果佛性仅仅属于众生的现在的话,那您就不应该讲一切众生必定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类的话了。

您也曾经讲佛性有六种特质:一个是恒常的,一个是很真的,一个是实际的、实在的,一个是善的,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可见的。

如果那些断了善根的人也有佛性的话,他们既然也有佛性,那就不断善根了吧?那么如果这些断了善根的众生没有佛性的话,那您为什么又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呢?如果您认为佛性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断,那佛性也说明不是恒常的呀?它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断灭了,那就不是恒常的呀?

【佛言:善男子,如来世尊为众生故,有四种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别答,三者、随问答,四者、置答。】

然后佛陀回答说,善男子,迦叶,如来世尊为众生讲法的时候有四种讲法的方式。应着众生的提问,如来进行四种回答:

第一种形式是「定答」,就是确定的回答;第二种叫「分别答」,分门别类地去回答;第三种叫「随问答」,随机缘,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回答;第四种叫「置答」,就是暂时搁浅或者暂时放在一边,我未必针对他直接问我的问题回答,可能他问这个我讲别的,但是也能够起到启发众生的目的。

佛陀回答众生的问题有四种回答的方式:定答、分别答、随问答和置答,「置」就是放置在一边,置于一处。

【善男子,云何定答?若问:‘恶业得善果耶?不善果乎?’是应定答:‘得不善果。’善亦如是。若问:‘如来一切智不?’是应定答:‘是一切智。’若问:‘佛法是清净不?’是应定答:‘必定清净。’若问:‘如来弟子如法住不?’是应定答:‘有如法住。’是名定答。】

接下来,佛陀就详细地讲说,善男子迦叶呀,什么叫「定答」呢?确定的回答。比如说有的众生过来问佛,说请问师父呀,或者请问世尊哪,造恶业的人能得到善果吗?还是说造恶业的人会得到不善的果报呀?

「是应定答:得不善果」,既然他造了恶业他肯定就是得不善的果报,佛陀就会回答说,这个人要是造了恶业,他肯定会得到不善的果报。这就是很肯定的很确凿无疑的一种回答,这就叫定答,就是很确定的回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类似这样的很确定的回答,这叫定答。

有的众生要是过来问佛说,世尊啊,那个行善的人一定能得到善果善报吗?佛陀也会回答说,是的。行善的人一定能得到善果善报,这样的情况下就属于如来在进行很确定的回答,这叫定答。那有的人就问佛说,如来真的具备一切智吗?然后如来就回答说,是的,如来具备一切智。很确定地去回答,这就是定答。有的人问,说世尊啊,佛法是真的很清净的法吗?如来就回答说,是的,佛法是必定清净的。像这样的情况都是定答。

有的人就问如来说,「弟子如法住不?」您的弟子都是如法安住如法修行的吗?然后佛陀就回答说,「有如法住」,我的弟子中有一批人是如法修行如法安住的。像这样的很确定的回答都叫定答。我们就记住了,定答是很容易记住的。

【云何分别答?如我所说,四真谛法。云何为四?苦集灭道。何谓苦谛?有八苦故,名曰苦谛。云何集谛?五阴因故,名为集谛。云何灭谛?贪欲瞋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云何道谛?三十七助道法名为道谛。是名分别答。】

那么什么叫「分别答」,也非常容易懂了,非常容易让我们记住。分别答就是分门别类地去回答。比如说,佛陀在谈「四圣谛」(也叫四真谛)的时候,讲苦、集、灭、道(四圣谛),人家就来问,什么是「四圣谛」(四真谛)啊?佛陀去回答的时候就说,什么是「苦谛」,什么是「集谛」,什么是「灭谛」,什么是「道谛」。分门别类地去回答,这就叫分别答。

比如回答说「苦谛」啊,就指的人生八苦,各种各样的苦,讲一通,这叫苦谛。什么叫「集谛」呢?众生烦恼都存在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当中,五阴的集聚,烦恼的集聚,这指的是集谛。那什么叫「灭谛」,说你灭了贪欲、嗔恚、愚痴,灭了这三毒了,毕竟灭尽它了,这就叫灭谛。灭的是什么,灭的是贪嗔痴,灭的不是你的热情,不是你的慈悲,不是你的正直善良,灭的是贪嗔痴,大家要注意,这是灭谛的内容。那什么是「道谛」呢?这里也很重要,「道谛」代表三十七助道法(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

「道圣谛」它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有的时候我们在讲「四圣谛」的时候就是很简约的概括,说「道圣谛」就是说让你能够摆脱苦恼,摆脱贪、嗔、痴之毒,获得至臻圆满的觉悟的方法和道路。我们就这样讲,但实际上「道圣谛」它是包含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助道品」(也叫三十七助道法),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也叫四如意足),然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这里面四念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也就是「七觉支」),以及八圣道我们都讲过,那以后有机会再讲一下四正勤和四如意足。这是「道圣谛」的具体的内容。

那么佛陀在讲解什么是四圣谛的时候,他把四种圣谛拆开:苦是什么,集是什么,灭是什么,道是什么。这样分门别类地拆开去回答,这就叫分别答。

【云何随问答?如我所说:‘一切法无常。’复有问言:‘如来世尊为何法故说于无常?’答言:‘如来为有为法故说无常,无我亦尔。’如我所说:‘一切法烧他。’又问言:‘如来世尊为何法故说一切烧?’答言:‘如来为贪瞋痴说一切烧。’】

什么叫随问答呢?佛陀说:「如我所说:一切法无常」,我经常讲一切法无常,有的人就问我说:「如来世尊为何法故说于无常?」您为什么讲一切法无常呢?然后佛陀回答说,如来讲一切法无常,针对的是有为之相来讲的。还有一个不无常的常乐我净之性,那个是永住的,那个是不无常的。佛陀说一切法无常,大家注意,它是针对一切有为之相来讲的,有针对性的,这是随问答。

那么有的时候佛陀讲一切法无我,这个指的是什么?也是针对世间这些有为之相来讲的。一切法无我,都是因缘会遇的结果,你找不到一个个我的永恒的属性,这是无我。佛陀讲的没有指那个真我佛性,大家要了解。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指的都是有为之相,这叫随问答。

有的时候佛陀又讲,「一切法烧」,就好像大火烧起来了那个烧,一切法烧。那有的人就问说,如来世尊您指的是什么呀?为什么说一切法烧呢?佛陀就回答说,我指的是贪、嗔、痴这个毒火在烧一切众生,一切法烧。众生都被贪、嗔、痴三毒之火烧着呀,指的是这个。他是有针对性地去讲的,这叫随问答。

你要注意,当佛陀有一些讲法你感觉不能够概括宇宙间一切万物,你有一些困惑的时候,佛陀肯定是针对特定的相在讲这句话,所以你不需要困惑,你只要切换你的角度。你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去了解佛为什么要讲这样的话。

【善男子,‘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三念处,首楞严等八万亿诸三昧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智印等三万五千诸三昧门,金刚定等四千二百诸三昧门,方便三昧无量无边,如是等法是佛佛性。如是佛性则有七事:一常、二我、三乐、四净、五真、六实、七善。’是名分别答。】

然后,佛陀又讲说,善男子迦叶呀,像谈到如来具备十种神通能力,具备四无所畏(无所畏惧),具备大慈大悲,三念处啊,首楞严等等八万亿各种三昧之门,还有如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有如来的五智印等,还有三万五千各种各样的三昧门,还有金刚定等等等等,还有四千二百诸三昧门。各种各样的方便三昧无量无边,如是这样的无数的佛法呀,「是佛佛性」,是佛佛性的体现。

「如是佛性」就具备七种特质。

有的时候你会在看佛经的时候,看到很多像专业术语一样,你需要去查字典的这些比如说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首楞严三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智印、金刚定各种各样的这些名字相,这一切名字相其实都是佛、佛性的体现。

那么诸佛的佛性有七种特质:第一是「恒常」,第二是「真我」,不是假我,是真我,不是妄想集成的,它是本性如是、本体如是、法尔如是。诸佛的佛性还有一个特质是「乐」,喜乐,远离了二元对立的乐,是大乐;还有一种「净」(清净)。

因为在《梵网经》等等,尤其是律部的经典中提到:你不清净是不可能成佛的,戒行一定要清净。所以如来都是极其清净的。佛陀在经中也对阿难尊者说,「诸佛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如果诸佛如来不清净就不能成就自己清净完美的佛国净土。

诸佛如来的佛性的第五个特质是很真,是真的不是假的,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证得了你就能够感受到,亲眼目睹,证不得你就以为不存在。

那么第六种特质是「实」,是实有的,不是幻有的,是实有的。

第七是「善」,是极致的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

所以说这种情况叫什么,叫分别答。就说诸佛的佛性都有哪些特质啊佛陀就一二三四五六七都是什么,甚至还给你解释第一是什么意思,第二是什么意思,分门别类地去回答,这个叫分别答。

佛陀说:

【善男子,‘后身菩萨佛性有六:一常、二净、三真、四实、五善、六少见。’是名分别答。】

「后身菩萨」什么意思,就说今生未必能修成佛,但是下一世可能就修成佛了。这些后身菩萨呀,他们即将成佛,他们身上的佛性有六种特质。首先第一、「恒常」;第二、「清净」;第三、「真」;第四、「实」;第五、「善」;第六、「少见」。这也是分别答。

就说后身菩萨的佛性有六种特质,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这样跟你一列,这叫分别答。后身菩萨没有了了明见佛性,所以说「少见」(能见一部分)。

然后佛陀讲:

【如汝先问,断善根人有佛性者,‘是人亦有如来佛性,亦有后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来故得名为无,毕竟得故得名为有。’是名分别答。】

接下来,佛陀就针对迦叶菩萨的问题说,迦叶呀,你刚才问我那些彻底地过去现在未来都不行善的人,彻底断了善根了这些人,还有没有佛性啊?这些人身上当然也有佛性了,同时他们也有后身佛性。就是说他们有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因为善根现在都断了,所以今生肯定是修不成佛了。他今生,他目前的所有的造作,就障碍了他未来佛性的快速显化。因为暂时你看不见他身上佛性在显化,所以说暂时好像没有一样,但是早晚还是会证得的,「毕竟得」,所以说有佛性。

就好像这个金矿是黄金吗?是纯金吗?你怎么讲呢,要说不是吧,它有金性,要说是吧,现在还不是纯金,还得提炼。就是类似这样子,「是名分别答」。这种情况也是分别答,就是迦叶菩萨问佛说,断了善根的人有没有佛性啊?佛就讲,目前看是怎么样,未来是怎么样,分别答。这是分别答。

【‘如来佛性,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后身佛性,现在未来少可见故得名现在,未具见故名为未来。】

说像如来身上的佛性,那就非过去、现在、未来了,完全地显化了。你面对着如来不想讲一句话,只要去感受和融入就可以了。但是像后身佛性,那些将来会成佛的菩萨们,他们现在有佛性,但是可能未来才能大规模地显化。可能现在能少少的见到一部分,所以说能见到一部分,说现在也有,但是没有完全见,未来才能完全见。

【如来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则不尔,】

佛陀讲,诸佛如来也是修成的,对吧?这些诸佛如来在他行菩萨道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也是因为他具有佛性,「亦是过去、现在、未来」,那么他所具有的佛性也是横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不能被时间所拘泥的。「果则不尔」,正是因为佛性可以穿透时间的限制,所以未来这些在因地努力精进修行的菩萨们未来就成了正果了。

【有是三世,有非三世。】

诸佛的佛性,在你谈到应化身佛或者报身佛的修行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提到时间的概念,说你要修多久多久才能成佛,而实际上佛性本身非过去、现在和未来。你要是针对着法身佛去谈佛性,就不需要谈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了。

【后身菩萨,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未来成佛的这些菩萨们也是因为他们具备佛性在身上,他们的佛性也是橫亘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像这样的情况也叫分别答。就是佛陀一会儿讲诸佛如来在因地怎么样、在果地怎么样、应化身怎么样、法身怎么样,一会儿又讲这些未来将成佛的这些预备役菩萨们,后身菩萨们,他们佛性是怎样的。分门别类地去回答,这叫分别答。

【‘九住菩萨,佛性六种:一常、二善、三真、四实、五净、六可见。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八住菩萨,下至六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实、三净、四善、五可见。】

接下来佛陀又提到八住位的菩萨。八住位的菩萨往下一直到六住位的菩萨,这些果位的菩萨佛性具备五种特质。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么六住位的菩萨到八住位的菩萨他们身上的佛性具备五种特质:第一是真,第二是实,第三是净,第四是善,第五是可见。

【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佛陀讲,六住位到八住位这个区间的菩萨,他的佛性是什么样的特质:是可见的,你能够感觉到,但是还不完全。佛性本身超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但是就着相说这些菩萨们,他们现在目前所拥有的佛性并不像诸佛拥有的佛性那样,所以只是可见而已,并不完全。这也是分别答,就说佛陀挑出来这一个区间内的果位的菩萨来跟你讲他的佛性的特质,这也是分别答,分门别类的回答。

【‘五住菩萨下至初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实、三净、四可见、五善不善。’】

那接下来,五住位的菩萨往下一直到初住位的菩萨,这些菩萨的佛性也具备五种特质:「一真、二实、三净、四可见、五善不善。」就是说从初住位的菩萨到五住位的菩萨,他们所拥有的佛性已经显化出来了,具备真实的特质,具备净和可见的特质,但是第五点我们看一下:「善不善」。也就是说烦恼可能断了,但是习气还没有完全断尽。

就我个人的经验,烦恼是先断的,习气是后断的。所以经过了一段时间,就是说在「阿兰若处」修行不去工作,全心去弘扬佛法呀,学习经啊,打坐呀,加上回答师兄们的问题,经过了这样的一段时间的密集的闭关式的修行之后,重新又投入到红尘中去试炼自己,然后发现还有一些藏得很深的一些微细的习气还是会被牵引出来。

所以在红尘中历事炼心这个阶段确实相当的重要。这个时候自己也发现:烦恼是没有了,松空这种状态,烦恼是没有的,但是习气,微细的一些习气还是存在的,自己是能够感觉到的。但是随着修行的深入,这些习气只要被你感觉到了,它下一天可能就不存在了。只要它出现就意味着它马上就要消失了。

所以这里讲的是什么,就说初住位到五住位这个区间的菩萨们,他身上开始让你感觉到他有佛菩萨的特质了,但是可能还不够完美,还在修行过程中,「善不善」就是习气,或者他的念头偶尔偶尔还会偏向一点点的不善。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善的,偶尔习气翻上来不善了,结果很快纠正过来了,以后这个不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所以今天跟大家讲,学佛了只要你真的是对于佛法有了信净之心,就赶快去皈依,去正规的寺庙做「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之后你就得到了无尽的加持,最好能把「五戒」也受一下,然后持三皈五戒嘛!一开始持五戒都困难,慢慢地五戒轻松守好,守「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差不多,争取受一下菩萨戒。

我也是跟大家讲,这些妄念多心不清净的师兄,或者打坐境界很不理想的师兄,或者是晚上做梦梦特别多特别复杂的师兄,你们如果守好了十善业道、五戒十善,就能断掉60%80%的妄念。如果进一步地受一下菩萨戒,加持力惊人,90%的妄念都不见了,甚至99%都不见了。平常就是很松很空,无念的那种状态,是非常好的状态。

所以说从初住位到五住位,我们看菩萨们,他们身上的佛性已经显化,但是有的时候可能不够稳定,还需要继续加强,继续修。烦恼先断习气后断,最终的最终断尽习气,那就成就了。加油啊!

【善男子,是五种佛性、六种佛性、七种佛性,断善根人必当得故,故得言有,是名分别答。】

佛陀说,迦叶呀,前面讲佛性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有的人拥有佛性的五种特质,有的拥有六种特质,有的拥有七种特质。那些所有断了善根的众生早晚早晚也会拥有佛性的这些特质,相继地拥有五种、六种、七种特质。这样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地去回答众生的提问,或者阐述某一些观点,这叫分别答。

【若有说言断善根者,定有佛性、定无佛性,是名置答。】

佛陀说,如果有的人跟你讲,断了善根的人也必定有佛性,现在就有佛性,或者说一定就没佛性,像这样的情况,就叫「置答」(就是放置到一边的置),置答。

然后迦叶菩萨就问说:

【迦葉菩萨言:世尊,我闻不答乃名置答,如来今者何因缘答而名置答?】

世尊,我就不明白了,像我们一般提到「置答」(就说这个事先放到一边,放置到一边去,置之不理),放到一边不管它,不回答,这叫置答。那么今天您还是有所回答,怎么也叫置答呢?

「何因缘答而名置答?」您今天有所回答为什么也叫置答呢?说,这个断了善根的人他是定有佛性,或者定无佛性,这不也是很确定的回答吗?这样也是回答了,怎么叫置答呢?置答应该是放到一边不回答呀!

然后佛陀就告诉迦叶菩萨说:

【善男子,我亦不说置而不答,乃说置答。】

善男子,你要知道,置答有两种:一种是放到一边完全不回答,有的众生问佛的问题,佛干脆保持沉默不回答,那是置答的一种方式;那么置答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回答,也叫置答,那么我今天讲的就是回答,回答但是我是撇过脸去没有完全针对这个相去回答的,这叫回答中的置答。

【善男子,如是置答,复有二种:一者、遮止,二者、莫著。以是义故,得名置答。】

这个「置答」有点复杂。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呀,这个「置答」就是说我回答众生的问题的这种置答也有两种:一种是遮止,一种是莫著。这个好像很难理解,我们举一个形象点的例子。

什么叫「遮止」呢?就说有人来见董事长,就问这个董事长助理说,董事长在吗?这个人一看,来拜见的这个人好像彬彬有礼的,有礼貌,然后就把他领到了一个等待室,让他在那坐着喝点水。然后董事长那边在开会。这个时候不让这个来拜见的人见董事长,不让他见,这个叫遮止。不让他见,因为那边在开会,不让他见,这叫遮止。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莫著」,什么是莫著呢?就说这个人来了等了很久了,董事长会也开完了,但是后来这个助理推测这是来搞推销的或者怎么样的,不让这个人见,「莫著」,就说已经接待了他,让他等了好久,但是还是不让他见,这叫莫著。并没有把他赶走,说不要进来不要进我们公司,没有这样做。如果是说你不要进我们公司,不要进来,那就是置而不答了,就是我放你在一边完全不接见你,连公司的门都不让你进叫置而不答。

那么有一种回答的「置答」就是分为两种:就说我请你进了公司,但是依然不让你见,「遮止」是他在开会不能见;然后「莫著」是他已经开完会了,我还是不让你见,这是莫著。这样就很形象,大家就能理解了。

那么佛陀用「遮止」和「莫著」来形容他所讲置答,意思是说什么呢?众生的问题给我了,我也回答,但是我恰恰的可能回避某一些很尖锐的地方去进行回答,我可能有所回避地去回答。比如说有人问,说这个断了善根的人到底有没有佛性啊?佛说有或者没有。其实回答定有定无,都是有点偏颇的,但是佛却故意去回答的时候,他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的,当强调有的时候就是想让大家重视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当谈无的时候就说你断了善根了还想显化佛性,哪有那么容易啊,你得忏悔呀,你得改过呀!所以佛陀故意进行一些让你匪夷所思的回答的时候,也是有他一定的用意所在的。

那这样到这里的话《涅槃经》第三十四卷就结束了。所以说《涅槃经》它是佛教八大宗派的精华都汇总在这一本经里了。你要是把《涅槃经》从头至尾地吃透了,那佛教八大宗派的精华就尽在你心中了。这句话完全不是夸张夸大,大家明白的。《涅槃经》可以解释所有佛弟子的所有困惑,只要你把它学透。

我们稍微再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首先就是谈这个断了善根的人有没有佛性这个事情。现在所有的师兄都了解,佛性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空间的限制。

那么佛性大概是什么样子,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像常、真、实、善、净、可见等等。接下来就讲佛陀在回答众生问题的时候有四种回答的形式:定答、分别答、随问答和置答。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着需要,佛陀可能切换他回答问题的方式方法。

所以有的时候众生交给佛陀的问题好像很简单,佛陀却讲了很久很久,开了好多天法会来讲。那有的时候问题很复杂,佛陀可能一句话概括,甚至完全保持沉默,都是有原因的。佛陀给予众生的药方,一定是他认为最适合这个众生的,所以希望所有佛陀在经中对于各位圣者的这些回答、这些讲法都能够把我们真正的引入到佛的境界。请你放空了自己,放空了自己去契入佛的境界。

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灭」,灭的不是你生命的热情,而是贪嗔痴,而是你的烦恼。那有的人就以为学佛就要放下,就要灭掉自己生命的热情,对于众生都要冷漠,并不是这样的。

学经学得多的师兄就了解,你只会在该热情的时候更热情,而且是有智慧地去热情,而且节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不会去轻易地浪费时间。

关于「三十七助道品」的话,有兴趣的师兄也可以在百度里再详细地看一看。因为我们整天讲修行怎么修,按照「六度」修,按照「八圣道」修,有的师兄也听得耳根有点疲惫了,那么你就去查一下三十七助道品的内容。其实无论是「五戒十善」、「六度」、「八圣道」,还是「三十七道品」,讲的内涵几乎都是一样的。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现在在我的面前,水晶做的无比精美的莲花上,有着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一张画像。我就看着本师,然后再看看经文,然后再跟大家去做分享,感觉我们的本师就在这里,感觉我们真的很幸福。

好,今天的学习先到这儿,我们明天再见!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58.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2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5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5

第275课「文殊师利,无生灭者,不起心意识,不思惟分别,若有分别则成无明,不起此无明则无十二因缘,无十二因缘即是不生,不生即是道,道是了义,了义是第一义,第一义是无我义,无我义是不可说义,不可说义是十二因缘义,十二因缘义是法义,法义是如来义。是故我说,若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如是见无所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2

第272课「如来法身平等,离心意识无分别故。文殊师利,一切诸法悉皆平等,平等故无住,无住故无动,无动故无依,无依故无处,无处故不生,不生故不灭。若能如是见者,心不颠倒,不颠倒故如实,如实故无所行,无所行故无来,无来故无去,无去故如如,如如故随法性,随法性故不动。」——《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第263课「我今于此大众中,演说令彼明空义,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六尘诸贼别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眼根常观于色处,耳根听声不断绝,鼻根恒嗅于香境,舌根镇尝于美味,身根受于轻软触,意根了法不知厌,此等六根随事起,各于自境生分别,识如幻化非真实,依止根处妄贪求。」——《金光明经》各位尊者: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1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容易造成众生烦恼的三个字:「受」「爱」与「触」。我们接着来看:【复次,善男子,智者当观受、爱二事何因缘生?知因想生。】佛陀说:迦叶,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去观察「受」和「爱著」这两件事的时候,他会去找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受,什么造成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又再一次地坐在水晶莲花上的本师面前。很高兴,很多师兄也都坐在这里了。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五卷——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三。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这一卷的内容跟第三十四卷息息相关。【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云何名因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8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偈颂大家都知道,都会背诵,但是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够完全透彻地了解佛陀真实的想法呢……继续来看《涅槃经》第三十四卷。【善男子,我于一时复作是说:施者施时以五事施。何等为五?一者、施色,二者、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