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4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2-27)《大般涅槃经》讲解752

00:00

各位尊者: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

上节课,佛陀讲「佛性即是中道」,还没讲完。

【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何以故?离善思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内善思惟。】

佛陀说迦叶,我有的时候也讲,佛性指的就是「内善思惟」就是内观,向内看。观照你的心念,保证你的心念时时刻刻是正的、善的、净的或者是无念,这就是「内善思惟」。如果不能够总是这样地内善思惟,就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这里佛陀讲的是内观、内省力量向内收的重要性。你也可以理解为「修习禅定」。

或有说言:佛性即是从他闻法。何以故?从他闻法则能内善思惟,若不闻法则无思惟,是以佛性即是从他闻法。

佛陀说有的时候我也讲,「佛性」就是指你要经常听这些觉悟者讲法,你要听那些境界比你高的人讲法听他们讲法,启发你。如果没有别人的启发,你都不知道怎么样去内善思惟。向内观,观什么?向内修,修什么?怎么用力?——不知道。必须有高人、有成功者的帮助和指引,所以听别人讲法很重要。如果你不去学习,不去学习成功者的经验,「则无思惟」你都不知道力量该用到哪里,所以说「佛性即是从他闻法」所以你要想证得佛性,你必须听人讲法。

佛陀刚才讲,「佛性代表内善思惟」佛性是内功,向内做功课佛陀又讲,你还要听别人讲。佛担心众生会走极端,有的众生说佛说了,「佛性就是内善思惟」,我就内观,自己修,谁的也不听这就走极端了有的众生走向另一个极端,说佛说了,「佛性即是从他闻法」我要一直听大师讲法,没完没了,只听别人讲法,也不向内观,也不坐禅修打坐,只是听法,——那也不行。

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

所以佛陀说他为了避免这两种走极端的情况,他就讲,「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是名中道」。你不能只靠向内观,也不能只靠听人讲法,要两者结合,「非内非外,亦内亦外」,两者要结合。要有高人的指点、点化,尤其是有佛陀在经中的开示作指引,再加上向内做功课,两者结合,这就是完美的修行之道。

这就能说明「佛性是中道」。就如同我们禅修课上,首先先讲一些佛经,听一下佛的开示,然后慢慢地,语音的导引结束之后你再多坐一会儿,这就是从他闻法也有了,内善思惟也有了。「听法」与「内」相结合了,这样就完美了,是名「中道」。

复次,善男子,复有说言:佛性是外,谓檀波罗蜜,从檀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说言檀波罗蜜即是佛性。

接下来佛陀还讲善男子迦叶,有的时候我也讲佛性怎么证啊?佛性就是向外去做布施把你拥有的财,法,无所畏惧……布施给众生。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能帮你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或有说言:佛性是内,谓五波罗蜜。何以故?离是五事,当知则无佛性因果,是以说言五波罗蜜即是佛性。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是名中道。

有的时候佛陀又讲佛性就是内修,要怎么修呢?——「要持戒,要忍辱,要精进,要修禅定,要开智慧」。

我们可以发现,六度里面的檀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它是向外的,给他人做布施。从「相」上讲是有「我、他」之分的,虽然「性」里是本自一体的,但是在「相」上讲是有「我、他」之分的。「布施」是把拥有的布施给别人,这是向外的。

佛陀又讲,佛性是向内做功课,「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开智慧」——这都是向内做功课。佛陀担心众生走极端,要么只重布施,不修别的五度五波罗蜜了;要么只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忘了做「布施」了那就不行。佛陀担心大家走极端,跟大家讲,「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你要想证得你的佛性,不能只向外做功课,也不能只向内做功课,六度要圆满才可以,少了任何一度都不行

佛陀这里还讲,离开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你无法证得佛性你离了佛性的因,无法证得佛性的果。「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代表佛性。

如果一个人,他不持戒,也没有什么忍辱的功夫,别人说几句不好听的他就受不了liǎo了,火冒三丈,骂脏话了,嗔心起来了,压都压不住平常修行也很懒散,不爱做功课,又很傲慢大家都修禅定的时候,他就说「打坐成不了佛,我不要打坐悟了就是佛了」开智慧方面,他也不看经了,觉得自己悟了,「我不需要看经,我已经大彻大悟了」你要看到这样的人,在他身上哪里能体现出佛性呢?

佛陀说,如果你不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你离开了这五波罗蜜,那你就远离了佛性的因,也远离了佛性的果,「则无佛性因果」。一看这个人,摇头叹息「好好修自己吧,不说他了」这个人,我们真的为他感到惋惜了。

所以佛陀担心,众生要么偏于向外做布施有的众生修的时候,只爱做布施,我去捐款哪放生啊……怎么样,只是忙于这个他也不去持戒,也不学经,也不打坐,也不修忍辱,也不精进,这样的众生也是要不得的。

佛陀担心,众生要么偏内、要么偏外,六度不能圆满,所以佛陀讲「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你只靠做布施,想要成佛很难;你只修五度不做布施,也很难六度一定要圆满。所以「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无论是向外的功课还是向内的功课,都必须圆满做到位,所以佛性代表「中道」的圆满。「至臻的中道」是一种圆满,没有残缺。

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在内,譬如力士额上宝珠。何以故?常乐我净如宝珠故,是以说言佛性在内。

接下来,佛陀又讲善男子迦叶,有的时候我也跟大家讲,「佛性就在众生之内,不要外求,佛性就在你里边」就好像这个大力士额头上镶着一个宝珠,还到处找。佛性就是那个宝珠,就在你身上,不要向外求。「常乐我净」涅槃的特质,像一个珍贵的宝珠,就在你身上,不要向外求,对吧?「莫向外求」,这也是祖师大德一再强调的。所以佛陀有的时候讲,「佛性在内,不要向外找」。

或有说言:佛性在外,如贫女宝藏。何以故?方便见故。佛性亦尔,在众生外,以方便故,而得见之。

有的时候,佛性又在外,佛陀说「佛性在外」好像一个贫穷的女人,她找宝藏,去哪儿找呢?哦,好不容易在家的某个地方找到了宝藏,也没在远处,但是没在她自己身上,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她才能看到自己家里的宝藏。佛性就是这样的,有的时候在众生外边,因为你身上的佛性你很难看见。就好像一个善良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善良,一个凶恶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凶恶,需要别人去提示他才能看到一个外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外向,一个内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内向,要借助别人的提示才知道。

佛性就在自己身上,但是众生有时候感受不到,他需要看外人,看他周围的其他人:哦,佛性在这个人的「行卧」中起作用呢,在这个人一切高尚的美德上起作用呢他就看到了佛性。所以佛陀有的时候讲,「在内,莫向外求」;有的时候又讲,「佛性在外」,因为在你身上你看不见,就好像眼睫毛,就在你的眼前你却看不见一样。

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是名中道。

所以,佛陀讲说我为了避免众生走极端,要么只向内求,忽视了外面,认为「佛性在我身上,你们都没有」,就高傲自大了又担心有的众生想「佛性在别人身上,我身上没有」,又陷入了极深的自卑。佛陀防止这两种情况的产生就说「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佛性不只在你里边,也不只在外边,但是又在你里边、又在外边。意思是到处都是到处都是——这就是一种中道。

「无所住」不就是中道吗?我们想一想,原来《金刚经》里讲的「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指的中道。不在这儿、不在那儿,亦在这儿、亦在那儿,不是中道吗?至臻的圆满,尽虚空、遍法界了,这就是中道。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众生的佛性非有非无」众生的佛性不能讲「有」还是「没有」,为什么呢?佛性虽然有,但是又不像虚空一样。世间的虚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善巧方便,你都不可能见到虚空没有人能看见虚空,你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能感受到,但是看不见。如果把虚空变成可以看见的东西,那虚空就成了有形的,它就不是虚空了,对吧?世间的虚空是你采用什么方法都看不见的,但是佛性却是可见的。「佛性」,会在一切的佛身上,让你明明了了地看见,也会在菩萨身上显示分毫,可能也在阿罗汉或者在三果、二果、初果身上也显示一点点给你,佛性是可见。好像一个人的善良,对你来讲是可见的;一个人的高尚,对你来讲是可见的;一个人的礼貌,对你来讲是可见的就好像这样,佛性是可见的。所以,佛性虽然有,又不像虚空那样,虚空是有的但是你看不见,佛性其实是可见的。

【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

下面又讲:「佛性」,说定有——不对就说没有「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佛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不像兔子的犄角,完全的没有。兔子是真的不长犄角,哪国的兔子都不长犄角。我们不谈那些基因突变的,或者是杂交的……怎么样怎么样的,我们就讲正常的兔子,哪个国家的兔子它都没有犄角哪个国家的乌龟身上也不长毛,只有乌龟壳对不对呀?兔子的犄角和乌龟的毛是绝对虚无、不存在的。「佛性」,虽然看上去没有,其实还在的,跟龟毛兔角是不一样的。「龟毛兔角」,不管你用怎么样的善巧方便,都是不可能得到的。乌龟就是不长毛不长动物的那种毛,兔子就是没犄角这是不管你怎么想办法,它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是佛性是可生的。「佛性」众生即便是断了善根,暂时看不到佛性,但是未来业障消了,他善根生了,佛性慢慢就显化了,是吧?佛性是「可生」的,可以显化的。这里讲的「可生」是可以显化的,不是生灭的「生」,因为佛性不是「相」,不是生灭的「生」。「可生」是指佛性是会显化的,而不像乌龟的毛或者兔子的犄角,是不可能显化的。

【是故虽无,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悉有。】

所以佛性的特质非常复杂,不像虚空,也不像兔角或者龟毛,「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但是「又有又无」。为什么说佛性「有」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好像灯的火焰,暂时好像看不到了,但是一点着了这个灯,灯的火焰又让你看见了「蜡烛」,你没有点燃的时候没有看到它的火焰,一点燃了——看到了。众生的佛性就是这样在合适的因缘下就显化了,到最后甚至能够让众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众生的佛性是有的。

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

为什么又讲众生的佛性是无的是没有的呢?因为你看一切众生——众多烦恼集成的肉身生命,「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你眼前的这些众生没有一个证得了「常乐我净」的,没有一个能够明见佛性的,所以说「无」。佛性有吗?——无,因为还没显化呢。

【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佛性到底有还是没有?一会儿说「有」,有那种可能性;一会儿说「无」,暂时没有。所以佛陀说:「有」和「无」加在一起,这就是「中道」了佛性「又有又无」所以你不能够很确定地讲,佛性是「有」还是「没有」不能这样讲。

善男子,如有人问:是种子中有果无耶?应定答言:亦有亦无。

佛陀又说善男子迦叶,就好像有人问种子里有果子吗给你一粒苹果种子,问你:这个种子里有苹果吗?你怎么回答?你说「有」,——不对,这种子不一定真的能长出苹果你要说「没有」,——也不对,说不定能长出苹果对不对?看条件因缘条件了。所以怎么回答比较稳妥呢?佛陀说,如果有人问你:这个苹果种子里有没有苹果呀?你就回答「亦有亦无」——也有也没有。

何以故?离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无。以是义故,亦有亦无。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离开这个种子,不可能长出苹果树来。我在空地上直接发现一棵苹果树,不需要种子——没有这回事,是不是?所以说,种子里有苹果但是这个种子还没有发芽,也没有苹果树,也没有开花,怎么结果子?所以说「无」。这种子里又有苹果,又没有苹果,又有又没有——这样就比较稳妥。

【所以者何?时节有异,其体是一。】

看看具不具备因缘条件:不具备呢,苹果种子里就没苹果;具备了,那就有苹果。但是苹果和种子本性里是一苹果缘于这粒种子,种子会生出苹果。在「性」本体上讲——是一,没有变化但是时节因缘不同,可能在「相」上就有很多的不同。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

佛陀说众生的佛性也是这样的也不能说「离开众生另外还有个佛性」,这样讲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

「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这句话也很重要

是众生显化出佛性,也是众生埋没了佛性。时节因缘的差异,让众生显得清净或者不清净。

善男子,若有问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应定答言:亦生不生。

佛陀说迦叶,善男子,要是有人问你,说这个种子能生出果子吗?你怎么回答?你要回答稳妥一点,说「亦生不生」——也可能生出来,也可能生不出来,这就很稳妥了。卖种子的人,无论是卖作物的种子还是卖花的种子,有人问你,你这个种子能生出果子么?或者能开出花吗?稳妥的回答:那就要看你怎么种了,要看条件了,对不对呀?你说「我卖给你的这个花种子一定能开花」,是这样么?泡水里煮一煮看看能开花吗?所以有人问你的时候说种子里有果子吗?你说可能有,可能没有;或者可能生出来,可能不能生出来这就比较稳妥。

【世尊,如世人说乳中有酪,是义云何?】

迦叶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世间有很多人都讲「牛奶中含有奶酪」这句话您怎么理解呢?

善男子,若有说言,乳中有酪是名执著,若言无酪是名虚妄,离是二事应定说言亦有亦无。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要是讲「乳中有酪是名执著,若言无酪是名虚妄」。若有人指着牛奶说「里边有奶酪」,这是一种执著「执著」就陷入了偏颇牛奶要是不提炼,不加工,条件不具足,它就生不成奶酪所以说「牛奶里有奶酪」,这是执著的体现如果说「牛奶里没奶酪」,那是虚妄的体现,那在说假话,「牛奶」,我能想办法给它提炼出奶酪来,所以说「定有定无」都不对。那应该怎么说呢?就说「亦有亦无」。牛奶里有没有奶酪啊?——又有又没有这样就比较稳妥,要看因缘条件。

何故名有?从乳生酪,因即是乳,果即是酪,是名为有。

为什么说里面「有」呢?因为奶酪是从牛奶里提炼出来的,这个奶酪的形成原因就是有牛奶的存在,对吧?「因」就是牛奶,「果」就是奶酪。所以说「有」,牛奶里有奶酪。

云何名无?

那为什么说又「没有」呢?

【色味各异,服用不同,热病服乳,冷病服酪,乳生冷病,酪生热病。】

牛奶的颜色和奶酪的颜色还是有差别的。我们知道,奶酪偏黄一些,味道也是有差异的。牛奶比较香美,奶酪有的时候甚至有点发酸,但也蛮香的,有点发酸,或者有一些像酸奶的那种味道。颜色上、味道上都有差异,当然形态上也有差异一个是液体,一个是偏向固体。服用的功效也不同,佛陀告诉我们,如果这个众生患了热病,就让他服牛奶;要是患了冷病,就让他吃奶酪。热病服牛奶,冷病吃奶酪为什么呢?因为牛奶偏凉性,喝多了会导致冷病;奶酪偏热性,吃多了会生内热。

【善男子,若言乳中有酪性者,乳即是酪,酪即是乳,其性是一,何因缘故,乳在先出,酪不先生?】

佛陀说:你不能确定地讲,「牛奶中一定有酪性,或者一定有奶酪」,这样就不准确。要说牛奶中有酪性,意思好像是牛奶就是奶酪了一样。牛奶就是奶酪,奶酪就是牛奶那是吗?本性里是一个,但是外在形态不一样。而且在形成的先后顺序上来讲的话,从牛先挤出牛奶,再提炼成奶酪。奶酪不是先来的,不是说从牛这里一挤奶酪出来了——不是这样的,对不对呀?

【若有因缘,一切世人何故不说?若无因缘,何故酪不先出?】

如果真的说这个牛一下子挤出奶酪来了,那大家就没有必要讲,先有牛奶——怎么提炼——出奶酪?就不需要这些了所以奶酪不是先出来的。

【若酪不先出,谁作次第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是故知酪先无今有,若先无今有,是无常法。】

所以你就能发现,迦叶,从牛身上先挤出牛奶来,然后才有奶酪,然后再提炼生酥,再提炼熟酥,再提炼成了醍醐,对吧?它是有一个顺序的。那么谁安排了这个顺序呢?——因缘。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奶酪,本来是没有的,对吧?后来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才有的。那么,既然奶酪本来没有,后来才有,就证明什么?——有为法,——「相」里事。对吧?「本无今有」,它就是无常之法既然是「相」,它就是无常之法。

【善男子,若有说言,乳有酪性能生于酪,水无酪性故不生酪,是义不然。何以故?水草亦有乳酪之性。】

佛陀说:所以有的人跟你讲,牛奶有酪性,所以牛奶能提炼成奶酪单单的水纯净水,它没有酪性,所以生不出奶酪这句话对吗?这句话不对,这句话是没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你仔细去分析,牛奶怎么来的?——牛挤出来的牛怎么就挤出来牛奶了呢?——吃了水草了这样讲的话,水草里有乳酪之性因为水草也做为一个前提条件,牛吃了水草慢慢挤出奶,然后奶提炼出了奶酪。你要是盯着牛奶就牛奶有酪性,所以能生奶酪那我还说水草有乳酪之性呢,因为水草也是形成奶酪的一个前提条件,在前面做了铺垫。

【所以者何?因于水草则生乳酪。若言乳中定有酪性,水草无者,是名虚妄。】

所以,如果有的众生说,「牛奶有酪性,水草没酪性」这句话就没道理,因为水草还间接地起了作用。没有水草,牛要是不吃,饿死了,怎么生牛奶?怎么提炼奶酪?是不是啊?

所以你看「相」世界,一环扣一环。你在「相」世界,想讲条真理还真的挺难,因为你不能忽略了所有的因缘条件,一环扣一环。

【何以故?心不等故,故言虚妄。】

所以那只承认牛奶里酪性,却不承认水草里有酪性的这个人,讲话就靠不住。因为他着眼点只在某个点,他没有看到链条的前部分。

善男子,若言乳中定有酪者,酪中亦应定有乳性,何因缘故,乳中出酪,酪不出乳?若无因缘,当知是酪本无今有。是故智者应言:乳中非有酪性、非无酪性。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如果说牛奶中一定有酪性一定有奶酪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倒过来讲,说奶酪里一定有乳性有牛奶性为什么呀?因为是从牛奶里提炼出来的奶酪,对吧?「酪不出乳」,奶酪却很难再回归成牛奶了如果没有合适的因缘,奶酪真的很难再变回去了。所以我们就知道,「奶酪」,是本来没有,后来被加工出来的东西。所以智慧的人怎么回答呢?就说,牛奶里「非有酪性、非无酪性」。智慧的人怎么回答?他不上当,你挖个坑他也不跳。你问他牛奶里有没有酪性?他说牛奶里没有,但是也非没有酪性要看什么样的条件了,他用「条件」来回答你。

善男子,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著;若无佛性,是名虚妄。

善男子,所以如来在经里就讲说:众生到底有没有佛性?如果一定说「有」,那就是执著了。这众生有吗?有的众生明明是一阐提,你说他有佛性,谁信对吧?你要说没有,那对吗?——那也不对,那就是虚妄,骗人了。因为佛性不增不减。

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智慧的人怎么说呢?你问这个智慧的人说,众生身上有佛性吗?这智慧的人就说,「又有又没有」。这是很聪明的回答——又有又没有。

当讲到这里的时候,有的师兄可能就想起,赵州禅师这边有一个公案,有人问他狗子有佛性吗?他说「没有」。我们知道,禅宗是中国特色的佛法,并不是很佛陀特色的佛法。要按佛陀来讲话,你问他狗子有佛性吗?佛陀肯定跟你讲,「亦有亦无」,这是佛陀惯用的一种讲话的方式,「又有又没有」。那就提示你,要看因缘条件了,这个狗有没有佛性?要看它怎么修的、怎么变的了,条件具不具足。畜生道的业还完了,转生为人,好好地听经闻法,好好地修,到最后佛性显化了。从证初果开始,他的佛性就开始已经显露出来了因为上节课提到过,证初果、二果的人,就好像已经把混着血的牛奶开始提纯了,这血液就很少了,已经断了不少烦恼了,这是证初果、二果的人那三果、四果就更不用提了。所以问,这个众生有佛性吗?聪明者的回答就是:又有又没有——亦有亦无这样是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禅宗一些大师,他故意说「有」或者「没有」。他有的时候也是刺激你多想一想,刺激你开悟。有的时候倒也不能说错,有的时候是他们所采用的一种善巧方便,我们也要理解。

善男子,四事和合生于眼识。何等为四?眼、色、明、欲。

接下来佛陀又讲善男子迦叶,现在我们谈一谈眼睛看的功能——眼识,六根六尘六识的「眼识」眼睛看的功能,眼睛识别事物的功能——眼识。你的眼睛的这种看的功能,它是四种因素和合在一起才能显化的。四种因素呢?大家想一想,你的眼睛为什么能看?有四种必要的因素:

首先,第一,你要有「眼睛」这个器官。你要连眼睛都没有,那怎么看呢?是吧?

第二,外面要有可看之物,要有种种色相能被你看。要眼睛面对着虚空,什么都没有,那你看什么呀?是吧?

第三,要有光明、光亮。眼睛正常、色相正常,一片黑暗,你看什么呀?对吧?

第四,要有欲。这个「欲」指的是觉性,就是可能性。你能看这种觉知之性要有。

这四种因素都具备,我们就能看了。

【是眼识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从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识,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是故当知无有本性。】

我们眼睛这个看的功能——眼识,离开眼睛是不行的,离开色相是不行的,离开光明是不行的,离开觉性这个功能也是不行的。这四者和合在一起你就能看了,对吧?你要说,随便有个眼睛就能看,不需要觉性,那不对。比如说毛绒玩具厂造个小兔子,安了两个玩具用的假眼睛,放在那儿了,小兔子形成了有眼睛,有色相,有光亮,这小兔子能真的看吗?无法看,因为它没有觉性,它没有生命,它不是活的,我们知道。所以说眼睛之所以能看,是因为首先有这个器官,再一个有色相,再一个有光亮,再一个有觉性,四者和合,所以才能看。然后我们就知道,哦,要四者和合才能看。它是本来没有,后来因缘具足,这些条件都具备,和合在一起,然后眼识才出生的。过去是没有的,后来才出生的。所以就知道,眼的这种功能,它没有本性,它不是一直在的,它是在「相」里因缘和合的结果。

乳中酪性亦复如是,若有说言,水无酪性故不出酪,是故乳中定有酪性,是义不然。

牛奶中的奶酪之性也是这样的,也是要有条件的。所以,如果讲,「水没有酪性,所以不能够产生奶酪」,这句话就不严谨。因为牛喝了水、吃了草,挤出奶,就能提炼奶酪。水和奶酪之间还有些微的联系,不是没联系的。

这里佛陀跟我们讲,万物是一体的,并不是割裂的。你以为我是个人,我是万物之灵,比一切生命都伟大。是这样吗?你不喝水、不吃饭行吗?没有那些畜生道的众生帮你分解你所排泄的那些废物行吗?甚至没有饿鬼道的那些专门吃鼻涕的鬼、吃脓血的鬼、吃粪便的鬼,没有它们,这个环境会怎么样?万物是一体的,不要自高自大。

「是故乳中定有酪性,是义不然」所以你不要盲目地盯一个「相」就下很确定的判断,说「牛奶中定有酪性」,这句话不严谨。

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异因异果,亦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从一因生。

佛陀说善男子,一切诸法这里代表的是一切诸相,在「相」的世界,不同的因造了不同的果;不同的果,它产生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条件相当地重要!不是说一个因造了一切果,不是说一切果都从一个因来的。一切果都有它各自不同的因,条件都不同。

善男子,如从四事生于眼识,不可复说从此四事应生耳识。善男子,离于方便,乳中得酪、酪出生酥不得如是,要须方便。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刚才提到眼睛的功能,是四种因素和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的你不能讲,这四种因素合在一起能产生耳朵的功能这又不对了——偷梁换柱了。耳朵的功能,就要有耳朵这个器官,要有能听之音声相,然后要有合适的条件,周围不要有太强的噪音等等,你要有觉性,对不对?你不能说,我有眼睛,有色相,有光亮,有觉性,就能生出耳朵的功能这样讲又不严谨了。所以,因素和条件是多么重要啊!

我们这节课等于是哲学课、逻辑课,所以学习佛法非常提高智商的。

佛陀讲,生成眼睛功能的这四种因素,不一定能生成别的器官的功能,都是有不同的条件的。所以善男子迦叶,离开「方便」方便指的是条件,没有合适的条件,牛奶就生不出奶酪,奶酪也不可能生出生酥、熟酥、醍醐条件太重要了

这节课讲到这里,我们想一想:佛教到底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你说它唯心主义,但是有的时候它很唯物的。它对着「相」说「相」,说比一切科学家都具体、都详细,是不是?所以你也不能讲佛法是绝对唯心主义的或者绝对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从性上、从根本因上讲的,唯物主义从「相」上讲的,所以「佛法亦唯心亦唯物,非唯心非唯物」。所以我们学了佛法之后,也跟佛学会了他的讲话方式,这样是非常稳妥,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再复习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首先,怎么样显化我们的佛性?内善思惟,保持正念内观,止观双运,修习定慧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听经闻法相当重要你要是不听经闻法,有的时候下功夫都不知道怎么下。然后,你要想证得你的佛性,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习六度里的布施是相当重要但是,如果你只修布施,忽略了其它五度的内容,那也是不可以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门功课,门门圆满才能成佛。「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不能只在内在下功夫,也不能只向外求,要和合在一起,这样才是中道。佛又讲,「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常神妙。众生身上到底有没有佛性?「亦有亦无」,这样讲非常稳妥。

接下来又讲,牛奶、奶酪这个事情,这个话题是佛经常讲的话题,确实非常具有启发性。我们能够通过分析牛奶中的酪性,甚至水草中也有酪性,然后想到万物是连在一体的。你周围的地风都是你无量劫来用过的地风,也将是你未来还会用的地这样想一想,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到最后佛陀强调因缘的重要性因素、和合、条件的重要性所以学习佛法的人,绝对不会陷入任何形式的偏激或者偏颇,你会有极其广远的一个视角,你就是虚空法界本身在感受着虚空法界本身。你会从极其微小的事物里看到无量,也会从无量中看到一种极近一致的统一性。所以你的心修久了就会相当地稳定非常稳定。万物运行在你的体内,你的一个念头就转变了一切,所以要守好每一个念头,保持对每一个念头的觉知对每一个念头都要有所觉知。直到有一天你不需要觉知它,这个念头佛的念头也是完美的,那我们就成就了。

今天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明天再见!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56.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4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第271课「文殊师利,如虚空平等无下中上,如来平等亦复如是,众生自见有下中上。」——《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相」上的时间已经跨入了二零一八年。今天的课也会充满希望和色彩。到上节课为止,《涅槃经》中的辩论会就已经告一段落,随着最后一个上场的外道——叫做弘广的婆罗门——他身...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一起坐在这里了,水晶莲花台上的本师也坐在这里,闭上眼睛,时空穿梭回到了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本师总是这样的讲法,跏趺而坐。有的经文里讲,他是处在狮子座上,或者处在金刚狮子宝座上,佛陀继续在跟迦叶菩萨讨论关于虚空的话题。【善男子,若有人说虚空无碍与有并合,又复说言...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六卷,依然是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瞋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佛陀继续对迦叶菩萨讲:迦叶,善男子,这些智慧不具足的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接着上节课的内容,佛陀说有一种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就沉没了,借着一些光明的因缘又浮上了水面,但是没有支撑多久又沉没了。这样的众生是因为「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闻不具足」。就是在「信」上、在「戒律」方面、在「多闻」方面都出了问题。【是人无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7 | 涅盘经

各位尊者、菩萨:大家好!就在今天上午,听闻一个消息:我一直非常敬重的大德——梦参老和尚,已经示寂。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感应也是相当的明显。在这里,如果说醍醐这几年讲法有一点点微薄功德的话,把这些功德都回向给伟大的梦参老和尚。其实,不管梦参老和尚去到哪里,哪里都是净土,我们也不需要特定地、特意地祝他...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又再一次地坐在水晶莲花上的本师面前。很高兴,很多师兄也都坐在这里了。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五卷——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三。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这一卷的内容跟第三十四卷息息相关。【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云何名因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