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4

涅槃经1年前 (2022-12-11)《大般涅槃经》讲解756

00:00

264

如人奔走空聚中,六识依根亦如是,

心遍驰求随处转,托根缘境了诸事,

常爱色声香味触,于法寻思无暂停,

随缘遍行于六根,如鸟飞空无障碍,

藉此诸根作依处,方能了别于外境,

此身无知无作者,体不坚固托缘成,

皆从虚妄分别生,譬如机关由业转。

——《金光明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

大家好!

上节课我们已经讲完了第三十八卷。第三十八卷提到有一个叫做阇提首那的婆罗门,本来是外道,但是在跟佛辩论的过程中完完全全被佛征服,成为了佛陀的座下弟子,并且证得了阿罗汉果。

我们接着看《涅槃经》第三十九卷。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九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

【复有梵志姓婆私吒,复作是言:瞿昙所说涅槃常耶?如是,梵志。】

外道是一大群人涌到阿阇世王的王宫里,后来派出的第一个代表结果被佛征服了,又出现了第二个代表叫「婆私吒」。

「梵志」的意思是外道的出家人。因为出家人很多不一定都修佛,那么出家了但是不修佛的这些人(这些外道),统称为梵志。

有一个叫做婆私吒的梵志,他开始站出来向佛发难说,乔达摩呀,你所讲的涅槃是恒常的吗?

【婆私吒言:瞿昙将不说无烦恼为涅槃耶?如是,梵志。】

乔达摩,您怎么不说没有烦恼就是涅槃呢?

【婆私吒言:瞿昙,世间四种名之为无:】

婆私吒说,乔达摩,这个世间有四种事物可以称之为「无」(有无的无):

【一者、未出之法名之为无,如瓶未出泥时,名为无瓶;】

第一种事物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可以讲它是「无」。就好像你面对着一堆泥巴,但是这个泥巴还没有加工成花瓶,那个时候花瓶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可以讲是「无」——无花瓶;

【二者、已灭之法名之为无,如瓶坏已,名为无瓶;】

第二种情况就是,本来有花瓶,但是摔得粉粉碎,花瓶没了,变成了碎片,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无」。「无瓶」——没有花瓶。

【三者、异相互无名之为无,如牛中无马,马中无牛;】

第三种情况,就是说,两个不同的事物互相不是对方,比如说牛里边没马,马里边没有牛。看着牛,这里就是牛嘛,这里不存在马;看着马,马里没有牛啊,这就叫「异相互无」。

这里找不到另一个,那里也找不到这一个,这是「异相互无」。

【四者、毕竟无故名之为无,如龟毛兔角。】

还有一种情况叫做「毕竟无」,就是根本就没有,根本就不存在,不用解释了,比如说乌龟的毛、兔子的犄角,根本不存在。

【瞿昙若以除烦恼已名涅槃者,涅槃即无,若是无者,云何言有常乐我净?】

然后这个叫做婆私吒的梵志就说,乔达摩,你要是认为除掉了烦恼就是涅槃,那证明涅槃是「无」。如果涅槃是「无」的话,它就不存在,你怎么讲涅槃是「常乐我净」呢?

【佛言:善男子,如是涅槃,非是先无同泥时瓶,亦非灭无同瓶坏无,亦非毕竟无如龟毛兔角,同于异无。】

佛陀表现得很温和。

佛陀说,善男子,你也挺有学问的,但是必须要跟你讲一讲,这个涅槃并不是像还没有造出瓶子的泥巴那样,就是先无。本来就没有,泥巴还没有造成瓶子,瓶子还没有出现呢,涅槃不是这个意思。

涅槃也不是说什么东西摔得粉粉碎,像花瓶摔得粉碎就不是花瓶了,灭了之后才得到它。不是这意思,不是这样子。

涅槃其实也不是「毕竟无」,涅槃并不是像乌龟的毛或者兔子的犄角这样真的不存在的,不是这样子。若是硬要跟你的思想靠的话,你前面提到的四种「无」里的「异相互无」倒是有点像(这个「异无」就是异相互无)。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这个不是那个,那个不是这个。就好像牛不是马,马不是牛;牛里边找不到马,马里边找不到牛。这个还有一点点像。

【善男子,如汝所言,虽牛中无马,不可说言牛亦是无;虽马中无牛,亦不可说马亦是无。涅槃亦尔,烦恼中无涅槃,涅槃中无烦恼,】

佛陀说,善男子婆私吒,就好像你刚才讲的,牛里边没有马,马里边没有牛。虽然牛里边没有马,但你不能说牛也不存在是不是?这牛还是在的。虽然马里边没有牛,你也不能说马就不存在是不是?马还是在的。涅槃也是这样的,烦恼里边没有涅槃,涅槃里边没有烦恼,就好像牛里没有马,马里没有牛。但是,烦恼中没有涅槃,凡夫的烦恼在不在啊?在呀。涅槃中没有烦恼,圣人的涅槃里有没有烦恼?没烦恼,但涅槃在吗?在呀。跟前面举的这个牛和马的例子一样啊。

【是故名为异相互无。】

就是说,涅槃不是烦恼,烦恼不是涅槃,但是涅槃和烦恼这两种状态是确实存在的。就好像牛和马是确实存在的,不能因为说牛里没有马就说牛没有了,也不能说马里没有牛就说马没有了,不能这样讲。

【婆私吒言:瞿昙若以异无为涅槃者,夫异无者无常乐我净,瞿昙云何说言涅槃常乐我净?】

婆私吒对佛陀说,乔达摩,你要是觉得「异相互无」能解释涅槃的话,那你也没有提到常乐我净啊?乔达摩,你怎么说涅槃就是常乐我净呢?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是异无者有三种无:】

佛陀说,善男子啊,我们就照着你刚才讲的「异相互无」(两种不同样的事物互相不是对方——「异相互无」),它其实有三种「无」。

【牛马悉是先无后有,是名先无;已有还无,是名坏无;】

你想一想,这个牛和马都是本来不存在、后来存在的,它们都是有祖先的。本来没有,在牛马没有出现的时候那就真的没有牛马了。其实牛和马有的时候也可以变成「坏无」,就是说牛和马死掉的时候就不存在,也可以称之为「坏无」。

【异相无者,如汝所说。】

那么「异相互无」其实就是你提到的牛里没有马,马里不存在牛。所以你看,关于牛和马其实存在三种「无」:「先无」、「坏之后的无」或者「异相互无」,这三种情况都有。

【善男子,是三种无,涅槃中无,是故涅槃常乐我净。】

但是你要是在涅槃里找你以上提到的这三种「无」——先无后有、坏无或异相互无,其实是找不到的,所以涅槃是「常乐我净」的。

涅槃中不存在「相」上的这些有、无(先没后有或者先有后无),涅槃中不存在这些,所以说涅槃的境界就是很空净的「常乐我净」的状态。

【如世病人:一者、热病,二者、风病,三者、冷病。是三种病,三药能治。有热病者,酥能治之;有风病者,油能治之;有冷病者,蜜能治之。是三种药能治如是三种恶病。】

就好像世间的有病之人,比如说有患了热病的,有患了风病的,有患了冷病的,那么有三种药就能把这三种病治好。

热病患者,我们用酥去治疗(酥,是从牛奶提炼成奶酪,奶酪再提炼成生酥,再提炼成熟酥);有风病的人,我们用油去治;有冷病的人,我们用蜜去治。这三种药能治如上三种恶病。

【善男子,风中无油,油中无风,乃至蜜中无冷,冷中无蜜,是故能治。】

善男子,那么你看,三种药能治三种病,但是这三种病里药和病之间的关系,其实风病里边也没有油啊,但是风病却可以用油去治。油里边其实也没有风,但是油却可以治风病;你再看,这个冷病里边也没有蜜,蜜里边也没有冷,但是这个蜜却能治冷病;热里边没有酥,酥里也没有热,但是酥却可以治疗热病。你看是不是很神奇啊?互相不存在,但是一个却能治另一个。

有的时候病和药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你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病就需要靠那个药才能治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药就能治这种病,很难讲清楚的。世间尤其很多民间的秘方,科学家都找不到理论依据,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是灵验。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有三种病:一者、贪,二者、瞋,三者、痴。】

佛陀说,婆私吒呀,一切众生身上也有三种病,第一种病是贪,第二种病是瞋,第三种病是痴。

【如是三病有三种药,不净观者能为贪药,慈心观者能为瞋药,观因缘智能为痴药。】

这三种病也有三种药。你要是想治疗自己贪欲的过患(很贪婪,尤其是色欲方面或者饮食方面很贪婪),那么你修不净观就可以治疗你的这种贪。你对于欲(主要是食欲和性欲这两方面)如果很贪,就修不净观,不净观就是贪欲的药啊。

如果有的人瞋恨心强,总是恨别人、发脾气、抱怨别人、敌对别人,就修慈心观。修习慈悲心,观一切父母过去世都跟我是兄弟姐妹,一切众生都是父母,也可能一切众生也做过我的孩子,就修这些慈心观。

有的众生很愚痴,(对于)很愚痴的众生,(就)让他观十二因缘,观着观着智慧就打开了。

所以,想治疗贪欲之病,就用不净观这种药;想治疗瞋心这种病,就用慈心观这种药;想治疗愚痴这种病,就让他观十二因缘,这样就能治好。

【善男子,为除贪故作非贪观,为除瞋故作非瞋观,为除痴故作非痴观。三种病中无三种药,三种药中无三种病。】

佛陀说,善男子,众生身上的贪、嗔、痴这三种病也找到相应的药方了,但是你看看,药里明明没有这种病,病里也没有药啊,互相好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却真的有着这样紧密的联系,这个药还专治这种病,或者这种病只能用这种药才能治好,你说奇怪不奇怪呀?

【善男子,三种病中无三药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三种药中无三种病,是故得称常乐我净。】

佛陀说,善男子婆私吒呀,你看,众生的贪、瞋、痴这三种病中本身含着药吗?没有,要是含着那个药他就不得这种病了。如果这个人一直修不净观,他也不可能生贪;他一直修慈心观,也不可能生瞋;他具备了观十二因缘的智慧,他也不会愚痴,所以三种病中其实没有含这三种药。而且看「相」上这个病的特征,你去分析,可以用「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去分析它。「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这是形容的什么呀?形容病的状态。那么与之相对照的药的状态,你修习不净观、慈心观或者是十二因缘,修习「药」的时候药里边就含着「常乐我净」了。它是相反的嘛,有这种病,就有与之相对治的药嘛,那么药和病的关系是一种相反的关系。所以说,如果病让你感觉到「无常、无我、无乐、无净」的时候,那么药里面其实就是含着「常、乐、我、净」呀。

【婆私吒言:】

讲到这里的时候,这个叫做婆私吒的梵志就说:

【世尊,如来为我说常无常,云何为常?云何无常?】

大家注意:他也开始改口了。本来也是很不客气地称呼释迦牟尼佛为乔达摩,直接叫他的姓(乔达摩)。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名字是悉达多,姓是乔达摩(也翻译成瞿昙)。这个外道出家人(梵志)婆私吒一开始跟佛讲话直接称呼佛的姓,很不客气的,也不叫世尊,但是现在开始改口叫世尊(世界上最尊贵的人)。就证明他的思想、他的心开始改变了,而且下一步他叫「如来」,他称呼佛为「如来」了。

世尊,如来呀,您给我讲一讲「常」和「无常」吧,到底什么是常,什么是无常?

【佛言:善男子,色是无常,解脱色常;乃至识是无常,解脱识常。】

佛陀说,善男子婆私吒呀,色相是无常的,你解脱于色相那就是常的了。那么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但是你解脱于受、想、行、识,它就是常的了。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观色乃至识是无常者,当知是人获得常法。】

佛陀说,婆私吒呀,世间要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这些有善根的人,他们要是能观「五阴」(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不值得执著的,那么他们这些人到最后就能够获得「常法」,就能够突破「五阴」对他们的束缚和捆绑了,就能解脱了。

【婆私吒言:世尊,我今已知常无常法。】

因为这些外道出家人也出家修了很久,也各自守持各自的戒律,有自己的修行方法,也有导师指引,其实是有深厚的善根了,可能只是在某个点上路走偏了,所以一旦那个点被纠正了,其实他们证果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婆私吒就对佛陀说,世尊,我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常和无常了,这个甚深的法义我已经了解了。

【佛言:善男子,汝云何知常无常法?】

然后佛陀说,善男子,你感觉你真的懂了什么是常、什么是无常了吗?

【婆私吒言:世尊,我今知我色是无常,得解脱常,乃至识亦如是。】

婆私吒回答说,世尊,我观我这个肉身之相我就明白了,我这个色相就是无常的、会变化的,但是当我超离于色相、解脱于色相的时候,那个就是「常」。那么我身上的受、想、行、识也一样是无常的,当我超离于这个受、想、行、识,我就获得了解脱,那个就是「常」。

【佛言:善男子,汝今善哉!已报是身。】

佛陀说,善男子婆私吒,你真的很聪明!非常棒,婆私吒,你已经可以解脱这个轮回之身了。

其实这里等于佛陀给他授记了,说「婆私吒已经解脱轮回之身了」,等于给他授了阿罗汉记了。

【告憍陈如:是婆私吒,已证阿罗汉果,汝可施其三衣钵器。】

然后佛陀就对憍陈如说,憍陈如啊,这个婆私吒现在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你可以把我们的「三衣一钵」给他了。

佛陀说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让憍陈如把僧侣们惯常的衣食用具(就是佛教徒平常穿的三种衣服和行乞时托的钵),把这「三衣一钵」给婆私吒。

【时憍陈如如佛所敕,施其衣钵。时婆私吒受衣钵已,】

这个时候憍陈就按照佛的吩咐把衣钵都给了婆私吒了。

【作如是言:大德憍陈如,我今因是弊恶之身得善果报。唯愿大德,为我屈意,至世尊所,具宣我心。我既恶人,触犯如来称瞿昙姓,唯愿为我忏悔此罪。】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了解到,憍陈如尊者把「三衣一钵」给到婆私吒的这个地方,不是在佛所在的地方,是在另一个地方。憍陈如尊者就把婆私吒带到了那个领取「三衣一钵」的地方了,这个时候得到了衣钵的婆私吒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

婆私吒接受了衣钵之后说,大德憍陈如,我现在用我这个弊恶的身子竟然得到了善的果报,我竟然能够证得阿罗汉果,我真的是很惭愧呀!唯愿大德您能够帮我到释迦牟尼佛所在的地方向他阐述我的心:我是如此地惭愧啊,我是一个大恶人哪,我见到如来的时候没有很尊敬他,我甚至直呼他的姓——乔达摩,我一点都不尊敬他,但是世尊一点都不嫌弃我,还给我讲法,还让我证得了阿罗汉果。我的心里如此地惭愧啊,我要忏悔我的罪啊,你要把我的心意转达给佛。

【我亦不能久住毒身,今入涅槃。】

既然已经证得阿罗汉了,可以不受后有、不在轮回中了,我今天就想走,我觉得我这个有毒的身子再也不想住世了,我难以面对佛呀,我今天就要入涅槃。

【时憍陈如即往佛所,作如是言:世尊,婆私吒比丘生惭愧心,自言顽嚚(yín),触犯如来称瞿昙姓,不能久住是毒蛇身,今欲灭身,寄我忏悔。】

这个时候憍陈如就来到佛所在的地方对佛说,世尊,婆私吒比丘刚刚成为我们四众弟子中的一员,他就生了无限大的惭愧心。他说他过去太顽劣、太嚣张了,不小心触犯了您,他竟然直呼您的姓,他太不尊重您了,他无颜面对您,他不能让他那个毒蛇一般的身形继续住世,他今天想要灭掉自己的肉身,他让我转达他对您的忏悔之心。

【佛言:憍陈如,婆私吒比丘已于过去无量佛所成就善根。今受我语如法而住,如法住故获得正果,汝等应当供养其身。】

佛陀说,憍陈如啊,你知道吗?婆私吒比丘他不是一般人哪,他在过去无量佛所在的地方都成就过无量的善根啊,只是可能有一些业障,不过终于遇到我了,他的善根也成熟了,他就能够如法安住了,所以他这么迅速就证得了阿罗汉。对于有的人来讲,阿罗汉是如此迅速就能证得呀,如果婆私吒执意不想留存于世间,他想要入涅槃的话,你们就去供养他的身形吧。

【尔时,憍陈如从佛闻已,还其身所而设供养。】

这时候,憍陈如听佛这么讲之后,就来到了婆私吒所在的地方设供养。

【时婆私吒于焚身时作种种神足。诸外道辈见是事已,高声唱言:是婆私吒已得瞿昙沙门咒术,是人不久复当胜彼瞿昙沙门。】

这个时候婆私吒就用三昧真火焚烧了自己的身体(入涅槃嘛)。

其实,佛陀那个年代很多外道也修习禅定,像我们讲的「十遍处观」,他们有的时候也修,就是「火」遍一切处皆在,修到极致他们自己就会燃起三昧真火。有的经文里讲,佛陀也曾经入火光三昧,就是变成一团猛火(大火堆,大火炬)。

这个婆私吒就用火焰焚烧了自己。

他觉得无颜面对佛嘛,他也想入涅槃。在这期间他就显示了种种的神通变化(「作种种神足」,这里讲的是作种种神通变化具足的意思)。很多其他的外道看到婆私吒竟然有这样的本事,非常激动,高声大喊,说这个婆私吒不得了啊,他肯定被这个乔达摩的咒术控制了,我看婆私吒这个大神仙不得了,他肯定会胜过乔达摩的。

他们一看,婆私吒神通了得,可以自己燃起三昧真火燃烧了自己,这些外道就感觉婆私吒的神通能够胜过乔达摩(胜过佛陀)。

【尔时,众中复有梵志,名曰先尼,复作是言:瞿昙,有我耶?如来默然。】

这个时候,大众中又有一个外道(梵志就是外道中的出家人)出现了,这是另一个代表。

外道中,你看,第一个被佛征服了,成了阿罗汉了,剃度了;第二个证得阿罗汉以后自焚了,不想活着了;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梵志叫先尼。这个先尼更厉害,他站出来了向佛挑衅,他说,乔达摩,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我」吗?释迦牟尼佛「默然」(不回答,沉默)。

【瞿昙,无我耶?如来默然。】

然后先尼又问,乔达摩,这个世间没有「我」吗?「如来默然」。释迦牟尼佛还是沉默,不回答。

【第二、第三亦如是问,佛皆默然。】

然后这个先尼又问,乔达摩,有「我」吗?无「我」吗?有「我」吗?无「我」吗?这样连着第二次、第三次再问,佛还是沉默不回答。

【先尼言:瞿昙,若一切众生有我、遍一切处、是一作者,瞿昙何故默然不答?】

这个先尼也着急了,说怎么我问了三次,这个释迦牟尼佛都不理我呢?他又说,乔达摩,如果一切众生都有一个「我」,而且这个「我」是遍一切处存在的,这个「我」造出了一切的话,那你为什么沉默不回答?你是在默许还是什么?

【佛言:先尼,汝说是我遍一切处耶?】

佛陀终于回答了,佛陀说,先尼呀,你认为你所提到的这个「我」(众生都有的这个「我」)是遍一切处的吗?

【先尼答言:瞿昙,不但我说,一切智人亦如是说。】

先尼回答说,乔达摩,不仅仅我说这个「我」遍一切处,一切智者也都是这样讲的,世界上一切众生就是有一个「我」是遍一切处的。

【佛言:善男子,若我周遍一切处者,应当五道一时受报。】

然后佛陀说,善男子先尼呀,如果这个「我」周遍一切处都存在,那么应该到一切处都存在,那么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五道」之中应该同时都存在、同时受报是不是?

【若有五道一时受报,汝等梵志何因缘故,不造众恶为遮地狱,修诸善法为受天身?】

如果这个「我」到处遍在,证明「五道」中都存在,既然「五道」中都存在,你们还修什么呀?你们同时就是地狱道的,就是饿鬼道的,就是畜生道的,就是人道的,就是天人道的,那么你们还修什么呀?既然这样,你们还克制自己不要造恶免得下地狱,你们还要强迫自己修习善法想要生天,为什么呀?既然到处都在(「五道」都在),那还修什么呀?都已经遍在了。

【先尼言:瞿昙,我法中我,则有二种:一、作身我,二者、常身我。为作身我,修离恶法不入地狱,修诸善法生于天上。】

先尼回答说,乔达摩,我们的法里边的「我」有两种:一种是「作身」,一种是「常身」。为了这个「作身的我」,我们就修习离恶之法,免得下地狱;我们也修习善法,以便于我们生天。

我们有两种「我」,有一个造作身之我,它是可以行动的,也有果报,所以我们就断恶修善呗。

【佛言:善男子,如汝说我遍一切处,如是我者若作身中,当知无常。】

佛陀说,先尼呀,善男子,如果像你说的,你的「我」遍一切处,那么这样的「我」如果在作身当中,那就证明它是无常的呀,因为「作身」有造作、有因果,它会变化,它是无常的呀。

【若作身无,云何言遍?】

那么,你说你的「我」是恒常的,遍一切处。它如果在作身当中,那它就是无常的了,你怎么说它遍一切处、它永远在呢?如果它不在作身当中,那你又为何说你们的「我」遍一切处呢?难道挑着说不在这个地方?如果还挑着不在这个地方,证明没有遍一切处呀?

佛陀的辩论非常精彩!

【瞿昙,我所立我,亦在作中,亦是常法。】

然后这个梵志先尼说,乔达摩,我所说的那个「我」,又在作身当中,又是常的。它虽然在作身当中,但它就是不变,它就是常的。

狡辩了。

【瞿昙,如人失火烧舍宅时,其主出去,不可说言舍宅被烧、主亦被烧;】

乔达摩,就好像一个人家里失火了,他就往外跑,主人跑出去了。他家的房子被大火烧着了,这个时候你不能说,这个房子被烧了连主人也被烧死了,因为那个主人跑出去了。

【我法亦尔,而此作身虽是无常,当无常时我则出去,是故我我亦遍亦常。】

虽然我的那个「我」也能进入到作身当中,但是当作身无常出问题的时候,当作身生老病死的时候「我」就跑出去了,所以我们讲的这个「我」就是永恒存在的,可以跑出去,它会跑。

【佛言:善男子,如汝说我亦遍亦常,是义不然。何以故?】

佛陀说,善男子,如果你说你的「我」又是遍一切处的,又是恒常的,还会跑,这个逻辑上讲不通啊。为什么呀?

【遍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复有二种:一、色,二、无色。】

遍一切处皆在的「遍」有两种:要么常,要么无常。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遍一切处皆在这个「遍」有两种:有一种是色相之遍,有一种是无色之遍。

【是故若言一切有者,亦常亦无常,亦色亦无色。若言舍主得出不名无常,是义不然。何以故?舍不名主,主不名舍,异烧异出故得如是。我则不尔,何以故?】

如果你认为你那个「真我」一直存在,那么它又是常又是无常,又是色又是无色。这样的话,你刚才又打个比方说家里着火了,房子的主人跑出去了,它就不是无常了。这句话也不对啊,为什么呢?因为房子被烧了,房子又不是那个主人,主人跑出去了,但是房子没跑啊,对吧?主人不是房子,房子不是主人。这个大火烧的是房子,烧的不是主人,你说能跑的那个「我」不是被烧的那个「我」呀,所以能跑的「我」跟那个被烧的「我」不相干哪。也就是说,你那个能够跑出去的「我」跟那个「作身之我」不相干哪,你讲的是两回事啊。

那证明什么?它既然能跑出去,它也没进去过,烧也没有烧到它。就证明它根本就没有遍一切处啊。要遍一切处,它还跑什么?「跑」意味着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它在这个位置不在那个位置才能跑。如果哪个位置都在,它还跑什么呀?

【我即是色,色即是我,无色即我,我即无色,云何而言色无常时我则得出?】

这样的话,你讲的那个「作身之我」就属于色相了,是不是啊?色相是「作身之我」,那个无色相就是另一个「我」。既然都是两个「我」了,那你讲这个「色无常的时候我则得出」有什么意义呀?你讲的是两个「我」,不是一回事啊。

你都已经承认了这两个「我」有一个「我」不是遍一切处皆在的,因为它是会跑的,是无常的,会钻进去又钻出去是不是呀?既然会移动,也证明不是遍一切处皆在的。那你就不能说那个色相无常的时候「我」还能跑出去,「我」还一直存在。这根本就是很矛盾的嘛。

【善男子,汝意若谓一切众生同一我者,如是即违世出世法。何以故?】

善男子,如果你认为所有众生都有同一个「我」。那这句话也讲不通啊,无论是在世间法上还是在出世间法上都讲不通啊。为什么呢?

【世间法名父子母女,若我是一,父即是子,子即是父,母即是女,女即是母,怨即是亲,亲即是怨,此即是彼,彼即是此。是故若说一切众生同一我者,是即违背世出世法。】

像在世间法上,你说一切众生都有同一个「我」,那世间法上一个家庭里有父亲、有孩子、有母亲、有女儿是不是?如果一切众生是同一个「我」,那证明什么?父亲就是孩子,孩子就是父亲,母亲就是女儿,女儿就是母亲。那不就乱套了吗?怎么可能呢?说父亲、母亲、女儿、儿子都是一个人,那对吗?在世间法上就讲不通啊。那么怨家就是我的亲人,亲人就是我的怨家,这样也讲不通啊。你看众生在「相」上个自是个自啊,对不对?你不能说众生都共有一个「我」。这讲不通啊?要是共有一个「我」,此就是彼,彼就是此,那不对啊,违背了世、出世法。在世间法上都讲不通,在出世间法上就别提了。

其实世间法这个「相」,有的时候是出世间法的一个依据和根基。你就着世间法来谈出世间法,如果世间法上都立不住,那出世间法还讲什么!

【先尼言:我亦不说一切众生同于一我,乃说一人各有一我。】

他开始狡辩了。

前面还说一切众生共有一「我」呢,现在不说了。他说那我就不说一切众生都同有一个「我」了,那我就说一人有一个「我」:一人一个「我」,都不一样。

【佛言:善男子,若言一人各有一我,是为多我,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汝先说我遍一切,若遍一切,一切众生业根应同,】

佛陀说,善男子,你要认为一人一个「我」,那就是很多个「我」。那也不对呀,为什么呢?你刚才还讲这个「我」遍一切处,如果遍一切处,那一切众生的业根应该相同是不是啊?你说有很多个「我」,很多个「我」还都是「我」,既然都是「我」,那造的业(业之根基)应该相同啊?

【天得见时佛得亦见,天得作时佛得亦作,天得闻时佛得亦闻,一切诸法皆亦如是。】

天见到的,佛也能见到了;天能作的,佛也能作了;天能听到的,佛也能听到了。一切诸法都是这样,就互通互用了。都是「我」,有很多个「我」,有同一个「我」被切成了很多块。那就等于什么?人界就是天界,天界就是人界,就是这样子。

【若天得见非佛得见者,不应说我遍一切处。】

但是你看,你们承认天人、天神很厉害,还不承认佛厉害。天人看见的,你们认为佛看不见。如果天人看见的佛不见,证明什么?证明那个「我」不一样啊,他是他,我是我,不是一个「我」呀,那个「我」不是遍一切处啊。如果没有遍一切处,那说明什么?那是无常的嘛,那就不是恒常的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因为后面这个先尼和佛陀的辩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的,感觉很难拆分,所以我们从这里强行切一下。

外道跟佛辩论,外道的观点会经常变,我们看,一开始有一个立论,当站不住脚的时候,他再树立一个论点(一个观点),然后佛陀驳倒他,他可能又换。这一点也有点有趣味。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总是变呢?因为他立于「相」啊,他没有立于本真嘛,或者他只是立于「小我」的理解,没有立于实相,所以他总在变。世间只有一个不变的,就是那个源头。你要站在那个角度讲,你就不容易变了,除非切换不同的角度谈不同的事物。但是针对同一个事物在同一个角度,你不会变的,你的观点就是统一的了。如果不统一,就是因为你要么就是站在「相」里迷于相了,要不就是迷于「我」了。这个「小我」是靠不住的,我们的思想意识冲刷着「小我」,时时刻刻是在变的。你要是在你的思想意识里去认识这个世界,你的观点总是要消灭掉前一个观点。外道就是这样子,所以很不稳定。

关于第一个梵志婆私吒,他最后证得了阿罗汉之后,他觉得惭愧去见佛,然后他就焚烧了自己的身体。这里,我们稍微再拓展一下,也就是给大家补充一点点常识。我们提到的这个三昧真火,或者叫火光三昧,或者叫火焰三昧,或者叫火生三昧。据说佛陀有一次为了制伏一条毒龙,也曾经入到这个火焰三昧,就从自身喷出了猛火,就降伏了毒龙。在《长阿含经》里曾经讲,佛陀在摩揭陀国毗陀山中的时候,也曾经入过火焰三昧把自己变成了大火。很多阿罗汉在入灭的时候自己就幻化出这个火然后把自己焚烧了。这是很正常的。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师兄提到,说虚云老和尚有一个弟子用三昧真火焚烧了自己,是真的吗?这个确实是真的,历史上有很多记载的。

有很多人都以为佛经中讲的这些都是神话,其实在禅定中没有什么神话,都是真的。如果你认为我们的人生是真的,那么所有禅定中的这些所谓的神话也都是真的;如果你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梦,佛国也是梦,那么当然三昧境界(一切禅定、一切神通)也都是梦了。

其实,神通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也是梦里事啊。这个「梦」,说真呢,在「相」上也有;说假呢,在「性」上又空。就是这样的关系,又幻有,但是性本空。当了解了这些的时候,慢慢地,学佛经你就更能契入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各种各样的神通就好像你做的稀奇古怪的梦,你在你的梦中不是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事都会出现吗?有的严重不符合逻辑,它不都出现了吗?其实在禅定中也一样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梦也会出现的。所以你要相信佛陀的经典,不要再生怀疑。生怀疑的,都是了解太少的人,更应该加紧用功,多听多学呀!

知道了一切是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怎么支配梦了。梦的本质不都是心意识吗?要么就是阿赖耶识仓库里这些元素的重新组合——乱组合、无逻辑的组合。梦的本质既然是心意识、心念的话,那么你转心念就可以转梦啊。当你的妄念少、你对于心念的控制力强的时候,那么想要练什么样的神通其实都能练出来,只不过我们修行的重点并不是神通,神通只是一个附属品。

在佛陀的《阿含经》中,曾经把智慧列为最高、最殊胜,神通是很次要的。佛陀甚至有的时候贬低神通,说那个太没什么了,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很多外道都有嘛,佛陀认为佛法跟外道法最大的不同是自己这种「正遍知」——无量无边的智慧,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至臻圆满的觉悟这种智慧以及佛陀的慈悲,这一点是远远胜过外道的。

神通,因为其他人也能修出来,佛陀就不把这个作为一个比试的依据了,反而是其他外道比较罕见的佛的这种智慧,佛的这种舍弃自己、一切为众生的慈悲,才是佛经常强调大家去重视的。只要你认真修,该有的都有,所以永远永远不要把神通放在最高的位置,而是要学习佛陀的悲智双运。

我记得《涅槃经》有一节课我们也讲过,就是修习慈心定的时候,修到极致也可以引发无量的神通。大家还记得吧?就是你修智慧和慈悲两者结合,按照「六度」、按照「三十七道品」去修,其他都不用想,该有的必然都会来到,这样「路」就永远不会走偏。

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感谢本师!

感谢大家!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6.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4”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第266课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观看《涅槃经》中的辩论会。我们都知道这个辩论会是外道发起的,佛陀是被动参加的,因为佛陀本身并没有好辩、好斗之心。好辩、好斗之心其实也是「我执」的体现,但是被动参加还是可以的。为了阐明宇宙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众生心者,犹如于境,境若有垢,色相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大乘起信论》大家好!在《起信论》上讲,众生的心就好像镜子一样,镜子上要是有污垢,色相就没有办法顺顺利利地显化在镜子里了。众生的心也是这样,心上要是有污垢,诸佛的法身你是想看也看不见的。所以净心很重要,清净我们的心很重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7 | 涅盘经

各位尊者、菩萨:大家好!就在今天上午,听闻一个消息:我一直非常敬重的大德——梦参老和尚,已经示寂。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感应也是相当的明显。在这里,如果说醍醐这几年讲法有一点点微薄功德的话,把这些功德都回向给伟大的梦参老和尚。其实,不管梦参老和尚去到哪里,哪里都是净土,我们也不需要特定地、特意地祝他...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值此感恩佳节,向我们的本师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表示我们的感恩。从今天起,醍醐也进一步地向本师学习,在讲法的时候以盘腿打坐的姿势来讲,因为想起若干年前我们的本师讲法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姿势,所以又找到了一点禅修课的感觉。我们接着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善男子,善有三种,...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昨天晚上的课讲到最后突然被打断了,所以有一些话还没有说完,我们再补充上。关于什么是「居士」,什么是「优婆塞」,佛陀的解释是:只要是诸根完具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受了「三皈依」了,那就是优婆塞了,就是居士了。这个地方强调「诸根完具」(就是身体健康,六根健全),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7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其实从上节课开始一直到接下来的好几节课,这个课程的题目都应该叫做「佛陀的无奈」。佛陀讲法那么多年,误解他的弟子如此之多,实在是非常无奈的一件事情。所以佛陀临走前就特意地跟迦叶菩萨澄清了很多自己想要强调的佛义,而不是弟子们广为传诵的所谓佛义。很多人学佛,学了很久很久,可能学的只是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