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6

涅槃经1年前 (2022-12-11)《大般涅槃经》讲解782

00:00

「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边踊中没,中踊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

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说,虚空无法被时间所限制,虚空没有挂碍,佛性就像虚空一样。接着迦叶菩萨对佛说: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佛性、涅槃非三世摄而名为有,虚空亦非三世所摄,何故不得名为有耶?】

迦叶菩萨问佛说:世尊,如来的佛性和涅槃不能够被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所限制,所以说如来的佛性、涅槃是真实存在的,是一种「有」,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物,那么虚空也不能够被过去、现在、未来所限制。为什么我们不能说虚空就是「有」呢?

【佛言:善男子,为非涅槃名为涅槃,为非如来名为如来,为非佛性名为佛性。云何名为非涅槃耶?】

释迦牟尼佛反问迦叶菩萨说:善男子,难道你想把「非涅槃」称之为是「涅槃」吗?你想把「非如来」称之为「如来」吗?你想把「非佛性」叫做「佛性」吗?什么是非涅槃?那就不是涅槃。什么不是涅槃?

【所谓一切烦恼有为之法,为破如是有为烦恼,是名涅槃。】

「所谓一切烦恼有为之法」,这些不是涅槃,为了破除这些「有为之法」,这些烦恼,所以才安立了一个词叫涅槃。难道你想把非涅槃称之为涅槃吗?非涅槃就是涅槃的反义词。

大家注意:一切烦恼,一切有为之法,这就是涅槃的反义词。那么也可以讲一切烦恼和一切有为之法的反义词就是涅槃。脱离烦恼,脱离有为之法。

众生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是带着烦恼来的,这叫俱生之惑,有的时候「惑」在佛家也代表烦恼。

在《百法明文论》里讲,众生与生俱来的六种烦恼分别是贪、嗔、慢、无明、疑、不正见。

贪——贪婪、贪心。你观察家里的小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好吃的就想多拿一些,好看的衣服也想多拥有一些,这种贪是从小就有的。

嗔——如果你打你家的小孩子,他也会有一种很反感的、很激烈的负面情绪产生,有的时候他压抑自己,有的时候不压抑自己,被惯坏了的孩子是毫不压抑自己的嗔心的。

慢心——富人家的孩子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感、尊贵感。

无明——缺少智慧。

疑——疑惑。

不正见——不是正确的见解。

所以这六种俱生惑,也叫俱生烦恼,是一切众生本自带来的(从娘胎里带来的),所以说众生随业受报。这六种俱生烦恼,每一种都代表着业,他哪种习气盛,你甚至可以推测他是哪一道上来的。就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众生都是随着业力流转而来,所以身上都有烦恼,都处在有为法中,被烦恼和有为法系缚着,所以才安立了一个涅槃在这里。我们说安立一个涅槃,不是说涅槃是创造出来的,而是这个名字相针对着烦恼、针对着有为法,有了涅槃这个名字相的产生。

【非如来者,谓一阐提至辟支佛,】

佛陀说:什么是「非如来」(不是如来)呢?什么不是如来?那就是「一阐提」到「辟支佛」。

从一阐提开始到凡夫、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阿罗汉、辟支佛,这一切人都非如来(都不是如来)。

这个地方佛陀没有把菩萨放在这个队伍里,因为菩萨的修行果位有高有低,有的离佛是很近的,没有放在里面。

【为破如是一阐提等至辟支佛,是名如来。】

为了让这些一阐提、凡夫,或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变成佛,才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所以有了非如来,才知道什么是如来。

【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

这里佛陀就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指的是一切有情众生,而不是说桌、椅、板凳也有佛性,不是这个意思。像墙壁和瓦块、石头经过无量劫,它可能粉碎成微尘了,但是还是无法修习「四圣谛」、「八圣道」,对吧?

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说,墙壁、瓦石里面住进了有情众生了,或者墙壁、瓦石是佛菩萨化现的,这种可能才说墙壁、瓦石可能变成佛。如果没有有情众生的神识和觉性介入的话,墙壁、瓦石就算粉粉碎,拆解成了地、水、火、风,它也没有办法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所以说非佛性者就是讲的这些无情之物(墙壁、瓦石这类无情之物),那么有情众生是有佛性的。

【善男子,一切世间无非虚空对于虚空。】

所以你要想一想,一切的墙壁、瓦石这些相,若干年之后变成什么样子,你有一种深深的虚无感,「一切世间无非虚空对于虚空」,都是虚空对虚空而已。

那个困惑的是谁呀?那个烦恼的是谁呀?你用「白骨观」观一观,是白骨在困惑、在烦恼,那白骨呢?本性又是空的,那当下就空掉了。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世间亦无,非四大对,而犹得名四大是有。虚空无对,何故不得名之为有?】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想一想世间一切都是空的,地、水、火、风散了、化了之后,没有一个相对照之物,到处都是这些微粒(地、水、火、风)。但是我们在形容这「四大」的时候还说,万物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形成的,虽然地、水、火、风到最细微处已经接近看不见了,成了临虚尘了,那个时候还讲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还是有的。那么虚空也是像地、水、火、风一样,它没有一个可对照之物,为什么不能说虚空是一种「有」,是一种存在呢?

【佛言:善男子,若言涅槃非三世摄,虚空亦尔者,是义不然。】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想一想涅槃这种状态,恒常地一直存在,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有。涅槃的恒常,无法用时间去限定它、去限制它。虚空也类似这样子,虚空因为空,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不能够用时间去限制它、去切割它。这样讲「是义不然」,你又不能只盯着这一点去看。

【何以故?涅槃是有,可见可证,是色足迹章句、是有、是相、是缘、是归依处,寂静光明,安隐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摄。】

涅槃有怎么样的特性呢?涅槃其实非常复杂,涅槃是「有」,这是一种绝对存在,它是真的存在、可见,就是我们能够发现并且证得涅槃,我们可以证得它。

佛陀说:「十住位」的菩萨可以见到一点儿佛性(涅槃);十地位的菩萨没有了了明见,也能见到大部分了;佛(如来)可以见到,了了明见佛性、涅槃。涅槃是可以见到的,是可以证得的。

「是色足迹」,你在一切色相的变换中,找到一种生命力在内部存在着,「章句、是有」,对于涅槃的描述,这些字句太多太多,数都数不清。佛陀讲了四十九年法,经常去描述佛性、涅槃,关于它的章句太多太多了,「是相、是缘」,涅槃有的时候,大家认识它的时候,先从文字相上去解释它,然后再根据文字相去领会背后的含义是缘。

你要想证涅槃怎么修啊?前面讲了,要修「三十七道品」;要修「戒、定、慧」……有条件的,不是说谁都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涅槃,「是归依处」,涅槃又是一切圣者的归依之处,最终极的所在,你的境界高到极致,那就入涅槃了,入无余涅槃了。

然后涅槃的表现是寂静的、是光明的、是安隐的,有的时候,我们形容它就是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摄」,所以涅槃如此的复杂,你不可能用时间去限定它,不可能去讲过去的涅槃、现在的涅槃、未来的涅槃,不可能!

【虚空之性,无如是法,是故名无。】

虚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东西,它就是没有东西这么简单,它没有像涅槃一样内涵如此的丰富,所以就说虚空是「无」,谁都知道。什么是虚空?那就是什么都没有,谁都知道。

【若有离于如是等法更有法者,应三世摄。】

虚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你不能讲虚空是一种「有」。「若有离于如是等法更有法者」,如果你离开了虚空还想找到一个东西是虚空,那证明什么?它是有形有相的,我还可以离开它再找到别的,这不就分别开来了吗?既然是这样的,我还能区分这个虚空、那个虚空的,那就说明是什么?是相、是有为法,就会被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所限定了。

【虚空若同是有法者,不得非是三世所摄。】

既然虚空已经成了有为法了;成了相里事了;成了一种确凿无疑的相了,那就不能讲它超越了时间的概念了。

【善男子,如世人说:虚空名为无色无对,不可睹见。若无色无对不可见者即心数法。】

世间人说:什么是虚空?虚空就是一种没有色相的,什么都没有的,也没有可以对照之物,「不可睹见」,你看不见是虚空,你不可能用眼睛说看到了虚空,不可能!它无相,无有色相,又无有对照之物,又不能见。

那么其实「心数法」也是类似的,心数法就是心的作用(你可以这样理解),心所起的作用。像受、想、行、识这些心的作用都是心数法里面的。

【虚空若同心数法者,不得不是三世所摄。】

佛陀说:如果虚空和心数法一样的话,「不得不是三世所摄」。那么心数法描述的是众生心的作用显化出来了万物万有,然后再去进行细微之处的研究。如果虚空跟心数法划等号的话,那说明它也是可以被时间所限定了,就不得不是「三世所摄」,就是说它也是被过去、现在、未来所限定的了,若虚空已经成为了被过去、现在、未来所限定的,说明虚空就成了心数法了。

心数法就是「四阴」了,「四阴」就是「五阴」减掉了色(色、受、想、行、识「五阴」去掉色阴),受、想、行、识指的就是四阴。

【若三世摄即是四阴,是故离四阴已无有虚空。】

「四阴」——受、想、行、识。

受——领取、纳受的意思,外在的境况造成了我们内在的觉受,我们收取了外在境像的影子,外在的境像对我们进行了影响,这是受。

想——心开始对着六尘境界去执取那些形像了,说我想起来什么了?这个想字是心上之相,心里有影像,执取了影像,执取了六尘境界。

行——代表造作,就是人的思维意识活动,心里的思想,这是行的层面。

你心里的这些活动也有趣向善的、趣向恶的,还有无记的,你想着某某人很坏,我怎么报复他,那是一个恶念;某某人对我太好了,我得感恩他,这是善念。一会儿我也下班买点菜,这是无记,这都属于「行阴」,也叫「行蕴」。

识——了别为识,指的是第六意识。实际上要是从深层次研究的话,受、想、行、识的「识」,分为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第六识汲取信息去分别,然后第七识是恒审思量,第八识是仓库收纳一切信息。这是受、想、行、识,这是心数法。心是一切的根源!

佛陀说:如果你认为虚空就是心数法的话,心数法就是受、想、行、识,离开受、想、行、识,那就没有虚空了。

【复次,善男子,诸外道言:夫虚空者,即是光明。若是光明即是色法,】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很多外道都说,「夫虚空者,即是光明」,虚空就是光明。

佛陀说:不对呀!虚空要是光明的话,那不就是成了色相了吗?(我们明白,因为光也是一种相,)其实光本质里也是光波的震动,震动得过快,你就看不见它了。

其实,光也是色相,是光之色相,你不能说虚空就是光明,这样讲不对的。

【虚空若尔是色法者即是无常,是无常故三世所摄,云何外道说非三世?若三世摄则非虚空,】

如果你认为虚空就是光明,那就是光明之相,那就是无常的了。既然是无常的,那么可以用过去、现在、未来来讲说它了。那么说无常过去存在,现在不存在,或者说过去没有,现在有,不能说虚空是光明。

有的「外道说非三世,若三世摄则非虚空」,外道讲话是矛盾的,说虚空是光明,又说虚空非三世摄。虚空是光明,它可能就稍纵即逝,又说不能用过去、现在、未来去形容虚空,很显然不对。

「若三世摄则非虚空」,那么如果能用过去、现在、未来去描述它,去限定它,那说明它也不是虚空了,它就是有形有相之物了。

【亦可说言虚空是常。】

如果按照外道的说法的话,说虚空是光明,又说虚空恒常,这不对呀!没有一直恒常的光明(这里讲的是光明之相),只要是相,就是无常的。

【善男子,复有人言:虚空者即是住处。若有住处即是色法,而一切处皆是无常三世所摄,虚空亦常非三世摄,】

佛陀说:善男子,有的人就跟你讲虚空是什么呢?就像一个大宅子一样,所有万物都住在虚空的肚子里。你要认为虚空是个大宅子的话,那说明也是色相之法了。

一切色相都是无常的,大宅子有坏灭的时候,有「成、住、坏、空」。既然是无常的,就可以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去限定它。

然后,他可能又跟你讲,虚空是一个永恒存在的大宅子,虚空是「常」的,不是被时间所限定的,那也是充满矛盾的。

【若说处者,知无虚空。】

你要说那是一个大宅子,那就成了一个确定的相了,就不是虚空了。虚空代表什么都没有,你怎么能说虚空就是什么都没有,虚空是一个大宅子。这不是矛盾吗?

【复有说言:虚空者即是次第。若是次第即是数法,若是可数即三世摄,】

也有的人跟你讲,虚空就是次第(按顺序来一个又一个)。

如果虚空是次第的话,那不就成了「数法」了吗?就成了可数之物了,一个、两个、三个……还数出来多少个虚空,要是真的虚空是可以数的「数」,可以数的形像,那又是有为法,有形有相的,又可以被过去、现在和未来所限定了。

【若三世摄,云何言常?】

既然它都被过去、现在、未来所限定了,过去、现在、未来可能一直变换,都不一样,怎么能说它是恒常的呢?

【善男子,若复说言:夫虚空者不离三法:一者、空,二者、实,三者、空实。】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有的人跟你讲:虚空包含三个特点:第一、空,它很空很空,第二、实,它是实有的,第三、又空又实,空实同在。佛陀就挨个儿地去拆解。

【若言空是,当知虚空是无常法。何以故?实处无故。】

你要说虚空就是空,那么一切有物体的地方,有明确物质的地方,就没有虚空了,是不是?那也不对,其实虚空到处都在。

【若言实是,当知虚空亦是无常。】

如果你认为这个实实在在的可以抓得住的物体就是虚空,那肯定更错误了,那它也成了无常的。

【何以故?空处无故。】

你要说虚空是实实在在可以抓得住的一个物体,那么空就不是虚空了,那又错了。

【若空、实是,当知虚空亦是无常。】

如果你认为虚空又空又是实,这不很矛盾吗?很矛盾!又是空又实,这是怎么回事?那也是无常的。

【何以故?二处无故。】

你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又空又实,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放一起抵消掉了,什么都没有了。

【是故虚空名之为无。】

所以虚空就是代表什么都没有,你不能讲虚空是有。

其实佛陀等于在跟外道开辩论会了,然后我们会发现佛陀会站在无量的角度去驳倒外道的观点。

为什么佛陀有无量的角度?一个话题他可以展开这么多、这么多的文字。因为佛退得很远,他尽虚空、遍法界,他用无量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所以他可以这面讲讲、那面讲讲,换无数个角度去讲。

当你离事物很近的时候,你可能只有一个角度,只有你退得很远、很远、很远的时候,你才有无量的角度。这就代表佛陀不著,你一著你就限定了自己,你只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你的答案可能就不圆满。

佛陀在辩论的时候,他就不停地切换角度,辩得你哑口无言,简直是没有任何的反驳之力。所以佛陀是最佳辩手,是辩论大师!

【善男子,如说虚空是可作法,如说去树去舍而作虚空,】

接下来佛陀说:迦叶,善男子,有人也讲「虚空是可作法」,是可以造作的,「如说去树去舍」,比如说我去砍树、去造房子,是可以造作出来的。

【平作虚空,覆于虚空,上于虚空,画虚空色如大海水,是故虚空是可作法。】

有的外道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说虚空是可以造出来的,可能他想的是这样子:这里什么都没有,我造一个碗,碗里什么都没装,这不就有一个虚空吗?他说这虚空是我造出来的,这很显然不是了。

有的人就说:虚空是可以造作的。比如说这儿有一棵树,我把这棵树砍倒了,这儿没树了,这就是我造出来的虚空。有个房子在这儿挡路,我把这个房子拆了,这儿房子没了,这儿多一个虚空出来,很可笑的。

有的外道甚至会这样想:我可以造出虚空来,我可以把那个尖的东西给它削平,削一个平平的虚空出来;或者我把其他的东西压在虚空之上,盖上虚空;或者我可以踩到虚空上;或者我可以在虚空上画上各种各样的颜色,这都是谬论,非常可笑!

有的外道甚至认为:水不是也是无形无相吗?但是大海一浪压一浪,你看看,一浪压过了另一浪。水无形无相,就是说它有形有相,但是形态是不确定的,放在圆的碗里就是圆的,放在方的碗里就是方的。他就说大海的水对我来讲,本来是没有什么形态的,但是我看到海浪一个压着一个,那么我也可以造出虚空来,一个虚空压另一个虚空。认为虚空是可以造出来的,非常天真。

【一切作法皆是无常犹如瓦瓶,虚空若尔应是无常。】

佛陀就告诉外道说:一切可以造作出来的东西不都是无常的吗?你说你能把树砍掉,那证明树是无常;你能把房子去掉,房子是无常的;海浪一浪压一浪,你还能找到刚才的那个海浪吗?不都是无常的吗?

你要说虚空是能造出来的,那瓦片怎么来的?泥巴烧的。本来都是土,加了水一烧,成了瓦片了。花瓶怎么来的?本来可能也是泥巴,烧出来一个花瓶,这都是造出来的。你要是认为虚空像瓦片和花瓶一样可以造出来的,那就是无常的。瓦片我可以砸烂它,花瓶我可以摔碎它,那就是无常的。

【善男子,世间人说一切法中无挂碍处名虚空者,是无碍处于一切法所,为具足有、为分有耶?】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有的人也讲虚空是什么?就是说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挡着我,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挂碍,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挡着我,那个地方就是虚空,有的人这样讲虚空。

那佛就问你了,什么障碍都没有的这个地方,「于一切法所,为具足有、为分有耶」?这个地方充满一切法、一切相的元素,还是说它拥有一部分?

【若具足有,当知余处则无虚空。】

你认为这个地方空着,它就具备了一切的元素的话,那么一切元素都集中在空的这个地方了,那其他地方就没有一切元素了,别的地方就没有虚空了,虚空就被你切割开了。

你说这个空当处有所有的元素,其他地方就没有虚空了,那是不对的,你把虚空给切分开了。

【若分有者,则是彼此可数之法,若是可数,当知无常。】

你要是说这个碗里的虚空是一部分虚空,你要这样讲,那虚空又成了可以切成块的东西了,那不又是有为法了吗?

所以佛陀说:那你就知道了,虚空不是这样子的。你说这个没有挂碍的地方有整个的虚空,还是部分的虚空?你怎么说都不对,只要你说出来了,形容出来了,那就成了有为法,就成了无常的了。

这节课其实我们就是跟着佛陀来学习怎么样辩论,怎么样驳倒外道的观点。外道如果树立了一个很奇怪的言论,你就站在他的角度,沿着他的逻辑去往下推,推着、推着他就绊倒了,就行走不下去了。

并不是说外道有这个言论,然后你再树立一个别的言论,他信他的,你信你的,谁也不服谁,谁也驳不到谁。佛陀在驳斥外道的时候,往往就是利用了外道的角度,一直往前延伸,延伸到外道没有发现的一个盲区,就在那个盲区、那个沼泽地,他就陷落了,就无法再行走。

所以我们也经常讲,在用第六意识方面,佛陀超越了世间所有人,在消灭第六意识方面,他也超越了所有人。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那么我们目前会面对的个别外道,比如说他支持有神论,他认为世间有个神,神是一切的造物主,神最大。你就问他:世间有神,你怎么认识的神呢?他讲一些经历给你,告诉你他怎么认识的神。你说:你是用你的心认识的神吗?他说:是呀,我是用心认识的神。然后你就问他:你要是没有心,你能认识神吗?他说:不能。那你再问他:心大还是神大?心重要,还是神重要?神是不是你的心所认识的?你所崇拜的神、你所信敬的神,是不是你心的产物?你这样问他,问着、问着,他就拐到佛法这里来了,原来是心造了一切。

就这样类似的,驳倒外道不需要一开始就去打击他,说你是错的,或者我信佛,佛就是比你强,不需要这样,就按照他的逻辑去推,先站到他的队伍里,跟他讲、讲、讲,就把他领到佛法里来了,因为佛法就是心法。

华藏庄严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遍动、普遍动;起、遍起、普遍起;踊、遍踊、普遍踊;震、遍震、普遍震;吼、遍吼、普遍吼;击、遍击、普遍击。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44.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6”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第270课「如是文殊师利,如来清净住大慈悲幢。随众生所乐,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在学习经,感觉很殊胜,这种殊胜感会从2017年贯通到2018年。在这里也提前预祝各位师兄、各位师父,在2018年都能迅速圆满自己的道业,希望一切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讲了阿罗汉的特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经解脱于轮回了。接着佛陀说:【如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就是说辟支佛也跟阿罗汉一样,也已经解脱轮回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接下来讲:【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罗...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接着上节课的内容,佛陀说有一种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就沉没了,借着一些光明的因缘又浮上了水面,但是没有支撑多久又沉没了。这样的众生是因为「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闻不具足」。就是在「信」上、在「戒律」方面、在「多闻」方面都出了问题。【是人无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上节课佛陀提醒我们,修行者不要过于执著法相。如果执著法相的话,「不名为善」,那是不好的,也不能摧坏各种疑惑之网,可能还增加更多的疑惑。【迦葉复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说言不坏疑网?】迦叶就问说,世尊啊,像那些执著法相、执著某些...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1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三卷。上节课到最后,佛陀告诉我们,如来对于众生的预言都是准确无误的。如来当众给谁授记的话,那么对于他(她)未来什么时候将成佛、佛国是什么样子、佛国将存在多长时间等等,都会讲得很准确。如果佛陀当众告诉大家,谁将下地狱,那这个预言也会是相当准确的。但是声闻...

《大般涅槃经》讲解 21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二卷。上节课到最后,佛陀打了一个比方,说恒河边有七种人,「恒河」比喻生死轮回的大河,七种人比喻想要渡河的人。上节课讲了第一种人——一阐提,说进河就入水沉底——淹死了。这类一阐提是什么人呢?佛陀说:这些人也想超脱轮回,出家了、披了袈裟,但是没有选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