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70课·被胶粘住的猴子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3)《大般涅槃经》讲解633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因为上节课的内容有点多,所以最后面的几句话我们没有太详细讲,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几句话。

【善男子,诸佛菩萨显示中道。】

「显示中道」,佛菩萨永远不是很偏激的人,他是很松很空的状态,这个就代表着「中道」。中道不是儒家讲的中庸之道,佛陀讲的中道是我」、「法」、「空」三者都空掉之后的那个状态,很松很空的状态

【虽说诸法,非有非无,而不决定。】

佛菩萨讲诸法非有非无,但是也不决定意思是「非有非无」不是一个框子,把诸法给框起来了,不是这样的。只是告诉你一切法、一切相比较复杂这样讲也不对,那样也不对,最好是不描述,「言语则道断。诸法非有非无不是一个框子,框起来诸法,而是让你放下你的意识心,不要动用你的妄想。

所以者何?因眼、因色、因明、因心、因念,识则得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眼睛的不同因为色相的不同因为周围光线的变化明亮度的变化因为心的不同因为念头的不同,「识则得生」。这个「识」指的是神识——当我们去形容相的世界中的生命力的时候,说它有各种各样的形态,这个形态的主体其实是神识神识带着以往无量劫以来的记忆神识相当的复杂,因为眼睛的不同视觉器官的不同)、因为色相的不同因为明亮度的变化因为心的变化因为念头的变化,神识分分秒秒都是不确定的。所以说一切眼、一切色、一切明、一切心、一切念头都影响着你的神识。

【是识决定不在眼中、色中、明中、心中、念中亦非中间,非有非无,】

想想你的这股生命力它在哪里?仅仅在眼睛里吗?不是的。仅仅在外在的色相中吗?不是的。它在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中吗?不是的。你的神识仅仅在你的心中吗?不是的。它仅仅在你的念头中吗?不是的。当你说我有念头,好像侧重的是当下的念头,那过去的念头怎么算神识包括了过去所有的念头,所以说神识非常复杂。

不在眼睛里不在色相里光明中光线中)、不在心中不在念头中,也不在各自的中间,非有非无,很难形容。这里神识其实也代表「识心」——侧重于讲你无量劫以来累积了这么多信息的这颗心,它好像不在这儿不在那儿,哪儿都不在。这里就有点像《楞严经》七处征心了,哪儿都不在。但你要说没有吧,也不对,人人都感觉有这个心你要是说有吧,但是这个心具体在哪,你又拿不出来它又不是仅仅一个肉团心脏那么简单,很复杂。

我们又发现这个心受因缘影响起作用,对吧?

【从缘生故名之为有,无自性故名之为无。】

这个心要是碰到一定的因缘,它里边可能就显,就很复杂,又生贪痴,就好像这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感受,所以心又好像是有的但是你去仔细分析这个心动荡而起的贪痴,本性又是空的,没有自性的,所以心又像是无的所以说你说它有也不对,说它无也不对。

【是故如来说言诸法非有非无。】

所以说诸法真的是不好讲是有还是无,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了。

【善男子,诸佛菩萨终不定说心有净性及不净性。】

这里,在《涅槃经》的第二十六卷佛陀说善男子,诸佛菩萨从来不会很确定地说这个心的本体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诸佛菩萨不会说「净不净,心净不净

但是在这里可能我们有疑问了,诸佛菩萨不说,但是六祖慧能开悟的时候写的那个偈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就是指的心的本体啊!诸佛菩萨都不会很确定地说心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六祖慧能为什么说?难道六祖慧能不是佛菩萨?这个地方要这样理解,首先我们都知道六祖慧能不认识字,他本来是一个打柴的,很偶然地听了一句《金刚经》的「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后来拜见五祖,五祖又给他讲了一遍《金刚经》,他最初学佛只受持了《金刚经》,所以他由凡夫迷的状态瞬间到达悟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那种状态,他就感受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那不是本自清净吗?他描述的是那种空相的净,不是说染污和清净做对照二元的净。六祖能形容的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那种空空的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指的是那种空空的净,侧重的是空。

释迦牟尼佛说「善男子,诸佛菩萨从来不会确定说心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这里的清净是跟染污作对照的,是二元里的一种清净,大家要了解。所以说六祖慧能也没错,因为他描述的是另一种境界,跟此处《涅槃经》中的描述指的不是同样的内涵所以大家不要揪着这句话不放,然后就想起来六祖慧能可能不是佛菩萨之类的,不要有这样的误解。所以你去调查一个人物,甚至调查他的言论,要仔细查一查他的传记,看看他当时都发生了什么,他的经历、阅历是怎样的在他的那种境态下他说出这样的言论肯定是有很深刻的道理,换一种境态可能就不是这样的言论了。

净不净心无住处故,

接下来,为什么佛菩萨不会确定说心是净的还是不净的心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为什么不确定说呢?因为心没有住处心无有住处你能找到心它具体住在哪儿?它像虚空一样到处遍在,你说它住在哪啊?它哪儿都在,哪儿都不在,是不是?心无有住处。

【从缘生贪故说非无,】

「从缘生贪」,遇到一定的因缘,突然产生了贪念、贪欲。在贪欲中你会切切实实感觉我这个心是真的存在的我这个人是真的存在的我的生命是真的存在的,你会很鲜活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很奇怪啊在贪痴中人往往会很鲜明感觉到自我肉身的存在。无论你是贪吃,还是贪色,还是贪酒,还是贪财,不管你贪什么,只要你在贪中的时候,你的那种激情迸发的程度会让你感觉从来没有这样深的一种存在感你是如此鲜明地活着存在着!种存在感比一般情况下比你平静的时候好像乘以万亿倍一样。因为心在特定的因缘助发下能产生贪心,所以说,「贪」这个东西不能说本来就没有。如果一直没有,它怎么会生出来呢对不对?在一定的因缘助发下它就生出来了,说明这种可能性还是在的

【本无贪性故说非有。】

但是不是人人都对同一个事物有贪。这个贪淫,那个贪酒,这个贪财,那个贪赌,人和人贪的对象也不一样。有的人完全这也不贪,那也不贪,不抽烟不喝酒,不喜好女人。有的哲学家就是这样子,很清净,什么都不喜欢,就是喜欢形而上的哲学,有这样的,对不对?所以你要说一定有贪也不对因为有的人没有,你要说一直没有,也不对总之说定有定无都不对。

【善男子,从因缘故,心则生贪;从因缘故,心则解脱。】

这个贪怎么来的?一般都是外在的因缘触发你,然后你的心产生了贪欲、贪念因为是从因缘生的,心则解脱。它既然从因缘生,受因缘的影响,那证明心灵的本体是没有这个东西的,心的本体是解脱的。

【善男子,因缘有二:一者、随于生死,二者、随大涅槃。】

佛陀说善男子光明遍照,因缘有两种,一种因缘让你随顺着生死轮回的大潮另一种因缘让你随顺着大般涅槃的殊胜境界。两种因缘一种让你继续轮回一种让你摆脱轮回入涅槃。

【善男子,有因缘故,心共贪生、共贪俱灭,有共贪生、不共贪灭,有不共贪生、共贪俱灭,有不共贪生、不共贪灭。】

这里就讲,就是因为因缘对于心一直在起着作用,所以,因缘的变化导致心也在变化。有的因缘使得心和贪念同时产生,又和贪念同时灭尽;有的因缘又使得你的心念跟贪念一起产生,但是不跟贪念一起消灭;也有的情况,你的心念不是跟着贪念产生的,但是却着贪念的消失而消失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你的心念不跟贪产生任何关系,不随着贪生而生,也不随着贪的灭而灭。

云何心共贪生、共贪俱灭?

接下来,佛陀就详细解释前面这几个重要的因缘

什么情况下心和贪念同时产生又同时消灭呢?

【善男子,若有凡夫未断贪心修集贪心,如是之人,心共贪生,心共贪灭。一切众生不断贪心,心共贪生,心共贪灭。】

善男子,就好像有的凡夫没有断除贪心,他一直随顺着、累积着自己的贪欲,像这样的人,他的心就跟他的贪念一起生,他的心也跟他的贪念一起灭。

拿「爱欲」来做一个比方,我们会发现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越爱他越想爱他。你爱越深来越……它会像一种瘾一样着你牵着你当你放一放不想再爱他不再爱他,你的爱欲一天比一天淡,一天比一天淡……一个过去很爱的人可能慢慢变得不爱了。这种情况就是,如果你随顺着自己的贪心、贪欲的话,随顺着贪的生起,你的心念很集中只想念一个人,你的心念就随着贪一直迸发到最高处。那么当你不去助推这个高度贪欲),你不想再助推它,你想放一放,你累了,或者种种因,太忙了或者你累了,你的心念不再随着贪欲的时候,那么你的贪欲就会息灭你的心念好像也息灭恢复平静了一样。这种情况就如同爱欲来得快去得快一样,世俗人的这种贪欲之心往往你要是顺着它的话你越贪越想贪比如说我收藏酒的,我越收藏越爱收藏收藏邮票的,越收藏越爱收藏还有喜欢收藏刀剑的……但是要是有一天不想收藏了,越不收藏,越不想收藏,一天比天犯懒,是不是这样?

所以你的心随着贪的起而起,随着贪的灭而灭,这是一种情况。「一切众生不断贪心,心共贪生,心共贪灭。」欲界大多数众生都是这样的并不想刻意地断掉自己的贪心,贪心起的时候心念就跟着贪欲动荡。如果是三分钟热度,过一段时间心念就随着贪欲的息灭而息灭了,大多数欲界的众生都是这样子。

【如欲界众生,一切皆有初地味禅,若修不修,常得成就,遇因缘故即便得之。】

贪欲好像一直埋伏在那儿,你只要随顺着它,它就起来了。就好像一切众生都可以获得一些「初地禅」的味道,你仔细品,谁都稍微了解一点禅的味道。有的商人,或者有的书法家、画家就喜欢在茶室挂一幅字禅茶一味或者茶禅一味,品茶的时候玩香道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一种禅味甚至跳很慢的舞蹈,听古琴音乐等等,你就会感觉到禅的味道。一切众生只要想品味都能品味到初地的禅味不管你修不修,好像都可以稍微品味到一点点。遇到因缘就得到了在因缘来的时候你就得到了它

比如说你的耳根比较敏感,你的乐感很好,一听古琴的声音,你就很容易静下来定下来这是一定的因缘导致你静下来定下来,感觉到禅的味道。如果你不听古琴的音乐,你可能就感受不到禅的味道,这是跟因缘有关的。

【言因缘者,谓火灾也。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若修不修,心共贪生,心共贪灭。】

有的时候众生遇到火灾,大火突然烧坏了自己家里的所有财产,突然让你悟到一切皆空,好像突然得到了一点禅味儿一样,是不是?几乎所有的众生如果遇到火灾,大火把他家里一切值钱的都烧掉,他会突然感觉到一种空空的禅味,是不是?不管你修不修,好像这种禅味就在某个机缘下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一样。像世俗里的众生就是受因缘的影响比较严重,他的心经常随着贪念的生起而生起,随着贪念的消失而消失。

【何以故?不断贪故。】

为什么呢?因为世俗人并没有想要断掉贪。他就是很随着性子来跟着感觉走,他不知道贪有多么大的过患,他也没有想要断掉,所以贪欲一直影响着他,影响着他的心的变化。

【云何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声闻弟子有因缘故生于贪心,畏贪心故修白骨观,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

还有一种情况是心跟着贪欲产生,但是却不跟贪欲一起消灭,这是什么意思呢?佛陀说就好像一些经常听经闻法的声闻弟子在一定的因缘的触发下,生起了贪心,(声闻弟子有的时候也代表阿罗汉,阿罗汉还没有完全摆脱相的干扰,个别情况下可能还会著相。所以在一定的因缘发下,有的时候就产生了贪心。但是声闻弟子听了很多的佛法,当他的贪欲心生起来的时候,他预料到贪心做饿鬼呀!「我不要做饿鬼,我要控制我的贪心」他开始恐怖畏惧自己的贪念的发展,所以他就开始修习「白骨观」。他的贪念生起来,比如说对于财、对于色的贪念生起来的时候,有的声闻弟子就修「白骨观」,(白骨观在第二期的禅修课里我们大概地讲过了修白骨观很容易对治贪欲。)然后他的贪欲就息灭了。所以这个声闻弟子他的心最初是因为贪欲燃烧起来的,但是到最后他意识到贪欲的恐怖,他一修「白骨观」他的心随着贪欲而生却不跟贪欲一起灭。他修白骨观的时候他的心转了,他不再贪了,他的心安静下来,没有跟着贪走。这种情况,随着贪而起却没有跟着贪的灭而灭,就叫「心共贪生、不共贪灭」。

【复有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如声闻人未证四果,有因缘故生于贪心,证四果时,贪心得灭,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

还有一种情况是心和贪念一起生,却不随着贪念一起灭。这是另一个例子了,跟着贪念一起生,却不跟着贪念一起灭。就好像声闻乘的人,还没有证得(四果)阿罗汉的时候,在一定的因缘触发下他就生了贪心了但是证得四果的时候他的贪心就息灭了。这里讲,当你真正证了四果的时候,你的贪心会息灭的所以说在证四果之前,你可能还是有贪心贪欲还是影响你的心念,初果、二果、三果一直有贪但是证了四果贪就消失了。所以心一开始有贪的,后来没有了,心跟着贪一起产生,却没有受贪影响到底,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菩萨摩诃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

住于「八地不动地」的菩萨摩诃萨,「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心也是跟贪念一起生,却不跟贪念一起灭的。

为什么菩萨的心也跟着贪念一起生呢?我们要重点听一下这里。

【云何不共贪生、共贪俱灭?】

为什么「不共贪生、共贪俱灭?」

【若菩萨摩诃萨断贪心已,为众生故示现有贪,以示现故能令无量无边众生谘受善法具足成就,是名不共贪生、共贪俱灭。】

如果菩萨摩诃萨已经断掉了贪心,菩萨摩诃萨没有贪心了,有贪心他也不会证得菩萨如果有贪心更不会成为「八地不动地」的菩萨。)但是有的时候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他示现自己有贪心有的时候,菩萨要随顺众生做一些事情,甚至要进行「同事摄」、「利行摄」种种……本来他都没有贪心,但是为了化导众生的缘故,显现得跟众生一样有贪,所以菩萨的贪是示现而已。就是因为他示现有贪,却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先用贪来表他跟你类似,慢慢地,你跟他有共同语言了,你把他当死党了,然后他的话你能听了,听着听着,受持了大乘佛法,慢慢地断了贪心。所以菩萨的贪是示现,不是真实的。因为菩萨示现贪欲这是一种善巧方便),然后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使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开始咨询和信受善法,最后具足成就了。所以说,菩萨摩诃萨他们的贪欲好像有,其实没有,他们的心没有跟着贪而生起,但是又好像跟着贪一起息灭了。他的贪是假贪,不是真贪,所以说菩萨的心一直「不起不住不生不灭」,他的贪只是显现、现化而已。

【云何不共贪生、不共贪灭?谓阿罗汉、缘觉、诸佛、除不动地其余菩萨,是名不共贪生、不共贪灭。以是义故,诸佛菩萨不决定说心性本净、性本不净。】

下面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共贪生、不共贪灭」。心不跟着贪念一起生,也不跟着贪念一起灭,什么样的人能做到这样呢?阿罗汉、缘觉佛,以及诸佛,还有除了不动地之外的其他的菩萨们,他们的心不会随着贪而生,也不会随着贪而灭。

所以佛陀总结说:以是义故,诸佛菩萨不会很确定地说心性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因为因缘不同显现有差异众生不同,显现就有差异果位不同,显现就有差异所以不能很确定地说你的心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很难讲清楚。

【善男子,是心不与贪结和合,亦复不与瞋痴和合。】

善男子,心的本体本身不会跟贪欲之结和合的,因为心是到处遍在的,而贪欲它是一种很收紧很紧绷的状态。所以说一个很松松松空空空到处遍在的东西怎么可能跟一个很紧绷的东西和合呢?这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不跟贪欲之结和合一样,心灵的本体它也不跟嗔恚愚痴相和合,因为嗔恚和愚痴也是很紧绷的一种状态。

善男子,譬如日月,虽为烟尘云雾及罗睺罗之所覆蔽,以是因缘令诸众生不能得见,虽不可见,日月之性终不与彼五翳和合;

善男子,就好像太阳和月亮,有的时候被烟尘云雾或者罗睺罗阿修罗王遮挡了,在这样的因缘之下,众生就看不到太阳月亮了。虽然看不到,你能说太阳月亮消失了吗?不能太阳月亮只是被遮挡了,被烟尘土云雾或者阿修罗王罗睺罗遮挡了一下,但是太阳月亮一直还在的。太阳月亮不会与五翳和合,不会跟前面提到的像烟尘云雾罗睺罗阿修罗王这些遮挡它的东西和合。对不对?不会的只是遮挡而不是和合,和合是融合在一块了,形成一体了。)我们不能说云彩遮住了太阳,云彩就和太阳融为一体了,这样讲是不对的。

心亦如是,以因缘故生于贪结,

心也是这样的,被无明遮盖被贪痴遮盖的时候,你不能说心就跟贪痴合为一体了。

「以因缘故生于贪结」,因为外在因缘的缘故,产生了贪欲嗔恚愚痴,众生的心被遮挡了而已。

【众生虽说心与贪合,而是心性实不与合。】

众生看不清楚就以为我的心变成贪心了我的心变成嗔心了我的心变成痴心了」,好像心一直在变一样而实际上到处遍在的心灵的本体是空的,它不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只是外在有因缘在遮挡它、影响它的显化而已。所以说你不能够说「贪痴」使得你的心变成了贪心、嗔心、痴心,这样是不合理的。

【若是贪心即是贪性,若是不贪即不贪性,不贪之心不能为贪,】

如果你认为我有贪心了,那就证明我本性就是贪的我有了痴心或者是嗔心了,就证明我本性就是这样的,这是错的。为什么呢?假使如果你说我心里有贪念,证明我本性就贪的话,你本性就贪,你就不会变得不贪,既然这样就没有人能修成佛了对不对?

那么如果说你本性不贪也不对如果说你本性不贪那你的贪心又从何而来呢?「不贪之心不能为贪」,本性不贪的话,你也不可能变贪,为什么有的人会退转呢对不对啊?

【贪结之心不能不贪。】

所以说被贪欲影响的时候你想不贪都不行但是不被贪欲影响的时候你就很松静,自以为良好。

【善男子,以是义故,贪欲之结不能污心。诸佛菩萨永破贪结,是故说言心得解脱。一切众生从因缘故,生于贪结;】

善男子,所以说贪欲结缚不能够真正地污染我们的心诸佛菩萨永远地断除了贪欲之结,所以说心得解脱。也就是说,佛讲的「心得解脱」指的佛菩萨不再受贪痴影响,而不是说他原来贪,后来不贪了,所以解脱了而是说不受贪痴之结所影响,所以说他一直是解脱的状态。而一切众生随着因缘的缘故往往会受影响从而产生贪痴。

【从因缘故,心得解脱。】

又因为佛菩萨度化他了,他看清楚了然后解脱了。众生确实有可能因为因缘而贪,也因为因缘而解脱。遇到不好的因缘他就随顺着轮回遇到好的因缘他就随顺着涅槃。

【善男子,譬如雪山悬峻之处,人与猕猴俱不能行;或复有处,猕猴能行,人不能行;或复有处,人与猕猴二俱能行。】

善男子,就好像雪山上非常险峻的悬崖峭壁那个地方,人和猴都不能过去有的悬崖峭壁猕猴能过去,人过不去也有的地方人和猕猴两种众生都能过去。

里,人和猕猴一个比喻,后面会解释的。

【善男子,人与猕猴能行处者,如诸猎师,纯以黐胶置之案上,用捕猕猴。猕猴痴故往手触之,触已粘手,欲脱手故以脚蹋之,脚复随著,欲脱脚故以口啮之,口复粘著,如是五处悉无得脱。】

下面讲一个很有趣的事例。说有的悬崖峭壁,人和猕猴都能过,这什么意思呢?就好像有的猎人想逮猴子,但是猴子上蹿下跳的很难逮到,怎么办呢?这个猎师(猎人)很聪明,他拿来一个条案一个小桌子,在小桌子上涂满了很黏很黏的胶水黐胶代表用一种树皮加工的胶水,很黏很黏的胶水)。我们知道猕猴上蹿下跳它不老实,猕猴就跳到桌子上来了,这个猕猴很愚痴,用手就摸这张桌子,一摸手就被粘住了,因为胶很粘,猕猴手就粘住不能动了。猕猴想摆脱被束缚的这手,怎么办呢?它用脚使劲踩桌子,像杠杆原理一样,使劲踹这个桌子,想要把自己被胶粘住的手拿下来。但是猕猴的脚一踩桌子,脚又被桌子上的胶给粘住了。后来它的手和脚都不能动了,这个时候一着急,猕猴还有一个部位可以用,就是它的嘴,猕猴就它的嘴去抵这个桌子,想要挣脱,用嘴一抵桌子,结果嘴又被胶粘住了。就这样五个地方都被粘住了这个猕猴就没有办法上蹿下跳了。手脚还有嘴都被粘住了,因为是两只手两只脚,这就是四处,再加上嘴这是五处五处都被粘住了,没有办法解脱。

于是猎师以杖贯之,负还归家。

这个时候猎人高兴了,拿着一个木棍就来了,因为猕猴被粘住了,我们想象一下嘴被粘住了,手脚被粘住了,的身体是弯曲的,就跟桌子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档然后这个聪明的猎人就拿了一个木杖子穿过这个空档,就把这个猕猴抬起来了。这样抬着它,就回到家里去了。这是一个故事,是个比喻。

雪山险处,喻佛菩萨所得正道;猕猴者,喻诸凡夫;猎师者,喻魔波旬;黐胶者,喻贪欲结。

佛陀说前面讲雪山悬崖峭壁,「雪山险处,喻佛菩萨所得正道」,非常险峻一般人过不去,这样险峻的地方代表佛菩萨证得的境界。

猕猴代表什么呢?猕猴代表凡夫,比较愚痴。故事里的这个聪明的猎人表谁?代表魔王波旬,非常狡猾,又非常懂人性众生性。他知道众生愚痴,他知道我该怎么去诱惑众生,所以他摆了桌子放在那,他知道猕猴好奇会去摸桌子,手粘住了,用脚去踩,恨不得挣脱,结果脚也被粘住了,最后用嘴去弄,嘴又被粘住了。这个聪明的猎人代表魔王波旬这个非常的木头胶代表贪欲之结,就是对于「财睡」的欲望它们往往捆缚着欲界的众生

【人与猕猴俱不行者,喻诸凡夫、魔王波旬俱不能行。猕猴能行,人不能行者,喻诸外道有智慧者,诸恶魔等虽以五欲不能系缚。】

人和猕猴都过不去,代表凡夫魔王波旬都过不去。这么险峻的雪山悬崖峭壁,只有诸佛菩萨能过去。

有的地方猕猴能过去人却过不去这里,猕猴形容外道有一些外道也有一定智慧,魔拿他没办法魔也用「财睡」五欲去诱惑他,但是有一些外道也是禁欲的,他们就是不信受五欲也不沉迷五欲,所以魔拿他也没办法。这里,猕猴形容有一些智慧的外道。猎人想抓这个猕猴抓不到,因为不上当。

人与猕猴俱能行者,一切凡夫及魔波旬,常处生死不能修行。

还有一种情况人和猕猴都能想办法过去,能通过险峻的峭壁悬崖这里代表一切凡夫和魔王波旬常在生死轮回中不能修行在这个地方,悬崖峭壁又换了,在这里比喻生死轮回凡夫和魔王波旬能过去,在轮回里来来去去来来去去,一直在轮回里,但是不修行。

凡夫之人,五欲所缚,令魔波旬自在将去,如彼猎师黐捕猕猴担负之归家。

凡夫之人,被「财睡」五欲所控制着,「令魔波旬自在将去」。有一些凡夫被「财睡」五欲控制了,就好像猕猴的嘴巴以及四肢都被桌子上的胶粘住了,魔王波旬就可以随便地、任意宰割这个被五欲缠缚的众生了。所以如果你贪恋「财睡」的话,你肯定早晚有一天会被魔王逮了去。就好像猎师逮到了那个胶粘的猕猴一样,把它带回家去了。

善男子,你要小心谨慎啊千万不要贪恋五欲,如果贪恋「财睡」,魔王早晚把你逮了去。

【善男子,譬如国王,安住己界,身心安乐,若至他界则得众苦;】

接下来佛陀又打比方了。

善男子,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国王,安住在自己国家的境内,在哪儿人家看到他都向他顶礼,因为他是一国之君,对吧?他在自己的领土之内,在自己的地盘内,身心非常安乐,想去哪儿去哪儿,很舒适。但是这个国王如果到了其他国家的领土之内,他就倍受「众苦」,他就不舒服不自在了。到了别的国家就要听人家的了,这个国王就不舒服了,就好像得到了「众苦」一样。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能自住于己境界则得安乐,若至他界则遇恶魔受诸苦恼。

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如果能够安住在自己内心的境界,真正安住在自己「常净」的内心的话,你就很安乐但是你要到其他国家去,就是说如果你著相的话,就容易遇到恶魔,就受到种种的苦恼。

自境界者,谓四念处;他境界者,谓五欲也。

安住于自己的境界,安住在哪呢?安住在「四念处」——身、受、心、法当中。法「四念处」在第二期禅修课上也讲过了,这里不详讲了。如果你到了人的领土你就不自在了别人的领土代表什么?代表「财睡」五欲安住在「四念处」——法,你是自在的;安住在五欲你是不自在的。

【云何名为系属于魔?】

为什么说安住在五欲就容易被魔绑了去呢?

【有诸众生,无常见常、常见无常,苦见于乐、乐见于苦,不净见净、净见不净,无我见我、我见无我,非实解脱妄见解脱、真实解脱见非解脱,非乘见乘、乘见非乘,】

因为如果你贪恋「财睡」,证明你很著相,你的「我执」也炽盛,很容易有颠倒的邪见。把无常的当成常把常的当成无常把苦的当成乐把乐的看成苦把不清净的当成清净的把清净的又看成不清净的明明是「无我」当成是有我明明是「真我」又看不见是我不是真的解脱却硬当成是解脱真的解脱了却不知道是解脱不是大乘思想却认为是大乘思想真正的大乘思想却认为是邪见歪理邪说

如是之人,名系属魔。系属魔者,心不清净。

像这样的众生如此颠倒,就被魔捆绑了。被魔捆绑了之后,他的心就不清净了。

【复次,善男子,若见诸法真实是有总别定相,当知是人若见色时便作色相,乃至见识亦作识相,见男男相,见女女相,见日日相,见月月相,见岁岁相,见阴阴相,见入入相,见界界相,如是见者,名系属魔。】

你要看一个人就着相总是爱下判断的话,这个人如此著相你就知道了,这个人他见到色就把色当成是色见到受识,也会把受识当成受识,当成是实有的东西见到男人就感觉这是男人的形像见到女人就著女人的形像;见到太阳就著太阳的形像;见到月亮就著月亮的形像;见到一年一年,年年岁岁的更替就说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我又老了;「见阴阴相」,见到光阴,说我脸上皱纹,我在衰老中……种种种种「见入入相」,见到「六入」,确定地说有眼他就执著见到「十八界」也执著像这样的众生都是受魔捆绑的众生。只要你著相著我,你就是被魔捆绑的众生。

【系属魔者,心不清净。】

被魔捆绑了,你的心肯定不清净呀!

【复次,善男子,若见我是色、色中有我、我中有色、色属于我,乃至见我是识、识中有我、我中有识、识属于我,如是见者,系属于魔,非我弟子。】

如果你感觉「我」,问你是谁呀你说我就是这个肉身,我就是这个色相,色相就是我,我里边含着色相,色相是属于我的或者见到「我」,我就是我的「心识」,「心识」中有我。如果他执著这一切「色识」的话,这个人肯定被魔捆绑了,不是我的弟子。佛陀说,这种如此执著相,执著「识」的人不是我的弟子。

善男子,我声闻弟子远离如来十二部经,修集种种外道典籍,不修出家寂灭之业,纯营世俗在家之事。】

善男子光明遍照,你要知道,听我讲法的弟子虽然多,但是确实有一部分听我讲法听了但没认真学习「十二部经」没有认真学习十二类经典),他们却修外道的典籍,「不修出家的寂灭之业」。

佛还在世的时候,虽然听经的弟子很多,但是有一些是叛徒听是听了,不照着学,还学外道的典籍,不认真修习佛陀倡导的「寂灭之道」他们明明出家了却贪恋世俗的事,喜欢世俗的娶妻生子等等这些事情。

何等名为在家事也?

哪些属于在家人的事情呢?

【受畜一切不净之物,奴婢、田宅、象、马、车乘、驼、驴、鸡、犬、猕猴、猪、羊、种种谷麦,】

他们贪恋在家的事在家人拥有田宅奴婢车乘或者养驴子养骆驼养鸡羊这些。有些人出家了还想置买田宅,还想蓄养奴婢,还想养大象养马,还有车乘,还想有驴羊。都已经出家了,还贪恋这些东西,而且还累积粮食

远离师僧,亲附白衣,违反圣教,向诸白衣作如是言:佛听比丘受畜种种不净之物。

他们不亲近自己的师父,不亲近真正的僧人,却巴结白衣居士。在佛陀那个年代一些出家人不听师父的,他去巴结白衣居士违反了佛陀神圣的教法。而且他面对白衣居士的时候,造谣说佛允许我们比丘受蓄种种不净之物的允许我们置买田宅,允许我们养奴婢,允许我们多攒一些车乘,允许我们养这养那。简直是造谣中伤佛佛没有这样讲佛说不允许,这些出家人却说你们给我供养这供养那吧!我的庙里想要条藏獒看看寺庙,你给我弄条藏獒过来或者庙里缺几辆车,你给我多弄几辆车过来……说这是佛允许的而实际上佛不允许,他偷偷说这是佛允许

【是名修集在家之事。】

明明出家了还贪恋着在家之事那你出什么家呀?

【有诸弟子,不为涅槃,但为利养亲近听受十二部经,招提僧物及僧鬘物,】

有的弟子佛讲经他也听但是他不是为了证涅槃而听,他是为了懂得多,我好接受更多的名闻利养我懂得多我好出去卖弄有这样的人,心很不正的。而且他还侵犯僧人的一些常住的资产。

【衣著贪啖如自己有,】

寺庙里常住的一些资产,他当成是自己的一样,尽情地挥霍浪费。

【悭惜他家,及以称誉亲近国王及诸王子,卜筮吉凶,推步盈虚,围棋六博,摴蒱投壶,】

当想要他去做一点布施的时候,他又非常吝啬。其实佛陀在《涅槃经》中讲,如果僧人们很富足,可以向穷苦的这些在家人做布施但是他只喜欢攒东西,不喜欢做布施,不喜欢布施给别人。也不想去称赞别人,别人修得好,他也不想称赞羡慕嫉妒恨。

而且有一部分出家人主动地亲近国王和王子,他知道人家有权力有地位,他主动去亲近去巴结。而且还喜欢算命算卦,占卜吉凶祸福,给你算个卦吧,交10块钱20块钱算个卦这样子。或者是都出家了还喜欢下围棋,喜欢赌博类的游戏都是佛陀禁止的,但是有的出家人在做。

亲比丘尼及诸处女,畜二沙弥,常游屠猎酤酒之家及旃陀罗所住之处,

都出家了,有的比丘还喜欢亲近比丘尼甚至亲近处女甚至蓄养两个小沙弥在身边或者还喜欢去打猎或者喜欢去卖酒的地方乱转悠,买酒喝或者喜欢亲近「旃陀罗」所居住的地方。旃陀罗,经常指杀手,屠杀者,比较低贱的种族。有的人出家了还喜欢接触跟杀生有关的人。

【种种贩卖,手自作食,】

有的人出家了还喜欢做生意还喜欢自己做食物吃。

【受使邻国通致信命。】

或者都已经出家了还喜欢出国,到这个国家那个国家通风报信,传播点信息像这样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不是佛所印可的出家人。

【如是之人,当知即是魔之眷属,非我弟子。】

这些是魔之眷属,这已经不是凡夫僧贤圣僧那种分别,这是真假之别。像以上提到的这样的出家人,佛陀说都是魔的眷属,不是我的弟子。

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佛陀对弟子的要求如此严格,真正能够荣幸被佛称之为是自己弟子的人少之又少。

【以是因缘,心共贪生,心共贪灭,乃至痴心共生共灭亦复如是。】

所以,就连听佛讲法的弟子都有被贪痴影响的,他的心被贪痴覆盖了。

【善男子,以是因缘,心性不净,亦非不净,是故我说心得解脱。】

所以讲心性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很难讲跟因缘有关,跟人有关,所以我说「心得解脱」。所以心的本体是没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因缘和这个人以及种种情况,比较复杂。

【若有不受不畜一切不净之物,为大涅槃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书写解说,当知是等真我弟子,】

佛陀说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我的弟子真正的佛弟子怎么辨识呢?首先他对于佛陀所禁止的八种不净之物一点贪心都没有,他不想积田宅,不想蓄养奴婢,不想积金银财宝,不想积象车乘,不想积一切佛所不认可的不净之物。他学习《涅槃经》学习十二部经典,只是为了证得佛的那种境界,他去认真学习,他去受持读诵去抄写去讲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不行恶魔波旬境界,即是修集三十七品。以修集故,不共贪生,不共贪灭,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

他不会行恶魔的境界,真正的佛弟子不可能有恶魔的行为。真正的佛弟子会修集「三十七道品」。修集三十七道品,他就不会受贪欲影响,他的心不会随着贪念的起伏而起伏,这就是菩萨修习大涅槃微妙经典能够具足成就的「第八种功德」。

就是说你只要认真地学了《涅槃经》,懂了《涅槃经》,懂了佛的真正的纯正的思想,你就不会受魔干扰,你就能够顺利地修集三十七道品,从而圆满具足你的第八种功德。不受贪痴影响,你的心就回归它本来的样子,不受任何贪痴,不受任何五欲六尘影响,这就是学《涅槃经》的意义。

佛陀讲到这里还是在讲受持《涅槃经》的意义。你不学《涅槃经》怎么知道还有「八种不净之物」的说法一不小心就贪著了,一贪著就被魔捆绑了,就好像猴子不知不觉就被胶粘住了,牢牢粘住了。

所以,我们修行人时时刻刻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一定要经常想想那个猎人捕猴子的故事。五欲六尘就好像是魔王涂的胶水非常非常黏,一不小心你可能就会被粘上,再也甩脱不开。所以永远要在清净的觉明里,照见如梦如幻的一切。千万千万不要执著相里的任何事物,一切色相执著。当瑞相产生的时候,如果你是刚刚开始修行,你会很激动但是如果你修了很多年,瑞相产生的时候,你知道这是瑞相,你对它只是了解,但是一点心动都没有,一点激动都没有你看到瑞相就跟看到世间一切相是同样的感觉,这只是相,只是我心的化,只是梦里的影相,你会非常清醒。当对世间的一切平凡的相,以及对修行中产生的一切瑞相,你都没有执著之心,你才真正甩脱了魔王的系缚。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提醒,愿我们所有师兄们都不要做被猎人粘住的猴子。

谢谢大家,明天再见!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20.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70课·被胶粘住的猴子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第258课 「阿难起莫忧,观于法非法,法为不可得,何缘当有灭?如诸佛生时,得道亦如是,如佛转法轮,泥洹亦如是。生不生于生,佛道亦无灭,于无生之法,阿难何为啼?观我身毛孔,诸所讲说业,佛说空无有,法界亦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家好!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菩萨们怎么观无常,有粗无常、细无常、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学经时间,我们继续听一下《涅槃经》第三十七卷中佛陀给我们的开示。上节课佛陀说:就好像雪山上有毒草,也有妙药王一样,众生身上有烦恼这种毒草,但是也有清净的梵行这种妙药之王。【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有清净梵行?】接下来迦叶菩萨就问佛说:世尊,为什么说众生能...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讲了阿罗汉的特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经解脱于轮回了。接着佛陀说:【如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就是说辟支佛也跟阿罗汉一样,也已经解脱轮回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接下来讲:【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罗...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上节课的最后,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当你谈到牛奶中是不是有奶酪的时候,当你谈到奶酪是不是能生出生酥的时候,你绝对不能忽视种种外在的条件。【善男子,智者不可见离方便从乳得酪,谓得生酥亦应如是离方便得。善男子,是故我于是经中说,因生故法有,因灭故法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上节课佛陀提醒我们,修行者不要过于执著法相。如果执著法相的话,「不名为善」,那是不好的,也不能摧坏各种疑惑之网,可能还增加更多的疑惑。【迦葉复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说言不坏疑网?】迦叶就问说,世尊啊,像那些执著法相、执著某些...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6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涅槃经》。今天已经到了第三十四卷,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实义,二者、假名。】佛陀对迦叶菩萨说:迦叶呀善男子,菩萨那么多,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真实的,一种是徒有虚名(一种是名实相符,一种是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