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涅槃经1年前 (2022-12-11)《大般涅槃经》讲解794

00:00

258

 「阿难起莫忧,观于法非法,法为不可得,何缘当有灭?

如诸佛生时,得道亦如是,如佛转法轮,泥洹亦如是。

生不生于生,佛道亦无灭,于无生之法,阿难何为啼?

观我身毛孔,诸所讲说业,佛说空无有,法界亦如是」。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大家好!

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菩萨们怎么观无常,有粗无常、细无常、内无常、外无常。接下来佛陀说:

【如内外色,心法亦尔。】

就好像我们身体内外的色相一样,心法也是这样的。

——心法,有的时候也叫「心数」,你可以理解为「心的作用」。

【何以故?行六处故。行六处时,或生喜心,或生瞋心,或生爱心,或生念心,展转异生不得一种。】

讲心法也是无常,就是说,心意识也是无常的。心念是无常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念常常是受六根影响的,心念的作用往往是体现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上的,在这六个地方体现着心念的作用,这六个地方进来的信息又进一步影响你的「心意识」。

——在这里,我们讲「心意识」的时候就类似于「心念」。「心意识」是一个统一的词汇,并不是「心、意、识」三个字拆开。虽然「心意识」三个字拆开也有很深的含义,但是我们这样连起来在特定的某个场合讲的时候,说「心意识」,就是指的心念、心的作用。

心的作用受六(眼、耳、鼻、舌、身、意)的影响,所以有的时候,你的眼睛看到美丽的色相,心里就生出了喜悦;耳朵听到了美妙的音声,心里也有喜悦。同样,有的时候眼睛看到了丑陋的色相,耳朵听到了很刺耳的声音,你的心念可能就会有嗔恚生起来。如果外在的六尘是符合你心意的,你的贪爱之心就生起来了是不是?渴望更多,渴望更久,渴望持续。

有的时候眼睛看到了美丽的色相,挥之不去,好像在心里扎根了一样。——很有意思哦,明明是眼睛在起作用,但是好像这个色相在心里扎根了一样,就生了念心,就是一直惦念着它。(「念」是「今心」,就是此刻、当下的心,就是心里都是它,没有别的东西,就是「念」着它)。

所以终极的念佛,不是说我嘴里念念佛,是心里一直想着佛,每个念头都停留在佛这里。所以说「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其实很高深。你能做到每个念头都停留在「佛」这里吗?还是说我(嘴里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是念着佛的?(往往是)嘴里念「阿弥陀佛」,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展转异生不得一种。」我们会发现,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只要我们面对的尘相信息在变化,我们内在的心灵就在变化,心念就在变化。这个心念好像随着「六根」的运作而一直不停地在改变,是辗转在改变的。

「异生」,就是有不同的心念又出现了。刚才的消失了,另外的又出现了,就是这样辗转不停,像车轮一圈一圈在转一样。

「不得一种」,就是你很难把你的心念固定在一种念头上、一种状态里,很难很难啊!说我念佛,只想着佛。二六时中(一天24小时)都想着佛,谁能做到呢?(若能做到,)那才是真的功夫成片了,都成海洋了。但谁真的从早到晚一直都想着佛?也许在精进打佛七的时候,从早到晚基本上还能做到,但是做梦的时候也不一定能控制好,有的时候反而反弹,白天念佛太多了晚上做稀奇古怪的梦,甚至都可能做一些淫、怒、痴的梦,这是一种反弹哪。

【是故当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无常。】

所以色相之法(这个「法」指的也是元素),一切色相、非色相包括心念(心念是非色相的,是意识的)都是无常的,它是迁流变化的,一直在变、一直在变。所以修得好的人,他的心念就变得少、变得慢,或者真的做到了从早到晚都没几个念头,一直就是很空的那种状态,真的没几个念头。你看他该做什么事也做完了,但是好像是在无念的状态做完的。

大家都知道,念头就是能量,意识就是能量。像高僧大德,修到最后都没几个妄念、没几个念头,那么当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情上的时候,是不是能量就很容易都集中在这里?因为他没有多余的耗散(妄念很消耗能量),他平时没有太多妄念,他就积蓄了很多的能量,所以当他集中精力于一个事情的时候,那个事情就很容易梦想成真。

几乎所有人都想梦想成真。随着我们修行程度的加深,有好多师兄也有感应,说我想什么就成了,过几天或者很快地甚至当天就成了。修行,刚入门的时候,一开始是见光见色的比较多,过一段时间就是想什么成什么比较多,这说明修行功夫得力了。

佛陀在《大悲经》里讲:阿难,持净戒者、修梵行者、有智慧者所愿能成。你不是希望想什么有什么吗?怎么做呢?说我们修持某个法门,比如药师法门、地藏法门,或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者念「大悲咒」……什么要男得男、要女得女,想什么有什么,怎么样做呢?怎么样能够使咒语真的灵验呢?佛陀告诉我们三个要点(大家可以做笔记):第一,持净戒:持好净戒(清净的戒律);第二,修梵行:前面讲了「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这就是梵行;第三,有智慧:要开了智慧,经常学经开智慧,有佛力在加持你。这三者具足的话,你的愿望很容易达成。

那么你想想你做到没有?很多人现在还没完全做到呢,才做到一点点就已经开始心想事成了,如果你全做到会怎样?所以「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啊!当你的心念真的能转外在的境的时候,你就真是如来了。佛到哪里看着哪里都是佛国,他就真的能转境了。所以要持好清净的戒律,平常要修梵行,要开般若智慧,这样我们就能心想事成了。

说「心想事成」,有的人就说,可不能心想事成,万一坏人心想事成,这世界不就毁灭了吗?你的担心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你看,要想心想事成,必须:第一,持清净的戒律;第二,修梵行;第三,有般若智慧。这三者具足,他就肯定不是坏人。所以众生的未来是不用担心的,不用担心世界毁灭、一个大劫成住坏空这些事情,不要担心,因为最大的能量都掌握在至臻圆满的佛陀这里了。

他有歪心、邪心,他的能量值其实是很低的,只是在「相」里做点小游戏糊弄糊弄自己。所以,一切色法和非色法都是无常的,这就证明它是可以改变的。「无常」就意味着改变,既然能改变,就可以被我们的心念所转。

【善男子,菩萨若能于一念中见一切法生灭无常,是名菩萨具无常想。】

——长期修禅定的师兄说,虽然我现在可能修的程度不行,还没有见到须弥山,也没见到四天王天、忉利天,但是我跳出地球了,我能看宇宙、看星系的生灭了。看星系的生灭这么快、这么快,几万年、几亿年一瞬间而已!他就开始大彻大悟了。

如果你经常修禅定,能定下心来观无常,在一念间看到了一切法的生灭无常(这里的「法」也是代表色相、元素),那么你就悟了。你还执著什么?这一念间几亿年、几个大劫过去了,你想你还执著什么?你不会把你的心住著在某个点上了,这说明你真的具备「无常想」了。所以,初期的「无常想」是用你第六意识去修的,我去看这个、看那个,很著相地看:哦,无常了,变了,不一样了。那很浅很浅。深刻的「无常想」,是你在禅定中一念之间遍观一切,这个时候就很深很深、深入骨髓了,这是真的「无常想」。所以,「无常想」,看着简单,其实不简单。

【善男子,智者修习无常想已,远离常慢、常倒、想倒。】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呀,你要总是这样修「无常想」,就是说,你既用第六意识心修,也在禅定中修,这样修着修着,你就远离了「常慢、常倒、想倒」。

「常慢」是什么呢?以为事物是恒常的,我可以长期拥有它。这个大房子、这个名车,我可以长期拥有它;这个美女,她的色相不变,我一直拥有她。这样你就有一种傲慢心了。但是你要观无常观久了,在定中一念见一切生灭的时候,你还有那种傲慢吗?没有了。你不住著,就没有傲慢了。所有的傲慢都是因为住著嘛。然后你也会消失那种「常」的颠倒,你不会认为什么相上的事是常的而处于颠倒的想法当中。你的想法不再颠倒,就拨乱反正了。

【次修苦想。】

到这个时候,佛陀说,「无常想」你修得差不多了,下面再修「苦想」(人生八苦的苦)。

【何因缘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于无常,因无常故受生老病死,】

修「苦想」的时候你发现,为什么苦啊?原来「苦」还真都是因为无常才苦的。我要是一直享受我喜欢的事物,按理说不应该苦啊?怎么就苦了呢?哦,心念在迁变。这碗饭,不管是哪个世界名厨师做的,我吃第一口的时候很香,第二口还可以,第三口慢慢淡了、没味道了,吃到最后一口没什么感觉了,好像味觉在变,心念在变,什么都在变。

——有的师兄说,我一开始很期待一个事物的时候,我是多么有激情啊,但是当我得到它的时候,骤然的空虚就来了,那个满足好像没持续多久,那个空虚感就上来了。那么这一切的痛苦源于哪儿?源于无常。你的心念是无常的,你的觉受是无常的,你的六根接触六尘,然后感觉这个六识给你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苦就生于这个无常啊!因为无常,所以受生老病死。相是无常的,所以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因缘故名为无常,无常因缘故受内外苦。饥渴寒热,鞭打骂辱,如是等苦,皆因无常。】

这个相的迁变,比如小孩子呱呱坠地,大人很欢喜。养个孩子多么不容易,终于长大了又很不听话,然后他的婚姻问题让你头疼,他的孩子问题让你头疼……

有一个当处长的朋友说,自从我儿子出生那天起,我的心就没有停息过,就开始为他烦恼,全都是为了儿子而烦恼,从他出生就开始烦恼,一直在烦恼。因为无常嘛,他一直变,然后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一直为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烦恼,因为无常而烦恼。他一直变,从小长到大,到老了,到生病了,一直为他烦恼。所以,因为无常的因缘,众生受着内外的苦。

内里的苦,像饥饿、干渴;外面的苦,像身体体表接触到的温度是寒冷还是热,为这些苦。被鞭子抽打了,别人辱骂你了,如是等等苦,都是因为无常,因为这个环境在变。如果环境不变,你安于一个理想的环境,它一直不变,你就不会苦,但是它在变,所以你会苦。所有这些苦原来都是因为无常带来的。

【复次,智者深观此身,即无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复是苦。】

智慧的人就看到,我们这个身体简直就是一个无常的器皿嘛,这个器皿本身就是苦的,它就是无常的,一直在变化。人总会老,身体总会开始没有力气,关节可能会开始疼痛,甚至要忍受种种的疾病和创伤。

我们身体这个器皿就是苦的,是无常的,这个身体里装的一切都是苦的,想一想你的内脏也是无常的,你的心念、想法一切一切都是苦的。

【善男子,智者复观,生即是苦,灭即是苦,苦生灭故即是无常,】

所以智者就观,生也是苦,灭也是苦。生的时候孩子苦,妈妈也苦;灭的时候自己苦,亲人也苦,爱人也苦。生灭都是苦。有生有灭就是无常,这种无常属于谁?谁在掌控啊?

【非我、我所,修无我想。】

智者就观,这个身体来了然后又走了,赤条条来、赤条条走,好像找不到那个一直存在的恒常的「我」,也没有一直恒常存在的「我」所拥有的一切,原来就是「无我」嘛。找不到那个「我」和「我所」——无我,如此之空,有一种幻灭的感觉。

【智者复观苦即无常,无常即苦,】

这种幻灭中就感觉是一种苦,是无常带来的一种苦,所以无常即苦。

【若苦无常,智者云何说言有我?苦非是我,无常亦尔。】

既然都是无常的,你执著的「我」在哪儿啊?这肉身一会儿来了,一会儿走了,你那个「我」去哪儿了,你找一找?找不到!找了半天,苦也不是「我」,它是我的感受;无常也不是「我」,它是相上的迁变。谁是「我」?还没找到「我」。

【如是五阴亦苦无常,】

你说,色、受、想、行、识是「我」,是吗?前面《涅槃经》中拆解过了,色、受、想、行、识哪个也不是你,都是你的幻觉,你的执著。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也是苦的。

【众生云何说言有我?】

众生还觉得哪个是「我」呀?那个「我」不存在。

——其实是虚妄的「我」不存在,「真我」(佛性)一直在。

【复次,观一切法有异和合,不从一和合生一切法,】

(「一切法」这里指的还是一切元素、一切相。)

一切色相、一切存在,有异和合,不从一和合生一切法。就是说,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是不同的因缘构成的,苍蝇和蚊子的结构就不一样,人和花的结构也不一样。一切色相、一切存在皆有不同的因缘去和合,不是说一种和合生出了一切,不是的。

【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

也不是说一切和合在一起生出了同一种色相,不是这样的。

色相是充满变化、参差不齐、缤纷多彩的。

【一切和合皆无自性,】

然后观,原来一切和合都没有自性,都没有那个「个我」的、永恒存在的、稳固的属性,没有!都是因缘会遇的结果,都是空的。

【亦无一性,亦无异性,】

这一切事物,你不能讲是「一」,因为从相上讲它不同;也不能讲是「异」,不能讲它绝对不同。其实色相和色相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一句话概括:非「一」亦非「异」。

【亦无物性,亦无自在。】

你要讲它是纯粹的物吧,有的还栩栩如生,还那么有生命力,甚至有激情。但是看看这三界内的一切相,受无常的控制,哪个也不自在。

【诸法若有如是等相,智者云何说言有我?】

既然这样,哪个也不自在,哪个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那么智慧的人就不会再说有「我」,不会执著那个「假我」为「真我」。

【复作是念:一切法中,无有一法能为作者。】

智者又会总结出一个结论:一切法中无有一法能为作者。就是说,万物之中没有一个主导者、一个神造作了一切,没有。

【若使一法不能作者,众法和合亦不能作。】

如果你找不到一个神造了一切的话,那么「众法和合亦不能作」。没有一个神造了任何一个事物,那么这么多事物更找不到一个神来造作了。

【一切诸法性终不能独生独灭,】

你再看一切色相、一切存在,都不可能不依赖其他事物自己生、自己灭。不可能!

比如说一个小猪,它说我不依靠任何事物,我自己生、自己灭。那是不可能的。首先小猪也有父母亲,然后它要吃粮食才能长大,它要排泄才能继续生存,它必须倚赖外在的地、水、火、风,内「四大」倚赖外「四大」。没有任何事物说宇宙中就存在我自己,我不依靠谁就能独生独灭。不可能的!都是要因缘和合,然后生灭、生灭……

【和合故灭,和合故生。是法生已,众生倒想,言是和合,从和合生。】

既然这个「相」存在,那么众生就颠倒,就著那个「相」,就说,哦,我知道了,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从和合而生。

【众生想倒无有真实,】

但是,说因缘合和,只是就「相」在说「相」,还没有触到最最最根本,所以,如果你只是执著「相」里的和合,那还是颠倒,还不是真实。

【云何而有真实我耶?】

怎么样才能拥有你的「真我」?才能体悟到你的「真我」?

【是故智者观于无我。】

智者首先拆解一切「相」,发现一切「相」空,知道了那个无我、假我、小我不存在,虚妄的「我」其实是不存在的。不存在,它才虚妄嘛。

【又复谛观:何因缘故众生说我?】

然后智者就想,为什么众生会把不存在的事物当作是「我」呢?

【是我若有,应一、应多?我若一者,云何而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人、天、地狱、饿鬼、畜生、大小老壮?】

如果这个不存在的事物是「我」,那么它是一个还是多个呀?如果是一个,为什么有种种「相」的差别?比如说这个是刹帝利,那个是婆罗门,这个是吠舍、那个是首陀罗。既然是一,为什么有分别?为什么又分出人界、天界、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众生有大的、小的、老的、壮的?如果是一,不应该分出这么多呀?

【是故知我非是一也。我若多者,云何说言众生我者是一、是遍、无有边际?】

那证明,这个「我」如果存在,它不是「一」。

如果你认为「我」是很多个的集成的话,那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我一打坐感觉我无限大?人人都感觉自己无限大。如果世界上有很多个「我」,「很多个」那肯定不是无限大。这个那个,这个挤那个、那个挤这个……像海里的沙子一样很拥挤,那是无限多个「我」。但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无限大,遍满一切处。每个人都这样认为,都认为自己无有边际,那说明这个「我」还不是很多个。因为要是很多个的话,个个无限大,不可能呀,「很多个」应该像沙子一个挤一个,都是有限的。

【若一若多,二俱无我。】

所以智者这样一拆,这个「我」说是「一」也不对,说是「多」也不对,所以「无我」。没有「我」,找不到「我」。

【智者如是观无我已,次复观于厌离食想,】

「无常」观完了,「无我」观完了,然后观「怎么样厌离食物」。

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贪恋食物。别说美食了,就是食物都不贪恋。

「厌离食想」——厌离食物之想。

——很多师兄(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因为私下里有好多师兄都讲,过午不食好难哪,吃得少点好难哪,八分饱好难哪。从小就是个美食家,就是对「吃」感兴趣,理想就是吃遍全天下的美食。修行之后我感觉断肉也很难,过午不食也很难,八关斋戒很困难。

那么我们看看菩萨们怎么修。

【作是念言:若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云何为食起身口意三种恶业?】

佛陀说,菩萨们这样观,如果一切色相、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都是苦的,都是无我的,我为什么还为了这个不存在的、无常的、苦的、无我的食物而起身、口、意的各种恶业呢?

一切无常、苦、空、无我,我为了谁去贪恋这些美食啊?众生甚至为了食物起了身、口、意的恶业,为了跟人抢吃的起嗔恚心,甚至恶口(骂人),甚至两舌(讲人坏话)。为了食物,有的时候心里一直惦念着:这顿吃完了下顿吃什么呀?梦里还在吃饕餮大餐。

【若有众生为贪食故起身口意三种恶业,所得财物众皆共之,后受苦果无共分者。】

但是你看吧,如果有几个人因为争吃的在身、口、意起了恶业,比如说抢了很多钱就是为了买好吃的,那么大家一起抢了钱分了,因为恶有恶报嘛,分完以后苦果来临的时候,谁代替你受啊?你自己造的苦果你自己尝是不是啊?你自己造的恶自己受恶报。

【善男子,智者复观:一切众生为饮食故身心受苦。】

善男子,智者就观,一切众生都是为了饮食的缘故,身心受苦。

——因为民以食为天嘛。很多人就说,我在这个单位一点都不开心,但是工资给的高,我还是在这儿干。为了饮食,身心受苦。有的单位经常加班,也没有加班费,老板的脾气不好,整天乱骂人,他还是在那儿忍着,在那儿上班,为什么呢?为了饮食,为了混口饭吃。

一切众生为了饮食,身心受苦。你看动物世界里,畜生道的众生为了饮食,狮子捕捉羚羊或者鳄鱼想要吃岸上的鹿,也都不容易是不是?在干旱的季节,有的动物大规模地迁徙,也是为了饮食。

【若从众苦而得食者,我当云何于是食中而生贪著?】

智者就想,众生那么多身心的苦恼都是因为饮食而生,我为什么还对于食物有这样的贪著呢?

【是故于食不生贪心。复次,智者当观:因于饮食,身得增长。】

这个食物给众生带来了这么多的烦恼,我为什么要去贪这个烦恼之源呢?甚至说食色性也,食物都排在色欲的前面了,因为你吃不饱肚子也不可能有性欲。食物是如此重要,众生因为食物生起如此的贪著和烦恼。智者就观:确实,我这个肉身要想存活呢,必须要喝东西、吃东西。肉身想要存活,确实要依靠着饮食,吃多了可能就胖一点,身体就增长,力气也大一点。

【我今出家受戒修道。】

那么有的修行者出家了,他就想:我今天已经出家了,我已经受了具足戒,我开始修习佛道了。

【为欲舍身,今贪此食,云何当得舍此身耶?】

我为什么出家?我想要舍掉这个轮回身。我既然要舍掉这个轮回身,我何必贪恋饮食呢?

饮食支撑着轮回身,我要舍掉轮回身,我为什么要贪恋饮食呢?如果我贪恋食物,我怎么可能舍掉这个轮回身呢?

【如是观已,虽复受食,犹如旷野食其子肉,其心厌恶都不甘乐,深观抟食有如是过。】

——众生服用、吃食物的时候,我们知道有几种方式,比如有抟食(也叫段食),有思食,有识食,有触食,这是饮食的方式。

有的出家人就观,我为了断轮回才出家的,这个肉身所依赖的东西我不能过于贪著。所以他在吃东西的时候就好像在旷野里遇到了自己孩子的肉一样,他的心里是很厌恶的感觉,他根本就不开心。就是,该吃东西了,他觉得:哎呀,本来是想断除轮回的,但是身体却依靠着这个食物而存活,我是不得已为了修道而吃点东西,其实我是不想吃东西的。吃东西的时候觉得像吃自己孩子的肉,下不了嘴,很厌恶,心里是很难受的。他不会很贪恋,不会觉得这食物好美味呀,味道太好了,啧啧,太好了!不会这样子。

刚才讲的,有的智慧的人吃饭的时候就厌恶这个饭食,他是不快乐的。这个地方讲的是「深观抟食有如是过」。

——抟食,有很多师兄吃过手抓饭,就是不用筷子、不用勺子,直接用手抓,把饭抟成一个团一个团送到嘴里吃,这是抟食,引申意义就是「段食」。就是,一般人吃饭的方式让修行人感觉并不贪恋,因为他并不贪爱食物。这是抟食的过患。就是每到饭点就有厌恶感,不是渴望着,千盼万盼,终于吃饭,不是这样的。而是,哎呀,又要吃饭了,真麻烦,这肉身真麻烦。是这样的感觉。

【次观触食,如被剥牛为无量虫之所唼食。】

然后观触食(触就是接触)。触食,我们就看最明显的,就好像被剥了皮的牛被无量多的虫子吃,就是被无量多的虫子唼食。

唼(shà)食,是吃东西的声音。虫、鸟或鱼吃东西有一种声音,很难形容,这里讲叫唼食。

被剥了皮的牛,有一些烂肉被无量的蛆虫吃的时候(挺恶心的),虫子碰到一点肉肉就消失了,碰到一点肉肉就消失了。有的师兄也见过蜗牛吃草或者吃卷心菜叶,它一接触,「唼喋」一下那点叶子就不见了,这是触食。它一接触,那个地方就消失不见了,这是触食。

修行者有时候故意去观一些很恶心的吃的场景,观那个烂肉被蛆虫吃的时候,那种蛆虫一接触那个烂肉,烂肉就不见了,好恶心,他就会厌离食物,不喜欢食物。

【次观思食,如大火聚。】

然后再观思食。

思食,也叫念食,就是我们在思想中、在意念中吃东西,好像望梅止渴,很渴,想一想梅子,想想山楂,就流口水了,就不渴了。

思食,就是在很饿的时候闭着眼睛想,想我正在吃我很爱吃的饭菜,然后流口水。这种感觉就好像用意念一吃就立刻饱了,就不饿了,很满足。就好像「大火聚」,很猛的火突然这么一烧,好像这个满足感就上来了,这样子。

【识食犹如三百钻矛。】

识食(识是阿赖耶识的识),识食是什么意思呢?你的识心、你的记忆中存储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就像牛反刍一样,明明已经到胃里的食物,又翻到嘴里来咀嚼,然后又到胃里,然后又翻上来……就形容你阿赖耶识仓库里这些关于食物的信息反复地发酵啊,撞击呀,咀嚼呀,你就像生活在梦里,梦里做梦吃东西一般就是识食了。你这阿赖耶识不消停,在梦里还在吃东西,还在咀嚼,还在品味,就像三百钻矛(这些武器)互相撞击一样的,力度很大,好像食性的汹涌大海里关于食物的记忆都混合在一起的这种感觉。

【善男子,智者如是观四食已,于食终不生贪乐想。】

智慧的人就这样观这个抟食、触食、思食和识食的时候,观这些有关食物的一切都觉得挺恶心的,他就不再生贪恋和爱乐之想了。

【若犹生贪,当观不净。】

如果还生贪恋和爱乐之想,佛陀说,你就观不净吧,就做不净观。

【何以故?为离食爱。】

为什么呢?为了离贪爱,做不净观。

【故于一切食善能分别不净之想。】

为什么说不净呢?想一想你所吃的东西里边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呢,一想很恶心啊。从外面买的东西,其实想一想那个厨房的卫生条件,那个加工过程,用的是不是地沟油,你就很恶心,就不想再吃了。食物被你咀嚼之后变成烂糊糊一样,到了胃里那个样子,想一想也是挺恶心的。这样一观,你对于食物就生起厌离之心了。

【随诸不净令与相似。如是观已,若得好食及以恶食,受时犹如涂痈疮药,终不生于贪爱之心。】

这种不净观渗透到一切处,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食物,是一级厨师、特级厨师做的上妙饭菜,还是地上捡来的一个烂馒头……不管是什么样的,你接触的时候,面前的食物就好像是治疗痈疮的药膏一样,我是不得不服啊,如果不服我会饿死,肉身无法继续修道,服的时候其实没有一点爱乐和贪恋之想。这样你对于食物的兴趣就完全消失了。

真正的修行者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因为他不贪恋食物,有的一天只吃一餐,吃什么都行,吃完就忘了。

佛陀在《涅槃经》中也讲,比丘们托钵行乞的时候,如果施主给的饭食里有肉,你就不要接受这样的食物,你可以提醒施主,就说我们出家人是不吃肉的。如果施主不方便,布施给你的食物里有肉,你就用水洗干净,一直洗到没有肉味儿了再吃,装过肉的器皿也要洗到没有肉味儿了再继续用。

佛陀涅槃前说,从今日起,真正的我的弟子不可以再吃肉。过去可能有善巧方便说三净肉、五净肉什么的,但是佛陀涅槃前说,我的弟子不要再吃肉。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已经断除了肉了,甚至很多师兄都吃纯净素很长时间了,那么他对于食物的贪恋程度其实是很浅很浅的,可能偶尔贪恋一些油炸的或者甜食,如果学了今天这一课,可能对于这些食品的贪恋感也会放下很多。放下的越多,你超脱的越多。

 「阿难且观是,法界甚难得。

譬如芭蕉树,叶叶分解之,获之无所得,万物皆如是。

譬如天雨时,水中之有泡,适起便复漂,万物亦如是。

譬如水之沫,但可以眼观,获之不可得,四种亦如是。

譬如明镜净,影现不可得,三界亦如是,阿难何为啼?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32.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时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号称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大般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七卷,首先依然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的翻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五上节课佛陀最后对迦叶讲到:善男子,凡夫的色相是从烦恼生的,如来的色相是远离了烦恼的。...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涅槃经》已经讲到了第三十六卷,有几个师兄跟我讲,自己都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不过还好,我手头的这部《涅槃经》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出版的版本,在第四十卷之后还有几卷后分,我们也是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多学一段时间,让《涅槃经》无限宏深的思想印入到我们的心海中。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看一下...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1 | 涅盘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各位尊者、各位菩萨: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大般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告诉我们:修行人修得了「四加行」之位,慢慢断了烦恼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证得初果的这些众生就好像恒河中的鱼出离水面,安住水面遍观四方。遍观...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7 | 涅盘经

各位尊者、菩萨:大家好!就在今天上午,听闻一个消息:我一直非常敬重的大德——梦参老和尚,已经示寂。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感应也是相当的明显。在这里,如果说醍醐这几年讲法有一点点微薄功德的话,把这些功德都回向给伟大的梦参老和尚。其实,不管梦参老和尚去到哪里,哪里都是净土,我们也不需要特定地、特意地祝他...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上节课佛陀提醒我们,修行者不要过于执著法相。如果执著法相的话,「不名为善」,那是不好的,也不能摧坏各种疑惑之网,可能还增加更多的疑惑。【迦葉复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说言不坏疑网?】迦叶就问说,世尊啊,像那些执著法相、执著某些...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8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偈颂大家都知道,都会背诵,但是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够完全透彻地了解佛陀真实的想法呢……继续来看《涅槃经》第三十四卷。【善男子,我于一时复作是说:施者施时以五事施。何等为五?一者、施色,二者、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