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68课·入世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3)《大般涅槃经》讲解700

00:00

师兄们:

大家好!

我国曾经有古人说,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对于我们学经学习惯了的佛弟子来说,一日不学经,就不知道心在何处安住。所以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大般涅槃经》。

上节课我们讲到,佛陀说,真正的佛弟子会了解佛的入涅槃也不是真的走,除非有邪见的人,是魔的伴党,是魔的那伙人,他们才认为如来涅槃就是真的消失不见了。

接着佛陀又说:

【善男子,我初不见弟子之中,有言如来不化众生,默然而住,名般涅槃也。】

佛陀告诉光明遍照菩萨说:这么久以来我一直不曾见过我的弟子中,有认为说「如来不需要去化导众生,直接在那打坐就行,那个就是般涅槃」。从来没有正信的佛弟子这样讲。如来在世就是弘法的,只要因缘具足,他不可能默然而住,在那里保持沉默,而一直不对众生进行化导教育的工作,仅仅默然而住的话,那个不叫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长者,多有子息,舍至他方,未得还顷,诸子并谓父已死矣,而是长者实亦不死,诸子颠倒皆生死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不见我故,便谓如来已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而般涅槃,而我实不般涅槃也,声闻弟子生涅槃想。】

善男子,就好像有一个长者,很尊贵的人,有很多很多孩子。有一次这个长者有事,就去了其他地方没有及时回来,那么这些孩子们没有看到父亲回来,就同时都说父亲死掉了。你觉得这样有道理吗?没道理。看不到不代表死掉了,父亲去了异国他乡还活着,只是你们见不到了就说父亲死掉了,这样对吗?「而是长者实亦不死」,这个长者没有死,他只不过去了外地让你看不见他了。在古代通讯也不发达,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这些孩子们不能够看到父亲的样子就说父亲死了,这样肯定是毫无道理的。如果真的有孩子是这个样子,我们就知道这些孩子实在是太颠倒了,根本就不明真相啊!「皆生死想」,他们都认为,看不见了那不就死了吗?不是这样的。

声闻弟子也是这样的。那些听经闻法的佛弟子,如果看不见佛了就说佛走了,没了,消失不见了。这样的声闻弟子就跟故事里的这些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来两千五百年前的这一次示现,在他八十岁或者说八十多岁的时候,在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间这个地方般涅槃,这种般涅槃,只是换了一种形态而不是死亡。「声闻弟子生涅槃想」,但是一般的声闻弟子还没有了解实相,就认为「相」空掉的时候,看不见的时候,就没了,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善男子,譬如明灯,有人覆之,余不知者,谓灯已灭,而是明焰实亦不灭,以不知故生于灭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虽有慧眼,以烦恼覆,令心颠倒不见真身,而便生灭度之想,而我实不取灭度也。】

佛陀说:善男子,就好像一盏明灯,有人把它盖住了。有人用密封的器皿或者金属外壳把这个明灯盖住了,你就看不到明灯了,你却不能够讲说这个灯灭了。比如说家里的电灯泡,你用很密封的东西把它裹起来,光消失了,你能说灯灭了吗?不能,只是被盖住了。它的光芒根本就没有减少,但是有的众生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感觉光消失了那不就没了吗?声闻弟子就是类似这样子的。虽然他们有慧眼,其实像天眼、佛眼、慧眼(智慧的慧),声闻弟子按理说也有慧眼,但是烦恼盖住了他们的眼睛,盖住了他们智慧的眼睛,使得他们的心颠倒,看不到如来的真身,就觉得那看不见了不就是死了嘛,不就是没了嘛,就生灭度之想,而实际上佛根本就没走。

【善男子,如生盲人不见日月,以不见故不知昼夜明暗之相,以不知故便说无有日月之实,实有日月,盲者不见,以不见故而生倒想,言无日月;声闻弟子亦复如是,如彼生盲,不见如来,便谓如来入于涅槃,如来实不入于涅槃,以倒想故,生如是心。】

善男子,又好像天生的盲人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因为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天生的盲人从来没看见过太阳、月亮,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昼,什么叫夜,昼夜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暗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不知道。因为不知道,就说根本就没有太阳、月亮,你觉得盲人对吗?他天生就是盲人,看不见太阳月亮,他就说哪有太阳、月亮?我看不见,你看不见就没有吗?其实真的存在太阳、月亮我们都知道,但是盲人看不见,看不见就生了颠倒之想说没有,你感觉对吗?

声闻弟子也是这样的,就好像天生的盲人一样,看不见如来就说如来入涅槃走了,世界上没有佛了,我们多么凄惨。记得《涅槃经》的开篇,当如来要走的时候很多弟子都慨叹世间空虚!世间空虚!都流着眼泪,毛孔向外渗血。这些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如来是怎么样子,所以文殊菩萨当初就不曾流眼泪,也不曾很悲伤,因为文殊明白是怎么回事。

「如来实不入于涅槃」,如来不是真的走,那众生太著相了,生了颠倒想,然后就认为如来走了。

【善男子,譬如云雾覆蔽日月,痴人便言无有日月,日月实有,直以覆故,众生不见;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以诸烦恼覆智慧眼不见如来,便言如来入于灭度。】

就好像云雾把太阳、月亮盖住了,愚痴的人就说太阳、月亮消失了不见了。而实际上太阳、月亮还在的,只不过被云雾挡住了而已。众生就是这样子,一旦云雾挡住了太阳、月亮,众生就喊:没有啦!没有啦!声闻弟子看不见佛就说佛不存在了,声闻弟子是被很多的烦恼覆盖了他智慧的眼睛,看不见如来的真身,然后就说如来真的消失不见了。

【善男子,直是如来现婴儿行,非灭度也。】

前面讲过「婴儿行」,说如来只是现婴儿行了,没有真的走。

【善男子,如阎浮提日入之时,众生不见,以黑山障故,而是日性实无没入,众生不见生没入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为诸烦恼山所障故不见我身,以不见故便于如来生灭度想,而我实不取灭度也。】

善男子,就好像阎浮提这个地方,日落的时候日头消失的时候说太阳落山了,那么众生就看不见太阳了,其实太阳还在不在?你想想?太阳系的太阳还在不在?肯定在,只是被遮挡了嘛,对吧!这里讲说被黑山遮挡的缘故,你看不见太阳了,太阳一落山你看不见了,然后天黑了,那你不能说太阳没了呀,对不对?

「日性实无没入」,太阳本身无所谓出入,它一直就在那儿,但是众生有的时候能看见,有的时候看不见。看不见的时候就说,完了,太阳不见了,消失了。声闻弟子也是这样的,被烦恼山障蔽了,看不见佛陀的真身,然后就瞎讲一些很消极悲观的话,而实际上如来一直在。

所以佛陀讲:

【是故我于毗耶离国告波旬言:却后三月,我当涅槃。】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当时释迦牟尼佛就在毗耶离国告诉魔王波旬说:你着什么急呀,我三个月后就涅槃。

【善男子,如来悬见迦葉菩萨却后三月善根当熟,亦见香山须跋陀罗竟安居已当至我所,是故我告魔王波旬:却后三月,当般涅槃。】

在魔王屡次三番地催着佛走的时候,有一次在毗耶离国,佛陀就告诉魔王波旬说,你别着急,我三个月后就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很有信心,他已经预料到迦叶菩萨,他座下弟子中的迦叶菩萨三个月之后善根就成熟了,他也预见到他的弟子须跋陀罗安居结束以后善根成熟了,会来到他所在的地方帮他去传法,所以佛陀可以放心地走了,因为他教出来很多好的弟子,后继有人了,所以佛陀就告诉国王说,三个月后我会涅槃。

【善男子,有诸力士,其数五百,终竟三月亦当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为是故告波旬言:却后三月,当般涅槃。】

善男子,有很多的金刚力士,大概数量是五百个人,「终竟三月亦当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陀教化众生那么久,慢慢地终于再过三个月,佛陀已经预料到有五百个金刚力士也会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所以佛陀可以放心的走了。他就告诉魔王波旬说,三个月之后我就般涅槃。

佛陀说:

【善男子,如纯陀等及五百梨车庵罗果女,却后三月无上道心善根成熟,为是等故我告波旬:却后三月,当般涅槃。】

除了以上这些弟子之外,还有像居士纯陀,佛陀在涅槃前谁的供养都不要,却独独收了居士纯陀的供养。这也是极大地鼓励了我们在家居士。天上天下还有其他佛国来的菩萨们向佛陀献供养他都不收,就收了这个工匠的儿子纯陀的供养,而纯陀是一个在家居士。

佛陀在《涅槃经》中告诉光明遍照菩萨,说:除了以上这些人之外,纯陀等等人,还有五百个车子(这是一类种族),还有庵罗果女这批人,三个月之后也都会善根成熟,发起无上的求道之心。就为了这些人,因为我教出来这么多我引以为豪的弟子,所以我可以放心地走了,所以我就告诉波旬说,三个月后我涅槃。

【善男子,须那剎多亲近外道尼乾子等,我为说法满十二年,彼人邪见不信不受,我知是人邪见根栽却后三月定可斫伐,我为是故告波旬言:却后三月,当般涅槃。】

除了这些修得非常好的弟子之外,也有很差劲的。佛陀也讲了说:善男子,须那刹多这个人,他总是亲近外道,亲近尼乾子那些人。我给弟子们讲法讲了这么久,我给须那刹多讲了十二年,须那刹多依然抱持邪见,依然亲近外道。他虽然也听我讲,但是不信也不受,我就知道须那刹多真是邪见像根一样栽在他心里了,他的心已经无法拔除邪见了,三个月之后我会把他从我的弟子中「斫伐」,就是像砍树枝一样砍掉这些不该有的树枝。三个月后我会做这件事情,所以我告诉某魔王波旬,说:我三个月后会涅槃。

【善男子,何因缘故,我于往昔尼连河边告魔波旬我今未有多知弟子,是故不得入涅槃者?】

为什么说此次在毗耶离国这个地方,魔王劝我走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三个月后我走。但是为什么在我最初成道的时候,我已经成正果的时候,魔王说释迦牟尼呀,你都已经修成佛果了,你已经圆满了,走吧,涅槃吧!为什么那个时候魔王劝我走我却不走呢?佛陀说:当时我在尼连河边,我告诉魔王波旬,我说,我当时还没有教出来那些多闻的弟子;没有教出来持戒严密的弟子;没有教出来很好的可以化导众生的导师,所以我不走。

【我时欲为五比丘等于波罗奈转法轮故,次复欲为五比丘等,所谓耶奢、富那、毗摩罗阇、憍梵波提、须婆睺,次复欲为郁伽长者等五十人,次复欲为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等无量人天,次复欲为优楼频螺、迦葉门徒五百比丘,次复欲为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兄弟二人及五百弟子,次复欲为舍利弗、目揵连等二百五十比丘转妙法轮,是故我告魔王波旬不般涅槃。】

因为当时我证道之后,我正准备给五比丘讲法呢,我正准备去鹿野苑(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我正准备去波罗奈城那边去转法轮,所以我不能走。那给五比丘讲完之后,我又给五个比丘讲了法,这五个比丘分别叫「耶奢、富那、毗摩罗阇、憍梵波提、须婆睺」。在给最初的五比丘讲完法之后,我又给这前面五比丘讲了法。然后给他们讲完法之后,我又给郁伽长者等等五十个人讲了佛法,后来我又给摩羯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摩伽陀国有的时候也翻译成摩竭陀国,音译)。我教化了这么多人之后,我也如约回到了摩竭陀国给国王——频婆娑罗王讲法

频婆娑罗王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他是阿阇世王的亲生父亲,频婆娑罗王被自己的儿子关了禁闭,后来又害死了,是这样的。但是阿阇世王后来也是虔诚地忏悔,到最后变成了佛教的大护法。

给频婆娑罗王讲完法之后,佛陀也给无量的人界、天界的众生讲了法,而且还给优楼频螺迦叶门徒五百比丘讲法,优楼频螺迦叶本来也是外道,后来信受了佛法,带着弟子五百个比丘都来归向了佛。后来佛陀又给那提迦叶、伽耶迦叶兄弟二人,以及五百个弟子讲法。后来又给舍利弗、目揵连等两百五十个比丘转妙法轮。

这里,佛陀就回顾了一下他从成道,最先开始给谁讲法,后来又给谁讲,又给谁讲法,简单地做了一下回顾,也给我们普及了一些知识。

「是故我告魔王波旬不般涅槃」,这里佛陀就对光明遍照说:最初第一次魔王劝我走,劝我涅槃,我不走是因为我传法的使命还没完成呢,所以不走。那现在我走是因为什么?使命完成了。

【善男子,有名涅槃,非大涅槃。云何涅槃非大涅槃?不见佛性而断烦恼,是名涅槃,非大涅槃。以不见佛性故,无常无我,唯有乐净,以是义故,虽断烦恼,不得名为大般涅槃。若见佛性能断烦恼,是则名为大涅槃;以见佛性故,得名为常乐我净。】

接下来,佛又开始比较名词,说:善男子光明遍照,文字相里有个词叫「涅槃」,但是也有一个词叫「大涅槃」,「涅槃」和「大涅槃」不是一回事儿。只有当你明见佛性,而且断了烦恼,断了烦恼又明见佛性,这样才叫「大涅槃」。如果你仅仅是没烦恼了,但是你还没有明了地见到佛性,那只叫「涅槃」。所以说见佛性很重要,也就说明心见性开悟很重要。断了烦恼了,又明心见性了,见了佛性了,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常乐我净了,这个才是「大涅槃」。如果是普通的小涅槃,那就是知道相是无常的,我们所执著的小我是不存在的,就知道这两点,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叫大乐,什么叫大净。所以说,必须又断了烦恼又见了佛性,才叫大「大涅槃」。只有见了佛性,才懂什么叫常乐我净。这个时候,你处在任何的境界中你都是常乐我净,不是说我必须把自己关在一个很清净的地方或者我必须出家,我才能常乐我净,不是的。如果你断了烦恼又见了佛性,你任何时候在任何环境都是常乐我净的。

所以对自己有信心的师兄们可以去试炼一下自己,在清净的环境中你的心很净,那不算本事,你去一个躁乱的地方,去一个有极大考验的地方,试炼一下你还常乐我净吗?如果不管环境如何,你都是常乐我净的,那是「大涅槃」。

【以是义故,断除烦恼,亦得称为大般涅槃。】

见了佛性,懂了常乐我净了,再加上断烦恼,这就是「大涅槃」。

【善男子,涅者言不,槃者言织,不织之义名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义,乃名涅槃;槃言去来,不去不来乃名涅槃;槃者言取,不取之义乃名涅槃;槃言不定,定无不定乃名涅槃;槃言新故,无新故义乃名涅槃;槃言障碍,无障碍义乃名涅槃。】

接下来佛陀又讲:「涅槃」,涅代表不,就是否定词。槃代表织,就是织起来(针织衫的织,丝织品的织,织毛衣的织),这个槃代表织,涅槃就是不织,不织是什么呢?不再织就生死轮回的幻梦了,不再织这个生死轮回的毯子了,不再编织它了。

槃,槃又代表覆(覆盖的覆),说涅槃就代表不覆盖,不被覆盖。你不被无明覆盖,了了分明地见到佛性,了了分明常乐我净,这个是涅槃。

槃又代表去来,涅也代表不,不去来,不去不来,叫做涅槃。

槃又代表取,索取的取,不取,涅槃就是不取,不取代表涅槃。不取就是不著相,不粘著什么,不刻意地想要什么。

然后槃还代表不定,槃代表不定,涅代表不,不是不定的,就是很定,没有不定存在,很定,这个是涅槃。

槃又代表新,涅是不,不新,就是无新,无新可新,不需要变得更新,也不需要变得更旧,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这个叫涅槃。

槃又代表障碍,涅代表不,代表无,无有障碍,就是涅槃。你到哪里都是舒服自在的,这是涅槃。

【善男子,有优楼佉迦毗罗弟子等言,槃者名相,无相之义乃名涅槃。】

优楼佉迦毗也是音译,「优楼佉迦毗罗弟子等言」,这些人说,涅槃的槃代表相,那么涅代表不,代表无,无相之义代表涅槃。涅槃就是入到那个无相中去了。无相,看不见了,入到那里去了。

【善男子,槃者言有,无有之义乃名涅槃;】

涅槃的槃还代表有。无有,无有是空,没有那个「有」,那就是本然的状态,这个是涅槃。

【槃名和合,无和合义乃名涅槃;槃者言苦,无苦之义乃名涅槃。】

然后槃还代表和合,然后涅代表不,代表无,无和合,不需要和合,本来就是这样的,如如的样子,无所谓聚,无所谓散,无所谓和合,或者分离,就叫涅槃。

槃又代表苦,涅代表无,无苦。没有苦,叫做涅槃。

【善男子,断烦恼者不名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

这个很关键,断了烦恼这个不叫涅槃,说我没烦恼了,这不叫涅槃。为什么呢?境界没到那,境界一到那你又生烦恼了,那能叫涅槃吗?真正的涅槃是烦恼再也生不起来了,消失了。你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不管别人表扬你,还是辱骂你,对你来说都一样,没感觉,你始终是那种很轻松、很愉快,空灵空灵空净空净的。别人做任何事,好像对你来说都不可能让你起烦恼,这个才是真的涅槃。我们再重复一次,「断烦恼者不名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烦恼的根都拔除了,生不起来了,这才叫涅槃。

【善男子,诸佛如来烦恼不起,是名涅槃。】

为什么说诸佛如来是涅槃,因为人家烦恼生不起来了。你想让佛烦恼一下,他都不可能烦恼。

【所有智慧,于法无碍,是为如来。】

如来具备了一切智慧,一切法都知道,没有任何的障碍,这才叫如来。

【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所障碍,是名虚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

如来不是声闻,不是缘觉,不是菩萨,不是凡夫。如来是真正的从真如那里来的,如来就是佛性的代名词。如来的身心,他的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国土,没有障碍。你没有办法算清楚佛陀的智慧。如果一尊佛跟你讲话,如果你让他讲的话,他可以一直讲下去,好像宇宙中所有的智慧都在他这里,他就代表一切智慧一样,没有任何的障碍,所以说如来的真身像虚空一样,常住,到处都在,没有变易,这个就是实相。如来就是实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如来不会真的走。你想他到处在,他走到那里去啊?哪都是他,他走到哪里去呀?当你悟到了这一点就说明菩萨你在学习《大涅槃经》微妙经典,终于领悟了,终于成就了第七种功德。

到这里就成就了第七种功德,还有第八种功德。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

《涅槃经》的菩萨摩诃萨们还能具足成就第八种功德。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除断五事,远离五事,成就六事,修集五事,守护一事,亲近四事,信顺一实,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学大涅槃可以除断五事,远离五事远离五种事成就六种事,修集五种事守护一种事,亲近四种事,信顺同一种实相,接下来后面会讲到的。「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善男子,云何菩萨断除五事?所谓五阴,色、受、想、行、识。所言阴者,其义何谓?能令众生生死相续,不离重担,分散聚合,三世所摄,求其义理了不可得,以是诸义故名为阴。菩萨摩诃萨虽见色阴,不见其相。】

说菩萨们学习《涅槃经》除断五种事,哪五种事呢?原来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啊。学习《涅槃经》慢慢地,色、受、想、行、识五阴对你的干扰就不存在了,五阴存在像不存在一样,这才是最高境界的。为什么说五阴(色、受、想、行、识)叫阴呢?因为它能够让众生「生死相续,不离重担,分散聚合,三世所摄,求其义理了不可得,以是诸义故名为阴」。

阴,它覆盖了众生,让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相续不断,离也离不开这个重担,分散了又聚合了,换成任何形式在六道中,以二十五有的形式在六道中来来去去,去去来来。过去、现在、未来一直在轮回,众生却无法认识到自己在轮回,这就是五阴搞的鬼,所以说它叫五阴。

菩萨摩诃萨虽然看到了色阴,但是却不见其相。

【何以故?于十色中推求其性悉不可得,为世界故说言为阴。】

学习《涅槃经》的菩萨摩诃萨们看到色相心不动了,看到像没看到一样,感觉一切不可得,都是空的,都是如幻的,不执著了,放下了。既然放下了这个色相也非色相了,但是为了随顺这个世界的众生才说这个是「色阴区宇」。

【受有百八,虽见受阴,初无受相。何以故?受虽百八,理无定实,是故菩萨不见受阴。想、行、识等亦复如是。】

那又讲「受阴区宇」。受阴区宇「百八」种——无量种。这些菩萨摩诃萨们学习了《涅槃经》,虽然也感受到「受阴区宇」了,但是「受阴区宇」对的干扰消失了,受像无受一样。想、行、识都是这样的,就是最终空掉了色、受、想、行、识对自己的干扰,色、受、想、行、识存在像不存在一样。

【菩萨摩诃萨深见五阴是生烦恼之根本也,】

所以说菩萨摩诃萨深深地洞见了五阴,知道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众生生烦恼的根本。你要是不为色、受、想、行、识所动,你的烦恼是不会产生的。

现在我们学院很多师兄都断烦恼了,等着再试试你的烦恼还会不会产生。如果你身上发生再美好再恶劣的事你的烦恼都不产生,那是真的修出来了,你可以毕业了。

【以是义故,方便令断。】

所以五阴是烦恼的根本。色、受、想、行、识如果真的不能再干扰你,你就解脱了,你就自在了。

【云何菩萨远离五事?所谓五见。何等为五?一者、身见,二者、边见,三者、邪见,四者、戒取,五者、见取。因是五见,生六十二见。因是诸见生死不绝,是故菩萨防之不近。】

那为什么说菩萨摩诃萨远离了五阴,还要远离五种事呢?说远离「五见」,五种邪见。这个我们在《楞严经》中讲过的,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就是因为这五种邪见的捣鬼,一个邪见又滋生更多的邪见,我们知道,你土壤里播了一个种子下去,种子总会生长发芽的,然后长大了说不定长出树,长出树,然后发了很多的枝,然后又有很多的叶子和花。就是这样的,五种邪见繁衍出了六十二种邪见。就是因为这些邪见,所以使众生陷在生死中,根本就无法解脱。所以菩萨们要远离五种邪见,不要靠近任何形式的邪见。怎么样远离邪见?去亲近正见!最简单了,亲近佛经嘛!亲近正见你就远离了邪见了。不要学着佛经又看世间奇奇怪怪的一些言论,结果搞得自己很乱,到最后佛经好像也学了,其它也学了,一点效果没有,自己根本没有解脱,自己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云何菩萨成就六事?诸六念处。何等为六?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天,五者、念施,六者、念戒。是名菩萨成就六事。】

说菩萨学了《涅槃经》就能成就六种事。什么事呢?六念处。六念处前面也讲过几次了,包括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这是六种事。

【云何菩萨修集五事?所谓五定:一者、知定,二者、寂定,三者、身心受快乐定,四者、无乐定,五者、首楞严定。修集如是五种定心,则得近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勤心修集。】

说学了《涅槃经》菩萨就能够证得五事,五种能力,所谓五定。这五种事而是五种定功,第一是知定,知道的知,知定;第二是寂定,寂是寂灭的寂;第三是身心受快乐定,身心受快乐定;第四是无乐定;第五是首楞严大定。

经常地学《涅槃经》你就能够证得知定,遍知一切的这种定,什么都知道了,你的心就不再向外攀缘,不向外驰散,对吧?什么都懂了你就相当的稳定,因为正遍知而获得一种定。

第二、寂定。总是学《涅槃经》,亲近佛陀的这种真如之境,你就证得了寂定,寂灭的寂,寂静的寂,寂定。

第三、身心受快乐定。常乐我净,还是舒适自在的,长期身心受快乐,身心都很愉自在,慢慢地这种定很稳定

第四、无乐定。这指的是离开了小乐,离开了苦乐二元的乐,拥有了超越二元的大乐。

第五、首楞严大定。

修集以上五种定,知定,寂定,身心受快乐定,无乐定,和首楞严大定,你就能够近于大般涅槃的境界了。所以菩萨要认真地学习《涅槃经》,学《涅槃经》就能靠近涅槃的境界。

我们都知道,真正稳定的定,是不会再动摇、动转的定。为了试炼我个人学习《涅槃经》的成果,我在不工作全力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有很多师兄知道,由于种种原因,我离开了天津来到了浙江。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我是下了班给大家讲课。有的修行人越修越想出家,曾经我也是越修越想出家,但是出家的因缘不具足,索性不出家了。我跟一个朋友说,「既然没有缘作释迦牟尼佛,那就学习维摩诘」。最近我又重新复习《维摩诘经》,我想在红尘中试炼自己。其实现在学佛的绝大多数师兄都是不可能出家的,因缘不具足。那很多师兄经常说,我工作太忙了,我感觉功课下了,或者工作太忙影响了我的修行。然后醍醐就想,我故意找一个很忙的工作试一试会不会影响修行。我现在对自己充满信心。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能够让父母安下心来,每个月有固定的薪水了,父母心也会安一些。同时,我们学院的很多师兄加紧用功地修行,最近问题问得也少了,我的空闲时间变多了,我也不想变得懒惰,所以还是想入世,来在世间相上做一些体现自我价值的事情。所以是多方面的原因,我又由出世转为入世了。我希望我能够以一颗空心在世间长期享受「常、乐、我、净」的状态,也给各位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师兄做个表率。出家能修成正果,在家也一样能佛陀在《涅槃经》中其实一直在鼓励我们,大家难道没有感觉到吗?

既然尘相皆是虚妄,那入与出又有什么分别?你只要安处在自性的常乐我净,你在哪里不是修行?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22.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68课·入世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8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80

第280课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后分》中的——应尽还原品第二。应尽还原品第二上节课讲到:佛陀涅槃前,向在座的所有大众展示了自己无量劫以来修得的紫磨真金色身。展示完毕之后,又把自己的「僧伽梨衣」披在了身上。【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9

第279课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上节课谈完怎么分自己的舍利之后,涅槃法会上的一切大众都非常地难过。佛陀劝大家「莫大愁恼」!【佛复告诸大众,汝等莫大愁苦,我今于此垂欲涅槃,若戒若归、若常无常、三宝、四谛、六波罗蜜、十二因缘,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8

第278课「文殊师利,若菩萨不行色空是菩萨行,不行色不空是菩萨行。何以故?以色自性空故。如是菩萨不行受想行识空,不行受想行识不空,是菩萨行。何以故?心意识不可得故。」——《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后分》部分。【阿难,我入涅槃,如转轮王经停七日,乃...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5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5

第275课「文殊师利,无生灭者,不起心意识,不思惟分别,若有分别则成无明,不起此无明则无十二因缘,无十二因缘即是不生,不生即是道,道是了义,了义是第一义,第一义是无我义,无我义是不可说义,不可说义是十二因缘义,十二因缘义是法义,法义是如来义。是故我说,若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如是见无所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第259课 「佛道亦无得,阿难何为悲?所合会为空,慧慧亦复空。若念若不念,一切法无念,无获空无有,譬若如野马。又如化象马,园果树木华,巧幻师所现,佛弟子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佛陀说,如果想要证得涅槃的境界,我们就要修习十种想(十种观修、观想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无常...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爱法者卧安,得喜志念清。真人所说法,贤者常乐行。法护行法者,如雨之润生」——《般尼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众生五识亦是有漏,非是颠倒,复非一念,何故不名清净梵行?】迦叶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世尊,众生的「眼、耳、鼻、舌、身」的功能,「眼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