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66课·天凉好个秋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3)《大般涅槃经》讲解582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

欢迎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继续来看《涅槃经》的第二十五卷。上节课佛陀讲了怎么样迅速地证得涅槃,有一些捷径和方法。佛陀也告诉我们,佛菩萨就是真正的善知识,是值得我们亲近的。

接下来继续看:

【复次,善男子,譬如大地所有药木、一切丛林、百谷、甘蔗、华果之属,值天炎旱,将欲枯死,难陀龙王及婆难陀怜愍众生,从大海出降注甘雨,一切丛林百谷草木滋润还生;】

这里就举例子,佛陀告诉光明遍照菩萨说:就好像大地上生长的这些植物,一切草药、树木,一切丛林,还有各种各样的庄稼、谷物,或者甘蔗,或者是花果,等等。在天气非常干旱炎热的时候,大地上的植物都快枯死了。这个时候,难陀龙王和婆难陀龙王就怜悯众生的缘故,从大海中出来降下了甘露一样的雨水,滋润了大地上的一切即将枯死的这些植物。所有的这些植物,被龙王降下的甘雨一滋润,全都恢复了生命力。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所有善根将欲消灭,诸佛菩萨生大慈悲,从智慧海降甘露雨,令诸众生具足还得十善之法。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名善知识。】

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所有的善根快要消失殆尽的时候,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了,就好像大龙王给世间带来雨水一样,诸佛菩萨从智慧海降下甘露的法雨,滋润着一切众生的心田,让众生即将枯死的善根,又重新恢复了生命力,使一切众生具足了「十善」之法。就是因为佛菩萨的指引、带动,所以众生开始修习「十善业道」了,不「杀、盗、淫」,不「贪、嗔、痴」,不要「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大家都知道了,可以讲「十善业道」是修行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如果「十善业道」都做不好,那未来天人都当不了,也就别想成为佛菩萨。所以「十善业道」是一切众生学佛的基础,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诸佛菩萨叫作善知识,因为诸佛菩萨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了,使众生即将枯死的善根又恢复了生命力,使众生能够具足「十善业道」,所以说佛菩萨是我们的善知识。

【善男子,譬如良医善八种术,见诸病人,不观种姓、端正丑陋、钱财宝货,悉为治之,是故世称为大良医;】

佛陀还讲,善男子,就好像良医,世界上非常棒的医生,他擅于了解各种医术,见到病人之后,不管病人是高贵种姓的、还是低贱种姓的,不管病人长得端正、还是长得丑陋,不管病人家里有钱没钱,金银财宝多不多,只要是优秀的良医(良医也可以理解为有良心的医生,不仅仅医术高明,而且有良心),有医术又要有良心,真正的良医不会在乎这个病人的种姓,不会在乎他的容貌,不会在乎他钱多钱少,都给他治病,所以世界上才赞美他说:这是真正的良医啊!这是有良心的,有医德的好医生!

【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有烦恼病,不观种姓、端正丑陋、钱财宝货,生慈愍心,悉为说法,众生闻已,烦恼病除。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名善知识。】

诸佛菩萨也是这样的,看到众生有烦恼之病,烦恼缠身,不得自由,不得自在,诸佛菩萨在教化众生的时候,不会在乎这个众生是高贵的种姓、还是低贱的种姓,不会在乎这个众生长得美、还是长得丑,不会在乎他有钱没钱,财宝多不多,供养多不多,诸佛菩萨怀着慈悯之心广泛地为众生讲说佛法,使众生听闻佛法之后,烦恼病就消失了,所以说诸佛菩萨是真正的善知识。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我们知道,真正的佛菩萨不会在乎你的种姓,不会在乎你的容貌,不会在乎你钱多钱少,只要你需要,只要因缘具足,他就会给你讲法,他会尽其所能,而不会考虑我得到什么回报,这才是真正的佛菩萨。

【以是亲近善友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在这里,佛陀就总结了,说:光明遍照菩萨,我前面给你讲了这么多条善知识的重要性。什么样的人才是善知识?为什么说佛菩萨是善知识?大家都了解了,所以说你经常地亲近善友(善知识),经常地亲近佛菩萨,就可以使你很快地证得大般涅槃的境界。前面说快速证得大般涅槃,第一重要的是亲近善友善知识,第二重要的是要听经闻法。

【云何菩萨听法因缘而得近于大般涅槃?一切众生以听法故则具信根,得信根故乐行布施、戒、忍、精进、禅定、智慧,得须陀洹果乃至佛果。是故当知,得诸善法,皆是听法因缘势力。】

佛陀接着讲,为什么说听经闻法可以帮助你迅速地证得大般涅槃的境界呢?一切众生是因为听经闻法的缘故才具备了信根。

很多人过去不信佛,觉得信佛很迷信,崇拜偶像,烧香拜佛,感觉很盲目,很没有智慧,很愚痴,但是因为听了经,闻了法,了解得多了,发现原来佛陀这么有智慧,真的能够解决众生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所以大家开始对佛法深具信心了。尤其是一些学者型的师兄,你没有铁的事实和例证给他,他是不会信的。只有当他真正的,亲自也实验了,说我从佛法里得到益处了,佛法里包含着宇宙人生无穷无尽的真理和智慧,他才真的开始信。你要是不听经闻法,你所理解的佛教就是出家吧、披袈裟吧、剃头吧,要么就是捐款吧、烧香吧、磕头吧,是吧?大家理解的佛教都是那样的。但是因为你学了经,闻了法,你才了解原来佛陀代表的是觉悟,是让自己消失掉一切的烦恼和习气。

佛陀是真正的众生身心的大医王,然后你会愈发的信,所以说必须听法,你才会真的信佛。平常不听法的那些人说我信佛,没事就磕头,又去捐款,这都是盲目的信,都不是真的信根。真正的信根,发自你整个的灵魂。就是你完全地被佛法征服,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怀疑,这才是真的信。必须听经闻法你才会具备真正的信根。当信根建立起来之后,你才真正地愿意去修习菩萨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有的师兄说:怎么见道?然后我发一个六度的图给他,他说这么多,这么复杂。多吗?就六点而已,就六门功课而已啊,还多吗?而且这六门功课每一门都有侧重点,像「布施」可以度掉你的悭贪吝啬心;「忍辱」可以修正你的嗔恚心;「精进」可以防止你退转和懈怠;「禅定」可以使你不著相,如如不动;「智慧」可以让你觉悟,让你放下,让你自在。这「六度」的每一度,里面还有个「持戒」很重要,「持戒」防止你放逸,因为不放逸才能成佛。

「六度」的每一度各有侧重点,可以修正我们无始劫以来的陋习,所以哪一度都不可以欠缺的。佛陀在《大藏经》里讲过,「六度」具足才能成佛,缺一度都不可以的,那你就要修,一直圆满那门功课为止。所以当你经常地听经闻法,知道怎么修了,然后听佛讲「六度」了以后,你才真正的愿意去实施。你连信都不信,人家讲「六度」,你会愿意做吗?不会的,对吧?你对这个人缺乏信任,他让你做什么,你都不会做。当你很信他,相信这个人,是个好人,对我好,做的一切都是利益我,然后他让你做的事,你才会考虑去做。信是一切一切的根本,真正的正信是从听经闻法开始的。真正的正信不是盲目的信,是从听经闻法开始的。听经闻法甚至成了「六度」的基础。

你不听经也不知道要修「六度」,以为信佛就是念经、磕头那么简单。只有当你在信的基础上,认真地修「六度」,然后才能慢慢地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证得缘觉、声闻,证得菩萨,证得佛果。所以当知,你要想得到诸种善法,都是从听经闻法开始的。这是讲听经是多么重要啊!你学一切的善法都是听经闻法开始的。你要是没有智慧的话,你不可能成功的。

【善男子,譬如长者唯有一子,遣至他国市易所须,示其道路通塞之处,而复诫之:若遇淫女,慎莫亲爱。若亲爱者,丧身殒命及以财宝。】

善男子,就好像一个大长者有一个儿子,他把这个儿子送到国外去了,送到其他国家去了。去干嘛呢?去买点当地的东西回来做生意。然后他就告诉自己的儿子,你要怎么走,哪条路畅通,哪条路拥塞,同时还告诉儿子说:一路上你可能会遇到风尘女子(淫女,就是从事色情行业的女人),千万不要亲爱淫女,就是不要跟淫女打交道,不要靠很近,更不要爱上一个淫女从事这种行业的女人,几乎没有真心的。如果你爱上一个淫女,你的身体会毁掉,可能甚至会丧命,甚至你所有的财宝也都会被席卷一空的。

【弊恶之人亦莫交游。其子敬顺父之教敕,身心安隐,多获宝货。】

同时,这个长者还提醒自己的儿子说,这一路上这么遥远,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很粗鄙、很恶劣的人,你也不要跟他们交往,一定要避开这些恶人。这个长者的儿子非常听话,非常孝敬、孝顺父亲,父亲说什么他都听。他很好地管理自己,一路上没有亲近淫女,也没有亲近弊恶之人,就这样,他在其他国家(在异国他乡)身心安稳,获得了很多的宝物,进了很多货都是很珍贵的,准备回国来卖。

【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敷演法要亦复如是,示诸众生及四部众诸道通塞。是诸众等以闻法故,远离诸恶,具足善法。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佛陀说,「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敷演法要」也是这样的,菩萨摩诃萨就好像前面例子里的这个长者一样,提醒自己的儿子,不要亲近淫女,不要亲近弊恶之人,菩萨摩诃萨为了让众生远离三恶道,给众生讲种种的法要——佛法的精要。菩萨摩诃萨在讲法的时候经常提示大家,提示所有众生,也特别的提示四众弟子,说修行之路哪里是畅通的、哪里是阻塞的,怎么样修得快、怎么样修得慢,要避免哪些问题,讲得非常的清楚。

怎么走是通畅的道路?修「六度」,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修习正法,这都是通畅的路。什么是塞的路?不听闻正法,盲修瞎练,或者说很著相等等,这都属于是塞的路。菩萨摩诃萨在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讲得非常清楚,怎么修,怎么证,要避免什么问题。所有的众生就是因为听了佛菩萨讲经说法,所以就远离了各种各样的恶,就具足了善法。远离了诸恶,聚足了一切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听经闻法真的非常重要。佛陀说,你要是经常听经闻法的话,你就会很快地证得大般涅槃。所以我们学院很多师兄很聪明,经常地听经闻法。

【善男子,譬如明镜,照人面像,无不明了;听法明镜亦复如是,有人照之,则见善恶,明了无翳。】

听经像什么呢?像照镜子一样,世间的镜子你要是擦得很明亮,照人的脸,长相非常的清楚、明了。听经闻法就好像照一面法的明镜,一照就知道自己差在哪儿了,(好,好在哪儿;差,差在哪儿了。)所以说听经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要时常来照一照法的镜子,看看自己今天有没有退转,习气有没有上来,哪些事处理不够完美,反观一下自己。

「有人照之,则见善恶,明了无翳。」照一照法之明镜,一照就知道自己今天哪一件事是善的,哪个意念是善的、哪个意念是恶的,明天要注意,或者下一秒要注意。经常地清醒明了,就远离了一切「翳」(「翳」是对于眼睛的遮挡,是一种翳病),你经常听经就能让你远离无明,无明就是没智慧,陷入贪、嗔、痴里面了。

【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所以佛陀说,经常地听经闻法,你就可以迅速地证得大般涅槃。因为看到像《大般涅槃经》这样的究竟了义的方等经典,你就好见到了佛的境界一样。跟佛一比较就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哪里要完善,怎么完善,所以听经太重要了!

【善男子,譬如估客,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随语得至宝渚,多获诸珍不可称计;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欲至善处采取道宝,不知其路通塞之处,菩萨示之,众生随已得至善处,获得无上大涅槃宝。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就好像一个人做生意,他想要去找充满宝石的地方,(「渚」,是代表水中的小块陆地,可以翻译成岛屿,)有的岛屿里面充满各种各样的宝石、矿石,这个估客(估算珍宝价格的人)他想要找到充满珍宝的岛屿,他不知道怎么找。怎么办呢?有人告诉了他,这个估客就跟随着这个人的指引,来到了充满宝物的这个岛屿,就获得了很多的奇珍异宝,简直数都数不过来。

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众生要是想到达很善的地方——「善处」,很高的境界,想要采取佛法之道上的珍宝的话,众生不知道怎么采,不知道路在哪儿,也不知道那条路是堵的、哪条路是畅通的,怎么办呢?菩萨告诉众生了,众生听着菩萨的话,根据菩萨的指引去找,就能找到「至善」之处,获得无上的大涅槃珍宝。这里也是比喻,就是说众生学佛是学佛了,不知道怎么修?怎么证?我现在是初果,还是二果、三果、四果?不知道。怎么办呢?听经闻法,学习经法,一学一对照,知道了,我现在到哪儿了,我应该怎么走,哪条路通,哪条路是堵塞的。根据佛菩萨的指引众生就来到了大涅槃珍宝的所在之地,就必将证得大般涅槃。

所以说最好的、不走弯路的方法就是听经闻法,广学经律。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释迦牟尼佛都厉害,说释迦牟尼佛讲来讲去不就是什么空啊,无我呀,听都听出茧子来了,觉得不想听了。而实际上,虽然空、无我,常、乐、我、净这么简单,但是内涵太丰富了。我们经常听经的师兄,知道这个内涵太丰富了,可以增进我们无量多的智慧。可以讲,任何的宗教理论体系都不像佛教这么宏大、深伟。

你看,世界上所有宗教你做一个比较,经最多的就是佛教,是不是?所以有的人望而生畏,觉得一学佛没完没了,这么多部经要看,就吓到了,「我信一个简单的宗教吧!这个简单的宗教就一本经,两本经」。当然,据说道教的经典也蛮多的,虽然尚未超过佛教。

【善男子,譬如醉象,狂騃暴恶,多欲杀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斫其顶,即时调顺,恶心都尽;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贪欲、瞋恚、愚痴醉故,欲多造恶,诸菩萨等以闻法钩斫之令住,更不得起造诸恶心。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接下来,佛陀又举例子了,说:善男子,就好像醉象(喝醉了似的大象),「狂騃暴恶」(「騃」是到处奔跑,动物很凶猛奔跑的样子),想象一下:这个大象发疯了一样到处奔跑,显得是非常的凶狠、暴恶。这个大象所到之处,它可以踩死很多人,而且大象力气非常大,它用象鼻子把你卷起来往柱子上一扔,你可能就完蛋了。所以说喝醉了的大象非常可怕。但是不用怕,有调象师(驾驭大象的师傅),非常厉害。他驾驭大象用什么?用大铁钩,「钩斫其顶,即时调顺」,他用大铁钩钩斫大象的头顶(「斫」是用刀斧砍,「钩」是钩住),大象的头顶算是它的要害了,调御大象的师傅用大铁钩一敲,或者一钩大象的头顶,大象就开始乖下来了,恶心就消失了。

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一切众生什么样啊?像只狂醉的大象一样,贪、嗔、痴炽盛,像喝醉了一样,不受控制,「欲多造恶」,欲望非常多,广泛地造各种各样的恶行。各位菩萨就好像是调御大象的师傅一样,他们用什么调御众生呢?世间调御大象的师傅是用铁钩,而菩萨用什么?用闻法之钩,就是听经闻法的铁钩。听经闻法可以帮助调御众生。通过听经闻法众生就不再起惑造业了。

所以说听经闻法特别重要,经常听经闻法,你就能很快地证得大般涅槃的境界。

【是故我于处处经中说,我弟子专心听受十二部经,则离五盖,】

佛陀说,如果听经不重要的话,佛陀就不会一直讲、一直讲……讲了四十九年,对不对?听经太重要了,所以佛陀一直在讲经,佛陀在很多经里都说:你们要专心听,要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或者善思惟之。光耳朵听还不行,要听到心里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一定要好好地消化吸收十二部经的精华,如果你真正的专心听受了佛陀的十二部经,你一定能够远离「五盖」。

「五盖」,我们在第二期的禅修课上跟大家说过,「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是五盖。你为什么充满贪欲、充满嗔恚,经常的犯困,爱睡觉,为什么你打坐静不下来,浑身很躁动,为什么你对于佛法总是起怀疑,总是质疑经文里的内容,为什么?业障导致的。听经闻法消了业障,你就远离了「五盖」,你就慢慢地减退了你的贪欲心,减退了你的嗔恚心,减退了你惛沉睡眠之心,减退了掉举恶作心,也减退了疑心,到最后五盖消失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听经!我们学院力争尽可能多的把佛陀讲过的十二部经都讲一讲。既然在讲,大家就尽可能多的听一听,绝对没坏处。佛陀讲,你要是专心听了十二部经(十二大类经),你就能够远离「五盖」,离开「五盖」。

【修七觉分,以是修集七觉分故,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七觉分」也叫「七觉支」,指的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

如果经常听十二部经,你就能离开「五盖」,然后完美地修行「七觉支」(「七觉支」也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把「七觉支」修好了,慢慢地就证得了大涅槃了。所以说听经闻法是一切的基础,非常重要!

【以听法故,须陀洹人离诸恐怖。所以者何?须达长者身遇重病,心大愁怖,闻舍利弗说须陀洹有四功德、十种慰喻,闻是事已,恐怖即除。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何以故?开法眼故。】

佛陀说,就是因为听经闻法,很多(初果)须陀洹的人就离开了一切的恐怖之心。为什么呢?比如说有一个例证:佛陀当时那个年代,有一个须达长者身体患了重病,心里生出了无穷无尽的忧愁苦恼,还有恐惧。当时,正好听到舍利弗讲法,舍利弗说须陀洹初果,你要是证初果,也已经很不错了,入流了,证初果有四种功德、十种慰喻(安慰晓喻,或者宽慰晓喻,慰喻大家可以理解为利益),你要是证得了初果,就有四种功德、十种利益了。须达长者当时一听舍利弗讲法,听完之后,他的恐惧心就消除了。本来身体患了重病,心里非常的忧悲苦恼,非常的害怕,但是听舍利弗一讲初果的功德,须达长者的病竟然好了。所以佛陀说:你看,听经闻法多么重要啊!听经闻法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获证大般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它打开了你的「法眼」。

【世有三人,一者、无目,二者、一目,三者、二目。言无目者,常不闻法;一目之人,虽暂闻法,其心不住;二目之人,专心听受,如闻而行。以听法故,得知世间如是三人。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佛陀说,我们把世间的人分成三大类:一种、没有眼睛,一种、只有一只眼睛,一种、有两只眼睛。没有眼睛、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都是比喻,我们听一听是什么意思。

佛陀说,世间众生,有一类人没有眼睛,没有眼睛的就是那些经常都不听经闻法的人,很少听经闻法,几乎不听经闻法,这样的人相当于没有眼睛,他看不见真相,他什么都不懂,只是盲人瞎摸索,这是第一种人。第二种众生,只有一只眼睛。只有一只眼睛的众生,就是说也听经,偶尔也听经,但是心不在焉听,「你在听,我也听听吧。」听着,想着别的事情,一会又走开了,就这样偶尔听一听,但是心不在焉,耳朵过一过,心也留不住,这是只有一只眼睛的人。世界上还有一种众生有两只眼睛,有两只眼睛的众生就是专心听法的人。而且听了以后还照着做。

「以听法故,得知世间」,这样的人非常聪明,有两只眼睛的这些众生,认真听,照着做,他就了解了世间的一切。所以说听法是多么重要啊!只有通过听法才能打开你的「法眼」。法是什么?规律、规则、智慧、道路、方式、方法,你只有听法才能开「法眼」。

【善男子,如我昔于拘尸那城,时舍利弗身遇病苦,我时顾命阿难比丘广为说法。时舍利弗闻是事已,告四弟子:汝舁我床往至佛所,我欲听法。时四弟子即共舁往,既得闻法,以法力故,所苦除差,身得安隐。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佛陀又举例子:善男子,我过去在拘尸那城的时候,有一次,舍利弗身体突然得了重病,当时我忙着照顾阿难,我正在给阿难广泛地讲说经法,舍利弗当时没在我这里。但舍利弗生病之后,他听说我正在给阿难尊者讲法,舍利弗就求周围的师兄说:你们把我的病床抬到佛所在的地方吧,我想听佛讲法。这个时候,周围的师兄们非常有爱,就把舍利弗的病床抬到了佛所在的地方。舍利弗一听佛讲法,在佛法力的加持下,他所有的病苦立刻消失了,身体就获得了安隐快乐。所以说听经闻法真的非常重要,就是因为你多多的听法,你就能很快地证得大般涅槃。

这个故事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佛陀当时没顾上舍利弗,因为他当时照顾阿难,「我时顾命阿难比丘」,意味着阿难当时也需要照顾,也生病了,佛陀给阿难讲法讲经,舍利弗想听,让师兄们把自己的床抬到了佛所在的地方,看来病很重,路都走不了,师兄们把他的床抬过去的。就这样,一听经闻法,舍利弗的病就好了,获得了安隐。所以佛陀在此用这个例子来证明——大家要重视听经闻法。

事实上,前几天三号院一个师兄也在向我们展示他在听经前和听经后相貌上的变化,听经前眼睛里好像有红血丝,皮肤有点晦暗,然后听经之后,慢慢地皮肤水亮水亮的很嫩,眼睛很亮很有神。所以我们身边就有例证,当然类似的例证还是有很多的。很多有烦恼的师兄、有疑惑的师兄随着听经听得多,烦恼疑惑都消失了。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一定要多多地听经。

【云何菩萨思惟因缘而得近于大般涅槃?因是思惟,心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常为五欲之所系缚,以思惟故,悉得解脱。以是义故,思惟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接下来又讲,你听,不能只用耳朵听,还要听到心里去,就是用心思惟,「善思惟之」(善思念之),只有认真地思惟,心才能真的解脱,为什么呢?

佛陀说,一切众生都被五欲「财、色、名、食、睡」捆绑着,你看看世间众生,基本上都被「财、色、名、食、睡」捆绑着。有的时候,甚至出家了,你都得操心你的生活,没办法,你要活着,你有肉身,是不是?

「以思惟故,悉得解脱。」但是你听经之后再思惟,深入地细品,消化吸收,慢慢地你真的能解脱。虽然你面对的问题跟过去一样,甚至你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比过去多了无数倍,但是你依然解脱了,听经的缘故,脱去缚——解脱了,尘相是尘相,六根是六根,解脱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你一定要经常地思惟佛法。哪句话搞不懂,多品味、多思考、多探讨,这样就可以很快地证得大般涅槃。

【复次,善男子,一切众生常为常乐我净四法之所颠倒,以思惟故,得见诸法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是见已,四倒即断。以是义故,思惟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佛陀还说,善男子,一切众生经常误解什么是「常乐我净」,众生以为常乐我净的意思就是——「常」,生命是恒常的,相是恒常的,轮回挺有趣;「乐」,及时行乐;「我」,这是本我、自我、超我,我执炽盛,他以为这个「我」就是指的小我;「净」,我很清净,我去追求一个清净,其实本来就挺清净的,不需要追求都清净,只是你以为不清净。

众生一开始一看到「常乐我净」这个词就往往误解、颠倒,但是你要是多听经,多思惟,慢慢地就明白了,原来诸法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开始对于相的执著都放下了。放下了之后,又发现一个真正恒存的常乐我净,那个真正恒存的常乐我净就代表涅槃法性。祂不是你在相上的那点小儿科的理解了。所以佛陀一旦了解了真正的实相之后,颠倒就断了。四种颠倒,就是对于「常乐我净」错误的理解就停止了。就是因为听经并且认真思惟的缘故,所以就使得众生很快地懂得「常乐我净」的真实含义,使得众生很快地证得大般涅槃。

【复次,善男子,一切诸法有四种相。何等为四?一者、生相,二者、老相,三者、病相,四者、灭相。以是四相,能令一切凡夫众生至须陀洹生大苦恼。】

佛陀又在总结:善男子,你看世间一切诸法都包括四种相。哪四种呢?——「生、老、病、灭」。

如果叫生、老、病、死的话,像有的时候无情众生的毁灭,我们就叫灭,不叫死,所以这里叫「生、老、病、灭」。

一切诸法都有生、老、病、灭四种相。所以就是生、老、病、灭这四种相使得一切凡夫,甚至(初果)须陀洹都生出大的苦恼,说人活着,活一天就离死亡更近一点,人生下来就走向死亡,有的人越想越绝望,越想越害怕。

【若能系念善思惟者,虽遇此四,不生于苦。以是义故,思惟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但是你要是经常听经,佛陀的很多智慧灌输给你了,你就开始不著这个相,相是妄,对吧?海市蜃楼里的生、老、病、灭,我害怕什么呀!苦恼什么呀!你就放下了。所以经常听经、经常思惟的这些人,就不会因为生、老、病、灭的存在而感觉很苦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你要经常地思惟佛法就是咀嚼消化的过程。食物直接吞到胃里很难消化,所以你要咀嚼。咀嚼得越碎越利于消化吸收,就是这样的,所以思惟的过程就是咀嚼的过程。佛陀给了我们法食(法之粮食),我们用思惟把它嚼碎,然后吸收。

【复次,善男子,一切善法无不因于思惟而得。】

思惟非常重要,一切善法都是要经过你的咀嚼、你的思惟才能真正地吸收的。为什么呢?

【何以故?有人虽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专心听法,若不思惟,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思惟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有的人虽然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专心听法,他要是不思惟的话就根本证不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相信当时佛座下那么多弟子在听法,就算是常随弟子中,肯定也有经常溜号的人,佛陀讲着经,他突然溜号了,天马行空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肯定有,对不对?佛陀是知道的。所以佛陀说:有的人听了无量阿僧祇劫的法了,听得是很认真,但是都没有思惟,结果他还是没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什么?思惟太重要了!你吞下去了,不咀嚼一下,好消化吗?能消化吗?有的时候反而就把你噎到了。所以说思惟太重要,经常地思惟佛法,咀嚼、探讨佛法,这样才能够让你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近一点,才能快速地证得大般涅槃的境界。

【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信佛法僧无有变易而生恭敬,当知皆是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因得断除一切烦恼。以是义故,思惟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接下来,善男子,要是有的众生相信佛法僧不会变异而生起了恭敬心,「当知皆是系念思惟因缘力故」。有的人说佛法僧根本不会消失的,末法时期只是用来表法,只要你的心不「末」,佛法一直长存,这是对的。所以,要是有的众生相信佛法僧三宝「三而一,一而三」,相信佛法僧不会变异,因为佛法僧的本质就是实相,实相是不会变异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个众生对于佛法僧始终有信心,有很坚定的信念,像这样的众生,对于佛法僧始终生恭敬心,就知道他肯定是认真了解了佛法,认真思惟了佛法,认真消化了佛法。所以他就断除了一切烦恼。他还有什么烦恼?他知道了佛就是法,法就是僧,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差异,本质都是实相。实相不生而不灭,不出而不没,那我有什么可忧愁烦恼的呀?我安住实相就行了,所以这个人是非常聪明的人。

【云何菩萨如法修行?善男子,断诸恶法,修集善法,是名菩萨如法修行。】

接下来佛陀又解释,为什么说经常地亲近善友可以快速证大般涅槃?经常地听法、经常地思惟可以迅速地证大般涅槃,而且还要如法修行。

【复次,云何如法修行?】

如法修行真的那么重要吗?佛陀说:什么叫如法修行呢?

师兄们经常会问:醍醐师兄,你看这段话如法吗?这种做法如理如法吗?

【见一切法空无所有,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以是见故,宁舍身命,不犯禁戒,是名菩萨如法修行。】

第一、「见一切法空无所有」。

不要陷到「法执」里,学经学傻了,执著经了,陷入法执了,那是错的。消化,吸收,应用,好像忘了一样,就是万法都存在心中,平常心里空净空净的,没有任何法,空净空净的,都消化了,都吸收了,都化为自己本身了,看不见了,这就是「见一切法空」,不是说法没了,而是化空了,你和法合为一体了,融为一体了,你就看不见它了。就好像你看不见自己的内脏,好像你时刻呼吸,却很少感受到自己的呼吸,法已经成了你,你已经成了法,这个时候才是「见一切法空」。

然后不执著任何法相,认为什么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这些法相都是空的,已经看到了实相。就是因为见到实相,安住在实相的清净当中,所以宁可舍掉自己的性命,也不会轻易地犯戒。不是刻意地说,我天天背戒律、背戒条,别犯戒,而是他整天安住在实相,你让他犯,他甚至都不会犯戒了,他都不知道什么叫贪,什么叫嗔、什么叫痴,什么叫杀、盗、淫,什么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你让他做,他都做不出来了。宁可舍掉性命他也不会改变在实相中的状态,这是持戒的最高境界——无戒可持,不需要持了,他做得如此完美——任何戒律,任何时候都不会犯,这就叫菩萨的如法修行。

所以你看《涅槃经》讲着讲着,到最后还是紧扣戒律,因为不持戒无法证涅槃,到最后总是又回到戒律上,持戒相当的重要。不管你是出家还是在家,是出世还是入世,要多多地安住实相,才能轻轻松松地把握好「无戒可持」,永远不犯戒,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呀!维摩诘居士就能做到,金粟如来的化身——维摩诘居士就能做到。

在修行的初级阶段,像舍利弗尊者说:要远离淫、怒、痴(要远离淫欲、嗔恚和愚痴),在修行的最高级阶段,证入实相,哪有淫、怒、痴?不分别,一切如此的清净,淫、怒、痴都成了解脱,一切都成了解脱。这并不是犯戒之人的开脱之词,这是最高最高的境界,是如来的境界。如来在哪里都是在佛国,世界上没有染污之地,也没有众生可度,也没有佛可成,没有涅槃可证,这就是菩萨的如法修行,法和自己完全合一。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24.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66课·天凉好个秋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第258课 「阿难起莫忧,观于法非法,法为不可得,何缘当有灭?如诸佛生时,得道亦如是,如佛转法轮,泥洹亦如是。生不生于生,佛道亦无灭,于无生之法,阿难何为啼?观我身毛孔,诸所讲说业,佛说空无有,法界亦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家好!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菩萨们怎么观无常,有粗无常、细无常、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涅槃经》已经讲到了第三十六卷,有几个师兄跟我讲,自己都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不过还好,我手头的这部《涅槃经》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出版的版本,在第四十卷之后还有几卷后分,我们也是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多学一段时间,让《涅槃经》无限宏深的思想印入到我们的心海中。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看一下...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1 | 涅盘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各位尊者、各位菩萨: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大般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告诉我们:修行人修得了「四加行」之位,慢慢断了烦恼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证得初果的这些众生就好像恒河中的鱼出离水面,安住水面遍观四方。遍观...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6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听经兼禅修时间。上节课我们讲到:佛陀说,迦叶呀,我有的时候为了讲一法而用无量的法,我为了阐释一个道理可能讲很多话。就好像经中说,一切清净离欲的梵行怎么修,怎么持戒,怎样获得真正的梵行,佛陀讲了很多话,但是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善知识」。佛陀也曾经对阿难尊者说:阿难...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上节课佛陀提醒我们,修行者不要过于执著法相。如果执著法相的话,「不名为善」,那是不好的,也不能摧坏各种疑惑之网,可能还增加更多的疑惑。【迦葉复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说言不坏疑网?】迦叶就问说,世尊啊,像那些执著法相、执著某些...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7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其实从上节课开始一直到接下来的好几节课,这个课程的题目都应该叫做「佛陀的无奈」。佛陀讲法那么多年,误解他的弟子如此之多,实在是非常无奈的一件事情。所以佛陀临走前就特意地跟迦叶菩萨澄清了很多自己想要强调的佛义,而不是弟子们广为传诵的所谓佛义。很多人学佛,学了很久很久,可能学的只是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