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1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2-26)《大般涅槃经》讲解830

00:00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

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所讲的最后一部经般涅槃经》三十六卷。

上节课佛陀告诉我们修行人修得了「四加行位,慢慢断了烦恼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证得初果的这些众生就好像恒河中的鱼出离水面安住水面遍观四方遍观四方就代表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之法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渧,

迦叶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就好像您曾经说初果须陀洹人所断的烦恼就好像方圆四十里的水面这样广阔已经断了非常多的烦恼剩下还在的那一点点烦恼就好像一根毛上沾的那一滴水那么点儿,非常少了说须陀洹已经断了无量的烦恼只剩下那么一丁点

此中云何说断三结名须陀洹:

在这部经中您为什么又讲断了三结才叫「须陀洹过去听讲法我以为只要断了绝大多数的烦恼那就是初果须陀洹了《涅槃经》,您又讲要断掉三结才是须陀洹怎么回事呢哪三结呢?

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因,三者、疑网?

第一、是「我见」之结,二、是「非因见因」之结,三、是「疑网」,疑惑之网。《涅槃经》佛陀说须陀洹(初果)要断了这三才是须陀洹

第一「我见」,就是我执我见我慢对于小我的思想和观点的执著,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对的态度相当的强硬可能唯我独尊这是我见结。须陀洹人需要断除我见结,他不会再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自己的观点是最英明的他不会再这样想

第二结「非因见因」,不是原因的把它当成原因了这就是错误的知见领会错了他总结出来的理论并不符合实相这是非因见因

第三「疑网疑惑之网佛陀的意思是你要是想得初果要先断我执我见再断邪见然后断疑惑之网

世尊,何因缘故名须陀洹遍观四方?复何因缘名须陀洹?复何因缘说须陀洹喻以+鱼?

迦叶菩萨此时就问释迦牟尼佛说:您过去讲不是说断了绝大多数的烦恼那就是初果吗怎么今天又变了呢?

迦叶菩萨在此处就追问本师释迦牟尼佛到底什么原因才叫初果为什么说初果之人就好像停留在恒河的水面能够观四方的鱼一样为什么把须陀洹(初果)之人比喻成魚+昔」(què)鱼呢?(这个字我们查到更准确的资料了(què),当然有的资料里写的这个注音是(cuò),(cuò)是错的应该读(què)音。大家注意这种鱼是魚+昔」(què)

迦叶菩萨说:为什么要把初果比喻成魚+昔鱼呢

佛言:善男子,须陀洹人虽复能断无量烦恼,此三重故亦摄一切须陀洹人所断结故。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过去我大概讲说须陀洹人已经断了绝大多数的烦恼还剩一丁点烦恼这是站在某个角度讲的那么今天我讲说须陀洹(初果)要断以上三结,当然是换了一个角度了

这以上三结「结」、「非因见因结」以及疑网结」,非常的重,能够摄一切须陀洹人所断结这三种结缚能够摄住一切的烦恼就是说所有的烦恼都是出于以上三点要么就是我执」、「我见炽盛要么就是领会了邪见,认识不正确要么就是充满疑惑

刚学佛的众生总是充满了疑问和疑惑如果你初果,那就没有那么多疑问和疑惑了也不会再抱持错误的观点了你的我执」、「我见也不像过去那么炽盛这三点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也要记住一定要断掉我见」,不要抱持邪见而且要断惑!

我们讲佛陀能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断苦破迷开悟——这就是断惑。你有疑惑那你就不快乐你的心不可能安定下来所以离苦得乐是断苦破迷开悟是断惑,苦和都断了那就成就了

善男子,譬如大王出游巡时,虽有四兵,世人但言王来王去。何以故?

接下来佛陀打了个比方说:迦叶善男子就好像一个大王外出巡游的时候虽然他可能也带了兵,就是各种部队会来保护他。但是世间人要是看到这个大王外出巡游的时候都会说某某大王外出巡游了不会去谈大王手下带的那些兵对吧为什么呢

世间重故。是三烦恼亦复如是。

大王是最重要的他的权力地位最高所以大王出游不管带了多少部队,大家都讲大王出游了没说部队出游了因为大王太重要了所以佛陀有的时候讲须陀洹断了无量烦恼有的时候又讲须陀洹断了三结,因为这三太重要了就好像大王能够统摄所有这些士兵一样这以上的我见」、「非因见因以及「疑网能够统摄所有烦恼一切烦恼都被这三点概括了所以有的时候我就讲初果之人断了三结,这样讲也是没错的换了个说法而已其实意思还是差不多的

何因缘故名之为重?

为什么说以上结「我见结、非因见因结、疑网结」非常重要呢为什么把它比喻成大王了呢

一切众生常所起故,微难识故,是故名重。

因为一切众生几乎都被这三所束缚而且这三又是那么的细微难以被人发我们很难找到我们内在那个很活跃的傲慢可能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挺明显但是我们自己很难感觉到就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难见庐山之貌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恋傲慢藏在最深处有的人表现的明显有的人不明显有的借助修行慢慢地,他的我执」、「我见就开始退了消了可能到最后还剩一点但是他很难发现

一切众生常所起故,微难识故,这个地方也非常重要一切众生都充满以上三种但是一切众生都很难发现。「是故名重」,太重要了都有却难以发现

如是三结难可断故,能为一切烦恼因故。

这三种缚确实非常难断佛都说了,很难断你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以上三种你就往里套肯定能套进去的。一个人绝大多数的痛苦和烦恼来自于:首先「我见」,就是执于那个小我无论是肉身态的小我还是思想意识的小我造成了绝大多数的烦恼剩下的邪邪见或者错误认知的烦恼有一些,还有一些疑惑。但最重要的是我见」,所以排在了第一位你也可以换一个词我执」,这样大家就好理解了。

「我见」是基于「我执」的,归根结底还是停留在那个加引号的这里一个人如果真的没有那他几乎就没烦恼了

所以佛陀说:如是以上这三结难可断啊!而且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

是三对治之怨敌故,谓戒、定、慧。

我们怎么样断呢?难断应该也能断吧?不然修什么呢想要对这三结「我见结、非因见因结、疑网结」,「是三对治之怨敌故,谓戒、定、慧」,这三结也有死对头的也有天敌的就是戒持戒禅定智慧),认真持戒妄念少了绝大多数也不怎么造业了;修习禅定慢慢的境界经常地学经法开智慧三者结合非常圆满绝对可以断掉以上三结,这是佛讲的这里有三结,我有戒

善男子,有诸众生闻须陀洹能断如是无量烦恼,则生退心,便作是言:‘众生云何能断如是无量烦恼?’是故如来方便说三。

很多众生听说初果就能断无量的烦恼了有的众生就丧失信心了,说:天哪无量的烦恼啊烦恼无尽誓愿断那么多烦恼我怎么断呢没有头绪丧失信心了为了增强这些众生的信心佛陀就善巧方便讲了戒慧这三招

如汝所问,何因缘故,须陀洹人喻观四方?

佛陀说:迦叶,就好像你刚才问的到底什么,把证初果须陀洹的人比喻成停留在水面向四面八方看的鱼呢?什么这样打比方呢?

善男子,须陀洹人观于四谛获得四事:

须陀洹人长期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之法

我们简单来讲:「」,有为皆苦,相内皆苦;「烦恼生起的原因;「怎么样消灭这些烦恼深入寂灭的涅槃脱;「方式方法

须陀洹人总是去修学四圣谛然后慢慢就得了四事

一者、住坚固道,二者、能遍观察,三者、能如实见,四者、能坏大怨。

因为总是学四圣谛结果须陀洹人就拥有了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安住在坚固道上佛讲的解脱之道);第二「能遍观察」,开了智慧能遍观察去看一切相的本质第三「能如实见因为须陀洹断了「非因见因」那种错误的见了他就能如实见真相见实相见真理第四、「能坏大怨」,说能打败怨敌,能打败那些烦恼

坚固道者,是须陀洹所有五根无能动者,是故名为住坚固道。

接下来详细讲坚固道证明很稳定了,证初果的人,他的眼、五根不会轻易地被外在的风吹动针对外面的五,也已经有了耐力免疫力抵抗力这里没有提到因为根要是断惑、断烦恼获得大定那是很难的

初果的人前五根是稳定「无能动者面对已经有了免疫力所以说住坚固道形容他坚定稳固不容易倾动。

能遍观者,悉能呵责内外烦恼。

能遍观一切相烦恼都发生在执著当中尤其是烦恼源于你著相。须陀洹人了解了这个道理,他就能够呵责内外的烦恼当自己有烦恼的时候他能够呵责这些烦恼他知道烦恼的原因是自己又著相了,他自己去呵责自己,使烦恼消失,他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如实见者即是忍智。

前面经文讲性是慧。「如实见,能够见真实了。他总是修习禅定能够初步地观见实相了,你要想观见实相就要定慧等持。「观」就代表慧,「也代表智慧。所以说「如实见者即是忍智,他能够见实相,所以他就能够证得四加行」能够获得定慧等持中的慧观。

坏大怨者谓四颠倒。

须陀洹(初果)能够破坏大怨敌(大怨敌就是烦恼),这里大怨也代表四颠倒」。什么样的四颠倒呢就是针对常乐我净就颠倒了本来是常乐我净,他当做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他有偏空的倾向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偏空了),这是一种颠倒。那须陀洹呢,他战胜了四颠倒偏空

如汝所问,何因缘故,名须陀洹者?

佛陀说:迦叶,就好像你问的为什么叫须陀洹不叫别的名字呢?我们文中那么多个词汇为什么偏偏选这个词汇来称呼这种状态呢

善男子,须名无漏,陀洹名修习,修习无漏名须陀洹。

说:善男子迦叶,须陀洹「须代表无漏证得无漏圣道的无漏),「陀洹代表修习连起来就是修习无漏的圣道所以叫他「须陀洹」。

善男子,复有须者名流,流有二种:一者、顺流,二者、逆流。

然后佛陀又说:善男子迦叶,另外再换一个角度须代表「流我们看水流它有两种一种是顺流一种是逆流

以逆流故,名须陀洹。

须陀洹逆着业习的河流逆流而上,他不是顺流而下顺流而下就顺着业力和习气了)。须陀洹修行是逆流而上这种逆流的状态我们用须陀洹去称呼他。

迦葉菩萨言:世尊,若从是义,何因缘故,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不得名为须陀洹耶?

果像您说的「须陀洹代表修习无漏的圣道代表逆流而上逆着业习的河流而上),那么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不也是在修习无漏的圣道吗?他们不是也在对抗业力和习气的河流吗那他们也可以叫做须陀洹」了对吧

您说的须陀洹是什么意思呢?果、果、在做类似的事情吗他们是不是都可以叫做须陀洹

善男子,从须陀洹乃至诸佛,亦得名为须陀洹。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要是从前面两种含义上来讲的话那么确实是的无论是初果、果、果、果,菩萨辟支佛还是佛只要是在修习无漏的圣道只要是在逆流逆着业习之流而上),那都可以叫做须陀洹」,确实是可以的

若斯陀含乃至诸佛无须陀洹,云何得名斯陀含乃至佛?

如果从斯陀含开始,到阿那含、到四果阿罗汉到菩萨、辟支佛、这些人确实都必须是在修习无漏的圣道都必须是逆着业习的河流往上走的这样才可以如果他们没有做到最基本的须陀洹所做的他们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那个名称——什么二果、果、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菩萨或者

他们如果连初果都做不到的话他们肯定就不会拥有自己的那些名字了。初果是一个最深的基础,初果所做的那么他以上的这些果位的圣者也都具备,也做到

一切众生名有二种:一者、旧,二者、客。凡夫之时有世名字,既得道已更为立名,名须陀洹以先得故名须陀洹,以后得故名斯陀含,是人亦名须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复如是。

然后,佛陀说:迦叶,一切众生的名字有两种——一种是有的先前有的名字),另一种是后来的名字「」,即新的名字。当这个人还是凡夫还没修的时候他可能有世俗的名字张三李四……当他成道比如说他初果我们就说他是初果;证得二果了说他是二圣人证得罗汉了说他是罗汉证得菩萨佛就说是菩萨他本来有去的名字但是因为他修行成就的提高他可能有新的名字

比如说有一个人过去就叫某某人,那是学佛修行前,后来初果我们说他是初果。人家又往上提升了,证得(果)斯陀含的时候我们就叫他什么就叫斯陀含不叫过去的那个果位的名字因为人家已经提升了那么这个证得二果斯陀含的人他有没有做到(初果)须陀洹所做到的——修习无漏的圣道而且要逆着业习的河流往上走他肯定做到了如果他做不到不到二果。所以证得二果的人首先就是须陀洹同时又须陀洹高了,然后有了新的名字那么再往上证,他证得三果四果的时候我们又会给新的名字但是他过去的名字用在他身上也对的因为他得了如果前面这个台阶没有踩到,或者踩空了那么再上新台阶也很难

善男子,流有二种:一者、解脱,二者、涅槃。一切圣人皆有是二,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比如说初果须陀洹我们说他入流了或者叫预流果,入了什么流了呀佛陀说流分两种一种叫解脱一种叫涅槃。一切的圣人皆有这两种就是一切圣人都必须证得了解脱和涅才行

亦可得名须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复如是。

那么这些证得了解脱和涅的圣人可不是一般人你说他是须陀洹吗他是初果他肯定是如果初果都不是他不可能证得解脱和涅槃,这个人叫他二果,行不行也可以肯定也得了不然不会解脱槃,叫他三果、四果乃至菩萨一直到都可以因为只有佛才能证得真正的解脱和涅槃,他如果都成佛了那么你说初果位得了吗肯定那是最下面的台阶是不是那么二果、果、果、辟支佛、菩萨这些都得了不然他不可能到佛果位的所以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的

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来更新我们果位上的名字你今天可能是「十住位」的菩萨明天可能就「十回向位后天可能就「十地当然也有可能没那么大概这个意思你的修行境界提高的话别人对你的称呼会有变化的但是之前的那些称呼用在你身上也对的因为你也证得了。

善男子,须陀洹者亦名菩萨。何以故?

其实初果须陀洹人我们也可以叫他们为菩萨不是说位上真成菩萨是尊称他们为菩萨为什么呢

菩萨者即是尽智及无生智,须陀洹人亦复求索如是二智,是故当知须陀洹人得名菩萨。

这是因地的菩萨初发心的菩萨修行中的菩萨预备役菩萨尊称他为菩萨须陀洹人我们也可以尊称他为菩萨因为第一他在追求「尽智——追求烦恼灭尽的智慧我执灭尽的智慧他在追求这个,菩萨才会追求这个,而他在追求而且须陀洹人修习禅定持戒禅定智慧入无生法忍他在追求探索和证得之智慧只有菩萨才在追求无之智慧无生无灭)。所以须陀洹人有极其远大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尊称他为菩萨

须陀洹人亦得名觉。

(初果)须陀洹我们也可以称他为「觉者」,这个觉不是说大彻大悟无上正等正觉也不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相对于凡夫有所觉悟了我们几天没见一个师兄跟他一聊天感觉他「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就是这个意思他比前面觉悟了进步打开了得更透了那我们就说,你又觉悟了

须陀洹人也可以称之为觉者,因为相对一般凡夫来讲也很难得断了绝大多数的烦恼走在了正道上可以在涅槃河安住水面遍观四方了很了不起了所以说须陀洹人也是觉者。

在这里我们就知道世界上的觉悟者也分三九等的觉悟者太多了),初果开始那就算觉悟者了至臻圆满的觉悟者那就是佛了

何以故?正觉见道断烦恼故,

接下来佛陀解释说:为什么说须陀洹(初果)也叫觉悟的觉呢因为第一他拥有了正觉,修习八圣道过来的;第二、「见道总是修禅定也实证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第三、他也断了那么多烦恼,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都断了所以叫他觉者。

正觉因果故,

接下来又详细解释这个须陀洹人最了解的就是因果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相信最了解因果法则

正觉共道及不共道故,

他也非常了解什么是佛菩萨阿罗汉跟自己的共性什么差异性什么是我和菩萨佛都共同拥有的

大家都在修习无漏的圣道都在逆着业习的河流而上这是我们的共性不共道就是说不共之法(十八不共法),佛独有的我所没有的他也知道他也了解他总是学开智慧了解比如说眼六通说那是佛所有的我暂时还没有他了解

斯陀含乃至阿罗汉亦复如是。

那么就连(初果)须陀洹都已经如此的伟大了,在追求灭烦恼的智慧、在实证无生之智;然后正觉道、断烦恼连初果都做到的你说二果三果四果能不能做到都能做到

初果见到的风景上的这些人更能见到初果之下的就见不到但是佛见到的风景只有佛能见到

善男子,是须陀洹凡有二种:一者、利根,二者、钝根。

佛陀说:迦叶,要说(初果)须陀洹也有两种一种是利根的一种是钝根的

钝根之人人天七返,是钝根人复有五种,或有六五四三二种;

钝根的这些初果之人确实要在人间天上来回七次往返投生之后他才能够入涅槃、证解脱脱离轮回说这种钝根的初果之人来回要折腾七次今生在人间来生在天上犯了点错误下一次又在人间然后又在天上……人间天上往返七次到最后真的脱轮回了,是钝根的初果之人

佛陀又讲钝根的初果之人也有五种也不是说各个初果都需要人间天上往返七次的有往返六次的有往返五次的有往返四次的有往返三次的有往返两次的

初果之人也不一样这个初果之人可能人间天上往返了那个往返六次有五次的四次的三次的、两次的很有趣

利根之人,现在获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接下来又讲:初果之人不是还有一种利根的吗利根的暂时这个修行阶段是初果没几天再见他成了二再过几天三然后再修成四果了这也有

这种一直在变化的利根的这种初果他一直在更新自己的果位,像这样的利根须陀洹人他就不用人间天上往返那么多次,不用那么麻烦了有的生前就得了阿罗汉果,他就跳脱轮回了。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须陀洹人喻以+鱼?

刚才你也问为什么把须陀洹(初果)之人比喻成魚+昔鱼呢为什么不用别的鱼去作比喻呢单单用这种鱼打比方为什么

善男子,+鱼有四事:一者、骨细故轻,二者、有翅故轻,三者、乐见光明,四者、衔物坚持。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这个魚+昔四个特点第一、「魚+昔鱼的骨头很细所以很轻第二、「魚+昔鱼有翅膀身体比较轻盈它能飞第三、「魚+昔鱼喜欢看到光明要不长着翅膀老喜欢往上飞呢;第四衔物坚持一旦嘴里衔含住了什么东西很坚持不会轻易地放掉

须陀洹人亦有四事,言骨细者喻烦恼微,言有翅者喻奢摩他、毗婆舍那,乐见光明喻于见道,衔物坚持喻闻如来说无常、苦、无我、不净坚持不舍。

你看魚+昔鱼有着四个特点须陀洹人也有类似的四个特点。「魚+昔鱼的骨头很细就代表这个须陀洹人烦恼已经很轻微了很少了;「魚+昔鱼有翅膀能飞就代表须陀洹(初果)之人总是修禅定、修止观,修习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他总是修习止观,就是修习禅定;乐见光明,魚+昔喜欢看到光明,这就比喻须陀洹人他们已经见道了(见证道了),继续修就是了,已经证得了「四加行」位了。

又讲魚+昔一但嘴里刁住什么东西就很坚持、一直坚持,不会轻易地放掉它,代表这个初果之人须陀洹听了如来讲无常、苦、无我、不净,这些法之后,他就坚持不舍。他听了如来讲的法,他就很认真地去受持。

犹如魔王化作佛像,首罗长者见已心惊。魔见长者其心动已,即语长者:‘我先所说四真谛者,是说不真。今当为汝更说五谛、六阴、十三入、十九界。’

《涅槃经》前面讲过,有的时候魔王化现成佛的样子。

比如说魔王捣鬼,有一次魔王化现成佛的样子,来到首罗长者这里。首罗长者一看,佛来了,见了很惊讶,心里很震撼。魔王一看……看来我装的不错演得不错),这个长者心动了真把我当成佛了

高兴就对这个首罗长者说:长者我之前跟你们讲的法什么「苦、集、灭、道」四圣谛都过时了说法不是真的今天给你讲点新的法吧!其实四圣谛早过时了,我告诉你有五圣谛,我给你讲五圣谛;以前我给你讲有阴,那个过时了我现在给你讲六阴;我以前跟你讲有六根六尘十二入,那个过时了今天给你讲十三入;以前讲六根六尘六识十八今天告诉你原来的过时了今天给你讲十

长者闻已,寻观法相都无此理是故坚持其心不动。

首罗长者一听不对呀?「寻观法相都无此理」,我过去记得很清楚佛是怎么讲的佛讲的是四圣谛没有圣谛佛讲的是五阴,不是六佛讲的是十二不是十三佛讲的是十八界,不是十九界一听知道不对劲。我面前这个好像是佛的人怎么讲的跟我过去听的不一样呢所以他坚持过去所受持的佛讲的真理心不动摇

初果已经能做到这一点一般的魔王想来迷惑初果之人都不容易了因为初果已经深入骨髓领受了佛法他已经记住了非常圆满

佛法不需要再增添什么东西也没有多余的废话也不需要再什么东西但是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像佛的人说的话不像佛所以不信他初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得

所以佛陀说:一个了须陀洹的人就好像+鱼一样嘴里咬住的东西就不放松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我们学法学久了谁要用歪理邪说来蛊惑我们根本不会得逞的我们不会信的所以我们也像+鱼一样衔物坚持衔住的物就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真理

这节课的内容非常有趣味性而且也非常长知识长见识我们简单地做一下要点的复习

首先(初果)须陀洹已经断了绝大多数的烦恼还剩一点点了。有三能够涵盖和摄持所有的烦恼就是我见、非因见因以及疑网。要是想断掉这根深蒂固的三的话我们要依靠戒慧的方法持戒禅定和智慧同时须陀洹人已经可以住于坚固道,须陀洹的五根不容易轻动而且能够呵责烦恼烦恼生的时候相当的敏感也能够经常修习止观获证四行之法而且破坏大怨敌,就是四种颠倒

须陀洹人随着境界的提升他果的名字会有变化证得了初果之上的所有的圣者,都具备须陀洹的基本的特点同时又有拓展和提升

并不是所有的初果都必须在人间天上往返七次,不一定。往返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两次的都有也有的今生就证阿罗汉甚至更高须陀洹人烦恼轻微常修止观能够实证佛陀的解脱之道又能够把握佛法的真髓不动转一般的魔王去诱惑他他也不上当这些都是这节课的要点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十方三世一切正在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的圣人

感谢一切修习八正道的圣人

感谢古来所有的大德对《涅槃经》的翻译和传播

感谢所有众生帮助我能历练自己断尽烦恼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49.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1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第271课「文殊师利,如虚空平等无下中上,如来平等亦复如是,众生自见有下中上。」——《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相」上的时间已经跨入了二零一八年。今天的课也会充满希望和色彩。到上节课为止,《涅槃经》中的辩论会就已经告一段落,随着最后一个上场的外道——叫做弘广的婆罗门——他身...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时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号称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大般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七卷,首先依然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的翻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五上节课佛陀最后对迦叶讲到:善男子,凡夫的色相是从烦恼生的,如来的色相是远离了烦恼的。...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讲了阿罗汉的特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经解脱于轮回了。接着佛陀说:【如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就是说辟支佛也跟阿罗汉一样,也已经解脱轮回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接下来讲:【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罗...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涅槃经》已经讲到了第三十六卷,有几个师兄跟我讲,自己都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不过还好,我手头的这部《涅槃经》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出版的版本,在第四十卷之后还有几卷后分,我们也是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多学一段时间,让《涅槃经》无限宏深的思想印入到我们的心海中。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看一下...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7 | 涅盘经

各位尊者、菩萨:大家好!就在今天上午,听闻一个消息:我一直非常敬重的大德——梦参老和尚,已经示寂。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感应也是相当的明显。在这里,如果说醍醐这几年讲法有一点点微薄功德的话,把这些功德都回向给伟大的梦参老和尚。其实,不管梦参老和尚去到哪里,哪里都是净土,我们也不需要特定地、特意地祝他...

《大般涅槃经》讲解 218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菩萨戒弟子醍醐向各位问好!今天,2017年11月8日,醍醐已受菩萨戒。愿从此以后,各位师父、各位师兄认真地、严格地监督醍醐圆满地守好菩萨戒。同时醍醐也已发愿:尽未来际,代佛宣法!少讲废话,力求精准,鞠躬尽瘁。愿十方的诸佛都能为我作见证。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开始。也希望从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