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50课·怎么去不动佛国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3)《大般涅槃经》讲解773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收听长篇佛法连续剧《大般涅槃经》。

上一集我们讲到,从娑婆世界往东走大概过二十恒河沙那么远、那么多的佛世界,之后有一个佛国叫不动佛国。从不动佛国到娑婆世界来了一位大菩萨,这个大菩萨的名字是琉璃光菩萨。这个菩萨来的时候不是独自来的,他还带着眷属八万四千诸大菩萨一起来的,而且还不是空手来的,来的时候带着各种各样的幡盖呀,香花啊,璎珞呀,各种各样的美妙的伎乐。他们所带来的供养,比前面提到的所有众生给佛的供养都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了,来到了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来拜见释迦牟尼佛。来了之后先呈上了自己带来的供养,之后又向佛头面礼足。就是说,琉璃光菩萨远道而来,带着八万四千眷属,来了之后他们都向佛陀顶礼,用他们高贵的头和脸低下来去顶礼佛陀的脚。之后呢,合掌恭敬,向右绕佛又绕了三圈,表示诚意。诚意表达完毕之后,他们就坐在一边了。

【尔时,世尊问彼菩萨:】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开玩笑似地就问远道而来的这个琉璃光菩萨说:

【善男子,汝为到来,为不到来?】

您这是来了还是没来呀?

明明是来了,佛陀故意问,说您这是来了还是没来呀?

【琉璃光菩萨言:】

然后琉璃光菩萨就回答说,

【世尊,到亦不来,不到亦不来,】

他也开玩笑说,您要是看到我来了,那说明我没来;您要是没看到我来了,说明我也没来。

【我观是义都无有来。】

不管您看到我来没来,我的真身都没动,都没来。

【世尊,诸行若常亦复不来,若是无常亦无有来。】

一切相,一切色相、一切有为法如果是恒常不变的,如果是恒常不变,既然不变,那么我过去没来,现在也不会来,那就说明我没来。那么诸行如果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一切相,一切您能感知到的「相」,如果是无常的,既然无常就生灭变化,那来了也相当于没来,因为分分秒秒都在生灭变化,所以说不管怎样我都没来。

【若人见有众生性者,有来不来。我今不见众生定性,云何当言有来不来?】

要是有人明确地见到说宇宙中真的存在众生,真的有众生这种属性的话,那么对于这种著相的人可以讲「我是来了还是没来」,但是我这个人呢,一直就见不到众生有确定不变的属性。也就是说在琉璃光菩萨心中众生相已空,众生相已空。那么见众生相已空,我相、人相、寿者相也全空了,佛相也空了,都空了,所以说为什么您还问我来呀不来的?我心中「相」已空,不要问我「相」上的事。

大家可以看出,这个远道而来的琉璃光菩萨很有两下子,出场就很不一样,口才又非常好。他继续说,

【有憍慢者见有去来,无憍慢者则无去来;】

那个世间要是还有憍慢心的人,比如说有的佛,他要是万一有憍慢心,那肯定不是真佛。有憍慢心的人就会感觉,哎呦,一个大菩萨带着八万四千大菩萨从遥远的往东走过二十条恒河沙那么远的佛国,从那个地方来看我,啧!看来我还是挺厉害的。有憍慢的人会看到,哦,真的有菩萨来了或者一会儿有菩萨走了;但是,没有憍慢心的人,他不会看到有人来看我或者这个人又走了。

【有取行者见有去来,无取行者则无去来;】

「行」,一切行无常,诸行无常,「行」代表生灭法、代表「相」。有人要是还执著相的话,就会看到我是来了还是走了;人要是不取相作分别,就不会介意我是来了还是走了。

【若见如来毕竟涅槃则有去来,不见如来毕竟涅槃则无去来;】

要是有人感觉佛一涅槃是真的消失不见了,就像死亡了,死了没了。要是真的有众生盯着佛的肉身相,感觉佛一涅槃就什么都没了的话,这样的人就会看到,哦,这是有菩萨来、有菩萨走。这个人著相嘛。要是有人「不见如来毕竟涅槃则无去来」,有人悟到空性本在如如,佛陀没有来、也没有走。如果众生能悟到如来没有毕竟涅槃,就是如来不会真的消失不见,如来一直就是不来不去的,一直就是。如果有这样的众生,悟到了法性的本体,那么他也就不会再问「我是来了还是没来」这样的事情。

【不闻佛性则有去来,闻佛性者则无去来;】

所以说,不能够认识佛性的人,还不懂佛性是怎么回事的人,就会盯着这个「相」来看,说菩萨来了,来之前娑婆世界娑罗双树间还有异象呢,说不出来是什么颜色的光。要是著相的话,没有真正认识佛性的话,这样的人就会感觉有菩萨来、有菩萨走;要是有人真正了悟了佛性的本质,就会觉得来和不来是一样的,无有去来。

【若见声闻、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则有去来,】

如果有的人见到声闻、辟支佛乘能涅槃,就证明有去来。

【不见声闻、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则无去来;】

要是有的人认为声闻佛、辟支佛乘也能入涅槃,这样的人对于宇宙实相的了悟还不究竟,这样的人就会认为有菩萨来、有菩萨走。但是,如果有人意识到声闻、辟支佛还不究竟,他们即便是入到空里了,入到无想定、灭尽定,他们也没有真的入到涅槃的境界。如果能悟到这一点,这样的人就会了解,琉璃光菩萨以及八万四千他的眷属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自如如。

【若见声闻、辟支佛人常乐我净则有去来,若不见者则无去来;若见如来无常乐我净则有去来,若见如来常乐我净则无去来。】

要是有的人认为声闻佛、辟支佛就是佛了,就能证得「常乐我净」的最高之地了,这样的人就会感觉有菩萨来、有菩萨走。要是有的人领悟到,声闻乘和辟支佛乘他们还没有证得常乐我净,其实佛才是最究竟圆满的。要是能意识到这个,那证明这些人就了解了佛真正的本质,就不会再去盯着菩萨来呀去的这些「相」了。

接下来,琉璃光菩萨又说:

【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问,唯垂哀愍,少见听许。】

关于「来不来」这个事咱们就先谈到这里吧,先不谈过多了。其实我这趟远行而来还是有我的目的的,我是向您来请法的,希望您能够垂下您的哀悯之心,多多少少地讲给我听一听,我想问法。

【佛言:】

然后释迦牟尼佛就对琉璃光菩萨说:

【善男子,随意所问,】

想问那就问吧。

【今正是时,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所以者何?】

正是最好的时候问我问题,我会为你仔细地讲说分别的。为什么呢?

【诸佛难值如优昙华,法亦如是难可得闻,十二部经中方等复难,是故应当专心听受。】

抓紧时间问吧,不要再拖延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佛是非常难遇到的,像优昙波罗花一样稀有,而佛法也是非常难听闻的,非常难得。那么十二部经中的方等大乘经典,你要是想听讲,那就更难了。所以既然来了那就问吧,问完之后就专心地听我讲吧。

【时琉璃光菩萨摩诃萨既蒙听许,兼被诫敕,即白佛言:】

这个时候琉璃光菩萨摩诃萨既然已经得到许可了,他就对佛说: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有能修行《大涅槃经》闻所不闻?】

为什么说菩萨摩诃萨们只要能够学到《大般涅槃经》,就能听到自己所听不到的东西呢?「闻所不闻」,能听到听不到的东西。这个句子有点深刻,我希望您给我解释解释。

【尔时,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尽如是大乘大涅槃海,正复值我能善解说。】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赞叹琉璃光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看来真的来对地方了,你要是想遍览大乘的大涅槃海呀,正好遇到我了。「正复值我能善解说」,正好我还挺擅长讲说佛法的,讲了一辈子也讲习惯了。

【汝今所有疑网毒箭,我为大医能善拔出。】

今天你的所有疑惑之网,我都给你断除;你身上的所有疑惑的毒箭,我都给你拔出来。

【汝于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炬能为照明。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为汝作大船师。汝于我所生父母想,我亦于汝生赤子心。】

你对于佛性可能只是知道了,但是还没有完全地明了,正好我这里燃烧着智慧的大火炬,能够帮你作一下照明;你今天想要度过生死轮回的大河的话,我正好能够给你作一个船师来开船。你在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如果真的把我当成是你法身慧命的父母亲的话,我也会真的把你当成我的亲生孩子一样的。我会认认真真地给你回答。

【汝心今者贪正法宝,值我多有能相惠施。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释。】

今天,你的心只是对正法之宝感兴趣,正好我这里还真的有不少正法之宝,我正好可以布施给你,所以你一定要仔细听!仔细听!要认真地思惟我所讲的法的含义。我现在就为你分别讲一讲、说一说。

【善男子,欲听法者,今正是时。若闻法已当生敬信,至心听受恭敬尊重,于正法所莫求其过,莫念贪欲、瞋恚、愚痴,莫观法师种姓好恶。】

善男子,你要是想听法,现在是最好的时候了,如果听了法之后就要生起敬信之心,「至心听受」,一定要认真地听,要对正法恭敬、尊重。在听正法的时候不要抱着很挑剔的心去寻求讲法者,或者所讲之法的过失。千万「莫念贪欲、嗔恚、愚痴」,千万不要再起贪、嗔、痴之心了,也不要去盯着这个法师说哦,这个法师的种姓是高贵还是低贱哪?他讲得是好还是不好啊?长相是好还是不好?不要想这些。

【既闻法已,莫生憍慢,莫为恭敬名誉利养,当为度世,甘露法利。亦莫生念:我听法已,先自度身然后度人,先自解身然后解人,先自安身然后安人,先自涅槃然后令人而得涅槃。】

既然已经开始听法了,就不要再有任何的憍慢心了。千万不要为了得到别人的恭敬或者得到别人给你的名誉,不要贪求名闻利养而听法;一定要为了度众生,为了度众生而认真地领受佛法甘露的滋养。千万别想着,说我听法,先把自己度完了再度别人,先把自己给弄解脱了再去解脱别人,先把自己弄安稳了再安稳别人,我先涅槃了再让别人得涅槃。别这样想。

【于佛法僧应生等想,于生死中生大苦想,于大涅槃应生常乐我净之想,先为他人然后为身,当为大乘莫为二乘,】

你要对佛、法、僧生起平等之心。佛、法、僧三宝,你要生起平等之心。在生死轮回中,要感受到生死轮回中有甚大的苦恼,要厌离生死轮回。对于大涅槃,要了解大涅槃的本质是常乐我净的,你要先为他人着想,然后再为自己着想。先为他人着想,一切先利益别人,然后再考虑自己。一定要为了学大乘而努力,而不要停留在二乘的佛法思想中。

【于一切法当无所住,】

听了再多的法,你都要无所住。这个很重要!不要说听了一个法就抱着不放,成了包袱了,这所知障成了包袱了,不要这样子。

「于一切法当无所住」,不管听了多少法,消化吸收、放下它,消化吸收、放下它。

【亦莫专执一切法相,】

千万不要很专一地执著一切的法相。

执著法相是不好的,不要抱着一个《金刚经》走到底那个样子的,不要抱着它。消化吸收,放下它。

【于诸法中莫生贪想,】

千万不要对于法有贪心,成了「法贪」了。我听一个、再听一个、再听一个。这成了世间「相」里的人了,你就跟凡夫没差别了。不要生起贪想。

【常生知法见法之想。】

你要明了,你听法的目的是了解法、吸收法的营养,明见法所指向的月亮。这个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执著于手指而忘了月亮。

【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听法,是则名为闻所不闻。】

善男子,琉璃光菩萨呀,你要是能够像我前面说的这样认真地去听法,又不执著于法相,你就能够听到一般人所听不到的真正的宇宙实相、诸佛的甚深的宝藏。

我们知道佛陀讲法的时候,不是说只有琉璃光菩萨在下边听,无量无边的大众都在下边听,而未来能够有幸接触《大般涅槃经》的这些众生也在听。所以佛陀讲如上的内容也是讲给我们所有人的。

听法的时候要怎样听?要放下你的贪、嗔、痴,要尊敬,要尊重,不要总是寻求过失,边听边挑毛病。你要边听边吸收营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听,而不要挑毛病。如果边听法边挑毛病,就说明你有严重的憍慢心,贪、嗔、痴就没有去掉。

也不要看这法师和他是什么种姓,是正规学院毕业吗?修了多长时间了?他长得好不好看呢?这了那了……不要看这些。关键,你听的法对不对、准不准、正不正,这个很重要!不要观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那么,你在听法的时候,你是为了自己能够利益众生然后才认真听的,而不是说我听的法多,我的智慧多,然后我会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去听。也不是说我听的法多,我能得到很多的名誉,我能得到信众更多的供养,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且不要想着说,我听法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再帮别人吧。真正的菩萨是先想着帮别人解决问题,然后再想自己。

听法的时候,对于佛、法、僧三宝有同等的尊重,要对生死轮回生起厌离之心,要了解涅槃的本质是常乐我净。这一切都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无所住之心而听法,以一颗无所住之心去听法。听着听着完全散开、空掉,这样是好的,听完之后不要过于执著。佛陀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这些,这样认真、至心地去听法,那么我们就真的能听到一般人听不到的东西了。

接下来佛陀又说:

【善男子,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善男子,如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如不到到、不到不到、到不到、到到。】

佛陀就这样讲,显得很深奥。然后琉璃光菩萨就挨个儿问,说,

【世尊,云何不生生?】

为什么说有些东西是本来不生的,又生出来了呢?

佛陀说:

【善男子,安住世谛,初出胎时,是名不生生。】

比如说,一个佛从兜率天降下来,入到母胎十月怀胎,然后从母胎出来,这就是从不生到生的过程。不生到生。

【云何不生不生?】

为什么说有的东西是不生不生?不生的一直不生?

【善男子,是大涅槃无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

善男子,像大涅槃,大涅槃本身就无生无灭,它一直不生,也永远不生,所以是「不生不生」。

【云何生不生?】

那么,什么叫做生不生呢?

【善男子,世谛死时,是名生不生。】

就像著相来看,在「相」上讲,这个人明明活着活着又死掉了。本来活着的,后来死掉了。这就叫「生不生」。生出来了,活着活着死掉了,「不生」嘛,生出来又灭了,「不生」就是灭了。

【云何生生?善男子,一切凡夫是名生生。何以故?生生不断故。】

什么叫「生生」?生生不息,生生不断。一切凡夫一个妄念接着一个妄念,贪嗔痴,累积更多的贪嗔痴;业,累积更多的业,就在「业」里泡着出不来。这就叫生生不断,所以叫「生」。

【一切有漏念念生故,是名生生。】

所以凡夫所起的念头都是有烦恼、有漏失的念头,把自己的福德功德都漏掉了。这些念头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这叫「生生」。

【四住菩萨名生不生。何以故?生自在故,是名生不生。】

四住菩萨为什么叫「生不生」呢?因为四住菩萨已经能够得到了自在了,已经存在并且很自在了,所以说「生不生」。好像生,但是他不会灭,已经到达了不生不灭了,由生到达不生不灭,这叫「生不生」。

【善男子,是名内法。云何外法?未生生、未生未生、生未生、生生。】

这就是内法。那什么叫外法呢?像「未生生、未生未生、生未生、生生」。

【善男子,譬如种子未生芽时,得四大和合,人功作业然后乃生,是名未生生。】

善男子,就好像种子没发芽的时候,得到了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又加上有人去播撒种子,然后又盖上土,又浇水施肥,然后种子发芽了,这就叫「未生生」。原来没生出来的,现在生出来了,这叫「未生生」。

【云何未生未生?譬如败种及未遇缘,如是等辈名未生未生。】

那什么叫「未生未生」呢?就好像有一些焦牙败种(坏掉的种子,或者一些种子是好的,但是没有遇到合适的缘,它们就没有办法长芽。)就叫「未生未生」。没长出来,一直没长出来。

【云何生未生?如芽生已而不增长,是名生未生。】

什么叫「生未生」呢?就好像芽,生出来了以后却不增长,「是名生未生」。明明长出芽来了,但是长了两厘米,一直两厘米就不动了,就不再往下长了,这叫「生未生」,不再继续生长了。

【云何生生?如芽增长,若生不生则无增长,】

什么叫「生生」呢?在外法上讲,就好像这个种子发芽了,一直长呀长,「若生不生则无增长」,这个种子发芽了之后如果一直长,就叫「生生」。种子发芽了,长着长着不长了,那就是「生不生」,生出来但是又不长了,没有增长。

【如是一切有漏,是名外法生生。】

一切有漏之法就是一切相,一切相,都是生生灭灭、生生灭灭,生生不息的,这叫「生生」。「生生」是指的「相」里生生灭灭,一直有。

【琉璃光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琉璃光菩萨就对佛说:

【世尊,有漏之法若有生者,为是常耶?是无常乎?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则无有生;】

这种有漏之法,「相」上的有所漏失的这种不圆满的法,如果也有生的话,这种「生」是一直不变的还是无常善变的呢?如果「生」是一直不变的,那么有漏之法就「无有生」。如果它一直不变,一直不变,那就本来没有,现在也没有,一直没有了。

【生若无常,则有漏是常。】

如果说,「生」若是无常的,它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样无常变化的,那么「有漏」就是常。「有漏」这种状态就是一直存在的喽。

【世尊,若生能自生,生无自性;若能生他,以何因缘不生无漏?】

如果说「生」这个事情,从无到有长出来,「生」,如果它自己能生出自己的话,那不对呀,这个「生」本身没有自性,它怎么能自己生出自己呢?如果「生」能生出别的东西的话,那么为什么「有漏」生不出「无漏」来呢?

【世尊,若未生时有生者,云何于今乃名为生?】

如果没生出来的时候就叫做「生」的话,那么为什么现在也叫它「生」呢?

【若未生时无生者,何故不说虚空为生?】

如果没生出来的时候就叫做「无生」,那么就干脆把虚空叫做无生无灭好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佛就说,善哉!善哉!善男子,琉璃光菩萨呀,

【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其实一切不可说呀。「生」是不可说的,「不生」是不可说的……

【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生、不生」有因缘,因缘聚会的时候,在「相」上显化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就着「相」说一说;如果它不显化,我们怎么说它呢?

【云何不生生不可说?不生名为生,云何可说?】

为什么说「不生生不可说」?因为它本来就不生。既然不生,就一直不生,怎么能说「不生生」呢?这些是没法讲清楚的,「云何可说?」

【何以故?以其生故。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说。】

为什么说「生生」也不可说呢?长着长着就有了嘛,「生生故生」。如果不生,也没法形容;只有一切事物在「相」上显化的时候,才能够进行一些形容。

【云何生不生不可说?生即名为生,生不自生,故不可说。】

接下来就比较绕,实际上概括一下就是说,如果它不显化为「相」,我们是无法描述的。如果它不显化为「相」,我们还想描述它,是极其困难的,只有显化为「相」才能做一些描述。但是显化为「相」,证明是有因缘助推它;因缘具足,这个「相」才显化。对于那些没有因缘的事物,我们是无法进行描述的。

【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不生者名为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说。】

像涅槃的本体就是不生的呀,那我们怎么去讲呢?只能说它不生,还能说什么呢?「不生」你怎么形容?

【何以故?以修道得故。云何生亦不可说?以生无故。云何不生不可说?】

不能形容怎么办?你去修,你去证入,自证证知,到最后已经离开了言语文字的描述了,已经没法说,说不清楚了,你只有「证」,「证」才明白。然后你下了座,别人一问你,你去讲,其实也挺困难,那个境界怎么说呢?怎么说呢?不好说。

【以有得故。云何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只有在有因缘的情况下才可以描述一点点。

【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以是义故亦可得说。】

这个「生」,一说「生」,就说「相」显化了。「相」显化了,说「十因缘法为生作因」。有的时候说十二因缘描述了「相」从生到灭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又把这个「无明和识」去掉,讲十因缘。

十二因缘,我们是知道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链条,我们在讲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的时候讲过十二因缘,这是一个链条,一个引起另一个。那么这里谈到了「十因缘」,就是把十二因缘这个链条里前面的两个环节给去掉了,把「无明和行」给去掉了。大家了解,就是说十二因缘这个链条里的这十二个环节,去掉了两个环节,这就是十因缘了。

这十因缘描述的也是「相」里事,只要是「相」,我们就可以说一说。

【善男子,汝今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众钝故。】

接下来,佛陀就提醒琉璃光菩萨:琉璃光善男子,你今天不要着急进入到甚深的空定里面去。为什么呢?因为在座的大众有很多都是钝根的人,你要是讲那个生啊不生啊,「不生生」,听着听着他们就迷糊了,就听不懂了,所以不要讲那些。因为大众中很多都是钝根的人,你要照顾一下。

【善男子,有为之法,生亦是常,以住无常,生亦无常;】

有为之法来看生灭、生灭……盯着「生」来看这种存在,这种存在本身好像一直存在,只是在变化而已。「以住无常,生亦无常」,要是从无常的角度来看,生了,无法留住,它一直在变,这样这个角度看「生」又是无常的。

【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无常;】

那么留住的这个过程,如果你看,这个「相」的世界一直存在,从大存在的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种停留和停住它也是恒常的。因为它一个灭了又生出了更多个,生又导致了更多的生。

「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无常」,但是,这个生完了,然后灭了;那个又生了,又灭了。要是这样看这个连接性,「住」,就存在的时间上来讲,时间是很短的,它也是无常的,时间上是变化的。

【异亦是常,以法无常,异亦无常;坏亦是常,以本无今有故,坏亦无常。】

所以说,生住异灭,其实本质里,要说「常」呢,站在「相」里一直存在这个角度看,是常的;要是站在「相」的不停地坏灭的角度,它又是无常的。是这样的。

【善男子,以性故,生、住、异、坏皆悉是常,】

但是,生住异坏(或者叫生住异灭)的背后,在「性」上讲是常的,我们了解,宇宙中有这种生命力,它是恒常的。「相」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性」是一直常的。

【念念灭故不可说常,】

但是要是盯着「相」来看,是念念在生灭、念念在生灭,不能说「相」是常。

【是大涅槃能断灭故,故名无常。】

这个大涅槃,大涅槃的境界不生不灭,能够把「相」上的生灭给你断掉,所以这里,要是用「相」跟大涅槃去比,「相」就是无常的,大涅槃就是常的了。

【善男子,有漏之法未生之时,已有生性,故生能生;】

有漏之法这些「相」,有漏失的这些「相」,没生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了能生的可能性了,所以,生出来一个,又能生出更多个。

【无漏之法本无生性,是故生不能生。如火有本性遇缘则发,眼有见性,因色、因明、因心故见;】

无漏之法就像涅槃不生不灭,它没有生的可能性,也没有灭的可能性。它也不能说一个又生出更多个,因为它没有生的可能。就好像火有本性,火有热的本性,遇到合适的缘,那个火就显示出来它能燃烧,噼噼啪啪地,有声音,有热度。眼睛有见的功能,眼睛能看,那么因着有色身,然后你有觉知之明,你的觉性还起作用,然后众生就能够通过眼睛看到东西了。

【众生生法亦复如是,由本有性,遇业因缘,父母和合则便有生。】

宇宙中永恒的生命力,比如说如来藏,《楞严经》中总是提到如来藏。如来藏是一切生命的总来源,它就在这里,当业因缘会遇的时候,父母和合、神识入胎,慢慢就生出孩子来了。生命力本身是在的,但是需要因缘具足的时候才能显化为有形有相的事物。

【尔时,琉璃光菩萨摩诃萨及八万四千菩萨摩诃萨闻是法已,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恭敬合掌而白佛言:】

这个时候,琉璃光菩萨摩诃萨,还有八万四千个菩萨摩诃萨,听到释迦牟尼佛讲的法之后就非常激动,就升到了虚空中去了,距离地面大概有七棵多罗树的高度(多罗树是古印度非常高大的树)。他们飞到了虚空中,距离地面有七棵多罗树那么高的高度,然后恭敬合掌对佛说:

【世尊,我蒙如来殷勤教诲,因大涅槃始得悟解闻所不闻,亦令八万四千菩萨深解诸法不生生等。】

琉璃光菩萨和八万四千菩萨升到虚空中这么高,然后向佛顶礼。这里就从侧面烘托出释迦牟尼佛有多高大,对不对?如果释迦牟尼佛坐得很低,他们这些菩萨就不需要升到很高的地方跟佛讲话。此时,释迦牟尼佛非常高大,所以呢,琉璃光菩萨以及八万四千个眷属们向佛顶礼的时候,就需要升在虚空中。非常高,距离地面七棵多罗树那么高,在那里向佛恭敬合掌。然后说,世尊哪,今天得到了您殷勤的教诲,就因您讲大涅槃的境界,我们终于又继续悟了,开悟了,感觉在原来的基础上好像又解脱了一些束缚,我们真的听到了过去从来没听到的法,所以今天您一讲法,也让这八万四千个菩萨都能够了解甚深诸法「不生生、生不生」这些深妙的含义了。

【世尊,我今已解,断诸疑网。然此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无畏,复欲咨禀,唯垂听许。】

世尊哪,我们今天已经了解了,已经断除了一切疑惑之网了,但是呢,这次大会中有一个菩萨名字叫无畏,这个无畏菩萨,我感觉他好像有问题想问呢,希望您也把您的哀悯之心垂怜给这个无畏菩萨。看看无畏菩萨有什么问题想问呢?这里就从侧面说明这个琉璃光菩萨已经有他心通了,已经知道他这边没疑问了,但是座中有一个菩萨叫无畏菩萨想问问题。

【尔时,世尊告无畏菩萨:善男子,随意问难,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面向无畏菩萨说:善男子,尽情地问吧,你有什么问题呀?我给你仔细地讲一讲。

【尔时,无畏菩萨与八万四千诸菩萨等,俱从座起,更整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这个时候,无畏菩萨也是跟八万四千个大菩萨一起,就从座位上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细节大家注意,向佛问问题之前,这个无畏菩萨和八万四千菩萨先整理了一下衣服,衣冠端正,然后又跪下来合掌向佛提问:

【世尊,此土众生当造何业而得生彼不动世界?其土菩萨云何而得智慧成就,人中象王有大威德,具修诸行利智捷疾闻则能解?】

不动佛国那么好,刚才文殊菩萨一形容,我们都很向往,我们都想去不动世界。那个不动世界的菩萨们是怎么修的,才能修得智慧圆满,成为了人中的大象之王,有大的威德呀?您看,他们这些菩萨想来一下子就来到我们这里了,这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这都具备,一下子就来了,有大威德,具足了诸行,就是诸行圆满。「利智捷疾」,想来的时候速度这么快,想来一下子就来了,超越了二十恒河沙的佛世界呀,他们怎么修的呀?而且您看,从遥远的不动佛国来的这个琉璃光菩萨以及八万四千菩萨,一听您讲法立刻就明白了。一听就明白了,一听就悟透了,就解脱了。「闻则能解」,一听就懂了,也不需要思考就懂的,那么轻松,怎么回事啊?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开始讲了一个偈颂,告诉大家,你要是想修成像琉璃光菩萨这么伟大,想去到伟大的不动世界的话,你要怎么做?

这里讲得非常详细,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去到不动世界呢?

如果你做到了以下这些,你不仅仅能去不动世界。能去一个佛国,就能去所有佛国。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你有了一个佛国的通行证,你就有了去其它所有佛国的通行证。如果你具备了去极乐世界的能力,你就能够去宇宙中任何一个佛国。那么,如果你能够去不动佛国,你也能去极乐世界。大家要了解,所以我们看一下怎么才能去佛国呢?佛陀说:

【不害众生命,坚持诸禁戒,受佛微妙教,则生不动国。】

你平常不要杀众生的寿命,不要杀生,最好也别间接杀生,最好是不吃肉。不要伤害众生的性命,不要刻意地伤害、故意地伤害。偶然的,不知不觉的,无意中的,这个不可避免,没办法。不要故意杀害,说这儿有个虫子,我故意弄死它。不要这样子,不可以的。

一定要认真地持好戒,你是居士就持好五戒、守好十善,那么受了菩萨戒守好菩萨戒;是比丘、比丘尼守好出家人的戒律。持好戒,而且要经常地听闻佛陀的教法。有佛经的看佛经,能听经的多听经,一定要多多地接受佛的教法。这样你就能够去到不动佛国了。

【不夺他人财,常施惠一切,造招提僧坊,则生不动国。】

(注释: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不仅仅如此,下面还有,不要抢夺别人的财物,也不要偷盗。常常地作布施,与一切众生结善缘,要经常的主动、踊跃地造僧坊(就是僧人们居住的道场、寺庙),需要你捐款的时候要踊跃地捐,「则生不动国」。

这是跟财物有关的,不要太吝啬,不要总贪别人的东西,要经常地作布施,寺庙、道场需要你去作布施的时候你要踊跃。这样你就能生到不动佛国了。

然后,还有:

【不犯他妇女,自妻不非时,施持戒卧具,则生不动国。】

这个讲的淫欲方面。不要侵犯别人的妻子。不要犯邪淫的罪过。就是不要与不该发生关系的人发生关系。那么,「自妻不非时」,就是你与自己的妻子行房的时候,行淫欲之事的时候,不要在不恰当的时候。什么是不恰当的时候?比如说大白天,或者说妻子怀孕了,或者是女人正处在经期的时候,或者是家里妻子或丈夫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斋日,还有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都不要行淫。还有,比如说,妻子或者丈夫生病了,或者是心情极度糟糕的时候,或者是两方中有任何一方不乐意的时候,这都叫「非时」,就是不适当的时候。不要在不适当的时候行淫欲。布施给持戒者卧具,这样就能生到不动佛国了。

【不为自他故,求利及恐怖,慎口不妄语,则生不动国。】

不要为了自己或者他人去过于贪求名闻利养,也不要去吓唬人,不要去恐吓别人、威胁人。一定要谨慎你的嘴,不要打妄语,不要欺骗别人,承诺的事情要做到。这样你才能去到不动佛国。

【莫坏善知识,远离恶眷属,口常和合语,则生不动国。】

你一定不要去诋毁、辱骂或者背后使坏向你的善知识,一定要尊敬、爱戴你的善知识。比较好的老师,你要尊敬他、爱戴他,不要去搞破坏,不要使坏。

要远离恶的眷属。有一些眷属、朋友,总是带你陷入很糟糕的一些恶性习惯,你就要慢慢地远离他们。

嘴里经常说和合之语,不要总跟别人吵架,要经常使你所在之处一片祥和。这样你才能生到不动佛国。如果你总是搞破坏,你是去不了佛国的。

【如诸菩萨等,常离于恶口,所说人乐闻,则生不动国。】

像人家琉璃光菩萨还有八万四千菩萨摩诃萨,人家怎么做的?人家从来没有恶口,不会骂脏话的,嘴里都是说出来让人喜欢听的话。这样的人才能去不动佛国的。

【乃至于戏笑,不说非时语,谨慎常时语,则生不动国。】

甚至你开玩笑的时候都要注意,不要说一些不妥当的、不合时宜的话。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要注意。「谨慎常时语」,日常任何时候讲话都要注意。这样才能生到不动佛国。

【见他得利养,常生欢喜心,不起嫉妒结,则生不动国。】

见到别人得到名闻利养的时候要生起欢喜之心,不要去嫉妒别人。这样才能生到不动佛国。

【不恼于众生,常生于慈心,不生方便恶,则生不动国。】

不要让众生生烦恼,要一直用慈悲之心去爱众生。不要为了自己方便而去让众生有什么样的损失。这样你才能生到不动佛国。不要让众生生烦恼。

【邪见言无施,父母及去来,不起如是见,则生不动国。】

不要生起任何的邪见,要保持正知正见,要倡导大家去作布施,不要拦着不让大家去作布施。对于父母要孝顺,不要起邪见。这样才能够生到不动佛国。

【旷路作好井,种植果树林,常施乞食者,则生不动国。】

在空旷的地方,需要打井的时候你主动帮忙去打井,需要栽树的地方帮忙去栽树,经常给乞讨者食物。这样你才能去不动佛国。

【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

对于佛、法、僧要经常地去供养,哪怕供养一支香,一束香或者一盏灯或者献一束花,只要是诚心诚意的。这些也都累积了福德资粮,可以帮助你以后去不动佛国或者任何一个佛国。

下面是关于《涅槃经》的:

【若为恐怖故,利养及福德,书是经一偈,则生不动国。】

如果是众生因为生活中有很多的忧愁、恐怖,知道《涅槃经》功德无量,然后就开始去供养这部经、抄写这部经,哪怕只抄一个偈颂,也能够成为你未来生佛国的因,也能种下善因,为自己累积功德。

【若为悕利福,能于一日中,读诵是经典,则生不动国。】

如果你希求利益和福德,那么就在一天中读这个《大涅槃经》,这样就有助于你未来生到不动佛国或者其它佛国去了。

【若为无上道,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斋,则生不动国。】

如果为了无上的佛法之道,一天一夜中受持八关斋戒,这样也有助于你未来生到不动佛国。

【不与犯重禁,同共一处住,诃谤方等者,则生不动国。】

要远离那些经常犯杀、盗、淫、妄四重戒的人。尽量不要跟他们一起生活,也不要跟那些诽谤方等大乘经典的人一起生活,要清净自己周围的环境。这样你就能生到不动佛国了。

【若能施病者,乃至于一果,欢喜而瞻视,则生不动国。】

如果在有病人的地方,你踊跃地去给病人作布施,去帮助他们,或者去看望他们的时候带点水果,去看望他们的时候很欢喜而不是很厌恶。你就能去不动佛国了。

【不犯僧鬘物,善守于佛物,涂扫佛僧地,则生不动国。】

不要去侵犯僧人们的财物,对于寺庙、道场的这些物品,要像自己家的一样珍惜、爱护。要经常帮忙去打扫佛像或者僧人所居住的这些道场、寺庙,帮忙去清洁打扫。这样你就可以生到不动佛国去了。

【造像及佛塔,犹如大拇指,常生欢喜心,则生不动国。】

经常造立佛像或者佛塔,哪怕你经济能力有限,造了一个佛像和佛塔像大拇指这么小,但是也能够成为你未来生到不动佛国的因。

你的功德,根据自己的能力,能力有大小,能力很小你造个小小的佛像或者小小的佛塔。只要是怀着欢喜心诚心诚意去做的,这也能成为很好的福德资粮,以便于你未来生到佛国净土中。

【若为是经典,自身及财宝,施于说法者,则生不动国。】

如果有的地方在流传《大涅槃经》,你如果能够去作布施的话,对于这个讲法者做一定的布施,是布施经书还是他所需要的,这样去帮助他传法,你就能够生到不动佛国去。

【若能听书写,受持及读诵,诸佛秘密藏,则生不动国。】

如果你能够多多地听经闻法,又经常地抄写、受持,就是说领受佛义、如说修行,要做到。听到心里去再做出来,要做到位,然后再经常读诵这部经,读诵大乘经典,读诵诸佛的秘密宝藏,这样你就能生到不动佛国去了。

【尔时,无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已知所造业缘得生彼国。】

听完这些之后,无畏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哪,太感谢您了,我今天心里有数了,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我才能够去不动佛国了。无畏菩萨已经相当明确了,自己一定要去不动佛国,所以他就会按照佛陀刚才讲的去修行。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如上讲的这所有,我们也必定能够去任何一个佛国。

所以,这部经也是对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一个补充,就是说,怎么去佛国呀?怎么去啊?除了念佛之外平常该怎么做呀?如果你一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边一会儿骂人了,一会儿偷人家东西,一会儿非时行淫,一会儿怎么样,做一些不符合佛意的事情,那么你能去极乐世界?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那去了,极乐世界成地狱了。所以必须做得很好,再加上念佛,你才能去。做得很好,你不想去,那你也不会去是不是?做得很好又想去,那就能去了。

所以,今天的课也是非常重要啊。

对于很多专修净土法门的师兄来说,这节课也是蛮有帮助的,佛陀亲口讲的怎么去佛国。

愿以此功德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如愿往生到佛国净土当中!

愿整个宇宙都被佛所感化!

愿所有众生真正地成佛、做佛!

愿有一天世界上没有众生可度,到处都是佛!

其实,表面上看是去不动佛国,根性里是来到大涅槃的不动的、不生不灭的境界。大家应该能够领会到这个引申的含义:不动、不动——八风吹不动——不动、不动,不动佛国如果你能到,那么一真法界你也能到。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40.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50课·怎么去不动佛国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4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4

第274课「佛告舍利弗,菩萨行者具足四法得陀罗尼。何谓为四?不著秽欲,于诸众生不起嫉妒,施诸财物心无悔吝,昼夜常乐修习善法。菩萨行者具足如是四法,得陀罗尼。」——《佛说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来看一下《涅槃经》第四十卷的最后一课。上节课,佛陀对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长老讲,盲...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7

第267课「已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涅槃法会的现场。【外道众中复有梵志,姓迦葉氏,复作是言:瞿昙,身即是命,身异命异。】在涅槃法会中,来到娑罗树林找佛陀辩论的这些外道当中,有一个梵志,姓迦叶,他现在又站出来了。他对释迦牟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第266课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观看《涅槃经》中的辩论会。我们都知道这个辩论会是外道发起的,佛陀是被动参加的,因为佛陀本身并没有好辩、好斗之心。好辩、好斗之心其实也是「我执」的体现,但是被动参加还是可以的。为了阐明宇宙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1

第261课「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各位尊者:大家好!很高兴我们能够一起继续学习《涅槃经》。可能有的师兄感觉奇怪,明明是讲《涅槃经》,怎么放《心经》曲呢?因为今天我们讲的《涅槃经》等于是「涅槃经版的心经」。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一这里有一段(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第258课 「阿难起莫忧,观于法非法,法为不可得,何缘当有灭?如诸佛生时,得道亦如是,如佛转法轮,泥洹亦如是。生不生于生,佛道亦无灭,于无生之法,阿难何为啼?观我身毛孔,诸所讲说业,佛说空无有,法界亦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家好!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菩萨们怎么观无常,有粗无常、细无常、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2

今天的这个音乐挺好,我闭上眼睛坐在这里听着这首曲子,就好像看到不停地有更多的尊者和菩萨们络绎不绝地过来,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一起聆听本师的开示。其实我们都知道学习本师的开示,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的眼界,更开拓我们的心界,可以让我们过去坚硬的「我执」和「法执」都渐渐地融解掉。有的人认为学的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