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34课·无题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4)《大般涅槃经》讲解638

00:00

师兄们:

大家好!

享受内在的清凉,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十八卷。

这里依然是释迦牟尼佛与迦叶菩萨之间的对话:

【善男子,若有人言:我能浮渡大海之水。如是之言可思议不?】

释迦牟尼佛问迦叶善男子,要是有人口出狂言一个人能够游着游着漂过大海。这样的话你感觉可信吗?

迦叶菩萨回答说

【世尊,如是之言,或可思议,或不可思议。】

「可思」就是可信,「不可思议」就是难以难以想象

迦叶菩萨认为,如果有人夸口说,我一个人靠着自己的力量能够游过这片大海,这样的话有可能可信,也有可能不可思议。

【何以故?】

为什么呢?

【若人渡者则不可思议,阿修罗渡则可思议。】

迦叶说要是说个人不靠着船只,古代那个时候也没有飞机靠着自己的力量游过大海,那是不可思议的就是说几乎是不可能的,难以想象的。但是,如果这个夸口的众生不是凡人是阿修罗的话,他要是想游过大海,那是可思议的说可以想象的,可以谈论的,是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大海里本身就有一种阿修罗,他就住在海中,操控大海对他来讲太轻松、太轻松。而且还有很多阿修罗都能飞翔,所以渡过大海并不是难事。

迦叶的意思是,如果人夸口的话,很难想象一个人仅凭自己的力量渡过大海;但是如果阿修罗去夸口的话,那倒是有可能。

【善男子,我亦不说阿修罗也,正说人耳。】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我亦不说阿修罗也」,我没提到阿修罗,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仅仅是说人,不是阿修罗。

【世尊,人中亦有可思议者、不可思议者。世尊,人亦二种:一者、圣人,二者、凡夫。凡夫之人则不可思议,贤圣之人则可思议。】

然后迦叶就说世尊,要是说不是阿修罗,就是一个凡人的话,说他一个人凭着自己的力量能够浮过、渡过大海的话,那么人里边人道的众生也有两种,有的人可能能过,有的人就难以想象了。因为人道的众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圣人,一种是凡夫。圣人,轻轻松松做到的事情,凡夫可能很难都做不到,是吧?所以说凡夫不可思议。凡夫仅仅是一个平凡人,也没有什么修行功夫,他还夸口说,我能像达摩祖师一样,乘着一根芦苇就可以渡过江了。凡人什么本事都没有还夸口说我一个人凭着我的本事能渡过大海。这简直是在吹牛,是吧?「不可思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需要想象,也不需要谈论。

但是,如果有一些贤圣之人,修行很有功夫的,尤其久修禅定,证得了各种神通的话,这样的人说我能在水面上走过,我能在水面行走,不沉下去,我一个人渡过大海不费事那说明真的有可能。

【善男子,我说凡夫,不说圣人。】

佛陀就说迦叶,我指的不是贤圣之人,我就是说凡夫,我不谈圣人。那你感觉没有任何修行功夫的凡夫,也不借助什么交通工具,他一个人仅凭自己肉体凡胎的力量,他能够浮过这片大海吗?

迦叶菩萨就说

【世尊,若凡夫人,实不可思议。】

要是任何修行功夫都没有,也不是贤圣之人,仅仅是一个肉体凡胎的凡夫一个人想要飘浮过海、渡过大海,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然后佛陀说

【善男子,凡夫之人实不能渡大海水也,】

所以迦叶,大家都知道公认的凡夫仅凭自己的能力、能量,真的是很难渡过大海。

【如是菩萨实能渡于生死大海,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凡夫渡过大海相当困难,但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些菩萨摩诃萨们,他们能够轻轻松松地过生死轮回的大海,所以说不可思议吧?非常不可思议

【善男子,若有人能以藕根丝悬须弥山,可思议不?】

我们知道的,莲花下面的根要是切开藕的话,一般就会看到藕断丝连,里面有一丝丝的丝线。

佛陀说如果把藕根里边的丝线拽出来,用它绑住须弥山,你感觉可思议否?可能吗?

迦叶回答说

【不也,世尊。】

不可能的世尊藕根里的丝线才多长?而且非常脆弱,是不是?拉一拉就断了,怎么可能绑住须弥山呢?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一念顷,悉能称量一切生死,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佛陀在这里就说你看,用藕根的丝要是绑住须弥山,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不可能的吧?那么菩萨摩诃萨能够做到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于一念顷」,一个念头的功夫就能够称量一切众生的生死。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啊?那比藕根里边的丝绑住须弥山还要难。

「一念顷」,就是一个念头的功夫我们有过打坐经验的师兄知道,一个念头突然而来、突然而走,很难计算一个念头生起和陨灭的时间。一个念头的功夫是非常短的,但是菩萨摩诃萨的神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念头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称量一切众生的生死

非常地难得一个念头这么短的时间内称量一切众生的生死。你怎么生、怎么死,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未来世怎么样,过去世怎么样,一切一切菩萨全知道。这是禅定中的功夫。

「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所以佛经里提到的诸佛与菩萨的境界,是禅定中的境界。不修禅定的人是不会听懂的,他们会很诧异,会认为是瞎编的,是神话小说;但是久修禅定的师兄完全能够理解,这是禅定中的境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已于无量阿僧祇劫,常观生死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而为众生分别演说常乐我净,虽如是说然非邪见,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菩萨摩诃萨们在无量阿僧祇劫,就是无量的无量劫数不清的那么久的时间以来,一直就观生死轮回的「相」,生灭无常。没有恒定的「个我」的属性,没有永远的快乐,没有真正的纯净。其实只要你粘著于「相」本身,它就是染污。菩萨摩诃萨看透了「相」的本质,然后就为众生分别讲说什么是「常净」的深刻含义。

虽然一直在讲常净的深刻含义,但是「非邪见」,意思是这不是邪见这是正知正见,是对的。

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就等于在强调「常净」的学说是对的,不是邪见。那你们学习「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学惯了的人,乍学「常乐我净」还以为是外道的学说呢,而实际上是佛讲的。讲「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破除你对于「相」的执著当对于「相」的执著破除掉之后,你很容易沉迷于顽空、死空。所以就把你拉回来,告诉你,你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你还有佛性,「常乐我净」就是的样貌和表现形式。

「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所以菩萨们把众生推来搡去,众生一开始知见是错的,错得很离谱,然后菩萨们为了纠正,把他们推过来,一会儿又搡过去,搡到哪里来?搡到「常乐我净」的佛性这里来。

【善男子,如人入水,水不能漂,入大猛火,火不能烧,如是之事不可思议;】

善男子迦叶,就好像一个人走到大水里,水却不能淹死他;走到大火里,火却不能烧死他。这样的事也非常不可思议,对不对?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处生死,不为生死之所恼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的不可思议。虽然处在生死轮回当中,却不被生死轮回所恼害,所以说非常不可思议。

因为生死轮回的「相」,一会火山,一会儿地震,一会儿泥石流发大水失火……各种各样的灾难,天灾人祸无穷无尽。在这样痛苦的轮回当中,菩萨摩诃萨们度众生而来却不觉得苦,不被生死之所恼害,不被轮回中的任何灾祸所恼害。这个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你不是菩萨,你天天著相的话,世间一有点灾难,甚至别说灾难了,就是车辆刮擦一下,你就很烦恼、很烦恼了,别说有什么大的灾害了。

最近九寨沟又有地震,是吧?轮回中的众生真的很苦,每一次有这样无常的大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要「观」,观人生八苦,要生起厌离之心。如果没有什么灾难,你还觉得娑婆世界挺好的,轮回挺好的,干吗要出离呀是吧?你正这样想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灾难,让你意识到你正在空幻的戏里面,不要过于入戏,如果忘了这是戏,当真了,这就惨了。你看看为了不让你当真,隔一段时间就有一点啊、啊(火灾,水灾啊……)

菩萨摩诃萨在「相」中,他也要经受这样的灾难。但是,他们处在这个生死轮回当中却不被恼害,不生起烦恼,也没有怨恨,所以也是不可思议的。本来佛国净土是多么平安、美好,是吧?众生都在向往,但是呆久了还是要下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菩萨摩诃萨来到最艰难的环境中锻炼自己、锻造自己,所以他们不会被生死所恼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所以讲真的是不可思议呀

接下来佛陀说

【善男子,人有三品,谓上中下。】

人大概可以分成三品三种类型三种水平:上、中、下。

【下品之人初入胎时作是念言:我今处厕,众秽归处,如死尸间,众蕀刺中,大黑闇处。初出胎时复作是念:我今出厕,出众秽处,乃至出于大黑闇处。】

人里面最下品的人,是天生就爱抱怨的,把一切都想象得很糟糕,有很强烈的负面自我暗示。最下品的人入胎的时候,到了妈妈肚子里了,神识入胎了,入到这个正在发育的胚胎里面的时候,他好像很讨厌,说我现在就好像待在厕所里一样。「众秽归处」,妈妈的子宫里这么脏太脏了),像厕所一样,像死尸之间一样,又好像很多的荆棘刺当中一样,我在这里太不舒服了,天天这么黑暗,也见不到光。

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他也在抱怨,说我今天终于从厕所里逃出来了从那个众多污秽集成的地方逃出来了从那个大黑暗的屋子里逃出来了。这是人中最下品的人他没有感恩之心,会抱怨他所处的一切环境,遇到什么样的境遇他都会去抱怨,永远在抱怨这是最下品的人。

接下来,还有中品的人

【中品之人作是念言:我今入于众树林中,清净河中,房室舍宅。出时亦尔。】

中品的人神识入到胚胎当中的时候,他说哦,我这是来到了一片幽深的树林里了吧?这里还有清净的河水,还不错;有房舍屋宅我可以住,还不错。那么当从妈妈的肚子里出去的时候他也会想哦,我从这个树林里出来了,从我的房舍屋宅出来了。这样的人是中品的人。

【上品之人作是念言:我升殿堂,在华林间,乘马乘象,登涉高山。出时亦尔。】

还有一种人是上品的人,上品的人作这样的想法:当他入胎的时候他很感恩,他说噢,我到了一个殿堂里面,我在充满花的树林中间,我在骑着马、在骑着大象,我在登高、登高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也在想我要离开我的殿堂了,离开这么美好、这样温暖的一个房舍屋宅了,我要从马上、从象上下来了,从高山上下来了。他这样想这是上品的人。

【菩萨摩诃萨初入胎时自知入胎,住时知住,出时知出,终不生于贪瞋之心】

佛陀说菩萨摩诃萨刚入胎的时候自己知道,哦,我入胎了。正常来讲,菩萨摩诃萨乘愿再来,在他刚入胎的时候他是有觉知的,他知道我入胎了,我投到那个家庭或者这个家庭,我是了解的。入胎的时候他知道,我入胎了。

「住时知住」,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他知道,我现在正在妈妈的这个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也知道,我出来了。但是大多数的菩萨摩诃萨有可能入胎的时候是有觉知的,我要选择投到这家去。那住胎的时候,因为在妈妈肚子里胎狱很苦慢慢地就忘了,就失去记忆。出来以后就忘了,忘了自己来干什么的了样的也有。

但是好一点的菩萨摩诃萨,他是入胎、住胎和出胎他都有了知,他都明白的。「终不生于贪瞋之心」,因为他知道他为什么要来。即便是胎狱很苦,他知道为什么要处在妈妈肚子当中忍受这么长时间痛苦,他了解自己的使命。所以菩萨摩诃萨就不容易生起贪嗔之心,对于好的境遇不会过于贪著,对于不好的境遇不会去抱怨和嗔恨。

【而未得阶初住地也,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有一些伟大的大菩萨们,入胎也明白,住胎也明白,出胎也明白,永远不生贪嗔之心。就是这样难得菩萨摩诃萨,他都不一定能够入到「初住地」不一定成为「初地」菩萨或者是「十住位」的菩萨。所以也感觉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成为初地菩萨或者成为十住位的菩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即便是你的入胎之迷很轻,你都未必说我生出来就是初地菩萨,我就是十住位的菩萨。你还是需要认真地修行,要付出很多很多……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对迦叶说

【善男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不可以譬喻为比。】

你要知道成佛不容易的像那些未曾失忆的菩萨们,来以后都未必还能够保持在初地或者十住位的果位,一般的众生想修成佛真的是更不容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办法用比喻去形容

【善男子,心亦不可以方喻为比】

我们说修行要修心「心」是什么呀?也很难用比喻去讲清楚。

【而皆可说

虽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容易打比方,不容易讲清楚,那么我们的「心」也不容易打比方。但是就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着什么是心,也可以稍微地讲一讲即便讲得不是很精准,但是可以影射一下,让大家感觉到的。

有些东西是讲不清楚的,但是你能感觉得到的。

【菩萨摩诃萨无有师咨受学之处,而能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得是法已,心无悭吝,常为众生而演说之。】

一般情况下菩萨摩诃萨的难得之处在于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都是自己摸索着慢慢地悟的。因为每一个众生每一个菩萨,他有「个我」的特性、特殊性。所以一个老师去教这些学生,有的学生适合跟着老师学,有的学生受老师启发,然后开创自己的修行之路,他去进行探索。所以很多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都是自我摸索的,没有师父说我一直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师父在这儿,我没事就问问这个师父。很少有菩萨摩诃萨很幸运有个师父在那儿可以回答他的问题,一直在旁边等待他去咨询,很少。大多数菩萨摩诃萨都是自己摸索,所以他们能够成得无上正等正觉,是不容易的。而且最难得的是自我摸索成正觉之后,心里没有任何的悭惜吝啬,没有任何的小气,他们能够为众生广泛地演说自己的经验。

【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这也是非常难得的。首先菩萨摩诃萨们证得佛果,他不是偶然的,付出很多的辛苦,有很多自己探索到的精华在里面;其次他证得佛果之后,又没有任何的吝啬之心,他广泛地为一切众生讲说佛法,讲说自己的经验这个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身远离非口,有口远离非身,有非身非口而亦远离。】

这几个句子有点怪异「身远离非口,口远离非身,非身非口」。

接下来佛陀就对这个怪异的句子作了一个解释:

【身远离者,谓离杀、盗、淫,是名身远离非口。】

什么叫「身远离非口」?身远离——就是身体上持戒,不犯杀身体上持戒,这就是身体上远离恶行。

不是说嘴上远离,是身体上做到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者出家人完全断淫。身上做到了,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这个就叫「身远离非口」。

【口远离者,谓离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是名口远离非身。】

什么叫「口远离」呢?比如说,你管好了自己的嘴,平常不欺骗别人、不说大话、不打妄语,不进行两舌、恶口还有绮语等等,任何没有意义的语言都少说,甚至不说,这个就叫「口远离非身」。

说口上的戒律,我遵守得非常好不说大话,也不欺骗别人,不两舌、恶口、绮语,不说无意义的话等等,这方面我做得很好。不是身体上,是嘴上这里的功夫做得很好。这叫「口远离非身」。

【非身非口是远离者,所谓远离贪、嫉、瞋恚、邪见,】

什么叫「非身非口」呢?就是指的意识上跟身体上的行为没有关系,跟嘴也没有太大关系,但是跟你的意识有关,这个叫「非身非口意远离」。所谓远离贪、嗔、邪见、嫉妒贪婪、嫉妒、嗔恚、邪见等等都远离,是意识上很清净,远离一切的恶念,这就叫「非身非口意远离」。

【善男子,是名非身非口而意远离。】

就是跟身体上和嘴上的没有关系,是意识上的意识上的不合适的、不适当的这些恶念,我也会远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不见一法是身、是业,及与离主而亦有离,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其实菩萨摩诃萨已经证得了空性,知道了一切「相」的本质当体即空,都是「妄有」,不是「真有」,这些都知道了。所以菩萨摩诃萨「不见一法是身是业」。

菩萨摩诃萨明白一切都是空的业也是空的法也是空的身也是空的什么都是空的。明明知道是空,「及与离主而亦有离,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明明知道是空,我本来就没拥有它,它也没有粘著我,同时我还能够在我的一切身意的行为中不去触犯那些「空」中的罪恶。这个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这个「相」里有善有恶,那菩萨摩诃萨洞悉了「相」的本质是空,但是菩萨摩诃萨一做事、一说话、一生起念头,还都是符合规则、规范,符合戒律的,不会冒犯戒律这个很难。有的人说「一切皆空」,所以他就乱做一气,好的也做、坏的也做,这是有些人。但是菩萨们知道一切皆空,还能够不恶的、只做好的。这是非常难得的非常不可思议

说只要演戏,佛菩萨就扮演正面角色,要么我就不演戏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很多众生就觉得反正戏是假的,我坏角色、好角色都演一演,这是普通众生。但是佛菩萨是知道一切是空,但是只要演戏,他还是演正面角色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口亦如是。】

「身意」这一切的业其实都是空性的虽然是空性的,但是佛菩萨扮演角色的时候,还是扮演正面角色这个是很难得的。

【善男子,从身离身,从口离口,从慧远离非身非口。】

身体上的戒律,戒除身体上的恶行;嘴方面的这些戒律,戒除口方面的恶行;那么智慧方面的戒律,就是心念方面的戒律,让你远离身口之外的些不合适的想法,也就说意念上的恶你都远离。拥有了智慧之后,你意念上就不会有恶念生起来,越清净就越没有恶念。

有的师兄说我前一段时间还好,但是我修着修着,恶念生起来老想杀人,这个念头挥之不去;白天杀不了,晚上梦里杀。像这样翻种子的情况,你要多运动多亲近大自然,慢慢就会消除;要继续打坐和听经闻法,慢慢就会好起来。

从根本上讲,修行是净化自己的过程。随着净程度的加深,你会越来越清净,恶念肯定会越来越少。个别翻上来的都是因为你在打扫阿赖耶识的仓库,一打扫仓库,那些灰尘都飞起来了,但是过一段时间还会降落,还会安静下来。所以不要惊慌,不要因为翻种子而惊慌。

也有的女师兄说,已经很清净了,没有淫欲心了,但是最近淫欲心又炽盛。这也是翻种子关于翻种子怎么做?我们已经讲了无数次了。你要了解这是翻种子,不要恐慌,不要害怕,继续放松,继续修行,慢慢就过去了。

接下来的这句话也比较关键,佛陀对迦叶说

【善男子,实有此慧,然不能令菩萨远离。何以故?】

大家应该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真的有这样的智慧,其实本不需要菩萨远离。为什么不需要远离呢

大家想想有很多师兄都知道,因为「相」是妄、是空,并没有真的存在。对于并不真的存在的事物,你还需要刻意地远离它吗?不需要他并没有真的存在,对吧?比如说,有人用灯光在你面前打出一个幻影,一头大象冲你飞奔过来,很有3D的效果,非常逼真,大象离你越来越近。你需要跑吗?不需要。前提是你知道这是假的,这是灯光打出来的幻影。大象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我还需要远离吗?不需要。我安住原来本体,没有大象,那我就很清净、很安全了,对不对?我不需要跑就是这个意思。

【善男子,无有一法能坏能作,有为法性异生异灭,是故此慧不能远离。】

「无有一法能坏能作」,因为本来无有任何事物,本来不生不灭,所以无有「有为法」。本来就没有那个有为法,有为法是幻、是妄,本来就没有它那么这个幻妄,不同时间生了,不同时间灭了,「异生异灭」。不一定什么时间生,不一定什么时间灭,你就随它去就好了。

「是故此慧不能远离」,如果你拥有真正的智慧你就知道,我不需要逃避和远离,因为本来就不存在,其实六道轮回也不存在,是你的「六根、六尘、六识」三者加在一起共同编造出来的游戏而已。它并没有,你逃什么逃

那最近QQ上一个师兄说,我听了好多经了,抄了好多经了,我想知道我的业消了没有?我的业消完没有?《涅槃经》不也说吗?一听《涅槃经》业消了。「业消完没有」?那你还问这样的问题,说明还没悟啊根本就没有业业是「相」上有「性」里无的东西,性里本来根本就没有,「相」上是妄有、幻有、假有,你还消什么呀?你心安住于法性涅槃,安住于如来藏本来面目,那就没有业,当体就没有业了,立刻业就空了。

但是你要是很著那个妄相的话,那你得消,使劲儿消消不完的,无量劫的业怎么可能一会儿就消完呢?无量劫的业要用无量劫才能消完,那你不是修得很绝望?所以最根本的救赎,学佛最重要的是要觉悟,这个比一切都重要。学佛、学佛,为的是什么?做善事吗?来世人天果报吗?不是,是觉悟!

要悟到你本来的佛性,悟到「哦,这是我的佛性」,要悟到「哦,妄有,幻有,假有」,这样才算悟了呢学佛很久了,你想通过学佛得到什么?「觉悟」成佛才是最终目的,没有其目的其实是就着相来说相,就着妄来谈妄无佛可成

很多学习禅宗的师兄能了解,有一些刚学佛的师兄可能是不能了解。继续再听经,慢慢就了解了。

【善男子,慧不能破,火不能烧,水不能烂,风不能动,地不能持,生不能生,老不能老,住不能住,坏不能坏,贪不能贪,瞋不能瞋,痴不能痴,以有为性异生异灭故。菩萨摩诃萨终不生念,我以此慧破诸烦恼,而自说言我破烦恼,】

菩萨摩诃萨已经意识到,我的真身就是这样的我的真身智慧破不了火烧不了水淹不了风吹不动地不能保持生不老不能老住也不能住坏也不能坏贪也不能贪,嗔也不能嗔,痴也不能痴。

讲到这里的时候大家了解了,所谓什么「楞严咒」啊、「大悲咒」啊、很多经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等等等,各种经文咒语陀罗尼功效都是让你什么水不能淹,毒不能害,刀不能伤,风不能动等等等等,是不是?难道仅仅是「相」上的作用吗?不是啊!是让你回到你的本体本然如来藏法性涅槃这里,回到这里你才真的是刀枪不入、水火不坏。

一切咒语和真言,都能够把你带向你的最本真的状态,而不说在「相」上,真的我一念「楞严咒」他砍我砍不烂了对于有修行的人来说是砍不烂的,对于功夫很差的人,一砍还是砍烂了。然后你就质疑「楞严咒」,不是说刀砍不烂我吗?水也淹不死我吗?怎么还水也淹了我了?经文咒语指月亮的手指……这些咒语的深刻的力量,都在你的本源这里你要回归本源才了解经文、咒语到底在讲什么,不仅仅是就相说相那么简单。所以当回归了如来藏,回归了佛性,还有贪痴吗?没有了没有贪痴了,所以贪不能贪,嗔不能嗔,痴不能痴。

「以有为性异生异灭故」,有为法成了你的梦幻泡影,成了你之外的东西,有为法已经不是你了,你成了法性涅槃本体。有为法就好像空中突然而来的云彩,空中突然的一只小鸟,就是这样子,它已经跟你分开了。

根尘脱落还有一种含义:根——你的本根是佛性、如来藏、法性涅槃,这是你的根。尘脱落——就是一切六根造的幻影,外在的一切,外在于根的一切都是尘,脱落了。意思是你只有根、没有尘,只安住于「常乐我净」这个根,没有其的尘。这是根尘脱落的另一个含义。

所以,「菩萨摩诃萨终不生念,我以此慧破诸烦恼,而自说言我破烦恼」,因为烦恼本来就不存在,对于佛菩萨而言,幻妄里的一切幻妄而已,哪有什么烦恼?我懒得去区分了没有分别心去分别,幻妄里面还真的、假的、对的、错的、烦恼、菩提,没有心去分别了。因为是幻妄,不需要我去分别了没有分别的必要。所以菩萨摩诃萨就不会对别人说你看,我用我的智慧破除了一切烦恼。菩萨们不会这样地宣称,因为本来就不存在烦恼,我破什么呀?没有烦恼。

【虽作是说非是虚妄

很个别的情况下,为了化导众生,因为众生有烦恼,菩萨就跟你说,我帮你破掉烦恼,我告诉你怎么破掉烦恼这是就相说相,因为众生还在著相。就相说相是虚妄。这样讲对吗?也对,这是就着相说。所以佛陀的经文里面,有的内容是就着相说,有的就着性说的,是不一样的。「本来无一物」那毫无疑问,是就着性说的,那么说一些幻妄、生灭人生八苦十二因缘,这些都是就着相说

【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所以菩萨摩诃萨明明什么都了解,还能够玩得很好,还能够在幻妄里非常舒适、自在就非常不可思议了。

听完了释迦牟尼佛的这番话之后,)

【迦叶复言:世尊,我今始知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佛、法、众僧、《大涅槃经》及受持者、菩提、涅槃不可思议。】

迦叶菩萨说:师父,我今天总算是了解了,菩萨摩诃萨这些诸佛如来在因地修行的时候真的是不可思议佛、法、僧,还有《大涅槃经》,真的都不可思议。受持《大涅槃经》的人也是真的不可思议,菩提涅槃也是不可思议非常伟大神奇!

迦叶菩萨又问

【世尊,无上佛法当久近住?几时而灭?】

无上的佛法还能流传多久呢?还能住世多久呢?什么时候佛法会灭掉呢?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然后释迦牟尼佛回答说迦叶

【善男子,若《大涅槃经》乃至有是五行,所谓圣行、梵行、天行、病行、婴儿行。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其义,为诸众生之所恭敬、尊重、赞叹、种种供养,当知尔时佛法未灭。】

从这段话里我们就了解,佛法什么时候灭?现在还没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在认真地学和讲《涅槃经》是吧?佛陀说如果《大涅槃经》或者说有五行的地方——圣行,梵行,天行,病行,婴儿行,有这五行的地方,如果我的弟子还能够认真地受持、读诵、抄写、讲说《涅槃经》的含义,而且我的弟子——这些讲经学经的人,还被一切众生所恭敬、尊重、赞叹和供养的话,那就说明佛法还没灭。就是说,如果《涅槃经》还流通,佛法还没灭,所以我们这个时候佛法还没灭。

【善男子,若《大涅槃经》具足流布,当尔之时,我诸弟子多犯禁戒,造作众恶,不能敬信如是经典;以不信故,不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其义,不为众人之所恭敬乃至供养;】

什么时候佛法会灭呢?有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佛陀讲了如果这个大《涅槃经》明明还在流通着,但是佛弟子中很多都犯了戒,不认真地守戒律。佛弟子如果多犯禁戒、造作众恶,不能够净信《大涅槃经》;明明《涅槃经》在这儿流通,他心里没有恭敬、敬爱之心,他也不相信这部经的功德利益,也不相信这部经的内容内涵。如果是这样的话,面对这么好的经都不信,他也不能受持、读诵、抄写、讲说《涅槃经》的含义,他就不会得到众人的恭敬,也不会得到供养。

【见受持者轻毁诽谤:汝是六师,非佛弟子。当知佛法将灭不久。】

如果明明有《涅槃经》在流通,但是佛弟子见到了受持、读诵、抄写、讲说《涅槃经》的人,他还去毁谤他,(他自己不学,他还毁谤那个学《涅槃经》的人学的是外道的学说,并不是佛的学说。像这样的人都不是佛弟子

大家要注意你在这儿学《涅槃经》,那个人不仅不学,还讥笑你、谩骂你、讽刺你如果有这样的现象的话,说明佛法就快灭亡了。

《涅槃经》这么重要,他竟然说《涅槃经》的学说是外道的学说。这样的人不是佛弟子,你就知道佛法快灭了。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亲从佛闻如是义:】

迦叶菩萨就对佛说世尊,我记得我过去「亲从佛闻如是义」,我记得我过去只是亲自听您讲过这方面的含义,我记不清了,反正我记得我亲自听佛讲过这样的含义。

【迦叶佛法,住世七日,然后灭尽。】

但是我又想起迦叶佛的时候,迦叶佛成道之后仅仅住世七天而已,七天过去之后迦叶佛就入灭寂了。

【世尊,迦叶如来有是经不?如其有者,云何言灭?如其无者,云何说言《大涅槃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

世尊,迦叶佛在世的时候有《涅槃经》吗?如果有《涅槃经》的话,为什么迦叶佛也没讲《涅槃经》啊?他就是成佛七天之后就灭度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说迦叶佛的时候没有《涅槃经》存在,那为什么你又讲说《大涅槃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

您说《涅槃经》是过去诸佛都讲过的,几乎所有佛在临涅槃的时候都会讲《涅槃经》,但是我怎么记得迦叶佛住世的时间这么短,我不记得他讲过《涅槃经》呢?

这里又提供了一些讯息给我们,首先,大家要注意,迦叶菩萨不是迦叶佛。迦叶佛是过去七佛里面的,是释迦牟尼佛前面的那个佛,迦叶佛迦叶佛住世的时间非常短,释迦牟尼佛住世讲法四十九年单单讲法就讲了四十九年,但是迦叶佛当时住世才七天时间,没有讲太久法是这样子。我们要注意一些细节。

接下来,迦叶如来为什么不讲《涅槃经》呢?他怎么那么快地就走了呢?迦叶如来如果当时自己不懂《涅槃经》的话,那又为什么说过去诸佛都拥有《涅槃经》,《涅槃经》是过去诸佛的秘密之藏?为什么这样讲呢?

释迦牟尼佛就回答说

【佛言:善男子,我先说言,唯有文殊乃解是义,今当重说,至心谛听!】

迦叶,有些东西看来只有文殊菩萨才能懂,你们这些大菩萨还是不能懂。

「唯有文殊乃解是义」,看来只有文殊菩萨能真的懂这一切了,你们仔细听吧。

【善男子,诸佛世尊有二种法:一者、世法,二者、第一义法。】

诸佛世尊都拥有两种法:一种是世法——世俗法、世间法;第二种是第一义法——出世间法,最上的、无上的大法。

【世法者则有坏灭,第一义法则不坏灭。】

世法世俗法,根据世间「相」来讲的法,是有坏灭的;但是第一义法超越语言,它也不会坏灭。

【复有二种:一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二者、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则有坏灭,常乐我净则无坏灭。】

诸佛如来他们讲法的时候,有的时候讲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讲给著相的人听;有的时候又讲常乐我净,是讲给那些不著相的、陷入空的人听。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则有坏灭,常乐我净没有坏灭。无常、无我、无乐、净都是针对「相」来说的,所以它是有坏灭的;那么,常乐我净是针对「非相非非相」来讲的,所以无所谓坏灭。

【复有二种:一者、二乘所持,二者、菩萨所持。二乘所持则有坏灭,菩萨所持则无坏灭。】

过去诸佛世尊讲的法还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二乘所受持的,一种是菩萨所受持的。二乘的人所受持的法就会坏灭,但是菩萨受持的法就不会坏灭。

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

《大涅槃经》每一天都会给我们一些新的讯息。我们都知道,无量劫以来,无量的佛曾经住世,也曾经隐没,无量的佛也陪伴着我们。虽然迦叶佛虽然住世只有七天,但是他依然陪伴着我们当我们念诵过去诸佛名号的时候,念「南无迦叶佛」,就能感受到他的真身时刻与我们相伴随。

你的念头在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

南无毗婆尸佛!

南无尸弃佛!

南无毗舍浮佛!

南无拘留孙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56.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34课·无题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9

第269课「文殊师利,众生见佛亦复如是,以其心净故见佛身。佛身无为,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色非非色,不可见非不可见,非世间非非世间,非心非非心,以众生心净见如来身。」——《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今天开始学习《涅槃经》的第四十卷——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三。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第十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0

第260课「法本为空无,欲有则为著;不得脱勤苦,常立于愦恼。法为不可得,是谓为定止;亦尽亦无尽,彼为悉无有。空者不智习,亦不无有习;彼若无因缘,何从有所缘。」——《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在《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佛陀说,如果菩萨摩诃萨们,如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们,想要证得大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6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听经兼禅修时间。上节课我们讲到:佛陀说,迦叶呀,我有的时候为了讲一法而用无量的法,我为了阐释一个道理可能讲很多话。就好像经中说,一切清净离欲的梵行怎么修,怎么持戒,怎样获得真正的梵行,佛陀讲了很多话,但是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善知识」。佛陀也曾经对阿难尊者说:阿难...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上节课,佛陀讲「佛性即是中道」,还没讲完。【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何以故?离善思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佛陀说:迦叶,我有的时候也讲,佛性指的就是「内善思惟」,就是内观,向内看。观照你的心念,保...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值此感恩佳节,向我们的本师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表示我们的感恩。从今天起,醍醐也进一步地向本师学习,在讲法的时候以盘腿打坐的姿势来讲,因为想起若干年前我们的本师讲法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姿势,所以又找到了一点禅修课的感觉。我们接着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善男子,善有三种,...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涅槃法会!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第三十三卷。【是二力故,如来深知是人现在能断善根,是人后世能断善根,是人现在能得解脱,是人后世能得解脱,是故如来名无上力士。】就是因为如来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所以能够如此地了解众生的根器,知道众生是现在世会断了善根;还是未来会断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