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31课·无题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4)《大般涅槃经》讲解693

00:00

师兄们:

大家好!

《大般涅槃经》第十八卷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的十种名号。

佛陀亲自来解释十种名号的含义。上节课讲完了「无上士」,接下来是「调御丈夫」。

【云何调御丈夫?自既丈夫,复调丈夫。】

说「调御丈夫」代表着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大丈夫,同时又能够调御好天下的大丈夫。自己做得到,也能让别人做得到。

佛陀说

【善男子,言如来者,实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调丈夫故,故名如来为丈夫也。】

说「丈夫」这个词,一般来讲是针对男性的。男性当中能够建功立业的,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功者,别人尊称为丈夫、大丈夫。那么,如来其实无所谓丈夫还是不丈夫。意思是这个佛呀,他是中性的。有的时候塑像里把观世音菩萨塑成女人的形象,有的时候塑成男人的形象,就类似这样子。佛的性别是中性的,他已经超越了男女性别。

大家也了解,入到一实相当中,入到如来藏——法身涅槃的状态,无所谓男女性别之分。在相上,顺着众生的分别心就去讲,如来是偏男性的,但实际上男性的这个性别特征也并不是特别明显他就是中性的,如来是中性的。

「因调丈夫故,故名如来为丈夫也」,如来,本身他已经是中性的一种存在,无法讲是男人还是女人,他已经超越了男人、女人。但是呢,因为他能够调御世间的大丈夫有一些在世间很有威望的人,别人管不了的,如来能给调御好。如来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尊称如来为「丈夫」。这是一种尊称,并不是说如来是男的,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也是顺着众生的分别心,众生习惯了在相里说有男有女,然后说你要是想转女成男,你要怎样怎样做。到了极乐世界没有女人,到了净琉璃世界没有女人。那都是随顺众生来讲的。事实上在佛国净土当中,佛菩萨都是中性的,超越了男女性别。

【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

但不管怎样,在世间法当中「丈夫」这个词汇,尤其在古中国,在古代,它还是一个很具有赞美性的词汇。一说这个人是个「丈夫」,意思是是个男子汉,是个硬汉,是个很优秀的人,是佼佼者。是这样子。所以说「丈夫」这个词在古代是赞美性的词汇,所以说一切男人、女人如果具备四个条件,他(她)就可以被称之为是「丈夫」。

何等为四?

哪四个条件呢?

【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

任何男人女人,这里说不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只要你具备了以上四点,你就可以被尊称为丈夫。大家注意要是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学院很多女师兄也是「丈夫」,是值得世人尊敬的。

因为首先做到亲近善知识。虽然有的时候没有实际地亲近,但是网络上去亲近也算的,亲近善知识。即便是你没有亲自拜他为师父,但是你跟着他的教法来修学,对吧?现在我们学院有很多师兄喜欢转虚云老和尚的话,转广钦老和尚或者是慧律法师的话,发到我们的群里面,对吧?这几位也都是公认的善知识,那么你亲近了善知识,这条具备了。

第二,能听法。大家都比较爱听法,因为爱听法,才聚集到一起的。

第三,思惟义。这个大家也都做到了,所以,听到每一天的课很多师兄都会变得不一样,都会深受触动,在各个方面会有所改善,或者写大段的感想发过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这就说明你「思惟义」了。你不是说听了白听,而是真的起到作用了。所以你无论是有了更深的感悟,还是问更多问题,总归你是思惟了你所听之法的含义了,大家基本上也做到了。

第四,如说修行。按照我们所学的来修行,大多数的师兄也能做到。

所以说我们学院大多数的师兄都可以被尊称为「丈夫」,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佛陀讲的。

再重复一下这四个要点:第一,亲近善知识;第二,能听法;第三,思惟含义;第四,如说修行。只要四点具备,你就是丈夫,就是人中了不起的人你就不是凡人。

【善男子,若男若女具是四法则名丈夫。】

佛陀就说不要管你的性别是男人女人,不要管那个佛陀看人看本质的,看境界的,不看性别的。不要觉得我是女人我就无法成就,那《法华经》里八岁的小龙女成佛的例子就是给女师兄信心的。为什么要选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的角色,让她去成佛?就是因为古印度那个时候性别歧视太严重了,贬女性,所以特意地找这样一个角色来抬高女性的位置,让女性的信众生起信心。

那现在,在我们现代2017,我们中国这里男女基本上是平等的,男女性别是平等的,所以也不会发现有的女师兄因为自己是女的而没有信心,好像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最多有的女师兄说女人的身体弱一些,麻烦事多一些,可能障碍多一些。但是障碍就是磨砺,就是磨练,魔是佛最好的陪练,障碍就是我们的陪练员。所以说,障碍多未必是坏事,有的时候说不定因为你的障碍多,你都过关斩将过来了,比那个障碍少的人成就得还要快,到达的境界还要高。这也是很正常的。

【善男子,若有男子无此四法则不得名为丈夫也。】

说「丈夫」这个词不是男人专享的词汇,大家要注意要是有一个人他是男人,但是他没有做到以上四点,没有全部做到以上四点,那他就不能被称之为「丈夫」。即便他是男的,他没做到,那他也不是「丈夫」;即便这个人是女的,甚至小女孩,她做到了亲近善知识,能认真听法,听法的时候思惟含义,然后又如说修行,这个人在佛心中就是「丈夫」。

所以佛看人和人看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了解佛看人看本质、看内涵、看你的思想境界、看你的修为而不是看那些表相上的东西,长得好不好看、身高怎么样、四肢是否健全、是年老还是年轻……佛不看那些,也不看你的社会地位、你的物质财富,不看。

接下来,

【何以故?身虽丈夫,行同畜生。】

有的人即便是男人,却不被认为是「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身体上是个男人,身体长得一个男人的样子,但是行为像畜生一样。这里用的词就不客气了。有很多人虽然也是男人,你却不能尊称他为「丈夫」他的行为像畜生一样。确实有这样的人,对吧?这样的人也会被一切人所唾弃。

【如来调伏若男若女,是故号佛调御丈夫。】

如来呀,他就是大导师嘛,就好像调御马一样调御这些众生,不管男人女人,所以说佛叫「调御丈夫」。他能调御好丈夫,让丈夫改变过去错误的行为方式、思惟方式。如来是「调御丈夫」,自己是「丈夫」,自己做到了。如来肯定是都做到了亲近善知识、听法、思惟义、如说修行,在因地如来就做到了,不然他也不会成佛的。如来做到了之后又能帮助众生做到,所以尊称佛为「调御丈夫」。

接下来,

【复次,善男子,如马者凡有四种:一者、触毛,二者、触皮,三者、触肉,四者、触骨。随其所触称者意。如来亦尔】

世间那些调御马的人,养马者就是训马的人,训练马的人训马过程中他有四种方式有的是通过触摸马的毛,有的触摸马的皮,有的触摸马的肉,有的触摸马的骨头通过这四种方式来调御、来训练一匹马。

「随其所触称者意」,他知道这个时候我要摸马的什么部位,是摸毛、还是皮、还是肉、还是要碰到他的骨头,然后来符合我的心意。如来也是这样的,用四种法来调御众生。

以四种法调伏众生:一、为说生令受佛语,如触其毛随者意;二、说生老便受佛语,如触毛皮随者意;三者、说生及以老病便受佛语,如触毛皮肉随者意;四者、说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语,如触毛皮肉骨随者意。

「一、为说生令受佛语,如触其毛随御者意」有的时候跟众生讲「生」,活着,生命本身,这个现象本身。讲这个。使得众生对佛法生起兴趣,然后听受佛的教诲。

然后,有的时候又说「生、老」,说有生,也会变老啊,然后使众生能够听进去佛讲的话。这就好像是训马师在触马的毛皮一样。

有的时候佛陀又跟众生讲「生、老、病」这三者,使众生听了以后就能够进入佛法大意当中。讲生、老、病给众生,就有点像训马的这些师去触摸马的毛皮和肉,使得马听自己的话。

然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佛陀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讲「生、老、病、死」,都讲。其实本能地人人都惧怕死亡,也很忌讳谈「死」这个词,大多数人不喜欢谈「死亡」的「死」,但有的时候你一去谈,反而很有分量,很能震动他。有的众生,你跟他讲生、老、病,没用;一提到「死」,听话了,他就能听进去佛讲的话了。就好像这个训马的师触到马的毛啊、皮啊、肉啊到最后骨头也触到了,马就乖乖听话了一样。

【善男子,者调马无有决定,如来世尊调伏众生必定不虚,是故号佛为调御丈夫。】

这个「驯马者」,是用来打比方的但是训马者,他训马能百分之百地每一匹马都训成功吗?不一定,真的不一定。有训马师只擅长调御某一匹马,就好像有的训狗的、训警犬的人,他只擅长调御某一只狗或者某一种类型的狗,而且是有要求的、有条件的。并不是说他训马,就所有马交给他,他都能调御好或者他训狗的,把所有狗交给他,他都能够调御好。不是这样的他是有条件的,但是佛陀不是这样的。

「如来世尊调伏众生必定不虚」,任何众生都能够被佛调伏,那么暂时未被调伏的是业障过重,佛陀就随因缘,因为佛陀没有我执,他不执著说我此时必须调伏他没有他是随因缘来,但是早晚都会被调伏。只要想着魔王波旬有一天都被调伏了,那么其他的众生那还用说吗,是吧?早早晚晚都成佛,像《法华经》里一样,早早晚晚都是佛。

「是故号佛为调御丈夫」,所以说佛被尊称为善于调御丈夫的「大丈夫」。

云何天人师?师有二种:一者、善教,二者、恶教。诸佛菩萨常以善法教诸众生。

接下来又讲,说佛陀的十种名号里还有一个名号叫「天人师」——天界和人界的大导师那这个导师的「师」有两种「一者、善教,二者、恶教。」说这个「师」,在这个善恶二元充斥的世界里,任何的老师、导师、师父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善于教化你的,一种是可能会把你引向更深的堕落的;一种给你善的教育、教化,一种给你恶的教育、教化。

「诸佛菩萨常以善法教诸众生」,但是佛菩萨肯定是以善法教诸众生了。

【何等善法?】

什么样的善法呢?

【谓身口意善】

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用善法去调御众生,那么,哪样的善法呢?是身意的善法。身方面的善法,口方面的善法,意识方面的善法。身体是行为方面;口是说话方面,怎么说话,避免哪些问题;然后意识方面,就是心方面,调心的,让你的心越来越清净的,让你的意念很清净的。

【诸佛菩萨教诸众生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远离身不善业。何以故?以身恶业是可远离得解脱故,是故我以此法教汝。若是恶业不可远离得解脱者,终不教汝令远离也。】

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肯定是用善法教化众生,会告诉自己的弟子,说善男子,你一定一定要远离一切的「恶行」这行为。「身不善业」就是恶行,你一定要远离恶行啊。为什么要远离恶行呢?因为,如果你的行为上造了恶业的话,你怎么可能得到解脱呢?你造了恶业去恶道,你怎么可能得到解脱呢?只有远离了恶业才能得到解脱,不远离恶业是得不到解脱的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你要速速地远离一切恶业呀。如果说远离恶业不能让你解脱,我干这么教你呀?只要你听我的话,远离一切恶业,远离一切恶行,你肯定能得到解脱,所以相信我。

【若诸众生离恶业已堕三恶者,无有是处。】

如果一切恶业你都不做,你还会堕到三恶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你不造恶业,就不会去三恶道。

【以远离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涅槃。】

佛菩萨会告诉我们说你远离了一切恶业以后,才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才能够证得大涅槃的微妙境界。

【是故诸佛菩萨常以此法教化众生,口意亦尔。】

所以诸佛菩萨都是这样教化众生的身方面,行为上一定不要犯一切的恶呀那么口、意方面也是这样教化众生的,说你一定要远离一切的口的恶业和意识上的恶业呀。不仅仅说行为上不做,那我心里偷偷地想,那也不行不要想。你生起的坏念头,即使没变成行为,也往往会藏在阿赖耶识的仓库中,就好像是炸药一样随时可能会被引发,然后,最直接就是形成为梦境。有的时候你白天嗔恨别人,没有表现出来,语言上,也是硬着头皮说点好听的话,动作上也没有伤害他,但是你心里憋着这口气,有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恶梦在梦中表现了。比如说你很恨一个人,你言语上、行为上没表现,但是你在梦里对他种种作,对吧?很多师兄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白天生了谁的气,晚上梦里折磨他,有这样的情况对不对?所以说你千万不要累积任何形式的恶,怕是意念上的、心理的都不可以,那口上的也不可以,对吧?口上的,你说谁傻,你以后会越来越傻;你说谁变猪变狗,你以后会变猪变狗。这很恐怖的这个因果。所以说口方面要谨慎,然后意识上谨慎,行为上更是要谨慎,一切都要谨慎。

【是故号佛为无上师。】

所以说佛是无上的大导师,他对你的教育、教化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他对你的意念也在要求,就是希望你的心里没有任何的恶念和嗔心,心里没有嗔念,不会形成为恐怖的梦。如果你累积了很多的嗔念都压抑在心中了,没有爆发的出口,梦里也没有出口爆发梦呢,没什么梦,做梦也是好梦,没梦到什么。那么这个种子还是在阿赖耶识的仓库里,在机缘到的时候它可能会乘以百倍、千倍、万亿倍,像核炸弹爆炸一样,非常恐怖的。

前几天就听到一个新闻一个男子到外地去打工他的妻子也是外地的两个人在出租屋里就吵架了吵完架之后,妻子闹离婚,男子不愿意离婚,然后男子抄起一个木头板凳就去猛击自己妻子的头部,把妻子击倒之后,又用这个木头板凳打妻子头打了三下,妻子就被打死了。打死了他没有投案自首,他还把妻子肢解了,装到很多不同的黑色垃圾袋里放得到处都是。到最后,三天之内警方就抓到了这个男子。

像这样的情况,要单看一个点上的这个事件的话,你会觉得这个丈夫是惨无人性的但是你不知道他的这个嗔心,他这次极端的报复行为酝酿了多长时间,就是他内在的这种嗔恨因子已经埋了多久,其实你是不知道的。但是目前国家法律它是针对点去作判断的,它不管三世因果的,对吧?它也不去调查,也很难调查家务事很难调查就说这个妻子对丈夫之前造成过什么样的伤害,这个很难讲。是不是这个嗔念已经是到达了一个极致了,就像核武器爆发了?所以说「嗔」真的是非常可怕。

一个家庭里,如果一个人习惯了欺负另一个人,你要是听了《涅槃经》你一定要好好地想一想:没有人生来就应该被你欺负的,即便他前世欠了你的债,你也要学会放下。如果你就觉得恣意妄为,他软弱,我习惯了欺负他,反正他也愿意被我欺负,他也习惯了,我习惯了欺负他。那万一有一天人的忍耐到达了某种限度,他突然地爆发怎么办?你要考虑后果。所以说任何时候不要恣意妄为,不要觉得这件事或者我有权,还是我有威望,我有力气,我就顺着我的心恣意去做,不考虑后果。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

任何极端的行为背后,都会有极端的一个累积的过程,这是必然的。我们从佛学上去分析的话,这个男子绝对不仅仅就是一时而来的这种气愤,因为毕竟是夫妻关系。在这之前,他们两夫妻之间可能就有很多的矛盾了,只是到最后在那个点上被激化了而已。

所以说,当恶成为一座山的时候,你很难改变这座山但是恶还是一个小土堆的时候,或者还是一个小沙粒、还是一粒灰尘的时候,你很容易改变它。「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凡夫就是怕那个恶果来,所以他谨慎自己的行为;那么菩萨呢,一看到这个因,他就很害怕,他不想那个恶果,一看到这是个恶因他就害怕。菩萨一直很审慎地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念头细微的变化他都会去观察,一旦倾向性不对,他及时地掐灭它从萌芽处就入手了,不会等着这个恶念都长成参天大树,我砍都砍不动了,然后大树控制了我。

所以说,我们的修行到最后啊,真功夫就是会体现在我们对于我们心念的把控上,你会变得非常地敏感。我们学院有几个师兄一直坚持记日记,把每天自己的行为都记下来,甚至自己的心念都记下来这样的师兄啊,必定成为大菩萨级别的人物,肯定的。每个心念他都记下来去分析,是善是恶,倾向性怎么样?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地苛刻。那么「严则出高徒」,我们也是自己的师父了,对吧?「严师出高徒」。在管教自己劣根性的道路上,我们是自己的引领者,是自己的师父你对自己的要求越严,你未来证得的果位越高这个是勿庸置疑的。

「是故号佛为无上师」。佛陀意识到了,心念是多么重要。那么从究竟义上讲,就是整个世界这个幻梦也是心念的妄动造出来的,心念是本源的最本源,所以,一定要对心念敏感。初期刚修行的时候你是管自己的行为的,根据戒律管行为,对吧?然后也跟据十善业道去管我们的嘴,慢慢管着管着,到菩萨戒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管心念了。那菩萨戒的严,行为上的严,其实管的也是你的心念。到最后戒,戒的就是你的心。因为一切都是心的化现,所以戒的是你的心。

接下来,佛陀又说

【复次,昔未得道今已得之,以所得道为众生说;】

诸佛如来过去也没有得,不是说天生就是佛。佛性是在的,但是无明导致的染污可能是人人都有的。在还没得的时候,慢慢修啊修,终于得之后就以自己「所得之道为众生说」——我是怎么成功的。成功的道路也是千条万条,所以法门很多,成功者是众多的。弥勒菩萨成佛的故事和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故事,在大概方向上说,勤修六度怎么样的这些、三十七道品这些、十一空这些是类似的,但是在具体细节上,弥勒佛怎么成佛的和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的,这肯定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每个人都以他所得之道来为众生去讲说。

【从本已来未修梵行今已修竟,以己所修为众生说;】

说过去一切佛在未成就的时候,他也没有修梵行,他的言行举止也不清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觉悟之前可能人人手里都拿着「屠刀」,真正放下「屠刀」其实是放下执著,放下对一切的执著,真正的空掉、松掉。那么成道之后,各位如来、各位佛就以自己所修的方式来为众生讲说。

【自破无明,复为众生破坏无明;】

自己把无明的硬壳打碎了,再帮助众生敲破无明的硬壳。

【自得净目,复为众生破除盲冥,令得净眼;】

就是自己证得了清净的佛眼、慧眼、法眼、天眼等等,自己证得这一切,再为众生去破除一切的挡住自性光亮的这个盲冥(就是黑暗的意思),使得一切众生都证得清净的佛眼。

【自知二谛,复为众生演说二谛;】

佛陀都了解什么是世谛,什么是第一义谛,然后也给众生这样讲。什么时候讲世俗义谛,什么时候讲第一义谛,佛陀是拿捏得非常好的。那么我们也看到,修习个别宗派的师父有的时候,比如说修习禅宗的师父、一些大德,他有的时候不喜欢讲世谛,他只喜欢讲第一义谛。但是在佛看来,其实应该是要看时机的,要看众生根性的,不要时时刻刻都讲第一义谛。

这个众生,你此时先跟他讲世谛,可能世谛成为一个善巧方便,慢慢地把他往第一义谛领。他根本根器达不到,你去跟他讲第一义谛,对牛弹琴,浪费时间,他可能还对佛法生起一些误解和嗔恨,使他造作重业。所以说世谛、第一义谛两条腿,什么时候迈这条腿,什么时候迈另一条腿,这个很有讲究的。

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是佛陀后世的弟子发挥的结果,我们要了解。有的时候发挥过程中就把某一个类型的思想发挥到了某种极端这种极端就有利弊,就是双刃剑。方面他可以推广这一类型的思想,推广得很快因为很专业,所以推广得很快但是弊端就在于,对于不适应这种修行法门的众生来讲,因为不适应,他可能会有反感,他可能更加地逃避和排斥。所以,一切都是双刃剑。

【既自解脱,复为众生说解脱法;】

佛陀自己解脱了,然后又为众生讲怎么解脱的方法。

【自度无边生死大河,复令众生皆悉得度;】

「无边的生死大河」形容轮回你要想超越它,其实确实有难度的。但是呢,还是超越了超越之后呢,诸佛如来就让众生也能够超越生死轮回的大河有的时候讲是大海

【自得无畏,复教众生令无怖畏;】

自己无所畏惧的时候,让众生也无所畏惧。

这个畏惧有两种:一种是肉身本能造成的,一种是我们精神上的紧张、放不开造成的。肉身的本能造成的畏惧,比如说你走在路上突然一声巨响,你本能地浑身发抖或者腿软,这是肉身的本能反应也是因为过去世你有相关的记忆,这些记忆造成了条件反射,所以你才有这样的本能反应。过去世你可能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存在于世间的时候,遇到过类似的很剧烈的响声,然后你就发生了危险所以,多次遇到只要是很剧烈的响声就发抖,发生危险。这样就会有一种机制形成,只要有剧烈的响声,我就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害怕了,这个肉身自动地就发抖了我心里还没怎么想,肉身先发抖,腿先软,甚至就直接跪倒在地。我们任何的反应,都是一种机制,都是条件反射,都是过去世累积的结果,这是肉身的本能。

那么心理上的原因,比如说你做了亏欠别人的事情,比如说作贼心虚,你偷了人家东西,你看谁都像警察,你害怕。心理上造了一个恶因,然后导致你会害怕某种结果这是心理上的。那么,无论是身体上的畏惧还是心理上的畏惧,只要你修得好,慢慢地,这些畏惧感都会消失。修得好的人呢,世间天塌了、地震了,他也是没感觉,没感觉,空空的那种状态,因为他就处在梦幻当中,他觉得那是梦幻中的事情。好像你看电视剧,电视里发生了什么,地震、火山,对你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你太入戏的时候你可能跟着紧张了,是不是?太入戏的时候就紧张了。

但是佛菩萨呢,他的这种解脱是真的无所畏惧,肉身没有了畏惧的本能,心理上也不畏惧。心理上没有亏欠别人,没有做恶事,所以不畏惧。那么,身体上,因为修行,总修总修的,这个业力对他的捆绑就开始消失了。所以,过去世的一些机制,一些形成的种种的记忆,对他的捆绑全都消失了。所以再大的巨响发生在佛菩萨这儿,他好像听都没听到,眼睛也不眨一下。类似这样。

自既涅槃,复为众生演大涅槃。是故号佛为无上师。

接下来,自己涅槃了,也能为众生演说大涅槃的方法,「是故号佛为无上师」。就是自己先做到了,做到了这一切,然后再教给众生。「无上师」。

接下来讲「天人之师」,

【天者名昼,天上昼长夜短,是故名天。】

「天人之师」的「天」,代表昼夜的昼,就是白天。天上的生活,佛陀告诉我们了,昼长夜短。天上的生活昼长夜短,白天很长,夜晚很短。这是「天」。

【又复天者名无愁恼,常受快乐,是故名天。】

天上的生活,没有愁,一直很享受各种各样的妙乐,所以叫「天」。人人都觉得生天蛮好的,「啊,我的天哪!」「天上的生活」,「他生天了」……感觉很好。因为天上,首先白天很长,夜晚很短;其次,长寿快乐,无忧无愁恼所以是「天」。

【又复天者名为灯明,能破黑闇而为大明,是故名天;】

「天者」,代表像灯一样明亮,能照破一切的黑暗,能给世间作大光明,是故名「天」。

【亦以能破恶业黑闇,得于善业而生天上,是故名天。】

提(说)「生天了」,就知道这个人做好事了,生前一定不是一般的人,他才能生天。破掉了一切恶业的黑暗,一直行十善业道,他就能生天,所以说「天」了不得。

【又复天者名吉,以吉祥故得名为天。】

「天」就是「吉祥」的代名词。吉祥,我们学过梵文(音:xiu pam),吉祥。「天」,吉祥,很吉祥,吉祥如意。

【又复天者名曰日,有光明故名曰为天。以是义故名为天也。】

「天」有的时候也用太阳去代替,因为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有无量的光明。有的时候太阳就是「天」,「天」就是光亮,无穷无尽的像太阳一样的光芒。

【人者名曰能多思义,又复人者身口柔软,】

「天人之师」的「人」代表能够多思惟。人总是想法很多,爱思考。

「又复人者身口柔软」,人,身体和嘴,大多数的人都比较柔软,生活中还是好人多,说好话的人多,对吧?说恶言恶语的人还是少的。

【又复人者名有憍慢,】

那么,人本能地都带着一定的自恋、自大和骄慢,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骄慢。像修鞋的人,他对于修鞋方面还是挺自信的,自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骄慢。人,都携带着某种程度的骄慢。

【又复人者能破憍慢。】

但是人本身又能破掉这种骄慢。人,这种动物,他是很有弹性的,他能够骄慢,也能破掉骄慢。

【善男子,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然经中说为天人师。】

佛虽然是一切众生的无上的大导师,但是经中赞美佛说是「天人之师」。

何以故?善男子,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修十善业道,能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号佛为天人师。

为什么呢?善男子,因为诸众生中,只有天界的人和人界的人能够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够修十善业道,能够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果,甚至成佛果。

这里就告诉我们说虽然人身最适合修行,因为人道喜忧参半、善恶参半、逆境顺境参半,对于人的锻造性很强,但是天界的人也能够成就。

今天白天一个北京的师兄就跟我交流有人讲天人无法成就但事实上,佛在《涅槃经》中提到天人也能成就。天人,虽然大多数都是长寿、快乐,没有愁恼,没有什么太大的逆境,不容易有修道心,但也不是所有天人都无法成就。天人和人一样,都能发起寻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都能够修十善业道,都能够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果,也能成就佛果。所以说,最初佛讲法的时候,也是天人去请他讲法的。很多佛住世的时候,都是天王天人去帮助佛,让他成就,给他维护一个适合打坐的环境。佛在菩提树下静思,在因地修行,还没觉悟的时候,周围天人们就在保护他,希望他能够成正觉然后度自己所以天人可以成就,大家要注意哦,不是说只有成了人身才能成就,不是这样子。有的天人是不幸堕落为人的,并不是说他成天人无法成就,所以他不得已必须要堕落。不是这样的。

六道中,能够成就的这两道是人道和天道。那么,人道容易成就,所以有的时候有一些其它道的众生附在人身上,借着人的身体去修行。是吧?我们是知道的。那么其它道的众生,像畜生道的众生有的修了几千年、几万年,它还是只是类似鬼魂界的生命,它还没有得道。他没有成人,也没有成天人,所以很遗憾。所以,要想办法成人、成天人,这样的话,成佛才有可能。

那有的师兄也问,说不对吧?我觉得畜生道也能成就因为我奶奶在寺庙里面养的这个鹦鹉鸟啊,总是念阿弥陀佛,结果还烧出舍利子来了。畜生道能成就的,第一,烧出舍利子不一定就代表真的成佛了,它不一定是什么果位,这是第一;第二,有的鹦鹉鸟恰恰就是佛菩萨的示现。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鹦鹉鸟都烧出了舍利子?有很多念佛的鹦鹉鸟也没烧出舍利子,为什么它偏偏烧出来了?有的明明就是佛菩萨的示现,它化为鹦鹉鸟了,对吧?它来教化众生:你看我一个鸟都知道念佛,你人都不知道吗?我都能成就。所以有很多的特别的情况,或者是狗啊,猫啊,也一样的,有的狗就喜欢拜佛去,喜欢拜佛这样的小狗狗,它也有可能就真的是佛菩萨的示现。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一道,比如说,狐仙哪,什么大仙儿,白仙啊,灰仙哪,附在这个狗身上,它想要借着这个狗的身体去修出来,也有可能。很复杂。

但是《涅槃经》里讲,就是说「唯天与人」,只有天道和人道的众生能够修习十善业道,能够证四果、证辟支佛果、证佛果。这段文字非常关键,大家一定要记住,是在《涅槃经》的第十八卷。只有天道、人道的人可以修出来。如果其它道你看到有修出来的,你就要分析它是什么样的情况,不要盲目地就去下判断。

接下来总结说,「是故号佛为天人师」,所以说佛是天界和人界的大导师。为什么强调说佛是天人之师,没说是六道之师呢?因为只有天界和人界的众生能修出来。其它道的众生你要想办法累积善因、得善果,如果能投胎成人,如果能投胎成天人、化生为天人,你修出来就有望了。

云何为佛?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

接下来又讲什么是「佛」呢?「天人师」、「佛」、「世尊」。「佛」,佛是代表觉悟者,觉悟的意思。自己觉悟了,又能帮助其他人觉悟。

【善男子,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菩萨摩诃萨能觉一切无量烦恼,既觉了已,令诸烦恼无所能为,是故名佛;】

「佛」是自己觉悟了,又能帮助别人觉悟的人。说善男子,就好像有人知道旁边有个贼,他知道了,哦,车上有个小偷,我都认出谁是小偷了。那这个小偷还能偷他东西吗?不能,除非是抢了,是吧?知道那儿有个小偷,这个人是小偷,我就防范得很好,他就下不了手了是这样子。那么,菩萨摩诃萨们觉悟了,能够觉到一切无量的烦恼都是执著造成的,都是著相造成的,知道了以后他不执著了,那烦恼对他不起作用了,「无所能为」所以对于众生来讲是烦恼,对于佛菩萨来讲是菩提。就是演戏,就是戏里的情节而已,对我来说构不成烦恼。

张三认为是烦恼,工资低了或者裁员了、下岗了,张三认为是烦恼;这个李四学佛学得很好,他是菩萨示现,他觉得不是烦恼,是菩提。他认为一切的变化都有因缘,我随顺就好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说不定有更好的工作种种,对吧?心态是不一样的。同是关在监狱里的两个人,有的光看到铁栏杆了,有的就看到了栏杆外的月亮、还有青草地。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佛菩萨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众生还觉得是烦恼,他觉得不是了,所以烦恼对他来说,「无所能为,是故名佛」。所以,这才是真的觉悟者,没烦恼了。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不是佛。

接下来,

【以是觉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

就是因为觉悟了,在相中却不被相染了。所以呢,不生、不灭、不老、不病、不死,这就成就了,这就成佛了。如果你真的做到一丁点烦恼都没有了,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没烦恼了,那你就成佛了那你就可以不生、不灭、不老、不病、不死,也就是说你就证入了法身了。证入法身,有内在表现,比如说你禅修的时候感觉到的那个境界;还有外在表现,就是根尘脱落,一丁点烦恼都没有,处在一切地方都是在梦境中。然后继续继续保任、继续保任,慢慢地,有一些神通就慢慢地就显现出来。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了。

愿以此功德,遍及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领受《涅槃经》的微妙含义,愿一切众生早日圆成佛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南无经中之王、王中之王——伟大的《大般涅槃经》!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59.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31课·无题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第257课「菩萨有三法行。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何等为三。一者种种深觉。二者入无数意。三者念要句三昧。是为三法行。菩萨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迦葉菩萨言:世尊,根本、因、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很感谢大家又挤出时间坐到这里,我们继续学习佛陀在《涅槃经》中的开示。【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佛陀说:迦叶菩萨,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到最后发现无论是业还是烦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初果)须陀洹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接着看经文:【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是须陀洹,先得道故名须陀洹,以初果故名须陀洹。若先得道名须陀洹者,得苦法忍...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接着上节课的内容,佛陀说有一种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就沉没了,借着一些光明的因缘又浮上了水面,但是没有支撑多久又沉没了。这样的众生是因为「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闻不具足」。就是在「信」上、在「戒律」方面、在「多闻」方面都出了问题。【是人无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又再一次地坐在水晶莲花上的本师面前。很高兴,很多师兄也都坐在这里了。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五卷——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三。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这一卷的内容跟第三十四卷息息相关。【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云何名因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值此感恩佳节,向我们的本师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表示我们的感恩。从今天起,醍醐也进一步地向本师学习,在讲法的时候以盘腿打坐的姿势来讲,因为想起若干年前我们的本师讲法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姿势,所以又找到了一点禅修课的感觉。我们接着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善男子,善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