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涅槃经1年前 (2022-12-11)《大般涅槃经》讲解704

00:00

257

「菩萨有三法行。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何等为三。一者种种深觉。二者入无数意。三者念要句三昧。是为三法行。菩萨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各位尊者: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

【迦葉菩萨言:世尊,根本、因、增,如是三法,云何有异?】

迦叶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前面您讲三十七道品给我们介绍的很深细微奥,那么「根本」、「因」以及「增」这三法大概有什么区别呢?

【善男子,所言根者即是初发,因者即是相似不断,增者即是灭相似已能生相似。】

佛陀这里讲得很哲学,我们来看一下,说这个「根」(根本)指的是什么?万物从这儿生发出来,这个根和根本是万物之所以能生长的一个原点,某种意义上也叫源头。从根这里生出来,所以它是原点是源头,从这里开始萌芽、开始最初生发出来。

「因即是相似不断」,它成为事物的一个因,意味着什么?它会引导出后来的很多的造作,很多的行为,很多的相,所以这是个「因」(我种下了一个因),那么大家都开始期待后来的种子是不是?「因」种下去了代表相似不断,它会生长,它会形成,形成什么?不一定。

接着什么是「增」呢?「即是灭相似已能生相似」,说原来的那个相我灭了,我又生出了类似的,但是与之不同的相,这就叫增。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小孩慢慢地长大了,他是在他原来的相的基础上长大了,灭掉了原来的一些细胞(一些细胞生灭、生灭的),然后又有新细胞长出来了,DNA也许没变,但是细胞变了。「灭相似也能生相似」,原来的那个细胞死掉了,然后又生出来类似的细胞了,结构可能都差不多,但是不一样了,虽然不一样又不是完全不同。

张三长着、长着还是张三,只不过长大了的张三、变老了的张三,他不可能张三长着、长着成李四了,除非基因突变。「增」就代表着在一定的框架内,这个相的一种更迭、更替,原来的没了,出现了新的,新的跟过去的不是一回事,又有点相似,就是这个意思。

【复次,善男子,根即是作,因即是果,增即可用。】

接下来又分析,「根即是作」,首先你承认了这个事物的存在,甚至你连根本都挖到了,你承认了这是一种造作,是一种存在。

「因即是果」,我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因就意味着果,就算因不变化,它也是一个果,就算我把种子埋到土里它没发芽,它还有一个果,因就是果,它还是那个种子,可能烂了、坏了,但是最终还是有一个结果出来。

「增即可用」,一提到「增」让我们感觉事物有变化,在生长,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不是僵死。因为它是动态的、它是鲜活的,我们就可以用它。

【善男子,未来之世虽有果报,以未受故名之为因,及其受时是名为增。】

像你现在有所造作,不管你造作了什么,未来都会有一个果报,但是在这个果报还没有来临之前,你还没有受这个果报之前,我们就针对这个因谈你种的是善因、恶因、还是无记因,因为果报还没有形成,你只能去研究这个因。那当果报已经来到你这里,你开始接受这个果报的时候是名为「增」,它意味着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已经形成,这个因种下了,不管最终怎样的因缘和合,中间是发生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意味着「增」,变化了,相在变化,因缘在变,这就是「增」。所以我们看「增」这个字就代表一种动态生命的活力。

【复次,善男子,根即是求,得即是因,用即是增。】

「根即是求」,比如说你有善根,有善根就是对于善有所求,你对于善无所求那也谈不上有善根。

「得即是因」,我得到了,意味着什么?承认它存在,它是一个起始点。

「用即是增」,如果我能用它,那证明又有一个过程发生了,在这个过程中相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这就是「增」,你可以理解为增加了很多的变化。

【善男子,是经中根即是见道,因即修道,增者即是无学道也。】

接下来,终于跟我们的佛法联系在一起了,不是纯哲学的。说我们这个《涅槃经》里要讲「根」就是「见道」,你对于这个实相和究竟圆满有所了解,至少也听说了,也感兴趣了,有窥探这个实相的欲望,你想证得最终的究竟圆满,你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是有这个愿望的,所以说根即是见道。

其实起点往往也是终点,我们最开始都想成佛,到最后圆满的时候就是成佛了,起点就是终点。根即是见道,一开始是对佛法有兴趣,修着修着到最后成佛了,这个根本就是我最终要成佛,我要见到实相。

「因即修道」,我怎么见实相啊?我在这坐着,天天放逸能见实相吗?不能!我要改变,我要修道,我要修行,这就是一种改变,一种完善自己、修正自己的过程。

「增者即是无学道也」,修行人都是这样,刚学佛的时候感觉有得修,有得学,到最后越修越没得修,越学越没得学。最后的最后高僧大德说修行就是穿衣吃饭、吃饭穿衣,就是担水劈柴、劈柴担水,修到最后没得修了就是无学道了,该修的修完了。就好像一棵树你把多余的枝杈都砍掉,到最后砍得就剩你需要的那个结果了,不能再砍了,再砍就不是我想要的了,多余的去掉了。

无学道就是这样,多余的(烦恼、染污、执着、贪、嗔、慢、嫉妒)去掉了,到最后剩的什么?空、明、净的本体的常乐我净,不能再去了!再去就偏了,就是无学道。

【复次,善男子,根即正因,因即方便因,从是二因获得果报,名为增长。】

《涅槃经》里提到的根是「正因」,这里的「正」不是正邪的正,是决定性的因,说我修行是为了「见道」,见这个宇宙大道、佛道,见实相,为了见它这是一个正因(决定性的因),它决定你走上了修行之路、修道之路、成佛之路。

「因即方便因」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怎么「见道」啊?道可能天天在这里我就看不见它,我怎么样能见它呀?要有因,就是你要有努力,你要修,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去修。

「从是二因获得果报」,就这样因是对的,一个决定性的因,我为了见道而修,然后这样修、修到最后获得的果报,整个这个过程你是不是一直在变化?真正的修行者每年、每月、每日(每天)、每个小时、每分钟、每秒钟都在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增长。

【迦葉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毕竟者即是涅槃,如是涅槃云何可得?】

迦叶菩萨说:世尊,您前面提到了修到毕竟圆满的程度,好到不能再好,到了极处了就是涅槃了,那么这样的涅槃我怎么才能证到啊?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在《涅槃经》的末尾部,迦叶菩萨再一次地问,大般涅槃的境界如此的殊胜美妙,十住菩萨、十地菩萨都不能明了见于佛性,大般涅槃那么我们怎么证到啊?「云何可得」?怎么得证它?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修十想,当知是人能得涅槃。】

这地方有一个很关键的信息大家找到没有?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呀,如果菩萨、大菩萨们、如果比丘、比丘尼们(这是出家人)、如果优婆塞、优婆夷们(在家人),不管你是菩萨、大菩萨还是普通的出家人,不管是男众、女众,还是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不管你是谁,出不出家,你只要修以下十想,你就能够证得涅槃。这是佛讲的!

涅槃是最究竟、最圆满,佛陀没有说你必须出家才能证涅槃,或者你必须是大菩萨才能证涅槃,你必须是出家男众才能证得涅槃,佛陀不是这样讲的。

其实在《大藏经》中有很多女众成佛的案例,我们有机会就跟大家分享。而且很多女众成佛还是很小的时候,不只是《法华经》里八岁的小龙女,还有其他的,就是有十几岁的女众成佛的,也有年纪大一些的。

不是说必须男子才能成佛,也不是必须出家人才能成佛,但是你要是不学《涅槃经》你可能又不了解这个问题,又会在一些点上纠结,甚至去争论,所以大家一定要学经。佛该讲的全讲了,你为什么不学呢?

【云何为十?一者、无常想,二者、苦想,三者、无我想,四者、厌离食想,五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者、死想,七者、多过罪想,八者、离想,九者、灭想,十者、无爱想。】

接下来佛陀就讲,很关键!我们要修以下十想才能证涅槃。哪十想呢?第一、无常想,第二、苦想,第三、无我想,第四、厌离食想,第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第六、死想,第七、多过罪想,第八、离想,第九、灭想,第十、无爱想。

有经书或者有经文在手的这些师兄一看,感觉自己证涅槃很有信心了,为什么呢?因为单单看着十想的名字相好像都蛮熟悉的,没有一个很陌生的,既然熟悉,心里有数了,我能这么修,我能修以下十想。那么以下十想具体是怎么样的?佛陀还会详细地讲。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习如是十种想者,是人毕竟定得涅槃,不随他心,自能分别善不善等。是名真实称比丘义,乃至得称优婆夷义。】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呀,菩萨、大菩萨们,或者是出家的男女二众,或者是在家的男女二众,只要修习我上面提到的十种想(十种想其实就是十种修法,或者你理解为观修之法,想修之法,观想之法,后面还有很详细的介绍),这个人就毕竟证得涅槃。佛讲的!你只要这么修就一定能得涅槃,就不用受别人打击了,别人一打击你就没信心了。

「不随他心」,不会再随随便便地受别人影响了。自能分别善不善,我修得对了还是错了,这步子是慢了还是快。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怎么调整自己就有数了。

然后这个时候才能称你为是真实的比丘、比丘尼或者真实的优婆塞、优婆夷,就是你对于修行之路了了分明的时候,就感觉是一个老手了,老司机似的,佛陀对你都很放心了,你只要这样子修,你就是佛法路上真实的司机了,真实的比丘、比丘尼(真实的出家人),或者真实的男居士、女居士,你就配得起四众弟子的称呼了。

佛陀在经中也经常说四众弟子就是「我子」,我的孩子们,我的弟子们,我的传法者,我的法王子。现在我们作为佛陀的四众弟子,想一想其实很幸福。四众弟子——这个词让我们感觉很有家庭荣誉感的。

【迦葉菩萨言:世尊,云何名为菩萨乃至优婆夷等修无常想?】

接着,迦叶菩萨等不及了赶快问了,说:这十种想能让我们毕竟证涅槃的,您赶快讲讲吧,从第一个开始讲,什么叫无常想?这十种想第一个叫无常想,怎么修啊?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初发心,二、已行道。无常想者亦复二种:一粗、二细。】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呀,菩萨有两种:第一种是初发心菩萨(也叫新发意菩萨),就是刚学佛没多久,对佛法有兴趣,刚开始上路的这批人,这是初发心菩萨(菩萨是个尊称)。然后第二种是已行道菩萨,已经修了一段时间了,甚至都受了菩萨戒了,相对来讲稍微有点成就了,这是已行道菩萨。菩萨分两种。接着说无常想也分两种:一种是比较粗大的无常想,一种是相对细腻的无常想。

【初心菩萨观无常想时,作是思惟:世间之物凡有二种:一内、二外。】

这些初发心的菩萨(刚学佛没多久的)修学无常想的时候就这样去思惟,说世间这些物、这些相都有两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

【如是内物无常变异,我见生时、小时、大时、壮时、老时、死时,是诸时节各各不同,是故当知内物无常。】

世间相的一些无常有内有外,先看内无常,内无常是什么呢?偷偷的一种变异。刚发心的菩萨就观无常的时候想也比较简单,但是也对,就说我用眼睛看过去万物真的是无常的。

就说人吧,像孩子小的时候一个模样,长大了一个模样,壮年时一个模样,老的时候,死的时候,模样一直在变化,随着时节的更替,这个模样一直变化,所以内物无常,这个精气神儿也在变,不止他相貌在变,他身体的力气、健康状况也在变,甚至性格脾气都在变。小的时候什么样子,青壮年什么样子,老的时候什么样子,死了什么时候什么样子,就是性格脾气也在变,什么都在变,这是无常的。

【复作是念:我见众生,或有肥鲜具足色力,去来进止自在无碍;或见病苦,色力毁悴,颜貌羸损,不得自在;或见财富库藏盈溢;或见贫穷触事鲜乏;】

然后这些初发心的菩萨们这样观内无常:看到这些众生有长得胖一点的,相对的胖一点的众生皮肤就显得很鲜嫩,皮肤油亮油亮的,有的人「具足色力」,好像很有力气,然后走来走去,各个动作自在无碍;有的时候看到有的众生得了病了,本来身体是不错的,但是得了病受苦的时候,色力憔悴,原来那么肥鲜的肌肤现在看着很憔悴,脸色发黄,甚至发灰,颜貌羸损,看着很没力气,生病了,不得自在;然后有的时候菩萨们观无常,看到有的家财富多得仓库都装不下了,但是也可能过一段时间突然就贫穷了;有的人通过炒股一夜暴富,突然股价大跌可能突然又很贫穷,甚至要跳楼,就看这些无常,看这些相。

【或见成就无量功德;或见具足无量恶法。是故定知内法无常。】

有的人成就了无量的功德,但不久可能又造了无量的恶法,真是内法无常啊!

【复观外法:子时、芽时、茎时、叶时、华时、果时,如是诸时各各不同。如是外法,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故当知一切外物定是无常。】

然后菩萨初发心的菩萨又观外法无常:说不观人了,观观世间的万物。比如说种子吧,它是种子的时候,发芽的时候,是茎的时候,是叶子的时候,是花的时候,是果子的时候,不同的时节样貌一直在变化呀!这是外法无常。

「如是外法,或有具足,或不具足」,看看这些花、这些树,有的长得每片叶子都挺完好的没有残缺,也没有虫子咬,让人很欣喜,但是有的植物长得很羸弱,每个叶子好像都有残缺,有的还发黄,有的充满了虫孔,就是说外法有具足的,也有不具足的。

那么过去具足的这些植物(长得好),过几天打雷了、下大雨了、下冰雹了,你再看这个植物可能又不具足了,所以知道一切外物也都是无常的,这是在相上观。

【既观见法是无常已,复观闻法:我闻诸天具足成就极妙快乐,神通自在,亦有五相,是故当知即是无常。】

这些初发心菩萨观无常的时候,用眼睛看到这些相,人也看了,周围的(植物)外物也看了,然后他就用耳朵听(用耳朵听的就是听闻了,听来的消息),这些初发心的菩萨在听方面听说什么了呢?

虽然我可能没见过天人,但是我听说天上的人虽然长相非常好,又有神通,具足成就了极妙的快乐,神通自在,但是寿命尽的时候也有「五种衰相现前」(五种衰相《涅槃经》中已经讲过两次了)。

「是故当知即是无常」,连天人到最后命尽的时候都会有「五种衰相现前」,所以这个初发心的菩萨就知道,说天也不一定是好事情,天了到最后不还是轮回吗?

【复闻劫初有诸众生,各各具足上妙功德,身光自照不假日月,无常力故,光灭德损。】

这些初发心的菩萨也听说,在一个大劫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众生都具足了上妙的功德,身体长得很好看,也能发光,自己能照耀自己,自己都能发光的,所以不需要太阳、月亮再去照了,自己就能照耀黑暗。但是也是无常的,无常慢慢地到来了,这些天人(劫初的这些众生)身上的光一点点消失了,本来功德圆满,现在开始羸损了。

【复闻昔有转轮圣王统四天下,成就七宝得大自在,而不能坏无常之相。】

而且还听说,过去有转轮圣王统摄了四天下,成就了七宝,得了大自在,但是转轮圣王最后也有生老病死,他不能够逃脱无常大鬼,初发心的菩萨就观(就想起来)这些事。

【复观大地,往昔之时安处布置无量众生,间无空处如车轮许,具足生长一切妙药,丛林树木果实滋茂,众生薄福,令此大地无复势力,所生之物遂成虚耗。】

然后又观大地,听人讲最初的最初这个大地上安处和布置了无量的众生(到处都是众生),甚至你找不到像车轮轧过的痕迹那么点儿的缝隙、空隙。什么样的众生呢?生长着一切的妙药、丛林、树木、果实(果实长得非常的滋茂盛),但是众生薄福,众生的福报少,被自己折腾光了,所以你看现在大地上有很多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要么就是大海。

「无复势力,所生之物遂成虚耗」,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地上的景象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了,现在跟最初无法比了。「所生之物遂成虚耗」,过去生的那些美妙的妙药、丛林、树木、果实都消失不见了,不知道去哪去了。

【是故当知,内外之法一切无常,是则名为粗无常也。】

初发心的菩萨就这样观,有眼睛看到的相,有这个耳朵听闻的消息,就知道无论是内法、还是外法都是无常的呀!「是则名为粗无常也」,这里讲的无常就是比较粗大的,很容易看到的无常。

【既观粗已,次观细者。云何名细?】

那么粗无常观完了,再观细无常。细无常——微细一点的,细腻点的无常,什么样的细无常呢?

【菩萨摩诃萨观于一切内外之物乃至微尘,在未来时已是无常。何以故?具足成就破坏相故。】

菩萨摩诃萨去观一切内外之物,细到微尘那么小的颗粒,到了未来,很久很久以后,都不一定还存在,不知道换了多少种形态了,也是无常的。「何以故?具足成就破坏相故」,因为只要它是微尘,你认为它还存在,存在物就是会成住坏空这样变化的,早晚会坏的。

【若未来色非无常者,不得言色有十时差别。】

你不能讲说,未来的那些变化我看不见我就不承认它存在,不能这样讲。你早晚会看到它的存在,你上一秒看到的那个灰尘,你过一年再看它还有吗?不知道它去哪儿了。所以未来这个色相也是无常的,你要能够预见到,不能说不是无常的。如果你说我不承认未来的这些色相是无常的,反正我看不见,所以我不承认,那你也不要承认现在有时差别,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分一秒地过,一切相都在变,那你也别承认了。

【云何十时?一者、膜时,二者、泡时,三者、疱时,四者、肉团时,五者、肢时,六者、婴孩时,七者、童子时,八者、少年时,九者、盛壮时,十者、衰老时。】

云何十时?十时差别这里,佛陀给你举例子,比如说:从受精卵开始,一者、膜时,二者、泡时,三者、厚一些的泡时,四者、肉团时,五者、长出四肢来了,六者、变成婴儿了,七者、长成小儿童了,八者、是少年了,九者、是盛年壮年,十者、是衰老之相。所以说一个人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在变,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变化一直在变,难道你不承认?你眼前的受精卵尚且如此,宇宙中的微尘也是这样的。

【菩萨观膜,若非无常不应至泡,乃至盛壮非无常者终不至老。】

所以如果你认为受精卵不是无常的,那它怎么会变成泡呢?它慢慢地怎么会长成一个小孩,又长成一个盛年(壮年)的大人呢?如果不是无常的,最后也不应该会老会死啊?

【若是诸时非念念灭,终不渐长,应当一时成长具足。】

如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受精卵不随着时间做变化的话,它不是说念念灭,不是生灭、生灭一直在变的话,那它也不会长大了,它应该永远是个受精卵呢?或者你认为它不是念念灭的,它是突然一下子就变成大人的,这很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实。

【无是事故,是故当知,定有念念微细无常。】

所以有一些无常是你看不见的,像小孩子在长得很快的时候,一个月不见就感觉长大了好多一样的,那你天天跟他在一起,他也在长,你就感觉不那么明显,因为这种变很微细,念念微细,这是细的无常,非常微细很难察觉。

【复见有人诸根具足,颜色暐晔,后见枯悴。复作是念:是人定有念念无常。】

接下来佛陀又讲,有的时候我们明明看到一个人一开始感觉诸根具足,长得很好,颜色暐晔(暐wěi是光明的意思,晔yè也是闪闪发光的意思),说那个人的皮肤好好啊!都亮泽泽的这种感觉,但是过几天他生病了,你一看糟糕了,很憔悴,最后失去了光泽了,枯悴了。

然后你就能想到:「是人定有念念无常」,这个念念无常这种微细的无常是发生在一切处的,它不是挑选人的,在无常面前一切众生完全平等,这种微细的无常或者粗大的无常。

【复观四大及四威仪,】

那初发心的菩萨又观这个四大(地、水、火、风)也一样,从粗大的相上或者微细的相上讲都是无常的,又观四威仪(行、住、坐、卧),一个人的体态,他走路的样子一直在变的,你可以观察他每走一步都不会跟上一步完全一样的。住、坐、卧也一样,他的任何一个动作他没有办法完全复制拷贝前一个,他总是在细微之处会有变化,就好像你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你在一个人身上找不到两个完完全全相印合的动作,他每个动作都在变化,这也能体现出无常。

【复观内外各二苦因饥渴寒热,】

无论是内还是外,比如说人体的内还是外,他总是要忍受两种苦因,一种是内在的饥渴(饥饿或者很焦渴)的感觉,外在他要忍受温度的变化,要么很冷要么很热。

【复观是四若无念念微细无常,亦不得说如是四苦。】

你想一想天气有的时候冷,有的时候热,肯定是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很微细的无常发生了,不然它怎么就冷了、就热了呢?你可能讲突然有气流,有什么西伯利亚的气流过来了然后就冷了,那么气流怎么来的,它也是小无常造成的大无常推动的,一个推动另一个,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小小的多米诺骨牌一倒,一连串全倒了,它是有连锁反应的,这种连锁反应也说明了微细处的无常。

所以饥渴寒热的感受也是由念念微细的无常构成的,你原来吃得很饱(不饿),怎么一会儿四个小时之后或者五个小时之后就开始(肚子咕咕叫了)饿了,为什么?肯定有微细的无常发生了,它在变化;刚喝了一杯水不渴,一会儿又渴了,也是有无常,到处都是无常,非常微细,微细的、粗大的都有。

【若有菩萨能作是念,是名菩萨观细无常。】

所以我们观无常要观到如此的细,像佛陀举例子这么细才行,不是说一切东西都会变化,那很粗大了,真正的菩萨观无常观到很微细的程度,那你还执著吗?观无常的目的是什么?断执著,因为一切都无常,万物平等都无常,连化身佛都无常,化身佛都有寿命的,所以你执著什么?你执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会灭度呢!你执著观世音菩萨到最后成佛了,那观世音菩萨成佛了到最后也是有寿命,到最后大势至菩萨又来了,一样都类似,只不过时间长短的问题。化身佛都是这样无常的,因为只要有相就是无常的,那你还执著什么,连佛之相都不执著了。你想一想,然后当体去哪儿了?当你的执著放下的时候,当体你去哪儿了?那一刻如此之空,如此之定!

《大藏经》里有句话,「其离根为寂定,空无出大光明」,大家仔细体味,当所有的执著都消失不见的时候,你是不是好像离开了你的六根一样,那就是寂定,就在这里深入、安住,慢慢的就出大光明,佛的光明你也能证得。

 「深慧难晓亦难了,世间皆疑于是句,

一切了知是义者,惟独有佛多陀竭。

佛所解句无瑕秽,已有无想爲上智,

其无思念清净道,不行想行是谓智。

无央数意无有意,心之所入志寂定,

无所入者是谓意,此意则爲见一切。

金刚三昧得上觉,于是之句无入句,

我立于信妙金刚,此之句迹谓上要。

彼断要者不爲信,佛讃信法爲持最,

是一切法爲如空,习行三昧得爲佛。

一切所知无有智,一切所行无有行,

一切所学无有学,一切所说无有说。

深入慧者无法想,入于寂定无寂想,

虽成觉道无觉想,度脱人民无人想。

是之勇猛离见网,皆觉了究深道事,

入于一切生死海,度脱群萌诸起灭。」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33.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第259课 「佛道亦无得,阿难何为悲?所合会为空,慧慧亦复空。若念若不念,一切法无念,无获空无有,譬若如野马。又如化象马,园果树木华,巧幻师所现,佛弟子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佛陀说,如果想要证得涅槃的境界,我们就要修习十种想(十种观修、观想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无常...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学经时间,我们继续听一下《涅槃经》第三十七卷中佛陀给我们的开示。上节课佛陀说:就好像雪山上有毒草,也有妙药王一样,众生身上有烦恼这种毒草,但是也有清净的梵行这种妙药之王。【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有清净梵行?】接下来迦叶菩萨就问佛说:世尊,为什么说众生能...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一起坐在这里了,水晶莲花台上的本师也坐在这里,闭上眼睛,时空穿梭回到了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本师总是这样的讲法,跏趺而坐。有的经文里讲,他是处在狮子座上,或者处在金刚狮子宝座上,佛陀继续在跟迦叶菩萨讨论关于虚空的话题。【善男子,若有人说虚空无碍与有并合,又复说言...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1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三卷。上节课到最后,佛陀告诉我们,如来对于众生的预言都是准确无误的。如来当众给谁授记的话,那么对于他(她)未来什么时候将成佛、佛国是什么样子、佛国将存在多长时间等等,都会讲得很准确。如果佛陀当众告诉大家,谁将下地狱,那这个预言也会是相当准确的。但是声闻...

《大般涅槃经》讲解 216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二卷。接着上节课的内容,释迦牟尼佛说:【善男子,菩萨尔时具足烦恼未有断者,为法因缘能以头目髓脑手足血肉施于众生,以钉钉身,投岩赴火。】这里佛陀讲:狮子吼菩萨呀,善男子,菩萨们可能还没有完全地断除自己的烦恼,但是他们在追求正法的道路上,为了法的缘故就可以...

《大般涅槃经》讲解 21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由于近期有越来越多的出家师父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帮助醍醐,所以在课前首先向各位师父表示深深的感恩。同时也联想到,如果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知道,在2017年的南阎浮提,他的四众弟子可以如此的团结、和谐,本师一定会非常的开心。十方的诸佛以及菩萨们,还有护法们都会非常的开心。再感谢一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