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18课·慈心定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5)《大般涅槃经》讲解704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六

梵行品第八之三

【复次,善男子,舍卫城中,有婆罗门女,姓婆私咤,唯有一子,爱之甚重,遇病命终。】

这里是佛陀继续在对着迦叶菩萨讲故事,说:迦叶,善男子,舍卫城也叫舍卫国,舍卫城中有一个婆罗门种姓的女子姓婆私咤,她只有一个孩子,她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很不幸这个孩子生病夭折了。

【尔时,女人愁毒入心,狂乱失性,裸形无耻,游行四衢,啼哭失声,唱言:子!子!汝何处去?周遍城邑无有疲已。】

这个时候,这个叫做婆私咤的女人「愁毒入心」,非常的痛苦,「狂乱失性」就疯了。「裸形无耻」,因为疯了,也不穿衣服,没有羞愧心了,不知道羞耻了。「游行四衢」,就在街道上到处的走,找儿子,找孩子,孩子夭折了她非常痛苦,不穿衣服满大街地乱跑。然后「啼哭失声」,哭都失声了,嗓子都哑了。「唱言:子!子!」走到哪都喊着:「儿子呀!我的儿子呀!汝何处去?」,你去哪儿了?我的儿子呀!就这样到处的满大街跑着找儿子,边哭边找。「周遍城邑」,整座城都走遍了去找儿子,「无有疲已」,也不知道疲惫和厌倦。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的这种感觉!

【而是女人已于先佛植众德本。】

但是婆私咤这个女人,她其实在过去诸佛所在的地方,她种过善根的。

【善男子,我于是女起慈愍心。是时女人即得见我,便生子想还得本心,前抱我身,呜唼我口。我时即告侍者阿难:汝可持衣与是女人。】

所以佛陀说:迦叶,善男子,我当时看到婆私咤的这个样子,心生怜悯之心,就生起了慈悲怜悯之心。因为佛陀生起了慈悲怜悯之心,所以这个叫做婆私咤的女人到处找啊找儿子,说:儿子呀,你在哪里?儿子你在哪里啊?走着走着就看到佛了,看到佛很奇怪,就生出了「子想」,就感觉佛像他的儿子一样。

佛此时正在生起慈悲哀悯之心,所以他与这个女人之间有一种情感的连接,大家了解,就是大家都看笑话的时候,有一个人慈悲哀悯这个女人,那么这个女人其实她能感觉到哪些人是嘲笑她的,嘲弄她的,不理她的,冷漠的,但有一个人却对她是有情感的,是怜悯她的。这个时候婆私咤看到了佛,就感觉像看到自己的儿子一样,「还得本心」,就好像恢复记忆了找到儿子一样,上前就抱住佛又亲又啃的。

当时,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侍者阿难,就跟旁边的阿难说:「汝可持衣与是女人。」说这个女人你看痛苦得也没穿衣服到处跑,阿难你赶快找件衣服给这个女人穿上,给她披上。

【既与衣已,便为种种说诸法要。是女闻法,欢喜踊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难尊者找了件衣服给这个女人披上,然后就开始为这个女人讲说种种的诸佛法要,就是佛法的精华大意,讲给这个女人听。这个女人听完之后欢喜踊跃,听完之后了解了无常,生灭变化,人生八苦,这属于爱别离,自己最爱的孩子离开了自己,非常痛苦,这是爱别离之苦,给她讲这些。讲着讲着,这个女人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就欢喜踊跃听佛讲法,听着听着欢喜踊跃,证明确实过去世种过善根的,过去她可能就听佛讲过法,甚至她可能修行过,所以今生这个灯一拨就着起来了。然后这个女人她就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于尔时实非彼子,彼非我母,亦无抱持。】

之后佛陀就对迦叶说:善男子,其实我想一想我当时面对这个婆罗门种姓的女子,这个婆私咤,面对婆私咤的时候,我当然不是她的儿子,她也不是我的母亲,那么当时实际上我也没有真的被她抱住又亲又啃的。

【善男子,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

其实当时我只是慈悲心发出来了,然后在幻化中,这个女人感受到我就是她的儿子,然后怎样怎样,实际上我并非她的儿子,这只是幻化和这个女人,她以为是。不过还好,这女人清醒过来了,还能够听经学法,还能够心开意解,还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就证明如果你慈悲地对待一切众生的话,会有一些幻化之相产生,就是你可以理解为是神通变化。在你看来,真正的佛身是法身,是不可能去做某某人的儿子,还给讲经说法,在应化的层面其实就是在幻化神通的层面,他可以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情。

【复次,善男子,波罗奈城有优婆夷,字曰摩诃斯那达多,已于过去无量先佛种诸善根。是优婆夷夏九十日,请命众僧奉施医药。】

接下来,佛陀又讲说:迦叶,善男子,我记得过去在波罗奈城有一个优婆夷在家的女居士,这个在家的女居士名字叫做摩诃斯那达多。摩诃斯那达多这个女居士也是在过去无量先佛种诸善根,就是在过去无量佛所在的地方都种过善根的,这个叫做摩诃斯那达多的优婆夷,这个在家女居士在夏天的九十天(一般夏天都是三个月),「请命众僧奉施医药」,就向众僧邀请,我来布施给你们医药,我想要把医药布施给这些僧宝们。

【是时众中有一比丘身婴重病,良医诊之当须肉药。若得肉者,病则可除;若不得肉,命将不久。时优婆夷闻医此言,寻持黄金遍至市里,唱如是言:谁有肉卖?吾以金买。若有肉者,当等与金。周遍城市,求不能得。是优婆夷寻自取刀割其髀肉,切以为臛,下种种香,送病比丘。比丘服已,病即得瘥。】

这个时候,大众中有一个比丘「身婴重病」,正好大众中有一个比丘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生病了,生了重病。

「良医诊之当须肉药。」有一个医生非常著名,诊断非常好,大家就请来了这个医生给这个比丘治病。然后医生一诊断就说,这个比丘这个病只能需要肉药,肉药才能够得以医治,说你们出家人是不吃肉的,但是这个比丘的病他必须吃点儿肉他的病才能好。「若得肉者,病则可除」,吃点肉,他的病就能好。「若不得肉,命将不久。」如果不吃肉,这个比丘可能寿命无几,不知道能坚持多长时间,很快了可能。

这个时候,这个在家的女居士听医生讲要吃肉药,她就带着黄金来到了市里面「唱如是言」。我们在这里推想,如果是普通的动物的肉的话,买来给这个比丘吃就可以了,这个比丘需要的是人的肉,要吃人身上的肉,他的病才能好。然后这个女居士她就拿着黄金来到了市里面就大声喊:谁卖肉啊?谁卖肉啊?谁自己的肉来卖啊?哪个人的肉要卖呀,我以金买,我用黄金来买,我就要买一块人的肉。

「若有肉者,当等与金。」说,谁卖自己的肉啊,我把我的黄金都给你。这女人就在这个市里面喊,喊遍了整个城市,想找个人能够卖自己的肉的,但是没有人卖自己的肉。到最后,这个女居士看来实在没有办法,为了救这个比丘的性命,她就自己拿来了一把刀,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切成了碎末末,切成了肉末肉羹,然后「下种种香,送病比丘」,里边掺了很多的香料,就拿来给这个生病的比丘。比丘服用了人肉末之后,病真的立刻就痊愈了,就好了。

【是优婆夷患疮苦恼不能堪忍,即发声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

这个优婆夷,这个女居士因为她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就捥了一个大坑,这个地方就生疮了,就发炎了,非常的痛苦,简直无法忍受。她就「即发声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

【我于尔时在舍卫城闻其音声,于是女人起大慈心。】

这个优婆夷,她是如此的敬爱三宝,她割下了自己的肉去医治这个生病的比丘,但是她自己腿上这个疮让她非常的痛苦,她就开始一直念佛:「南无佛陀!南无佛陀!」。

她这样念佛的时候,正好释迦牟尼佛当时正在舍卫城,就用他的天耳听到了「南无佛陀!南无佛陀!」的这个声音。然后佛陀就感受到这个女人为了救人的性命割下自己的肉,佛陀此时就对这个女人生起了大的慈悲之心。然后也奇怪,生起这个心之后这个女人就见到了佛陀。

【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还合如本。】

然后就看到释迦牟尼佛带着良药,涂抹在自己腿上的疮上,刚涂上这个药,这个女人腿上的伤口就立刻愈合了,就好像最初没有任何伤口的时候一样,完全的痊愈了。

【我即为其种种说法,闻法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为这个女人讲说种种妙法。这女人听佛讲法非常的欢喜,然后就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于尔时,实不往至波罗奈城持药涂是优婆夷疮。】

实际上当时我在舍卫城,我的真身并没有去波罗奈城,在波罗奈城挖自己身上的肉来疗愈其他比丘的这一个在家的女居士,她就在波罗奈城也没有动地方,她只是一直念「南无佛陀!南无佛陀!」然后,佛陀就出现了在波罗奈城,竟然就用药把她腿上捥的大疮给医治好了。

佛陀说:迦叶,善男子,其实我当时并没有去波罗奈,我的真身没有去,是我的应化身,我的一个分身——应化身去的,带着药去把这个女居士的疮治好了。

【善男子,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

故事听到这里我们能感觉到大家闭上眼睛能感觉到,如果佛陀入定,神通显现,他就可以用他的意生身去做这些事情,他的真身其实没有去,你也可以理解为他的真身是法身更没有去,是他的应化身,或者你理解为是他在禅定中生出来的意生身在做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充当这个失去儿子的女人的儿子,让她恢复心智,然后给她讲法;还是说医治这个在家女居士的这个疮苦,这都是意生身分身去做的。大家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我们有类似释迦牟尼佛,类似药师佛这样的慈悲之心,我们去入定就是入慈心定(我们过去经文中讲过慈心定)入到慈心定里面,你慈心大发,一切需要你的众生就能够得到你的应化身、你的意生身的帮助。这就是所谓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观世音菩萨作为正法明如来的一次应化身在这个世界上。千处祈求千处应,他只要深入禅定,那么任何众生有需要,他可以无量的分身应化身过去帮助,是这样子。

那么有一些情况说我们祈求佛菩萨加持,或者帮助保护,我们也念了,但是佛菩萨应化身没有来,我们的状况没有任何的改善,这个绝对是业过于重的结果,就是你的业重到已经阻挡了佛菩萨来帮你了,就是你重业先牵,最重的业你要先去还债的,重业先牵就是你此时正在还重债的时候,别人是不可以干扰你的,你必须把很重的债还完后,然后轻的债慢慢去还,这时候佛菩萨能够来到你这里。如果业障过重的话,有时候念了好像也没有立刻有感应,并不是佛菩萨不帮忙,而是说你的业的原因,这个大家要了解。就好像是释迦牟尼佛他作为佛,他都没有办法扭转自己的释迦族被灭种亡国灭种,其他诸佛菩萨也没有办法帮助他。就是在这一时刻因缘聚会了,必须还这个债,那就只能还,就算是佛都没办法,那何况我们凡夫了。所以不要因为个别时候许愿不灵而生起抱怨之心、怨恨之心。有的时候不是还很灵验的,有的时候是很灵验的个别时候不灵验,也是真的有原因。

接下来,佛陀又对迦叶菩萨说:

【复次,善男子,调达恶人贪不知足,多服酥故,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能堪忍,发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

善男子,迦叶,现在提婆达多也分裂僧团的,也经常伤害我,想要出佛身血,想要杀死我,现在在我们心中提婆达多就属于恶人的形象,属于恶性比丘了。那么提婆达多他本性贪婪不知足,有一次他服用酥就是类似奶酪的制品,比奶酪更进一步提炼出来的生酥、熟酥),他服用这种奶制品太多了,服用过多导致头痛腹满,头疼、肚子疼,非常的痛苦,「受大苦恼,不能堪忍」,简直无法忍受了。然后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提婆达多竟然也在喊「南无佛陀!南无佛陀!」就说皈依佛,皈依佛,礼敬佛,礼敬佛,求求佛救救我吧,南无佛,南无佛。

【我时住在优禅尼城,闻其音声即生慈心。尔时,调达寻便见我往至其所,手摩头腹,授与盐汤而令服之,服已平复。】

那么当时其实释迦牟尼佛是住在另一个地方,是住在优禅尼国的,住在优禅尼城,但是入定的时候听到了提婆达多呼唤佛的声音,他就生起了慈悲之心。这个时候,提婆达多就看到释迦牟尼佛来到了自己所在的地方,释迦牟尼佛用手摩了摩提婆达多的头和肚子,给了他一些盐汤,让提婆达多服下去。提婆达多当时服下去以后立刻就好了,头也不疼了、肚子也不疼了。

【善男子,我实不往调婆达所,摩其头腹,授汤令服。善男子,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调婆达见如是事。】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当时其实我的真身没有在提婆达多所在的地方,我没有在那个地方,当时我是在优禅尼国的。其实我的真身没有去提婆达多所在的地方,也没有去摩他的头顶,摩他的肚子,给他盐汤喝。其实你可以理解为我入定之后,这个是「慈善根力故」,我入慈心定,入定之后,所有需要我的众生我都去救助,一个应化身一个分身一个意生身去做了这个事情,你可以这样理解。「令调婆达见如是事」,你也可以理解为法身未动,应化身在做这样的事情。

【复次,善男子,憍萨罗国有诸群贼,其数五百,群党抄劫为害滋甚。】

接下来,又讲说:迦叶,善男子,憍萨罗国憍萨罗国佛陀经常去的,「憍萨罗国有诸群贼」,有一群贼,数目大概是有五百人。「群党抄劫」,总是打劫,五百个贼一起行动去打劫,「为害滋甚」,对于国家人民的危害简直是难以想象,而且越来越严重。

【波斯匿王患其纵暴,遣兵伺捕,得已挑目,遂著黑闇丛林之下。】

波斯匿王是憍萨罗国的国王,他一看有群贼五百人危害国家和人民,一定要发兵讨伐才行。「得已挑目」,后来还真的,部队就把这五百个群贼,加起来是一群,把这五百群贼抓起来了,抓到了之后就把眼睛都挑瞎了。「遂著黑闇丛林之下」,就这样把他们押到了黑暗丛林的下面。但是这些贼眼睛都瞎了,他就没有办法再去打劫去了。

【是诸群贼已于先佛植众德本,既失目已受大苦恼,各作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我等今者无有救护。啼哭号咷。】

其实这些贼他们只是失去记忆了,他们在过去佛所在的地方也种过善根的。他们失掉了自己的眼睛非常的痛苦,看不见了而且非常的疼痛。这些贼们在最痛苦的时候竟然知道说「南无佛陀!南无佛陀!」,就证明过去世真的种过善根。

现在我们看到有的众生平常是不信佛的,也不念佛,但在关键时刻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突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念佛了。

这些贼也一样,平常是打劫去做坏事的,当眼睛被挑瞎之后,无边的痛苦之下他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样解除痛苦,然后就想起来念佛说:「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我等今者无有救护」一直念佛。

【我时住在祇洹精舍,闻其音声即生慈心,时有凉风吹香山中,种种香药满其眼眶,寻还得眼如本不异。诸贼开眼即见如来,住立其前而为说法。贼闻法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时佛陀正住在祇洹精舍,然后他在定中就听到了这些群贼的呼唤我们现在也没有人能救我们了,哭哭啼啼的,哀号哭泣非常的痛苦。当时佛陀——释迦牟尼佛在祇洹精舍,在入定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声音,生起了无边的慈悯之心。这个时候,就有一种幻化出现了,就突然有凉风吹起来了,把香山中种种的香药,吹到了这些瞎掉了眼睛的贼的面前。这个香药,这个风吹到了这个贼的面前,眼睛就完全好了。香药灌满了这些贼的眼眶,然后眼睛就重新又长出来了,就完全的复明了。「如本不异」,跟过去一模一样。

这些贼们睁开眼睛就看到释迦牟尼佛,站在自己的面前,为自己讲说佛法。本来那么痛苦,突然不痛苦了,睁开眼睛看到佛在这里给自己讲法呢。这些贼听了释迦牟尼佛讲法就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听完法就发菩提心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还不是普通的菩提心,是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究竟圆满的佛果的菩提心。

【善男子,我于尔时,实不作风吹香山中种种香药,住其人前而为说法。善男子,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群贼见如是事。】

佛陀说:迦叶,善男子,其实当时可以讲我的真身并没有真正去化作风,去吹香山中的这些香药,其实真身没有这样去做,也没有去到那些贼的面前给他们讲说佛法。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我在入定的时候,因为慈善根力故,就是佛陀一入定就入到自身的慈悲当中,不舍一切众生,虽然这些贼做了坏事了才被挑瞎眼睛的,但是这个罪罚可以说有点重,而且这些贼又在念「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所以他们是可以被度化的人,佛陀就救了他们,而且让他们的眼睛恢复正常了。

这个地方说念佛很关键,世界上众生受苦的很多,念佛的比较少,在极度的苦难中呼唤观世音菩萨呼唤佛陀的非常少,如果有的话是必定有一些感应的。如果没感应,一个是不够至心恳切,再一个业障过重,只有这两种原因了。我们要了解在念佛的时候至心恳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应付公事,说我天天念阿弥陀佛一万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烦得要命地念,东张西望地念,一会儿瞟两眼电视,一会儿东张西望看这看那,再摸一摸我的小宠物狗,一边念着佛,这样肯定是不如你双膝跪地在佛像前,然后两手合掌那样念的效果好,这是必然的。一分诚心一分收获,一分恭敬一分利益,这是必然的。还有你念佛的时候,是否完全清空了自己对于过去的自己造的一切业有忏悔心,对于未来的自己有期待心,完全清空了自己,充满希望,一开始充满悔恨,充满忏悔,然后充满希望,认认真真念,还是随随便便念,这个都很重要。认认真真念,奇迹总会产生,因为释迦牟尼佛他的真身并没有灭迹,他只是隐身了,可以讲你每一次认真呼唤他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你认真呼唤他,他就在你的身边给你摩顶作加持。这是必然的,所以不要敷衍了事。

【复次,善男子,琉璃太子以愚痴故,杀其父王,自立为主。】

接下来,又讲了一个例子。佛陀说:迦叶,善男子,琉璃太子太愚痴了,杀掉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做了国王,那么着急!本来王位也是他的,他非得把父亲杀死,赶快做国王。

【复念宿嫌,多害释种,】

因为过去世这个琉璃太子他们跟释迦牟尼佛这个种族释迦族结下了甚深的怨仇,所以他经常害释迦种姓的人。

【取万二千释种诸女,刖劓耳鼻,断截手足,推之坑堑。】

甚至有一次,琉璃太子抓过来一万两千个释迦族种姓的女子,之后就「刖劓耳鼻」,就是把耳朵割掉了,把鼻子割掉了,而且把手脚都断掉了,「推之坑堑」,把这一万两千多个割掉了耳朵、鼻子,截断了手脚的这些女人推到了深坑里去。

【时诸女人身受苦恼,作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我等今者无有救护。复大号咷。是诸女人已于先佛种诸善根。】

然后这些释迦族的女人深受苦恼。这些释迦族的女人他们跟佛是同一个种族的,她们深受苦恼,她们在极度的苦痛中,就呼唤说:「南无佛陀!南无佛陀!」佛陀,救救我们,皈依佛,皈依佛,皈依佛,礼敬佛,皈依佛,救救我们吧!我们今天无有救护,深受众苦,无有救护,这样哀嚎哭泣。那么这些女人在过去无量佛所在的地方也种过善根的。

【我于尔时在竹林中,闻其音声即起慈心。诸女尔时见我来至迦毗罗城,】

释迦牟尼佛当时正在竹林中打坐,在禅定中就听到了这一万两千个女人呼唤佛陀的声音,他就生起的慈悲之心。然后他的一个意生身就过去了,这些女人突然就看到释迦牟尼佛来到了迦毗罗卫城。

【以水洗疮,以药覆之,苦痛寻除,耳鼻手足还复如本。】

当时看到佛陀的应化身出现了,而且亲自用水给她们洗自己身上的伤口,用药敷在上面,然后苦痛立刻就消失了,一点都不疼了。被割掉的耳朵、鼻子,被截断的手脚全都恢复如本,都复原了。割掉的耳朵、鼻子再次长出来了,手脚也复原了,跟正常人一样。

【我时即为略说法要,悉令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于大爱道比丘尼所出家,受具足戒。】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为这一万两千多个苦难的女子们讲说诸佛法要,使得她们都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一万两千个女人就出家了,想要修成正果。出家了之后,就在「大爱道比丘尼所出家」。她们在那出家的呢?因为她们是女人,是跟着大爱道比丘尼去学习的,大爱道比丘尼就是摩诃波波提,就是佛陀出家前的姨妈。摩诃波波提,当时是她是管理尼众的,出家的女子都由摩诃波波提来管理的,所以这一万两千多个女人,都归入到摩诃波波提大爱道比丘尼她的队伍中了,然后也受了具足戒了。

【善男子,如来尔时,实不往至迦毗罗城,以水洗疮,覆药止苦。】

释迦牟尼佛对迦叶说:善男子,当时其实我的真身并没有去迦毗罗卫城,我也没有亲自去给这些可怜的女人洗伤口,「覆药止苦」。

【善男子,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

善男子,你要知道,当时就是因为我入了这个定,入定之后因为慈悲力的缘故,化现出来的应化身分身意生身使得这些女人仿佛见到了我一样。

【悲喜之心亦复如是。】

又悲又喜,悲的是自己命运苦难,喜的是佛陀出现了,给我们做救治,还能够给我们讲法,让我们法喜充满。

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说:

【善男子,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修慈思惟,即是真实,非虚妄也。】

你要知道,虽然是幻化,毕竟都是幻化,无常都是无常,相都是相,但是你的慈悲之心是真实的。如果你的慈悲到达了一种程度,入了定——入了慈心定,你生起来的这些应化身,这些分身、意生身,他就可以行使无数的使命,去救度苦难的众生。所以我们可以讲,慈悲就是修行,爱就是修行,保持对于众生的完全无私的爱就是修行。

那在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某些人来向我们求助,在我们有能力的情况下就帮助他。怀着慈悲心,想着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怎么办。当然有一些孩子,你也可以站在人的角度去判断,站在人的角度去分别,就说这个孩子暂时我帮他我可能惯坏他,我先不帮。最值得帮的是哪些人?就是身处困境又懂得念佛的这些,他们不是一阐提,他们在最痛苦的时候,在危难的时候是懂得念佛的,懂得念经的,这样的人最值得我们帮助,因为他有善根,他未来一定能够很快成佛。他遇到逆境如果说他一念佛,正好赶上你是一个佛弟子你去帮助他了,他就觉得有感应,他会更加用功,加倍用功地去修行,所以他成就是非常快的,有逆境是不怕的。如果他没有逆境只有顺境,他可能想不起来念佛,很多人都是这样子。

过去北京一个朋友跟我讲她身边的一个朋友,没事儿是不会读经的,一有不顺就读经,一读经就灵验,这个坎就过去了,每次都是这样子,也很神奇。像她有善根,那就可以去教化的,可以去影响的。如果她身处逆境,非常可怜向你求助,但是没有悔改之心,也不懂得念佛,你可以暂时放一放,把你的精力用于那些可能会迅速修成正果的这些真正对佛有信心的众生这里,因为我们不是佛菩萨,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在布施和慈悯一切众生的时候,就必须要有所选择。因为顾不了那么多,世界上可怜人那么多,那么可怜人中那些信佛的我们先去帮助他,让他加紧勇猛修行,迅速成佛果。他要是成正果,他又可以帮助很多很多人。

接下来,佛陀又讲:

【善男子,夫无量者不可思议,菩萨所行不可思议,诸佛所行亦不可思议,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不可思议。】

迦叶,我们讲四无量心,在慈心中能生起无量的应化身、无量的神通,那么你要认真地修习这个慈心。无量是不可思议的,菩萨所行是不可思议的,佛所行是不可思议的,大乘典《大般涅槃经》也是不可思议的。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之地。】

一直修慈悲,其实你会得到一种极致的喜悦,就是你在奉献和付出的时候,你会得到极致的喜悦。「得住极爱一子之地」,爱众生就像爱自己唯一的一个孩子一样。

【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

你爱众生爱到什么程度?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生活过得很舒适,无愁无恼,衣食具足,非常的开心。父母看到孩子开心自己就非常的开心了,是不是?

【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

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子,看到众生衣食具足,无愁无恼,然后也广行善事不做恶事,就非常的开心了。

【视诸众生同于一子,】

把所有众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而且是就这么一个孩子,就这样珍爱!

【见修善者生大欢喜,】

看到我的孩子懂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孩子真懂事,父母就非常的欢喜。

【是故此地名曰极爱。】

父母看到孩子很有出息、很懂事的时候是多么的爱这个孩子,那一刻的这种爱这种欣慰,是难以描述的。

【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

善男子,就好像父母看到孩子遇到患难,遇到痛苦的时候心生苦恼。

【愍之愁毒,初无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

说也有遇到逆境的时候,父母要是看到孩子遇到逆境了,遇到种种的患难,那么父母心里就非常的苦,比自己遇到这些逆境还苦,「愍之愁毒」,有的时候像愁毒攻心一样非常痛苦,但是不会轻易地舍离自己的孩子,菩萨摩诃萨住在这种极爱一子的境界,他对于众生的这些苦难不会漠然视之,也不会随随便便地就抛弃众生。

【见诸众生为烦恼病之所缠切,心生愁恼,】

众生苦恼,菩萨也很愁恼,所以说菩萨本来没有病,因为众生病所以菩萨病,因为众生有苦难,所以菩萨心很痛苦。

【忧念如子,】

感觉像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苦难了一样。

【身诸毛孔血皆流出,】

甚至有的时候苦得感觉毛孔都在向外流血一样的。

【是故此地名为一子。】

你只有疼爱众生像疼爱自己的亲孩子,就这么一个孩子,这样你才会有菩萨的这种对于众生的慈悲哀悯之心,才有佛陀对众生的这种心,如果你把众生仅仅是当作众生而已,那你不可能有这样的慈悲哀悯之心,你也不可能修得慈心定,还有无量的分身、应化身、意生身。这不可能,必需要爱到一定程度才可以的。

【善男子,如人小时,拾取土块、粪秽、瓦石、枯骨、木枝置于口中,父母见已,恐为其患,左手捉头,右手挑出;】

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就好像人小的时候,很幼稚的时候,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有的时候捡起地上的土块啊,甚至粪便啊,瓦石啊,枯骨头呀,木枝树枝啊,就直接往嘴里放,那些小孩子还不会说话,不懂事的小孩子有时候乱爬,正在爬行间的小孩子,见到什么都往嘴里抓。

那么父母看到了以后,「恐为其患,左手捉头,右手挑出」,父母一看,哎呦,这孩子是把什么吞进去了,非常的害怕。有的时候吞小石子啊,溜溜球啊,什么各式各样的小玩具啊,什么都往嘴里去抓,也不管脏不脏,危险不危险,甚至有些尖锐的物品,小孩子都往自己的嘴里去放。爸爸妈妈见了以后就非常的害怕,可能就左手抓着他的头,掰开他的嘴,右手就赶紧把他吞进去的东西挑出来。

【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法身未增,或行身口意业不善,菩萨见已,则以智手拔之令出,不欲令彼流转生死受诸苦恼,是故此地复名一子。】

菩萨摩诃萨住在这种极爱一子之地中,就是非常地爱众生,像爱自己唯一的孩子一样,住在这样的境界中,看到众生「法身未增」,这个众生他还没有觉悟,没有悟到自己身上的佛性,智慧也没有增加,然后「行身口意业不善」。菩萨们如果看到众生不懂佛法,然后还在身、口、意方面犯了很多的恶行的话,菩萨见了就会用智慧的手,「拔之令出」,就会想办法用智慧的手把众生身上的恶刺拔出来,「不欲令彼流转生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六道生死中轮转。

「是故此地复名一子。」所以说菩萨爱众生是真的着急,是真的把众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善男子,譬如父母所爱之子舍而终亡,父母愁恼,愿与并命;】

善男子,就好像父母所爱的孩子突然离开了父母,「父母愁恼,愿与并命」,有的孩子夭折了,或者是很年轻就去世了,父母的痛苦就恨不得说我陪你一起去。有的甚至说孩子去世之后,父母都疯掉了,有这样的情况。

【菩萨亦尔,见一阐提堕于地狱,亦愿与俱生地狱中。何以故?】

菩萨也是这样的,见到「一阐提堕于地狱,亦愿与俱生地狱中」,菩萨看到有的一阐提这些孩子不信因果,广造恶业,堕到地狱中受苦了,这是我的孩子,菩萨恨不能也去地狱里跟孩子一起受苦,去救他出离于地狱。

所以地藏菩萨经常去地狱救度众生,因为在地藏菩萨看来,众生就是我的亲孩子,他下了地狱那么苦,我也要去,我去那救他去,就是这样的心。

【是一阐提若受苦时,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当为说种种法,令彼得生一念善根,】

所以说念佛是多么重要,《药师经》、《地藏经》里都提到过,你只要在受痛苦的时候生起一念的悔改之心,去念佛,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地藏王菩萨」,不管你犯了什么错,你很懊悔,在极度的痛苦中只要想到去念佛,那么佛的应化身就会出现,想办法帮你解决问题。「令彼得生一念善根,」想办法让你生起善根。

【是故此地复名一子。】

所以说菩萨爱众生,真正要爱到像爱自己亲生孩子的这个程度。这样的话,你的孩子打你骂你,你还起嗔恨吗?一般不会起嗔恨的,除非自己会懊恼自己,说我教子无方,孩子竟然打我,竟然骂我,竟然不孝顺,你可能这样想。或者有的孩子其实本身就是上世的债主,冤亲债主,他是来讨债的,所以你即便是对孩子很好,教育也还可以,但孩子也不懂事,还广造恶业,这也有的。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其子睡寤行住坐卧,心常念之,】

善男子,譬如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无论是睡着了,还是醒过来,还是行住坐卧,这个父母就这么一个孩子,他时时刻刻都为这个孩子担心,好像心念一直挂在这个孩子身上。其实好像父母也在上班,也在做事情,但是有一个心念总是在孩子那里放不下,藕断丝连似的。

【若有罪咎,善言诱喻,不加其恶;】

就这么一个孩子,孩子要是犯错了,父母就想尽办法地劝孩子改过,不希望孩子的恶会增加。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若堕地狱、畜生、饿鬼,或人天中,造作善恶,心常念之,】

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的,看到众生要是堕到地狱、畜生、饿鬼道去了,堕到三恶道去了,或者在人界天界造作了善或者恶,「心常念之」,菩萨就像父母惦记孩子一样,一直惦记着我这孩子是做好事了,还是做坏事了,一直惦记着。

【初不放舍,若行诸恶,终不生瞋,以恶加之,】

从头到尾,一直不会轻易地舍弃自己的孩子的,如果孩子犯了各种恶行的话,菩萨们也不会生起嗔恨心,不会以恶加之,不会以嗔恨心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不会自己用恶行去对待孩子。

【是故此地复名一子。】

如果你是真菩萨,就是说第一、你永远离开了嗔恚,不管孩子做什么你都没嗔心,这是第一。第二、永远不舍弃孩子,想办法教育他,教化他,帮助他悔改。第三、把一切众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是真的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你只有爱到这种程度你才能修出来佛菩萨拥有的那种幻化无量神通的定功。

所以我们讲佛学是心学,是内学,跟其他教派很不一样,它很注重这种情感,这种情感是慈悲,是慈爱,是博爱的情感,很注重情感。就是你只修这个慈,修到极致你也必然成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舍到极致,天人天王都向他顶礼去赞美他,说:善哉!善哉!举世稀有的大菩萨啊,我们向您顶礼!

爱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考验产生,好像在考验你的忍耐力一样,考验你的这个限度,我们都说我们每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偏偏有一些境况就来考验你的限度。这个时候,如果你不把自己观想成佛菩萨,你的力量就匮乏,就容易抱怨和嗔恨。但是你要是把自己观想成佛菩萨,你就不容易抱怨和嗔恨。所以大家适当的时候观想如果我是佛菩萨在这个世界我怎么做,遇到这个事情我怎么做,我们就平添了无量的智慧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愿所有众生都能够生起菩提心,愿所有众生都能够认真地践行「六度」,愿所有的众生迅速圆满自己佛果。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72.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18课·慈心定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第282课

《大般涅槃经》第282课

第282课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娑罗树林间参加佛陀的哀悼法会。这是《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下的内容——机感荼毗品第三。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下机感荼毗品第三【尔时,拘尸城内一切男女悲泣流泪,不知荼毗法则云何,问阿难言,如来涅槃,如何法则可以荼毗?】这么多众生都来悼念佛陀,而「拘尸那城」城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很感谢大家又挤出时间坐到这里,我们继续学习佛陀在《涅槃经》中的开示。【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佛陀说:迦叶菩萨,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到最后发现无论是业还是烦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一起坐在这里了,水晶莲花台上的本师也坐在这里,闭上眼睛,时空穿梭回到了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本师总是这样的讲法,跏趺而坐。有的经文里讲,他是处在狮子座上,或者处在金刚狮子宝座上,佛陀继续在跟迦叶菩萨讨论关于虚空的话题。【善男子,若有人说虚空无碍与有并合,又复说言...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接着上节课的内容,佛陀说有一种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就沉没了,借着一些光明的因缘又浮上了水面,但是没有支撑多久又沉没了。这样的众生是因为「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闻不具足」。就是在「信」上、在「戒律」方面、在「多闻」方面都出了问题。【是人无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5 | 涅盘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的第三十三卷。【善男子,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这个地方是佛陀继续在对迦叶菩萨讲他所经历的很多事情。佛陀说:迦叶,善男子,「罗阅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涅槃法会!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第三十三卷。【是二力故,如来深知是人现在能断善根,是人后世能断善根,是人现在能得解脱,是人后世能得解脱,是故如来名无上力士。】就是因为如来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所以能够如此地了解众生的根器,知道众生是现在世会断了善根;还是未来会断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