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14课·四无量心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5)《大般涅槃经》讲解903

00:00

师兄们: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第十五卷。

上节课佛陀讲了梵行所包含的七种善法。接下来,佛陀又说:

【复次,善男子,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

佛陀说,除了以上七种善法属于梵行之外,还有梵行是「慈、悲、喜、舍」。

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另一个角度看的话,梵行包括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济众生的痛苦;「喜」是自己喜悦也让众生喜乐,同时众生有任何愉悦的、上升的态势,我们都随喜赞叹;「舍」是用于布施,拥有一颗慷慨之心,以及我们放下该放下的,舍掉该舍掉的一切执著。慈、悲、喜、舍加在一起,无量心就是「梵行」。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断瞋恚,修悲心者亦断瞋恚。】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啊,如果说多修慈(慈爱的慈),能够断掉嗔恚的话,多修悲心(悲悯之心),也能够断掉人的嗔恚。

【云何而言四无量心?】

如果说像断「嗔恚」这个事情,修慈也能断,修悲也能断,那说一个不就行了,为什么说两个呢?慈、悲分别是四无量心里面的。

【推义而言,则应有三。世尊,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迦叶菩萨说:世尊,要是按我的角度来分类的话,「慈、悲、喜、舍」,其实给它分成三种类别就可以了,不要说「四无量心」,讲「三无量心」就行了。比如说,像慈悲的「慈」,有三种情况可能会引发慈心一种情况是众生的因缘带来的结果,跟众生有关,众生是一个重要的因缘;第二个情况是「法」,法是重要的因缘;第三个情况就是没有因缘,跟如来,跟无相、无形、无缘的如来联系着。

因为如来本身的真性就是无相、无缘,所以在这样情况下,慈、悲、喜、舍也体现为一种空相的状态。四无量心里面的慈心是这样的,那么悲心、喜心和舍心也是一样的,他们之所以生起也有以上三种原因,要么由于众生,要么由于法,要么由于如来本身。

【若从是义,唯应有三,不应有四。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诸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

如果是这样的话,四无量心叫「三无量心」不就行了吗?不应该叫「四无量心」啊!我们说,有的时候,慈、悲、喜、舍之心是因为众生而缘起的,众生都是色、受、想、行、识五阴五蕴而杂成的众生。深刻地陷在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中的众生,大部分都充满着痛苦,充满着烦恼。所以我们就说给众生以快乐就可以了。这种情况是因为深陷于色、受、想、行、识当中的众生而引起的我们的慈、悲、喜、舍之心,这就叫「众生之缘」,众生是一种因缘,是众生带来了你的慈、悲、喜、舍心。

另一种情况是跟「法」有缘,是因为「法」引起的慈、悲、喜、舍心。什么叫「法」引起的呢?就是源于众生所需要的物品,所需要的东西,源于众生所需之物。众生需要什么?众生需要救度自己的方法,「法」是方法,众生需要怎样去掉痛苦,增加快乐,满足自己的所需等等。众生需要方法,我们把方法给众生,这就是方法上的缘起,所以叫「法缘」。

那什么叫「无缘」呢?比如说如来,空、无相是一种空性的状态,即然是空性,就体现的是没有缘起,无所谓因,无所谓缘,空性嘛。

【慈者多缘贫穷众生,】

像「四无量心」里提到的慈心,慈悲的「慈」,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身或者心方面有贫穷,这样的众生就引起了我们身上的慈心,我们想要把快乐给他们。因为他们身心缺少快乐,缺少安稳,我们就把快乐给他们。众生的贫穷就感召来了这种慈心,感召来了菩萨们的慈心。

【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

像菩萨、佛这样的大师,永远地离开了身心的贫穷。身方面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有什么,不贫穷;心方面永远是禅悦为乐,或者法喜充满,也不需要别人再给他们了。所以说「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

真正的佛们,永远地离开了身心的贫穷,享受最胜、最上的妙乐。

【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

其实是众生需要慈、悲、喜、舍心,佛本身不需要,因为佛什么都圆满具足了。

【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

如来本身他空、无相、无愿,这是一点,他在相上没有什么需要,这是一点。再一个,如来已经接近圆满,圆满自足,他也不需要。所以说,慈、悲、喜、舍心在如来那边就好像不存在一样,你看不到的。真正的佛不需要慈、悲、喜、舍心了。慈、悲、喜、舍心只是针对众生的需要,或者针对众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诞生的。

迦叶说:

【世尊,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

众生如此地需要慈、悲、喜、舍的慈心,如此地需要,就好像需要自己的父母、妻子、亲人一样,众生都陷在种种的关系网中,他离不开这个关系网,会更加需要这个关系网的稳固,甚至需要更多的关系网。

【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

单独的就着法来讲的话,法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者是宇宙中存在的客观规律。那么,一种法可以无缘无故地就生起更多法,比如说你在思维的时候,一种思维就带来了更多思维,一种妄想就牵引了更多妄想。这个法本身并不需要什么父母、妻子、亲属这些血脉、血缘关系,不需要这些来增生自己,法本身就可以一法生万法。所以说,一切法皆从缘生,只要有某种因缘,法就产生了,它跟人本身的需要,需要关系是不一样的。法是一法能生更多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你陷入妄想的时候,你也不知道怎么样,什么原因,妄想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数都数不清了,所以说,这是法产生的因缘。法产生的因缘其实是「妄」,是你的思维在动导致的结果。

【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

那么佛陀,「佛性」,如来的真性,谈不上法相或者众生相,祂是无相的。我们也可以说这里无有因缘,无所谓因缘,只要有了因缘就产生了相,无所谓因缘,所以这里无有众生相。如来这里没有众生相,也没有法相。

【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要是拆分一下的话,慈、悲、喜、舍心的悲心、喜心和舍心都是这样子的,分为三大类,有的源于众生,有的源于法,有的是无缘。

【是故应三,不应有四。】

迦叶说,「四无量心」我们为什么不是根据产生的原因来概括为三类呢?为什么您给他分为四类呢?

【世尊,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

迦叶菩萨又说:世尊,人有两种,一种是「见行」,一种是「爱行」。

见是「知见」,行为的行。什么叫「见行」、「知见行」呢?就是我听了某种知见,对我起了指导作用,然后我就照着去做。比如,我听到一种知见说「为人民服务」,或者说我听到一种知见「要爱天下一切众生」,我就照着去做,按照知见的指引去做,这叫「见行」。

那什么叫「爱行」呢?「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爱行」代表什么?就是怀着本能去做,没有人教育他,他从小就帮助别人。他也没有读过经书,也没有得到过任何道德模范的一些指引,就是本能地喜欢帮助别人,喜欢施予别人,喜欢向这个世界奉献爱,像这样的行为叫「爱行」。

再重复一下,「见行」是知见上受了某种感化和指引,所以你的行为上就去行善了,这叫「见行」。「爱行」是我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我本能地、自发地就行善,这是「爱行」。

「见行之人多修慈悲」,是因为有了一些指引,无论是善知识的影响,还是一些理论学说的影响,一些宗教经论的影响,受了这些影响然后去行慈悲的人,经常就是会给别人快乐,或者是拔济别人的痛苦,养成习惯以后也会成为一种本能。

那些爱行之人,生来就爱帮助别人的人,你看他平常多修喜、舍,经常看到别人开心他就开心,别人不开心他也不开心。他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有人获得快乐了,他也去随喜赞叹,不会有任何的嫉妒。同时他乐善好施,很慷慨,爱施予。

【是故应二,不应有四。】

迦叶菩萨说:世尊,要是按照「见行」和「爱行」来分类,你的善是被引发的?还是自发的?按照这个角度去分类的话,慈、悲、喜、舍可以分为两大类,干嘛给它归为四大类呢?

接下来,迦叶菩萨又说:

【世尊,夫无量者名曰无边,边不可得故名无量。】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什么是「无量」呢?无量就是没有边际可得,找不到它的边缘,这样才叫「无量」。

【若无量者,则应是一,不应言四。若言四者,何得无量?是故应一,不应四也。】

如果真的无量的话,慈也无量,悲也无量,喜也无量,舍也无量,都在描述无量,直接就说无量心嘛!干嘛还说四种无量心?如果说四种无量心,好像无量成了有边际的,还得拆分开一样,所以我感觉「四无量心」不如就说「无量心」好。

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到迦叶菩萨又是没话找话,在拖延着佛涅槃的时间。那么佛是怎么告诉迦叶菩萨的呢?

【佛告迦葉菩萨:善男子,诸佛如来为诸众生所宣法要,其言秘密,难可了知。或为众生说一因缘,如说何等为一因缘?所谓一切有为之法。】

佛说:迦叶呀,(其实你的心思我懂了,你不过是又没话找话让我多住世一段时间。)其实你也知道,诸佛如来为众生讲法的时候,其实里面还是藏着一些深奥的含义的,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完全了知的。诸佛如来给众生讲法的时候,在谈论相的产生原因的时候,有的时候说是一个原因产生的。

「如说何等为一因缘?所谓一切有为之法。」有的时候讲,这个相为什么产生?因为众生造作,因为在行有为之法,有为之法就是「相」。这是一个因缘。

【善男子,或说二种,因之与果。或说三种,烦恼、业、苦。或说四种,无明、诸行、生与老死。或说五种,所谓受、爱、取、有及生。或说六种,三世因果。或说七种,谓识、名色、六入、触、受及以爱、取。或说八种,除无明、行及生、老死,其余八事。或说九种,如城经中,除无明、行、识,其余九事。或说十一,如为萨遮尼揵子说,除生一法其余十一。或时具说十二因缘,如王舍城为迦葉等具说十二无明乃至生、老病死。】

有的时候又说,这个相的世界是由两种因缘导致的结果。哪两种因缘呢?因和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对吧?有因缘必然导致一个结果,有开始必定有一个结束,有个终点。有果证明有开始,有果证明有因,这就是两种原因。

那么相的世界有可能是三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像烦恼、业、苦,这三种原因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四种原因造成的。哪四种原因呢?诸如无明、诸行、生、老死。就相说相的话,在不同的情况下诸佛菩萨讲法,对于相的分析和拆解是不一样的,老换。

【善男子,如一因缘,为众生故,种种分别,无量心法亦复如是。善男子,以是义故,于诸如来深密行处不应生疑。】

有没有发现,今天佛陀说,「相」这个世界是一种原因造成的,众生造作,停不下来,所以推导着「相」的世界生生灭灭,生生灭灭循环不息。有的时候又说是因和果造成的,有的时候是三种原因造成的,有的时候说四种、五种、六种、七种乃至十二因缘造成的,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其实这里的意思是在说什么呢?就是说佛陀为众生种种分别。

「无量心法亦复如是。」法是无量的,看你怎么去归纳和概括。在不同的情况下佛陀就给众生讲不同的法。单单是「相世界」的原因,可能就从一种到十二种,很多很多原因。所以佛陀的意思是,迦叶,你没有必要去执著法,菩萨一般都执著法,盯着法不放,总是去跟佛陀探讨。其实法也是法相,也是法尘。

你们要「对于诸如来的深密行处不应生疑。」菩萨们,你们有时候盯着法,就着迷于法,陷入执著了,其实不应该如此的执著,也不应该生起任何的疑惑,说什么明明可以分成两种或者三种,为什么分成四种呢?你是不是执著?只要你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了,众生明白了,该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了,你为何还进一步的疑惑呢?佛陀在有的经论里讲过,说众生在不应该起疑惑的地方去疑惑,说明还是有业障。一句经文过去了,90%的众生没有疑惑,10%的众生还在怀疑,起各种各样的疑问,甚至去向佛陀发难,你明明可以归纳成三种,为什么归纳成四种。这个有点没必要,说实在的,真的是没必要。

【善男子,如来世尊有大方便,无常说常,常说无常;说乐为苦,说苦为乐;不净说净,净说不净;我说无我,无我说我;】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进一步对迦叶菩萨解释,其实是想消掉菩萨的法执,我们仔细地领会。

如来世尊有大的善巧方便,经常说来说去的,一会儿正着说,一会儿反着说,你必须透过法相去感受「本体」本身。因为佛有的时候说,无常是常,有的时候又把常说成无常;有的时候把乐说成苦,有的时候把苦说成乐;有的时候把不净说成净,有的时候又把净说成不净;把我说成无我,把无我说成我。

诸佛如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谈论问题,比如说什么情况下把无常说成常?你盯着无常的相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到内在不变的一种性。如果你透过无常的相感受到不变的性,那么无常就成了常,成了法性的表现。你看到哪里生生灭灭,它也是一个不生不灭的表现,对不对?这里就有常。那么众生看到恒常(我是常的,恒常的,法是常的),而如来又说无常,所以众生站在跟佛不同的角度,就好像他们认识问题得出的结论,就跟佛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那么「我说无我,无我说我」,「我说无我」,众生认为有我,佛说无我。当众生都承认了没有我的时候,佛又跟他讲有我,有常乐我净,有佛性。所以角度不同,大家一定要切换角度,不然就容易在读佛经的时候生起疑惑。

【于非众生说为众生,于实众生说非众生;非物说物,物说非物;非实说实,实说非实;非境说境,境说非境;非生说生,生说非生;乃至无明说明,明说无明;色说非色,非色说色;非道说道,道说非道。】

接下来,佛陀讲,诸佛如来讲法的时候,有的时候把非众生说为众生,有的时候,「于实众生说非众生」,明明有众生他说非众生,都是梦幻泡影。有的时候没有任何物相存在,他说有;有物相存在,他说空。

不真实的他说真实的,真实的他说不真实。非境说境,明明没什么境相,他说这是一种境相,这是一种境界,你去感受。有境相的时候,他说空,无境。

「非生说生,生说非生。乃至无明说明,明说无明。色说非色,非色说色。非道说道,道说非道。」所以说诸佛如来总是切换角度,总是在提高层次,你要是不跟对了他,跟准了他,你总是在起疑惑。所以说佛陀走到哪里你走到哪里,完美地领受佛陀的意思,他是站在什么角度讲的,你要是切换到那个角度,当下就懂了,就没有疑惑了。

【善男子,如来以是无量方便为调众生,岂虚妄耶?】

佛陀说,迦叶呀,善男子,如来就是这样,用了无边的善巧方便,为了调御众生,他有的时候说话就不一致,所以你要理解他为什么不一致,千万不要觉得怎么如来讲话前后矛盾啊!如来讲话难道是虚妄的吗?难道是在说谎吗?难道在欺骗我们吗?如果你问这样的问题,那说明你太不懂佛了,太不懂佛了!

【善男子,或有众生贪于财货,我于其人自化其身作转轮王,于无量岁随其所须种种供给然后教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接下来,佛陀就告诉迦叶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应缘化形。佛陀神通巨大,他可以化现成任何的身份。下面就举了个例子。为了众生我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众生能够发起菩提心,能够求正觉我什么都可以做。

比如说,如果眼前有众生非常的贪于金银财宝,我就在他的面前化现成转轮圣王,拥有着四天下的金银财宝,要什么有什么,我就在无量的年岁,把我所拥有的财宝一直给这个贪求财宝的人。他要什么给他什么,种种的供给给他,这样的话他就会特别依赖我,特别信任我,对不对?然后我慢慢地就把他导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了,也就是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若有众生贪著五欲,于无量岁以妙五欲充足其情,然后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荣豪自贵,我于其人无量岁中为作仆使,趣走给侍得其心已,即复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性悷,自是须人诃谏,我于无量百千岁中教诃敦喻令其心调,然后复劝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又讲,要是有的众生贪著财、色、名、食、睡五欲,那么我作为佛,也是在无量的年岁里,以上妙的五欲——财、色、名、食、睡充足这个众生,然后再劝他,让他安住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要是有的众生特别喜欢荣华富贵,我也会在无量年岁中,作为仆使为他服务,帮助他、服侍他,使他得到满足。他的心满足以后我就劝他,让他安住在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之道中。要是有众生,性情特别的暴戾、暴恶,总是爱发脾气,总是爱训斥别人,这样的众生,其实也需要别人来训斥他,需要别人来给他进谏,我就在无量百千年中去教育他,不客气的去教化他、呵斥他,让他改变,让他的心慢慢地调伏。有的人吃软不吃硬,有的人吃硬不吃软,对于吃硬不吃软的众生我就给他硬,调伏他,然后再劝他安住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

【善男子,如来如是于无量岁以种种方便,令诸众生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虚妄耶?诸佛如来虽处众恶,无所染污犹如莲华。】

佛陀说,迦叶呀,善男子,如来就是这样的,在无量年岁用种种的方便去教化众生,让众生安住在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道之中。你说如来是虚妄的吗?没有人说如来是虚妄的,都是一番苦心,对不对?

诸佛如来虽然有的时候处在极恶劣的环境中也无所染污,他即使跟恶人在一起也无所染污,就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善男子,应如是知四无量义。善男子,是无量心体性有四,若有修行,生大梵处。】

善男子,你要知道「四无量心」的真正含义。善男子,「四无量心」,我们是在什么样的角度去给它做分析呢?在体性上,类别上做一个分析,四无量心,四种特色,你爱众生的四种方式有什么特色?按照这种特色和方式给它进行了四种划分。

「若有修行,生大梵处。」谁要是按照「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去修,最差也能修到大梵天王所在的大梵天宫去。

【善男子,如是无量伴侣有四,是故名四。】

你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有四种特色,这四种善行都能够使你去到大梵天王所在的地方,所以说就分成了四种。

【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众生。】

修慈悲的人(修慈的人,「慈」总是给众生快乐),慢慢地他身上的贪欲就可以断掉了。

有的人特别贪,怎么去修行呢?我们讲你去多奉献,多给别人提供帮助,多布施,多放生,给众生快乐,慢慢地你这个贪心就会消隐。

有的人爱发脾气,你就要修悲心,多多的悲悯众生,看到众生痛苦你要生起怜悯之心。时间长了心柔软下来,柔化下来,嗔恚心就消失了。

「修喜心能断不乐」,有的众生郁郁不乐,郁郁寡欢,甚至得了抑郁症,这样的众生,你要多修喜心,享受法喜,听经闻法享受法喜,或者修习禅定,享受禅悦的快乐。慢慢地小我化开了,看到众生快乐你也快乐,就断掉了你那个不乐之心。要修喜心,看到谁欢喜,你要随喜赞叹,千万不要羡慕嫉妒,可以羡慕但不要嫉妒。要去想一想,他怎么快乐的,我也去像他一样快乐,或者说他怎么快乐的,我随喜赞叹让他更快乐,要有这样的大心才行。

「修舍心能断贪欲嗔恚众生」,有的众生又贪又爱发脾气,又爱嗔恚抱怨别人,这样的众生就要修舍心。多布施,多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慢慢地你的贪心和嗔心就消失了。

【善男子,以是义故得名为四,非一二三。】

佛陀讲,迦叶呀,善男子,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针对性。所以按照这种特色和针对性就分成了四种,不是一种,不是两种,不是三种。在这种行善的特色上划分慈、悲、喜、舍,你不要去执著非得分成这种,不说那种,非得分成四种,不是一种两种三种,你不要去执著。

【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断瞋,悲亦如是,应说三者,汝今不应作如是难。何以故?】

善男子,像你说的一样,修慈心也能断掉人的嗔心,你要总是想给众生快乐,慢慢你的嗔心就断了。修悲心也能够断掉众生的嗔心。

「如是,应说三者,汝今不应作如是难。」不要说你看!慈能断嗔,悲也能断嗔,为什么还要分成四无量心?直接说慈、悲都能断嗔,那就说成一种就比较好,然后这一种再加上喜、舍两种一共是三种。迦叶呀,其实你何必做这样的发难?你何必执著在分类上是三种还是四种的?

【善男子,恚有二种:一、能夺命,二、能鞭挞。修慈则能断彼夺命,修悲能除彼鞭挞者。】

迦叶,像众生的嗔恚之心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嗔心能够夺人性命,一种能够使人受鞭挞。「修慈则能断彼夺命」,修悲能够断除这种鞭挞的现象。

众生有的时候在嗔恚中,有时候打起来了,就要了对方的性命,对不对?像这种要命夺命的嗔心,佛陀讲通过修慈心就能够断除这种夺命的嗔心。对于想要鞭打别人的这种嗔心,要修悲心。你想一想,鞭子抽上去人家疼不疼?想一想,这种嗔恚也就消失了。所以你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其实是能够断掉你的嗔心的。

【善男子,以是义故,岂非四耶?】

所以说佛陀讲,善男子,迦叶呀,修慈和悲分别能够断除嗔恚的不同形式,你又何必去执著是几种呢,是四种、三种、两种,是不是?

【复次,瞋有二种:一、瞋众生,二、瞋非众生。修慈心者断瞋众生,若修悲者断非众生。】

另外,众生的嗔也有两种,一种嗔恚是针对众生的,众生嗔恚众生,抱怨众生,怨恨众生,伤害众生;另一种是针对的非众生。

那么修慈心就能够断掉你对于众生类别的嗔心,修悲心能够断掉对于非众生类的嗔心。你的嗔心有时候是针对众生的,有的时候是针对非众生的。什么是非众生?看不见的,不是众缘和合成的,你就是无名之火在心中,你只要多修慈悲,你就能够慢慢地断掉前面这两种嗔恚之心了。

【复次,瞋有二种:一、有因缘,二、无因缘。】

嗔恚之心还可以在别的角度分成两种:一种是有因缘的,一种是没有因缘的。有因缘的,比如说外在的助缘刺激你有了慈悲之心;无因缘的,你本能就有的。

所以这里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论,你何必跟他争呢?何必要争呢?你站在他那个角度得出的结论可能跟他一模一样,何必要争呢?

佛陀说:

【修慈心者断有因缘,修悲心者断无因缘。】

就是因为外在有因缘才产生这种嗔恚心,没有因缘就不产生嗔恚心,那么你修慈心,你只要充满了慈爱之心,你就不经常的发脾气,不经常的嗔怒抱怨。有的生来就有无名之火,觉得全世界都欠他,可能过去世受了种种的伤害,那你就多多地修悲心,站在众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然后你的嗔也就断了。

【复次,瞋有二种:】

站在另一个角度,「嗔恚」又可以分成两种:

【一者、久于过去修习,二者、于今现在修习。修慈心者能断过去,修悲心者断于现在。】

为什么说我要嗔恚抱怨别人?也可能过去世受过伤害,我还记着,所以你就修慈心,就能够断掉怀恨在心的这种「怀恨」,怀着过去伤害的记忆。如果是现在谁伤害了你,你想报复他、嗔怒他、恨他,这样的情况下就修「悲心」。修悲心,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我伤害他,我报复他,他也会很痛苦,那么我能得到什么?一开始是我受了痛苦,然后我让他也受了痛苦,两个人都痛苦,我能得到什么?想到这一点,悲心生起的时候嗔恚就消失了。

【复次,瞋有二种:一、瞋圣人,二、瞋凡夫。修慈心者断瞋圣人,修悲心者断瞋凡夫。】

嗔恚在另一个角度还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嗔恚圣人,一种是嗔恚凡夫。

有的人嗔恚圣人这个英雄这么伟大怎么不来救我呢?我恨他!他能救别人怎么不能救我呢?他嗔恚圣人。还有的是嗔恚凡夫,看着凡夫哪儿都不顺眼,「你真没用,不能改变世界」,实际上自己也没用,也没有改变世界,是不是?有的人就是喜欢没来由地到处发火。如果常修慈心的话,慢慢地就不再嗔恚圣人了,常修悲心的话就不再嗔恚凡夫了。

【复次,瞋有二种:一上、二中。修慈断上,修悲断中。善男子,以是义故则名为四,何得难言应三非四?是故,迦葉,是无量心伴偈相对分别为四。复以器故,应名为四。器若有慈,则不得有悲喜舍心,以是义故,应四无减。善男子,以行分别故应有四,若行慈时,无悲喜舍,是故有四。善男子,以无量故亦得名四。】

接下来,站在另一个角度嗔恚又能分成两种:一种上,一种中,等等等等……

这里佛陀在讲什么?一直在讲角度对不对?让你不要执著角度,就是在消除菩萨的法执,表面上是在给这个嗔心做分类,告诉你怎么样断嗔心,实际上背地里是告诉菩萨们,你为何要陷入法执呢?一个相一个法,不同的角度无量种划分,你何必要执著呢?

佛陀关于慈悲的分类讲了好久好久,后来又开始讲无量。

迦叶菩萨说:这个也无量,那个也无量,就说一个无量不就行了吗,非得说「四种无量」?一说四种无量,就好像每种无量是有边际的,就不是无量了,这不也是执著吗?

【夫无量者则有四种:有无量心有缘非自在,有无量心自在非缘,有无量心亦缘亦自在,有无量心非缘非自在。何等无量有缘非自在?缘于无量无边众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虽得不定或得或失。何等无量自在非缘?如缘父母、兄弟、姊妹欲令安乐,非无量缘。何等无量亦缘亦自在?谓诸佛菩萨。何等无量非缘非自在?声闻、缘觉不能广缘无量众生,亦非自在。】

根据这个无量又给你去做划分了。什么情况下是这种无量?什么时候是那种无量?总之都是无量。佛告诉迦叶,你何必要执著四无量的「四」呢?如果你真的感受那个无量本身,你不应该再去质问如来。

所以佛和菩萨的差距在哪儿?我们想一想,佛始终是了达,始终是无我无边际,始终是不执著,随缘说句话,他说完就放下了,这句话应缘而生,然后「缘」消失时他就放下了。但菩萨呢?看到一句话应缘而生,他就盯着这句话,盯着好久好久,思维判断,实际上还是一种「初始无明」,一种「妄」没有断掉,他在思维「法」的时候还是一种妄想对不对?还是知见立知,没有断掉。

所以如果你想成佛你就要知道,当你了解了佛法大意之后,就不能再执著,你吸收了营养之后,这碗饭吃完之后不要老抱着那个碗好不好?碗是用来盛饭的,饭吃掉了碗放下了,干嘛老抱着那个碗呢?我乘着船上了岸,既然上了岸我就舍掉船,为什么总是抱着那个船,总是抱着呢?

那么,前面关于这个四种无量的解释,佛陀也提到一点:「声闻、缘觉不能广缘无量众生,亦非自在。」

所以你就感觉声闻乘的人、缘觉乘的人,他们的心还是没有极致地放大,所以没有获得极致的自在,他们在对于众生的帮助上其实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心不够大,你含纳的众生不够多,这些众生我帮,那些众生不帮,跟佛还是不同。所以说诸佛菩萨你看看,「无量亦缘亦自在」,随你有没有因缘,我怎么都自在。诸佛菩萨怎么都自在,尤其是佛。所以一定要放下你那个最微细的执著。

【善男子,以是义故名四无量,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乃是诸佛如来境界。善男子,如是四事,声闻、缘觉虽名无量,少不足言;诸佛菩萨则得名为无量无边。】

佛陀讲,对于四无量心,声闻乘、缘觉乘其实真的是很难了解,因为这是诸佛如来的境界,一般人无法了解。诸佛菩萨是无量无边的,他们的自在也是无量无边的。那么声闻缘觉的自在其实是有量有边的。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实如圣教。诸佛如来所有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确实是这样。我终于听明白了,我明白了「实如圣教」,我明白了「诸佛如来所有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诸佛如来的境界确实一般的声闻缘觉没有办法企及呀!

【世尊,颇有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得慈悲心,非是大慈大悲心否?】

世尊,有没有菩萨也在修习这部大乘《大般涅槃经》?也在想安住于这种大般涅槃的境界,也有慈悲心?有没有可能有一些菩萨也有慈悲心,但是慈悲心不够,不像佛那样大慈大悲,有没有这种可能?

【佛言:有。】

佛说:有。

【善男子,菩萨若于诸众生中三品分别:一者、亲人,二者、怨憎,三者、中人。于亲人中复作三品,谓上中下,怨憎亦尔。是菩萨摩诃萨于上亲中与增上乐,于中下亲亦复平等与增上乐,于上怨中与少分乐,于中怨所与中品乐,于下怨中与增上乐。菩萨如是转增修习,于上怨中与中品乐,于中下怨等与增上乐。转复修习,于上中下等与上乐,若上怨中与上乐者,尔时,得名慈心成就。菩萨尔时,于父母所及上怨中,得平等心无有差别。善男子,是名得慈,非大慈也。】

如果菩萨还有分别心,那么他的慈悲心就是有边际的,他就不是大慈大悲。这个菩萨,只要他还有分别心,他就不是佛的大慈大悲,他的心还是小的。比如说,如果有菩萨爱众生是爱众生,但是去分别,这是我亲戚,那个是我敌人,那个人跟我关系一般。他如果在爱众生的时候还这样分别,那他的慈悲就是有边际。针对着亲人,有的时候还分别,这个亲人跟我关系好,那个跟我不好,那个一般,种种分别。如果有各种各样的分别,跟我关系好的,我给他多一点,跟我关系不好,我给他少一点,如果菩萨还有这样的分别,说明他还不是佛呀,还没有真正的平等心啊!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反观自省一下,我们可能还是没有修得真正的平等心。这件事发生在亲人身上,和发生在外人身上,你的态度是怎样的?发生在亲人身上很着急,拼尽全力,甚至拼尽老命也要去解决问题。发生在外人身上——啊,听来的一个故事,不痛不痒的,还说风凉话。很多人都是这样,对不对?所以说,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事故。你这个怎么叫大慈大悲平等心?怎么叫四无量心?你必须对一切众生平等,完全平等。这件事发生在谁身上,你的反应都是一致的,这叫平等,否则就是不平等。要是看这一点的话,就是从事儿上就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菩萨。是否是真菩萨,不是你自己宣称的,而是要看你的行为行动的。

【世尊,何缘菩萨得如是慈,犹故不得名为大慈?】

迦叶菩萨问:世尊,菩萨都那么伟大了,为什么他们拥有慈却没有大慈,拥有悲没有大悲,拥有喜舍,却没有大喜舍?为什么慈、悲、喜、舍,在菩萨这是有量的,而不是无量的呢?为什么?

【善男子,以难成故不名大慈。何以故?久于过去无量劫中,多习烦恼,未修善法,是故不能于一日中调伏其心。】

这个问题问的好,佛陀说:为什么?业障啊!菩萨身上也有业障,业障未完全消退呀。他在过去无量劫里都是浸泡在烦恼当中,一直烦恼,也没有修习什么善法,顺着这个恶的习气顺流而下这么久,惯性太强了,所以不可能说一天之内修习《大般涅槃经》,他的心就完全打开了,成佛了,很难!

这个冰很厚,不是一日之寒造成的。菩萨身上有习气未断,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无量劫中在轮回中泡得太久了造成的。

【善男子,譬如豌豆干时,锥刺终不可著;烦恼坚硬亦复如是,虽一日夜系心不散,难可调伏。又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是故此心难可调伏,以是义故,不名大慈。】

善男子,就好像豌豆干掉的时候,你用锥子去扎它都扎不了。豌豆干掉是很坚硬的,你扎它都扎不了它,扎不透它。如果你浸泡在烦恼海中很久很久,你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烦恼。如果你怀着惯性,一些恶劣的习气「贪、嗔、痴」好久好久,那这个也是坚硬、坚固的,就像这个干豌豆一样,锥子一天、两天扎不破,没有办法扎散它——难可调伏。

又好像家里的一条狗,是不害怕人的,但是山里的野鹿见到人就跑。这个嗔恚心非常难去。「人」根深蒂固的嗔恚心,就好像你们家那个看家的小狗,它身上的嗔恚心难以去掉,见人就咬,见到外人就咬,是不是?这种嗔恚心难以去掉。如果说,你们家这只狗是菩萨,有平等心,对主人怎么样对外人也应该怎么样,对不对?但这种慈悲心非常容易失掉。他很难生起却很容易失掉。这个失掉的容易程度就好像山野的鹿见了人就跑。慈悲心在某些逆境中,在逆缘中就立刻就失掉了,所以说众生的心确实不容易调伏。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很多菩萨虽然有小慈小悲,但没有大慈大悲。

【复次,善男子,譬如画石,其文常存,画水速灭,势不久住;瞋如画石,诸善根本如彼画水,是故此心难得调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电光之明不得暂停;瞋如火聚,慈如电光之明,是故此心难得调伏,以是义故,不名大慈。】

佛陀说,迦叶呀,善男子,又好像画在石头上的画,「其文常存,画水速灭」,你要是把「画」画在石头上,刻在石头上,它就能保存得久一点,你要是把「画」画在水的上面,它很快就消失了。嗔恚心就好像刻在石头上的画一样,经年累月的,很顽固的,很难去掉的。人身上的这个善心就好像画在水上的画,很容易消失的。所以菩萨们即便成了菩萨,你也要小心啊!我守菩萨戒守得挺好的,这两天挺好的,再过一阵子不一定。为什么我们每半个月,佛陀都要复习一下戒律戒本,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身上的贪、嗔、痴就好像刻在石头上的画一样非常的顽固。但是我们身上的菩提心、慈悲心,就像画在水上的画,很容易消失掉。所以大家不得不警惕啊!

又好像大火堆,火光四射,能够维持得时间久一点。但是那个电光,一闪一闪的很快就消失了。「嗔恚心」,人身上的嗔恚心就好像那个大火堆的火,能存在好久好久,但是你的慈悲心就好像电光闪烁,一下子就没了。所以说众生的心不容易调伏,菩萨的心都不容易调伏。所以说大家要注意啊!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名曰大慈。何以故?善男子,最极恶者,名一阐提。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瞋。以是义故,得名大慈。】

当菩萨成为「初地菩萨」的时候,就开始真的有大慈心了。为什么呢?因为像世间那些最极恶者,我们说没有善根,断了善根,不信因果的这些「一阐提」们,一般人无法包容他们,都把他们当做恶人来看,但是「初住菩萨修大慈时」,刚刚进入初地的菩萨,他就开始对于「一阐提」没有分别心了,只要是众生,我平等地爱,不管他是谁我都爱他。因为有了这种平等心,没有嗔恚心了,所以说明这个菩萨已经拥有了大慈之心。

【善男子,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把对于众生无利益的事、有害的事全都给他拔除掉,这就是一种大慈。要把一切的快乐给众生,这就是一种大悲。所以说大慈大悲。有的时候也可以讲大悲大慈。给予众生快乐也是大悲的体现,因为怜悯他,所以不希望他不快乐。那么我因为爱他,所以给他更多的快乐。因为慈悲,因为哀悯,所以给他更多快乐,所以慈和悲有的时候可以互换互用。我们讲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是不是?大慈大悲,慈和悲有的时候含义上是差不多的。然后你就不要去再执著那个慈悲的文字相,去说慈代表这个意思,悲代表那个意思,两者不可以混用等,不要去执著文字相。只要通过慈悲的形式给了众多的众生欢喜,这就叫大喜。什么是真正的大喜?大喜不是我一个人欢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的欢喜不叫大喜,众生的欢喜才叫大喜。

「无所拥护,名为大舍」,什么叫「无所拥护,名为大舍」?真正的大舍,慈、悲、喜、舍的「舍」是进入到《金刚经》里讲的空性,进入到《涅槃经》里讲的「涅槃、常乐我净」,不见小我之相,不见法相,不见自己之身,见一切法都平等无二,这个叫「大舍」。真正的大舍是舍离了一切相和一切执著,把自己的一切快乐都舍掉了,再布施给一切众生,这叫「大舍」。真正的舍是空性义上的舍,或者是把自己完全的舍掉,为了众生完全舍掉我,这叫「大舍」。

【善男子,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善男子,因世无量,得出世无量,以是义故,名大无量。】

佛陀说,迦叶呀,善男子,只有这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能够让菩萨们慢慢地增长具足「(六度)六波罗蜜」,其他的一切行为都不行。菩萨们只要想修六度必须践行慈、悲、喜、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所以说,你要是想修得「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就必须践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要执著任何事物,完全奉献,完完全全地奉献。把自己都奉献空掉了,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地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然后慢慢地就能够出离于这个相的世界,出离于轮回了。

这个世间的相是无量的,针对相的解脱办法也是无量的。针对相的解脱办法按照类型分成了四种——慈、悲、喜、舍,是这样分出来的。所以不要执著这个「四」,也不要执著那个「无量」。

这节课整个来讲就是来破除我们的法执的,大家要了解。然后顺带也告诉我们,你不是想成佛,想修六度吗?修六度的过程中怎么修啊?慈、悲、喜、舍,多多地想着。其实慈、悲、喜、舍换一个词就是「设身处地」,只要你设身处地的把众生当作是自己,众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这样的话,「慈、悲、喜、舍」自然而然就修成了,不费力修成。然后你再看,「六度」也修得几乎是快圆满了。所以说修习佛道,从菩萨到佛,你站在这个角度讲叫「六度」,换一个角度,叫「慈、悲、喜、舍」,对不对?再换其他角度又有其他称呼,对不对?佛经是无量的含义,为什么呢?因为相是无量的,角度是无量的,所以佛经有无量的含义,有无量的角度。总是学无量,我们的心慢慢就无量大。无量大之后,所有问题都不成问题,就空掉了,就没有问题,然后你就解脱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76.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14课·四无量心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2

第272课「如来法身平等,离心意识无分别故。文殊师利,一切诸法悉皆平等,平等故无住,无住故无动,无动故无依,无依故无处,无处故不生,不生故不灭。若能如是见者,心不颠倒,不颠倒故如实,如实故无所行,无所行故无来,无来故无去,无去故如如,如如故随法性,随法性故不动。」——《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第270课「如是文殊师利,如来清净住大慈悲幢。随众生所乐,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在学习经,感觉很殊胜,这种殊胜感会从2017年贯通到2018年。在这里也提前预祝各位师兄、各位师父,在2018年都能迅速圆满自己的道业,希望一切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第258课 「阿难起莫忧,观于法非法,法为不可得,何缘当有灭?如诸佛生时,得道亦如是,如佛转法轮,泥洹亦如是。生不生于生,佛道亦无灭,于无生之法,阿难何为啼?观我身毛孔,诸所讲说业,佛说空无有,法界亦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家好!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菩萨们怎么观无常,有粗无常、细无常、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涅槃经》已经讲到了第三十六卷,有几个师兄跟我讲,自己都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不过还好,我手头的这部《涅槃经》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出版的版本,在第四十卷之后还有几卷后分,我们也是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多学一段时间,让《涅槃经》无限宏深的思想印入到我们的心海中。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看一下...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9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接着上节课的内容,佛陀说有一种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就沉没了,借着一些光明的因缘又浮上了水面,但是没有支撑多久又沉没了。这样的众生是因为「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闻不具足」。就是在「信」上、在「戒律」方面、在「多闻」方面都出了问题。【是人无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1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第三十四卷。上节课佛陀告诉我们,说迦叶呀,众生中有一批人不是不聪明,不是没智慧,不是不狡黠,也不是钝根,反而是利根,但是就是这些貌似相当聪明有智慧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远离了善友,也不听闻正法了,也不认真地花时间去思惟正法,也不如法地修行,他们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