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07课·第一义谛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6)《大般涅槃经》讲解717

00:00

师兄们: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涅槃经》的十三卷。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所说世谛、第一义谛,其义云何?世尊,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

接下来,伟大的诸佛智慧之母——文殊菩萨(他也是古佛再来),他问了一个非常非常深刻的问题:世尊,您所说的「世谛」和「第一义谛」,意思到底是什么呢?世尊,「第一义」中包含着「世谛」吗?「世谛」中有「第一义」吗?如果他们彼此包含的话就说明是「一谛」,就不应该被分开。如果「第一义谛」里不包含「世谛」,「世谛」里也不包含「第一义谛」的话,那难道是如来虚妄之说吗?

我们看这个「世谛」,「世谛」有的时候也可以翻译成「世俗义谛」,「第一义谛」是最高的真谛的意思。

文殊问释迦牟尼佛:什么是「世谛」?什么是「第一义谛」呢?它们中互相包含着对方吗?「第一义谛」中有「世谛」吗?「世谛」中有「第一义谛」吗?如果有,互相包含,说「第一义谛」里含着「世谛」,「世谛」里含着「第一义谛」的话如果互相包含的话,就说明是一个谛,那就没有必要分开了。为什么还要分开讲呢?还要说这个是「世谛」,那个是「第一义谛」,直接讲一个不就得了吗?

「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如果说「第一义谛」就是「第一义谛」,「世谛」就是「世谛」,如果两者完全地割裂的话,这样也没有道理。

看看佛陀是怎么回答的。

【善男子,世谛者,即第一义谛。】

佛陀干脆利落地回答文殊菩萨说:善男子,不要小看「世谛」世俗义谛,「世俗义谛就是第一义谛」。

【世尊,若尔者,则无二谛。】

然后文殊就问世尊,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不应该讲两个了,如果这个就是那个,直接讲一个不就行了。

如果A就是B,那直接讲一个就行了,为什么还讲两个呢?

【佛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

佛陀说: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但是为什么还拆分开来讲呢?是如来的善巧方便,是随顺着众生的根性,所以才说有两个。

【善男子,若随言说则有二种: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

接下来,佛陀就进一步地解释说:文殊,善男子,就是随顺着世间人的说法,所以才说有两种:一种是世俗法(世间法),一种是出世俗法(出世间法)。这是随顺着世间人(世间人不是喜欢分别嘛),站在世间人的相上勉强作个分别——说这个是世间法,那个是出世间法。

【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谈,大多数人都能够了解的就是「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众生不是喜欢分别吗,大多数人都了解这种真理实相,几乎问谁都知道的这些真理实相,我们就称之为「世谛」,就是世间法,或者叫「世俗义谛」(大多数人都能明白)。那么极少数人——那些出离世间的人,他们所了解的就叫「第一义谛」,他们已经能够出离于世间了,他们所了解的智慧、真理实相,我们就称之为是「第一义谛」。

【善男子,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众生随其所称,是名世谛;】

所有众生都是因缘会遇,种种妄想集成的生命形态,一切众生都是「五阴」和合的结果,色、受、想、行、识「五阴」和合组成的某某众生,可能叫做张三、李四,那么凡夫众生就说这个人是张三,那个人是李四,就是针对着相来说的。在相里针对着相来说,这个就叫「世谛」(世俗谛、世间谛)。

【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谛。】

有一部分极其聪明的人,他们看透了众生的本质,知道都是妄想因缘聚会的结果,都是色、受、想、行、识集结在一起导致的一个妄相——虚妄的相而已。他们看透了一切相的本质是「空」,色、受、想、行、识都是「空」(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识即是空),「本来无有」,本来无一物,在妄相里假名有一个张三,假名有一个李四。

但是你「解阴无有某甲名字」,如果色、受、想、行、识完全地都不存在的话,是不可能有张三、李四的。离开色、受、想、行、识,不可能有张三、李四,也不可能有他们的名字。出世间人意识到这些相——非色、受、想、行、识,但是又离不开色、受、想、行、识的作用,所以这些出世间人理解到很深的层面了。

「如其性相而能知之」,看透了这个本质是色、受、想、行、识因缘会遇时的一个虚妄的相,如同幻化一般,他们看到了这一点,这些人就领会到了「第一义谛」。也就是说能够看清相的本质的这批人,他们掌握了「第一义谛」,那些对着相来说相,完全不懂相真实的含义是什么,不懂相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人掌握的就是「世俗义谛」。

【复次,善男子,或复有法有名有实,或复有法有名无实。】

世界上有一些存在的真相,它既有名字,又有实体,又有实相;有的世间存在的这些物相,它是有名字的,但是其实本质是空的,没有实体。

【善男子,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者,是第一义谛。】

先谈「第一义谛」,有名有实,有名字吗?

有,名字是叫「第一义谛」。有实体吗?有,「第一义谛」——真谛,最上的真谛。泯灭了一切妄之后留下的那个东西,这是「第一义谛」。所以说「第一义谛」,又有名字又有实体,又有实相,所以叫有名有实。

那么「世俗义谛」呢?有名无实。这个地球只有阎浮提,只有众生,只有人界、天界、阿修罗界等等等等,有名字吗?有。有实体吗?没有,当体即空。当体即空,因为它都是幻化,都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你找不到一个一直不变的实体,所以说「世俗义谛」是有名无实,有名字吗?有。有实体吗?没有。

【善男子,如我、众生、寿命、知见、养育、丈夫、作者、受者、热时之焰、乾闼婆城、龟毛、兔角、旋火之轮,诸阴、界、入,是名世谛;苦集灭道,名第一义谛。】

佛陀说:你盯着相来看,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相、有我的知见、他的知见、有知见的对与错、有父母养育孩子、有妻子、有丈夫、有作者、有受者、好像有热的时候的火焰、也有空中的乾闼婆城(海市蜃楼一样的)、乌龟的毛、兔子的犄角,也有旋火之轮等等等等,「诸阴、界、入」,「五阴」、「十八界」、「六入」等等,这都是世俗义谛的东西,说都是相里的东西,对着相来说相,头脑生了妄,妄生出更多妄,这就是「世俗义谛」。

什么是「第一义谛」呢?「苦、集、灭、道」,拆穿了「世俗义谛」的本质是空的,使得你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苦、集、灭、道「四圣谛」就是「第一义谛」。

【善男子,世法有五种:一者、名世,二者、句世,三者、缚世,四者、法世,五者、执著世。】

说世间法,是针对着世俗义谛来讲,世间法可以大概地分成五种:一种、「名世」,二者、「句世」,三者、「缚世」,四者、「法世」,五者、「执著世」。

【善男子,云何名世?】

善男子,什么叫「名世」呢?

【男女、瓶、衣、车乘、屋舍,如是等物,是名名世。】

名字相上的世界——对于世间法进行名字上的解释,这叫「名世」(名字上的世间法)。比如说,这个人是男的,那个人是女的,这个东西是瓶子,那个东西是衣服,这是一辆车,那是个房子……种种名字相上对于世间相的描述,这个叫「名世」。

【云何句世?四句一偈,如是等偈,名为句世。】

什么叫「句世」呢?

就是由四句话组成一个偈颂。比如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像类似这样四句话组成一个偈颂,这种一个偈颂又一个偈颂还存在着,像这样的偈颂叫做「句世」,用句子来描述世间,用句子来描述一切相。

【云何缚世?卷合系结,束缚合掌,是名缚世。】

什么叫「缚世」呢?

「缚世」,说什么什么东西缚着我,也是描述一种相状、一种相态(相状、相态——相的姿态),说什么东西束缚着我,什么东西让我不快乐,让我很纠结,「卷合系结」,形成我的烦恼结,「束缚合掌」,我受它的束缚,感觉它还是实有的,而且我也是实有的,我受它的束缚,也是在描述世间的一些相状,这叫「缚世」。

【云何法世?如鸣椎集僧,严鼓诫兵,吹贝知时,是名法世。】

什么叫「法世」呢?比如说你击打鼓,拿着锤子击打鼓的时候,然后很多僧人就会合起来,是一起开会,还是一起吃饭呢?

「鸣椎集僧」,你击打什么东西发出强烈的响声,让很多人聚集到一起了;或者是「严鼓诫兵」,你在城楼上敲大鼓,然后让一切的兵将集合在一起,然后你要去阅兵、去训兵;或者是「吹贝知时」,吹一下贝壳,知道时辰等等,这叫「法世」。就是世间里有一些规律可循。我做这件事情会引起别的事情,这是一些规律。「法世」——世间的一些法则和规律。

【云何执著世?如望远人有染衣者,生想执著,言是沙门,非婆罗门;见有结绳横佩身上,便生念言:是婆罗门,非沙门也。是名执著世。】

什么叫「执著世」呢?

看到一种相状就想起来它是什么,就给它下定义。比如说你远远地望过去,看到有人穿着染衣(坏色衣),你就知道那个人应该是修行者,他穿着袈裟、他穿着海青,他是修行者,他不是婆罗门。

要是看到有的人身上绑着绳子,然后有橫佩在身上,你就说这个人是婆罗门,不是沙门。根据他穿什么衣服,判断他的身份,这叫「执著世」。你还是深深地陷在了世间相当中。他穿什么衣服,你就推断他是什么人(看见他穿着军装,就知道是空军、海军、还是陆军),这叫「执著世」。你还是深深地陷在世间相里去进行分析和推断,这是「执著世」。

【善男子,如是名为五种世法。】

佛陀说:就是这样针对着相来说相,针对着相状来作种种的推测、推断、推论,这就是五种世法(五种世间法)。

【善男子,若有众生于如是等五种世法,心无颠倒如实而知,是名第一义谛。】

佛陀说:文殊,要是有谁看到以上提到的五种世间法,一下子看到那种空性的本质,他的心不跟着相而走,他总是如如不动地住在空性的觉明当中,他的心从来不颠倒,这样的人就掌握了「第一义谛」,也就是说「第一义谛」才是真正的真谛。

【复次,善男子,若烧、若割、若死、若坏,是名世谛;】

你要是就着相来说相的话,相里面某个地方起火了,火把人烧了,或者是什么地方有兵将在打打杀杀,刀剑把人打伤了、割伤了,某些人死掉了(无论是被烧死了、还是被割死了),或者某某植物被破坏了,某某大山被火一烧,烧的植物都毁灭了、灭尽了,然后生命都死掉了,你就着相来说相,这都是世俗法的东西,就叫做「世谛」(世俗义谛)。就着相来说相,就是世俗谛。

【无烧、无割、无死、无坏,是名第一义谛。】

什么是「第一义谛」呢?

徒弟喊:师父,不好了,着火啦!吓得要命。老禅师对弟子说:我看不到有火,所以火也不烧我。结果火确实烧徒弟,不烧师父。为什么?师父掌握了「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无死、无坏、无烧、无割。为什么?因为师父安住空性,深入禅定(并不是所有的禅定都要在打坐中),你始终深入实相,本来无一物——火亦是妄,火就如同海市蜃楼当中的相。那么师父掌握的就是「第一义谛」,看到有大火在烧的徒弟,他掌握的就是「世俗义谛」。也就是说只要你著相,那就是「世俗义谛」;只要你离相,见诸相非相,那你就是「第一义谛」。所以《金刚经》里说:「见诸相非相,即是如来」。「见诸相非相」,即是「第一义谛」。

如果你始终「见诸相非相」,那么相对你的干扰就彻底消失了,它的存在就好像是空中的回响一样,对你来说毫无意义。所以深入禅定的人不怕火烧,火对他来讲是不存在的,是虚妄的相,是梦里的事儿,是一场梦而已,他很清醒——我没做梦,梦里的事跟我没有关系。所以说深入禅定不怕火烧、不怕水淹、不怕风灾,一切灾害都不能够伤到他。你对于禅定深入得越深,世间的灾害越对你构不成影响,是这样的。

【复次,善男子,有八苦相名为世谛;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爱别离、无怨憎会、无求不得、无五盛阴,是名第一义谛。】

善男子,大家都知道,菩萨摩诃萨看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是八苦,谈到有八种苦相,是就着相来说相,这就是「世俗义谛」。

什么是「第一义谛」呢?真正的佛菩萨安住无生法忍的境界,看世间本来无一物,哪有生、老、病、死?哪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哪有这些?本来无有八苦,这就是「第一义谛」。就是说你一旦看着相,这就是世间法的层面,就是「世俗义谛」。你一旦见相离相,「见诸相非相」,这就是「第一义谛」。

所以说,这个东西变了吗?没有。它存在吗?依然存在,只是对你构不成影响了,如果它对你构不成影响,你此时就在「第一义谛」当中。众生都认为是烦恼的事物,在你这里没感觉,那你就在「第一义谛」当中;如果你有感觉,那就是在「世俗义谛」当中。是同一个事物吗?同一个事物。甚至说你的脸所朝向的方向都没有变,但是你的心态变了。如果你执著,它就是「世俗义谛」,如果不执著,它就是「第一义谛」。

【复次,善男子,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时则名走者,或收刈时复名刈者,或作饮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则名工匠,锻金银时言金银师。如是一人有多名字,法亦如是,其实是一,而有多名。】

善男子,就好像一个人,有很多能耐,他行走的时候,我们说他叫行者;他收割的时候,我们说他叫收割者;他制作饮食的时候,我们说他是厨师;他制造材木的时候,我们说他是工匠,或者他是木匠(他在制造种种形态的木头),他在锻造金银的时候,我们说他是金银匠(金银师)。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有很多名字呢?「法亦如是」。其实不管什么人,他造作不同的职业的时候,我们就说他是不同的,走路的时候说是行者,收割的时候说是收割者,他制作饮食的时候做的很好吃,我们说这是厨师(他有厨师一般的水准),他去砍柴,我们说他是樵夫,他去锯木头,我们说他是木匠,他去打造金银,我们说他是金银匠(金银师)。

同一个人有这么多名字,法也是这样的,同一个法有这么多名字,针对性不同导致的结果。

【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为世谛;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

当你就着相来说相,说佛陀也是父母和合而生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你讲的即便是佛陀的故事,讲的也是世俗法,因为你就着相来说相。如果你看着相,说这是「十二因缘」会遇导致的结果,一切相都是「十二因缘」,一个环节扣着另一个环节,一个完整的链条。「十二因缘」是业性的显现,实质本空,那你就在讲「第一义谛」。只要你能透过相,不著相,那就是「第一义谛」,如果应着相来说相,这就是「世俗义谛」。

所以说,有很多的修行者通过修习「十二因缘」而达解脱成为了缘觉佛,证得了缘觉果位,果位甚至比阿罗汉都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善于拆解相。众生都盯着相,就着相来作种种的描述,而缘觉者,他们看到相——生命,众生,不过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他看到一整个的链条,当下就不执著了。所以说,你要是能够掌握了「十二因缘」,那你离「第一义谛」已经很近了,只要透过相,「见诸相非相」,这就是「第一义谛」。

接下来,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佛说: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所言实谛,其义云何?】

世尊,您讲的宇宙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真谛(实谛)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呢?

【佛言:善男子,言实谛者名曰真法。善男子,若法非真不名实谛。】

佛陀说:「实谛」,就是真法,就是真理实相。如果这个法不是真理实相,它就不叫「实谛」了。真实的真谛——「实谛」,它如果不是真理实相,它就不叫做真实的真谛。

【善男子,实谛者无有颠倒,无颠倒者乃名实谛。】

真实的真谛这里没有任何颠倒,没有颠倒就叫做「实谛」。

【善男子,实谛者无有虚妄,若有虚妄不名实谛。】

善男子,真实的真谛无有虚妄,如果有虚妄就不叫「实谛」。

【善男子,实谛者名曰大乘,非大乘者不名实谛。】

善男子,真实的真谛名曰大乘,如果它不是大乘的究竟了义思想,肯定就不是真实的真谛。

【善男子,实谛者是佛所说,非魔所说。若是魔说,非佛说者,不名实谛。】

善男子,「实谛」——真实的真谛,是佛所说的,不是魔所说的。如果是魔所说的,魔很执著我,也很执著相,所以魔不可能讲出「第一义谛」,不可能讲出「实谛」。真实的真谛,只有佛——真正觉悟者,完全放下,没有我执,没有对于相,对于一切的执著,只有佛才能讲出真实的真谛。

【善男子,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

善男子,真实的真谛,「一道清净,无有二也」。祂是无二的,祂是清净的,祂是统一的、是平衡的、是和谐的,体现为「中道」的思惟和生活方式。

【善男子,有常、有乐、有我、有净,是则名为实谛之义。】

佛陀说:善男子,文殊,「有常、有乐、有我、有净」,「常、乐、我、净」讲的就是真实的真谛——本真的、原初的、源头的状态,「常、乐、我、净」是真实的真谛,你们都可以朝这个方向去用功。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真实为实谛者,真实之法即是如来、虚空、佛性。若如是者,如来、虚空及与佛性无有差别。】

文殊菩萨说:世尊,如果宇宙的真理实相就是「实谛」的话,这是宇宙的真理实相呈现出一种虚空态。我记得您讲过一个偈颂:「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这种真实的如来存在状态其实很像虚空,佛性的状态其实也很像虚空,所以我曾经也跟大家讲:「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毕竟如虚空」。说心的真实状态就像虚空一样,佛性也像虚空一样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如来、虚空、佛性,那就没有差别了吧?如来就是虚空,虚空就是佛性,就没有差别了。

【佛告文殊师利:有苦有谛有实,有集有谛有实,有灭有谛有实,有道有谛有实。善男子,如来非苦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佛性非苦非谛是实。】

然后佛就告诉文殊师利说:大家要是站在相上讲,有苦、集、灭、道,有吗?有。相里确实很苦,确实有烦恼的集成,确实可以灭烦恼,确实可以证真谛。针对着相来讲,有苦、有集、有灭、有道、有真谛、有实相。苦、集、灭、道、的客观存在就是一种实相。

善男子,但是如来本身「非苦非谛是实」,如来的境界其实没有苦、集、灭、道本身,祂就是本真存在的样貌,你难以形容祂。

「虚空非苦非谛是实」,虚空本身谈不上苦,没有相哪有苦,苦是针对着相而言。

「佛性非苦非谛是实」,佛性本身也没有苦,佛性像虚空一样,没有苦。

【文殊师利,所言苦者,为无常相,是可断相,是为实谛。如来之性,非苦、非无常、非可断相,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文殊,谈到苦的时候,就说明世间相无常,很苦,是可以断的,那是确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确实是这样。但是如来之性「非相」,所以也就「非苦、非无常、非可断相」,所以说是实。虚空、佛性也是这样的,非苦、非无常、非可断相,虚空和佛性都是这样的。

【复次,善男子,所言集者,能令五阴和合而生,亦名为苦,亦名无常,是可断相,是为实谛。善男子,如来非是集性,非是阴因,非可断相,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这个「集」——烦恼的集成,「五阴」和合,烦恼的集成,这一切是苦吗?是苦。是无常吗?是无常。可断吗?可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如来之性,本来无一物,哪有「集」啊?那有什么烦恼的集成?也没有「五阴」的会合,也不可断,所以说是实。虚空和佛性跟如来之性差不多,无所谓集,无所谓「五阴」会遇,也无所谓可断。

【善男子,所言灭者,名烦恼灭,亦常无常。】

烦恼灭了,烦恼能生能灭,说明是无常的。

【二乘所得,名曰无常;诸佛所得,是则名常,亦名证法,是为实谛。】

像声闻、缘觉,他们要是证得说:我的烦恼灭尽了,烦恼灭了证阿罗汉了,我看透了「十二因缘」,证辟支佛了。他们还有烦恼可灭,证明还存在着烦恼,还认为烦恼存在,有烦恼可灭,所以二乘并不究竟。二乘没有证得如来的常、乐、我、净的境界,而如来证得的是本来无有烦恼,亦不需要断烦恼。本来无有烦恼,一切烦恼在佛这里像没有一样,所以佛是至圆满的自在者。

各位师兄们(针对着相来说),如果你说:这又有一个烦恼,我看我修得还不错,烦恼消失了。又来一个烦恼,它对我没有什么太大影响,或者说我起了一个嗔念,立刻意识到了,然后嗔念消失了,那你还没有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始终常、乐、我、净,根本就不存在烦恼,我不需要消灭烦恼,我不存在嗔念,也不需要消失嗔念。贪、嗔、痴本来无生亦无所谓灭,所以佛的状态就是无生的状态,无生所以也无灭。

如果你证得了佛的状态,你就获得了常、乐、我、净,这就说明你证得了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才是最真的真谛,本来无有苦,本来无有烦恼,本来无佛可成,我本来就是佛,因为你证得了,所以我本来无佛可成,我已经到了最高的山顶,我不需要再去攀登。但是你证得了吗?你证得了佛的境界了吗?如果你证得了,那么这就是诸法实相,这就是「第一义谛」——究竟了义。

【善男子,如来之性,不名为灭,能灭烦恼,非常非无常,不名证知,常住无变,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如来之性,这里谈不到灭不灭烦恼,因为没有烦恼,其实也无所谓常还是无常,无法描述,也无法再去证得。如果你成了佛,就不需要再证了,这就是「无修无证」了。「常住无变,是故」这就是最真的真实。虚空、佛性也是类似这样的状态,本来无有烦恼,所以不需要去灭烦恼,本来没有阿罗汉、没有辟支佛,没有一切众生的分别,什么都没有,本来无有任何东西。

【善男子,道者能断烦恼,亦常无常,是可修法,是名实谛。如来非道,能断烦恼,非常无常,非可修法,常住不变,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佛陀说:文殊,苦、集、灭、道的「道圣谛」,我们说修习正道——「八圣道」,就可以断掉一切烦恼和染污,安住如来藏的大光明境界,这证明还有烦恼要去断,还有佛道可以成。谈到「道」,也是针对着相来给一般的凡夫讲的(凡夫还不是佛,所以给他们来讲)。

如果你成了佛就无所谓「道谛」,佛不修道,不需要再修道,佛已经证入了那种无生无灭的、究竟圆满的境地,他不需要再多余「头上安头,妄上生妄」的去修道,这就是最真的真实。

「如来非道,能断烦恼,非常无常,非可修法,常住不变」,这就是最真的真实,虚空、佛性就是类似这个样子。

【复次,善男子,言真实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虚空,虚空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实。】

接下来,佛陀就对文殊说:善男子,当我们谈到真实这个词的时候,真实——最真的真,最实际的实。「真实」,就是如来的境界。

「如来者即是真实」,宇宙的真理实相其实就是无生无灭。「真实者即是虚空,虚空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实。」

【文殊师利,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有苦对。如来非苦乃至非对,是故为实,不名为谛。虚空、佛性亦复如是。苦者有为、有漏、无乐;如来非有为、非有漏、湛然安乐,是实非谛。】

佛陀说:文殊,大家说众生很苦。为什么苦呢?因为执著,有苦的根源,有因(有原因),有苦的尽头,你修习「四圣谛」,修习「十二因缘」,修习「八圣道」,慢慢地苦消失了,苦可以消失(有苦的尽头)——有苦针对的药方,解决方案。那么如来这里没有苦存在,也就无所谓药方和解决方案。是故如来是最真的真实。

你证着证着,你想证,说:我想了解宇宙的真理实相。当你成佛了,契入到最真的真实,你就了解什么是宇宙的真理实相,那个时候,你甚至懒得讲一个字,讲一字即是多余。真理实相,你就去感受,你无法讲它,一讲就成了妄,就成了知见立知了,就不名为真谛了。虚空和佛性也是这样的,当你融化在虚空当中,或者融化在佛性当中,无可言说。像你谈到世间相,有苦,讲一切有为法,我要去修,我要修从有漏到无漏,世间无乐。你谈这些都是就着相说,「如来非有为、非有漏」,如来本自如如,从来不曾行一切有为法,所以一切有为法都无常,都是梦幻泡影,如来不曾行这些。如来不曾有漏,所以一直地湛然安乐,这就是真实,也无所谓什么真谛了,这就是实相,就是本来样貌,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无生无灭,你去感受无生无灭,那个就是本来面目,你还需要再说什么,说什么都是多余了。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不颠倒者名为实谛。若尔者,四谛之中有四倒不?如其有者,云何说言无有颠倒名为实谛?一切颠倒不名为实?】

然后文殊师利对佛说:世尊,像您说的不颠倒,那就是真实的真谛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四圣谛」当中还有四颠倒吗?如果有的话,「云何说言无有颠倒」,「四圣谛」——苦、集、灭、道,您说就着相来说相,那它还颠倒吗?如果颠倒,「四圣谛」就不能够将人导向真谛。

「一切颠倒不名为实」?如果「四圣谛」就着相来说相,那它也不是「第一义谛」,它还颠倒的话,怎么可能把人导向真实呢?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颠倒皆入苦谛。如诸众生有颠倒心,名为颠倒。】

佛告诉文殊师利说:所有颠倒的人,像一切众生有颠倒心:无常的当作常,常当作无常,乐的当作非乐,明明是苦的又当作乐——这样的颠倒,众生颠倒执著相这叫颠倒。

【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受父母尊长教敕,虽受不能随顺修行,如是人等名为颠倒。如是颠倒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善男子,就好像有的人不接受父母尊长的教诲,即便是听到了,也不能够随顺着去修行,这样的人就叫颠倒。父母、师长去教育他,他听了以后不当回事,不按照父母和师长的指引去做,这样的人就是颠倒。这样的颠倒,「非不是苦」,就一定会是苦的。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不虚妄者即是实谛。若尔者,当知虚妄则非实谛。】

文殊师利说:要是像您说的一样,不虚妄者就是实谛的话,那么虚妄就不是实谛了。

【佛言:善男子,一切虚妄皆入苦谛。如有众生欺诳于他,以是因缘,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是等法名为虚妄,如是虚妄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佛说:善男子,一切虚妄当然都不是实谛了,一切虚妄都会导致你的苦,都会进入苦谛当中。如果有众生欺骗其他人,因为这个缘故,堕到地狱里、堕到畜生道、堕到饿鬼道。「如是等法名为虚妄,如是虚妄非不是苦」,明明是这样的,他却讲那样的话,他欺骗了别人,导致最后的果报是去了「三恶道」。他因为讲虚妄的话,所以导致了很苦的果报,虚妄就会导致苦。

【声闻、缘觉、诸佛世尊,远离不行,故名虚妄。】

一切的声闻乘、缘觉乘、诸佛世尊,如果远离了「不行」,就说远离了无生无灭的话,远离了无为法,去作有为法,有为法就是虚妄的。

【如是虚妄,诸佛、二乘所断除故,故名实谛。】

但是诸佛菩萨,还有「二乘」人(二乘指的是声闻乘、缘觉乘或者叫辟支佛乘)已经断除了虚妄,断除了一切有为法,所以叫做实谛,他们常处在真实当中,常享受无生无灭的境界。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大乘是实谛者,当知声闻、辟支佛乘则为不实。】

然后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果像您说的一样,大乘是真实的实谛的话,那么声闻乘、辟支佛乘(缘觉乘)就不是实谛了。

【佛告文殊师利:彼二乘者亦实不实。】

佛告诉文殊说:声闻乘、缘觉乘已经开始远离了相的虚妄,虽然他们没有证入最终佛所证得的实谛当中,但是他们也开始远离了不实之谛了。

【声闻、缘觉断诸烦恼则名为实,无常不住是变易法名为不实。】

声闻、缘觉乘断除了烦恼,开始接近了佛的境界了,断除了烦恼,烦恼的断除使得他们的境界提升了,这个是实实在在的。但是有的时候还著相,有的时候他们还经不起诱惑,还不稳定,所以是变易法,他们还没有证得八地菩萨的果位,还没有证得诸佛所在的实谛,所以说不实。

这节课先讲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

首先,佛陀告诉我们,其实「世谛」就是「第一义谛」,「世谛」里包含着「第一义谛」,「第一义谛」里包含着「世谛」。你看待「世谛」的角度,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看待世俗的一切法,看待「世谛」就是「世谛」,就是空、无相的,那你就处在「第一义谛」当中;如果你就着相、盯着相来看,那就是「世俗谛」。

包括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行、住、坐、卧,色、受、想、行、识这一切,它是世俗法,还是「第一义谛」?如果你就着相说相,它就是世俗法。如果你时常安住在空性觉明的无生无灭中,看着相,不被相转,那就是「第一义谛」。所以说「世谛」就是「第一义谛」,取决于你看待它的方式、方法。

我做一件事情:我在喝茶,我盯着茶水、盯着茶叶、盯着茶壶,一直著相,那就是世俗谛;如果我看到我在泡茶、我如梦如幻的看到我在泡茶、我看着梦中的我在泡茶,这个就是「第一义谛」。在生活中所做的任何事情,我都可能是著相的,也可能是离相的,一著相,这就是世俗法的层面;一离相,这就是「第一义谛」,这就是「圣义谛」。所以大家明白了,世俗法就是「第一义谛」。看你怎么去看它,见相是相,就是世俗义谛;见「诸相非相」,这就是「第一义谛」。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修行(吃、喝、拉、撒、睡都可以成为修行)。你站在相里看相,不能够离相,总是被相转,这就是「世俗义谛」;一旦见到相,相是妄,安住觉明,本来无一物,这就是「第一义谛」。所以大家都明白了:「第一义谛」只是一个念头的转换而已,(看待事物的方式的一个转变而已)。所以说,你不能够把「世俗义谛」和「第一义谛」完全地割裂开。

本来虚空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包容着一切,既然包容着一切,它有没有包容着空中的花,包容着海市蜃楼,包容着空谷传响,包容着旋火轮、乾闼婆城……包容着这一切呀一切都包容在它之内,都包容着,要不怎么叫尽虚空、遍法界呢?你的真身尽虚空、遍法界,包容了一切,所以你不能够离开「世俗义谛」去谈「第一义谛」,你不能将二者割裂。只要「见诸相非相」,就是「第一义谛」。那么一切的世俗法都可以成为修行,只要你做任何事都是「三轮体空」,它都是至臻圆满的大乘的修行。如果做不到离相,那可能还是二乘、三乘人的修行,但是也不错,总是在修行。

如果我们都能时刻做到无住、无念、无著,那么当下就是「第一义谛」,当下就是无生法忍;如果你有住、有念、有著,当下就是「世俗义谛」。当你明了了一切,你能够平静而安和地接纳一切事物的存在。为什么你能平静安和?因为它本自不存在(因为诸法本自不生),所以你能够完美地接纳一切的存在,心里没有任何的波动产生,这个就是「第一义谛」。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183.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107课·第一义谛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第285课

《大般涅槃经》第285课

第285课各位尊者、各位菩萨、所有一切大护法们、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众生们,大家好!佛陀住世时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大般涅槃经》的最后一课,请原谅醍醐百感交集。这部经的重要性,佛陀在《涅槃经》里已讲了无数次了,我们最后再说一下:如果作为佛弟子,你想修行有所成就,你想在浩瀚的三藏十二部中,找一部经学完之后就...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4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4

第264课「如人奔走空聚中,六识依根亦如是,心遍驰求随处转,托根缘境了诸事,常爱色声香味触,于法寻思无暂停,随缘遍行于六根,如鸟飞空无障碍,藉此诸根作依处,方能了别于外境,此身无知无作者,体不坚固托缘成,皆从虚妄分别生,譬如机关由业转。」——《金光明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已经讲完...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第262课「无明自性本是无 藉众缘力和合有于一切时失正慧 故我说彼为无明行识为缘有名色 六处及触受随生爱取有缘生老死 忧悲苦恼恒随逐众苦恶业常缠迫 生死轮回无息时本来非有体是空 由不如理生分别我断一切诸烦恼 常以正智现前行了五蕴宅悉皆空 求证菩提真实处」——《金光明最胜王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0

第260课「法本为空无,欲有则为著;不得脱勤苦,常立于愦恼。法为不可得,是谓为定止;亦尽亦无尽,彼为悉无有。空者不智习,亦不无有习;彼若无因缘,何从有所缘。」——《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在《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佛陀说,如果菩萨摩诃萨们,如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们,想要证得大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第259课 「佛道亦无得,阿难何为悲?所合会为空,慧慧亦复空。若念若不念,一切法无念,无获空无有,譬若如野马。又如化象马,园果树木华,巧幻师所现,佛弟子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佛陀说,如果想要证得涅槃的境界,我们就要修习十种想(十种观修、观想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无常...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上节课,佛陀讲「佛性即是中道」,还没讲完。【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何以故?离善思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佛陀说:迦叶,我有的时候也讲,佛性指的就是「内善思惟」,就是内观,向内看。观照你的心念,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