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82课·不死之路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7)《大般涅槃经》讲解885

00:00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

上节课的最后,佛陀又再一次地强调了《大涅槃经》的重要性,说一切佛经和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都归入大乘《大涅槃经》当中。为什么呢?因为《涅槃经》「究竟善说有佛性故」。《涅槃经》一再地提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描述了佛性的状态是什么样子。过去很多佛经可能也讲了佛性,但是对于佛性的描述未必有《涅槃经》这样的准确、丰富。

【善男子,是故我言,异法是常,异法无常,乃至无我亦复如是。】

所以佛陀也讲:善男子,有很多的言论,不管是讲「无常」,还是讲「常」,还是讲「无我」,如果没有谈到佛性的话,那么它还不够究竟。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已离忧悲毒箭。夫忧悲者名之为天,如来非天。有忧悲者名之为人,如来非人。是忧悲者二十五有,如来非二十五有。是故如来无有忧悲,何故称言如来忧悲?】

迦叶一直在品味佛性的含义,同时他也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现在明确地知道,如来是真的没有忧悲了(没有忧愁和悲苦了),世间人普遍都被忧悲的毒箭射中了,但是如来没有忧悲(没有忧愁和悲苦),为什么呢?天界的人有忧愁和悲苦,人界的人也有忧愁和悲苦,轮回中的二十五种类型所有的生命形态都有忧愁和悲苦,但是如来却没有,因为如来超越了天界、人界,超越了轮回的「二十五有」。所以,如来是真正的解脱者,在如来身上,看不到忧愁、烦恼、悲痛。

【善男子,无想天者名为无想,若无想者则无寿命,若无寿命,云何而有阴、界、诸入?】

如来没有忧悲了,但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还示现如来慈悲、哀悯众生,如来为众生感到心痛,为什么呢?

佛陀说:迦叶呀,你看色界中「无想天」这一界的天人,「无想天」(字面的意思是没有什么想法,没有什么起心动念了),如果真的没有起心动念的话,那么就无所谓有没有寿命了,他就不显化了,就没寿命了。

如果没寿命的话,为什么又说「无想天」的天人也有「阴」、「界」,也有「六入」呢?「无想天」的天人们都无想了,没有起心动念了,为什么还讲他们有「色、受、想、行、识」,有「眼、耳、鼻、舌、身、意」呢?你仔细想一想……

【以是义故,无想天寿不可说言有所住处。】

这个地方,迦叶就有点迷糊了。佛陀就对迦叶说:「无想天寿不可说言有所住处」,「无想天」没有这种起心动念,但同时我们又讲「无想天」的天人们确实是天人,他们不是「空无」,而且他们有「五阴」,有「六入」,你想一想,怎么回事?

【善男子,譬如树神依树而住,不得定言依枝、依节、依茎、依叶,虽无定所,不得言无;无想天寿亦复如是。】

如果还不理解的话,迦叶,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就好像树神依着树而住(住在树上),但是你却没有办法说树神具体是住在树枝上,还是住在树枝发出的某个节上,或者是住在树的茎上、干上、叶上、花上……你没有办法具体说树神住在树的哪个部位,你讲不出来。

大家都知道树神住在树上,但是你却无法确定地指出树神住在哪儿?你看着一棵树,有些暴露出来根,有粗粗的树干,然后树干上分出很多树枝,树枝上又有小的树枝,甚至有小芽,然后树上长了很多叶子,可能也开了花,结了果,你说树神住在哪儿了?你给我指出来,非常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树是以「地大」为主的,大家知道「地、水、火、风」,其中,以「地大」为主的具有坚固性,有具体的形态,有质感的。树是以「地大」为主的生命,但是树神是以「风大」为主的,所以树神的形态是不确定的,他的边缘你很难画出来,模模糊糊的一团,很难画出来。

有一些鬼也住在树上,有的鬼福报大,住在树上也叫树神,福报小一点的鬼,就直接就叫鬼了。鬼呀、神呀,他们是以「风大」为主的形态,就是以气态为主的,既然是以气态为主的,他的边缘就很难画出来,所以你很难讲。这个事物很抽象,它不具体,那么,这个抽象的事物住在具体的事物上的哪儿了,你就很难讲。

就好像有的师兄问,说:神识附在我们的肉身上,具体是附在哪儿了呢?很难讲!是住在心脏了,还是住在头了?你要是住在头了,心脏受伤为什么会痛啊?手脚受伤为什么也会痛啊?要是住在手脚的话,那心脏或者头怎么也有感觉呢?神识也是以「风大」为主,它的形态是不确定的,所以你很难讲它具体地住在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了。但是人临死的时候,神识离体的时候,就是「四大」分离,「地、水、火、风」整个的都在分散、分离,然后你感觉非常的痛苦,但是你很难讲我感觉我的手指头这个神识在抽离,或者我的脚指头这个神识在抽离,很难讲清楚。

那么,树神住在树上也一样。如果大家还不理解的话,我们就再打个比方:我们坐在这里,忽然刮来了一阵风,这阵风吹起了我们的头发丝,但是你却没有办法说风仅仅吹到了头发这里(风仅仅住在头发这里)。因为风很抽象,它一刮来,一大片空间都受影响了,我们身体的任何部分都被风刮到了。只不过头发丝很细小、很飘摇,它容易让你感觉到动。身体很沉重,如果不是很大的风的话,就吹不动你的身体,但是龙卷风能够把我们整个身体都席卷起来。

这种风性的物质,要说它无形无相吧,好像还有点形相,它的形相就是它的作用。它一起作用,你看到风来了,风一来,该被吹动的都被吹动了,还发出种种的声音。但是风的具体形态你很难画出来。画家们画风的时候怎么画呢?画面上画几道撇,代表风来了,或者是衣服飘起来了。我们看屈原的画像,衣服飘起来了,头发也飘起来了。或者吴道子的绘画——吴带当风,衣服的带子都飘起来了,代表有风在吹,这是风来了,但是风在哪儿?风吹到了眼睛、耳朵,还是鼻子,你讲不清楚的,是不是?

树神也是这样的,你很难具体地讲他住在树上的哪儿了,他就是住在这棵树上,也许哪个枝上都有,很难讲。也就是说用具象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相当的困难。

「无想天」的天人们,他们的形态,无论说他们是光态、还是气态,都是很抽象,但是确实有「五阴」、「六入」。具体在哪儿?你很难指出来。佛也许可以描述一下,但佛也觉得困难,因为「无想天」天人的形态跟我们人界的人是不一样,没那么具体。

越是低维度,这个质料感就越强,像畜生道,甚至说更低的维度,像矿物、泥土、石头,它们的质料感越强,就很坚固,很稳定的感觉,但是越往上走,生命的形态越显得抽象,越往上走越抽象。到了无色界的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天」,单这个词就够抽象了,因为意识已经顿消了,你仔细去品味吧:「非想非非想」,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好像马上就要靠近虚空了,但它又不是虚空,无法形容。那么「一真法界」的佛,其实更是无法形容,很难形容!

【善男子,佛性亦尔,甚深难解。】

善男子,佛性也是这样的,「甚深难解」。

你去形容佛性是什么样子,好难哦!因为在最高处,祂都没有语言了,都有「他心通」,这边有什么想法,那边瞬间就知道了,不需要语言了。而低维度需要语言,为什么呢?不说话,大家不了解我的思想,大家都普遍地没有「他心通」,所以通过语言来交流。语言如果出了点差错的话,意思上也就完全地变了,甚至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有语言的话,经常会产生误解。那最最最高处没有语言了,都是「他心通」了,你的心就像他自己的心一样,他是如此地了解你,就不需要语言了。

因为高处不需要语言,所以你要是用语言去描述高处的境界非常困难,连如来都说「甚深难解」。迦叶,我怎么跟你形容呢?无法形容,你必须证得,你才明白。

【如来实无忧悲苦恼,而于众生起大慈悲现有忧悲,】

如来本身是法喜充满,「常、乐、我、净」,没有忧愁、悲苦,没有一切的苦恼。

「而于众生起大慈悲。」但是如来本身,他代表什么呢?一切的性德、一切的德能、一切的智慧、一切的善良……「世尊」这个词在古印度就代表着德行超群,德行是世间的典范、世间最值得尊敬的、最有德的人,同时还最有智慧。因为他有德、有智慧,所以他在有形的世界显化的时候,他必然有所体现。你说他有德、有智慧,他肯定要显现出来才有,对吧?你说有,你得拿出来呀,不然不就等于没有了吗?

所以,如来在有形有相的世界显化的时候,你就感觉他是有慈悲的,而实际上,在「一真法界」状态的话,是无法形容如来是什么状态的,无法形容的!现化在我们众生当中,显得是有大慈悲的,显得好像为了众生而悲愁、而忧苦。

【视诸众生如罗睺罗。】

视诸众生就像罗睺罗一样,看着众生,爱的程度就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复次,善男子,无想天中所有寿命,唯佛能知,非余所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亦复如是。】

佛陀说:迦叶呀,「无想天」的生命的状态,其实人是完全无法了解的,只有佛能了解。

「无想天」还处于色界,到了无色界的最高处——「三有」之顶(「非想非非想天」),到了这里,那世间人更是猜不到。

你很难猜到,怎么办呢?深入禅定!慢慢地入禅定。入禅定,大家是不说话的,深入禅定就没办法讲话了,通过禅定慢慢地到达天界,然后一层一层的往上上,你就了解了。了解了之后,你再回到人间,向大家形容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困难。因为语言,它只适用于低维度,高维度不需要语言。所以就说,你用低维度的语言去形容高维度的事情,就会有很多的差池,但没办法,不用语言的话,低维度人无法懂,他又没有「他心通」。所以《楞伽经》一直提到几个字,就是「自证圣境」(自证境界),你自己证得的那个,说不出来,我证了我知道,你证了你知道,我没有办法把它移植给你,你只能亲证才懂。所以很明显,只要大家深入禅定,废话就相当的少。

【迦葉,如来之性,清净无染,犹如化身,何处当有忧悲苦恼?若言如来无忧悲者,云何能利一切众生弘广佛法?】

佛陀在这里就跟迦叶菩萨描述佛性的这种状态。你要说如来之性(佛性),祂是清净无染的,既然清净无染,就不可能有情绪,不可能有忧悲、苦恼,但是你要说如来没有忧悲、苦恼这些情绪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慈悲需要显化,他需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他需要弘扬、传播佛法。所以,你不能说如来之性无忧悲、苦恼,也不能说有忧悲、苦恼,两者都不准确。

【若言无者,云何而言等视众生如罗睺罗?若不等视如罗睺罗,如是之言则为虚妄。】

如来看一切众生都像看自己的亲生孩子罗睺罗一样。对于亲生孩子,他必然就会心有所动,有牵挂。但你要说他有牵挂吧,如来实际上「本性清净,本来无一物」,哪有牵挂?所以,说有也不对,说无也不对。忧悲、苦恼这几个词用到如来这里,就显得非常的奇怪!

【以是义故,善男子,佛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众生佛性不可思议,无想天寿不可思议。如来有忧及以无忧,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善男子,佛是不可思议的,法也是不可思议的,众生佛性也是不可思议的。

「不可思议」这个词,我们拆开来看,「思」是猜想、想象的意思,「议」是说的意思。就是说如来的境界、真正的法(实相境界),还有众生身上的佛性,你是没有办法用头脑去猜测、去猜想,也没有办法用嘴去表达出来的。「思」是代表头脑,「议」是代表嘴,嘴在动。无法想象、无法言说,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含义。

佛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众生身上的佛性不可思议!就是不可想、不可说,怎么办?深入禅定啊!「无想天」的寿命,我也是很难跟你形容,「无想天」的寿命,说有、说无都不对。

说如来有忧愁或者无忧愁也都不准确。所以说,佛的境界根本就不是声闻乘、缘觉乘所能够了解到的。

【善男子,譬如空中,舍宅微尘不可住立。若言舍宅不因空住,无有是处。】

善男子,就好像空中有一些舍宅微尘不可住立。虚空中的舍宅如梦幻一般,你说微尘住在那儿吗?好像没有。你要说不住在那儿,又为什么会形成舍宅呢?没有办法形容。舍宅又不是说凭空而出现的。

【以是义故,不可说舍住于虚空、不住虚空。】

这个舍宅是住在虚空中吗?虚空怎么可能住舍宅呢?但是明明像海市蜃楼一样,那儿就有啊,它是什么构成的呢?是幻化。它不住于虚空,又不离于虚空。我们的三界也一样,不住于虚空又不离于虚空,是幻化一般的。

【凡夫之人虽复说言舍住虚空,而是虚空实无所住。何以故?性无住故。】

凡夫说空中有一片宅院(海市蜃楼是空中的宅院),宅院好像住在虚空了,但是虚空本身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会住个东西呢?你能把地基或者砖瓦块砌在虚空中吗?非常难!你只能把地基打在地上,让砖瓦块在原始的基础上继续累积。

所以说,虚空中的舍宅,它的本体(本性)就是无住的。三界这个幻化,它的本性就是无住的,它是空态的,它是无所住的。是你的执著感觉它有所住,其实是无所住。

【善男子,心亦如是,不可说言住阴、界、入及以不住。】

我们的真心、佛性也一样的,很难讲祂是住在「五阴」、「六入」,还是没有住在「五阴」、「六入」上。要是说真心住在「五阴」、「六入」了,比如说我的真心住在鼻子上了,那把鼻子切掉,真心还在,对不对?你说住在肉身上了,肉身毁掉,中阴身还在(神识可能还在),那个生命力好像到处都在,但是你说不清楚祂在哪儿,是不是?

你要说住在「色、受、想、行、识」了,那些超离了「色、受、想、行、识」的圣人们成佛作祖了,那他们的真心住在哪了?没有「色、受、想、行、识」了,怎么还有呢?你要说住在「色、受、想、行、识」,或者住在「眼、耳、鼻、舌、身、意」,那是不对的。你要说不住在这里的话,也不对。祂靠什么去体现祂呀?你总不能说祂没有了,明明就是有嘛!

【无想天寿亦复如是,如来忧悲亦复如是。若无忧悲,云何说言等视众生如罗睺罗?若言有者,复云何言性同虚空?】

无想天人的寿命也是这样的,说这也不对,说那也不对,因为早就超越了语言了。

禅宗讲到最后,超越语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密教这里,还要继续往上修证,去证那个超越语言之后是什么样子,是什么状态。你要继续地修证,这就是座上功夫了。

座下再讲就讲到「离语言」,「离言无作法性中」,讲到这儿结束了。想要继续修证怎么办?打坐、禅定!所以如来他到底有没有忧悲、苦恼,这很难讲。有的时候,因为太爱众生了,爱众生的时候,显化有忧悲、苦恼。所以「众生病,故菩萨病」,众生有病,所以菩萨也感觉好像有病一样,为治病而着急、为治病而发愁、为治病而忙碌。如果众生无病,菩萨就逍遥自在,也就是没有众生,就无所谓佛、无所谓菩萨,统一都是佛性本真的样貌了。

【善男子,譬如幻师,虽复化作种种宫殿,杀生长养,系缚放舍,及作金、银、琉璃、宝物、丛林、树木,都无实性;如来亦尔,随顺世间示现忧悲,无有真实。】

善男子,比方说魔术师,有一些魔术师很厉害的,可以在空中化现一些东西给你,化现个宫殿;或者化现杀生;或者是饲养个小动物;或者把小动物绑起来了,又把它给放了;或者化现金、银、琉璃、玛瑙、砗磲种种的宝物;或者化现丛林、树木,但是,魔术师幻化出来的东西,你甚至可以穿越它,走来走去不受影响,但是那个幻化还在的。现在有一些灯光打出来,明明那就有个幻化之相的,但是人可以在幻化的相里穿来穿去,不受影响。幻化没有因为人走来走去而幻灭,人也没有因为穿入幻化而消失,幻化是幻化,人是人。幻化非常的奇妙,它如同客观存在,但它又是因缘聚合的结果。

佛陀说,如来随顺世间幻化,示现忧悲,也是这样的。说有吧?有!说真吧?它又不常住,又是幻化的。

【善男子,如来已入于般涅槃,云何当有忧悲苦恼?】

只要是成佛了,其实他就已经入于法性涅槃了。(如果没有入于法性涅槃,就不叫成佛。)既然入于法性涅槃了,涅槃里何期自性,没有烦恼。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哪有忧悲、苦恼啊?只要是佛,他就已经入于法性涅槃了。

【若谓如来入于涅槃是无常者,当知是人则有忧悲。】

在无常的相中,这个人有忧悲、苦恼,有喜、有乐,有情绪的上下起伏,但是如来已经入在涅槃里了,就没这些了。

【若谓如来不入涅槃,常住不变,当知是人无有忧悲。如来有忧及以无忧,无能知者。】

你要说如来有忧悲,那应该没有入涅槃。如来入涅槃了,但他又显化出慈悲,又在幻化中显化有忧悲。所以说,你没有办法确定地说如来是有忧悲、苦恼,还是没有。就是幻化,在幻化里起着作用。

【复次,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于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

然后佛陀又再次地强调说:迦叶呀,说着说着,可能你都有点迷糊了吧?

就如同「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于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

这个地方,我们用楼层来打个比方,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就好像长期住在地下室,从来没有上去过的人,只知道地下室的风光,只知道地下室的场景。那么在楼层中间的这些人,3楼、5楼、7楼、8楼……这些人,只知道他们所在楼层的风景,高于这个楼层的风景,他就不知道了。但是在最高处的这个人,因为他从底下上来的,他从地下室慢慢地上来的,所以地下室的风景他知道,中间楼层的风景他知道,最高处的风景他也知道。

一切的诸佛菩萨都是圆满报身,修成正果。修成正果的这一路上,就叫圆满报身的过程。我们在持戒清净的过程中,每天改变一点点,一直在清净,一直在往上上。

「菩萨戒本」就是攻坚阶段,修好了「五戒」、「十善」,这是初级阶段,但是高级阶段、攻坚阶段是「菩萨戒本」,你要修好「菩萨戒」,才能够圆满报身。就一直往上上,这样从底下到上面去的这些佛们,他了解底下的情况,了解中间的情况,也了解最上、最高处的情况,底下的人却不知道上面的情况。

所以那个「离言无作」的法性境界,如果你不禅修,你怎么能知道呢?很多师兄仅仅听经、念佛、念经、念咒,心绪还是躁乱不安,还是有烦恼,为什么?因为你不修禅定。

最近有几个师兄问一些问题,一看他们,听经听了很多,但是还有这些问题,还是烦躁不安。我就给他们两个字:禅修。禅修绝对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你通过听经、闻法、深入经藏,或者念经、拜佛、念咒,还没有解决的那些剩下的残余问题(残余毒素),完完全全都可以通过禅修来解决干净。你要是想把病根治掉,必须禅修,这是不得已的,但是也是必须的!

【声闻、缘觉亦复如是,齐知自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示现幻化随顺世间,凡夫肉眼谓是真实,】

声闻、缘觉乘就是这样子,他们只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境界,也知道低于自己的境界,但是却不知道佛的境界、菩萨的境界。

如来不是这样子的,他知道自己的境界,也知道自己以下的每一重境界。所以说,如来具备无碍的智慧。(什么叫无碍?没有阻碍、没有障碍,什么都知道。也就是说,无上正等正觉、正遍知,什么都知道,而且知道得很准确。)如来示现幻化在世间,凡夫的肉眼感觉如来是真的。而实际上,就如同凡夫是心的幻化一样,佛也是你心的幻化,都是幻化而已。你以为真,本性里都是幻化。

【而欲尽知如来无碍无上智者,无有是处。有忧无忧,唯佛能知。】

凡夫要是不认真地修,就凭你的肉眼,想知道如来的那种无碍的、最上的智慧,无有是处,是不可能的呀!

有的师兄说:人就是佛,我还修什么?人就是佛,你得修出来才是。人就是佛,你神通显现了吗?问你什么你都能回答吗?问你几个问题都不知道,都卡壳了,你还说人就是佛!佛无限的慈悲,可以舍身饲虎,又何况喂蚊子喂一会儿,你做到了吗?

人就是佛,说来简单,你得做出来,你得修出来呀!这个井里有水,你得挖出水来呀;金矿里有金子,你得提炼出来呀;人就是佛,你得修出来啊。

很多增上慢者自以为是,认为:人就是佛,还修什么呀?我就是佛,一切人行就是一切佛行。错,大错特错!傲慢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佛,连修都不修的这样的懒人,是不可能成佛的!佛是勤快人,非常地精勤、努力,无数世奉行「六度」(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认真地修,而且把「六度」的每一度都做到极致,这样才算圆满六度,才成佛的。

什么是圆满六度?佛陀也讲了,就算你都成了十地菩萨也别骄傲,上面还有等觉、妙觉呢。十地菩萨对于佛性的了解都未必完全的准确。你骄傲什么呀?有的人修都没修,还说人就是佛,无有是处。

「有忧无忧,唯佛能知。」真正地说,这个人他心里还有没有忧愁?是不是真的没忧愁了呀?佛在这里,看一眼就知道,甚至眼睛不看,闭着眼睛就知道了。

【以是因缘,异法有我,异法无我,是名鸳鸯、迦邻提鸟性。】

有的人也跟你讲,有我啊、无我啊、常啊、无常啊,如果触不到「佛性」这个根本的话,讲的还是停留在相的层面,还是知见的狂徒而已。我们也能看到,知见会勾引出更多的知见,知见与知见就好像鸳鸯鸟或者迦邻提鸟,这个连着那个。只要他不放下知见,还有知见立知的话,他还在「妄」当中。妄生妄,妄生更多的妄……鸳鸯就跟鸳鸯在一起,迦邻提鸟跟迦邻提鸟在一起,成双成对的,你不放下「妄」,你是见不了「真」的。

【复次,善男子,佛法犹如鸳鸯共行,是迦邻提及鸳鸯鸟,盛夏水涨,选择高原安处其子,为长养故,然后随本安隐而游。】

如来已经到了最高最高的最高处了,但是如来也是从「妄」里灭了「妄」,见了「真」的。所以,如来懂「妄」是什么,也懂「真」是什么。像鸳鸯鸟和迦邻提鸟,它们把卵产在高原高处,「安处其子」,让孩子们顺顺利利、安安全全地在高原高处生长,然后它们按照习性安隐而游。

【如来出世亦复如是,化无量众生令住正法,如彼鸳鸯、迦邻提鸟选择高原安置其子,如来亦尔,令诸众生所作办已,即便入于大般涅槃。】

如来也是这样的。佛性在高处,他见到佛性了。同时,如来又进入到幻化的众生当中,去救护众生,使众生意识到高处的佛性。如来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本来已经可以离幻了,他又入到幻当中去了。

「令诸众生所作办已,即便入于大般涅槃。」如来入到幻中行使他这一世的使命,因缘具足,使命完成得差不多了,他就又入到大涅槃里面去了。

【善男子,是名异法是苦,异法是乐,诸行是苦,涅槃是乐,第一微妙,坏诸行故。】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你要是迷在幻里面,那是真的苦;不迷在幻里,那是真的乐。涅槃是真的乐,是「第一微妙」的、是「坏诸行」的上妙之乐。

「坏诸行」就是不被无常的相所干扰,幻化依然还在,但是如来来来去去,不增不减,没有任何真实的烦恼。他的烦恼也是示现的,随众生的痛苦而自然而然的幻化出来的。如来本性没有烦恼,入在相中随着相而生出好像有烦恼。就好比有的法师教化弟子,有的时候也着急、也上火、也生气、也累得嗓子哑……那都是在幻化中的示现。如来的本性不生不灭,无比的清净自在。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得涅槃者,名第一乐?】

然后迦叶就对佛说:世尊,为什么说众生只要证得了大涅槃了,就能获得世上最上、最妙的第一快乐呢?

【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说,诸行和合,名为老死。】

佛说:善男子,诸行因缘聚合的结果,在幻化里显现有老、病、死。那么我们就着幻化来说的话,有一个偈颂:

【谨慎不放逸,是处名甘露,放逸不谨慎,是名为死句。若不放逸者,则得不死处,如其放逸者,常趣于死路。】

众生为什么苦啊?是因为他放逸。放逸是什么意思?恶性的习气,他不收敛,他顺流而下。这恶的习气有:「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慢、疑」。他随着这些恶的习气顺流而下,他放逸,不约束自己、不控制自己。所以,他的苦是这样带来的,是放逸带来的种种苦。这种放逸让他沉迷于「妄」,以妄为真,所以苦。

如果这些众生(这些凡夫)能够谨慎自己的「身、口、意」,不放逸,他们就能够品到幸福的「常、乐、我、净」的甘露。

如果你持戒清净了,「五戒」、「十善」守好了,能获得人、天福报,那就不错了,就没那么苦了。

如果「菩萨戒」守好了,成佛了,就更不苦了,那就彻底地天天品味甘露了。所以一个放逸的人,他就总是苦,一个谨慎的、不做恶的人就常常有乐。

一个人常常放逸、不谨慎的话,他就在走向灭亡、走向毁灭,走向无边的痛苦、烦恼,走向三恶道。如果他不放逸,经常地收拢身心,做一些该做的事情,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他就会走上不死之路(也就是说涅槃、解脱),不用再承受「死」。不放逸的话,做好「五戒」、「十善」,然后再往上修,修好「菩萨戒」,你就得到了不死真身,不死真身就是如来法身。

像道家,说修长生不老,其实他修个几百年的寿命,最后还是得老死。帝释天(忉利天),三千六百五十万年也有到头的时候,到时候还是得死。如果你能够收摄你的身心,一直认真地持戒,「身、口、意」都没有诸恶的话,慢慢地,你就真正地走上了一条不死之路。佛陀当年出家,说怎么样才能远离一切的生老病死呢?他真的证得了一条通往不死的道路,就是你得修行,你得持戒。

如果你能够持好「菩萨戒」,你就能不死,你就能证得法身。证得法身,你想回来随时还可以回来。《法华经》里的多宝如来不就是这样吗?想示现,还是可以示现的,因缘具足他就示现,他都涅槃了无量劫了,想回来,又回来了。你必须成佛才有这样的幻化能力,生死彻底地自在。那个时候,生死不叫生死,叫「幻化」,就是我幻化一下,又出来了;我隐藏起来,又回去了。就是这样子,非常自在!

但是如果你顺着恶性习气而下的话,「常趣于死路」,那你就走在一条会有「生、老、病、死」的路上。如果你放逸自己,不收摄身心,不认真持戒,那你必然有生死。就像阿罗汉都证得了,但是只要他一放逸,他又有生死了,所以他不稳定。

而佛陀修到最高状态了,就无所谓放逸不放逸了,他不会再犯任何的戒,也不会再触犯生死,他就没有生死。他不会再触犯因果,他不在因果当中了。那么他来这个游戏中幻化,他是来体验,在幻化中体验,好像明明你没有跟别人打斗,你在游戏里投入那个场景,认真地打斗,出了游戏什么都没有。佛陀在幻化的世间就是这样。进入幻化中度众生,好像有众生,好像自己在玩、在度,就是一场游戏,出来这个游戏什么都没有。完完全全就是佛的游戏。

所以说,有人问一个禅宗的大德(一位大禅师),问他佛法大义主要讲什么呀?怎么样修成佛呀?这个禅师修了很多年,早就明心见性了(早就开悟了),就跟他讲:所谓佛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啊!然后,这个人就说:你学禅宗的还讲这个,这不是净土宗的思想吗?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然后这个禅宗大德告诉他,三岁小儿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得。三岁孩子都知道这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谁做到了?最细微的「身、口、意」你都做到了?你做到了,必然成佛了。但是谁做到了?

「三岁小孩皆知道,八十岁老翁做不得」。八十岁的老翁都做不到,有几个人做到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身、口、意」全是善,谁做到了?就说「菩萨戒本」,谁做到了?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发愿——五百大愿,各个愿都是围绕着「菩萨戒本」来的,都没有出于这「菩萨戒本」。不会发愿的师兄们,对着《梵网经菩萨戒本》发愿(照着发愿就行),它怎么写,你就怎么发愿就行。然后做到,你必然成佛。

修行,一开始我们要正知见(要有正确的知见),要明白怎么修,理上要悟,要明白,这是初级阶段。悟了以后这是一个转折点,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接下来怎么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修。理上明白了,但是习气还在呀,所以要断习气。悟了的人,主要的功夫就在断习气,怎么断呢?围绕着「菩萨戒本」看,仔细地断吧!把习气都断干净。

所以说,在某一个阶段,知见是最重要的;有了正知正见以后,开悟、明心见性是最重要的;开悟、明心见性之后,断习气是最重要的,持戒是最重要的!不持戒,怎么修禅定都成不了佛,最多成个魔,或者成个魔子魔孙,甚至糟糕的还被附体。

不持戒的人修禅定就容易出问题,持戒清净的人修禅定就不会出问题。所有修禅定的人要想不出问题的话,修禅之前先学戒本,我们目前也是这样做的。到了最高处,你知道是知道了,你得行动啊,行动你得表现出来,对吧?你的智慧、慈悲怎么表现?菩萨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就是表现,这就是「行」出来,持戒就是行出来。

所以说「六度」里的持戒多么重要啊!「六度」具足你才能成佛,持戒具足你才能成佛,持什么戒?「菩萨戒」具足,你才能成佛。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师兄,守好「五戒」、「十善」就行了,来世有个人天福报就行了。但是想成佛的师兄,「菩萨戒」必须做到,没有商讨的余地,必须做到!

你看,佛陀都快走了,快涅槃了,迦叶菩萨问他:众生怎样证得涅槃的第一快乐呀?众生怎样证入佛性?众生怎样入大涅槃?众生怎样成佛?佛陀跟他讲的是什么?跟那个开悟的大禅师讲的几乎一样,说:你要「谨慎不放逸」。一直谨慎不放逸,就是「诸恶莫作」嘛,这样你就能够品到涅槃解脱的甘露。但是你要是放逸而不谨慎的话,你就走在「死」路上,走在「老」路上,一直轮转生死。佛陀都快走了,留给我们的遗言就是这样——「谨慎不放逸,是处名甘露,放逸不谨慎,是名为死句」。

佛法修到最后,又回到最简单的事情上,就是断恶修善。一般人以为断恶修善是修人天福报,应该说破迷开悟最重要。但是你破迷开悟之后呢?最重要的还是断恶修善。讲法讲了四十九年,弟子们都证得了阿罗汉,证得了大菩萨,这个时候佛陀告诉弟子怎么修啊?断恶修善。又回来了,从「断恶修善」开始,到「破迷开悟」,到最后又回到「断恶修善」这里。

所以大家就明白了,所有开悟的师兄,我们的目的,我们现在最高的任务是什么?断恶修善!从这里开始,又回到这里。断恶修善给人的感觉不就是把人做好吗?把人做好有那么简单吗?做好,做好到什么程度啊?做好到人的程度?到天人的程度?还是菩萨的程度?圆满报身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身、口、意」非常的微细。

从今天晚上开始禅修课就讲「四十八轻戒」了,「菩萨戒」的四十八轻戒,就是微细处的戒律了,更能够指引我们。「十重戒」大家都知道了,基本上大家都能做到了吧。那么晚上开始学「四十八轻戒」了。菩萨戒要是守好了的话,就不用别人去给你印证你是谁谁谁,你是不是几地菩萨,你是不是佛,自己对着戒本就能印证了。因为戒本是佛讲的。《梵网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讲的,是给菩萨们和一些发心想要成菩萨的人,还有一些想要成佛的人讲的。

所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材,刚学佛的时候,很简单的教材。现在有的师兄大学毕业了,开始学习一些硕士和博士的教材。硕士和博士的教材学完之后,那时就真的毕业了。

再重复一下这个偈颂:

「谨慎不放逸,是处名甘露,放逸不谨慎,是名为死句。若不放逸者,则得不死处,如其放逸者,常趣于死路。」

放逸通往「死」,谨慎通往「不死」。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08.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82课·不死之路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第262课「无明自性本是无 藉众缘力和合有于一切时失正慧 故我说彼为无明行识为缘有名色 六处及触受随生爱取有缘生老死 忧悲苦恼恒随逐众苦恶业常缠迫 生死轮回无息时本来非有体是空 由不如理生分别我断一切诸烦恼 常以正智现前行了五蕴宅悉皆空 求证菩提真实处」——《金光明最胜王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爱法者卧安,得喜志念清。真人所说法,贤者常乐行。法护行法者,如雨之润生」——《般尼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众生五识亦是有漏,非是颠倒,复非一念,何故不名清净梵行?】迦叶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世尊,众生的「眼、耳、鼻、舌、身」的功能,「眼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无明即漏。云何复言因无明故生于诸漏?】迦叶菩萨说:世尊,如果像您讲的无明本身就是一种漏,一种漏失,一种烦恼,那为什么又讲因为无明又产生了诸多的烦恼呢?【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说无明漏者,是内无明。因于无明...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7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一起坐在这里了,水晶莲花台上的本师也坐在这里,闭上眼睛,时空穿梭回到了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本师总是这样的讲法,跏趺而坐。有的经文里讲,他是处在狮子座上,或者处在金刚狮子宝座上,佛陀继续在跟迦叶菩萨讨论关于虚空的话题。【善男子,若有人说虚空无碍与有并合,又复说言...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6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听经兼禅修时间。上节课我们讲到:佛陀说,迦叶呀,我有的时候为了讲一法而用无量的法,我为了阐释一个道理可能讲很多话。就好像经中说,一切清净离欲的梵行怎么修,怎么持戒,怎样获得真正的梵行,佛陀讲了很多话,但是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善知识」。佛陀也曾经对阿难尊者说:阿难...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8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偈颂大家都知道,都会背诵,但是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够完全透彻地了解佛陀真实的想法呢……继续来看《涅槃经》第三十四卷。【善男子,我于一时复作是说:施者施时以五事施。何等为五?一者、施色,二者、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