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75课·实修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7)《大般涅槃经》讲解728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

非常荣幸在我们学院的听众当中,有一位师兄曾经做过新闻编辑,所以她对于汉语言文字的读音相当地敏感。她帮我们指出了过去课程中两处读音上的错误,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个错误是过去有一节课上,我们讲「不要以小人之心度(dù)君子之腹,不要以凡夫之心度(dù)佛菩萨之腹。」度(dù)人的度在这里应该读duó,是揣摩、思量、猜测的意思。以小人之心度(duó)君子之腹,这个是最正确的读音,大家以后需要注意。

还有一处,提到「教学相长」,就是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同时都能受益。过去我们是读一声教(jiāo)。但是编辑告诉我们应该读教(jiào),教学相长就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相互影响,这个地方的教(jiào),代表教师,学代表学生,教(jiào)学相长,这里我们也纠正一下。非常感谢这位师兄在如此多的师兄面前做的这次纠正,我相信醍醐会记一辈子,甚至下辈子都不会再读错了,感谢这位师兄。

接下来再看昨天课上抛给大家的一个问题:《大乘无量寿经》是方便说,还是了义说呢?它是属于了义的经典,还是不了义的经典呢?其实这个问题不是我问的,是前一段时间一个师兄问我的,但这个问题是我不愿意去回答的一个问题,当时我并没有直接地回答这位师兄,所以昨天在课上突然想起来了,就抛给了大家,看看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大概有十五六个师兄参与了回答,我很感谢这十五六个师兄,其实这个问题是在课程的中途提出的,到了课程的末了我都快忘了我曾经提出这个问题,但师兄们听课太认真了,甚至可能有的师兄在做笔记,或者是同一节课听了好几遍,所以参与的师兄竟然是十五六个这么多,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在众多的回答当中,我发现每个师兄站在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自圆其说。大家有的说是了义法,有的说是不了义法,不管说是了义法,还是不了义法,都能够自圆其说,非常棒!从回答问题上也能看出各位的水平,为大家点赞!在众多的回答当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两个回答是放心师兄和张小丽师兄的回答。我们来看一下,放心师兄写了一个偈子说:众生病不一,何谈不了义,若无不了义,怎知了义经。这意思就是说,众生的病不一样,所以佛陀的药也不一样,这个药、那个药各有各的好,要是没有不了义的经,你怎么会知道什么是了义经呢?所以不管是了义,还是不了义,都非常的珍贵,这个答案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那么还有张小丽师兄的回答说:不在于经是不是了义的,而在于读的人是怎么看的。这个回答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回答,跟我当时回答那个师兄的说法也差不太多。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我不愿意作回答呢?因为《四十二章经》里佛陀讲过,也是师兄听说过的一句话,翻译下来就是:佛陀讲的所有经,就像一罐子蜂蜜一样,你拿一个勺子来挖一勺蜂蜜,无论是中间的、边上的、上边的还是底下的,都是同样的甜。也就是说,佛陀讲的经,确实是应病而授药的。众生有什么病,我就开出什么药方,这个药方就是最好的,不同的药方针对不同的病,就好像你去药店,不可能问这个卖药是牛黄解毒片好还是止咳糖浆好?退烧药好还是治疗心脏的药好?没有可比性。针对着相应的病情而言,只要能够使病人治愈,使病人康复,那么这这味药对这个病人而言,就是最好的、最棒的,只要起到效果了,那就是最了义的。因为一切的药都是为了治病而存在,如果你问这个药的好还是那个药好,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可笑的一个问题,是众生的分别心造成的。

恰巧我们在讲《大涅槃经》第八卷,这里就谈「无二」的问题,在源头这里是无二、无分别的。但是你为什么以一颗世俗之心总是站在相里去强行分别呢?问这个经好,还是那个经好啊?这个经是大王,那个经是小兵……在佛陀看来这些都是很可笑的。佛陀在讲《金光明经》的时候,说这部经是经中之王,提了无数次;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说这部经是经中之王,提了无数次;讲《大般涅槃经》的时候,说这部经是经中之王,王中之王,提了无数次。为什么?他在强调你所正在学的经典是无穷无尽的重要,他在强调重要性。就好像这个父母生了好几个孩子,面对老大说:你是我最爱的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怎么样怎么样。面对老二说:你是我最爱的孩子,一定不要荒废了人生。面对老三说:你是我最爱的孩子,你一定要怎样怎样。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最爱的孩子,就类似这样。佛陀讲的每部经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是从内在自性深处流露出来,每一部经佛陀都是最爱的,都是他自性智慧的流露,都充满着对于众生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说你去分别哪个经了义,哪个经不了义,这是圆顿大法最了义,那个法不了义,这都是你的分别心,是世俗中人的一种习惯。当然也有的时候是法师们在讲法的时候一种不得已,因为学生在问,他就不得已作分别,但是我们要了解,佛陀讲的所有经就像一罐子蜜,中、边皆甜。

单看《无量寿经》,它有很多不了义的内容,因为讲的是相里的事:一个法藏比丘怎么样不当国王了,出家了,怎么样发心,刻苦地修行,他在成佛过程中给我们做了表率,怎么修,怎么证,里面讲了很多修行方法,修行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也都讲了,六度也提到了,又发了四十八大愿,修了多长时间,最后成佛了,成了佛,无量诸佛都赞叹他,看上去这些都是在相里讲,是不了义。但是里面也提到了「无生法忍」,也提到了很「了义」的内容,「无生法忍」就是很了义的源头的境况。也就是说这部经也提到了「了义」,也提到了「不了义」,那你说它了义还是不了义?所以说关键是读这部经的人的「心」,如果你还没觉悟,再了义的经对你来说也是不了义,你不觉悟的话看什么经都不了义,如果你觉悟了,你不看经,只看一朵花开,听一段鸟叫都觉得是了义的。

佛看什么都是佛,从一切事物中都能得到智慧的指引。但是凡夫看这个,挑毛病,看那个,挑毛病,面对佛经还挑毛病呢。佛看什么都是佛,凡夫看什么都在分别,妄想、执著。分别是他的本能。所以我们学院并不倡导大家对于经文去盲目地作分别,你只要在分别,就没处在「实性」当中,就还在「二」里面,还没在「无二」里面。正好这一个问题的思想很契合我们这段经,「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无二之性才是实性!

所以,佛陀又讲:

【我与无我性无有二,如来秘藏其义如是。不可称计无量无边诸佛所赞,我今于是一切功德成就经中皆悉说已。善男子,我与无我,性相无二,汝应如是受持顶戴。】

说「我」和「无我」其实本质里也没分别,也是「无二」的。「我」和「无我」都是自己思想意识的动、著相的分别造成的。言语则道断,你一说其实就不在真道里面,能说出来的经就不是真经,能说出来的经就不是究竟了义经,可以这样讲,那个说不出来的经才是最最究竟了义经。那么在所有能说出来的经中,众生还在分别究竟了义还是不究竟了义,这都是众生在分别。

所以,禅宗心髓《楞伽经》告诉我们:「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你只要心还在动转,还在分别,那就是世俗法。六祖慧能看到一个庙里和尚与和尚在争:风过来了,幡被吹起来了,这个和尚说是风在动,那个和尚说幡在动。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你的心念(意识)在动,在分别,结果庸人自扰之,你要是无分别,就天下本无事了!所以,「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

你要说究竟了义,哪个宗派好像都不如禅宗究竟了义,因为禅宗一直一直在强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说就错了,别说,要感受、领会!在那个无意识、无思惟的时候你还如此的清醒和觉了,那个是什么?上个念头和下个念头之间那个空白是什么?你的上一个呼吸和下一个呼吸之间那个是什么?你正在思惟,思惟断了,中间那个空白是什么?《楞严经》说「歇即菩提」,说出来就没意思了,就是不能说出来,一旦道破,真的是没有任何意思,不能道破、意味深长、韵味无穷,那个东西是禅宗的所有大德最迷恋的一个东西,说不出来的,但是确实存在,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它,但是讲不出来,那就是禅宗,禅宗研究这么多年就研究那个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要是一定要说出来,那只能说是「无二」。

「无二」,不可以讲说,不可以思惟,所以在这种「无二」里面,「性」和「相」的分别还在吗?不在了!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合一了,溶在一块儿、溶在一起了,就像把盐撒到水里面完全地溶在一起,在这个地方,性相合一了。

「明心见性」,我们说「性」这个字,心+生,心生就是「性」。如果心不动,心和性就合一了。就像盐撒到水里溶化成了盐水了,成了咸水了,这种无二是难以言说的,所以佛陀说:「汝应如是受持顶戴。」

要不说《涅槃经》深刻呢,《涅槃经》里其实也有很多禅宗的思想,开会已经开到最后一次会议了,讲课讲到最后了,佛陀也就完全和盘托出了,能说、不能说的就都说一下,因为佛陀要入灭了,再不说,有的人还是不明了,所以只能说了。

这个「无二」大家要一定「受持顶戴」,像佛一样受持顶戴,因为它是真法,所以要受持;它是佛像,你可以顶戴。观世音菩萨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师父阿弥陀佛的诚心和恭敬,就把阿弥陀佛的佛像顶在自己的头顶,用一个白布罩着,就这样去顶戴。据说地藏王菩萨,他头上戴的花冠上面是五尊佛像(地藏菩萨有的是戴一个花冠,有的不戴花冠),这个花冠上是五尊佛像——五方佛,他顶戴着。

绝大多数地藏菩萨不戴花冠,非常的低调,他都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萨了,但是平常他穿袈裟。我们看其他的佛像、菩萨形象,都是穿天衣,天上的衣服非常华美,并不素朴,我们看观世音菩萨的像,要么衣服上有很多的天花在装饰,要么就是戴着很多璎珞(璎珞就是像项链一样的小珠子串起来,手上戴着,脖子上戴着),有的还戴着好多璎珞;大势至菩萨的像也是非常华美,穿着天衣,戴着璎珞;基本上所有的菩萨包括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衣着华美。但是众多的菩萨里只有地藏菩萨,穿着袈裟,非常的朴素,非常的低调,就好像在给我们表法,因为释迦牟尼佛在涅槃前曾经叮嘱地藏菩萨说:地藏啊,阎浮提的众生我就交给你了,在弥勒来临之前,这个地方交给你了,重担就在你肩上了。地藏菩萨说:您放心吧,放一万个心吧。所以他如此低调地在我们世间教化众生,作为菩萨却仅仅穿着袈裟而已,非常的素朴,没有璎珞,没有天花,没有天衣。在很多细节上,你仔细去体味这些佛、菩萨,他们用一切细节来表法给我们看,但是你要敏锐,不然你观察不到的。

佛陀说:

【善男子,汝亦应当坚持忆念如是经典,如我先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我、无我,无有二相。】

佛陀说:我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曾经提到过,「我」和「无我」是无二的,但是有的时候我看弟子还是忘,总是陷于「相」的分别,为什么?因为著相!

有的弟子修禅定太少,睁着眼睛天天看着这个相的世界,他能不著相吗?其实如果你闭上眼睛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无量无边,宇宙中这么多的维度,这么多的佛国净土,六道是如此的丰富,十法界是如此的丰富,你再睁开眼睛看这个小盒子一样的人类世界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太局限了。所以修禅定很容易让人上瘾,他打开了其他维度之后,就不愿意仅仅局限在六根所造的这个小世界当中了,感觉走到这儿、走到那儿都要碰壁了,这个世界太狭小了,但是闭上眼睛深入禅定,世界是如此广大,风景是无量无边呀!

昨天一个北京的师兄,非常的精进,精进到让醍醐都敬佩的程度,这个师兄说昨天早晨四点半起床打坐,深入禅定,看到本师以跏趺坐的形式坐在她的面前。《楞严经》中讲到了,这是「色阴区宇」所出现的境界,就是因为太精进了,她短时期内(学佛才半年)积累了高能量的信息在阿赖耶识的仓库中,结果进行一个爆发式的显化,显化出本师给你,这是好的境界,但是不需要过于执著。这个师兄在复习《楞严经》,还没有复习到「色阴区宇」那个地方,你继续修,风景还会再变的,但是已经非常好了。因为学佛才半年,就早已经彻底地没烦恼了,也开悟了,现在又在认真地复习《楞严经》,又在修禅定,我不知道这个师兄的未来将如何,但是非常佩服。

同时也要提醒一下,大家都知道,琴弦绷得太紧会容易断掉,琴弦如果太松就弹不出声音,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要奉行「中道」。你短期内如此的精进,压迫自己,我担心你会有一个反弹,所以要适度,要在自己感觉舒服的前提下,自己还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精进,精进也不能精进过火。有句民间谚语讲得非常好:大雨下不长。你看大暴雨,一般都下不长的,下一会儿就停了,而细水才能长流,那个毛毛雨、连绵细雨,可以下个几天,甚至半个月、一个月,所以我们要保持中道。在修行的过程中,太过于懒散是不好的,但是过于精进也是让人感觉恐怖的,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自己感觉适度就好,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能在身上,你自己最了解自己,你感觉适度就好。没事儿还是多呼吸新鲜空气,多亲近大自然,这样能够平衡你,让你的心不会陷入这种精进而生的狂躁当中。

昨天QQ群里也有师兄说:我在修行过程中定了目标——要了脱生死,但是旁边有人讥笑我,说你这也是一种执著。我们说,在你「无修无证」之前,不要谈无修无证,一定要从「有修有证」开始。菩萨都从发愿开始才能成佛的,发愿就是目标,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不是在定目标吗?过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他不是在定目标吗?药师佛十二大愿,这不是目标吗?没有目标你将难以精进,就很容易懒散,那么将一事无成。所以对于刚刚开始修行的初学者而言,发愿是非常重要的,定个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有目标你才有前进的动力,不要担心别人讲什么,如果说执著,那也是一种「好」的执著,「善」的执著,就怕你连这种执著都没有。

都学佛了,还是如此的散漫,说我不执著,不就是无修无证嘛。你要是有「这种」不执著的心态,你得修多少大劫你才能成佛呀?所以倡导大家要有个目标,要发愿,真的可以发愿,现在你发不出来什么愿,那你短期内也要有个目标,或者制定个计划,这些都有利于你不荒废人生的宝贵时光。我也在QQ群里跟大家讲,对于「佛」的执著最不容易让人走偏,倒是你什么也不执著,反而容易走偏(走火入魔)。你对于「佛」的执著,对于「成佛」的执著,不容易走偏,如果偏了,偏到哪去了?偏到佛那儿去了,成佛了以后再无修无证,再放下。有病的人,治好之后再谈不需要吃药的事情。世界上的很多言语是出自于「未觉悟」的心,所以这些言语是有问题的,不要受这些言语所影响,不要听一些风言风语。

还有很多师兄问:醍醐师兄,你怎么看这段文字?你怎么看那个师父的讲法?醍醐没有时间研究那些,研究本师的教法都来不及,又何必去研究那些,他是佛吗?他是释迦牟尼佛吗?如果你不确定他是佛,你干嘛花那么多精力去研究?你这样的研究只会陷入到「相」的分别当中,没有任何好处。在相上,没有人不分别,包括我们说,他是佛吗?他是本师吗?这也是在分别,但是没办法。

我们还是认真地学习本师(这公认的佛陀),多学习他的教法,少花点儿时间在其他的言论上!「相」里的这些是是非非,无穷无尽。了却是是非非的是什么?闭上眼睛、关闭六根,是非立刻消失了,你不看是非,就没有是非,一看就有了。在本源这里呆久了,你再回来,看什么都是这么轻松自在,了了分明,你感觉自己像个应化身佛一样的,没有什么能迷惑你了。他是不是邪师,一望而知,还用说吗?

其实本师并不倡导我们过多地陷入到是非判断当中,因为很容易起诤讼。他不建议我们沉默,但是也不希望我们陷入戏论和诤讼,所以佛弟子最好多多地深入经藏。《华严经》里面也提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深入经藏,你就了悟了一切的实相,再配合禅定,你其实谁都不需要,到最后你连师父都不需要了。非常盼望我们内院早日出来一个师兄连师父都不需要,直接深入经藏完全领受,修习禅定大彻大悟,直接就开始度众生了,还需要听师父讲吗?不需要了。这就是所谓的「登岸则弃舟」,我乘着船上了岸,上了岸把船舍掉了,师父就是你的舟。五祖到最后给六祖送行的时候,五祖还给六祖划着船,那么大年纪了给六祖划着船,多么让我们感动啊!因为他把自己的法脉传给了六组,这是禅宗未来的希望。六祖说的话更让人感动,说:师父,我来划吧,「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我迷的时候师父您帮我、度我,您帮我开船,但是现在我悟了,自己能开船了,您让徒儿自己来吧,您年纪大了,休息一下吧!那个地方真的让人泪下。

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经、论,甚至所有的世间的师父、上师都是你的船,你登了岸就弃了舟,师父不会怪你的,对于佛最好的报答就是成佛,佛不会怪你忘恩负义,佛就盼着你成才、成佛。就好像父母就盼着孩子成才,盼着孩子挣的钱比他还多,不需要自己了。那是所有父母所期盼的。所以修行人不以成佛为目的,你还以什么为目的呢?刚开始修行或者修行的中期,你还是要有这个目标的,直到你一切该证得的都证得了,再谈无修无证的事情。

一个大彻大悟的禅师,就是吃饭,劈柴,劈柴,吃饭,就做这点儿简单的事情。佛陀的教法,是从解脱开始的一种回归。一开始,生活让你烦(相让你烦恼),你要解脱,你要超脱,你要离相!从解脱、超脱、离相当中开始,然后你真的做到离相了,在相里也不染著了,最后又回归相了,所以就是担水、劈柴、做饭、睡觉,就这么简单。禅师说:「我长舒两脚卧,一卧到天明」。因为他觉悟了,什么都明了了,每天功课都不用做了,每天按点睡觉,一睡到天明,他就做这样的事情,那是一种回归,大彻大悟的一种回归。而不是还没悟之前就回归了,功课也不做了,一睡到天明,也不管睡几个小时,你有那种能力吗?你到了那个程度和境界了吗?就敢说那个境界的话?打大妄语的人太多了(就是没证得那个境界,就说那个境界的话),感觉自己很潇洒,实际上还在六道里迷闷着呢,一个醒了的人再投入到梦中,跟那个一直做梦没醒的人能一样吗?你是醒了还是在梦里,你自己最清楚。所以不要受世间一些言论的蛊惑,踏踏实实地好好修行。

虚云老和尚说:学佛的人就怕你聪明,不怕你笨。聪明的人不爱下笨功夫,聪明的人都很浮躁,自己绊倒了自己还不知道,还洋洋得意,还很骄傲。傲慢的人都是自以为聪明的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到最后你会发现,成就的都是那些「笨人」,下「笨功夫」的笨笨的人。比如六祖慧能,一个字不识,突然听《金刚经》开悟了,他之前也没做什么,当然他是一个特例,是佛菩萨再来。我们谈广钦老和尚,人家也一个字不识,经都不认识,人家也有那样的成就,怎么来的?修苦行、修忍辱、念佛,就靠这三点!他出家以后选了个师父,寺庙的住持他不去选,他选一个修苦行的师父,这个修苦行的师父告诉广钦说:别人不愿意穿的衣服你去穿,别人不愿意干的事你去干,别人不愿意吃的饭你去吃,你要是做到这些了,早晚有一天你会知道为什么让你这样做。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不愿意去刷那个又脏又臭的厕所,他去刷;别人不愿意去伺候那个远道来的僧人,他去伺候;因为他不会唱念,不会做打,不会读经,也不认字儿,他能干什么呢?只能伺候别人,然后心里一句佛号念到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念到他看一切世界到处都在念阿弥陀佛(花在念,草在念,风在念,鸟在念,一切一切都在念佛),他就是下苦功夫、笨功夫,人家这样就成就了,比那个天天读经的、念经的,成就还快。

广钦老和尚神通也是很厉害的,在山洞里,老虎给他看着山洞,猴子给他献水果吃……那是真功夫!所以现在很多师兄太浮躁,末法时期普遍地都浮躁,为什么呢?信息量太大了,我在网上汲取的信息这么多,哪个高僧大德的开示都能看到,就成了佛油子,一说一大套,结果用不上,为什么?缺少实修!

我们说一定要实修,这个实修不是说一定去打坐,是你真正地「用」,真正把佛的思想化为你自己的东西,知行合一,这是实修。不仅仅闭着眼睛端身正坐,单靠打坐也是不行的,只靠打坐就是「磨砖作镜」,那个故事大家也知道,一个人在打坐,人家问他为什么打坐?他说我想成佛。旁边这个禅师就拿一块砖在那磨,使劲磨。他问:师父,你磨砖头干什么?禅师说:我做镜子。打坐的人说:这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禅师说:打坐就能成佛吗?所以,不是说打坐就一定成佛,它是「六度」里面的一度,很重要的一度,但不是所有。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只靠打坐而成佛的,他拜了很多师父,学了很多智慧,而且世间法,他都明了,也学了五明,文武双全,数学、逻辑学、哲学都懂的,不是只靠打坐。

实修不是只靠打坐,你要「用」,怎么用啊?念念都为众生考虑,这就是用。我身边有位善知识——妙音师兄,我在她身上也学了很多,她一方面让我修忍辱,消我执;另一方面节约用水,我跟她学会了。她在洗菜的时候所有的水都用盆接着,绝对不会让水流走。接着干嘛呢?可以冲马桶,要是那种比较干净的洗菜的水还可以在第一遍第二遍洗碗的时候用,最后再用清水冲一下。所以我也跟她学会了节约用水。为什么节约用水?因为世界上很多地区缺水,我节约用水,就少一点地方缺水,大家都去节约用水的话,总会利益到有些人的,众生慢慢就有水喝了,缺水的地方也就不那么多了,这不就是修行吗?什么叫实修啊?用出来。来到路上捡垃圾也是她教我的,她浑身上下穿着名牌,开着宝马车,但是出去捡垃圾。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她,她套用杨绛先生的话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看到纸片我捡起来,我多捡一个,环卫工人就少捡一个,走一路捡一路,这一路都很干净,我也跟她学,有时我也捡,除非是垃圾太多捡不过来,就不捡了。

网上给师兄们发播经机,需要那种小盒子、小箱子,有的时候她就去小区里找那种小盒子、小箱子,给我捡回来好多,如果有的话我就用,没有的时候我只能是用很多的泡泡去包装了,这些细节都叫实修。不是说你就在那闭眼打坐叫实修,大家应该明白什么叫实修,要真的把佛法用出来。什么叫为众生考虑啊?你节约点儿资源,不浪费,是不是其他众生就能够多用点儿资源呢?你节约水、电、纸张,就等于为众生在服务、在造福。同时,对自己来讲也非常好,因为每个人的福报是一定的,越消耗越少。我们的业障也是越消越少,但是福报要累积的,你做这些事情(节约用水,捡垃圾,节约用纸、用电)也是一方面为自己省着点用自己的福报,另一方面在为众生造福。

昨天一个师兄说:老师,我又生气了。我问怎么了?他说一个人把我的自行车胎给扎破了,所以很生气。我说:多好啊,这是在消业障,业障越消越少,您该高兴才是。他说:对呀!业障越消越少。所以我们遇到的一切磨难都是在消业障,业障越消越少,同时还要累积福报,累积福报一方面要惜福(要珍惜你的福报),不管你多有钱都不要浪费,可以穿的衣服多穿几次没关系的,少买几件新衣服,这是惜福;同时多做善事,多为众生考虑,想想那些缺水的地区,你就不敢浪费水了,是不是?想一想缺电的地方,你也不浪费电了,这不是为众生在考虑吗?一个在生活细节上做得让你惊叹的人,你不得不怀疑他(她)是佛、菩萨再来,因为一般人做不到,他(她)是得有多深的境界才能做到如此的地步啊。所以,生活中佛、菩萨真的是遍地都是,大家要去多多地仔细去看、去学习、去留意,你身边肯定有很多佛、菩萨,一心都利益别人,不想自己,这样的菩萨很多的。

甚至昨天谈到乞丐的事情,乞丐在这么多人面前不在乎他(她)的面子,在那儿托钵行乞,也是菩萨在给我们讲法呀!你的面子是什么?人家能够托钵行乞,谁能做到?在路边托钵行乞,有的人乍托钵的时候怕遇到亲戚、遇到认识自己的人,还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有很多乞丐跑到陌生的地方去托钵,然后穿着打扮得非常华贵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说在外地做生意挣了很多钱。他去外地舍掉自己的面子,但是在自己的亲人和认识自己的人那里,他保有自己的面子。而佛陀当年托钵的时候,是不在意在外地还是在本地,他在自己的家乡迦毗罗卫国也照样去托钵,他不在乎的,这才是真的没我执了。所以说乞丐也都是大菩萨在讲法,一切事物都在讲法,你要多看,多领会,当你想到这是菩萨在表法给我看的时候,你这时候掏钱是心甘情愿的,恨不得多掏一点儿,心里还想,万一我布施了一个阿罗汉,布施了一个大菩萨呢,我来世的福报简直无量无边,也许不用修,直接就去了大自在天了。

学佛学到最后,虽然我们的心很空,但又很细致,我们的眼睛也很敏锐,你能留意到很多细节。看到到处都是佛,走到哪儿都在学习。每个人、每个佛都在教你东西,慢慢你就成佛了。所以说众生和佛「无二」。很多人都以为,众生贪、嗔、痴、烦恼,佛高高在上,都不喜欢众生。但是佛又告诉我们,佛有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化现得到处都是:你脚下的大地,可能是佛的化现,喝一口水可能是佛的化现,空气也可能是空气佛,到处都是佛……你就生活在佛的怀抱里,所以不要总去强调众生和佛的差异了,那种分别心让你很痛苦。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跟大家分享一下:「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佛和魔一念之间,一念之别,佛和众生也是一念之别。本净明心,不在别的地方,本净明心就是你的佛性、你的如来藏、大光明藏,它不在别的地方,在哪儿呢?在众生的妄心中,就在你的心里,你每个起心动念,可能是众生的念,也可能是佛的念,关键你这个念头的倾向性是怎样的?完完全全利益众生的,这是菩萨心;一念不生,安住无生法忍的,这是一真法界的佛心;贪、嗔、痴、慢,自私自利的,那就是众生的妄心了。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真心就在你身上,你是一把抓出来一个泥巴块儿,还是一把抓出来你的妙明真心,你的言谈举止都体现着呢!所以说,到最后修到什么境界呀?高僧大德告诉我们了,修到一个程度叫:「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勤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是修到最后的境界。最后的最后,大彻大悟的圣人是什么样子?看到一切的恶不会有嫌恶之心,很平淡,很平静。看到一切善也不激动,很平静,也不会刻意地说,大家去行善!冲上去!放生去!或者怎么样……「不舍智就愚」,不会舍掉自己的智慧,他还是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不会失掉自己的智慧,不会真成了一个笨人(傻子),不会修到最后善恶不辨了,智慧是有的,也知道善、恶、对、错,但是善、恶不会让他激动了,不让他烦闷了,不让他烦恼了。「不抛迷就悟」,因为他已经真的悟了,大彻大悟了(骑上牛不需要再找牛了,手机就在手里,不需要再到处找手机了)。那么到最后已经悟了的人,他不需要抛开一切「迷」,再去找那个「悟」,他已是「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到最后是这样的境界,这是最高的境界,最后的境界!

很多师兄还没到这个境界就不要说这个境界的话,但也有个别师兄已经在这个境界很久了,见了恶事,没有很痛苦、很激动的那种嫌恶之心,见了善事没有很激动的让大家冲上去赶快做善事。见到一切善恶,了了分明,作善不作恶,行对不行错,他不是一个真傻子,而是大智若愚,看上去很笨,像个傻子,但不是真的傻,他只是不计较,不分别,不跟别人吵架,安安静静的,好像有点儿呆有点儿傻,但不是真的傻,人家是「大智」!不抛迷就悟,他已经悟到最后了,悟无可悟,无佛可成,到处是佛,不需要刻意地成佛,他也是佛,一切都是佛,到了这个程度。

所以说,修行本质里就是一场回归,从解脱开始的一场回归,当你解脱了之后,再回归,那才是真的幸福。生命的每一天都生活在佛国里面,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佛心、佛念。而真佛不起心动念,在一真法界,佛不起心动念,你的佛念是你过去的愿力,是你在行菩萨道时,你的发愿导致你成佛后还做这些事情,是你过去发愿导致的结果。

另外还有一个师兄让我来翻译和解释一个偈子。这是古代大德的一个著名的偈子: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这个偈子非常难翻译,需要很细致地去品味,它的意味是很深长的,说出来其实没意思了。但是师兄一定要翻译,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偈子里的三个关键词:一个是「恰恰」,一个是「用心」,一个是「无心」,这是三个关键词。恰恰是什么时候?什么意思呢?恰恰就是刚刚好,就在那个时候。那么用心,就是用你的心了,使用你的心意识。无心就是无有心意识可用,就是空心,就是无所住的意思。如果我们把「恰恰」这两个字先撇开,再来看这个偈子,就是这样的:用心的时候其实无心可用,没有在用心的时候,心一直在用,却又感觉什么都没有。其实这个境界是一种大彻大悟之后的空净,就是我什么都在做,又好像都没有在执著。把恰恰再加上就是:正好在我用心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在用心的(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就是这种没有心(空心的状态),这种空态我一直在用,恰恰又好像没有在用一样。真正的大修行人,大开悟者,他的心是空的,无心可用,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著,非常逍遥自在的状态。生活在他的「心」中,又是在他「空」中。「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常用恰恰无」就是一种最深刻的回归了,回归到穿衣、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日常琐事当中,什么也不多想,但是他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佛」在做,但是「佛」这个词又忘掉了,什么都没有了。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这个偈子其实就是真正的无二!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15.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75课·实修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6

第276课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下《大般涅槃经》的《后分》部分——遗教品第一。遗教品第一【尔时,佛告阿难普及大众,吾灭度后,汝等四众,当勤护持我大涅槃。】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及与会的所有大众们说:我灭度之后,你们这些四众弟子们,一定要精勤地护持我的「大般涅槃之法」呀!此次我在涅槃法会上讲的...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第270课「如是文殊师利,如来清净住大慈悲幢。随众生所乐,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在学习经,感觉很殊胜,这种殊胜感会从2017年贯通到2018年。在这里也提前预祝各位师兄、各位师父,在2018年都能迅速圆满自己的道业,希望一切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第257课「菩萨有三法行。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何等为三。一者种种深觉。二者入无数意。三者念要句三昧。是为三法行。菩萨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迦葉菩萨言:世尊,根本、因、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众生心者,犹如于境,境若有垢,色相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大乘起信论》大家好!在《起信论》上讲,众生的心就好像镜子一样,镜子上要是有污垢,色相就没有办法顺顺利利地显化在镜子里了。众生的心也是这样,心上要是有污垢,诸佛的法身你是想看也看不见的。所以净心很重要,清净我们的心很重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5

「爱法者卧安,得喜志念清。真人所说法,贤者常乐行。法护行法者,如雨之润生」——《般尼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众生五识亦是有漏,非是颠倒,复非一念,何故不名清净梵行?】迦叶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世尊,众生的「眼、耳、鼻、舌、身」的功能,「眼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2

今天的这个音乐挺好,我闭上眼睛坐在这里听着这首曲子,就好像看到不停地有更多的尊者和菩萨们络绎不绝地过来,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一起聆听本师的开示。其实我们都知道学习本师的开示,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的眼界,更开拓我们的心界,可以让我们过去坚硬的「我执」和「法执」都渐渐地融解掉。有的人认为学的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