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73课·恩威并施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7)《大般涅槃经》讲解612

00:00

大家好!

接下来看《涅槃经》:

【所谓涅槃无有窟宅。修余无常法者,即是财物。修余常法者,谓佛、法、僧及正解脱。当知如是佛法中道,远离二边而说真法。】

佛陀的真法是远离二边奉行「中道」的,在任何的极端现象发生的时候,他会观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极端现象没有办法被抑制,他必须排除这些极端现象,因为要走一个合适的「中道」。「中道」是最适合众生的,因为人类是有普遍性和共性存在的,所以你要奉行「中道」。对于一些极端的现象,它属于二边的状态了,你不能够任由它发展,因为它并不符合普遍性和共性不符合的基本上就是不适用的,会被淘汰的。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是偏于「断见」的思想,还是偏于「常见」的思想(是指错误的「常见」),都是要被我们抛弃的。偏于「断见」的思想认为一切无常,做什么都没有意义的(就好像我们需要抛弃世间的财物一样,放弃对它的执著和关注)。

一些错误的「常见」说,「小我」是永生的,我要修个长生不老,或者世间有个永在的神(这样的想法,也都是错误的「常见」,需要抛弃的)。我们最终要保留的是正确的常见,而正确的常见是一种「中道」的智慧。它认为佛、法、僧代表「正解脱」,「正解脱」是建立在中道的基础上,就是宇宙的实相。佛、法、僧的核心就是宇宙的实相,建立在这里的思想是可以保留的。

【凡夫愚人于中无疑,如羸病人服食酥已,气力轻便。】

佛陀讲的「中道」很多凡夫用下来都感觉非常棒,很适用。因为「中道」符合人类的共性,所以很多人用下来很管用「中道」的思想,不偏这不偏那,不陷入任何形式的极端这种思想适合于大多数人。

就好像羸弱的病人,身体非常弱,吃了一些酥之后酥,就是从奶类提炼出来的奶酪之类的,类似奶酪的奶制品,气力就轻便,有点力气,力气就足了。

我身边有师兄喜欢养花,养得特别好。她有时候喝牛奶的时候,把那个涮牛奶盒的水留下来浇花,结果她养的花真的是长得非常的肥壮。因为奶是来自什么?是来自血的。我们知道,孩子喝的妈妈的奶,还有我们所喝的牛奶、羊奶,它最初都是血液。血液是凝华肉身的生命力,生命的动力,就相当于汽车的汽油一样,所以它的动力是极强的。所以这个方法推荐给大家,淘米水、或者你喝过牛奶涮一下那个小罐子,倒出的那个汁液用来浇花,效果是非常好的,是非常肥壮的养料。

那么有一些羸弱的病人服用了一些酥,一些奶制品之后,身体就感觉有劲儿了。

【有无之法,体性不定。譬如四大,其性不同,各相违反,良医善知,随其偏发而消息之。】

无论是你著」,还是著,这两种「著」体性不定,它就是让你上上下下很动荡的,而且它属于极端之法,是需要真正的修行人所废弃的。

就好像「四大」——风一样,它的性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是互相反的。比如说火性和水性,甚至它的性是相互敌对的水可以用来灭火在根源上虽然是同一个根源生出来的,但是后来发展出来以后它们性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各相违反。那么聪明的医生,世间最棒的医生善知这一切——知道地性、水性、火性、风性,知道怎么去利用它。

这里形容聪明的法师、聪明的佛菩萨,懂得利用世间一切的「相」为我所用,来给众生治病。

【善男子,如来亦尔,于诸众生犹如良医,知诸烦恼体相差别而为除断,】

善男子,如来就是这样。佛菩萨给众生治病的时候就像医生一样——知道这个人的病要用什么药,那个人的病用什么药。但是你得用啊,医生给了你再多的药方你不用也是没用。到最后医生和你的缘就断掉了

医生看,我开出所有的药方这个病人都不应用,还一直在抱怨,呻吟自己的病情,没办法,我只能把他请出去,以便请进来更适合让我来医治的病号。

就是说这个病号我怎么也治不好了,因为他不适合我来治,我开的药方他不用,我只能把他请出,然后让适合我医治的病号进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医生给你开的药,肯定是他认为适合你,如果你尊重医生就要尊重他开出的药。如果你相信医生,却不相信他的药,那等同于你不信这个医生,而且还一直在浪费他的时间。

【开示如来秘密之藏,清净佛性常住不变。】

所以佛陀适应众生的根器「开示如来秘密之藏,清净佛性常住不变」。最神秘的万灵药方其实就是告诉你你身上有清净的佛性是常住不变的,你要常常地安住在这里。

【若言有者,智不应染。】

如果你意识到你内在清净的佛性了,安住于它,你就会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产生,外在的一切事相不会再染著你了

发生在你身上的逆境、违缘、障碍,你都知道,这是我过去世造的结果,我在消业障,我不会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抱怨,为什么有这个?因为我过去世造了恶业,所以导致现在的结果。然后怎么做?一方面忏悔业障、另一方面广行善事。「忏悔业障,广行善事」,再加上听经闻法,然后通过配合打坐,进行开悟。一旦开悟,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你也不需要找医生、找药方了,自己就解决了。如果还没开悟的话,就一方面忏悔业障、一方面多做善事,这样你的命就转了。

你不能说,我一直抱怨这个逆境,抱怨个没完没了,抱怨一万年,那么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糟糕!不会有任何的改善。别人去救助你,在物质上去资助你,也是杯水车薪。如果惯坏了你,反而他们还造业了。你是一个不肯改变的人,那么别人一直资助你就会惯坏了你的懒惰,导致你永远不想改变。因为只要通过抱怨、通过呻吟,就可以得到一些资助的话,那我又何必改变呢?人是有一种劣根性的,是会被惯坏的。所以说佛菩萨帮一个人,也要看他值不值得帮?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去祈求佛菩萨好灵验,有的人祈求了好几次都不灵验,有种种原因。你值不值得他帮呢?你想过没有。

佛菩萨其实在各种各样的行业里面都有化身,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帮你了,你感受到没有?难道你只以为,他必须以佛菩萨的发光的形象现化在你面前才算帮吗?他一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帮你,只是你都无所觉察。因为你的心不清净,业障太重,然后陷于「小我」的自私里面,你就无法感受到佛菩萨如此无我地一直在帮你。如果给了你很多的时间,医生尽了无穷无尽的努力想要治愈你,但是还是不行,外面排队的病人又那么多,怎么办?他只能放弃你,来治其他病人。

所以,所有这些想向佛菩萨求什么的师兄们,我们要想一想,你做到了什么程度,值不值得帮你?这是个关键。根据因果法则,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为什么有的师兄好像很幸运呢?跟他过去和过去世的付出有关系,跟他这一段时间修行之后的付出绝对有关系的,所以他显得比一般的人都幸运。你为什么不幸呢?你想过没有?抱怨是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只会恶化你周围的一切违缘障碍。为什么?因为一切都是心的显化,心里充满负能量,外在就显化出负面的;心里充满正能量,外在就显化出正面的。所以一切是你自己的心造成的。归根结底怨你自己,不怨别人!所以凡事都自我抱怨的人,等于自己在掘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没有人可以阻止他。讲一切他又不听,所以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我们非常地遗憾和无奈……

一方面,众生是这样的刚强难化,增加了佛菩萨度众生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是对佛菩萨的一个强有力的试炼。佛菩萨在度众生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增长种种的智慧——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坚持。所以在共修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员也得到各种各样的锻炼。微信群和QQ群的管理员一直在经受种种的锻炼,在锻炼中增长智慧。所以我们感激、感谢一切情况的产生,毕竟智慧是一直在增长的。佛已经无数次地提示给大家,说:人人都有清净妙明的佛性,常住而不变,你只要安住于祂,你就有无量的智慧,你不应该染著于世间的任何事物。

【若言无者,即是妄语。】

要是有谁跟你讲我不相信这一点,我身上没佛性,我成不了佛这样的人就是在打妄语。

【若言有者,不应默然,亦复不应戏论诤讼,但求了知诸法真性。】

要是有的人相信说:我相信人人身上都有佛性。这个相信的人不要过于沉默,佛跟你讲了,你既然相信,你就要广宣妙法就要推广,不要沉默,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身上有佛性),别人问我也不回答。不要这样子

你不要搞传销,但是你也不要过于沉默。别人问你的时候,该讲的话你要讲。事实就是事实,你不要羞于回答、不要怯于回答。有的师兄过于谨慎了,怕说错话。别人问他,他也不回答。佛陀说,你这样是不对的,「不应默然」,不要过于沉默,你所了解的真相要敢于说出来。

但是,不沉默,也不是说你就陷入戏论和诤讼当中。我不沉默,我又走极端了,话说个没完没了,跟别人打嘴仗。看到那个人不信佛,我就跟他打架——佛最好,你怎么不信啊?道教是什么呀?!基督教是什么呀?!贬低其他宗教,这也不对。真正的觉悟者不会如此。你心中充满戏论、诤讼、打斗之心,这哪是觉悟者?你要包容其他人对宇宙实相的认识跟你不同,要包容他的不同。有机缘的情况下,可以对话、讨论,但不要争论,甚至骂起来了。

我看有的师兄在一个学道教群里跟人家骂起来了,因为他学佛的,人家学道的,学道的攻击学佛的,学佛的鄙视学道的,何必啊!你学了佛,目的是「觉悟」,一个觉悟者就应该陷入这种对骂中吗?太可笑了!对你有什么好处?甚至拉低了佛的身份。你作为佛弟子应该是很大气的,怎么还陷入到谩骂当中了呢?尤其佛弟子(任何的佛弟子),你不能有一个想法:佛讲的就是最对的,他不信佛就信歪了,只要不信佛,他的思想就一无可取之处。这是强烈「我执」的体现,你信的不是佛而是魔!佛都没有这样讲,说佛法之外的思想就一定错。佛法讲: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都有可取之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可没有讲,不学佛的人就一定是恶人、一定是坏人,不学佛的人就没佛性了,佛法之外的思想就全错。佛可没这样讲过,从来没有讲过。如果你认为不学佛的人一定会走向一条毁灭的道路,就一定错。你这是强烈「我执」的体现,知道吗?这不是对佛法的维护,而是对佛法的毁灭。因为佛法是「觉悟」之法,不是说「佛」的法。觉悟什么?觉悟实相。四依法都忘了吗?一切一切以「实相」为最终的标准。

所以,不要陷入任何形式的偏激,作为佛弟子永远不要跟别人骂起来了,打起来了,永远不要这样做!他要是真的错了,你心里有数,能说就说,你看说了几句他不信,甚至还反骂你,你就修「忍辱」,不能说就不说了,或者退出那个群,不就好了吗?佛都不能度那些无缘之人,你又何必强度呢?付出一点努力,看着不行,那算了!我再去度有缘人就可以了,对吧?他不理解佛教,他误解就让他误解吧。因缘到的时候,一切都会真相大白的,因缘不到的时候,你再着急也没用。

「不应戏论诤讼。」佛陀说不要戏论,陷入浪费时间的这些世俗法的谈论,陷入世智聪辩,还自以为良好也不要诤讼「诤讼」就是争吵谩骂打斗这些。绝对不可以这样子佛弟子一般来讲都是安宁寂静的,很包容很大气很大度的,这才是佛弟子

「但求了知诸法真性。」你的注意力的重心要放在哪?要放在诸法真性这里。「诸法真」是什么?实相——万物的实相本质。放在那儿是多么安静!一真法界是多么安静!重心放在这儿,而是不是相里的打斗。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尊佛是弥勒佛,也是深有寓意的。弥勒佛是「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可能因为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在末法时期,众生瞋恨心太强了,总是陷入打斗之中,所以弥勒佛来了,告诉你要常常笑。天下人不是很可笑吗?都在著相。不著相哪有打斗啊?都在著相,不是很可笑吗?要大肚能容,你的心都尽虚空、遍法界了,你怎么不能容人呢?弥勒佛——大家到处都能看到他的相貌,是那样的宽和、那样的包容,为什么你就不受一点影响呢?

关于弥勒佛,昨天还看到点资料:弥勒佛在过去久远劫之前,在释迦牟尼佛还是个凡人的时候,弥勒佛就已经是菩萨了。他就发了大心、大愿,要普度众生,但是他生性比较散漫(他是慢性子,慢慢悠悠的,不着急。反正修行慢慢地,愿是发了,慢慢来吧)。后来作为凡人的释迦牟尼佛,也发愿了。他发愿比弥勒菩萨晚了四十劫(弥勒菩萨发愿之后四十个大劫过去了,释迦牟尼佛才发愿),但是释迦牟尼佛发愿之后,他非常地精进,可以说他是个急性子,精进的程度简直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比弥勒佛先成佛了。本来弥勒佛发愿是在释迦牟尼前面的,比他早了四十个大劫,但是释迦牟尼佛发愿虽然晚,但是很精进,他步子快,一切都做得很快,结果他就提前成佛了。

大家要知道,你精进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你成佛的速度。你是慢悠悠的、很懒散的,一天进步一点,今天学半节课,明天再学半节课。有个师兄是一天学两节课,或者一节课反复学,学几个小时。根据因果法则肯定不一样,你付出的多,你得到的就多。或者说你得到的这个善果形成的速度就快,佛已经给我们做了榜样了。释迦牟尼佛是个急性子,结果成佛也提前了,再加上有一世歌利王帮他消业障(释迦牟尼佛有一世是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他不起瞋恨),这个事情也加速他成佛了。所以真的是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那些处在逆境当中的人,不要总是抱怨了,想一想自己付出了多少吧?

好,再回到经文。

【凡夫之人戏论诤讼,不解如来微密藏故。】

佛陀说你看那些陷入「戏论」戏笑谈论),在世间的文字相上忙个没完没了的这些所谓的大学者们很聪明很有才的这些有才之人文人墨客,他们都在做什么?都在忙「相」而已。还有那些忙着打斗争论的人,跟这个宗派打,跟那个宗派打,跟这个宗教打,跟那个宗教打,没完没了,陷在这里的人都是陷在「相」里的人,没有真的开悟,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如来的微密藏,太可惜了!

心是好心,我为了传扬正法,跟邪法打架;为了传扬佛法,我跟其他宗教打架。心是好的,但是自己耽误了自己。佛都说了:我说了四十九年,其实无一字可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对于法都不执著,他说了这么多年都不执著,你又执著什么呢?你一句法都没说,都是佛说的,你还如此的执著!你就看着指向月亮的手指,而忘记了月亮本身,太可惜,太可惜了!太浪费时间了!生命就被你的这些诤论、诤讼、戏论,全都浪费了。

【若说于苦,愚人便谓身是无常,说一切苦,复不能知身有乐性。】

有的时候,佛直摇头,为什么?世间人,你跟他讲一切皆苦,为的是让他离相,结果愚昧的人就说:确实,你看什么都苦,这也苦,那也苦,生命活着没意思,我自杀。有的人学佛之后自杀了(基本上自杀的人学佛之后,就不会自杀)愚昧的人学佛了,还自杀。就是苦啊,我干嘛活着?就自杀,走火入魔,这是愚昧的人!佛也摇头,没办法。有的人就陷入断灭空,说一切苦,就忘了自身还有乐性,忘了自身有佛性。就知道有「苦」,忘了有「乐」了。

跟他讲这个,他走极端;跟他讲那个,他也走极端。这样的人连佛都要惧怕他三分,这样的人我还是不要讲了,一讲他就走极端。

【若说无常者,凡夫之人计一切身皆是无常,譬如瓦坏;有智之人应当分别,不应尽言一切无常。】

一跟他讲无常,他就看什么都无常——你看佛像也会坏的,经书也会灭的,佛法也会灭的……只看无常,陷入悲观主义——绝望,彻底绝望。所以佛陀说有智慧的人一定要善于分别,不要尽言一切无常。

佛讲的无常,他为什么讲无常?他说的是「相」里的无常。但你的佛性并不是无常的。你不要否定一切,对吧?你怎么能说什么都是无常,连佛性也无常的,这是错的!

【何以故?我身即有佛性种子。若说无我,凡夫当谓一切佛法悉无有我;智者应当分别无我假名不实,】

跟他讲「无我」的时候,凡夫又想「无我」没有我活着没意思,又陷入偏激了。所以说,有的人是真的难度,总是走极端,总是走偏,正法也被他理解歪了。佛说,智慧的人要善于分别什么是真的「无我」。

什么是真的「无我」?就是你看一切「相」,它是没有自性的,它是会幻灭的,会断灭的。如果它有自性,它应该一直存在,但它是会幻灭的,那个「相」都是不稳定的,你找不到「个我」的属性。然后你这个「小我」,你的「我」在哪儿?也找不到。其实你的「小我」,只是你的真我产生一种幻觉性的作用而已,这个是「无我」,是假名,而不是实在的。这个「我」,它是个假名,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个真我佛性才是真实存在的。

【如是知已,不应生疑。】

你要知道无我的背后是真我。这个小我、假我是无我,但有个真我佛性,祂是长存的。你要意识到这,不能光知道无我,又断灭了,那不行。

【若言如来秘藏空寂,凡夫闻之生断灭见;有智之人应当分别。】

有时候佛法讲「诸法本空寂」,如来常在空寂中。有的凡夫一听「空寂」,空寂,那不什么都没有吗?又断灭了,什么也不想做了,又走极端了。但是有智慧的人也要分,「空寂」是一种状态,是源头本身的状态。但是源头可以生出万有,「空有」是圆融的,不是说只有「空」就没有「有」了。

【如来是常,无有变易。若言解脱喻如幻化,凡夫当谓得解脱者即是磨灭;】

如来的真身没有变易如来的真身是法身,就是法性,不生而不灭。所谓的解脱幻有来讲的,幻化中的解脱而已。凡夫所理解的解脱是:我死了,一了百了,就消失不见,磨灭了。凡夫就理解错了。

【有智之人应当分别,人中师子虽有去来,常住不变。】

有智慧的人要善分别。你看着,佛陀作为像人中的狮子王一样,虽然他示现有来有去,但实际上他的真身不来不去,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有的人说,佛陀在哪儿,我感受不到。其实佛陀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你需要去感受他,因为真佛是无形无相的,你必须感受他,那么你的至心有的时候也会有感应出现,现化出一些奇妙的相给你。

前一段时间,跟文英和妙音师兄去北京八大处的灵光寺。因为那里有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我们去参拜佛牙舍利。参拜的过程还是比较隆重的。文英师兄知道我近视(三百多度),在看这个佛牙舍利之前,我们排好队,她就把她的眼镜给了我,她眼镜也是三百多度的近视镜。轮到我去看这个佛牙舍利的时候,我戴着眼镜,其实任何细节看得很清楚的,但很奇怪,我看这个金莲花上是空空如也。舍利成了透明的,空空如也,这简直是非常微妙的一个「预知」。我在想:为什么有的师兄看佛牙是灰色的,上面长了好多小舍利;有的看着是金色的;有的看着是彩色的;但我看的是一场空啊,我明明戴着这个恰到好处的近视镜,看上去却一场空。当时就在想「真身无相」,我看的应该是真身吧?

这样我就出了舍利塔。后来出去的时候,在一个地方,可以给参拜券盖个章纪念一下。盖完章之后,一种奇妙的异香(从来没闻到过的一种异香)扑鼻而来。当时我就反复问,我说你们两个闻到香味了吗?这种香味,这么奇妙的异香啊!有点像寺庙里的香味,但是只包含一部分寺庙里的香味儿,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一种甜甜的异香,很神奇的香。像是天上的香味,非常香甜的香味,让人陶醉。但是也就是那么一分钟,甚至还不到的时间,这味道就消失了,再闻闻不到了,很奇妙的感应。

即将离开寺庙的时候,在经书结缘处,我又得到了一本广钦老和尚开示的书。回来一看,恰好补足我目前应该补足的地方。跟大家在课上也讲了,我们学佛者先学文殊,后学普贤,一切的智慧要拿来应用,要多为众生服务。恰巧广钦老和尚的思想就充满了为众生服务的思想:说你学佛只顾自己念经、打坐、念佛,不帮助别人,那你学的只是「我执」而已。你要在度众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消褪你一切的「我执」,正好符合我们目前学院所倡导的思想。

一切一切想来,这一连串——从佛牙舍利我看上去竟然是空的(其他细节如此的清楚),加上扑面而来的异香,再加上广钦老和尚的开示,这一切,一条龙啊!还有一点,参拜完佛牙舍利,还没有走出佛牙舍利塔(即将走出的时候),就感觉好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从这个金莲花上住到了我的心轮之间,我的「心智」好像本来是一个缺口,但是现在突然住进来了本尊,有一种很强烈的这种感受:我是如此地饱满而又充实。这种饱满而充实使得接下来再讲《涅槃经》,就感觉更加地自信,更加地有力量!

所以今天看到《涅槃经》的这个段落,凡夫不是偏向这里、就是偏向那里,总是会偏,总是不正,佛陀讲什么他都会理解歪。但是「人中师子虽有去来,常住不变」,其实我们的佛陀他从来就没有走,他不来也不去,从来就没走。他不仅仅在佛牙舍利所在的地方,实际上去五台山的时候,我们也参拜过大白塔,据说里面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大白塔也绕塔了。除了大白塔,除了佛牙舍利塔之外的所有地方,其实释迦牟尼佛一直在,因为他的分身、化身太多了。

地藏菩萨也是,他的分身、化身太多了。他到处都在,关键是你感受到没有?如果你至心,是必然有感应的,这是必然来到的。所以专心修地藏法门的师兄,他是衣食无忧的、轻轻松松地挣大钱,身体也非常的健康,业障很少。为什么?因为人家有付出。而这些爱抱怨的师兄,你付出了多少呢?你问问自己?所以,内院以后不可以出现有任何师兄的抱怨声。如果有抱怨,我们会提醒一次,如果你再不改,我们就把你请出去,我们请更有缘的师兄进来,因为外面排队的师兄太多了,越来越多。我们怎样体现我们的慈悲,让一个人占好几个位置吗?(他一直在这里抱怨而不改变)还是让那个更值得来学习的人进来?

有的时候严厉也成了一种慈悲,因为没有办法。如果你去溺爱,反而害了他,那你只能严厉了。看广钦老和尚的开示,他对弟子的训练,那种严厉啊。一个弟子说:师父,请您帮我消掉我的「我执」。广钦老和尚就答应:好,我帮你消「我执」。答应了好几次,也没给她消「我执」,这个弟子就忘记了她请求师父给她消「我执」。师父终于在弟子忘记的时候,给她消「我执」了。怎么消呢?当着很多人的面,无事生非地指责她、诽谤她、污蔑她,就看这个弟子有什么反应。就用这样的方式去消「我执」。弟子做好准备的时候,说师父您帮我消「我执」,这个时候师父要是骂她一句,打她一下,她是做好心理准备的,那是看不出来她的修行功夫的。所以在弟子全无准备的情况下,广钦老和尚当着很多人、很多人的面,去污蔑她、诽谤她、诋毁她,看这个弟子怎么做。

你想想你的修行功夫到哪里了?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你见到醍醐了,醍醐没来由地骂你一顿、打你一通,污蔑你、诽谤你,你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你想一想,想一想……所以一代大德,他对弟子是怎么训练的,真的可以启发到我们。你以为你身上的「我执」已经消了,是吗?真的消完了吗?等着我们有机会试一试。

前几天还有一个师兄说:醍醐老师,我学佛之后,还是感受到自己的一些进步的,最近也不吃肉了。不吃肉了之后,发现自己杀生的那个本性好像也褪灭干净了,不杀生了。就是在我不吃肉一段时间之后,我就本能地也不杀生了。过去吃肉,我见到蚊子就打死,肯定打死,最恨的就是蚊子,它趴在我身上就打死,还没趴过来我就恨不得打死它。但现在蚊子趴在我身上,我根本就没有那种本能想要打死它。我就看着它,看着它把刺刺向我的肌肤去喝点血。看着它好不容易终于找到点食物,吃点食物,就不想打死了。有的时候跟蚊子玩耍,蚊子趴在我这,正想把刺扎入我的时候,我就向它吹口气,「大风来啦」,我跟它说,「大风来啦」,蚊子就被吹得都倾斜了,但是还是站得蛮稳的,我再吹口气,「大风来啦」,蚊子就倾斜,还是没走。再使劲吹,它被吹跑了。一会儿又来了,我说:蚊子菩萨你又来了。又要扎入我的皮肉的时候,又吹气,蚊子站得还挺稳。我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抓蚊子的脚,不是要杀死它,蚊子就跑了……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我都一直在观我的心。他说:醍醐老师,我能一直观我的心,这种跟蚊子菩萨的游戏,是谁在跟它游戏?我感觉是梦里的我在跟梦里的蚊子玩,觉得好好玩。

你看,师兄们有的修到这个程度,就是他时刻都能意识到我是在梦里,我在梦里,跟梦里的蚊子玩。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很好。

昨天QQ群一个师兄,说句话好像有点严重,其实也没有太过火了。因为有的师兄祈请讲快一点,讲这个「准提神咒」。我说等我把《涅槃经》真正地讲完后,本师的思想完全跟我契合之后,我才有资格去讲「准提神咒」,因为牵扯到结手印。成观法师告诉我们说,私自去学手印的话(没有上师亲授你),这属于盗法,是有盗法之罪的。所以需要本师的加持,我需要本师完全的加持。《涅槃经》讲完之后,再讲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这些经、咒,这是比较合法的,比较如法的。

有一个师兄能够理解醍醐的这个想法,他就说:你着什么急啊!我们还没着急呢!说话有一点点重。后来他马上意识到了,就公开在群里忏悔说:我前面这句话可能有点重,当领导习惯了去命令别人。但是他很敏感,他能观他那个命令的口吻,这就很好。能如此地在细节上下功夫的师兄,他以后必然会有大的成就。你用功夫一定要用在细节上,所有的真功夫都是从细节上体现出来的。真功夫不是通过什么神通之类的体现的,而是通过细节体现的。你去看一些高僧大德的传记,一切一切看细节,细节上人家是怎么做的,管自己的意念管到细微到什么程度,很重要!有的师兄你就要惭愧一下、忏悔一下了,别说细节了,粗大的行为都管不好。你要加油了,一定要加油!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精进的精神。虽然你来得晚,但是冲刺的时候,你可能跑到前面去,只要你精进,功夫下到位。

我们向广钦老和尚等等大德学习,该严的时候也开始严起来了。一定要严,不然就把众生的法身慧命给耽误了。表面上,「严」好像是对众生不慈悲,实际上可能是对他更慈悲了。我们过去内院的管理就是严得不够,所以很多师兄很松散,态度很慵懒,我也要检讨自己,因为我个人就是太松散,太慵懒。有的时候是太忙顾不上管,以后一定要严起来,所有的管理员也要严起来。确实「严师才能出高徒」,如果因为我们的严厉,使得多一些众生早日成佛,我们也是功德无量的,是不是?

接下来,佛陀还讲:

【若言无明因缘诸行,凡夫之人闻已分别生二法想,明与无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言诸行因缘识者,凡夫谓二,行之与识;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一提到相里的「无明缘行行缘识……」十二因缘,凡夫还是容易著那个「相」,就相去分别。认为有的人是无明的,智者是有明的,佛陀是已经彻明的,就认为这样。

智慧的人开悟者其实了达——无论是无明的凡夫,还是放大光明的佛陀,本性里都是一样的,他们的佛性是一样的,他们的源头如来藏是同一样的,是无二的。明和无明,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源头,其实是同一个源头显化出来的这些分别之相而已。所以说实相是不分别的,实相是无二的。当你在实相当中的时候,你是没有那种争论心、斗讼之心的,是不可能有的。

永永远远地意识到:源头是无二的,无明与明是无二的,愚痴与智慧也是无二的,生死轮回与解脱涅槃也是无二的。要认识到这个无二,那才是真解脱。在任何的「二」中,都不得解脱,「无二」才是真解脱。这恰恰也是《维摩诘经》的思想。

关于「无二」下节课我们再重点来说一下。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了。

随着修行,我个人也确实有一些领悟,作为一个师父去教化弟子,什么时候该温柔,什么时候该严厉?什么时候给糖块,什么时候抽皮鞭?真的是要认真地拿捏好的。我们群里的管理员也是如此,恩威并施,什么时候恩,什么时候威?我们在管理群成员的时候,或者师父在管理弟子的时候,你的「我执」还有没有?这个也是一直要观的,你是完完全全地为了弟子考虑,为了众生考虑,还是你的「我执」被激发起来了,你是在「我执」之中进行着一些错误的判断?这个也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做任何的决定之前,一定要确保我们是安住于法性境界的,是安住于源头,是非常理性的,是符合实相的。不要被任何的主观性牵扯,使得我们的判断有所偏颇。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17.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73课·恩威并施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4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4

第274课「佛告舍利弗,菩萨行者具足四法得陀罗尼。何谓为四?不著秽欲,于诸众生不起嫉妒,施诸财物心无悔吝,昼夜常乐修习善法。菩萨行者具足如是四法,得陀罗尼。」——《佛说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来看一下《涅槃经》第四十卷的最后一课。上节课,佛陀对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长老讲,盲...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第266课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观看《涅槃经》中的辩论会。我们都知道这个辩论会是外道发起的,佛陀是被动参加的,因为佛陀本身并没有好辩、好斗之心。好辩、好斗之心其实也是「我执」的体现,但是被动参加还是可以的。为了阐明宇宙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第262课「无明自性本是无 藉众缘力和合有于一切时失正慧 故我说彼为无明行识为缘有名色 六处及触受随生爱取有缘生老死 忧悲苦恼恒随逐众苦恶业常缠迫 生死轮回无息时本来非有体是空 由不如理生分别我断一切诸烦恼 常以正智现前行了五蕴宅悉皆空 求证菩提真实处」——《金光明最胜王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3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很感谢大家又挤出时间坐到这里,我们继续学习佛陀在《涅槃经》中的开示。【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佛陀说:迦叶菩萨,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到最后发现无论是业还是烦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无明即漏。云何复言因无明故生于诸漏?】迦叶菩萨说:世尊,如果像您讲的无明本身就是一种漏,一种漏失,一种烦恼,那为什么又讲因为无明又产生了诸多的烦恼呢?【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说无明漏者,是内无明。因于无明...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6

「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边踊中没,中踊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各位尊者、各位菩萨: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说,虚空无法被时间所限制,虚空没有挂碍,佛性就像虚空一样。接着迦叶菩萨对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