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68课·我在哪儿?|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7)《大般涅槃经》讲解789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

因为出差在北京,昨天忙得没有讲课。非常感谢文英师兄和妙音师兄两位大菩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得今天的讲经课开始恢复。昨天没有讲课,我看师兄们这边又堆了一大堆问题,来看一下。

第一个问题说:请教醍醐老师,有说法是,释迦牟尼佛至今常在非想非非想天给十地菩萨说法,是真的吧?

是真的,答案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有无量无边的应化身,这一点我们在学《法华经》的时候,尤其有一节课讲佛陀的神通力,大家还记得吗?大家都想见到这个多宝如来的模样,但是多宝如来说,哪里在讲《妙法莲华经》我就现身,现出真身的前提是,讲《妙法莲华经》的这个佛陀(法师),他要把他所有的无量无边的分身都要聚合在一起,然后我才可以现身。当时这个经文里就讲了很多佛陀的神通境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把他遍布宇宙各处的分身都给集合到一块儿来了,后来感动得多宝如来现出了真身,分了一半自己的座位给释迦牟尼佛共坐。学过《妙法莲华经》的师兄应该都记得,宇宙中有无量无边的,非常多的数不清的释迦牟尼佛的分身,在各处各地存在。各一层天上都有,每一层天上都有,那么非想非非想天当然也有。

第二个问题,记不清是宣化上人说的,还是南怀瑾先生说的了,我的问题是,自从本师涅槃后为什么就没有了任何高僧大德与佛陀联系的消息?比如说《楞严经》有一段重复了或者不连续了,为什么不找到佛陀求证一下?

事实上佛陀从来没有离开我们,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一直在。过去很多在释迦牟尼佛周围伴随他的大菩萨、大阿罗汉们,很多也活跃在我们的世界,活跃在宇宙的各处。那么你没有看到他,不代表他不存在,对不对?本师涅槃之后说为什么没有了任何高僧大德与佛陀连系的消息。其实我们近代的虚云老和尚就是例子。读过虚云老和尚传记的师兄们,都记得,虚云老和尚有一次受到迫害,然后他入定了,入定之后见到弥勒菩萨了。弥勒菩萨还告诉他要转识成智之类的,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吧?其实很多高僧大德在禅定中,都在与佛陀或者各位大菩萨进行联系,只是你可能信息量没有汲取到那儿,你没有收到相关的消息不代表这个消息不存在,很多很多,非常多。甚至很多经常念佛号念咒语的师兄,如果他经常念他的本尊,他的本尊其实一直在给他加持,有的时候在梦中显化,有的时候在禅定境界中显化,有的时候就是暗暗地在帮助他。我们也都知道虚云老和尚朝拜五台山有两次性命攸关的时候,文殊菩萨都化身了,化身为乞丐去帮助他。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过程中,途经沙漠,就要渴死了,那个时候他拼命地念心经,念心经,后来观世音菩萨现身,他就梦见观世音菩萨现身给他洒甘露,之后他就不再渴了,又继续前行,这些都是真实的。

真正认真修行的师兄,他跟他的本尊的连接是非常畅通的,很多师兄经常讲,说我总是念观世音菩萨,从小我就喜欢观世音菩萨,家里也供着观世音,每一次在我做重大的手术的时候,观音菩萨都会在梦中出现。有很多师兄有类似的经历,所以说你没有听说不代表这种消息不存在。

还有说《楞严经》有的地方重复了,或者不连续了,或者说有人在诽谤《楞严经》是伪经,那为什么佛陀不出现来证明一下?就说《楞严经》不是伪经,为什么不证明一下?或者说我们有一些经文,我们感觉有一些地方不能理解,甚至有断层,有残本,这个经文的内容要么就是有错误,要么就是不连续,要么就是重复,这些问题为什么佛陀不亲自现身来帮助我们修正这些经文里的不足之处?为什么不?因为佛陀永远会把功夫用在刀刃上,他在乎的是一些关键的点你不要出问题,在一些细节上他不会太花时间的,可以讲佛陀也很忙,他肯定会在最重要的关键点上去给你做些提示,但不是说事无巨细的,大事小事,枝枝叶叶全都来帮你,如果是那样的话,其实佛陀的神秘性也就消失不见了,人们也不再那么重视佛陀了。佛陀的指引和帮助是一直存在的,你要认真地修你才会有感应,所以不需要在这个地方打问号了。我们做人、做事都要追求一个原则是什么?抓大放小。你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周全,这个是相当难的。你要把你的时间用在最值得用的地方。佛陀永远会在最关键的点上指引大家的,这个请各位放心。关于《楞严经》或者其他一些正典经文有一些疏漏,有一些残缺,这些地方大家也不需要太过在意。因为你要相信最重要的东西一定保存下来了,历史的潮流再怎么冲刷它不会把最重要的东西冲刷掉的。无数次毁佛灭佛的事件,甚至佛陀灭度之后在他的出生地佛法都几乎灭尽了,但是又怎样?最后他在中原(在中国,在震旦)这个地方大兴起来了,重要的命脉保存下来了。这种生命力它肯定会在合适的土壤上繁茂地生长,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它不一定在什么土壤,但是它肯定会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土壤,只要是值得保存的,那么一定会保存下来。

第三个问题,一个师兄说,家里蟑螂特别多又不想杀生,怎么办?网上你搜,有一些不用杀生,但是可以使家里没有蟑螂的小窍门,你可以学习一下,适当地试用一下。然后平常家里经常地放佛乐,放大悲咒,六字大明咒,阿弥陀佛圣号,这些也都对于蟑螂的减少会有帮助。你放佛乐那个功夫可能是慢功夫,你会感觉不会立竿见影。网上有的偏方却是立竿见影的,又不杀生,又能使得蟑螂变少。当然家里的卫生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蟑螂比较喜欢潮湿、并且有点脏污的环境,你家里的卫生要搞好,一般来讲蟑螂会少一些。然后再注意些百度佛给你提供的一些方法,注意一下就好很多。

第四个问题,说早晨起来模糊听见叫我起床的声音,已经断断续续的有一段时间了。就是这个师兄说,每天早晨他应该也没有设闹钟,家人也没有催他起床,但是总是断断续续的,迷迷糊糊的感觉到一到早上就有人在叫他起床。说有的时候睡觉前迷迷糊糊的也听到声音。从究竟义上讲,你听到的一切声音属于你的耳根摄取的声尘,对不对?这还是六根、六尘的这个境界。六尘它其实也是你的识心的幻化,对吧?你首先要在究竟义上抓到根本,就是你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形象,总归都是识心的幻化,这样你就放轻松了,对不对?你就不需要太执著了。听见叫你起床的声音,比没有这个声音还好,因为你可以起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避免自己睡懒觉,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如果说睡觉前迷迷糊糊的听到人叫你起床,也可能佛菩萨故意在跟你开个玩笑。而所谓的佛菩萨也是你的识心的幻化。你一定要找到根源——识心幻化,找到这里。不管这个幻像或者幻听是什么样子的,都不会让你焦虑和恐惧了。

第五个问题,说近期跟着咱们学院禅修脊部痛得厉害,有解决办法吗?从中医上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你这个脊柱啊,大椎啊,颈椎可能平常有点问题,你可能没留意。再一个,其实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一再跟大家讲,你要挺直你的脊柱,要有弹性地挺直,而不是死挺着,不是僵硬地挺着,要有弹性地挺直,好像我这个脊柱它还能呼吸的,它是有柔韧性,而不是僵死的,这个很重要。其实我们一再的强调脊背挺直,是强调给哪些师兄的?是强调给那些不会双盘的师兄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会了双盘,你的脊柱其实自然而然它就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它就会比较直,而且比较适度。如果你不会双盘的话,你散盘你很容易就往下塌,就是懒洋洋地坐着坐着,腰就弯了,背就弯了。所以我们在强调你的脊部,背部要挺直,脊柱要直,这个直是有弹性的,有生命力的,而不是僵死的,你肯定是理解错了,理解成僵死的了,然后又刻意地总保持这样的一个姿势,不仅仅脊部会疼得厉害,应该来讲你的腰这样也会很快的酸掉,甚至你的臀部也会不舒服啊,你的腿也会不舒服。所以你一定不能学死了。没事的时候,禅修课之外的时间还是就练练双盘。在内院我们也发过练双盘的窍门那个视频,正常人二十分钟到四十分钟就能学会双盘,只要每天加强这个功夫就行。在你初期训练的过程中,腿不疼是不可能,腿肯定疼,所以有的师兄还说,我盘腿的时候,这个腿部有一个筋儿抻得厉害,正常吗?很正常,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平常要多做柔韧身体的运动,瑜伽、拉筋儿,这样的运动来帮助你身体变得柔软。禅修课我们重点修的是心而不是腿、也不是身体,身体调节好了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所以跟初期的这些学禅修打坐的师兄们讲,你散盘就可以了,你就单盘就可以了,甚至你坐在椅子上挺直脊背,浑身放松,这样就可以了。因为你的身体如果有任何一处很疼或者很不舒服,是直接影响你的禅修效果的,你的心是不可能静下来的。所以禅修课我们重点修的是心,你要找一个比较舒服,又不容易让自己睡着的这样一个姿势。那么脊背痛得厉害的这个师兄,你最近多做一下运动,可以去公园散散步、跑跑步,学一些锻炼颈椎,锻炼身体柔韧性的这些运动。一定要放松,从心理上就要放松,不要身体有任何的不适,心里立刻紧张、担心、忧虑,不要这样!每个学打坐的师兄,都要经历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熬过来你就幸福了。但不同的人那个时间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要熬几年,有的熬几个月,有得熬几个小时就好了。因为过去世的根基不一样,所以修行这个事情最好是不要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我是否每天比前一天有进步,在各个方面。座下的功夫,座上的功夫,是否比前一天有进步。座下,就是你没打坐的功夫,日常生活上,智慧有没有增多,烦恼有没有变少,习气有没有减少,观这些。或者说我有没有离开悟更近一点,我有没有更懂得什么是佛法。那么座上功夫,是你的心是否更加宁静了?我们讲的有些境界是否你能契入了?座上还有一个功夫是腿功,但腿功你不是要在禅修课来练的,你是要平常没事的时候练的,没事就练一点。禅修课大家注意,为了保证你能够完完全全地领受我们所传达的这些(重要的)佛陀经典里面的信息,你禅修课上不要练腿了。你就顺其自然怎么舒服就怎么坐着就可以了,这个相当的重要。

第六个问题,打坐可以代替睡觉吗?对于修行修得比较好的师兄,有一定定功的师兄,他可以入定,甚至一下子入定一到两个小时,甚至一天过去了像一个小时或者二十分钟一样,这样的人打坐绝对可以代替睡觉。但是像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的这些人,打坐不能代替睡觉。肯定不能代替睡觉,尤其还没有入定过的师兄,你打坐真的不能代替睡觉,你可能闭目养神一会儿,你不叫打坐,叫闭目养神一会儿,眼睛不那么累了,感觉不那么困了,好像可以少睡一会儿了,但这并不等于说打坐就完全替代了睡觉。如果入定了,入深定了,那就几乎不需要睡觉了。这些问题就先说到这里。

我们还是继续学习伟大的《大涅槃经》第七卷。

上节课到后面,佛陀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贫困的女人家里有真金宝藏,她却不知道藏在哪里。她一家老小都不知道那个真金宝藏藏在哪儿了,但是有一个外地来的人却知道在哪儿,就告诉她在哪儿了。找到了自己家里的宝藏,这个女人就非常的欢喜,然后就归仰了这个异国他乡过来的人——神人,能够知道宝藏在哪儿,就归仰了他。然后佛陀用这个故事打比方,说每个人内在都有佛性,但是众生看不见,佛就是那个知道你的佛性在哪的人,知道你的宝藏在哪儿。

可能很多师兄小的时候也玩过一种游戏叫找宝。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在东北的一个镇上,每到六一儿童节,老师就带着学生们上山玩去了,其中有一个游戏就叫找宝。各科的老师把很多写着礼物名字的小纸条藏起来,可能藏在树皮里,草丛里,然后让大家在山上去找,谁找到了小纸条,就拿去老师那儿兑换礼品,奖品。有的写着橡皮,有的写着笔记本,都是小礼物,一般都是文具用品,但是大家玩得很开心。那么佛陀一再地提示你,你有宝,你要找到宝,宝在哪儿,让你亲眼看见它。这就是所谓的佛陀对众生做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让你知道,你有宝,宝在哪儿,什么样子,你要找到它,目的是什么?你亲自找到它。所谓的明心见性,这个人找啊找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佛陀说的那个宝了,那一刻无限的惊喜,无限的兴奋,那一刻就是所谓的大彻大悟的那一刻。所以那一刻是颠覆性的,就是找到宝了。

「善方便者,即是如来。」如来在教化众生的时候,他采用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在这个网络时代里,我别说去度化众生了,我们去帮助如来传法来利益众生的话,也有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对着经讲经是一方面,举例子也属于善巧方便。有的时候经常回答师兄们的问题,让大家感觉:佛法并不是离我很远,原来佛法离我很近。这个目的也是为了让你对于佛法生起强烈的信任和依赖之心。大家一定要了解,为什么我们讲经前要费那么多话来回答问题?因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真真正正的在世间,在一切处,一切法都是佛法。佛陀利益众生是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利益众生的,所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有的时候讲课,在群里讲课我们配一些插图,尤其是过去在讲《大藏经》金句的时候,配好多插图,那也是善巧方便。现在我们几乎不配图片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在微信群里讲课并且配图片的话,那些不在微信群里的师兄他很难看到这些图片,所以与其是用图片去吸引大家,帮助大家理解经文,还不如把你的讲经更加的生动化,形象化,让看不到图片的师兄们都能理解这个经文的意思。所以说在善巧方便方面,我们一直跟我们的本师如来学,一直在学习。

还有的师兄说,有机缘见到这个老师了,老师就面授他一些技巧,怎么样打坐,怎么样禅修。或者这两天我们就跟几个师兄交流,怎么让(能量很巨大)粗壮的,有很久岁数的大树,用它去帮助你入定之类的一些技巧。怎么样观一切万物都是宇宙,这样的技巧。好像我们在空中课堂是没有办法传授的,有些东西是需要面授的。但不管是通过空中来传法,还是通过面授,还是来举例子,打比方,怎么样都是跟佛学的这一切。跟佛学的,大家注意啊。佛陀有无量、无数、无穷、无尽的善巧方便,目的是帮助大家理解。

佛陀说:我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你们要知道为什么?因为佛陀坚信每个众生身上都有佛性,只是你还没找到,没看见。佛陀就是一个帮助你找到你身上的宝藏的人,他一点都不神秘,他只是一个帮助你找到宝藏的人而已。他先找到了自己的宝藏,然后他想告诉你,你也有,人人都有,他只做这一件事情,这是佛陀。所以说「贫女人者,即是一切无量众生。」故事里前面讲的这个贫穷的女人,有宝却不知道在哪。这就象征着一切无量的众生,个个都有佛性,机缘到了一点就透。但是在他彻悟的这一刻来临之前,他不知道要摸索多少年,他甚至要用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时间去打这个基础。所以永远不要跟别人比说,他怎么这么快开悟了,我还没悟。不用比,这个真的跟过去世有关系。如果你觉得你慢了,那你就要更精进,比他更努力,对不对?不能说我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我也没悟,老师讲的课我节节课都听了还没悟,放弃吧,我没佛性。千万不要这样啊!佛陀一再地强调一切无量众生都有真金宝藏,这个真金宝藏就是你的佛性!那现在我们学院很多师兄也已经知道了自己身上有佛性,而且有的已经看见了。没有看见的人还是少数,尤其是一些初发心的菩萨,就是刚学佛的这些师兄,问题比较多。这些师兄就希望有一些已经开悟的菩萨们帮帮他们,有的时候醍醐忙起来就顾不得看群里的事情了,有一些师兄的提问,群里的大菩萨、大阿罗汉有回答的能力,你们就抓紧时间帮忙回复一下,不一定就是非得说真理就掌握在醍醐手里,醍醐老师不出现,就没有拍板钉钉,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任何人对你提问的回答你都可以作一个参考。其实醍醐的回答只是站在一个角度,也未必尽善尽美,不要凡事只依赖她,好像这个醍醐的章一盖这问题才确认了,章不盖就悬在那里。如果你都已经被认为是菩萨阿罗汉境界了,你还这么不自信的话,那你真的还要好好的再去认真地修学。每个师兄,应该来讲都相信佛法真实不虚,也相信诸佛不打妄语。诸佛说了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肯定是真的,既然如此,你怎么就不认为你的智慧就是佛的智慧呢?有的师兄回答问题回答得很圆满啊,为什么非得等醍醐出现盖一下章才可以呢?大家的独立性要增强,所以我偶尔的隐退一下江湖,我看也挺好的,让大家感受一下:我把那个拐杖扔掉我是不是能走得很好啊?哦,原来也走得很好。所以凡是发生的事情都是好事情,偶尔醍醐隐退一下也是挺好的。

【复次,善男子,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婴孩得病,是女愁恼求觅医师。医师既来,合三种药,酥、乳、石蜜,与之令服。因告女人:儿服药已,且莫与乳。须药消已,尔乃与之。】

下面,佛陀又开始讲故事了。佛陀说:善男子(这也是针对着迦叶菩萨来讲的),我们就打个比方,一个女人生了个孩子,这孩子得病了,这个女人就很愁苦,很懊恼,很着急,孩子一得病,最着急的就是妈妈了。然后这个女人就想尽办法去找医生给孩子治病,医生来了之后,就混合了三种药给孩子吃,这三种药有酥,有乳,有石蜜。酥,从牛奶里提炼出来奶酪,奶酪再提炼出生酥,生酥再提炼出熟酥。酥,是乳制品,就是经过提炼的乳制品。那么乳就是奶类,液体的奶类,乳汁。然后石蜜,石蜜就是蔗糖,有地方解释为红糖,有的地方解释为冰糖,总之就是从甘蔗里提炼出来的这种糖类,这是石蜜。医生来了给孩子开的三种药,就是用酥,用乳,用石蜜混合在一起的,给了孩子的妈妈,说:你给孩子吃吧,吃完就好了。但同时医生也提醒这个妈妈说,孩子既然服这个药了,这个期间呢,这药里就含了乳类了,你就不要再给他喂奶了知道吗?等着这个药吃完了,药停了之后,你该给孩子喂奶再给他喂奶,服药期间不要给他喂奶。

【是时女人即以苦物用涂其乳,母语儿言:我乳毒涂,不可复触。小儿渴乏,欲得母乳,闻乳毒气,便远舍去。遂至药消,母人以水净洗其乳,唤其子言:来与汝乳。是时小儿虽复饥渴,先闻毒气,是故不来。母复语言:为汝服药,故以毒涂。汝药已消,我已洗竟,汝便可来,饮乳无苦。是儿闻已,渐渐还饮。】

这个女人非常相信这个医生,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吃奶,他就想了个办法,找了很苦的一些东西,什么黄连啊,大黄啊,还有苦瓜呀之类的,把苦瓜切成片,就擦一擦自己的乳房,让乳头周围很苦。然后妈妈就对孩子说:现在呀,妈妈这边不能给你喂奶了,这里都成了毒素了,你舔一舔都很苦的,不可以再吃了。小孩想吃妈妈的母乳的时候,就闻到这个附近就有一股苦苦的毒气一样的,然后就远离了,就不吃了,然后就能够一直坚持吃这个医生给开的药,「遂至药消」。

母亲很聪明,这样就制止了孩子一直央求要服用妈妈母乳。这段时间,孩子一想吃母乳就感觉这里散发的味道不对,舔一舔好苦,他就走了,就不吃了,这样就能顺利地坚持吃医生给开的药,这样吃呀吃,病就好了。药吃完了,然后孩子继续还需要服用母乳,这个孩子的妈妈就用水把她涂在乳房上的这些苦的东西都洗干净了,然后就把孩子唤过来说:宝贝啊,过来吧,现在妈妈这边病治好了,你可以来吃母乳了,很香甜的。这个时候小孩子虽然很饥渴很饿,但是他之前因为闻过这个地方有毒气,很苦,舔一舔好苦,很长一段时间不吃了,所以妈妈让他吃他也不吃。然后妈妈就告诉他说:为什么前一段时间不让你吃,怕你吃啊,是妈妈故意的用很多苦的东西涂在这里,是为了让你专心地服用医生给开的药方。那么现在,这个医生开的药你也吃完了,你看你的病也好了,所以现在一切都可以恢复正常了,相信妈妈吧。这样孩子就懂得了,慢慢地就恢复到过去的这种生活状态了。

【善男子,如来亦尔,为度一切,教诸众生修无我法;如是修已,永断我心,入于涅槃。为除世间诸妄见故,示现出过世间法故,复示世间计我虚妄非真实故,修无我法清净身故。】

接下来佛陀就说:善男子,如来也是这样的。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挺简单,其实也挺深刻的,因为它是一个比喻。

说如来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修无我之法。一切众生为什么痛苦烦恼啊?就是因为我执炽盛,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总希望别人顺着自己的心意来,谁都来为我服务。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希望全世界都爱自己,所有的资源都涌向自己,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最幸运的,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美貌的。几乎每一个众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佛陀为了度化这些以强烈的我执为中心的众生,为了让众生能够修无我之法,永远断除掉我执之心,为了让众生能够入到如来所入的涅槃解脱境界当中,为了除掉世间的各种妄见——这个世间充斥着很多的学说。

过去电子图书不盛行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书店很多很多,除了新华书店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书店,世间的这些书里,各种各样的见解都有,有的智慧一些,有的简直就是邪知邪见,但是非常的丰富多彩。很多在佛看来都是妄见,虚妄之见,为什么呢?普遍著相,因相而生,讲的都不是究竟了义,在佛看来,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但有言说,皆无实义。都是在白费功夫,白费墨汁,白费纸张。

在佛看来,世间的学说虽然多,但很多很多都是妄见,不是真知真见,跟实相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很多众生也对实相没兴趣,所以为了纠正众生的我执;为了断掉众生种种的邪知妄见,所以佛陀就示现「出过世间法」,就是给你找到一条道路,好像很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修行方法倡导的思想内容好像跟这个世间的言论都是完全不同的

刚学佛的人会感觉佛法很特别,它跟很多的哲学都不一样,跟世俗人所依恋的很多这些五欲六尘都不一样,它是背离五欲六尘的东西,是很特别的。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要纠偏的原因。我们上节课也讲过跷跷板的一端太过沉重,另一端就要猛加重量,要纠偏,为了纠偏就这个样子。

所以佛陀就示现出出过于世间一切法的一种思想和智慧,让你感觉很特别。很特别呢,它也不是说完全地孤立于世间法,佛法不是说只有出世间法,大家是了解的,完整的佛法是世间法加出世间法,善巧方便法加究竟了义法。可以说只要是著相,全都是善巧方便法;只要让你离相的,认识到相的本质、相的根源就是究竟了义的说法。所以说完整的佛法,包括世间法加出世间法,你不要以为佛法只有出世间法,错的。其实也涵盖着、包纳着世间法。

同时佛陀说:「复示世间计我虚妄非真实故。」同时,很多佛经内容跟你讲的是什么?你那个「我」不存在。你的「我」在哪里,找一找,找半天找不到!我很痛苦,师父我很痛苦。师父说你把你的「我」给我,我给你治一治啊。这个人找半天找不到,现不出来,不知道「我」在哪儿,那它不是虚妄的吗,对吧?佛陀问阿难,「心」在哪啊?你说眼睛能看到「心」,能知道在哪儿?七处征「心」,找到这里,找到那里,「心」不存在!你以为在的那个「心」竟然不存在,你说我「心」里很想你,你的「心」在哪?你找不到,虚妄。一旦意识到「我」「心」都是虚妄的时候,你还执著吗?立刻松绑了,是不是?

「非真实故」「我」,你以为存在的这个「我」其实是空的,是非真实的。就这样修无我法,你就能够获得清净之身。基本上断除了烦恼的师兄就已经获得了清净之身了。

【喻如女人为其子故,苦味涂乳;如来亦尔,为修空故,说言诸法悉无有我。如彼女人净洗乳已,而唤其子欲令还服;】

佛说:因为佛陀在讲法的初期,看到众生相太严重了,我执太深重了怎么办呢?一定要跟他们批判这个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别执著了,你那个「我」也是空的,「色」是空的,「受」、「想」、「行」、「识」都是空的,打碎你的这种执著。这个目的就是让你不要陷在相里边了,要出来、出来、出来。然后一再跟你讲,一切法无我,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给你讲这个,这些东西是讲给谁的呀?是讲给那些著相的众生。

就好像这个女人为了让她的孩子顺顺利利地服用医生开的药方,不要总是迷恋妈妈的母乳,怎么办呢?在自己的乳房上涂满很苦涩的像毒液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好苦好苦的味道,孩子一闻就摇头。然后孩子没得吃,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吃饭的年纪,还很小,那就只能吃医生提供的这个东西,酥啊,乳啊,石蜜啊,吃这个药,药吃完的时候,孩子的病也好了,然后妈妈就开始恢复母乳喂养了。

如来也是这样的,在纠偏的过程中他可能怎么做?以偏纠偏。这里就提示我们一点,说「一切无有我」,「无我」本身就是以偏纠偏的一种偏,它并不是宇宙的真相。无我本身并不是宇宙的真相,它是以偏纠偏而产生的一个药方。那什么是宇宙真相啊?、「乐」、「我」、「净」。也就是说你对于事物的否定,并不是最终目的,你否定了一切事物,你肯定在否定背后有一个肯定的东西。你说「无我」,那有什么?你说一切无我」,「诸法无我」,一切无常的,那一定有一个常」和「我」,一定有一个固定的东西。不然你否定了,你否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所有的否定都在助推出一个肯定。肯定的是什么?是你的「真我」(常、乐、我、净的我),是真我佛性啊,它是真的存在的。所以在这里又可以纠正很多佛弟子,因为很多佛弟子把「无我」挂在嘴边,「无我」不是用在所有地方,对于执著「我」的人你可以用,对于我都已经空掉的这批人,你不需要再跟他谈「无我」了,谈了就成废话了,不需要再去谈,他已经没有,他已经空了。所以我们讲法,对着有需要的人讲,这个不需要听的人,你也不需要跟他说。所以说,嘴巴为什么存在,因为耳朵等待它存在,耳朵需要它存在,所以嘴巴才存在。如果耳朵不需要听了,那么这个嘴巴也不需要说了,是这样子。所以佛陀说不要以为「诸法无我」就是佛陀的究竟了义了,错!究竟了义是什么呢?「如来藏」

【我今亦尔,说如来藏,是故比丘不应生怖。如彼小儿,闻母唤已,渐还饮乳;比丘亦尔,应自分别如来秘藏,不得不有。】

佛法的究竟了义最终要落实在哪儿?落实在如来藏」这里。一个人讲佛法讲了半天,一定要让你感觉他不是在否定一切,无这无那,空空空,这样就很消极了,一个人生命存在的动力都被你给消灭干净了,那就错了。佛法讲到最后要落实到那儿?「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真如」,「法性」,「一合相」,「自性」,就是这里。落实到这里就讲对了。落实到空无、虚无那里就错了。所以说当你听到「如来藏」这三个字,所有的比丘不要心生恐怖,不要想:佛陀不是说一切诸法无我吗?不是说空吗?都说了空了怎么又来一个「如来藏」呢?其实如来藏本性就是空,它的存在状态就像空一样,到处都在,你又看不见。如来藏本体的状态其实就是空字,就是空的含义,你不要觉得明明是空,明明无我怎么又出来一个如来藏,又出了一个常、乐、我、净。无我是讲给那些初期的修行人的。有「我」、有「真我」、有「佛性」,是讲给那些即将成佛的菩萨们的。

所以说比丘「应自分别如来秘藏,不得不有。」佛陀说,比丘们,你们要知道,当我把「如来藏」亮出来的时候,你们要知道我们学佛的佛弟子越学越有动力了,我们有个生命支柱——「如来藏」。是一切的源头,万物生於祂,你将归于祂,祂也就是你的真心。你说灭了妄就见真了,见了真也就是如来藏那个本体、本性,见到那里就算是你觉悟了。

所以说真正的佛弟子绝对不会沉空守寂,绝对不会冷漠麻木,在生活中绝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是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遵守道德准则的、善良的君子,而且非常有智慧,这才是佛弟子。任何冷漠的人都不是佛弟子。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实无有我。何以故?婴儿生时,无所知晓。若有我者,即生之日,寻应有知,以是义故,定知无我。若定有我,受生已后,应无终没。】

然后迦叶菩萨就对佛说:我感觉好像还是没有我,我还是不明白,师父,因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你看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好像没有我,你跟他讲什么他都不明白。如果说婴儿有我,就说有个真我的话,他应该出生的时候就什么都明白呀,但是很多婴儿生下来像个小白痴、小傻瓜一样,什么都不明白,就知道哭啊,闹啊,吃啊,喝啊这些。吃饱了,喝足了,就排泄,就睡觉,就知道这些事。如果真的有佛性,为什么婴儿不是生下来什么都知道呢?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师兄都了解,虽然有佛性但怎么办?被覆盖了,被覆盖住了。这个记忆被冲刷干净了,入胎之迷迷掉了,忘记了。就像一个人本来非常聪明,是个博士,或者是博士生导师,非常聪明,已经是大学教授了,但是一场重病下来失去记忆了,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每一个婴儿降生就好像失去记忆了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并不代表他的佛性丧失了,只是记忆丧失,佛性还是有,还是找得回来的。所以说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世间的时候不也是以婴儿的身份出现于世间,慢慢长大,然后又学的知识和智慧越来越多,慢慢的也走过一些弯路然后又成佛了,是吧?所以说修行就是在找回你的记忆。

有的师兄又在QQ群一再地问说,本来是佛性,本来都是佛,怎么就迷了呢?这个问题在《楞严经》里有一节课,富楼那尊者问过的,本觉妙明怎么就突然生起妄了?这是没理由的。就好像你本来在这儿一个念头都没有,突然的念头就来了,谁让你来的,谁让这念头来的,你也找不到为什么它就来了。无明无明,最初的无明妄动它是没有原因的,找不到那个原因。你可以理解为,从相上讲这是宇宙能量的运作规律,静极则生动,总是一念不生那不就僵死了吗?所以静极生了动,无明妄念就产生了。这个问题是无数师兄在修行的不同阶段,一再在问的一个问题。我们就再重新回答一下,你就理解为静极生动就可以了,静极生动。因为宇宙是活泼泼的,它不是僵死的,如果僵死了也就没有我们了,对吧?因为它是活泼泼的,所以它不可能永远地保持在一种状态当中。

「以是义故,定知无我。」迦叶菩萨随顺众生说,真的有佛性常存吗?我看着婴儿一出生就失去记忆了,感觉好像没有那个真我吧?要真的有那个真我,「受生已后,应无终没。」要是真的常、乐、我、净的那个真我是恒常的,为什么我的生命会消失掉呢?我为什么不永远活着呢?常、乐、我、净那个真我要是恒常的,为什么我又看到相上的生灭呢?如果它是常住的应该就不会再变坏了呀?性上是一,相上在变。性上是没有变,就好像水,氢氧离子的组合,二氢一氧组成水的这个基本的化学成分它是不会变的,但是水的形态是各式各样的。除了说固体、液体、气体的这个形态上的区分之外,颜色上,酱油,醋,这些也都有颜色上的分别,还有酒,红酒,鸡尾酒,各式各样的分别。不要总盯着相,众生还是习惯于盯着相,众生的问题都是就着相来发问,当然离相就没问题了。

【若使一切皆有佛性是常住者,应无坏相。若无坏相,云何而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及旃陀罗、畜生差别?】

迦叶菩萨还是在相,代着众生在提问,就说要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且佛性常住。佛性,大家都有,如果还一直保持不变的话,那么都是佛,永远是佛,为什么还有什么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旃陀罗这些种制度上的差别?甚至还有畜生道种种的差别?本来都是佛,怎么就产生了差别?为什么有差别?心不同。世界就是心的幻化,心不同所以幻化不同。

大家现在应该都能解释这些问题了,所以我们看很多师兄在课下问问题,那么大菩萨、大阿罗汉在课上、在经文里也在问问题。所以问问题的师兄,不应该遭受批评和抵制,现在有个别师兄觉得烦了,怎么师兄们问题那么多,他有点烦了。你这种心态你想一想对不对?经文里你看看,迦叶菩萨明明什么都懂,他一直随顺众生帮着问各种各样的,甚至有一些刁钻刻薄的问题,但是佛陀一点都不烦,继续再讲讲讲,讲给谁听的?讲给未开悟的众生听的。所以说大家永远不要讨厌问题,有问题才有进步的可能。其实我个人蛮喜欢大家问问题,只要我有时间,我会一一的回答。那么我也相信,同一个问题你抛给这个老师,或者抛给其他老师,抛给其他师父,你得到的答案有可能是有差异的,甚至有可能完全相反,这绝对有可能。就好像大家鉴宝,鉴定同一个瓷器,十个专家出来三四种答案,这不是很有可能吗,对不对?很有可能,很正常,也是角度不同导致的。那么你愿意相信哪一个?问题不是谁回答的对,你问的这些人你肯定相信他们都有回答这个问题的能力,那最终谁来决定你选哪个答案?是你自己。你愿意相信哪个答案,你感觉哪个对。所以大家都意识到,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心中,所有的准则,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内心自己设定的准则。(我感觉对,我就信,我感觉这个师父讲得好,我就听,那个师父别人再怎么说好我听不进去)对不对?每个人都是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你的「我」又在哪儿?想一想。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的「我」在哪儿呢?然后你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时候我执就不见了。那些爱抱怨爱生气的师兄,一念之间你就可以回转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生气?他不听「我」的了,对「我」不好了。我还是在维护「我」,那个「我」在哪儿呢?一问,立刻空了,「我」在哪儿呢?所以这个方法很适合用来消除嗔怒、抱怨。我看个别的师兄嗔怒、抱怨的习气还是很盛,在外界一些助缘的触发之下可能就会显现出来,所以你要多问自己:那个「我」在哪儿呢?今天的课就是这个主题:「我」在哪儿?大家都想一想。

今天,我感觉「我」很幸运;又有一天,我感觉「我」很不幸;又有一天,我感觉「我」进步了;又有一天,我感觉「我」退步了。有的人是「我」喜欢的;有的人是「我」讨厌的;有的人是「我」信任的;有的人是「我」怀疑的。我每天都生活在「我」里面,一切一切的思想行为和情感都围绕着「我」,「我」是一切的根源,但是这个加引号的「我」,它在哪儿呢?它是什么?它在哪儿呢?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22.html

“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68课·我在哪儿?|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8

第278课「文殊师利,若菩萨不行色空是菩萨行,不行色不空是菩萨行。何以故?以色自性空故。如是菩萨不行受想行识空,不行受想行识不空,是菩萨行。何以故?心意识不可得故。」——《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后分》部分。【阿难,我入涅槃,如转轮王经停七日,乃...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2

第262课「无明自性本是无 藉众缘力和合有于一切时失正慧 故我说彼为无明行识为缘有名色 六处及触受随生爱取有缘生老死 忧悲苦恼恒随逐众苦恶业常缠迫 生死轮回无息时本来非有体是空 由不如理生分别我断一切诸烦恼 常以正智现前行了五蕴宅悉皆空 求证菩提真实处」——《金光明最胜王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讲了阿罗汉的特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经解脱于轮回了。接着佛陀说:【如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就是说辟支佛也跟阿罗汉一样,也已经解脱轮回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接下来讲:【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罗...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1 | 涅盘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各位尊者、各位菩萨: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大般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告诉我们:修行人修得了「四加行」之位,慢慢断了烦恼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证得初果的这些众生就好像恒河中的鱼出离水面,安住水面遍观四方。遍观...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上节课,佛陀讲「佛性即是中道」,还没讲完。【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何以故?离善思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佛陀说:迦叶,我有的时候也讲,佛性指的就是「内善思惟」,就是内观,向内看。观照你的心念,保...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又再一次地坐在水晶莲花上的本师面前。很高兴,很多师兄也都坐在这里了。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五卷——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三。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这一卷的内容跟第三十四卷息息相关。【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云何名因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