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60课·时机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739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

一首曲子有非常高的音,也有非常低的音。非常高的音,引你往上升;非常低的音,按压着你下降。

在「相」的世界来讲,佛倡导大家超离于五欲六尘,你会有一种轻飘飘的往上升的感觉;那么魔倡导你沉溺于五欲六尘,让你往下降的。从维度上也是如此,你作的恶越多,你所下到的维度越低。所以很多宗教都说:行善的人呢,能升天;作恶的人呢,要下地狱。真正的善是能让你的心灵宁静,而恶让你的心不宁静。在恶里不能说就完全没有快乐,但是在恶中强烈的快乐,紧跟着另一面就是强烈的痛苦。在恶当中,二元性显化得更为明显;一个经常行善的人,在他这儿二元性就不那么明显。

种善得善果,善总是让人安宁和舒适。在恶人那里,对别人强大的伤害,终归化为对自己的伤害。可以讲,其实恶人他是需要有强大的耐受力,他必须承担这种雷电和霹雳般的二元性的、强烈的感受。人为什么会作恶?为什么会行善?都是因为人在善或者恶里找到了某种快感,这种快感让他感觉舒适而快乐。人在做选择行恶或者行善的时候,会本能地根据自己的快乐在哪里,去做选择。善人做善,他很快乐,所以他就选择做善了;恶人行恶呢,他本能地快乐,那是一种邪恶的快乐。法国作家雨果讲:「黑心人自有黑幸福」。如果你有清白的良心,可能你的幸福来自于清白、净洁、无瑕。你如果是黑心人,心里全是染污,那么你的快乐、你的幸福也来自于染污。就是这样子!

同时我们也看到,众生无论是行善还是作恶,他往往有一定的惯性。学《楞严经》,看到众生轮回的根源,我们就在慨叹:一次又一次各种轮回的形式……行恶或者行善都有惯性。这个作恶多端的人,比如说一念嗔心下了地狱;在地狱里,这个债还得差不多,往上生到饿鬼道;然后再往上生到畜生道去还债。在这期间,它相对于它那一道周围的这些众生而言,它往往也是恶的,这种行恶确实有一定的惯性。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它恶极、苦极,因为它恶到极致,然后苦到极致,下到无间地狱,尝尽了苦,然后终于不想再苦了,就觉悟了。所以魔王波旬最后的觉悟,就是因为他恶极,所以苦极,觉悟了。极端总是带来极端的感受——极度的善带来极度的感受,极度的恶也一样会带来极度的感受。

那么善极的人会不会也行恶呢?站在源头讲,有的时候我们不说他是行恶了,说他去体验、补足自己所缺乏的某一些功课。你要是跳出「相」(二元)来看,无论是善还是恶,它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相」里面讲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想做正义者,都想做英雄;跳出「相」去,你所做的判断跟你在「相」里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法华经》里讲,屡次都要杀死佛陀的提婆达多(是阿难的哥哥、佛陀的堂弟),佛陀还不怨恨他,因为佛陀看到:在过去世无量劫前,提婆达多曾经是一个仙人,教过自己很多东西,甚至佛陀之所以能明白什么是「六度」,之所以能长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过去世的提婆达多所赐。提婆达多过去世曾经做过正面的角色,但是后来,在无数世与佛陀的瓜葛当中,也曾经受过释迦尼佛过去世的伤害。所以反过来,他又讨债,所以佛陀丝毫不怨恨。

在「相」的世界里,一切一切的众生,甚至佛菩萨,都要遵循这个因果律,这是游戏规则。《法华经》里也讲,提婆达多虽然很恶,但是未来世他也修成佛了。这里讲了:虽然作恶有惯性,但是不代表永远不变,物极而必反!当你跳出「相」去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对于「相」里的佛呀、魔呀,你只是明了,但不会过于执著,因为过于执著就是你在著相的表现。如果执著过火了,其实这是一种很糟糕的修行。

我们讲:我们要做正义的英雄。有的时候显得很入戏,但你一定要意识到——你是在戏中、在梦中!不要因为魔王的存在,气得你都睡不着觉了。个别师兄嫉恶如仇,因为魔王如此地讨厌(波旬如此地谤佛),然后气得他都睡不着觉了。这就有点过了。你要一直意识到:我们在梦里、在戏里!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佛弟子,如果你陷入得很偏激,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愤青,虽然你很正义,值得歌颂,但你又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了!佛弟子是在超离当中、超然当中。在「相」里选择一个立场来站着,这是我所选择的立场而已,他明白这是一场戏。所以千万不要粘著于任何事物,甚至不要粘著于佛和魔的对立。你偶尔入戏玩一玩是可以的,因为「相」的世界确实是菩萨的一个游乐场、一个训练基地。玩是可以的,也可以玩得很认真,但始终不要偏离这个「玩」字。你一偏离,你跟一般的凡夫有什么区别呢?《金刚经》全忘了,是不是啊?

接下来看《涅槃经》第七卷里讲的:

【若有说言:佛在舍卫祇陀精舍那梨楼鬼所住之处,尔时如来因婆罗门字羖羝德及波斯匿王,说言比丘不应受蓄金、银、琉璃、玻瓈、真珠、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珂贝、璧玉、奴婢仆使、童男童女、牛羊象马驴骡鸡猪猫狗等兽、铜铁釜镬、大小铜盘、种种杂色床敷卧具、资生所须所谓屋宅,耕田种植,贩卖市易,自手作食,自磨自舂,】

佛陀告诉迦叶和在座听经的所有人,说:佛陀一直不会主动地倡导出家众去累积「八种不净之物」。魔王会千方百计地跟你讲,这是佛陀讲的,佛陀允许的。因为大家都信佛,信「佛」是三界至尊。以「佛」的名义,魔王总是在说这说那,因为他以自己的名义没人听他的。都知道佛好,他就以「佛」的名义讲话。所以一个人如果太有名气了并不是好事情,他的名声就容易被滥用。有的时候法师本身没有太大过失,反而他下面的弟子滥用法师的名声,结果搞得一败涂地。

佛陀所不倡导的,大家都知道了,不倡导比丘们受蓄什么金银、琉璃、玻璃、珍珠、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珂贝、璧玉、奴婢、仆使、童男童女、牛羊象马这些,还有驴啊,骡啊,鸡啊,猪啊,猫啊,狗啊,这是不允许,不倡导比丘们去受蓄的。也就说,出家人最好不要养动物(不要养宠物)。为什么呢?你只要养了,你就要对它负责,你就有了牵绊。只要你修行功夫不深,它就一直在牵绊你,影响你修习佛法,所以最好是不要养。但不代表不救助,有的时候你可以资助,比如说有人去蓄养流浪猫啊,流浪狗啊,你可以资助,但你不要去养。

但是,如果有一只狗跑到庙里就不走了,那这个庙养不养呢,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个年代跟佛陀那个年代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庙宇里跑来几只狗,打死也不走了,就在这儿了。可能这狗,不是菩萨化现的,是前世造了业,今生觉悟了,一定要学佛,就是赖着不走了。那养不养了?就要养了。然后让它们在这里听一听晨钟暮鼓,听一听钟磬声,听一听僧人们的念经、念佛的声音,对它们来讲也是很好的嘛!所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经文并不是很死的,但是大家要了解佛陀的倡导,他是出于什么心,他是怕你贪著而不自由。

过去有一个故事就讲:喜马拉雅那边有一个古代大师收了个徒弟,这徒弟修得还可以,到了保任阶段了,下山了。下山后,一开始收养了一只猫,后来又遇到一个女人。他就想:我一个僧人要打坐的,没有办法照顾猫,那再把这个女人收养了吧,让女人去照顾猫。时间久了,不幸跟这女人生了孩子,又要养猫,又要养孩子,慢慢地到最后不得不还俗了。呵呵,没办法,入「相」入得太深是不好的。所以大家要适度地入相,甚至在你很入戏的时候,你要意识到:我很入戏,但这一切还是梦里的事情。我在很入戏地跟魔王波旬对抗,但是这依然是在戏里!要意识到这一点!

佛陀不倡导出家众蓄养这些东西,也不倡导出家众自己做食物吃,不倡导出家众累积各种各样精美的卧具、家具呀。也就是说,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房宅屋舍,耕田,做生意,这些都是佛不倡导的。佛甚至也不倡导出家人自己种地自己吃。在你修行功夫还很差的时候,你只要拥有就会执著,就会使你退失道心,所以最好是不拥有。

【治身咒术,】

有的僧人迷恋咒术,总是去谈论咒术,可能个别时候有法师也总是跟你谈论咒术。如果他不谈别的,只谈咒术,他也陷在「相」里了。他说念这个咒可以起到这个功效,那个咒起到那个功效。如果这个法师忘了佛陀的根本意是觉悟的话,他让众生都迷恋咒术的话,这个法师也是不究竟的,他陷在「相」里面了。大家要心里有数:咒术不是说不可以用,在「相」的世界里是可以用,但你要意识到这是梦、这是戏!所以讲咒术给你听的法师,你要看他是不是有讲一些大乘了义经典给你听?如果他整天只讲咒术的话,这样的法师也不是可以作为最终依止的。因为佛陀讲「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跟你讲觉悟的这些大乘究竟了义经典或者讲大乘究竟了义经典的法师,才是可以作为最终依止的。

【调鹰方法,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非男非女,六十四能,复有十八惑人咒术种种工巧,】

让你在「相」里沉溺的一切所谓的高人哪,所谓的名师啊,只要是让你在「相」里沉溺的,你都要远离!有的人在世间教给你怎么样去训练一只老鹰(训练雕),或者我教给你怎样训练狗啊;我教给你怎么样看星相啊,我告诉你怎么样占卜啊,生男生女呀;或者我告诉你,做这个梦代表什么意思,那个梦代表什么意思,是吉还是凶啊;看看八字吧,给你测测名字吧;或者你所需要的一切工巧(就是社会上所需要的各种技巧),他讲给你听,让你沉迷在世间的俗事当中。

【或说世间无量俗事,散香、末香、涂香、熏香,种种华鬘治发方术,】

或者跟你讲怎么样玩香,怎么样制作香……你看看:他也是在「相」里,总之都是在「相」里。或者怎么样养护你的头发呀,或者是怎么样去压榨香油啊……就是一切一切。世间的这个神人哪,高人哪,名人啊,名师啊,大师啊,只要他玩的都是「相」里的事儿,大家注意啊:这样的人都是不可以作为最终依止的!

并非说你不可以跟他交朋友,可以交流了解,但是你要心里有数:我要的是什么?觉悟!我不是一直在这个戏里玩,出不去。我要的是觉悟、觉醒,要从梦中醒来。这个最重要!你在梦里做千万亿劫的梦,那毕竟是梦,醒来其实什么都没有。你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相」里,耗费了那么长时间,划得来么?划不来的。所以下面就《涅槃经》第七卷这里面讲的,就是世间人所迷恋的这些事,「相」里这些事,其实佛陀认为都应该远离的。

【奸伪谄曲,】

有一些人更要远离,什么样的人呢?就是不实在的人、不诚恳的人,总是爱说假话的人。孔老夫子也告诉我们:「巧言令色者,鲜矣仁」,一个人要是总是花言巧语,那他的真诚心其实很少,不一定是值得信赖的人。我们看生活中那些老实人,有的往往不擅长讲话、不擅长表达,但是他一颗心完全赤诚在这里,甚至可以掏出来给你看,你让他说谎他都不会,有这样的老实人。但是那些非常擅长谄曲、谄媚巴结的那些人(你听着假模假式的这样的人),你要小心!

【贪利无厌,】

还有一些人你要远离,是什么样的?贪求名闻利养的人,贪得无厌的人,你要远离!这个世界很有意思,我们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看那个贪求名闻利养的师父呀,他周围聚集的弟子都是类似的性格——都是贪求名闻利养的;那个清白、质直的,可以为了心中的真理付出自己一切的这样的师父,他周围的弟子也都是这样的性格——为了真理可以粉身碎骨,无私无欲地奉献。绝对的!你可以去观察。也就是说恶人周围招引的全是恶人,善人周围招引的也都是善人。

释迦牟尼佛,他是古佛再来,一次又一次地化现于世。大家知道吗?魔王波旬也是古魔再来,也一次又一次地还是化现为魔,他就搞破坏、捣鬼。电视剧、动画片里那个反面角色,一招不行又出一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也真的是很执著。恶人有时候执著的那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屡战屡败,还屡败屡战!每次都失败了,然后他又回来又搞破坏。这恶人挺有意思的!你要远离那些贪求名闻利养的人,因为他会让你变得也是这个模样。

【爱乐愦闹戏笑谈说,】

「爱乐愦闹」,就是喜欢在人群扎堆、嬉笑的这种人。「嬉笑谈说」,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的这些人,心灵空虚,他就没有办法一个人待会儿,静不下来,他必须找人陪着他玩。这样的人你要远离,这样的人比较浅薄,内心比较空虚。

【贪嗜鱼肉,和合毒药,治压香油,】

「贪嗜鱼肉」的人,这样的人其实也要远离。就喜欢吃鱼肉,推而广之,可以吃各类肉。特别爱吃肉的人,其实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佛陀跟弟子讲的。因为真正纯正的佛弟子,他会不吃肉,他会响应佛陀的倡导。佛陀跟各位比丘讲,你们即使托钵要到了肉啊,也要洗得没有了肉味,甚至连钵也没有了肉味,再去吃。要谨慎,不要吃这个肉,很腥的。他跟出家众这样讲。

但是有一批人就是爱吃肉,那不可能在一起生活;生活方式差异太大了,你没有办法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我不吃葱蒜,他偏爱吃葱蒜;我不吃肉,他偏爱吃肉,你早晚要分开。除非你已经成为维摩诘居士了,那就不用分开了;如果你不是维摩诘居士的话,早晚要分开。

关于吃肉、吃素这个事情,一直是佛门比较敏感的话题。记得前几天在三号院一个师兄(他是在美国生活),开玩笑地说:吃素就一定高尚吗?我就开玩笑地反问他:吃肉的应该更高尚吗?(如果吃素的不高尚,那吃肉的应该比吃素的还要高尚吧?)说实在的,吃素跟高不高尚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为什么呢?因为吃素的原因很复杂。一个人为什么吃素?很多原因。很常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比如一个老板最近发福了,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检查,糟糕了!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医生跟他讲,你一定要减肥呀,你不能再吃肉了,你看你这个「三高」啊,你再吃这命都搭进去了,不能再吃了!要吃素,要运动!从此以后,他坚决不吃肉了,而且比一般人都要坚决。他高尚吗?谈不上。他是为了自我保护,为了自己的健康而吃素的。

有一批人像我这样——生下来就不爱吃肉。有一次聚会,一个朋友一定让我尝尝螃蟹的腿。我看他从那个硬壳里挤出螃蟹腿给我,看到那样子我就不想吃,周围人都在起哄,说:你一定要尝一尝!尝之后,你至少知道是什么味道了,以后就选择不吃。我说好,我放到嘴里,其实很想吐的,到最后还是吐到纸巾里了,本能地吃不了。然后吃一下盘子里的小花生米,感觉好香、好好吃;觉得螃蟹腿这些东西还不如花生米好吃。这证明过去世就是素食动物。小兔子爱吃胡萝卜也一样,你能说小兔子高尚吗?谈不上!它是本能的不爱吃肉,只吃素,也谈不上高尚。

还有一类师兄可以讲是高尚,就是这类师兄看到了一些视频,或者亲自去了动物饲养和屠宰的场所,看到了这个惨状啊,这些动物实在是太可怜了!悲心大发,再也不忍心吃了。看到肉就想起来那个被杀害的众生,他就吃不下去了。这一类可以讲是高尚的,是善良的。

还有一些佛弟子是怎么不吃肉的呢?学佛了,知道佛不吃,知道《涅槃经》里,佛也倡导大家不吃。学《涅槃经》之前,都以为是梁武帝这个皇帝在搞鬼,学了《涅槃经》之后知道,原来是佛陀的倡导,梁武帝被冤枉了。佛陀倡导大家不吃,《楞伽经》《楞严经》《梵网经》那么多经都倡导不吃,他慢慢地就戒了。由吃肉变成吃三净肉,慢慢地,三净肉变成假的那种人造肉(仿真肉),慢慢地过渡,越来越素。所以说吃素的情况有很多种,原因不同,所以你不能说吃素就一定高尚。

那吃肉就一定不高尚吗?我们也不能这样讲。你要说吃肉就一定不高尚,那所有老虎、豹子、狮子都不高尚了?不能这样讲。有些众生因为他过去世不一定是哪一道的,他今生对于肉是很贪恋的,他是无法抑制的。但是他今生能投胎为人,大家可以想象,他付出了多么强大的努力才投胎为人。因为业障的原因,他无法断除肉瘾,你也不能讲他就一定不高尚,因为跟过去世有关系。还有一些地区的这些众生,他生活的这个地理位置就决定蔬菜是很少的,肉是很多的,从小吃着长大的,你也不能讲他就一定不高尚。所以我相信,凡是正信的佛弟子,都能意识到吃素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并不单一,所以说吃素不一定就代表你绝对的高尚。

我们也在生活中见到过一直吃素的冷漠无情者,也见到过一直吃肉,但是热情四射、到处去奉献的像菩萨一样的人。在失火的时候,有一个人冲进火海救了很多人,到最后都牺牲了。他是一个肉食者,但他救了很多人。这边失火了,那个吃素者吓得跑得远远的,连这个119号码都忘了打,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常见。吃素就一定高尚吗?吃肉就一定不高尚吗?不是这样子的!

不要就着表面的一时一地的「相」来做评判。因为每个人的修行程度不一样,对于佛法了解的信息有多有少,再加上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一样。都是佛弟子,有的想成菩萨,知道一切菩萨绝对不吃众生肉,那他就能够很好地把控好自己的嘴。有的人学佛只是为了了生死,念念佛去极乐世界。他没有更高要求,他也没想过此生成为菩萨、成为佛,他觉得我只要死后不受苦,我去极乐世界就行,他就吃肉。所以倡导我们周围的这些师兄们,不要因为一个人吃肉就排斥他、贬低他,就自以为我吃素就很清高。不要这样子!

你要真的松了、空了你自己的心,完美得像虚空法界一样包容一切事物的不同——一切事物都在存在,但是都不同。你要包容:苹果是苹果,不是土豆;土豆是土豆,不是橘子……你要包容它是它,你的心才真的大了。在这个世间,如果你还在排斥任何的事物,实际上你真的没有空掉。虽然我们在就着经文讲经文的时候,提到魔王波旬这个样子、那个样子,那是提醒大家注意:我们如果选择做佛弟子的话,要知道什么样才是佛弟子,不要一不小心就帮了魔了。让你不要站错了队伍,并非是说见了魔王波旬我就想方设法地杀死他、害死他。你这种心呢,又过于著相了,是不是?见了魔,你心里有数,敬而远之。就是说你修到「小我」空掉了,见了魔,知道他不对,我敬而远之。这是对的!你见了他,恨不得想杀死他。这种嗔心会给你带来不好的果报,大家要了解。

【捉持宝盖及以革屣,造扇箱箧种种画像,积聚谷米、大小麦豆及诸果蓏,】

继续看,佛陀肯定不倡导大家去累积这些宝盖呀,皮鞋呀,什么扇子呀,箱呀,箧呀,或者一切的画像啊,什么名人字画啊,一切这些东西或者粮食、谷米的大小麦豆啊,瓜果什么的……佛陀不会倡导你去累积。但是魔啊,他会倡导你去累积这些东西。

【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及诸女人,】

佛不会主动地亲近国王、王子、大臣,也不会主动地亲近女人。佛,他超离了一切,对于一切不执著。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是憍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去主动亲近佛,大家注意:不是佛去巴结国王。佛陀就在这里,很安然自在,是国王来拜见他,是这个样子。所以你作为出家众,你要想想,不要弄得自己很没面子,看到那是一个大施主,有权有势,我就巴结他。不要这样子,否则也太给佛陀丢脸了。我就在这里,只要我道行高,他自然就来了。这里花开了,蝴蝶、蜜蜂自然就来了。你去外求的时候,你是很孱弱的、是很不自信的,才去巴结别人,不需要这样不自信!

作为出家众,不要主动亲近女人,也不要四处地找漂亮女人,这是必须的。有的教法甚至跟你讲:我要双修,找一些明妃,要长成什么样子……告诉你长成这个样的女人,可以跟我进行双修。那都是魔王所为。大家要是看到有这种现象,速速远离!你未必直接跟他打起来,但是你要速速地远离!

【高声大笑或复默然,】

还有,出家众要有威仪(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佛陀讲,不要高声大笑,或者怎么样子。高声大笑显得很不庄严。私下里,僧人跟僧人们单独在一起聊到开心处,探讨佛法高声大笑也可以。但是要是有信众来了,你们要板着点儿,要有出家人的威仪在。要让信众去敬重你,不要感觉这师父怎么这样嬉笑怒骂的,奇奇怪怪的?不要这样子!

那有的人讲,这个和合二仙,他们不是也是高声大笑吗?有一些特例,你不能跟这些特例比。特例——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化现,你是文殊吗?你是普贤吗?差远了,是不是啊?或者有的人就直接跟济公比:济公说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他只知道这两句,不知道后两句。济公还说了「世人若学我,必将入魔道」。不要只学一个表面,看济公吃肉喝酒,我也吃肉喝酒。第一、你是济公吗?第二、济公还说了那两句,你听说了吗?第三、济公能吃进去死的,吐出来活的,你能吗?世间人有的时候就是很狂妄,给自己的喝酒吃肉找理由、找借口;就抬出了很多好像貌似佛法的东西,但实际上只是生搬硬套、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所以,都是多言妄语(打的都是妄语),结果果报很惨!

【于诸法中多生疑惑,多语妄说长短好丑或善不善,】

那么佛陀还不倡导什么呢?长短好丑,善与不善,就是说出家师父的好坏少评价,不要针对着人来评价。针对着现象来评价是可以的,说某种现象是不如法的,或者这个经是这个意思,你不能曲解成别的意思。就着经来讲经,就着现象说现象,是可以的。佛陀不倡导你背后讲人坏话。说这个法师,他不究竟,他没开悟;那个法师是邪师;那个法师怎样怎样……你要是把这个法师的名字讲出来,背后去说,这不是佛陀所倡导的,大家要注意啊!你可以批判现象,但不要针对人。

每个人都有他的隐私权,而且我们也知道,菩萨有的时候也是不得已犯戒。你也不知道他是真犯戒,还是假犯戒?他讲这个话是不得已而说,还是真的就不知道?还是知道而故意说?这情况很复杂。所以最好是背地里,不要特定地指着一个人去讲他的长啊,短哪,好啊,丑啊这些。这是佛的倡导,希望大家一起来响应,当然我醍醐也会尽可能地来响应佛的倡导。这个人是好是坏,很难讲。因为他对你好,你就觉得他好。他也可能对被值得供养的法师很差,是吧?一个人是好是坏,很难评价,非常难!他对你好,为什么?你们前世可能关系好,很亲密啊;他对那个人不好,是因为什么?可能是仇敌的关系。他是受了业力所转,所以对你好、对他不好,都是业力导致的,谈不上善或者恶。

【好著(妙)好衣,】

如果有的出家人特别在意他的穿着打扮:我有几套袈裟呀,那个师父的袈裟很漂亮,在哪儿买的?哪个信众供养的?……天天贪著这些东西,那不是真的出家弟子。

【如是种种不净之物,于施主前躬自赞叹,出入游行不净之处。所谓酤酒、淫女、博弈,如是之人,】

那么,还有一些出家人就更糟糕了,这就是魔王变的了——赞叹种种不净之物,然后喜欢到处去游山玩水,甚至还喜欢去添酒(就是喜欢去喝酒),喜欢去淫女所在的地方,或者喜欢去赌博的场所……

有的出家人都出家了,他也没有证出什么来,也没开悟,就跟着二祖学,说二祖还能去淫女所在的地方调心,「我自调心,关汝何事」?那里有小姐,我去那里,我去调我的心。你具备调心的能力了吗?开悟了吗?十善业道守好了吗,就去调心?就是自己给自己挂一个很高尚的名称,说:我去那个酒厂,我去这个赌博的场所,或者我去淫女所在的地方,我去调心,试炼自己的功夫。你还没开悟,保什么任哪?还没开悟呢,就去调心?

你其实就是贪于酒、好于色、喜欢赌博,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还说是在学二祖。你就是在诽谤二祖!所以,我们说什么事都可以做的是什么人?是七地、八地以上的大菩萨,人家什么事都可以做。那你是几地呀?登地都没登地,就跟人家学?

【我今不听在比丘中,应当休道,还俗役使,】

所以佛陀讲:这样的人自己贪淫好色,还说是佛的倡导之类的。这样的比丘,「我今不听在比丘中」,这样的人已经被我逐出门外了。一个还没有开悟的、还没有保任成功的出家人,如果去酒场、淫女所在的地方,这样的人已经被佛逐出自己的弟子,不是佛弟子了。你别看他穿着袈裟,已经不是了!所以说,这样的比丘要是佛遇见了会怎么讲呢?佛说:这样的比丘啊,我就让他停止修道了,你不要在这里修行了,你赶快还俗吧,赶快还俗!不然在这里把佛门的名声都搞坏了。

所以有的师兄一冲动就想出家,说在家障碍多,不好修,我想出家。你真想出家的话,你能守好出家人的种种戒律吗?守不好,人家也让你打道回府,让你还俗的。出了家再还俗的话,这面子上也过不去了。所以要仔细地考虑清楚,出家要理性,不要很感性、很冲动。当然很多寺庙呢,也是很明智的,说:你想出家啊?你先在庙里住一段,我先观察观察。这大和尚先观察观察你,差不多了,感觉你可以了,再给你剃度。庙也要为自己的名誉负责任的吧?你在这个著名寺庙这里出家了,出家之后很快就尽情地犯戒,那把这个庙宇的名声不也给毁了吗?是不是?人要有责任感,在家人忠于你的家庭,认真地履行你的工作,这是责任感;出家众好好地维护佛门的名誉,这也是你的责任。

【譬如稗䅎悉灭无余。】

所以说,佛陀讲:这些守不好戒律的出家人,我就让他还俗。还俗以后找份工,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在这儿混日子了!「譬如稗莠悉灭无余」,我责令有一些不适合出家的人还俗,就好像我在锄草一样。我种了这片庄,长了一些杂草,我把这些杂草都锄掉,确保庄稼能够更好地生长。

【当知是等经律所制,悉是如来之所说也。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有随顺佛所说者,即是菩萨。】

所以说,佛陀这里就告诉大家了,只要是倡导你不要贪著五欲六尘的,倡导你认真持戒的,这样的讲法基本上都是佛所讲的,是如来所说。但是魔讲的就是另一面了:让你贪著五欲六尘,让你尽情破戒这些。有的时候把这个破戒描述得很高尚。因为赞叹淫欲的话,大家都知道我是魔了,我不能赞叹淫欲,怎么办?我要跟弟子讲,这是最高超的秘法,一般人我是不教的(二般人、特殊人,才有幸得到这个秘法)。

这秘法其实也是双修,但是他说这是最高的秘法,一般人得不到的。他这样讲,就让你以为这个事还很高尚。明明淫欲这个事情是很很低劣的、很污秽不堪的,对于佛弟子而言。如果他直接赞叹淫欲,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他是魔了。所以,他就乔装打扮一下这个淫欲,说:空性和智慧要相结合,或者说慈悲和智慧相结合呀,「空、明、乐」相结合呀。双修,这个代表什么、那个代表什么,一结合是什么结合了。他就给它挂一个很高尚的名词去形容。事还是那个事,就是乔装打扮,包装得很精美,位置推崇得很高。哎呀,好像你能跟我双修一下,你简直是所有女弟子中最幸运的一个女人!你是空行母啊,你是明妃啊,你比一般人都强啊!你看这个人有幸跟我双修,她很光荣的!魔王是搞这一套的。

所以大家要了解,不管他怎么样去赞叹,怎么样去乔装打扮这个淫欲,它就是那个事情,不是别的事情。所以这都是魔的说法。大家要学会判断。佛陀永远、永远、永远不会赞叹淫欲,也不会乔装打扮淫欲,说双修是无上妙法,是无上秘法。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的时候故作神秘,他是想吸引你。有什么神秘的?佛陀把一切微密的经典都讲出来了,都大白于天下,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他故作神秘就是在捣鬼,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所以说,所有那些赞叹淫欲的,赞叹五欲六尘的都是魔。大家注意,你要是跟他在一起,你就成了他的眷属了,就成了魔子魔孙了。你要是随顺佛的话,就是菩萨。你自己选择。自己魔心未退的人总是会上了魔的当,因为他自己就有那个种子,有淫欲的种子,容易被勾起来。

【若有说言:菩萨为欲供养天神故入天祠,所谓梵天、大自在天、韦陀天、迦旃延天。所以入者?为欲调伏诸天人故。若言不尔,无有是处。】

乔达摩·悉达多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他去神庙去拜祭天神,去的时候,天神都下来反而向这个小婴儿顶礼。这是真实的!佛陀当时随顺着父王去那个神庙里面呢,其实也是在跟天人建立好的联接,建立关系,也是在为了调伏天人。因为天人的生活太快乐了,大家容易退失道心,忘了要觉悟。等到自己的无常要到来的时候才想起来,但是晚了!所以说,佛陀跟天人建立联系是很好的事情,天人们在临终衰相现前的时候想到佛,他就有得到救度的机会了。佛陀去了神庙,即便是他做了一个拜天的姿势,他的目的也是调伏天人。如果不这样讲的人,那就是魔了。魔王会讲:哦,佛陀这么小,天人还向他顶礼,这个都是传说,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别人瞎编的。魔王会千方百计地诋毁你对于佛陀的信任。

【若言:菩萨不能入于外道邪论知其威仪、文章、技艺,仆使斗诤不能和合,不为男女、国王、大臣之所恭敬,又亦不知和合诸药。以不知故乃名如来,如其知者,是邪见辈。】

魔王会千方百计地捣鬼,不让你去信佛。他说:这个佛法很狭隘的,就是出世间法,对我们生活在世间的人来讲没什么直接的指导意义。佛陀讲的就是让你离开世间,让你出家,出了家什么都放下了。所以帮不了你的工作,也帮不了你的感情,帮不了你的家庭和谐和幸福,总之不要学习佛法了。魔王会告诉你:哎呀,这个佛陀,出家人懂什么呀,不会写文章,也不懂世间的技艺,不要跟他学了。僧人们呀,互相之间打来打去,也不和合(佛教八个宗派打来打去的)。要么有的时候,魔王就跟你讲,这个宗好,那个宗一无是处。就给你倡导斗诤,让你的心动乱不安,让你觉得佛门很乱,让你不去信佛。——这都是魔王干的事儿。

那么我们在批判的时候,仅仅是批判现象,而不是针对某个宗派。哪个宗派有这种现象,那就是批判这种现象而已。但是魔王呢,他是希望宗派与宗派之间打压、不和谐(台湾的和大陆的打压,西藏的和汉地的打压),他是喜欢你打。而佛是用一颗包容的心看待一些孩子,虽然这个孩子可能暂时不听话,做错事了,但他依然是我的孩子。他不恨他,还是包容他,希望有机会能教化他。——这是佛的思想。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是邪知邪见,什么样的是正知正见。

【又复如来于怨亲中其心平等,如以刀割及香涂身,于此二人不生增益损减之心,唯能处中,故名如来。如是经律,当知是魔之所说也。】

魔有的时候混淆概念,让你不辨邪魔。魔明明是魔,但是他跟你讲,说:哎呀,都是佛陀的孩子,你别跟他计较了,做错事你就装看不见吧!——这是魔讲的。魔怕你去指责他身上的严重过失。他犯了重戒了,他怕你指责。他说:不要轻易地诽谤出家人哪,不管你是在家、还是出家,会下地狱的!千万别说,知道了也别说!你自己经受了,是吧?经受了,也别说!你说了以后,你诽谤上师的这个果报很严重,会下无间地狱、金刚地狱的,别说!别说!不可以讲别人的过失啊,看到过失也不要讲!这是魔所讲的话。

魔还讲:在佛门中怨亲都平等,你要修平等心哪,这个人伤害你,有原因的;对你好,有原因的。你要平等,平等到他犯了错你也不要说。——这是错的,大家注意啊!错误,你要明了,要指出来。这明明是一个陷阱,你要是不告诉大家这是陷阱,很多众生都会上当,你承受的罪业会更重,比你谤了上师的罪业还更重。如果真的他有问题,你必须要指出来,必须要告诉周围的师兄们:不要再去陷阱了,那是一个大的陷阱,那是有毒的蜂蜜!你要告诉大家。

佛陀也讲平等,是站在某个角度让你去宽容,让你的心空净,告诉你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魔讲平等,跟你讲的是什么呀?是让你不要去揭露他的恶行。他套用「平等」这个词汇,但是他是想包庇自己的罪恶,他是想覆藏、掩盖自己的罪恶。所以佛和魔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去揭露这些过失、这些恶的现象,什么时候不去讲,我们要把握好「度」。看到一个现象不如法,但是不清楚它具体是什么原因而做,我们可以不去宣扬,但是我深切地经历了、感受了、调查了,这个人他就是有问题,这个师父就是魔的化现。那我一定要告诉大家,不然大家不就上当了吗?所以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这就是衡量你智慧的时候了。佛弟子要止语,什么时候该止语,什么时候不该止语,你一定要衡量好那个时机。

在《涅槃经》的前半部分,我们讲过了,再复习一下:

要是有菩萨行世俗中的忍耐,看着恶人为非作歹,却不指出恶人的恶,也不去制止的话,让这个恶人的恶增长,继续败坏正法,那么这个菩萨就不是菩萨,就是恶魔了!就是帮凶了!你明明知道他是恶的,他在破坏正法,你还不去指出,那你就是他的帮凶,你就是恶魔了!所以说,你贪求世俗上的忍耐,说我忍哪、忍哪忍,如果你不能够护持正法的话,表面上是在忍,实际上你是魔王的帮凶啊!

什么时候该包容,什么时候该犀利、该尖锐,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30.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60课·时机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0

第270课「如是文殊师利,如来清净住大慈悲幢。随众生所乐,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在学习经,感觉很殊胜,这种殊胜感会从2017年贯通到2018年。在这里也提前预祝各位师兄、各位师父,在2018年都能迅速圆满自己的道业,希望一切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时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号称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大般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七卷,首先依然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的翻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五上节课佛陀最后对迦叶讲到:善男子,凡夫的色相是从烦恼生的,如来的色相是远离了烦恼的。...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说修到第四禅的圣人可能有两种倾向性:一种「乐三昧」,另一种「乐智慧」。就是一种比较喜欢或者贪爱三昧,另一种是比较喜欢或者贪爱智慧。喜欢智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五净居天,喜欢三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无色界。【如是二人:一者、修第四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六卷,依然是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瞋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佛陀继续对迦叶菩萨讲:迦叶,善男子,这些智慧不具足的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6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听经兼禅修时间。上节课我们讲到:佛陀说,迦叶呀,我有的时候为了讲一法而用无量的法,我为了阐释一个道理可能讲很多话。就好像经中说,一切清净离欲的梵行怎么修,怎么持戒,怎样获得真正的梵行,佛陀讲了很多话,但是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善知识」。佛陀也曾经对阿难尊者说:阿难...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涅槃经》的第三十四卷。上节课佛陀提醒我们,修行者不要过于执著法相。如果执著法相的话,「不名为善」,那是不好的,也不能摧坏各种疑惑之网,可能还增加更多的疑惑。【迦葉复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说言不坏疑网?】迦叶就问说,世尊啊,像那些执著法相、执著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