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57课·卡拉玛经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799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欢迎回到《大般涅槃经》的讲堂。

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卷的最后部分,也是佛法思想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四依法:第一条,依法而不依人;第二条,依义而不依语;第三条,依智不依识;第四条,依了义经而不依不了义经。

「四依法」是佛法思想的核心,完全代表了释迦牟尼本师以及过去无量无边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完全的「小我」化空,没有所谓的「我」,完全以宇宙的真理实相为依据。所以,如果你守好了「四依法」,无论你修学佛法还是修学世间任何一个宗派,你都不会走偏。不偏于哪呢?不偏于宇宙的真理实相。这「四依法」完全让我们以宇宙的真理实相为依据。

「依法而不依人」,依的是实相而不是单个的某个人,就算他是佛陀,他是某某大师,都不行。你要以宇宙的真理实相为准。

「依义而不依语」,不要被文字相迷惑了你的头脑,你要多多地用你的心,用你的直觉,用你「小我」化空之后的那个本觉妙明,要去用它。

「依智不依识」,在「相」的世界纷繁复杂,纷繁复杂就意味着差异性,对吧?如果没有差异性,就不叫纷繁复杂。那么差异性是如何造成的?是你随相所转而看到的差异。我随着相而转,看到苹果是苹果、桔子是桔子、香蕉是香蕉,看到种种的差异性。但是呢,「依智而不依识」,差异性是你的六根起作用给你的幻觉,你要退出种种的差异性,看到背后的统一性。一切色相,虽然非常丰富多彩,但是内在有一种统一性,就是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空性,是这一切的本质。苹果啊,香蕉啊,橘子啊,看着丰富多彩,实际上本在是空的,是你的六根起作用造出来的幻觉,也是你的头脑翻译机翻译出来的结果。如果你的头脑翻译机不再进行翻译,它就是一堆信息而已,信息与信息没有太大差别,本质里都是信息而已。所以「依智而不依识」,不要随相所转,不要站在「相」里。如果你站在「相」里执著某个点,只要你陷入执著,你就在动用你的识,而不是动用你的智。「智」本身代表统一性,而「识」代表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往往是差异性造成的。我站在我的心里看问题,戴着我心灵的有色眼镜看问题;你也一样站在你的心里看问题,戴着你心灵的有色眼镜;他也是站在他的心里,戴着他的心灵的有色眼镜;所以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经常会发生争吵。当你意识到,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心里而已,这个时候,一切的争端就消失了。不过都是站在自己的心里而已,你看到的世界是你心里的世界。所以佛讲,你看到的世界是你的阿赖耶识的识心幻化出来给你的,也就是说你资源库里有什么你就看到什么。资源库里完全净明、清净无染,全是大爱的,显化出来就是佛国净土;资源库已充满染污,它周围的世界非常不幸,充满染污;所以你生活在你心灵的信息资源库当中。

每个人,归根结底,只不过一堆念头而已,或者说一堆信息而已。每个人都是信息人——信息所造的人,你可以通过调整你的信息来改变你周围显化的世界。这个也讲过多次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陀讲的经论虽然多,但是有的时候是站在「相」里说相的,有的时候是跳出「相」来说相空的。所以你要依的是究竟了义经典,而不是非究竟了义的方便说。所以这个时候你必须具备这种智慧,就是,知道什么是究竟了义说,什么是方便说,这样你才不会迷失、不会困惑,不会自己跟自己搞矛盾。看了这个经,有了这个观点;看了那个经,有了那个观点;观点和观点又打架、又很乱。不要这样。

任何的信息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都要本能地去分析,一开始不是本能而是刻意,慢慢刻意习惯了就成了本能。你就要学会分析这个信息,它是相里的还是离相的?离相的,当下就解脱。相里的,就让你要执著一会儿,而且还要选择一个立场,是正的立场还是邪的立场?是善的立场还是恶的立场?你还要有一个立场。我们讲了,佛菩萨如果有立场,在「相」的世界一定是正的立场,即便他现为邪恶的「相」,往往也是正的目的。就好像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一些忿怒相,他们忿怒相很恐怖的,目地是什么?吓鬼的。这鬼呀,好话不听,你只能以恶去止恶,那我就显得比你还要恶,去征服你。对付大魔头,我们要变作大魔头去征服他,但是最终目的呢?征服恶的目的是什么?还是让恶变成善的是不是?征服恶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它化为善的。

我身边有一个例子,二号院一个看上去感觉像愤青一样的师兄,最近总在批评藏密,批评得一点都不留情面。有的师兄能理解,有的师兄就觉得他过于偏激了。但是这样一个嫉恶如仇的师兄,他画出来的画是什么样子的呢?画了地藏菩萨,画了文殊菩萨,都是那么萌、那么可爱。一颗童心,无比地纯真而洁白。也就是说,透过嫉恶如仇的表象,你能看到一个人清明质直的爱心。画如其人,大家要是看了他画的画,就明白他有一颗多么纯真纯善的心。所以不要只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算他在批判的时候,个别时候可能信息量汲取得并非绝对准确,可能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是呢,他背后的心你要看到。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他显得如此地激动,我们却没有把他请出群去。

佛弟子往往与世无争到丧失勇气。我与世无争,与世无争习惯了,慢慢地连勇气都消失了,连责任都不要了,就成了唯唯诺诺的老好人。而唯唯诺诺的老好人,那并不是佛,也不是真正正信的佛弟子。大家要是学了《楞严经》《法华经》,尤其学了《大般涅槃经》,就知道,真正的佛弟子,他的立场是如此地坚定,为了正义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而二号院的这个师兄,他恰恰代表了这种精神,可以补足我们这个由一个女性的学佛者建立的学院。女性有的时候过于温柔,缺乏阳刚之气,这个师兄来到我们的内院,增加了很多阳刚之气,增加了坚韧的、坚定的立场,所以对我们而言他非常地珍贵,对我们内院的整体方向而言,非常地珍贵。

昨天有师兄说,老师啊,我觉得您变了,您过去对于外道是很包容的,但是您现在好像愈发有一些坚定了,立场是越来越清楚了。原来看不清你的立场,甚至基督教的思想你也经常提及。在最初讲《大藏经》的时候,我们是讲一点佛经,讲一点圣经,就是取宗教最精华的部分。那个时候我信仰佛教还不够纯正,因为刚刚从基督教走向佛教,所以内在阿赖耶识的仓库里确实装满了基督教思想的种子,导致显化出来我的讲课很多时候会引用基督教的一些思想。虽然很多思想跟佛教思想并不冲突,但是让信佛的人听起来毕竟是外道的思想,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那么听我讲课听习惯的师兄发现,醍醐老师讲课越来越纯正了,越来越纯佛法了,即便讲外道的时候,用的也是佛法的思想。这就意味着我的信息库变了,舍掉了佛道之外的道法的思想,慢慢地越来越多地在阿赖耶识的仓库里累积佛法思想,就导致这个醍醐(一个纯佛教徒形象)诞生了。但是纯佛教徒是狭隘的么?绝对不是。佛陀的「四依法」告诉我们了,一切一切以宇宙的真理实相为最终的标准。佛陀是完全「无我」的人,他维护的不是自身的权威,不是信徒对自己的崇拜,而是宇宙的真理实相。觉悟者悟了什么?悟的就是那个真理实相,悟的不是「我是佛,我最厉害,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悟的不是这个,悟的是宇宙的真理实相。

当你把所有的「小我」都打碎掉,当你化为「空」本身,你才真正地懂得什么是那个真理实相。你无数世以来仓库里一切信息对你的影响消失了,你成为「空」本身,绝对客观地融为宇宙的真理实相本身,这个时候才是成佛了、做祖了。如果你的阿赖耶识还没有透过相(《楞严经·五十阴魔》部分),阿赖耶识的识心如果还没有透过,你所具有的神通也只是一定量的受限制的神通。透过了识阴区宇之后,六根就互通互用了,是吧?你就成为神一般的存在。这就意味着什么?「宇宙的真理实相」即是所谓的「神」,所谓的「上帝」,所谓的「真佛如来」的法身。

佛的法身是什么?法代表实相,法身就是实相之身、真如之身。绝对客观的祂,没有经过任何人以任何的主观色彩去曲解、误解祂。大家注意,如来的法身,就是法性之身,就是真理实相本身,这个才是如来的真身。诸佛如来共一法身,共在哪儿了?诸佛如来完全融化于真理实相。就是真理实相的代表,没有任何的偏差偏离、曲解误解,这才是如来的真身。

所以,前一段时间飞云灵觉师兄(他是一个跳出宗教之外看宗教的灵性探索者,也是一位瑜伽大师),他多次在一号院和二号院发《卡拉玛经》,《卡拉玛经》也叫《葛拉玛经》,在南传佛教地区相当盛行(我们学的是汉传佛教,南传是东南亚一带所盛传的佛教思想),几乎人人都知道这部经——《卡拉玛经》,也叫《葛拉玛经》。这部经是过去佛陀游化诸城到达憍萨罗国那边,跟一批卡拉玛人讲的经。

《卡拉玛经》里讲了佛陀对于世人的劝诫。很多人来问佛说,至臻伟大的觉悟者呀,这个世界上这么多的宗派,这么多的学说,这么多的哲学思想,我们搞得头都大了,应该依哪个?哪个是真的呢?哪个是对的?这么多的学说和思想,我应该选择哪个去依止呢?佛陀讲了「十项准则」,这「十项准则」也是佛陀思想的准则和基础。

我们看一下这十项准则:

第一,不要因为这些话是别人的口头传下来的(是传说),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口口相传的说法,是传说,你就信以为真。

第二,不要因为是你在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说,我们这个国家历来就如此,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村落,或者我们这个城市,历来就是这样做。不要因为是传统就信以为真。

第三,不要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每天都有很多新闻充斥着报纸还有电子媒体,是不是?网络媒体,全是新闻,正在流传的消息一般都是表象。这个正在流传的消息,有的时候摄影家拍照片拍到了一个龙尾巴,你就看到龙尾巴,你却没有看到整条龙。所以不要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每个人,他的觉知器官用来汲取信息都有它的局限性,不要因为这个消息是新闻正在流传就信以为真。未必是真的。

第四,不要因为是宗教的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在佛陀那个年代,古印度也流传着很多宗教经典。佛陀说,不要因为是宗教经典里的文字就信以为真。

这宗教经典,它也是传统历来流行的,对吧?随着这个世界的变化,它还符合事实真相吗?未必。所以你要以事实真相为标准。

第五,不要因为是根据逻辑的,就信以为真。

很多人学习逻辑学,怎么样推论出另一个事物,怎么样用公式来计算推导出。不要因为可以根据逻辑、公式计算出来就信以为真。

第六,不要因为是根据哲理的,就信以为真。

世界上很多大师讲的话被奉为名人名言,非常有哲理,民间很多谚语也是这样的。但是在我们看的时候依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把那个地域的局限性、民族的局限性、宗教的局限性、大师的个我主观的局限性都去掉,都打掉,要去看真理实相。不要因为是哲理,是名人名言,我就信以为真。未必如此。

就好像有一句名人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是「失败是失败的母亲」,对吧?要多少个失败加在一起才能成为成功的母亲呢?这是有量的累积的。你直接讲,我失败了,我下一次一定成功吗?未必。你要看在哪个角度上讲,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讲,这个很重要的,不要盲目地偏听偏信。所以鲁迅先生说,你要是只读书,你就变成书橱了,就变成书柜、书架了,你就毫无生命力可言了。前人的思想可以启发我们,启发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更加靠近和融入真理实相。这个是目的。

第七,不要因为符合常识外在的推理,就信以为真。

因为它是常识啊,冰就是凉的,火就是热的,这是常识。但是大家有没有见过不热的火?有的师兄接触过不热的火对不对?冰一定是凉的吗?在你的梦里冰是凉的吗?有的时候温度并不低,科学家也能造出来人造的冰块,它也并不是凉的对不对?不要因为是常识就这样推测。

第八条,不要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噢,这个事物符合我的想法,符合我的见解,符合我的观念,它就一定是真的。真的是这样吗?你觉得张三是小偷,因为你汲取到的信息全都是支撑这一个事实——张三是小偷。但是李四汲取到的信息——张三是圣人,他汲取到的信息全都在成为张三是圣人的证据。所以说,你不要陷在个人的主观性里面,一定要彻底地打开。你有任何的不打开,就妨碍你见到真理实相。

第九,不要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噢,他是个大师,他是某某宗教协会的会长,他是多少万人、多少亿人都推崇的大德,他讲话一定不会错。真的吗?未必,对吧?他只站在他的角度,因缘聚合,跟过去世的福报有关系。他此时名声很大,跟过去世的福报很有关系,那么他讲的话就一定都对吗?未必如此。

第十,不要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这十项准则里有好几条都是在倡导大家,不要因为名声,不要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完全把他的每一句话都奉为真理。未必如此。他有他时代的局限性。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跟我们两千五百年之后的灵性探索者探索到的东西,是绝对地一丝一毫都不会差异么?不一定,有时代的局限性。这个出生于印度,在印度长大,出生于一个王公贵族家庭的佛陀,他看待世界的角度一定会有他的经验上对他的影响,对不对?大家都相信这一点。所以说佛陀讲经的时候经常拿国王来说事,因为他很了解、很熟悉;他也经常拿婆罗门教来说事,因为婆罗门教的很多思想就流淌在他的血液当中。但是我们说佛陀是可以依止的。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小我」完全化空了。他把他的觉知器完全地粉粉碎,粉碎掉了,成为宇宙的真理实相本身,成为法身本身,他至臻圆满了,然后他讲的话我们可以依。

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亲眼见到佛,见到的只是弟子们收集的佛的言论,但是这些言论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也有些微的偏差,大家也了解。过去的佛经是手抄本,这个人抄完那个人再抄。抄的时候一开始写在叶子上的,有的叶子就丢失了、残了角。为了避免经文的残缺,弟子们就凭着对于师父思想的领会补上这个角。说阿难尊者的大脑像电脑一样,把佛陀的经全都记住了。在记录的过程中,百分之百没有误差吗?就连阿难尊者在世可能都很难保证,对吧?就好像一个法师,尽可能想准确地去讲经,有的时候还有口误出现,那是突然而来的、很意外的一个事件就存在于里面了。而在无数世的历史长河的流淌当中,无数次的毁佛灭佛的事件,大家也了解,有很多经文也被焚毁了。有很多经文确实是高僧大德凭着记忆对于经文的一个再现,那这种再现,它的准确性达多少?也很难讲。但是在我们学习佛经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小我」空空空,只要「小我」空掉,这句话必定就接近或者融于实相了。我们是了解这一点的。

所以说,我们平常买东西,买衣服呀,买车子呀,买化妆品呀,大家都喜欢买名牌,而且喜欢去专卖店买正品,对不对?都不喜欢买什么赝品、假货、冒牌货,都喜欢买正品。如果经济能力能够允许的情况下,人人都希望拿到正牌行货,对吧?我要正品。为什么呢?质量有保证啊,有文化内涵在里面,制作很精良啊,用起来体验很舒适、很美好。我们喜欢去买正品。

那么你作为佛弟子学佛了,你是不是要学习佛的「正品行货」的思想啊?肯定啊,对吧?学佛,谁也不想学假冒伪劣产品,对吧?那么《大藏经》,历来的高僧大德(当然还有政府的一些官员)一起努力来鉴定的:哦,这一批经典是佛的经典,收进《大藏经》。也就是说,无论是《乾隆大藏经》,还是其它各种版本的《大藏经》,它是被很多大德认可的佛的思想的一个大汇总。也就是说,很多专家都认可了,这个仓库里装的都是正品行货的佛陀的思想。所以你要学佛,你是不是要去这个正品行货云集的《大藏经》的仓库里去寻找呀?

那有的人说,我在学佛。你在学什么呀?你在学假冒伪劣产品,在学仿品。有的仿品仿得是很像,A货或者超A。但是,明明《大藏经》是一个正品行货的仓库,你不来这里找,你去学仿品A货、超A,是不是很可笑啊?你既然学的是佛法,你认为佛是至臻圆满的觉悟者,那你就学纯正的佛法思想,不要学二手思想。所以,一再地强调:大家要经常地亲近原经文。

我们这些讲经者,只是对于正品行货进行解释一番,我们相当于是说明书,我们对于经文的讲解都是说明书。你也买了一堆正品行货的说明书,这个正品行货却没买,是不是很可笑呢?有的师兄只对于法师们的讲解感兴趣,对于原经文不感兴趣。就相当于你家里很热,夏天很热,要装个空调,你逛了很多商场买回来一堆说明书,空调却没有买回来。任何的「说明书」都有讲说者的个我的局限性在,所以一定要亲近原经文。一开始可以看看「说明书」了解了解:哦,这是我想要的,这个空调是我想要的,看看说明书,它的功能我了解了,然后空调买回来使用它,自己去体验它,甚至自己可以写个某某空调的说明书了,对不对?你自己在使用和体验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写出来。应用下来,什么功能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的特性,甚至你自己开掘出它很多新功能是不是?所以有能力的师兄,一定多多地亲近原经文。

最初听别人讲解,只是对你起一定程度的帮助而已,要亲近原经文。但最终的最终是什么呢?你懂得了怎样证悟真理实相了,把原经文也放下了。所谓的「无修无证者」是什么?不需要再学习了,不需要再修证了,自己已经完全成为真理实相本身了。一发言,你就是代替真理实相在发言,因为真理是哑巴真理,它不说话,它借助我们的口来讲话,对吧?它借助一切万象的缤纷多彩来讲话。大家要注意,最终的最终,我们要的是真理实相,真理实相才是真正的正品行货。就连佛讲的话也是对于正品行货的描述,只是不过佛陀因为「无我」的原因,他讲得更符合真理实相。但最终的最终,我们要的什么?还是真理实相。所以佛陀绝对不会搞个人崇拜。让你崇拜他,毫无意义。如果他想获得崇拜,他原来当王子,后来可以当国王,会有多少人崇拜他。他要的不是个人崇拜,他要的是真理实相。那我们佛弟子要的也是真理实相本身,不是对某某佛菩萨的崇拜,不是自己成佛了受众生崇拜。要的绝对不是「崇拜」二字,因为「崇拜」二字有强烈的「我执」在里面,大家都知道的。

【声闻所说应证知者,名不了义;菩萨所说应证知者,名为了义。】

声闻乘,虽然「我执」退了,没烦恼了(阿罗汉没烦恼了),但是偶尔还著相是不是?还是不稳定,而且只求自了汉,慈悲尚有欠缺。空性上可能具足了,但是慈悲上、爱上有欠缺。所以说,声闻乘相对于菩萨来讲,声闻是不了义的;菩萨乘、佛乘,这是究竟了义,一乘,最高乘。所以大家不要成为阿罗汉就满足了,一定要成为菩萨、成为佛才可以满足。

菩萨跟你讲的话基本上都是究竟了义的,所以,文殊菩萨跟我们讲:「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你的心要像虚空一样,完全空掉。像风性,尽虚空遍法界;像地、像水、像火,尽虚空遍法界。你的心要这样广阔,你的「小我」是消失不见的,这样你才能够证入真理实相。所以你看,菩萨讲得多么究竟了义呀!

学佛的初期,你著相太严重,就可以听阿罗汉讲法,也可以看一些佛陀讲怎么变成阿罗汉的经典:《小罗睺罗经》《大罗睺罗经》这些,还有很多,诸如《阿含经》也可以看。但是到了后期,空,有要圆融啊,你不能偏空啊。我著相,怎样不著相?我离相,我逃离相。你要是逃离相才能不著相,你一进到「相」不又著相了吗?所以不究竟啊。菩萨和佛回来了还不著相,这才是真功夫。

你看,二号院最近争端频发,有的师兄心依然很空净很空净的,如如不动。有的师兄就是说,我心乱了,老师我心乱了,我不静了。谁的功夫高,谁的功夫低,一望而知是不是?群里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的心就是空净空净、如如不动,看着梦里的事——好玩儿。有的师兄说,我看着这个二号院的情况我都笑出声来了。「我都笑出声来了」,这是解脱者。那你呢?你没笑出声来,你气得要发疯了,那你就没解脱,是不是啊?看着一切事相你要都能笑出声来,你就成了弥勒佛了。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笑一切可笑之事。众生的可笑都在于著相,不著相的众生没有可笑之处。所以,想一想弥勒佛,多么愉悦地享受他所经验的一切呀!

你也要愉悦地享受一切一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遇到逆境,你就是在消业障,这是必然的,大家都知道;遇到顺境,你就在消耗福报啊,你别以为「我遇到顺境了,我美滋滋的」,你在消耗你的福报。你过去世做了善了,现在善果显形了,你高兴。你要是不继续积累善,你的福报用尽了以后怎么办?全是业力显形怎么办?所以说,遇到顺境,不要过于开心,你在消耗福报;遇到逆境不要抱怨,你在消业障,消一点少一点,业障要都消完了你就变得很幸运了。所以,对于顺境逆境都要不动心才是,都要感恩。遇到顺境知道,这是累世以来我做人做得不错,过去做了不少善事,现在显形了,你看今生这么顺。

二号院一个师兄学佛才半年就开悟了,就已经解脱、自在了,而且还非常精进。我们一节课比如说讲五十分钟,她听一节课用四个小时。她怎么听的呢?做笔记。遇到重点,马上暂停,记在本子上,打开电脑做笔记;甚至有一句话没听清楚,反复地听,一节课她用四个小时去听。结果我见到她的时候,这个师兄几乎把我讲的话都背下来了。醍醐都忘了讲了什么了,这个师兄全记得。我说你简直成了现代版的阿难了,只不过我不是释迦牟尼而已。好脑筋不如烂笔头。还有个师兄说,我听了就忘怎么办?有解决方法呀,记笔记嘛。只要你付出努力,你必定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成果。

那这个学佛才半年就解脱、自在的师兄,她是多么地精进呢?那么多课听完了,《楞严经》又从第一节课重新听了,挤时间来听。家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学佛。下了班她不上楼,吃完饭就下去到车里面去听课,在车里待两到四个小时听课。因为在家里听不方便,家人不认可她学佛,不理解,也乱,她就去车里,就这样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来学习。而师兄们,你要说我烦恼众多呀,我业障深重,我没修好,我听课听了一年多没有效果。你是怎么听的?人家是怎么听的?可不可以参考和借鉴呢?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绝对成正比的。才学了半年就解脱、自在的师兄,还是继续在精进,因为她以成佛为最高目的,她想要利益周围她手下的员工,因为她在企业里是领导,她想用佛法的思想来利益她周围的这些员工,她在行菩萨道。

而师兄们,你在为什么而学佛?你是不是得少为足?一定要仔细地审观一下自己,有时候信息量的欠缺,就导致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如果你的信息量再丰富一些,你会感觉,世界上的高人太多了,高手太多了。网友讲,最可怕的是「那些比我优秀千百倍的人竟然比我还更努力」,这是最可怕的事情。越优秀的人越努力,他已经比我优秀很多倍了,他竟然比我还要努力。你看看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领导,几乎都是起床非常早的,基本上都是凌晨三四点、四五点就起床了,跑跑步,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所以,你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当中,拥有着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完全跟你的付出有关系,跟你前世的付出和你今生的付出有着直接的关系。懒汉不要抱怨自己贫穷,懒汉也不要抱怨自己「我学佛以后,怎么果位提升这么慢?」不要去抱怨。最应该抱怨的是自己的懒惰,你的悲剧都是你的懒惰造成的。如果你过去世精进一些,你今生就不会这么悲惨;你今生精进一些,你此生的命运就改变,未来事业一片光明,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放逸啊。你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尚且都不能放逸,何况你想成佛?

昨天也跟一个师兄在聊天的时候讲,开悟者这么多,大家如果都开悟了,都解脱、自在了,都成阿罗汉了,接下来比什么?比菩萨道啊,比六度万行啊,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比六度。你在修行上下的功夫,你在「六度」上下的功夫,直接等同于果位上高低。「六度」上下的功夫深,你的果位就高,这是必然的;「六度」上下的功夫少,果位就低。「六度」等于你的果位。行菩萨道,大家都在修习「六度」,你在「六度」的任何一度上是怎么做的?你付出的努力多,你的果位就高,这是必然的。

谁最先成佛呀?我们这个学院现在三个微信群是一千五百人,我的朋友圈将近五千人,还有QQ群四千五百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修行,有的人为什么如此地解脱、自在?这个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他的付出,你想象过没有?有的师兄也很幸运,说一辈子就没遇到什么烦心事,没遇到过逆境,周围全是贵人。然后一学佛法还走到正道上,也没走偏,也没浪费时间,非常幸运。这也跟他过去世的付出绝对有关系,没有白来的幸运,绝对没有白来的幸运。其实,我们在这个「相」的世界里,我们就生活在因果关系当中,一切都是因与果。

昨天,三号院一个师兄,因为家里出现了一些不幸的状况,他在化缘。他在化缘之前很尊重我,——他跟我认识比较久了。他说醍醐师兄,可不可以在你的院里化个缘?我说怎么了?他就是说了一下情况,我说可以。因为我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不是骗子,我说可以。他这样一化缘呢,有的师兄在资助,有的师兄没有资助。有一个北京的师兄就给我消息说,醍醐师兄,我觉得我很不善良,我看很多师兄在资助那个师兄,但我怎么本能地感觉他好像在利用大家的善心一样?我感觉我很不善良,心里也难受。觉得自己不善良,然后心里难受。我说,你没有必要难受,你善不善我知道呀:你为了救护佛像、经书,可以从北京开车到天津;你让六岁的儿子皈依成了小居士,整天去寺庙做义工,带着全家都在学佛;一有空就去残疾人集中的地方献爱心。你是不善良吗?你不是不善良,你只是怕自己的善心受到滥用而已。你不是不善良,你是有智慧。这种本能的怀疑是正确的思维,这是智慧的体现,没有什么不善良。你盲目地善良,那是傻的表现,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很多师兄之所以资助他,因为出于对醍醐的信任,知道醍醐老师都在资助,那说明可能真有这回事。出于对醍醐的信任,也是因为善良,在资助。那么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师兄很善良,见到路上的流浪猫、流浪狗就去布施食物;见到死掉的小鸟就挖个坑把它埋起来,还给它念念咒;见到超市里卖的鱼,就心里偷偷地念佛号回向给它。这是不善良的师兄吗?不是。但是,当有一些人说,我要建道场、建庙宇,我要怎么样,亲人有病了要资助。他就开始谨慎了。这种谨慎不是不善良,因为你在担心你的善心被滥用,这是智慧的体现,不是不善良。如果你不善良,你为什么对小猫、小狗、小鸟都那么有善心呢?你绝对是善良的,只不过你很理性而已。所以这个师兄听了我的解释,他明白了,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也捐点吧,没有多有少。你看他是不善良吗?他不是不善良,而是担心自己的善心被滥用。

过去我在上海生活的时候,我记得排队去买一个什么烧饼,很多人排队,一个人讲,姑娘啊,我的车票丢了,没有回家的钱了,给我点钱。我说需要多少?他说多少,我给他了。结果这个队伍还没排完,一会儿他又走到我身边了。我发现自己被骗了,心里不舒服。当时还没学佛,不知道自己在消业障,前世可能欠他的,当时心里就不舒服。以后见到如果身体健全的还在乞讨,我一般都不给钱;见到残疾人在乞讨,我绝对给钱;见到卖艺者在乞讨,人家至少在努力,无论是在拉二胡还是唱歌,我肯定给钱。是这样子。但是学佛之后,只要见到乞讨者,不管真假,基本上我都给,万一是菩萨化现的呢?给,没有多有少啊,不给十块可以给一块,反正对我来讲一块钱也不算太多了。学佛之后思想变了。就是说,我在行我的善,他在做他的恶。如果他是骗子,他在累积他的恶行而已,恶果早晚回到他身上,我担心什么呢?我行我的善而已,行了善也早晚回到我身上,我也不用担心我的钱被滥用。

怀着善心做善事的人,你的善早晚回到你身上,但并不是说就没智慧了,就不调查了,不是这样的。你还是要调查。佛陀也倡导,居士们,你们调查好了再供养,再恭敬、赞叹。破戒的僧人,你不要给他顶礼,也不要供养。这是佛在《涅槃经》里告诉我们的。所以学了《涅槃经》,大家立场都很坚定了,都非常有勇气了。一方面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另一方面又非常地正义,非常地坚强和坚韧,这才是正信的佛弟子的模样。也就是说,我学着学着佛,不是说我陷入空了,陷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了,好坏都不分了。不是的。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是知道的。要行为的时候,做事情的时候,肯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必然的。不管好坏,不会起烦恼了,这才叫解脱、自在了。

你学到最后好坏都不分了,邪魔还是真佛你都不分了,那不学傻了吗?那还不如一般人呢,是不是啊?好坏肯定要分的呀,要知道呀。也不是说分了,还是知道好、知道坏。我做好不做坏,这是必然的。

那么,有的时候师兄会发现:我周围总是遇到一些人,我不管付出什么样的努力都无法讨好他,而且我见他的第一眼我就本能地排斥和讨厌。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就是无法伸出我的援手,因为我就是本能地在排斥。这是为什么呀?业力导致的。他前世跟你就有冤仇还没化解呢。所以,你虽然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对于小动物都很有爱心,对于其他的残疾人、老年人都很有爱心,但是对于这个人,恰恰这个爱心就是施舍不出来。为什么?前世你们就是冤家对头,今生见了就抵触,这是很正常的,这也不能说明你不善良,只能说明这个强大的业力导致的。

但是,如果你修得好,你是真菩萨,就算你在抵触,你可能也会平息自己的抵触,你会观这个抵触来源于哪儿?我为什么会抵触呢?业力导致的。有的时候见到一个人,我不由自主地爱他,爱到不能自已。他有再多的缺点,别人都骂他,我还是爱他,为什么?业力导致的。你们前世可能是极其亲密的关系,母子啊,情侣呀,夫妻啊,你见了以后不由自主地爱。别人都说他不好,你还是想布施他;别人都说是骗子,你也不顾别人的劝解,你还想去布施他。为什么?业力导致的。能说明你很善良吗?未必,业力导致的。你要观为什么我这么不由自主地去爱他?业力导致的。你要观时时刻刻我们都生活在业力当中,生活在因果法则当中。一件事并不能说明你是善良还是不善良。我拼命地想要去救护他,也许前世他是我儿子,我不由自主。很有可能对不对?我就是排斥他,我可以帮天下人,就是不愿帮他。他可能前世杀了我的父亲、杀了我的母亲、杀了我的孩子。有没有可能?绝对有可能。所以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判断这个人善良不善良,判断自己善良不善良。你要看到「相」的世界无处不是业力,你就生活在业力当中。当你离相的时候,解脱的时候,这个业对你的控制力减退的时候,你就能够凭着一颗佛陀的慈悲之心做出明智的事情了。不值得帮助的人是绝对不值得帮助的,那么值得帮助的人是绝对值得帮助的,你就知道怎样去区分它是值得还是不值得。

学佛,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有智慧。我们生活在以往的关系当中,我们过去世造的一切债务债权关系就显化为现在的世界,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有的人说,哎呀,醍醐老师,我见到你像见到佛菩萨一样,这么喜欢听你的讲经,睡觉也听,在阿赖耶识的仓库里种种子。我睡觉了,让那些幽冥众生(身边那些无形众生)也听经。我醒来第一件事也是听经,爱到不行。也许你跟醍醐过去世是无比亲密的关系,你听到她的声音就无法自已,这也是业力导致的。有的人,听到醍醐的声音就排斥,有个人讲,我感觉你的声音味道不对。有一个搞音乐的人说,你讲经就讲经,别加音乐,影响我对经文的理解,我就是搞音乐的,因为我搞音乐,所以我讨厌音乐,你别加音乐。呵呵,什么人都有。

我们生活在我们过去所设的一切业果关系当中,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业当中,跳出「相」就跳出了业,对吧?大家听《金刚经》很舒服,对吗?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因为「我、人、众生、寿者」都是业,都是关系,都是因果,都是债务债权。所以说,没有「相」就没有这些债务债权,你当下就轻松了。所有随着「相风」漂流,说群里一有点动荡我的心就不宁静,这样的师兄,你就去读《金刚经》或者抄写《金刚经》,你的心立刻就歇下来了;或者去读《楞严经》,「歇即菩提」啊,——演若达多疯人找头——歇即菩提。

生活在「业」当中,阿罗汉跳出去了,佛菩萨又回来了,回来了,「业」还是不会让他烦恼,这是真解脱。我们要的是真解脱,不是假解脱。我们不要做逃兵,我们要勇敢地接受一切,拥抱一切,包容一切,感恩一切,经验一切,享受一切!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33.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57课·卡拉玛经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第271课「文殊师利,如虚空平等无下中上,如来平等亦复如是,众生自见有下中上。」——《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相」上的时间已经跨入了二零一八年。今天的课也会充满希望和色彩。到上节课为止,《涅槃经》中的辩论会就已经告一段落,随着最后一个上场的外道——叫做弘广的婆罗门——他身...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9

第269课「文殊师利,众生见佛亦复如是,以其心净故见佛身。佛身无为,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色非非色,不可见非不可见,非世间非非世间,非心非非心,以众生心净见如来身。」——《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今天开始学习《涅槃经》的第四十卷——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三。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第十三...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7

第267课「已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涅槃法会的现场。【外道众中复有梵志,姓迦葉氏,复作是言:瞿昙,身即是命,身异命异。】在涅槃法会中,来到娑罗树林找佛陀辩论的这些外道当中,有一个梵志,姓迦叶,他现在又站出来了。他对释迦牟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第258课 「阿难起莫忧,观于法非法,法为不可得,何缘当有灭?如诸佛生时,得道亦如是,如佛转法轮,泥洹亦如是。生不生于生,佛道亦无灭,于无生之法,阿难何为啼?观我身毛孔,诸所讲说业,佛说空无有,法界亦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家好!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菩萨们怎么观无常,有粗无常、细无常、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第257课「菩萨有三法行。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何等为三。一者种种深觉。二者入无数意。三者念要句三昧。是为三法行。菩萨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迦葉菩萨言:世尊,根本、因、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众生心者,犹如于境,境若有垢,色相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大乘起信论》大家好!在《起信论》上讲,众生的心就好像镜子一样,镜子上要是有污垢,色相就没有办法顺顺利利地显化在镜子里了。众生的心也是这样,心上要是有污垢,诸佛的法身你是想看也看不见的。所以净心很重要,清净我们的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