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51课·潜伏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799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在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男人和他年迈的爸爸妈妈,和他五岁的儿子,还有他怀着身孕的妻子,一起住在一片大森林山脚下的一个村落里。村子没几户人家。这个男人每天早晨起得很早,上山去砍柴,一家人的收入几乎都靠他砍柴。他年迈的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也没有办法再进行田里的劳作。他的妻子在怀着身孕之前可以去田里劳作,后来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了,就在家里修养。

男人每天起床起得越发早了,回来得越发晚了,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是,突然有一天,这男人很晚回到家的时候让他惊呆了,家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血污。他年迈的爸爸妈妈只剩下鞋子了,他的妻子只剩下被撕破衣服了,他的儿子不见了。他看看周围的邻居,家里都是一片狼藉。后来终于找到村子里一个人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村里的这个人告诉这个男人说,一群老虎下山席卷了整个村子,村里的人几乎都被老虎吃了,要不也咬伤了。这个男人听了以后无比地愤怒和痛苦,他的全家人都葬送在虎口里了,而且老虎还伤了很多很多人。

这个男人后来就不打柴了,他变成了一个专业的屠夫,而且是专业杀虎之人,见到老虎就杀。他本身天天打柴,力气巨大,他从一个打柴者变成一个屠夫一样的杀虎狂魔,见到老虎就杀。大家能理解他吗?师兄们应该都能理解。他为什么陷入这样一种疯狂?因为他被伤得太深了,他的全家都葬送于虎口,所以他见了老虎本能地就想杀死,这样能够缓解他的痛苦。

在过去南京大屠杀期间被日本人伤害过的家庭,多少年过去了,见到日本人还是本能地排斥、反感甚至仇恨,大家也能理解,对吧?「731细菌部队」实验期间,东北地区被伤害过的家庭就不能听到「日本人」这三个字,听到以后那种痛苦和仇恨完全淹没了他们。劝也没有用,因为被伤得太深了。

那么,二号院,昨天一场「战争」,师兄们与师兄们之间的论战,从早上这场硝烟就开始弥漫了,一直到中午、到下午、到傍晚、到晚上,非常激烈的论战,源于什么呢?一个师兄发了五明佛学院某大德的帖子。这帖子的言论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激发了某些师兄一些伤痛的记忆。这个师兄又拉进来一个师兄,两个人就占据了二号院这个地盘,开始发各式各样反对喇嘛教、反对密宗、反对藏传佛教的一些言论,里面也牵扯到某某著名的大德。一些负面的消息就接踵而至来。

大家可以深层次地想一想,一个人如果陷入到某种疯狂的极端,一定是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常来讲,像我们护法之人,或者我们讲《楞严经》啊,讲《法华经》啊,讲《楞严经》啊,讲《涅槃经》啊,提到一些不如法的现象的时候,我们只是客观地指出来,不会有太多个人化的情感充斥到里面,除非被伤害过。这个极端地连续七八次甚至更多次在二号院疯狂指出喇嘛教怎样怎样的师兄,他说他在西藏呆过五年,他有发言权。

目前为止,其实从很久以来一直到现在,对于藏传佛教的各种说法就很多很多。民间有句谚语叫「无风不起浪」,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老起风浪?而且浪这么多还这么大?大家一定要思考一下。很多师兄对于藏传佛教、喇嘛教、密宗是欠缺了解的,所以昨天个别师兄就给各位师兄补充了一些知识,让大家有所了解。这些知识是不是有所偏颇呢?我们暂时没有去证明,但是我大概浏览了一遍,跟我过去所了解到的信息基本吻合。也就是说,这些帖子看似很尖锐,其实可信度还是蛮高的。基于我过去的了解,这些跟藏传佛教或密宗喇嘛教有关的负面事件,在我个人的身边和身上至少经历了五次。有我个人经历的,有身边其他师兄经历的,——网上的先不提,就我个人经历的和我身边师兄哭着来跟我倾诉的,五次。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我说我们不能用某个点就否定整个面。作为佛弟子,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我们基本上是松松松、空空空的。我们要接受的这个事物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为只要在二元的世界里,它就有两种倾向性——可能正、可能反。这个陷于疯狂的、如此激动的师兄,可以想象他身上经历过什么事情,他绝对被伤害过。如果你想到他可能被伤害过,甚至被深深地伤害过,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他的言论,甚至他的恶语恶口,就显得都可以理解了。理解是宽容的基础。人在极度的痛苦和嗔恨中,不会说出来很漂亮的、很温言软语、很有礼貌的话,大家都能理解。

好,话就说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大涅槃经》的原经文。

非常感谢二号院昨天的这个事件,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讲法者,是要怎样地严谨,才能够不偏离佛意,才能够对得起听法之人。

【善男子,譬如雾露,势虽欲住,不过日出,日既出已,消灭无余。善男子,是诸众生所有恶业亦复如是,住世势力,不过得见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

佛陀说,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受持《大般涅槃经》,这部经太重要了,你们要想成为我的弟子中最优秀的一批人,「行第一希有之事」,就必须广宣这部经典。善男子们,就好像,无论是雾,还是草叶上的露水、花里的露水、庄稼里的露水,虽然在它们存在于「相」的世界的时候,渴望进一步地存留,希望存留的时间多一些,但是太阳出来的时候,雾就散了,露水慢慢地就蒸发干了。这个雾或者露水就代表众生身上的恶业,不管你有多少的恶业,它本能地有惯性想要长存,只要你见到《大般涅槃经》之日,你的恶业也就消了。也就说,这部经消业的速度是相当快的,斩钉截铁。这简直是你的一个转折点。你过去业障深重,但你受持完这部经之后,业没了,好像太阳出来雾散了、露珠蒸干了一样。

这部经相当地伟大!

「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只要这部经来到你这里,你能认真地受持,各位师兄,你就一身轻松了。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发,虽服袈裟,故未得受沙弥十戒。或有长者来请众僧,未受戒者即与大众俱共受请,虽未受戒,已堕僧数。】

就好像有的人出家了,剃了头发,也穿上了袈裟,但是他刚出家,资历还不够,学习的知识也不足,他还没有受沙弥的十戒,连小沙弥还不算数呢。小沙弥十戒他还没受呢,但是突然就有一个大富长者要宴请众僧(就是想要供养这一批僧人),整个寺庙的僧人他都供养。那个还没有受沙弥戒的、刚出家的人呢,他就跟着沾光了是不是?大富长者说「整个寺庙的僧人我都供养,都来我家吃饭吧」。僧人们都去了,这个刚出家的、剃了头的、穿着袈裟的小和尚也去了,其实他还没有受沙弥十戒呢,也去了。因为,虽然他还没有受戒,但是他已经进入这个寺庙了,成为这个寺庙的一员了,就跟着沾光了。虽然还没受戒,已经算作是这个寺庙的僧人了,就跟着去吃饭去了。

【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书持读诵亦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地,则已堕于十住数中。】

然后佛陀就说,大家很幸运,只要你开始发心学这个大乘经典《大般涅槃经》了,你开始抄写它、受持它、读诵它、学习它,等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受持、读诵它,你就开始成为至少是十住菩萨了。严格意义上讲,登地的才算菩萨,但是,你虽然还没有成为十地菩萨,你只要开始学《大般涅槃经》了,你就已经进入到「十住」的行列。

「十住」这个词,在《楞严经》里讲过,在《华严经》里也讲过。修行人的一个个阶位,在《华严经》里讲,菩萨一开始发心修学想要成佛,会历经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只要你开始认真地受持、学习或者抄写、读诵《大般涅槃经》,你就已经站在「十住」的行列里面了。

「十住」包括哪几住呢?我们复习一下,《楞严经》里也讲过: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十住」非常重要!就代表所有学佛的人把心已经从五欲六尘里收回来了,安住在哪儿呢?安住在正法的精进上了。发心了,又能够稳定自己的境界,一直在精进,怀着一颗正直之心一直在精进。他们将传承佛法,成为真正的法王子,也会得到诸佛菩萨的灌顶加持。十住位非常重要!只用你开始学《大涅槃经》,你就已经成为十住位的菩萨了,已经离十地菩萨越来越近了。

(大家很幸运啊,我们都很幸运!)

【或有众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贪怖,或因利养,听受是经,乃至一偈,闻已不谤,当知是人则为已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同时也讲,也许会有一批人,不管是不是佛弟子,这批人可能因为贪心,贪什么呢?贪这部经的功德,说「受持这部经啊,听听这部经啊,就能不去三恶道,连着那么多世都不去三恶道」,他贪这个利益,他就来受这部经;或者说,「学了这部经就能速成无上正等正觉」,他贪这个利益,来学这部经,有这样的;或者有的人因为怖畏,怖畏什么呢?哦,我过去造的业太多了,消也消不完,这十万个大头都磕完了,感觉还业障深重呢,据说《大般涅槃经》消业迅速,好像太阳一出来,雾散了、露珠消失了一样。不管你有多少业,所有的业,只要遇到这部经就消了,所以,有的人恐怖、畏惧自己的恶业,就来受持这部经。

也有的人因为名闻利养来听这部经。因为这部经很高大上——经中之王、王中之王,感觉学这部经很硬气,「我在学一部最高大上的经——佛陀的遗言」,跟别人可以炫耀一番。有的人出于这样的心态,说,「我出去炫耀一下,这部经很罕有啊,但是很高大上啊,我学这部经我显得很了不起啊」,也有这样的师兄,贪于利养来学这部经。

不管怎么样,他也在听受这部经。即便是你的心不纯,怀着种种目的性,但只要你听到这部经哪怕只有一个偈子(一个偈子就代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你听了以后能不生诽谤,这个人就已经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很近很近了。这是佛讲的。你看看,这部经的功德利益不输于《法华经》,你只要听了一个偈子,不生诽谤,你就很快成正觉了。

这部经力量太强大了是不是?

这部经,我们想一想,它的起源,佛陀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要入涅槃,天上天下这么多尊贵的众生都来了,其他世界的很多佛菩萨也来了,佛力加持,这部经能量无比地巨大,佛陀一辈子的心血都凝在这部经里面了。所以,你听了哪怕一句话、一个偈颂,你就离无上正等正觉已经很近了(这是佛力加持的缘故)。

【善男子,以是因缘,我说四人为世间依。善男子,如是四人,若以佛说言非佛说,无有是处,是故我说如是四人为世间依。】

所以佛陀说,善男子,就是因为这个因缘,我就说前面那四种人能够成为世间的依靠。哪四种人呢?能够护持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的这四种人。有那些还没断烦恼性,但是严格持戒又能广宣妙法的人;还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四种人,能够成为世间的依靠。

佛陀说,善男子,前面提到这四种人,「若以佛说言非佛说,无有是处」。这四种人真的能够很好地传播我的思想,他们不可能把佛讲的话说成非佛讲的话。也就是说,他们在讲经的时候会很准确的,因为他们的发心是无比赤诚的。这种赤诚之心啊,心诚则灵,诚则能感应道交,会感应佛菩萨加持他。

所以有的时候讲经的时候,这个讲经者:很奇怪呀,哎,我在预习这部经的时候,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要讲这些话,但是我一讲经都出来了,好像不是我讲的,不知道谁在借着我的嘴来讲。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啊。其实有两三个师兄见过我这个《大般涅槃经》的原本,这上面偶尔就有一些铅笔的标注,没有更多内容,其它内容都是讲经的时候不由自主就出来了。本身我面对的就是原经文,也不是讲义,就个别的地方标个拼音或者用铅笔在上面简单地注解一下,没有什么其它的文字在上面,但是一讲全讲出来了。——佛力加持。感谢佛力加持!

是故,释迦牟尼佛说,前面提到的这四种人能成为世间的依靠。

【善男子,汝应供养如是四人。】

你们要认真地供养这些护持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的这四类人。

【世尊,我当云何识知是人而为供养?】

然后迦叶菩萨就问,您提到的这四种人呢,说让我们去供养,我们应该怎样辨别他们呢?

世间这么多人,哪些人是真正能够护持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的呢?我怎能找出他们,然后去特别地供养他们呢?

【佛告迦叶:若有建立护持正法,如是之人应从启请,当舍身命而供养之。如我于是大乘经说: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犹如事火,婆罗门等。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亦如诸天,奉事帝释。】

佛就告诉迦叶菩萨说:要是有建立正法、护持正法的这些人呢,你们一定要祈请他们,甚至用你们全部的生命去供养他们。所以「我于是大乘经说」,所以我在这部大乘经典里讲下面这段话:「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犹如事火,婆罗门等。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亦如诸天,奉事帝释。」

说,大家注意了,这是我开的最后一次会议,这是我讲的最后一部经,一切一切以今天的为准。大家注意了,只要你见到有懂得正法的人,懂得纯正的释迦牟尼佛思想的人,——释迦牟尼佛传承的是过去诸佛的思想,因为释迦牟尼佛没有个人崇拜倾向,他早就没有「我执」了,他所传承的是过去诸佛的讲法,是宇宙的真理实相。确确实实就是这样子的。

如果有谁懂宇宙的真理实相、懂纯正的佛法,不管这个人显得老还是显得年轻,你们都要去供养他。你们要去恭敬他、礼拜他,就好像婆罗门那个事火的外道,崇拜火神,用一切最美好的供养去供养那个火神一样。你们要去供养那个深入了解、懂得正法的师父,不管他是年轻还是年迈,都要去供养他、恭敬他、礼拜他。

如果你们遇到有能够懂得正法、受持正法、讲说正法的这批人,不管他年纪老还是很年轻,你们都要供养他、礼拜他、恭敬他,就好像「诸天奉侍帝释」,就好像天界的天人们供养、奉侍帝释天主一样。

(帝释天主就是忉利天王,三十三天之王。他在忉利天,这三十三个天国,他在最中间,是老大,其他的这些天人、天王都去供养、奉侍他。)

佛陀说,你们要是遇到一个真正懂正法的人,能够护持正法、忆念正法、建立正法的人,你们要像诸天人民供养、奉侍帝释天主一样地去恭敬、供养、礼拜他。

(接下来迦叶菩萨就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非常有争议的点。)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供养师长,正应如是。今有所疑,唯愿广说。】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哪,像您说的,要供养师长,是应该供养师长,不管这个师长年纪大还是小,只要他是我的师长,我就应该供养他。这个我是懂,但是我确实有一些疑问,也是大家的疑问,希望您能帮我们解释一下。

【若有长宿护持禁戒,从年少边咨受未闻,云何是人当礼敬不?】

比如,如果说有一个老者,他已经出家很久了,一直认真地受持禁戒,持戒很清净,戒体圆满。那么有一天他听一个年轻的法师讲法,这个很老的长者(这个长老)难道也要去礼拜、恭敬、供养这个年轻的法师吗?

按理说,到寺庙里,谁出家的时间长、受持戒律的时间长,我们就应该去恭敬他,向他作礼拜。就是说,刚出家的这些小沙弥要去礼拜那些出家很久的老师父的,一般来讲是这样子。

如果有一个出家这么长时间,又一直认真持戒的一个具德的老师父,在听一个年轻的法师讲法,难道他也要去礼敬这个年轻的法师吗?这是我的一个疑问。

我出家的年头比你还久啊,你在那儿讲法,难道我应该去礼拜你吗?这是个疑问。

【若当礼敬,是则不名为持戒也。若是年少护持禁戒,从诸宿旧破戒人边咨受未闻,复应礼不?】

还有,我就感觉这个出家很久又一直持戒的老师父不应该向那个年轻人去顶礼呀,因为那个年轻人的资历太浅,他可能受戒受的也不足,应该向他礼敬吗?要是向他礼敬,岂不是一个持戒具足者向一个持戒不足者去礼敬吗?好困惑。

还有,要是一个年轻轻的小和尚,护持禁戒,他一直严持禁戒,持戒持得非常好,「从诸宿旧破戒人边咨受未闻」,但是他听一个老师父讲法,这个老师父持戒方面做得很差,而且破戒了,这老师父确实法理懂得很多,因为出家的年头多,但是他破戒了,甚至一些杀盗淫妄根本戒都破了。这个小和尚听这老师父讲法,小和尚持戒很好,老师父是个破戒之人,那么这个小和尚难道也应该去礼敬这个破戒之人吗?很奇怪,不知道该怎么取舍,不知道怎么做选择了。

【若出家人,从在家人咨受未闻,复当礼不?然出家人不应礼敬在家人也。】

还有,如果一个出家人(一个和尚或者说一个比丘、比丘尼)去听一个在家人讲法,这个在家人讲法讲得不错,出家人也来听了,那么出家人难道还应该向在家人行礼敬吗?

按理说,出家人是佛法僧三宝里的僧宝,应该得到世间一切人的礼敬,在家人应该礼敬出家人。出家人去听在家人讲法了,难道还应该礼敬在家人吗?这也是我困惑的点。

【然佛法中,年少幼小应当恭敬耆旧长宿,以是长宿先受具戒,成就威仪,是故应当供养恭敬。】

本来按照我们历来的规矩,大家形成的习惯,在佛法当中,这个年少的、幼小的出家人应当礼敬那些年老的出家人,因为年老的出家时间长了,受了具足戒了,成就了威仪了,「是故应当供养恭敬」,所以应该供养、恭敬他们。

【如佛言曰:其破戒者,是佛法中所不容受,犹如良田多有稊稗。又如佛说: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如事帝释。如是二句,其义云何?将非如来虚妄说耶?】

迦叶菩萨这里非常困惑。

按照我们历来的规矩,谁出家时间长,那个出家时间短的人应该礼敬他;谁受的具足戒多,那个受戒少的人应该去礼敬那个受戒多的人。那个破戒的人是佛法中不能容受的,这个破戒人,即便他能讲经说法,但是他已经被逐出佛门之外了(他如果破了根本戒的话,他已经被逐出佛门之外了),他讲法也没人听的,没有人接受他的。就好像良田,非常好的庄稼地里不允许有杂草存在,真正的佛陀正法的队伍里不允许有破戒之人存在。但是您刚才又讲,只要他懂法,不管是老还是少,都应该供养、礼拜、恭敬,就像天人们供养、奉侍帝释天王一样。所以我就觉得很矛盾,——这矛盾跟矛盾都撞上了——现在真是不知道如来您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

您曾经讲,就算是一个认真持戒的比丘,他受持了两百五十戒,但是他一不小心可能也犯戒,即使他很认真地在持戒,可能一不小心也会犯戒。

【何故如来而作是说?世尊亦于余经中说听治破戒,如是所说,其义未了。】

但是您有的时候在有的经里也跟我们讲,只要是破戒的人,你们一定要严厉地惩处他,我的弟子中不允许有任何人破戒。有的时候你又讲,就算是认真持戒的人,也有可能不小心犯戒。这不是矛盾吗?现在一团雾水了。

迦叶菩萨刚才的这些提问,可能也是我们所困惑的,或者是一些出家人所困惑的(内院有一些师兄已经是出家人了),可能也要问类似的问题,到底怎么办?

【佛告迦叶:善男子,我为未来诸菩萨等学大乘者说如是偈,不为声闻弟子说也。】

佛告诉迦叶菩萨说,我讲的有一些规矩是给一般的声闻弟子讲的,比如说我的法中不允许有破戒的,你们要恭敬那个出家时间长的、受具足戒的人。年少的比丘应该向年老的顶礼等等,这些话讲给谁听的呢?讲给一般的声闻弟子听的,就是听佛讲法而开悟的一批声闻弟子,讲给他们听的。

那么我刚才的这个偈子,就说,有知法者(有懂得佛法的人),不管他老还是少,你们都要供养他、恭敬他、礼拜他,就好像婆罗门供养、恭敬、礼拜火神一样,就好像那些天人去礼拜帝释天王一样。只要他懂正法,你们就要供养、恭敬、礼拜的,不管他老还是少。这些话是给谁讲的?是给诸位学大乘的菩萨讲的,不是给一类人讲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当你读佛经看到互相矛盾的句子的时候,你一定要想,佛陀当时是给哪些人讲的这番话?如果都是持戒的人,都在持戒,那么持戒不严的肯定要向持戒严密的人顶礼,这是必然的,对吧?都受了具足戒,这小沙弥要向老师父顶礼,这是必然的。

如果这个师父破戒了,他已经就被逐出佛门之外了,你还向他顶礼吗?不向他顶礼。那么这个年少的师父在讲法,只要他讲得好,你现在听的是他讲的法对不对?这个老师父听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在讲法,他讲得好,你听的是法,就着法你要向他顶礼。那么反过来,就着戒律方面,这个小的师父他可能受的具足戒还不完全,他就要向那个受了具足戒的师父顶礼。

就说「你顶礼的侧重点是什么」很关键。出于戒律的戒行圆满方面,你可以向某些人顶礼;这个人讲法讲得好,你冲着讲法讲得好,可以在这方面向他顶礼。是这样的,很有弹性的。所以说,你不能把佛法学得很死,要学活。

那么出家人可不可以向在家人顶礼?严格意义上,在家人出于对僧宝的尊重应该向僧人顶礼,僧人不应该向在家人顶礼。但是,如果这个在家人讲佛法讲得比你还好,你出于对佛法的礼敬可以向他顶礼。就是,你是出于什么目的来作顶礼、来作供养、恭敬,这个很重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要一直变化、一直变化的,这就考量你的智慧了。

那么佛陀一再强调:破戒的人,他已经被逐出佛门之外了,如果这个人破戒了,他就不是佛弟子了,你们就先不要向他顶礼了;除非他忏悔后不再造,永远地改了,那是可以的。

这里还提到一点:佛陀有的时候讲,即使认真持戒的比丘可能也有犯戒的时候。这里讲的什么?佛陀对于众生的宽容、哀悯和爱护。就说,我原谅他。为什么?他忏悔了,他改了,所以我原谅他。佛陀就讲,即使再认真持戒的人也可能不小心犯戒,尤其是受了菩萨戒的人,菩萨戒太严了、太微细了,一不小心犯戒了,只要你认真地在佛前忏悔,或者认真地受持消业的经典,那你的罪就消了,那你还是佛弟子。

如果你破了戒还不忏悔,那就被逐出佛门之外。即使你不愿意出去,别人跟你关系还不错,不好意思把你赶走,你也已经不是佛弟子了。所以学了《涅槃经》之后,大家就知道了,佛的思想是非常有弹性的,又非常人性化的,同时又非常地严格。在严格中有弹性又人性化,在人性化中又相当地严格。这是佛的思想。

【善男子,如我先说:正法灭已毁正戒时,增长破戒非法盛时,一切圣人隐不现时,受畜奴婢不净物时,是四人中,当有一人出现于世,剃除须发出家修道。见诸比丘各各受畜奴婢仆使不净之物,净与不净一切不知,是律非律亦复不识,是人为欲调伏如是诸比丘故,与共和光,不同其尘,自所行处及佛行处善能别知。】

(下面佛陀就讲了关键中的关键。)

我的真正的弟子中有「地下党」,有潜伏者。大家要注意啊,真正地能够护持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的这四种人当中,有一些人可能会扮演「地下党」的角色。怎么样扮演呢?在末法时期他有的时候看到,哎呀,正法灭了,毁掉正法戒律的人太多了,那么多比丘、比丘尼都在破戒,非法非常地昌盛,邪知、邪见、邪师横行这个时候,有很多圣人就看不见了,就隐没了,世界上很难找到真正的圣人了。这个时候有一些真正的佛弟子(其实是大菩萨)看到:再不管、再不纠正啊,这佛法就要断灭了,怎么办呢?他看到寺庙、道场很多不合法的现象,比如说,明明佛陀讲出家人不可以蓄养奴婢、仆人,不可以蓄养任何的不净之物,不可以接受超过于你所需要的供养,不可以累积各种粮食谷米这些东西,明明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佛陀讲了那么多,但这些人都忘了,不学《大涅槃经》,都不知道,都忘干净了。

那么有一批菩萨,他就出家故意去一些不清净的道场,去那些犯严重过失的道场。他看到这个道场的人呢,到底什么是佛陀讲的戒律,什么不是戒律,都不明白,一点都不明白;什么是正法,不知道;什么是清净与不清净,也不了解。仅仅是在那儿出家而已,混口饭吃。那么,有一些真菩萨(前面四种人当中有真菩萨)故意在这样污染严重的地方出家,目的是什么呢?「为欲调伏如是诸比丘故」,故意来到这个脏乱差的地方想要治理这里。但是他刚刚来到这里,他没有权力、没有地位,他可能刚去就做一个扫地的、做饭的。慢慢地想办法往上混,混到高层管理者这个地位,他就有了话语权了,他就有了发言权了,他就有了管理能力了,他一说大家就听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貌似染污很重的道场、很重的寺庙,也有真菩萨的化身,他潜伏在那里,像「地下党」一样,他在等待最佳的时机,想要扭转这个污染的局面。所以,这样的菩萨们,「是诸比丘故,与共和光,不同其尘」。跟这些人天天混在一起,但是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

大家一定要相信,任何一个污染严重的地方都有佛菩萨的应化身在那里,权宜着最好的时机,打算要扭转这个局面。

「与共和光,不同其尘」,我跟这一个道场的人混在一起,我却不受他们污染。

「自所行处及佛行处,善能别知」,就是,他自己应该怎么做,他很了解;佛所规定的弟子必须怎么做,他非常了解。因为他认真地深入经藏,他非常了解佛弟子应该怎么做。他能辨别清楚怎样做是正知正见的佛弟子、正信的佛弟子的行为,怎样做是魔子魔孙的行为,他都能够分别、了知。

【虽见诸人犯波罗夷,默然不举。】

有的时候,这样潜伏在恶的道场的这些菩萨们,虽然看到身边有人犯重戒(波罗夷重罪,杀盗淫妄种种根本戒),看到很多人犯重戒,但是他不是突然地、很莽撞地、很冒失地、很冲动地就马上指出来。

你想,你刚来到这个寺庙,是一个扫地僧或者是一个做饭的,那么你现在权力不够大,没有人听你的。如果你看到这个师父犯戒、那个师兄犯戒你就指出来,结果会怎样?你刚来没多久就被赶走了对不对?所以聪明的菩萨懂得隐藏自己,所谓的「潜龙勿用」,隐藏自己,关键时刻再爆发。他要找准时机再显现他这种纠偏的能力。不是说我刚到这个道场(或)刚出家我就很莽撞地纠正这个道场。那你就被赶走了,知道吗?你根本没有能力纠正这个道场。所以看到有人犯极重的重罪的时候,「默然不举」。非常聪明、有智慧,我先不声张,我先看着他犯戒。他贪财呀,好色呀,我先不管他,我都看在眼里。我一直认真地修,等待时机。等我有能力了,我要制定轨则,规范这个道场。

【何以故?我出于世,为欲建立护持正法,是故默然而不举处。善男子,如是之人为护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

有的时候不得已,这个菩萨来到这个染污深重的道场,他甚至要跟周围这些严重的犯戒者一起犯戒。为什么?要博得他们的信任。就好像打入敌人内部,我们的言行举止要跟敌人保持一致,敌人才不会对我们有所察觉、有所怀疑。就好像间谍,高超的间谍必须要跟他所去的地方的整个风气一致,他才不会引起怀疑。所以有一些菩萨甚至短期内不得已为了护持正法而破戒,为什么呢?他不得已,他必须跟这些恶人打成一片,他才能在恶人中取得一个高的位置,最终有权力、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这里可能让有的师兄又想起来马丁路德的那句话: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就说,有的时候菩萨们进入到这种场合,他不得已随顺着这个场合的风气。人家贪财好色,他必须也装得贪财好色。明明是出家人,背地里讨论女人,他也跟着一起讨论,他跟大家打成一片,大家才不怀疑他。没办法。「如是之人为护法故」,不得已犯戒或者破戒,不得已。我们就知道佛菩萨救度世人的一番苦心了。

昨天二号院还有师兄问,为什么《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时候他所参的善知识是屠夫或者妓女?他所参的善知识真的是屠夫或者妓女吗?表面上看是的,但实际上是菩萨的化现。真的屠夫只有杀心,没有度屠夫的度人之心,但是真菩萨,表面上也是屠夫,也在做跟屠夫一样的事情,他的目的是什么?改变屠夫的思想。妓女也一样,有的时候菩萨化现为妓女。真正的妓女让你有淫心,让你沉迷在欲望里面,但菩萨化现的妓女,让你断除你的淫心。这是很关键的。他是真的菩萨还是假的菩萨,关键看他发心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不要只看表面。

所以这节课学完我们就知道,世间任何染污深重的地方都有真菩萨潜伏在那里。你单看表面是分辨不出来的,但可能他恰恰是真菩萨。所以说,对于世间一切事项的判断,有的时候不容易下结论,因为你的结论只站在一个表面看,未必是对的。这个师父可能连着八年在寺庙里跟着一起犯戒,但是第九年他当上住持了,改变了整个的轨则、规章制度,这个寺庙变成了正法的道场。有没有可能?绝对有可能。就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他才有能力纠正这一切偏失。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佛陀说,我们少说出家人的过失。只看表面真的很难,所以少讲。但是该讲的必须要讲,比如说,我们说「双修」绝对不是佛法,绝对不是本师的教法。这是该讲的,这是原则性问题,必须要指出来。那有没有可能说,有些佛菩萨暂时同流合污,在这个地方跟这一批双修者打成一片,到最后扭转局面?也有可能,不是没可能,确实有可能。但是我们要了解,「双修,不是释迦牟尼本师的倡导,绝对不是」。喇嘛——出家人,不可以娶妻生子,这也是必然的,绝对不可以。如果是,就绝对不是佛法、不是佛教。说,一个仁波切、一个什么堪布要是再去谈恋爱、找女人,这也绝对不是佛法。

佛法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让你的心清净。如果你感觉:我在这个道场修,修得心很乱,甚至我对于欲望越发地着迷,对财色名食睡越发地着迷。那肯定不对劲儿。

有一些菩萨为了扭转道场他去那样做了,但你还不是菩萨,你是个修行者,你需要找一个相对清净的地方听正法的法师讲解。菩萨做菩萨该做的事情,你先别管菩萨化现为屠夫还是化现为妓女,你现在还不是菩萨,还是个修行者。学了《大般涅槃经》了,成了十住果位了,很不错,但是前面还有很长的路呢。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我们作为还在修行当中的人,我们就要亲近正法的经典,不要去污染严重的地方试练自己,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内院发生的一切现象,只能证明大家都是一腔热血追求正法的,这一点非常好。不管个别师兄是不是在争论的时候很激动,但是背后你能发现他一颗正直真诚之心,这点是可赞可叹的。

佛和魔在「相」上讲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知道,佛做一切事都是怀着清净的、无私的目的(即使他不得已犯戒),像我们在家修行,不得已随顺家人吃肉啊,喝酒啊,那是不得已。而魔是什么样?他贪恋这个,他也希望你贪恋,这是魔。佛做某些恶行也是不得已而做,而魔是爱做。他是不得已而做还是爱做,其实你是能分清的,一般正常人都能分清。这个师父这样做这件事情,他是什么目的?他是为了什么?他是不得已还是贪恋?其实佛的心很清净,大家一望而知;那么魔的染污很深重,大家也是一望而知。尤其是很多女师兄,她的直觉是相当敏锐的,她一感觉就知道,这师父是正是邪。如果是邪,赶快远离。

那么最好的师父就是我们的本师——世间公认的佛陀。我们一定要多多地聆听本师的教诲,一定要深入经藏。少花时间在世间负面的新闻、负面的信息上,多花时间在正法经典上。节约时间,节约生命。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39.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51课·潜伏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3

第273课「文殊师利,菩提者,不可以身觉,不可以心觉。何以故?身是无知,如草木故;心者虚诳,不真实故。」——《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阿难依照佛陀的吩咐,把做过自己五百世父亲的梵志须跋陀带到了娑罗树林中佛陀的面前。这个一百二十岁的梵志须跋陀已经证得了五种神通,来了之后...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第263课「我今于此大众中,演说令彼明空义,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六尘诸贼别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眼根常观于色处,耳根听声不断绝,鼻根恒嗅于香境,舌根镇尝于美味,身根受于轻软触,意根了法不知厌,此等六根随事起,各于自境生分别,识如幻化非真实,依止根处妄贪求。」——《金光明经》各位尊者: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第259课 「佛道亦无得,阿难何为悲?所合会为空,慧慧亦复空。若念若不念,一切法无念,无获空无有,譬若如野马。又如化象马,园果树木华,巧幻师所现,佛弟子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佛陀说,如果想要证得涅槃的境界,我们就要修习十种想(十种观修、观想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无常...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无明即漏。云何复言因无明故生于诸漏?】迦叶菩萨说:世尊,如果像您讲的无明本身就是一种漏,一种漏失,一种烦恼,那为什么又讲因为无明又产生了诸多的烦恼呢?【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说无明漏者,是内无明。因于无明...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初果)须陀洹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接着看经文:【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是须陀洹,先得道故名须陀洹,以初果故名须陀洹。若先得道名须陀洹者,得苦法忍...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8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若人修习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何故名没?】上节课,佛陀打比方,用恒河来比喻涅槃之河,说有的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先沉下去了,被水淹没了,不久之后又出来了,出离水面了,结果没呆多长时间又沉下去了,又被水淹没了。为什么呢?明明都遇到了涅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