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49课·一年速成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1247

00:00

轮回之中无大事,一切围绕「相」来说。

大家好!

我们今天先来看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QQ上的师兄问的。

第一个问题:

老师,晚上好!上午我去我姐家小区,看到约50多米外,一个男子穿着浅蓝色的衬衫,坐在汽车边上。我以为是物业人员,但是一仔细看,没人。也就是说,这个穿蓝色衬衫的人,是个幻觉(一开始看着有,后来没了)。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处理?

很多师兄可能就开始乱想啦,尽情地发挥想象力了;尤其是看了很多鬼故事的师兄,想象力就更为丰富了。「这个人影看着有,一会儿又没了」。他就想起一些鬼故事,出租车司机在前面开车,从后视镜里往后一看,看到有人影坐在那儿;再回头看又没有,吓得自己心都要飞出来了。这样的鬼故事很多的。

我们学佛者遇到这样的「相」怎么处理?你要知道这都是「心的幻化」。别说这个人影是心的幻化,你的车都是心的幻化,连你自己都是你的心的幻化。你要是意识到「幻化」这一层,你绝对就解脱了。如果意识不到,或者还是心生恐惧,那你就念佛号,或者念咒语,效果是非常棒的,可以收摄你的心。在最究竟殊胜的「相」里,总比你乱七八糟地「想」要好很多,那真的是浪费时间的。但人有的时候难以控制自己,就非要去走那些难走的路,非要去撞那个死胡同,非要往阴暗的地方去试探(去探索)。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好奇心、一种贪求神秘的心理。这个「心理」,有的时候你不能顺着它,这个「心理」往往把你带到让你更乱的地方,甚至要让你精神错乱。

所以,你要知道:第一、这都是心的幻化,要放下,不要执著;第二、如果要执著,那就执著「佛、菩萨、佛号、咒语」,这样对你利益是无穷的。包括有的时候,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跟大家分享一些师兄们在学佛过程中这样、那样的感应。大多数的师兄也都知道这些是「路上风景」、「心的幻化」,不会执著的,所以我才去分享。如果你去执著,那么我们就要少分享这些内容了。但是少分享的话,大家又觉得学佛好枯燥乏味啊,难道没什么感应吗?没什么有趣的风景吗?包括前几天说的:我白天听《药师经》,晚上从厨房来到客厅,客厅还没开灯呢,就看到一个白色的身影,全是光,白光。跟大家一说,有的师兄就会执著了,说:是吗?我听《药师经》怎么没这反应呢?你看你又执著了。你的心跟我的心不一样,所以幻化的事物也不一样。我这边幻化出白影,有的人那边幻化出药师佛的味道——中药味,是不是?心不同,所以幻化不同。归根结底不都是幻化吗?你要是这样执著,那以后醍醐不敢在课上讲什么感应了,千万不要那么执著。

胆子小的师兄,无论你是走夜路,还是白天见鬼,都无所谓的。只要念佛,念咒,你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已经开悟的人,他的胆量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论是恐怖的「相」,还是殊胜的「相」,对他来讲都是心的幻化。他跟自己讲:这是心的幻化,是梦里的。四个字——「心的幻化」,或者三个字——「梦里的」;他立刻就超脱,自在了。很多师兄都学会了,但个别师兄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功夫,不要总去著相。最大的「相」就是你对自己的欺骗,你把心的幻化当真,这才是最大的「相」。你的执著是最大的「相」,没有了你的执著,「相」也就无所谓了,存在像不存在一样。「佛来斩佛,魔来斩魔」,就是这层意思了。断了执著,断了对于一切「相」的执著,也就断了一切「相」对你的推动之力(把你推得左右摇摆的这个力量就消失了)。所以说要断执著,不要著相。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也是QQ群里师兄单独问的:

醍醐老师,群里禁言了,只能在这里向您请教一下,刚刚过世的亲人,能不能给他携带《楞严咒》一起火化?

有的师兄问过类似的问题:过世的亲人,我可不可以给他盖着「陀罗尼被」火化?或者说给他穿着「印着《大悲咒》的衣服」火化?可不可以?有的人说,严重不可以呀,这是「出佛身血呀」!这佛号、咒语,如同有佛,你怎么可以烧它呢?有的人讲,可以的,它保护你的亲人。到底可以不可以呢?我们说,你怀着护亡之心,可以烧;怀着毁咒之心,就不可以烧。

你的这个亲人,如果他生前就信佛,天天佩戴着《楞严咒》、《大悲咒》在自己身上。那在他去世的时候,他最惦念的也是《楞严咒》、《大悲咒》有没有给他戴着。你当然要给他戴着,不然他就死不瞑目的,「中阴身」都不愿意去投胎的。他平常都佩戴惯了,你当然要给他戴着。那平常没有佩戴过,「陀罗尼被」平常没盖过的,应该怎么做呢?你听某某法师讲,「陀罗尼被」功效甚大,盖在亡人的身上,可以超度他生天之类的。但是「陀罗尼被」上面又印着陀罗尼(咒语),要不要烧呢?如果你不是故意要毁佛,不是怀着恶心去烧的;你是怀着护佑亡灵之心,怀着善心而烧的;你不会造恶业,你会累积功德的。一切一切,关键是你用什么心。昨天也讲了,给一个杯子印上《心经》、《大悲咒》有没有功德?要看你是怀着什么心。「我是推广佛法去的」,那你有功德;你说,「我印了以后,我摔碎它」,那就是毁佛了。

很多师兄不是在助印经书吗?那还有人在毁坏经书的。你印,那边有人毁。因为有人毁,就不印了吗?你如果想着:有人可能会毁坏经书,我印经其实就等于毁经。要是这样想,那所有印经的人都不敢印了,是不是?

前几天也有人问放生的问题:我放了以后,是不是会破坏生态平衡啊?我放了这个大鱼,它会不会吃掉很多小鱼呀?我这样就广造杀业了吧?我放了它,它立刻死了(生天了)还行;它要是活着,那会不会吃掉很多小鱼呀?那我岂不是又广造杀业了?想得好远哪!我说:那你生个孩子,他还可能成为恶人去殃及社会呢,那你就不生了吗?你要做到的是,在你发心的这一刻,是纯善的,是有一定智慧,有一定考量在其中的。比如说,你放生的时候,考虑「这个生命」适合野外生存,那就放在野外,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有因果法则在支配的。而且这个大鱼吃掉周围的小鱼,你知道它是不是在讨债呀?前世这些小鱼就欠这个大鱼的命债,它讨债有没有可能?绝对有可能。这个适合野外生存的动物,你把它放归野外,让它回到了它的家。至于之后的秩序怎么安排,佛菩萨都不管那么多,你也不要管那么多了。流水长者子在救鱼的时候也没有想这么多,如果想这么多,我们任何事都不能做了,干脆死掉算了。在你做这件事发心的那一刻,你是纯善的吗?是慈悲、智慧相结合的么?如果是,你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

比如说对待《楞严咒》,有的师兄还很搞笑的想:据说《楞严咒》「火不能烧,水不能溺」,我故意把这张印着《楞严咒》的纸扔到水里,我看它沉不沉底?看它湿不湿?我故意用打火机烧这张印着《楞严咒》的纸,看它着不着?太搞笑了!《楞严咒》的神力岂是你能够用水、火灭掉的吗?你烧掉了这张纸,难道《楞严咒》的功力就不在了吗?你太著相了。我们看很多经文讲,如果受持这个经、这个咒,就可以让一切邪魔都远离你;并且水不能溺,火不能烧;一切灾障永久消除;贼也不能偷你之类的。大家就很执著了,想着:「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我就烧一烧,看它着不着?你烧的是这张纸而不是咒语本身,明白吗?

咒语真正的力量并不在纸本身,并不在「相」上。所谓说,受持佛号,受持咒语,受持大乘经典,你就可以「金刚不坏」,就好像吃了阿竭陀药(不死药)一样。这个深层的含义是什么?是你受持这些经文、佛号、咒语要与它合一。这些经文、佛号、咒语都来自哪儿?来自跳离三界的「佛」,你跟跳离三界的「佛」合一,你就跳离了三界之相对你的一切束缚。所有的灾难不都是三界内的灾难吗?三界之外无灾难哪!你受持所有的佛号、经文、咒语,与佛合一,你跳离了三界,三界内的任何灾障、痛苦都找不上你,这才是受持经文、佛号、咒语的深层含义。

但是著相的众生只看到「相」了,说:明明说《楞严咒》火不能烧,我用打火机一烧,这「书」还着了呢——《楞严经》也烧着了!就说佛在打妄语。其实是你太著相,你没有了解佛的深层含义。你与佛合一,跳离三界,那火是不是烧不死你了?你的「真身」、「法身」绝对不在三界内,祂在三界内也烧不坏;祂是永存,不生不灭的。你领悟到这层含义,你才是真的觉悟了;你要还没有领受到的话,就是在「相」里说事了。

那么在「相」里佛号、经文、咒语,有没有用呢?也有用。我们讲过,公交车上一个师兄的包被划开了,他突然想到:糟糕,我的信封里还装着好多钱呢!这是公司的货款,会不会被偷啊?然后一看,包虽然被划开了,拉链也开了,因为他一直在念《楞严咒》的缘故,里面的信封鼓鼓的,一分钱没少。在「相」上来讲,经文、佛号、咒语,在你至心念诵的时候,保护作用是绝对存在的。

过去,我住在另一个地方,那个时候因为亲人刚刚过世,心中生起无边的恐惧,围绕着我。我睡觉睡到凌晨三点左右,感觉有人在开我的门(在撬我的门),吓得我从梦中惊醒,就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又装着家里有人,咳嗽了几声,故意让外面的撬门者听见屋里有人。我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后来那个撬门的声音消失了。也不知道是真有人撬门,还是我的幻觉(恐怖之心幻化出来的幻觉),总之声音消失了。后来我也搬家了,不住在那儿了。

一些怕走夜路的师兄,我也跟他讲:你一害怕,你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不害怕了,真的很灵验的。这些经文、佛号与咒语是佛强大力量在「相」的世界的一个显化。祂显化为「相」,对于「相」来讲确实有它的效果。你至心念诵的时候,那一刻你是离「相」的,所以「相」里的事是伤害不了你的,这是的的确确的事情。但是它最根本、最究竟的含义是什么?你要与它合一,甚至说长久地、永远地与它合一。你能够永远地跳脱「相」,那么你在「相」里也不受「相」的影响,这是最深层的含义。所以不要傻傻地用打火机去烧那个写着《楞严咒》的字条了,你这是以一颗「著相之心」在玩「相」呢,太傻了!而且这样做的话,有「出佛身血」的危险。你不信佛,想要试探佛,有这种危险。因为你不信,还故意烧,这是有罪的。

但是你怀着对于亲人、对于亡灵的爱护之心,要护佑他们,想着:「《大悲咒》水杯」对他好,他即使投胎到鬼道,他可能能用到《大悲咒》,他能想起来念念《大悲咒》,我把水杯给他带着,给他埋了吧;或者我把「陀罗尼被」给他烧了吧;他天天念、天天佩戴《楞严咒》,我也给他烧了吧;这个没有罪业,只有功德。因为你的心是纯善的,而且你相信佛力能救他,你才用佛力去救他,一切一切都在于「发心」。

遇到类似的事件,师兄们一定已经知道怎么处理了。关键看发心,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同时回到昨天我们讲的《大涅槃经》,课上说到:一切受持大乘经典的人,就好像得到了阿竭陀药(不死药)一样,对于一切毒蛇的毒都不用害怕了。一方面,佛力在「相」上加持你;另一方面,佛力把你从「相」里超拔出来。你不在「相」里的时候,「相」里的一切毒还能伤害你吗?不能了。

所以说,「如彼药力,不畏一切诸魔毒等,亦能降伏,令更不起。」不仅仅是降除诸魔之毒那么简单,而是那里本来就无有毒。「本来无一物」,本来无毒蛇,哪有毒蛇的毒来毒害你?在那个离相、解脱、自在的境界里,除了光明之外什么都没有,除了快乐之外什么都没有,除了慈悲和爱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究竟意义上的解脱。也就是说,你要觉悟,你要真的与佛合一啊!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龙,性甚妒憋,欲害人时,或以眼视,或以气嘘,是故一切师子、虎、豹、豺狼、狗犬皆生怖畏。是等恶兽或闻声见形,或触其身,无不丧命。】

世间一切的动物都怕龙,龙属于灵界(也可以叫神界)的。世间的狮子、老虎、豹、豺狼、狗之类的,见了龙都心生畏惧。龙本身是福报比较大,但是嗔心比较强的众生。他福报大,也积累了一些善,平常会做布施,财布施也做了不少(数不尽);但是嗔心大,临终最后一念一发怒——成「龙」了,差一点的就变「蛇」(有一个王后福报也大,但嗔心重,她是变毒蛇了;有的福报大的、嗔心重的,变龙了)。变成龙了,它依然不改嗔心,爱嫉妒、爱生气、爱抱怨、爱憎恨。

龙类要是害人的时候怎么害呢?它先用眼睛瞪着你,吓唬你。龙的身形长得像蛇一样,飞起来的「蛇」,有鳞片的、有犄角的,这是龙。龙的身形本身长得就让人感觉瘆得慌,它用眼睛再瞪着你,几乎所有人都吓破胆了。龙先不用武力,它先瞪着你(用眼睛杀死你),还真的能害到很多众生就已经站不住了。「或以气嘘」,龙来的时候,除了用眼睛瞪你之外,它用「气」吓唬你,用呼吸吓唬你(他呼吸的声音——「呼哧……」,就是那种猛兽呼吸的声音)。

有的时候我在小区里行走,看到有人家养的狗,特别大,它呼吸的声音就很沉重、很浊重。像一些大狗,尤其是很大的松狮或者更大的一些狗,它们呼吸的声音很沉重的,你仔细注意,那声音挺恐怖的。龙就用它的呼吸(喘气)的声音来吓唬你。一见到龙的眼睛或者听到它喘气的声音,世间的这些老虎、狮子、豹、狼、狗,就都吓破胆了。

「是等恶兽或闻声见形,或触其身,无不丧命。」

龙要是用它的声音吓唬你,或者是让你看看它的眼睛,或者接触你一下,你就浑身发抖(浑身颤栗),甚至直接就吓死了。

【有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诸恶毒龙、金翅鸟等,恶象、师子、虎、豹、豺狼,皆悉调善,任为御乘。如是等兽,见彼善咒,即便调伏。】

有一些善于咒术的神人(他不一定是佛弟子,善于咒术的有的是巫师、有的是道士、有的是仙人),这咒术里有一类咒术是可以降伏龙、金翅鸟、狮子、虎、豹、豺狼的(有的善于咒术的人用咒术可以降伏它们),一念咒,它们就乖乖地听话了。

一些动画片里,有巫婆对着谁一念:「天灵灵、地灵灵……」,手上好像洒出光一样,大的动物就变小了,变成很小很小(很微型)的了——恶兽就被调伏了,很有趣的。

世间有善于咒术的人,能够用咒术去调伏恶兽。这些恶兽见了他们就会很乖,很听话;甚至成为他们的奴隶、奴仆,受他们的使唤——要它去干什么,它就去干了。

佛陀说:

【声闻、缘觉亦复如是,见魔波旬皆生恐怖,而魔波旬亦复不生畏惧之心,犹行魔业。学大乘者亦复如是,见诸声闻怖畏魔事,于此大乘不生信乐,先以方便降伏诸魔,悉令调善,堪任为乘,因为广说种种妙法。】

一些声闻乘和缘觉乘的弟子没有真的开悟,他们只是以为自己跳脱「相」了而已。但是当恐怖的「相」来临的时候,他们本能地还是会心生恐惧,他们以为自己解脱了,不受后有了。但是,非常狰狞恐怖的「相」来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有的时候还是心生恐怖。见到魔王波旬示现的时候,声闻乘、缘觉乘的弟子还是会害怕。但是你这边害怕,魔王波旬却不怕你呀,他看你害怕,他的恶心就更增强了。你越怕他,他越自信;你越怕他,他越觉得自己神力巨大(连佛陀的弟子中,声闻乘、缘觉乘的都怕他),他就觉得威武得不得了,很骄傲。「犹行魔业」,魔王一看你怕他,就更加恣意妄为地行「魔业」。

「学大乘者亦复如是,见诸声闻怖畏魔事,于此大乘不生信乐」。有一些学大乘的人也是这样的,刚学大乘,还不懂什么叫「开悟」、「见性」,也不懂什么叫「心的幻化」。看到声闻弟子都害怕魔,他的心里有的时候也有点忐忑;但是因为一直受持大乘经典,他的信心又增强了。大乘经典告诉他了:不要怕魔,魔是怕佛的;要靠佛力加持;要提醒自己都是心的幻化,不要害怕。

慢慢地学大乘的人增强了信心,不再怕魔了。之后,他对于佛的信心越增加,对于魔的畏惧之心就越减少。学习大乘的人,就学会了善巧方便,知道怎样地降伏诸魔了。一开始主要靠佛号、咒语(念「六字大明咒」、念「阿弥陀佛」)降伏诸魔。魔一看你不怕他,还一直念佛,念咒,他的力量就渐渐地消失了。魔力量少的时候,你甚至可以跟魔去讲经说法、去调伏他,让他向善,让他也开始受持大乘经典,为他广说种种的妙法,你就把他给度了。

世间魔的幻化很多的,有的时候显的「相」是很恐怖的,有的是很孱弱的,但是一开始总是抱持邪知邪见的。只要你不怕他,慢慢地,像春风化雨一样——用大乘经典的思想去感化他,滋润他;慢慢地,他确实能被调伏的。

【声闻、缘觉见调魔已,不生怖畏,于此大乘无上正法方生信乐。】

很多声闻弟子和缘觉弟子本来是怕魔的,见了那些邪知邪见的人,也是心生恐怖的。但是看到你认真受持大乘经典,你不怕魔,还把魔给调伏了,这些声闻、缘觉乘的人就会对大乘经典生起无上的信心。就相信大乘经典真是了不得呀,这个人学佛没几天竟然解脱,自在了。他们就开始对于大乘经典生起信心,也愿意去受持,愿意去学习了。

【作如是言:我等从今不应于此正法之中而作障碍。】

他们发誓,说:原来大乘经典真的是正法宝藏啊,我们以后不会再障碍大乘经典的流通了,我们一定要广泛地传播大乘经典。

【复次,善男子,声闻、缘觉于诸烦恼而生怖畏,学大乘者都无恐惧。修学大乘有如是力,以是因缘,先所说者,为欲令彼声闻、缘觉调伏诸魔,非为大乘。】

《大涅槃经》这里讲的跟《法华经》很吻合了。

佛陀对弟子们讲:大家要注意啊,声闻、缘觉乘都还没有真的离开烦恼魔,只要他们还有畏惧在(还在畏惧魔王波旬),看到恐怖的「相」还心生恐惧,就证明他们还没有真的解脱。但是真正受持大乘经典,尤其是大乘了义经典,明白一切都是自心幻化的这些人,他们是没有任何的烦恼和恐惧的。遇到什么事,知道是心的幻化,就过去了,他们是真的解脱,自在的。所以说修习大乘经典的人,是最为超脱的,最为幸福、快乐的。大乘经典就是有这样的伟大的加持力,有这样的因缘,能够帮助一切声闻、缘觉乘调伏他们所畏惧的魔众。但是,一开始声闻弟子、缘觉弟子们的根器不足,我没有跟他们讲「唯识宗」的内容,没有讲「一切唯心幻化」,所以他们还是很著相的。他们的根器不够的时候,我们没讲这方面的内容;到根器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讲了。

就好像《法华经》里讲的,佛陀把「一乘」大法拆成了「二乘」、「三乘」,一开始就讲大学课程,弟子们会听不懂。所以先讲小学、初中的课程,然后讲高中的课程,最后讲大学课程。最究竟了义的是大学课程,「一切唯心幻化」,这是大学课程。只要了解了、应用了,就必然解脱,自在。

所以说,「心动因果生,心灭因果灭」,是大乘了义的说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也是大乘的说法。那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打扫,勿使惹尘埃」,这还觉得「有心、有镜子、有菩提树、要打扫」,是「究竟了义」吗?还不是,这是「善巧方便」。所以,究竟了义的佛法是真的佛法,非究竟了义的佛法是善巧方便(也是佛法,但是是善巧方便),是适应着众生的根器而讲的。

【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不可消伏,甚奇甚特!】

佛陀跟大家讲:那么多众生都爱学习《大涅槃经》,学了以后很上瘾,很着迷,为什么?因为这部大涅槃微妙经典是不会被诸魔消灭和伏住的,一切魔都没办法障碍这部经。

有的魔还去障碍《楞严经》,但是障碍《大涅槃经》的魔很少,为什么?因为这部经不可被一切魔消伏。

魔对这部经是没办法的,他动不了这部经,他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动这部经,也不知道怎么诽谤这部经。所以,没有人讲这部经是伪经。这部经「甚奇甚特」,它又是「《楞严经》是正法」的一个证据,它是「一切经是正法」的证据。

有的时候我们讲,好人怎么样证明自己是好人呢?要很多人讲他是好人,是吧?那么《楞严经》怎么证明它是佛讲的,而不是伪经呢?需要其它经的理论依据去支撑它。《楞严经》里讲的,其它经里也讲了,其它被公认的正统经典里也都讲了。这个讲了、那个讲了……那么多经都讲了,就可以作为「《楞严经》是正法」的理论依据了。《大涅槃经》尤其是能够证明《楞严经》清白身份的一个依据。《涅槃经》里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楞严经》不是伪经,而这些证据没有任何人质疑,这就很关键了——没有人质疑证据的真实性。那么,这个证据拿过来,就可以说明《楞严经》没问题。

【若有闻者,闻已信受,能信如来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为希有如优昙华。】

《大涅槃经》太微妙,太奇特了。要是有听到这部经的人,听到了还能够信,还能够受持(能够信「如来真身是法身,常住而不灭」),这样的人甚为稀有,如优昙钵罗花一样非常稀有。

现在我们学院在学这部经,几乎所有听这部经的师兄都对这部经深信不疑,又能受持,很多师兄还纷纷地在网上去请这部经了。这样的师兄,你们就像优昙波罗花一样稀有。你们的出现就像佛出现于世间一样。因为《法华经》讲了,佛出现于世间就像优昙波罗花出现于世间一样,太稀有了。甚至个别师兄对于其它经还没有深入的兴趣,一讲《大涅槃经》,耳朵支起来了,听得那个上瘾!这样的师兄,你们真的是古佛再来,就像优昙波罗花一样,三千年出现一次,值得庆幸。

【我涅槃后,若有得闻如是大乘微妙经典生信敬心,当知是等于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

佛陀说:我涅槃之后,要是有谁能够听到这部《大涅槃经》微妙经典,生起信敬之心(非常信,非常地恭敬、尊敬),「当知是等于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你只要听了这部经,又能够至心地信和恭敬(非常地相信,非常地恭敬),你就能在未来世百千亿劫都不会再去三恶道了。

各位师兄,听了这部经很信、很恭敬,你就永远不会再去三恶道了!某种意义上你已经解脱了,地藏菩萨不需要再来救你了,你帮助地藏王菩萨解决了多么重的负担哪!也就是说,如果这部经广泛地流通,地藏菩萨就会很轻松了。只要信,只要敬这部经,地藏菩萨就可以歇一歇了。他太累了,他无量无边的分身都太累了。信这部经,敬这部经,百千亿劫不去三恶道!太重要了,是不是?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我涅槃后,当有百千无量众生诽谤不信是大涅槃微妙经典。】

现在我们看,这个世间诽谤这部经的倒是不多;但是不信的多,不学的多。你跟他讲,我正在学习《大涅槃经》(《大般涅槃经》)。他说,没听说过哎,学那个干嘛?学「楞严、法华」吧,那个经不如「楞严、法华」究竟。有的人是这样讲的。

「不信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佛陀已经预料到了,他涅槃之后会有百千无量的众生都不信这部经,甚至诽谤这部经。说它不如《法华经》好,《法华经》是「经中之王」。但他没读过这部经,他不知道《涅槃经》是「王中之王」。他就等于诽谤嘛!抬高那个经、贬低这个经,那不是诽谤吗?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诸众生,于佛灭后,久近便当诽谤是经。世尊,复有何等纯善众生,当能拔济是谤法者?】

迦叶菩萨听了以后挺悲哀的,对佛说:这么好的一部经,怎么有人还去诽谤呢?都无法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吗?一个人的临终遗言,难道都不重视吗?世尊,需要什么样纯善的众生才能够「拔济是谤法者」?对于那些诽谤《涅槃经》的人,需要什么样纯善的众生才能够拔济他们呢(救拔他们,把他们从苦海里拉出来)?

【佛告迦叶:善男子,我般涅槃后四十年中,于阎浮提广行流布,然后乃当隐没于地。善男子,譬如甘蔗、稻米、石蜜、乳酥、醍醐,随有之处,其土人民皆言是味味中第一。或复有人纯食粟米及以稗子,是人亦言:我所食者,最为第一。是薄福人受业报故。若是福人,耳初不闻粟稗之名,所食唯食粳粮、甘蔗、石蜜、醍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钝根薄福不乐听闻。】

佛对迦叶说:迦叶,我涅槃之后大概四十年左右(就是我刚圆寂离世之后四十年),在阎浮提这个地方,《大涅槃经》还是广泛地流布的。

因为佛刚走,大家缅怀佛(心很痛),就广泛地去研究佛陀的遗言。佛陀灭度后的四十年,这部经还是一直在流传的,但是四十年之后……就好像我们的亲人刚去世的时候,我们很想念他,想念、想念、想念……时间冲淡一切,慢慢地就不想念了。佛刚走的时候,大家缅怀佛,就研究他的遗言,研究这部《大涅槃经》;慢慢地,佛走的时间长了,大家对于佛的思念和缅怀之心就淡薄了。

慢慢地,这部经就隐没了,就不那么流传甚广了。

善男子,你看,就好像这个世间不同地区的人民,有喜欢吃的不同的食物。有的地方喜欢吃甘蔗,有的地方喜欢吃稻米,有的地方喜欢吃石蜜(石蜜,有的翻译成蔗糖,一种糖类),有的地方喜欢吃乳酥(喝牛奶或者吃奶酪),还有的地方喜欢吃醍醐。有这些相应的食物地方的人,就喜欢吃这些相应的食物。喜欢吃甘蔗的这批人民,就说甘蔗是一切味道中最美的;喜欢吃醍醐的人,就说醍醐的味道是世间最美的。不同地区的人民,他们的口味不一样,他们有特定喜欢吃的食物。还有的地方的人,甚至喜欢吃稗子(稗子是长得很像稻子的一种杂草,它也有果实)。有的人喜欢吃大米、粳米、精制大米,有的人甚至喜欢吃稗子,因为他那个地方就出产稗子,没有别的更好的食物,他就认为稗子的味道是最好的。

像我们国家,有的地区的人民喜欢吃大米,像东北、江南一带喜欢吃大米;有的地方的人喜欢吃面食,像山东、河北地区,喜欢吃面食。喜欢吃面食的地区的人就觉得面食最好吃,喜欢吃大米的地方的人就觉得大米的味道是最好的,是不是?人与人口味是不一样的。

佛陀说:「是薄福之人受业报故」。有的人累世的福报少、业障重,这样的人就不愿意受持《大般涅槃经》。即使听到这部经,也会觉得这部经不殊胜;或者没有名气,不如《金刚经》、《心经》有名气;或者不如《法华经》、《楞严经》好。他听到这部经的名字不觉得好,不去受持,这样的人是福报浅的人,业障重的人。太可惜了!

【如彼薄福,憎恶粳粮及石蜜等;二乘之人亦复如是,憎恶无上《大涅槃经》。】

对于这部大涅槃微妙经典,那些钝根之人、薄福之人是不愿意听,也不愿意闻的;即使听了这部经也不愿意信受,也不愿意学的。就好像那些薄福之人,憎恶粳粮的味道,他吃惯了稗子(其实稗子很难吃的),不愿意去吃大米。他不知道大米好吃,因为他福报浅(很可惜的,这批人)。这些吃惯了稗子的人,甚至连石蜜、蔗糖他都不喜欢吃。他不知道糖是什么味道,他都没吃过糖,这样的人太可惜了。

所以佛陀讲,「二乘之人亦复如是」,还有一些二乘之人,像声闻乘、缘觉乘(这里的「二乘」,是非一乘、非大乘的意思,就是大乘以下的、佛乘和菩萨乘以下的这批人),他们智慧太微浅,福报太浅,业障太重,他们就憎恶《大涅槃经》不喜欢这经。

业障重的人讨厌这部经,不愿意学。甚至有的声闻乘的、缘觉乘的都已经自以为开悟的这批人,他们也不愿意学这部经,这都是业障重的。

【或有众生,其心甘乐听受是经,闻已欢喜,不生诽谤,如彼福人食于稻粮。】

有一些众生,就是喜欢学《大涅槃经》,听到这部经就好像吃了糖,吃了蜜一样甜,一样欢喜。而且听这部经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诽谤之心产生。这样的人都是有福之人,这样的人无量亿劫都种了善根的。就好像,原来吃稗子,吃野草,吃习惯了;突然吃到了大米,发现真好吃。知道大米好吃,就吃大米了,这样的人非常聪明。

【善男子,譬如有王,居在山中险难恶处,虽有甘蔗、粳粮、石蜜,以其难得,贪惜积聚,不敢啖食,惧其有尽,唯食粟稗。】

佛陀举例说:比如有一个大王,生活在山里边。因为山路很难走,进山又可能会有虎、狼、狮子、猛兽埋伏着,非常危险。所以他虽然是大王,但是他能够吃到的好东西非常少,因为运进去的少。像甘蔗、粳粮、石蜜这些好吃的,大王难得一见;见了也不舍得吃,他想攒着。因为太难得了,不舍得吃,就怕吃完了就没了。他平常就吃那些粟米、稗子,甚至野草类的,非常的可怜。

【有异国王闻之怜笑,即以车载粳粮、甘蔗而送与之。其王得已,即便分张,举国共食。民既食已,皆生欢喜,咸作是言:因彼王故,令我得是希有之食。】

旁边国家有个大王听到了,觉得山里的大王太可怜了,他就笑了,说这大王太可怜了。好心的邻国的国王就用车带着很多的粳粮、大米、甘蔗,往山里送。山里居住的国王得到了之后,跟臣民们一起去分享,一起吃。大家吃了以后,「皆生欢喜,咸作是言:因彼王故,令我得是希有之食」。大家非常感恩,说:我们的大王太慈悲了,邻国的国王送来的这些好吃的都分给我们了,我们太感恩了。

【善男子,是四种人亦复如是,为此无上大法之将。是四种中,或有一人,见于他方无量菩萨虽学如是大乘经典,若自书写,若令他书为利养故,为称誉故,为了法故,为依止故,为用博易其余经故,不能广为他人宣说。】

前面我们提到,世间有四种人可以是天人、众生的依止之处,哪四种人呢?那些烦恼虽还没断尽,但是认真学习大乘经典,又能够广宣妙法的人,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初果、二果;第三种是「阿那含」三果;第四种是「阿罗汉」。这四种人能够善于建立正法、护持正法、忆念正法,大家还记得吧?

佛陀讲:这四种人就像那个自己得到了美好的粮食,又分享给国民的善良的国王一样。他们能够分享——得到了大乘妙法就去分享,得到了《大涅槃经》就去分享,这样的人是很难得的。

这四种人中有一种,也会被其他无量的菩萨见到的,这样的人学了大乘经典,自己能够抄写,也让其他人抄写。但是,他是「为利养故,为称誉故,为了法故,为依止故,为用博易其余经故,不能广为他人宣说」。他的目的不纯,贪求名闻利养;或者贪求别人对他的称赞;或者就是为了小我的目的,「我要得到究竟了义的大法,我要成为众生的依止之处;或者我要学习这部佛陀的遗言,学会了之后我要打败其他法师」。有个别这样心不纯的人,得到的利益就少。心不纯的人给别人讲经的时候,讲得也不好。他怀着私心去讲,讲的也不会好,因为他不能够契合佛的心。

【是故持是微妙经典,送至彼方与彼菩萨,令发无上菩提之心安住菩提。而是菩萨得是经已,即便广为他人演说,令无量众得受如是大乘法味,皆悉是此一菩萨力,所未闻经悉令得闻;如彼人民因王力故,得希有食。】

这些人抄这部经,学这部经;久了之后(慢慢地),佛的心还是染了他的心,把他的心染上了一些正法的香味。他开始意识到:我能力有限,我可能讲这部经也讲不好。他就良心发现了,把手里的这部《大涅槃经》送到别的地方去了,让别的菩萨去发无上心,去讲这部经了,令无量的众生得到了这部经的利益。

「皆悉是此一菩萨力」,把这部经送出去让别人讲的这个菩萨,慢慢地也纠正了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无量的佛力加持。

「所未闻经悉令得闻;如彼人民因王力故,得希有食」。所有这些人——推广这部经的菩萨,或者自己没能力讲,让有能力讲的人去讲的这些菩萨,会得到佛力的加持;会使得更多的,没有听过的,好的经典来到身边。也就是,「法布施得智慧」。你越布施智慧,你得到的智慧越多;越布施,你得到的越多;其他众生因为你的法布施也会受益。就好像这些处在山上的大王的国民一样,山上的大王得到了吃的就给了国民吃,国民因为国王的力量而受益,得到了很好吃的食物。所有众生都会因为你的法布施而得到无穷无尽的利益,所以大家一定要广泛地推广《大涅槃经》微妙经典,这是佛的倡导。

【又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是中诸人亦如金刚。若有能听如是经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其所愿悉得成就。】

佛陀说:善男子,大涅槃微妙经典所流布的地方就是「金刚之地」。这里的人,就会证得「金刚不坏之身」。

很多师兄羡慕六祖慧能的「金刚不坏之身」,如果你认真地受持大涅槃微妙经典,能完美地契入这部经,你至少能修成六祖慧能的「金刚不坏之身」。有这部经的地方就是「金刚」,有这部经存在的地方,所生活的人也像「金刚」一样。要是能够听这部经,受持这部经,就不会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诉我们,认真地受持《大般涅槃经》,必定成佛——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所以今天我们要坚定学习这部经的信心,也要广泛地推广这部经。这是可以让人成佛的经,而且是不退转(成佛了,并且不退转)。所有认真地学习这部经,认真地听受这部经,对于这部经有浓厚兴趣的师兄,都是古佛再来,像优昙波罗花一样稀有,都能证得金刚不坏的「无上正等正觉」。

受持这部经,能够成正觉;讲说这部经,能够成正觉。佛也讲了,「若有能听如是经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师兄们,即便你没有这部经,只要你认真地去听这部经,跟它契合,你也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且不退转。

相当伟大!

「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是中诸人亦如金刚。若有能听如是经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其所愿悉得成就。」

我们过去讲,要认真地修,跟着本师学一辈子,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成就「释迦牟尼佛」,用一辈子的时间修成「释迦牟尼佛」。而佛陀的临终遗言告诉我们,认真地受持《大涅槃经》就能成佛。所以,师兄们,我们用一年的时间修成佛,是不是很快?感谢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真正的佛门的「武林秘笈」,交给我们了,我们太幸运了!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41.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49课·一年速成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8

第268课无上甚深大涅槃,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诸佛真实义。各位尊者:大家好!不知不觉第三十九卷也到了最后一课了,我们来看一下。【犊子梵志复作是言:瞿昙,我今欲问,能见听不?如来默然。】在外道的大众当中,又有一个人名字叫「犊子」,这个人也是个梵志(外道中的出家人),这个犊子梵志也对释迦...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9

第259课 「佛道亦无得,阿难何为悲?所合会为空,慧慧亦复空。若念若不念,一切法无念,无获空无有,譬若如野马。又如化象马,园果树木华,巧幻师所现,佛弟子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佛陀说,如果想要证得涅槃的境界,我们就要修习十种想(十种观修、观想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无常...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第257课「菩萨有三法行。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何等为三。一者种种深觉。二者入无数意。三者念要句三昧。是为三法行。菩萨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迦葉菩萨言:世尊,根本、因、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8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若人修习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何故名没?】上节课,佛陀打比方,用恒河来比喻涅槃之河,说有的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先沉下去了,被水淹没了,不久之后又出来了,出离水面了,结果没呆多长时间又沉下去了,又被水淹没了。为什么呢?明明都遇到了涅槃之...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上节课的最后,佛陀说:善男子迦叶,当你谈到牛奶中是不是有奶酪的时候,当你谈到奶酪是不是能生出生酥的时候,你绝对不能忽视种种外在的条件。【善男子,智者不可见离方便从乳得酪,谓得生酥亦应如是离方便得。善男子,是故我于是经中说,因生故法有,因灭故法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8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偈颂大家都知道,都会背诵,但是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够完全透彻地了解佛陀真实的想法呢……继续来看《涅槃经》第三十四卷。【善男子,我于一时复作是说:施者施时以五事施。何等为五?一者、施色,二者、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