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35课·真解脱 | 涅盘经白话文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1316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

上节课我们讲到,佛说,阎浮提这个地方的众生有两种,一种有信,一种无信。

「有信之人则名可治,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这里告诉我们,你修行能不能真正有成果,你做功课是否能真正有效果,这一切在于你的信心和诚心。

这个「信」里其实隐隐约约就包含着「诚」的,没有「诚」的「信」那是「假信」,既然是「假信」那就不叫「信」。我们跟一个人说「我相信你」,如果这个「相信」里没有诚心、没有怀着情感,会让人感觉「你是真的相信我吗?」所以就开始怀疑了。真正的「信」里是包含着「诚」的,包含着「诚」的才是「真信」,「真信」的人才能够通过佛法获证涅槃。这里的「涅槃」指的是解脱、觉悟。那些不信的人(一阐提),他们就很难治,佛陀就把这些一阐提,先放在一边了,就好像一份试卷,有几道题太难了,我先放一边,先做简单的题目。有缘、有信的众生在佛在世的时候,都被度尽了;无缘、无信的众生,那就等着下一尊佛来,或者等其他的应化身佛来发挥他们的作用吧!

【是故涅槃,名无疮疣。】

佛陀总结说:所以说「涅槃」这个境界,只要你解脱了就离开了生、老、病、死。离开了病,那么疮疣这一类的疾病当然也就离开了。「涅槃」里没有生、没有老、没有病、没有死。

【世尊,何等名涅槃?】

迦叶菩萨又再次的问:世尊啊,您又再一次的提到了「涅槃」,到底什么是「涅槃」呢?

佛说:

【善男子,夫涅槃者,名为解脱。】

「涅槃」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就是你本来很痛苦,突然苦尽甘来了,那叫「涅槃」。这是就着「相」来说的,有针对性的涅槃,叫解脱。

「众生为相缚」,《解深密经》里讲,众生都被相束缚着(「为」是「被」的意思)。那怎么样解脱呢?离相啊,不被相束缚啊,超越相啊,见诸相非相啊,这就解脱了!

谈到这里,昨天QQ上一个师兄问:老师,《金刚经》算是大乘经典吗?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深度的,我们想一想《金刚经》算大乘经典吗?先想想什么是「大乘」。大乘在印度语里,就代表大的交通工具的意思,小乘就是小的交通工具,小的交通工具可以度少少的人,大的交通工具可以度多多的人,同时大乘还意味着自觉而觉他,自利而利他。一方面是大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既要做到自利又要做到利他!《金刚经》能不能做到呢?能!而且《金刚经》给我们讲的是源头的事情,讲的是无「生、老、病、死」的涅槃之境,可以讲是「大乘」。但是要是核对《大般涅槃经》的部分经文,所谓真正的「大般涅槃」,它应该是「出离心」加「菩提心」。《金刚经》倒是可以开智慧,也可以让人出离,但是慈悲心方面,是否能激起人的慈悲心呢?好像又有所欠缺。我们都知道,《金刚经》属于「般若部」。般若部讲的是般若,讲的是法性,你如果只学《金刚经》,可能会在慈悲心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读过《金刚经》的师兄,80%都会过来反映:「老师,我最近读《金刚经》读得对生活一点热情都没了,也不想做善事了,感觉一切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我就想坐在那儿打坐。」这样看来,《金刚经》是大乘经典吗?是,但是你不能只学它,因为大乘经典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佛陀讲的经是各有侧重的。在给众生治病的时候是针对的众生的病情而调配药方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如果你学了《金刚经》之后,感觉丧失了热情,陷入到了空寂当中,甚至迷上了「参话头」的玄妙的话,那么你需要再去学一部《圆觉经》,如果在佛法中只学两部经,《金刚经》加《圆觉经》,这样学完之后,你飞上去了又落地了,在空有之间就平衡了,这是非常棒的。那如果你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来学《大般涅槃经》,这部经就是空有圆融的一部经,非常圆融!它告诉你空为什么空,有为什么有,有从空来,空化现有,这些事情。因为这部经很长,有的师兄就犹豫了,我要不要学?不要犹豫,你先听那么一到两节试试看,你可以试用,对吧?这一碗饭或者一锅饭看着很多,你用勺子尝那么一点点,尝尝味道,入得进去就是有缘,你就学,学起来也不累,要是无缘,你就入不进去,学起来也累,你就会排斥,所以我们一切随缘,佛陀讲经也是一切随缘的。

接下来再看,佛陀讲说:「夫涅槃者,名为解脱。」涅槃就代表解脱,从所有的苦痛中出来了。

【迦葉复言:所言解脱,为是色耶?为非色乎?】

迦叶又问佛说:您说的解脱是就着「相」来讲的解脱吗?就好像这里一个牢笼,我越狱出去,这里是六道,我跳出去了。您说涅槃就是解脱,那么解脱是「相」还是「非相」?它是就着相说的,还是离相而说的呢?

【佛言:善男子,或有是色,或非是色。】

佛说:我在谈涅槃、解脱的时候,有的时候就着相来说,有的时候没有就着相说。

【言非色者,即是声闻、缘觉解脱。言是色者,即是诸佛如来解脱。】

这句话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了,《金刚经》里明明说要离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但是《涅槃经》里讲「言非色者,即是声闻、缘觉解脱。言是色者,即是诸佛如来解脱」。字面的含义是什么呢?离开相的解脱是声闻缘觉的解脱,入于相当中的解脱是诸佛如来的解脱。

那有的人可能又要跟《金刚经》去打架了,那边说离相才是佛的境界,这边讲入相才是佛的境界,到底哪个对啊?佛经前后矛盾?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呢,《金刚经》讲般若部的时候,因为众生著相太严重,佛陀才倡导离相的,不要只盯着相,不要只盯着瑞相,那是讲般若部的时候。讲啊讲啊,《法华经》都讲完了,大家都相信自身是佛了,慢慢地讲到最后一部《大般涅槃经》了,这个时候又跟大家讲,世界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故意想要就着相而跳离相的,那还是声闻、缘觉乘的解脱,因为声闻、缘觉乘,他们的觉悟是依着相而生的。声闻乘听佛讲法,开始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修着修着就开悟了,这是就着相而生的。缘觉乘无论是因为某个特定的因缘而开悟的,还是因为修习十二因缘而开悟的,那不还是相里的十二因缘吗,是不是?所以声闻、缘觉乘,他们的解脱来自于「相」对他们的支撑和指引。所以声闻、缘觉乘,他们的解脱是离相的解脱,就是说「这儿有相,我离相,只要离相,就解脱」。这是讲的声闻乘、缘觉乘。那么「言是色者,即是诸佛如来解脱。」这儿就类似《圆觉经》所讲的,「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明知有妄念也不消灭它,明知有相也不刻意地离相,为什么?本自不著不住啊!明明这里有相,但是我不著不住!

所以修行过程中大家会感受到自己深刻的变化,在修之前或者修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平常生活中、工作中的事情只要一多,你的心就很乱很乱,就感觉到真的是很忙啊!「心亡为忙」,忙得都失去智慧和理智了,缺乏觉照了,心都好像死掉了,忙、忙、忙,忙得心好乱,烦躁不安。在修行的初级阶段和未修行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子的,要是单位事情多,我这个心躁的啊,跟别人讲话都很躁,但是修着修着,再忙也像不忙一样,虽然很忙,每天那么多问题要处理、要回答。这两天又忙着登记(大家想要请播经机,有要有卡的、有要机器的,一会儿微信一条消息,一会儿QQ一条消息,一会儿要写快递单子,一会儿要发货),然后单位还有事情……这么多事情绞在一起,但是我就好像在空荡荡里,就看着这些柳絮随风飘,心也不乱,像没事一样,心始终是空、空、空。在更大的考验来临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是更好的考试试卷来了,看看我能拿多少分?昨天自己打的分数还是比较高的,感谢《大般涅槃经》,感谢在这部经之前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所有经。「空、松、定」过去只是停留在嘴皮子上,现在真的是化入骨髓里了。虽然有无穷无尽的事情,但是心好像不知道在哪?明明存在,却化没了,化没了就很舒服、很清醒,也没出什么错误。因为大家订购播经机这件事情,我又要找商家去砍价,又要汇总名单,让我想到小学、初中作为语文课代表收作业时候的感觉。这些款项现在大家还在汇总当中,收钱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金钱是如此的敏感?如果所有的寺庙、道场在收款的时候完全把各个流程和环节进行透明化,完全公示给大家,那真的不容易有腐败的现象滋生。我的个人经验告诉我,如果不透明,那真的很容易被做手脚。有的时候大家匿名的捐款,匿名的捐供养,又没有留下名字,到最后数钱的人也不知道数出来多少钱来,对不对?这钱用到哪去了我们也不知道。但是如果寺庙和道场完全的透明,公开自己的每一分钱去哪儿了,这样真的能够避免腐败和堕落,这是我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所以每一笔善款我们都将极其透明,哪怕一分钱的去向都会很透明,让大家知道你的钱去哪儿了。做完了昨天那件事,今天开始就无比的轻松,突然探索出一条道路,过去我是不敢沾金钱的,沾了就惴惴不安,就睡不着觉,现在沾了也没有不安,为什么?因为很透明。不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连电脑、手机也知道,还可以截屏发给大家,这样就没有任何的愧疚感,心里很舒服。所以修行者,你可以抓金钱,但是你要真的不著不住,并且要完全透明和公开。

接下来讲,什么是诸佛如来的解脱呢?「言是色者,即是诸佛如来解脱」,诸佛如来没有逃离一切色相,没有跳脱红尘,他就在这里,诸佛如来到处遍在,但是他却解脱。在未修行的时候和修行初期,我们必须修出离心,必须不能在红尘里呆着,你必须离。为什么?那个时候你在红尘中就一直染污了,你的习气越来越重了,对吧?我们跟大家讲,修到最高程度的人,他能够享受六根,享受六尘,享受六识,这是诸佛如来的解脱境界。我「在而不染」的享受它,这才是真的无所住,但是你还没修出来,你就享受,你就沉迷于声色犬马,沉迷于五欲六尘,你就开始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不是说享受吗?我直接就享受着。」那就不对了。所以你必须经历一个出离的阶段,而且要出离得很彻底,之后你再回来,你才明白什么是「在而不染」,尽情地享受却没被染污,你始终处在空性觉明当中,没有任何的染污,这才是诸佛如来的解脱。

【善男子,是故解脱亦色非色,如来为诸声闻弟子说为非色。】

这个时候,佛陀就做了一个总结,对迦叶菩萨说:你问我,我讲的解脱是色还是非色呀,是相里的还是非相、离相的呀?我跟你讲的解脱是对不同的人来说的。所以解脱是「亦色非色」,既是相里的事,又是离相的事,既是相又非是相。

如来为那些还很执著于相的声闻弟子们就讲非色,「不是相,要离相,不要盯着相。」对那些已经解脱的人又会讲,「要在相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要生活禅。」有的禅师倡导生活禅,佛法就是「活法」。你要用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在究竟意义上讲是这样的。佛法就是「活法」,你要用出来,「人成则佛成」。但初期不是这样的,最后阶段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并不是佛法,那是「人法」,要「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是声闻、缘觉乘的解脱。之后又回来,「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虽是山,又不是山,虽是水,又不是水」,这就是诸佛如来的解脱了,是真的解脱了。大家注意,诸佛如来的解脱是「在而不住」,回到了相当中,回到了红尘当中,「在而不住」。这些过去我们都讲到过,今天再重复一下。

有一位师兄问我,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出家?他说「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是佛才出家吗?在家修不成佛?」我说「不对,你仔细看看佛陀的传记,佛陀在出家前,他还没有觉悟呢,佛是「觉悟」的意思,「觉悟者」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没有觉悟,他想要探求答案、想要觉悟,因为他看到太多的生、老、病、死,他太痛苦,他的心又如此的脆弱敏感,他如此的善良,所以他出家了,想要寻求觉悟,才用各种办法觉悟,成佛了就回来度众生了。」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他尚未觉悟。那我们想一想,如果出家前佛陀就大彻大悟,他还出家吗?他肯定不出家,就像维摩诘居士一样,古佛示现,他就不出家了。为什么呢?因为佛,第一,有出离心,他「在而不染」(他在这儿也不染著),他出什么家呀?跳哪去啊?第二,他有慈悲心,他有菩提心,他绝对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妻子、儿子那么痛苦。算命的就算,罗睺罗这个孩子太可怜了,注定没有父爱,耶输陀罗太可怜了,丈夫陪不了她几天就要走。如果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就已经觉悟,他绝对不可能去恣意地伤害自己的孩子、妻子,也不会伤害自己的父亲和把自己带大的姨妈,因为「人成则佛成」,佛陀一直倡导孝道,父母恩重难报啊!父母的恩是多么的重,你是多么地难报。佛陀一再讲,如果他在出家前就已经觉悟了,他是不可能出家的,他不可能恣意地伤害自己的父母、妻儿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那一世作为乔达摩悉达多王子,他付出了很多,为了他付出了很多贡献的、做出了极大牺牲的人也很多,他的妻子、儿子、父亲、姨妈都作出了太大牺牲,这些都是大菩萨,在铸就一个佛,但事实上这件事情真的很惨痛。很多师兄在看《佛陀》电视剧的时候,看到佛陀从降生开始,他的父王净饭王就如此的痛苦,就像被一个咒语笼罩着,说「你的儿子如果不成为转轮圣王就会出家」。作为如此仁爱的君王,他的父亲为了避免他出家,甚至一度成为暴君,把一些老、弱、病、残都驱赶到另一个地方去,就怕自己的儿子出家,因为极致的父爱导致他甚至自私,结果最终还是没有扭转佛陀的命运,净饭王的命运如此的悲苦,让我们想一想都很心痛。这位父亲如此地爱自己的孩子,承受多么大的痛苦;他的姨妈为了照顾他,把自己的亲孩子舍掉,送给别人去养,好专一地来把悉达多培养成才;他的妻子是怎样的痛苦;他的儿子是怎样的痛苦……看这部片子要流泪,流无数眼泪的!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为了解脱痛苦、为了度众生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现在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和幸运啊!「解脱之经」,(佛陀的开示)就在我们手里了,每一句话都带着血泪的,都是佛陀(乔达摩悉达多),还有他的家人,用他们的痛苦和悲伤换来的。在这每一字句当中,都含着乔达摩悉达多家人的眼泪和痛苦,你能不珍惜吗?现在我们多么幸运,不用出家甚至就能开悟了,因佛陀把现成的一个成果、道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要领受,只要按照方法去践行就可以解脱了,我们是多么幸福而幸运啊!所以在这里,此时,我们无限地感恩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无限地感恩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无限地感恩佛陀的姨妈(把佛陀带大的摩诃波阇波提),无限地感恩佛陀出家前的妻子耶输陀罗,也无限地感恩小罗睺罗,这个可怜的,一直都没有怎么享受父爱的孩子。有的时候,我们习惯了得到就忘了感恩,习惯了拥有就忘记了如果没拥有、如果失去了会是怎样……

佛陀说:「解脱亦色非色,如来为诸声闻弟子说为非色。」

那么,迦叶又问:

【世尊,声闻、缘觉若非色者,云何得住?】

(迦叶菩萨没这么笨,他也是站在众生的角度问的这个问题,说:)声闻、缘觉乘的解脱是离相的,是非色的,如果离了相他们去哪儿安住呢?

这是众生奇怪的问题,阿难尊者在《无量寿经》里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声闻、缘觉乘逃出相去了,他们去哪儿安住呢?

【善男子,如非想非非想天亦色非色,我亦说为非色。】

然后,佛陀就说:善男子,那么你说说,「非想非非想天」,它们「亦色又非色」,它们在哪儿安住呀?(非想非非想天这个天,我们知道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最高处,二十八天的最高处。)

据说这一界的天人们的寿命,可算是太长太长了,八万大劫!大家算一下,非想非非想天——三界的最高天,寿命八万大劫,有没有想去的呀?要深入地修禅定才能去非想非非想天,但是这一天再好也不如极乐世界好,你要觉得:哎呀修禅定太累了,我何时能证四禅啊,我何时能证得八定啊?你要是没信心,最简单方法的就是念佛,念佛成佛,直接去极乐世界,超越三界,超越非想非非想天了。你去了极乐世界,你的寿命就是无量的,就不是八万大劫这么简单了,所以说「念佛法门」真的是捷径当中的捷径。很多师兄很聪明,从学佛的第一天就接触「念佛法门」,中间学《楞严经》就知道《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修行的后期,学到了《大般涅槃经》,想到「念佛法门」的重要性,念佛这么简单,确实最棒啊,是捷径中的最捷径!不然,你修到何时才能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啊?佛陀当年觉悟之前,跟着很多的外道学,学呀学、修呀修,天天打坐,深入禅定,自己亲证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但是他知道,这还不是真解脱,还不是佛的境界,所以他继续努力地修,终于突破,大彻大悟!

非想非非想天,是一种「无色之禅」。修到你的心念极微细,也就是说到了「识阴区宇」,你的心念微细到不能再微细,跟虚空就差一点点,不是虚空又类似虚空了,要说虚空吧,好像识心还有一点点残余,要说残余吧,又如此的微渺微细。这种禅有的时候也叫「无所有处禅」,就是「禅」已经到极致了,几乎要脱离这个「禅」的束缚了,似禅非禅,非想非非想,到了这一界。那么这一界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说是色相吧,还没有化现色相,要说没有吧,又好像有点。

佛陀说:「我亦说为非色」,非想非非想天,很难形容它,无法形容它了。

【若人难言:非想非非想天若非色者,云何得住,去来进止?】

要是有人「难言」(这里是发难,发难就是提一个很刻薄的问题,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甚至一个有点偏、有点儿歪的问题,刻薄地发问叫发难,就说:)非想非非想天,要是非色,要是无色了,不就不存在了吗,怎么安住呢?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又怎么样来来去去的呢?这到底是什么含义啊?

【如是之义,诸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解脱亦尔,亦色非色,说为非色;亦想非想,说为非想。】

然后佛说:哎,这些大众,你们都没有证过非想非非想天,我怎么向你们形容呢?

前一阵子,有一个师兄修习「念佛法门」,他跟我说:「醍醐师兄你能不能在禅定中念佛号,然后录下来,我一听也就入禅定了。」我说:「好,找机会试一试。」我就想找个机会,我发现只要一深入禅定,别说录佛号了,连录音笔我都没法拿,我都忘了录音笔的存在,然后我也无法发出声音。有的人说,「你无法发出声音吗?但是我听说有人在禅定中听佛讲法呀?」对,但那是录不下来的,就像你的梦一样,你在梦里跟谁说话,你能用录音笔录下来吗?它是意识内的声音、意识内的说话,大家能明了吗?深入禅定之后的说话,它是意识内的,它是精神层次的。你闭上眼睛,你打坐去感受,你只要入定,你没有办法再行动、再动作,我还拿什么东西,我要按个键录音,然后录完了,我再按一键录完了。很抱歉这位师兄,我告诉他我做不到,一入禅定我就无法动了,连呼吸、脉搏也停了,你让我怎么拿录音笔录呢?录什么呢?所以禅定,就像你在清醒状态时做的一个梦,谁能把自己的梦里的声音录下来,我拜这样的人为师!谁能拍个视频录下自己的梦,我拜这样的人为师!所以这位师兄,我说很抱歉,我一入禅定我就没法发出声音了。他说:「那好吧,那我就无相念佛吧!」他就瞬间明了什么意思了,「无相念佛」,这就对了!念佛念到极致念到哪去了?无相念佛念的才是真佛。无相非无相,非无相又无相,难以形容。咱们内院有很多大菩萨的。所以跟这些人讲话特别轻松自在的,一点,他就知道了;甚至一微笑,他就明白了!

然后佛陀说:「诸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解脱亦尔,亦色非色。」诸佛的境界呀,是声闻乘、缘觉乘的人猜也猜不到的,你使劲儿猜,猜不到!但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萨,了解的差不多了。诸佛的境界,不是声闻乘、缘觉乘一猜能猜到的(就好像电梯还没上去,你就看不到那层楼的风景,解脱也是这样的),解脱就代表诸佛如来的境界,代表至臻圆满的觉悟,你猜不到的,说它是色吧又不是色,说它不是色吧又不是虚无,怎么讲呢?

「说为非色;亦想非想」,好像不是色相,也不是意识,也不是说一点意识没有,还是有觉知在的,我怎么形容呢?说为非想?又好像不是意识,知见立知已经消融了,知见无见才是涅槃解脱呀,对吧?知见无见了那还是意识吗?不好形容。你要是让佛去形容什么是他的境界,佛都有点为难了,佛是如此地正遍知,他都为难了,因为它不是语言能够表示出来的东西,是你必需深入禅定才了解的东西。你只要深深地入禅定你就明白了,一点点、两点点、三点点、五点点……所以大家要深入禅定啊,不要在这里猜,猜是没用的,说是说不出来的。

【如是之义,诸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实在是难以让诸位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人了知啊。

没证得怎么办呢?所以你们要通过念佛而向佛靠拢。有人说,打坐的时候不要念佛、念咒,会分心的;有的人说,要念佛、念咒,可以帮你迅速提升境界。那么大家可以试试,你是念佛、念咒好,还是不念佛、不念咒好。一般的凡夫,不念佛、不念咒就打妄想,一直在低频率里振动,但你念佛、念咒,通过经文咒语,一下子把你抬升到很高的境界,念着念着,念而无念,在无念而念的时候,那不也是定吗?而且那种定是高频率的定,所以我个人还是觉得对于一般的修行者而言,打坐的初期,刚上座的时候可以念佛、念咒。小声的念,改为默念,再改为金刚持。金刚持正规来讲就是嘴唇不动,牙齿也不怎么动,舌头在里面动,然后动的时候,感觉耳朵好像听到了声音一样,这个是需要一步一步训练的。用金刚持的方法就不伤气血了,又能念佛、念咒,心很净的,直接契入佛菩萨的频道,所以这种方法对于修行者来讲非常有帮助的。有的法师说,你修习四念处的时候,不要念佛、念咒。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也对啊,因为你在修习四念处,你是修观呼吸,你肯定就不能修念佛、念咒了,对吧?念佛、念咒的时候你也无法照顾到观呼吸。方式、方法很多,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唯一的目的是入到那个「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当中去。

【尔时,迦葉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哀愍,重垂广说大涅槃行解脱之义。】

这是迦叶菩萨为众生问的,说:希望您慈悲地哀悯我们,再一次广泛地详细地说一说,大涅槃到底是什么样的运行状态?真解脱到底是什么含义?

【佛赞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若真解脱离诸系缚,则无有生,亦无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是故解脱名曰不生。】

这里讲,真解脱,远离一切对你的系缚,甚至定、不定、相、非相,这一切对你的系缚都消失了,这才是真解脱,无可形容的真解脱!我不需要刻意地做任何事情,我不需要沉迷于任何事情,这才是真解脱。真解脱里没有生、没有和合。像世间的父母阴阳和合,有了受精卵,生了孩子,对吧?真解脱无所谓和合也无所谓发散,它就是本在的那个状态。

学过《楞严经》的师兄了解,真解脱就是如来藏的状态,无所谓和合不和合的。真解脱者,不需要刻意地阴阳会合。有点像所谓的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这个无极态,能量散化,遍一切处皆在,都是自己,又都不是自己,都是自己的作用,类似这样子。真解脱里,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

佛陀又讲:

【迦葉,譬如醍醐,其性清净;如来亦尔,非因父母和合而生,其性清净。所以示现有父母者,为欲化度诸众生故。】

真解脱就像醍醐一样。

雪山上的大白牛吃了忍辱草,挤出的奶提炼出奶酪,奶酪再提炼成生酥,生酥再提炼成熟酥,熟酥再提炼成醍醐。就好像醍醐一样,其性清凉,它的源头是雪山上的大白牛啊,吃的是忍辱草,所以其性清净,醍醐其性清净,其质清凉,你感受、感觉是清凉的,但是性是清净的。如来也是这样的,不是父母和合生的,其性是非常的清凉净澈。所以如来化现在世间为了度众生,显现得好像还是父母阴阳和合生的,这是度众生的善巧方便而已。如果不入到相当中,众生怎么理解呀?众生就是在相中长大的。所以,如来必须入于相、成于相,然后化入那个非相非非相当中去,众生才了解该怎么做。

【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譬如春月下诸种子,得暖气已,寻便出生,真解脱者则不如是。】

真解脱者,才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就好像春天月下,农民伯伯们撒了种子,种子入到土壤里了,在月亮下,那些种子们得到了暖气,得到了空气中的温度,在慢慢地萌芽,在土壤里动,慢慢地钻出来,出芽了,长大了,一片叶、两片叶、三片叶……长大了。但真解脱者不是这样子,真解脱不是在相里,真解脱者不是像种子萌芽这样的。

【又解脱者,名曰虚无。虚无即是解脱,】

这句话很重要啊,解脱很像虚无,虚无就是解脱,已经离相了、非相了。

【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虚无,】

要是有的人断章取义的话,说「如来就是虚无,虚无不是没有吗?」那就是断章取义的结果,你必须联系上下文,你才知道佛在讲什么,不要就从佛经里拿了一句话就出去到处卖弄,那就错了。你要体会句子背后的含义,不是只卖弄句子。

【非作所作。凡是作者,犹如城郭、楼观、却敌,真解脱者则不如是。】

一切有为法只要是作出来的,就好像是一个很固定、很具体的东西,就好像我建了一个城墙来挡御敌人一样。但真解脱者无敌人可挡、无城墙可建,这是真解脱,就像虚无一样的。

【是故解脱即是如来。又解脱者,即无为法。譬如陶师作已还破,解脱不尔。】

有为法就好像陶师做了一个器皿,做了一个陶罐,一摔就摔破了。但是真解脱不是有为法,是无为之法,无可造作,也无可毁灭,真解脱者是无为之法。

【真解脱者不生不灭,是故解脱即是如来。如来亦尔,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非有为法。以是义故,名曰如来,入大涅槃。】

听《大般涅槃经》,大家也很容易入禅定。有一种禅定叫精神上的禅定、元神的禅定、神识的禅定、意识的禅定。你学经、念咒的时候,入的往往就是这样的一种禅定。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非有为法。以是义故,名曰如来,入大涅槃。」

【不老不死有何等义?老者名为迁变,发白面皱,死者身坏命终。如是等法,解脱中无,以无是事,故名解脱。如来亦无发白面皱有为之法,是故如来无有老也,无有老故,则无有死。】

不老不死代表什么呢?老,意味着迁流变化,头发慢慢地白了,皮肤慢慢的有皱纹了,皱纹越来越多了。死亡,意味着身体坏灭了,命终了了,神识逃跑了。但是,这样相上的生灭变化,在真解脱里是不存在的,真解脱里没有头发,也没有头发变白;没有皮肤,也没有皮肤起皱;没有身体,也没有身体损坏;所以这是真的解脱。真正的如来,没有头发,也没有头发的变白;没有肌肤,也没有肌肤起皱纹;真正的如来不是有为之法,是无为之法;所以真正的如来不会生、不会老、不会死、不会病。

【又解脱者,名曰无病。所谓病者,四百四病及余外来侵损身者。是处无故,故名解脱。无疾病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无病,是故法身亦无有病,如是无病即是如来。死者名曰身坏命终,是处无死即是甘露,是甘露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世间的病,号称有四百四病,各种各样的病,数不清的病,无量的病,还有外来的一些意外侵损我们的身体,但是真正的解脱里没有这一切,没有疾病,没有意外伤害。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没有病,法身没有病,就是这样的无病,就是如来。如来的真身不会死,在真正的解脱里没有死。这就是甘露,这种无死的甘露,就是真的解脱。真的解脱,就是如来。

【如来成就如是功德,云何当言如来无常?若言无常,无有是处,是金刚身云何无常?是故如来不名命终,如来清净无有垢秽,如来之身非胎所污,如分陀利本性清净。如来解脱亦复如是,如是解脱即是如来,是故如来清净无垢。】

如来成就如是种种功德,所以世间人,你们怎么盯着如来的肉身相就说如来是无常的呢?如来是金刚不坏的,如来的寿命没有尽头,如来是清净的,没有垢污的,如来真身不会入胎,不会被污染,就像芬陀利华(白莲花)一样,本性清净,如来的真身就是解脱,真正的解脱就是如来。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55.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35课·真解脱 | 涅盘经白话文”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7

第257课「菩萨有三法行。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何等为三。一者种种深觉。二者入无数意。三者念要句三昧。是为三法行。菩萨疾得阿惟越致无上正真道。」——《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迦葉菩萨言:世尊,根本、因、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6

「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边踊中没,中踊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各位尊者、各位菩萨: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说,虚空无法被时间所限制,虚空没有挂碍,佛性就像虚空一样。接着迦叶菩萨对佛说...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涅槃经》已经讲到了第三十六卷,有几个师兄跟我讲,自己都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不过还好,我手头的这部《涅槃经》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出版的版本,在第四十卷之后还有几卷后分,我们也是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多学一段时间,让《涅槃经》无限宏深的思想印入到我们的心海中。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看一下...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5 | 涅盘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的第三十三卷。【善男子,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这个地方是佛陀继续在对迦叶菩萨讲他所经历的很多事情。佛陀说:迦叶,善男子,「罗阅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涅槃法会!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第三十三卷。【是二力故,如来深知是人现在能断善根,是人后世能断善根,是人现在能得解脱,是人后世能得解脱,是故如来名无上力士。】就是因为如来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所以能够如此地了解众生的根器,知道众生是现在世会断了善根;还是未来会断善...

《大般涅槃经》讲解 21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们:首先感谢一下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听的音乐,我们先听一会儿。音乐——上节课的最后,佛陀对狮子吼菩萨讲说,善男子,佛性的特质就像虚空一样,不能讲是在众生的里边,还是在众生的外边。正是因为佛性具有这样的非内非外的特质,所以祂显得如此地无有挂碍,如此地轻松自在。而这首曲子就很应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