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12课·文殊的心胸 | 涅盘经白话文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8)《大般涅槃经》讲解1909

00:00

公元201743日星期一,这是人类在梦中设定的时间。今天,在201743日,在梦里,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也叫《大般泥洹经》,也叫《大涅槃经》。

上节课我们讲到,文殊师利大菩萨对纯陀说:纯陀呀,你要是有带来的给佛和僧人们的最后的供养,不管多还是少,不管足够不足够,你赶快地施予佛和僧人们吧,因为「如来正尔,当般涅槃」,如来现在呀,就要涅槃了。

【纯陀答言:】

纯陀一听,不高兴,说:

【文殊师利,汝今何故贪为此食而言多少、足与不足,令我时施?文殊师利,如来昔日苦行六年,尚自支持,况于今日须臾间耶!】

(纯陀整个一个就是不高兴,从头至尾的不高兴,因为他不希望佛涅槃。所以文殊菩萨跟他讲什么,他都不高兴,他对文殊说:)文殊啊,你为什么着急啊,着急让我供养佛?为什么还要计较说食物是多还是少?是足够还是不足够呢?你还让我赶快地施佛。文殊啊,想当年咱们的佛祖,修苦行修了六年都不怎么吃饭,一直那么饿,都没怎么吃饭都撑下来了,难道还在乎这一会儿吗?「况于今日须臾间耶!」我只不过在这劝佛住世啊,就多说了点话,难道你就嫌我啰嗦了吗?

【文殊师利,汝今实谓如来正觉受斯食耶?然我定知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非为食身。】

纯陀对文殊说:文殊啊,你今天是真的认为如来成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这样的高贵而殊胜的身体,还需要真的接受我这个物质态的食物吗?其实我很明确地、很确定地知道如来的真身是法身,不是饮食之身,不是色身,不是那个肉身。如来的真身是法身,他其实不需要吃东西的,所以我早供养一会儿晚供养一会儿,没关系的啊!让我尽情地说出我心里的这种渴求吧,我不想让佛走啊!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

这个时候佛对文殊师利说:

【如是,如是,如纯陀言。善哉!纯陀,汝已成就微妙大智,善入甚深大乘经典。】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好像家长劝架一样,孩子打架了家长来劝架。释迦牟尼佛看纯陀此时太激动了,他就帮着纯陀说了几句话,他就赞美纯陀。说:)文殊啊,其实纯陀说得对,纯陀很聪明,纯陀讲的对,如来的真身呢,不是色身是法身,法身其实不需要吃东西的。纯陀啊,你现在已经成就了微妙的、圣大的佛的智慧了,你太懂佛了。你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佛的真身就是法身,不需要饮食。纯陀呀,你此时善入甚深大乘经典,说明我们过去讲的这么多大乘经典,你都真的记住了,真的消化吸收了,所以随时可以轻松地拿来用。

【文殊师利语纯陀言:】

然后文殊菩萨,就对纯陀说:

【汝谓如来是无为者,如来之身即是长寿。若作是知,佛所悦可。】

(文殊,其实一直是站在一个大哥的角色,就是他很超脱,更有智慧更理性,不那么感性,也不那么激动,就像一个大哥劝弟弟一样。文殊菩萨对纯陀说:)纯陀,你说得对,如来是行的无为之法,既然无为就不生灭,所以如来之身就是长寿之身,不生不灭,就永远存在似的。「若作是知,佛所悦可。」你这样能够认识到如来之身是长寿之身,是不生灭的,是行的无为法,你能够认识到这个程度,佛呀其实非常开心的,非常「悦可」你(非常开心地认可你)。

【纯陀答言:】

然后纯陀,还是不依不饶,纯陀说:

【如来非独悦可于我,亦复悦可一切众生。】

文殊(大哥)啊,如来不仅仅单独「悦可」我而已(不仅仅只是开心地认可我而已),其实如来也开心地认可一切众生。这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像我一样认识到佛的真身是法身,佛的真身是无为法,是长寿身,一切众生都能意识到,所以佛也会同样地悦可一切众生的。

【文殊师利言:如来与汝及于我,一切众生,皆悉悦可】

(文殊一直就是让着纯陀的,因为他知道纯陀其实已经证得了等觉果位,但是此时在无边的伤痛当中,他已经失去了理智,他就是很感性,陷入到感性的毛线团里了,所以文殊就一直让着纯陀,纯陀说什么文殊都说对。)文殊菩萨说:对,「如来与汝及于我,皆悉悦可。」,你说的对,纯陀,如来不仅仅悦可你,不仅仅悦可我,如来悦可一切众生,因为如来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然后纯陀回答说:

【汝不应言,如来悦可】

(纯陀还是不依不饶。)纯陀说:文殊(大哥)啊,你不应该说「如来悦可」这回事。「悦可」两个字,开心地认可。这证明什么,有情绪呀,对吧?

【夫悦可者则是倒想,】

只要有情绪就是在颠倒,就是在相。我们讲过多次了,只要有情绪,不管什么情绪,肯定是在相。如果不相你是一直很愉悦而平静的,这个愉悦是空、明、乐的合一,假名为愉悦,也并不是说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笑得有多么夸张,不是这样的。就是一种内在的,跟光明和空性结合的愉悦,放松的愉悦而已,那是真正的佛的心理状态。但是佛一般不会有常人的这种很激动的上下起伏的情绪,所以当你说佛悦可众生的时候,就感觉佛好像又很相的,认为真的有众生存在,又真的在为众生能够了解佛意而喜悦。所以纯陀就驳斥文殊师兄:大师兄你不应该讲「如来悦可」,因为一提到悦可就是颠倒之想,就是在相了。

【若有倒想则是生死,】

你既然一相,那相有生灭,所以你的情绪就有生有灭,对不对啊?你的情绪会跟相而生生灭灭。相动,你的情绪就动,就是外面的境态一动,仁者的心就动,你只要相,你的心就动。

【有生死者即有为法。】

这个颠倒想就是相的这种状态,只要你相那就是有生有死的状态,因为相是有生有灭的。「有生死者即有为法」,有生有灭有变化,那就是有为法,因为无为法它不变异的,不增不减,不动摇的。「有生死者即有为法。」

【是故,文殊,勿谓如来是有为也。】

是故,文殊师兄啊,不要讲如来是有为。纯陀一直很不客气地驳斥文殊(大哥):你说佛还悦可众生,那意味着有佛有众生,而且佛在相,所以你这样讲,就把如来又跟有为法混在一起了。

【若言如来是有为者,我与仁者俱行颠倒。】

文殊师兄啊你想一想,你要是说如来行的是有为法的话,那么我跟你一直跟着如来在学,岂不是我们也跟着一个颠倒的人,越学越颠倒了吗?

【文殊师利,如来无有爱念之想。夫爱念者,如彼母牛爱念其子,虽复饥渴行求水草,若足不足忽然还归。】

「诸佛世尊无有是念」,(下面这里,大家就明了为什么纯陀对文殊这么不客气,他还是在说给佛听,他在刺激佛不要走,这里是这样讲的:)文殊师兄啊,如来呀,其实他对众生没有真的爱念,没有真的爱,没有真的惦念。你看像母牛爱自己的小牛犊一样,如果母牛真的爱小牛犊,即便它很饥饿、很干渴,它也四处地为了孩子去寻求水草,不管找到了多少,够不够,它都赶快来到孩子身边喂孩子了,但是「诸佛世尊无有是念」。我感觉呀,你看佛世尊说涅槃就走了,也不管我们了,所以呀,佛世尊对于众生啊,没有真正的爱念。

(这是在说反话刺激佛呢,说你要真的爱众生你就别走啊,你干嘛走啊,这是说给佛听的,所以纯陀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表面上跟文殊打嘴架,实际上在吸引佛的注意,旁敲侧击,让佛不要走。)

【诸佛世尊无有是念,等视一切如罗睺罗,如是念者即是诸佛智慧境界。】

诸佛呀,名义上说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就好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自己的亲生儿子罗睺罗一样,佛说是这么说,但是他连罗睺罗都舍了,罗睺罗不是也在我们的队伍里吗?他也没有为了罗睺罗而留下呀,所以诸佛对我们的爱念呢,并不是真的爱念。你看他连罗睺罗都舍了,何况我们呢?都舍掉了。「如是念者即是诸佛智慧境界」所以说在诸佛的心中啊,他们的想法我们猜不透啊,文殊!不知道佛是怎么想的啊?既然这么慈悲,还舍得离开我们走,哎!佛的智慧境界我们没有办法猜透啊。

【文殊师利,譬如国王调御驾驷,欲令驴车而及之者,无有是处;我与仁者亦复如是。】

纯陀说:文殊大师兄啊,想一想,就比如说有一个国王,非常擅长调御高大的马车,驷马宝车,他驾驶得非常快,让驴车就从后面追国王驾驶的驷马宝车,这肯定追不上了,对不对?这小毛驴跑得再快,也不如国王的驷马跑得快呀!所以我们呢,文殊啊,我们用我们的这点智慧境界去揣测佛意啊,是不可能的。「我与仁者亦复如是」,我们不可能追上佛的智慧的,真的不知道佛是怎么想的,既然慈悲,为什么要走呢?

【欲尽如来微密深奥,亦无是处。】

如来的境界,简直高不可攀啊!

【文殊师利,如金翅鸟,飞升虚空无量由旬,下观大海,悉见水性,】

打个比方吧,文殊师利师兄,比如说大鹏金翅鸟,以龙为食物,长得非常的大。它飞到虚空,能够占无量由旬那么大的空间,距离地面可能也有无量由旬那样的高度,高瞻远瞩啊,大鹏金翅鸟飞到天空去,往下一看大海呀,就把整个的水性啊,都看到了。

【鱼鳖鼋鼍龟龙之属,及见己影,如于明镜见诸色像,】

把鱼啊,鳖啊,鼋啊,鼍啊,乌龟啊,龙啊之类的就尽收眼底了,甚至也在大海里隐隐约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里有一些动物的名字,鱼和鳖不用解释了,鼋这个字它很特别,是龟鳖当中的一种。鼍,代表是扬子鳄,还有龟、龙之属),好像在明镜里看到了一些色像一样。

【凡夫少智不能筹量如是所见;】

纯陀说:文殊啊!「凡夫少智不能筹量如是所见」,就像一般的凡夫飞不了那么高,他对于事物的认识就是很局限性的,像井底之蛙一样。「凡夫少智」,智慧太少,大微少啊!不能够「筹量如是所见」,不能够见到大鹏金翅鸟所见的境界。大鹏金翅鸟比喻佛,就是佛飞到太高的高处了,他所见的景象跟凡夫见的是不一样的,凡夫猜也猜不透的。那个睁着眼睛去看到大象全体的人,跟那个摸象的盲人见到的完全不同,摸象的盲人见到哪儿就是哪儿,摸到象尾巴就说大象是蛇一样,摸到象腿就说大象是柱子。但是那个用全部的视觉感知到大象整个形态的人,是那些摸象的盲人永远无法理解的。

【我与仁者亦复如是,不能筹量如来智慧。】

纯陀说:文殊师利,算啦!我们也不要去猜佛的境界了。(这个意思,又是在旁敲侧击释迦牟尼佛,一个是让他不要走,另一个让他好好地解释一下如来的境界。)

【文殊师利语纯陀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然后,文殊师利就对纯陀说「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大哥永远让着弟弟:)纯陀,说的很对!

【我于此事非为不达,直欲试汝诸菩萨事。】

其实我切切实实地想,对于佛的境界呀,我也略有了知,但是呢,我还是想试一试你这个大菩萨的境界,所以我故意抛砖引玉,说一些话让你把你内在的金矿展现一下。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出种种光,其光明曜照文殊身。文殊师利遇斯光已,即知是事,寻告纯陀:】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加入进来了,释迦牟尼佛从他的面门放出了种种光。这个光啊,太光明太耀眼了,就整个地照着文殊菩萨的身体。文殊师利遇到这个光之后就知道大事不好了,佛陀加入我们的辩论,但是佛陀并没有讲话,只是放光特意地照了一下我的身体,文殊就知道佛想跟自己讲什么话了。

然后,文殊就告诉纯陀说:(师兄啊!)

【如来今者现是瑞相,不久必当入于涅槃。汝先所设最后供养,宜时奉献佛及大众。】

我已经感受到了佛陀跟我讲的无声的言语了,佛陀用光一照我,我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咱们不要在这儿瞎起哄了,不要在这儿打嘴架了。如来呀,现出这样的瑞相,说明他马上就要入涅槃了,来不及了,我们不要在旁边再说来说去了。「汝先所设最后供养,宜时奉献佛及大众。」抓紧时间吧纯陀,你带来的供养赶快奉献给佛和大众们吧,佛真的要入涅槃了。

【纯陀当知,如来放是种种光明,非无因缘。纯陀闻已,情塞默然。】

纯陀啊,你要知道,如来放出这样的种种光明不是没有因缘的,如来每一次放光,都有原因的,而且此时他放出这样的光单单照我,特意地照我,就好像给我来一个特写一样,我已经感受到佛想讲什么了。纯陀这个时候听了之后啊,「情塞默然」,嗓子哽咽,说不出话来了。他也没有办法再跟大师兄去认真地、激动地辩论了。他的「默然」,语塞,就是说,嘴好像被堵住了一样,在无限的激动和悲哀之中,他的嗓子好像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来。

【佛告纯陀:】

然后佛就告诉纯陀说:

【汝所奉施佛及大众,今正是时,如来正尔当般涅槃。第二、第三亦复如是。】

怕纯陀不相信文殊菩萨的话,释迦牟尼佛亲自告诉纯陀说:纯陀啊,你所带来的供养,想要供养我和大众们,现在正是时候了,拿上来吧。「如来正尔当般涅槃」,我确实马上就要走了。「第二、第三亦复如是」,就是你即便是在做第二次的祈请、第三次的祈请,不管怎样激动地去跟师兄辩论,也无法阻挡我的脚步,时候到了。

【尔时,纯陀闻佛语已,举声啼哭悲咽而言:苦哉!苦哉!世间空虚!复白大众:我等今者,一切当共五体投地,同声劝佛莫般涅槃。】

这个时候纯陀听到佛亲自告诉自己他要走了,然后就「举声啼哭,悲咽而言」,就真的哭起来了,实在忍受不住了,嗓子哽咽着说:「苦哉!苦哉!世间空虚!」哎!佛真的要走了吗?受不了了!世间是多么空虚啊!但是,自己的师父亲自告诉自己,说你把供养拿上来吧,我真的要走了,然后纯陀也就不再跟师父去狡辩了,不再去争执了,纯陀就告诉他手下的这些大众们:「我等今者,一切当共五体投地,同声劝佛莫般涅槃」,纯陀来的时候带了很多大众们,都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们,纯陀就告诉大众们:我们这些人赶快啊!赶快啊!五体投地向佛顶礼,请求佛不要走!不要般涅槃!

【尔时,世尊复告纯陀:莫大啼哭,令心憔悴。当观是身犹如芭蕉、热时之炎、水泡、幻化、乾闼婆城、坏器、电光,亦如画水、临死之囚、熟果、段肉,如织经尽,如碓上下,当观诸行犹杂毒食,有为之法多诸过患。】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纯陀说:「莫大啼哭,令心憔悴。」释迦牟尼很慈悲,他心里也有点难受,看到纯陀这个样子,说:不要哭啊,纯陀!不要伤心难过!不要让心憔悴!你要一直观想你这个肉身就像芭蕉一样不牢靠的,风吹雨打就破碎了。你这个肉身就像热的时候的光焰一样,温度下去了,光焰消失了;又好像水上的泡沫幻化出来的,一会儿生一会儿灭;又好像乾闼婆城(魔术师幻化出来的海市蜃楼)一样;又好像那个容易破坏的器皿一样(这个花瓶很好,一摔就碎);又好像电光闪了一下消失了;又好像一幅画画在水上,随着水的流淌而消失了;我们的肉身就像临死之囚,就好像一个囚犯犯了死刑,马上就要被执行枪决或者砍头之类的,生命只是片刻事情,无常随时会来;又好像熟透的果子可能会烂掉,要么被人吃掉,要么就烂掉;又好像分段的肉,被切好的肉,很快就要下锅了;又好像经啊,写在布匹上的经,织着织着快织完了;又好像这个碓(磨石,木头或者石块做成的捣米的这种工具),上下起伏,「嗒嗒嗒嗒」捣米,上下起伏。纯陀呀,纯陀,你要多多的观想啊,我们过去讲法的时候无数次地讲过,你要多多地观想,这个肉身是多么的无常啊,一切的有为法,就好像掺了毒的食物一样,固然能吃,但是有毒,一切有为之法呀,充满了过患。一切有为法,暂时性地给你带来的快乐,总归会引向一个苦痛的结果,都是这样的。纯陀慢慢地就忆起来了,是啊,这四十九年,佛陀讲了这么多法,无非就是这点内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于是纯陀复白佛言:】

纯陀就对佛说:

【如来不欲久住于世,我当云何而不啼泣?苦哉!苦哉!世间空虚!唯愿世尊,怜愍我等及诸众生,久住于世,勿般涅槃。】

(纯陀还是没有放弃啊,纯陀对佛说:)我们挚爱的师父您很快就离开我们了,我们怎么能不啼哭呢?您走了世间是多么空虚呀!为什么您不能多待一阵儿,久住于世,多停留一下吧,不要让我们如此地难过,如果您都不怜悯我们了,不爱我们了,不爱我也不爱所有众生了,您就要般涅槃了,我能不难过伤心吗?佛陀,您要是不想让我难过伤心,你就别涅槃好不好?

【佛告纯陀:汝今不应发如是言,】

佛告诉纯陀说:「汝今不应发如是言」,纯陀!你真的是丧失理智了!纯陀!你现在不应该这样说。

【怜愍我故,久住于世。我以怜愍汝及一切,是故今欲入于涅槃。何以故?】

释迦牟尼佛应该怜悯众生的缘故,久住于世,其实我是因为怜悯你,和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才入涅槃的。难道背后的含义你真的不懂吗?纯陀!我不是不爱众生所以走,是因为爱,我才走,是因为爱,我才入涅槃。为什么这样讲呢?

【诸佛法尔,有为亦然。】

(我是因为爱你才离开你,你能理解吗?《法华经》上讲过,如果佛一直住世永远不走。众生就会觉得,我今天修明天修都一样,反正佛永远不走,我有问题就问他。佛一直在,他就好像有一个永远的靠山,他就不进取了。那么佛存在一段时间,灭寂了,众生一看,哎呦!老父亲走了,留下的遗言我得重视,想念父亲的时候才知道呀,父亲讲过要怎样做要怎样做,我要认真做,每次思念父亲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按照父亲说的做。

佛陀的示现灭寂,示现消失,示现涅槃,其实正是因为爱众生,因为总是存在在这里,众生就不重视了,就不重视佛法了,正是因为一会儿化现一会儿消失,众生才会感觉,有化现的时候我得珍惜啊,有佛存在的时候我得认真地修啊,没佛存在的时候我得赶快盼着佛来呀。因为众生普遍有一个特性就是熟视则无睹,再好吃的饭,你天天吃、顿顿吃,就不好吃了,就吃腻了。永远存在的事物是大家不珍惜的事物。大家总是喜欢变化,众生的特性就是变化,善变,也容易厌倦。如果一个佛永远住世,永远是那个样貌,众生真的不会真的珍惜,所以佛一会儿化现成这样子,一会儿化现成那样子,一会儿来,一会儿走,众生才会真正地重视佛。

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说:纯陀啊,你要知道我正是因为怜悯、爱你们、爱一切众生所以我才入涅槃的。为什么这样讲?)

「诸佛法尔,有为亦然」,诸佛来到相的世界,他就随顺这个有为之相的世界的规律,生灭生灭,他就随顺。既然他来了,他就随顺。

【是故诸佛而说偈言:】

所以诸佛常说一个偈子:

【有为之法,其性无常,生已不住,寂灭为乐。】

只要是有为之法,它就是无常的,只要有生,它就不会长住,不会永远地住,最终还是归于寂灭的安乐。

其实佛的法身状态,渗入一切处,可以显化一切。但是就是因为祂是一切,祂显化了一切,祂在最深的源头这里,众生就意识不到祂的存在,就好像感觉祂不存在,感觉祂消失了一样。这个法性法身,祂恰恰是到处在,又到处好像不在的那个样子,就是因为如此,祂不混到有为当中,才是不生不灭的。如果祂表现为有为法,那祂肯定是生灭的。因为凡「有为之法,其性无常,生已不住,寂灭为乐。」像我们说的话,是不是有为法?是。声音发出来了,你听到了,一会儿声音消失了,回归寂灭。

关于这个沉默,「沉默」两个字也大有学问。有的沉默是无知的沉默;有的沉默是一知半解的沉默;有的沉默是正遍知的沉默。无知的沉默,比如说一个石头的沉默,石头不说话没思想,我们假设,这个石头不是佛的应化身,它就是一个石头之相,没有神经大脑和心脏,没有神识附着在石头这儿,它就是无知的沉默,它沉默一万年,那也是无知的沉默。还有人有一知半解的沉默,人对于宇宙实相知道那么一部分,但是了解的不完全,好像盲人去摸象,摸到了一点啊,说了说,也对,在那个角度也对,但是不全面。人要是沉默了,那就是一知半解的沉默。还有佛的沉默,佛的沉默是正遍知的沉默,一切一切全知道而且完美地、就如其实相地知道。这是佛的沉默,正遍知的沉默。同样是沉默,沉默和沉默也是不一样的,能量和能量也是不一样的。

然后佛陀又讲:

【纯陀,汝今当观一切行杂诸法,无我无常不住。此身多有无量过患,犹如水泡,是故汝今不应啼泣。】

纯陀,我讲了这么多,你应该也回忆起来过去我们课程上的内容。讲了这么多年了,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一切有为之法,无法真的常住,都是无常的。诸法的本质是无我的,诸法无我,没有一个永恒的固定的特性存在。诸法因为你的心而变化,诸法没有自己固定的体性,因为你的心,它展现出不同的样貌。我们的这个肉身(色身)真的是会带给我们无量无边的过患,而这个肉身又像水泡一样。所以,纯陀,佛陀现化出来的肉身,也是像水泡一样有生就有灭,所以你不要啼哭了。

【尔时,纯陀复白佛言:】

然后,这个时候纯陀就对佛说:

【如是,如是,诚如尊教。】

是的师父,就像您所教导的一样。

【虽知如来方便示现入于涅槃,而我不能不怀忧恼、覆自思惟复生庆悦。】

其实我知道(您过去讲《法华经》的时候,不也提到了吗?)佛为什么要入涅槃?其实我也想起来了,就是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接受不了您的走,明知道您是善巧方便示现入涅槃,不是真的消失不见了,您还存在着,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明知如此,但是我还是忍不住难过,忍不住忧愁苦恼。其实要是仔细地想一想,师父呀,按理说我应该为您感到庆贺的,因为您回归法身了(那个很安宁舒适的状态),我应该为您感觉庆贺才对。

【佛赞纯陀:】

然后佛就赞美纯陀说:

【善哉!善哉!能知如来示同众生方便涅槃。】

纯陀,真好!看来过去的课你也真的听了,听进去了,也记住了。如来示现涅槃是随顺世间的有为法,一个善巧方便。目的也是因为爱众生,让大家重视佛法。

距离产生美啊,天天陪着你,你看到他就厌倦了,偶尔跟你保持点距离,你找他需要费点劲,这个时候你才重视他。

【纯陀,汝今当听,如娑罗娑鸟,春阳之月,皆共集彼阿耨达池;诸佛亦尔,皆至是处。】

诸佛最终都会回归法身的,就好像世间的娑罗娑鸟。据说这些娑罗娑鸟是古印度的一种鸟,我们中国没有,有点像白鹤,也叫共行鸟,声音非常的清雅美丽。佛陀说,纯陀啊,你要想一想,娑罗娑鸟这种鸟,在阳春三月,都会聚集到阿耨达池那个地方。阿耨达池,也叫清凉池,据说它是阎浮提四大河的发源地,阿耨达池这里住着一个龙王,所以我们记得有一部经里提到过阿耨达龙王,阿耨达龙王就是来自阿耨达池这个清凉池,在阳春之月,娑罗娑鸟,就会一起聚集到阿耨达池那个地方。诸佛在该涅槃的地方,该涅槃的时间,就会回到法身状态,这很正常的,所以佛陀说:

【纯陀,汝今不应思惟诸佛长寿短寿。一切诸法皆如幻相,】

你今天啊,刚才跟你的师兄文殊菩萨在谈佛的寿命这个问题,其实你们不应该去思量如来的寿命是长是短。因为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只要是显化出来的东西,它就是幻梦一般的相,不要执著是长了短了,我是活了八十岁,还是八百岁,还是八千岁。这就好像梦里这个兔子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究竟是一个梦啊。你执著这个干什么呀,不是浪费时间吗?如来活多久,你计较他干嘛呢?都是个梦幻,都是方便的示现而已。

【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

一切的如来,真身都是法身,他们在相里化现的时候,就是行使善巧方便,他们一点都不执著。就是很随缘的,他们不执著说,我在这个相里啊我要活多久,我要刻意地表现得比众生寿命长,以激起众生学佛的信心,佛陀根本不需要想这个。就好像做一个梦你没有预设的啊,说我在梦里要怎样做怎样做,你要能预设那就是现实那就不是梦了。你做梦就是随机的,就去示现,就去显化,识心就幻化,根本没有预设存在。所以你不必执著,如来的寿命长啊短啊,你不要执著。因为「如来以方便力无所染著」就好你以方便力做个梦,无所染著,你的梦,到底怎么样,你醒来的时候它能影响你丝毫吗?除非你很计较这个梦,然后再去百度里搜一下我梦见什么了,代表什么啊,梦见这个代表发财,梦见这个代表今天不适合出门。你要是执著,那它就会对你产生作用和效果。你做的梦你要是不执著,它就完全影响不了你的现实。

【何以故?诸佛法尔。】

诸佛都是这样的,度众生就像个梦,去梦里玩一玩,他没有任何的预设。诸佛不执著,我显化成什么样子了?存在了多长时间?他都不执著,那你又执著干什么呢?

【纯陀,我今受汝所献供养,为欲令汝度于生死诸有流故。若诸人天于此最后供养我者,悉皆当得不动果报,常受安乐。】

佛陀说纯陀,我今天接受你最后的供养。目的是为了让你能够「度于生死诸有流」,接受你供养的时候你看我跟你讲了这么多,你听着听着这部经,你就已经度脱了生死之流,你已经超离六道轮回了。就是你跟佛完美的这种交流,使得你此时站在佛的境态里,超越了生死六道轮回。那么一切的人界和天界的人,只要能够最后地供养佛,都能够得到不动的果报,都能够证得至少是不动地(八地菩萨)的果位,长寿安乐。

【何以故?我是众生良福田故。】

为什么呢?因为佛是众生的福田,是众生最优良的福田,跟着佛在一起能够滋生出更多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众生的幸福,可以讲来自佛田,来自佛这里,跟着佛学你能获得永恒的幸福。

【汝若复欲为诸众生作福田者,速办所施,不宜久停。】

佛对纯陀说,你要是真的想为众生累积更多的福田资粮,就赶快地进行你的布施吧,不要再耽搁了,因为我的时辰到了。

【尔时,纯陀为诸众生得度脱故,低头抆泪而白佛言:】

这个时候纯陀为了度脱诸位众生的缘故,他就低着头抆泪(「抆」就是擦着泪),低下头擦干自己的眼泪。然后就对佛说:

【善哉!世尊,我若堪任为福田时,则能了知如来涅槃及非涅槃。我等今者及诸声闻、缘觉智慧犹如蚊蚁,实不能量如来涅槃及非涅槃。】

(这个时候,纯陀还是有点难过,但是把眼泪擦干了就对佛说:)伟大的师父,慈悲的师父呀,我要是真的能够担得起这个重任,为众生广作福田,我就真的能够了知您的境界了,关于涅槃不涅槃,这些事我就完全了知了。我们这些人,包括那些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人,智慧还是微浅,就好小蚊子小蚂蚁的智慧,真的是不能够猜测您的境界呀。

【尔时,纯陀及其眷属愁忧啼泣,围绕如来,烧香散华,尽心敬奉,】

说完这番话之后,纯陀就带着自己的眷属们,怀着依然很忧愁的心,还是在哭,在流眼泪,流着眼泪围绕著释迦牟尼佛,就开始烧香散花,尽心地敬奉他。做完这些事之后,

【寻与文殊从座而去,供办食具。】

然后就跟文殊师利大师兄一起就走到一边去了,走到一边干嘛去了?供办食具,去准备餐具了。因为准备让佛陀和大众们用餐,他们就去准备餐具了。

【其去未久,是时此地六种震动,】

纯陀和文殊师利刚走到一边去,刚离开,刚去弄餐具去,这个时候,这片地方就六种震动。

【乃至梵世亦复如是。】

一直到大梵天宫就开始震动起来,轰隆轰隆地就震动起来了。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这个画面很形象啊,就好像在眼前一样,纯陀,等觉果位的大菩萨,为了挽留佛,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终究佛还是要涅槃,然后大地开始震动,就到这里。

一切有为法都不能执著,一执著你就痛苦,所以在这一段落里面,这几节课体现的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一直很超脱,而且很包容,很无我,不管他的这个小师弟纯陀怎么样去诘难他,他都是这样的温文尔雅,这样的宽容有智慧很理性,而且这里没有提到说文殊菩萨在啼哭这个事情。前面的经文中讲一切大众毛孔喷血,那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但是文殊师利菩萨没有哭哭啼啼的,因为他非常地懂佛。纯陀在这里他也是示现他很不懂事一样的,实际上等觉果位的大菩萨什么不懂啊,他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啊,此时他表演得很入戏,非常地入戏。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就好像娑罗娑鸟在阳春之月,就会汇集到阿耨达池清凉池,诸佛在时候到的时候,就会回归那个法身,那个真身的本体,就会入于无余涅槃,就好像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在时候到的时候,他也会入涅槃的,但是这个事情并不是悲剧。

真正收留我们的只有法身,一切众生都具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成佛之后在时候到的时候,都会回归法身,都将有涅槃的那一天。涅槃,就是从有生有灭回归到无生无灭当中去,这是非常美好的一个事情。回归到无生无灭,在因缘具足的时候,你要是想化现还是可以化现的嘛。因为这个无穷大的空啊,永远可以生出万有。世间没有喜剧,没有悲剧,只有正剧,非善非恶,非悲非喜,一切一切,本自如是。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278.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第012课·文殊的心胸 | 涅盘经白话文”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8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80

第280课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后分》中的——应尽还原品第二。应尽还原品第二上节课讲到:佛陀涅槃前,向在座的所有大众展示了自己无量劫以来修得的紫磨真金色身。展示完毕之后,又把自己的「僧伽梨衣」披在了身上。【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1

第271课「文殊师利,如虚空平等无下中上,如来平等亦复如是,众生自见有下中上。」——《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相」上的时间已经跨入了二零一八年。今天的课也会充满希望和色彩。到上节课为止,《涅槃经》中的辩论会就已经告一段落,随着最后一个上场的外道——叫做弘广的婆罗门——他身...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0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又到了晚间的学经时间,我们继续听一下《涅槃经》第三十七卷中佛陀给我们的开示。上节课佛陀说:就好像雪山上有毒草,也有妙药王一样,众生身上有烦恼这种毒草,但是也有清净的梵行这种妙药之王。【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有清净梵行?】接下来迦叶菩萨就问佛说:世尊,为什么说众生能...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6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涅槃经》。今天已经到了第三十四卷,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实义,二者、假名。】佛陀对迦叶菩萨说:迦叶呀善男子,菩萨那么多,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真实的,一种是徒有虚名(一种是名实相符,一种是名不副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5 | 涅盘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般涅槃经》的第三十三卷。【善男子,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这个地方是佛陀继续在对迦叶菩萨讲他所经历的很多事情。佛陀说:迦叶,善男子,「罗阅耆...

《大般涅槃经》讲解 22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涅槃法会!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第三十三卷。【是二力故,如来深知是人现在能断善根,是人后世能断善根,是人现在能得解脱,是人后世能得解脱,是故如来名无上力士。】就是因为如来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所以能够如此地了解众生的根器,知道众生是现在世会断了善根;还是未来会断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