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05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2-28)《大般涅槃经》讲解513

00:00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们:

接着回到《涅槃经》的第31卷。上节课,佛陀还是在强调「定、慧」的重要性。佛陀讲,菩萨摩诃萨要「修定、修慧」,然后才能得到大的利益。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调摄五根,堪忍众苦,所谓饥渴寒热、打掷骂辱、恶兽所啮、蚊虻所螫,常摄其心不令放逸,不为利养行于非法,客尘烦恼所不能污,不为诸邪异见所惑,常能远离诸恶觉观,不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成就利众生故。】

这里讲「调摄五根」,为什么没有讲「调摄六根」呢?因为修习「定、慧」的话,第六意识慢慢地就放下了它那个「分别」的功用。除了能够改变我们的第六意识,让第六意识消歇下来之外,菩萨摩诃萨长期地修习「定、慧」,还可以调摄「眼、耳、鼻、舌、身」,可以让你的「眼、耳、鼻、舌、身」更加地清净,更加地具有免疫力。然后你可以忍受各种各样的苦难,什么样的苦难呢?——比如饥饿、口渴、寒冷,或者特别炎热,或者别人去打你,用什么东西投到你身上,或者无故地去辱骂你,或者有一些凶恶的猛兽吞吃你、咬你,或者是蚊虻螫你等等等等。如果菩萨摩诃萨经常地修习「定、慧」的话,能忍受以上提到的饥渴、寒热、打掷、骂辱、恶兽所啮、蚊虻所螫,一切一切的苦你都能忍受。

「常摄其心不令放逸」,经常修「定、慧」的人,蚊子叮他一下,或者是蝎子螫他一下,他表现得不会像不修定慧的人容易激动,不会的。对于别人的打骂,恶兽对他的伤害,或是天气的寒冷炎热,肚子是饿了还是口渴了等等,他都不会像过去不修定慧时那么敏感,他会觉得「松松松、空空空」,能够承受一切。这个世界对他的干扰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所以「常摄其心不令放逸」。经常修习「定、慧」的人,他的心很正,不容易迷恋五欲六尘,不容易放逸;也不会为了贪求利养的缘故,做一些不合佛法的事情,不会说这件事能让我得到极大的利益,但是有悖佛法还去做,不会的。

学佛学习惯了,渐渐有了佛菩萨的或者是阿罗汉的那种行为方式,本能地会去选择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不会做那些伤害众生的事情,本能地做一些符合佛菩萨思想的事情,而不是背离佛菩萨的思想。

经常地修习「定、慧」的话,菩萨摩诃萨们的「客尘烦恼」会越来越少,外在的客尘对别人来说是客尘,烦恼对别人来说是烦恼,但对修习定慧的人来讲,无法染污他;他不会轻易地被各种各样的邪见所蛊惑,他能够远离种种恶性的觉观,保持正的觉观。如果一直修定又修慧(多打坐、多修禅定、多听经闻法),慢慢地就越来越向佛靠拢,不久(很快地)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很快就能成佛)。

这是一条捷径,佛陀已经告诉我们了,怎么样快一点成佛呢?多修禅定,多学智慧,学习佛讲的究竟了义的智慧,双管齐下的话,就能很快成就。

「为欲成就利众生故」,他很快地成就是为自己吗?不是,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了以后不是去炫耀,而是去救度众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四倒暴风不能吹动,如须弥山虽为四风之所吹鼓不能令动;不为外道邪师所拔,】

佛陀进一步说:善男子,狮子吼菩萨,如果菩萨、大菩萨们常修「定、慧」二法的话,那么「四颠倒」的暴风就不可能吹动他,就好像须弥山,任凭各个方向的风去吹,它都不会被吹动,非常地稳定!

四颠倒的暴风代表什么呢?——无常,无我,无乐,无净。那边明明是「常、乐、我、净」,这边是「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这就是四颠倒。四颠倒的暴风不可能影响长期修定慧的菩萨们。

「不为外道邪师所拔」,也不会轻易地被外道吸引了去,不会的。

常修定慧、常修止观的菩萨们非常稳定,可能他就是安静地在这呆着。有网友讲了,一群人中最爱沉默的人,可能是最有料的人。长期修定慧的菩萨们不张扬、比较低调,但是外道对他讲什么,他也可能微笑地倾听,在不合时宜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公然地反驳,但是外道要想把他拉到自己的路上去,那可是真不容易呀,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帝释幢不可移转,众邪异术不能诳惑;常受微妙第一安乐,能解如来深秘密义,受乐不欣,逢苦不戚,诸天世人恭敬赞叹,明见生死及非生死,善能了知法界法性,身有常乐我净之法,是则名为大涅槃乐。】

就好像帝释——忉利天王,他那个圆筒形的旗帜(就是忉利天主王位、地位的象征了),不可能被轻易地移动转变,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歪门邪道,也不可能去诳惑那个经常修习止观、经常修习定慧的菩萨,没有人能骗得了他,他比谁都明了、明白。

有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被欺骗?是因为有一些真相被掩盖住了,我们没有看到真相,所以被欺骗。如果你长期修定慧,一切了了分明,还有谁能骗得了你呀?他们说什么你一看就看透了,一听就听破了,那就是个把戏,因为洞察入微,所以不经常地被邪门歪术蛊惑。

常修定慧的菩萨们可以一直享受微妙的第一安乐,能够理解如来甚深秘密的佛法宝藏,理解一切最难懂的经文的含义。虽然是这样,但是经常修习定慧的菩萨们得到快乐的时候,不会异常地欢欣鼓舞、很激动,遇到痛苦的时候,也不会非常地悲凄,他的喜怒哀乐都不明显了,天天好像就是一种情绪。

「诸天世人恭敬赞叹」,常修定慧的菩萨们就得到了天界和人世间所有众生的恭敬和赞叹,他可以明明了了地「见到生死及非生死」,知道这个人还得轮回,那个人出去轮回了、解脱了,能够辨认出来的。

「善能了知法界法性,身有常乐我净之法,是则名为大涅槃乐」,常修习定慧、止观的菩萨们,慢慢地越来越了解什么是法界、法性,他的身上就有一种「常乐我净」的气息了,在他身上你能感受到大涅槃的快乐应该就是那样子的吧。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

佛陀说,善男子,狮子吼菩萨,「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

我们都知道有「三解脱门」,有的时候去寺庙,看到中间有一个大门,左右各有一个小一点儿的门(圆拱型的门),共三扇门,代表空、无相、无愿,这是三解脱门。

佛陀说,我们要修习禅定,定,就代表「空三昧」、「空解脱门」;慧,就代表「无愿三昧」,没有多余的愿望和渴求,就是意识心消歇下来了;舍相者,代表「无相三昧」,舍了,放下了,「诸相非相」,这是无相三昧。

【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善知定时、慧时、舍时及知非时,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菩提道。】

佛陀说,善男子,这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定代表空,慧代表无愿,舍代表无相,是三解脱门),菩萨们如果能够了解什么时候修定,什么时候修慧,什么时候修舍,什么时候不应该修定,什么时候不应该修慧,什么时候不应该修舍,这就说明菩萨摩诃萨是真正地走上了菩提觉悟之道了。

【师子吼言:世尊,云何菩萨知时非时?】

狮子吼菩萨说:世尊,「云何菩萨知时非时」,菩萨还要找准时机,有的时候不应该修定,有的时候不应该修慧,有的时候不应该修舍,有的时候应该修,难道还真的有「那个时机」存在吗?您举举例子吧。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因于受乐生大憍慢,或因说法而生憍慢,或因精勤而生憍慢,】

佛陀就挨个讲了,什么时候不应该修习慧,应该修习定呢?大家注意,非常重要啊这个地方!

菩萨摩诃萨们如果是因为自己过去世累积的福报多,今生日子过得比较逍遥自在、比较快乐(住着豪宅,开着名车,拥有着美女,工作很顺利,事业很顺利,一切都很顺利,非常逍遥,简直过着天人般的生活,很快乐的时候,就会财大气粗),生了大骄慢了,这个时候菩萨们就不应该再去修慧了,如果再去修慧就增加他的骄慢了,那他应该修什么?应该修习禅定,就是过的日子特别顺、特别幸福的这些修行者(菩萨们),你们应该多修禅定,应该多出更多的时间修禅定,智慧先放一放。

禅定让你的心安一安,不要太狂了,不然你就继续骄慢了。

有的菩萨摩诃萨口才还不错,可以讲经说法,因为懂得多,讲的也多,有的时候不由自主就有了骄慢心了,讲法的时候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他就喜欢自我夸耀。像这样的菩萨,你就不能再去广学经论,你越学你越骄慢,本身骄慢心已经起来了,越学越骄慢,那怎么办?多修禅定。

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讲经说法比较多的法师们应该多修禅定,这样你就可以止住自己的傲慢心了,不然讲法讲多了就容易生骄慢,这个很重要的啊!有的时候,法师有没有骄慢,听他讲话的语气也能听出来的。

有的菩萨摩诃萨「因精勤而生憍慢」,有的也有骄慢心,他的骄慢心是怎么生起来的呢?他非常的精进,非常的勤奋,这个时候也生骄慢。

他过来告诉我说:老师,我一天读一遍《金刚经》、一遍《心经》、一遍《阿弥陀经》,晚上一遍《地藏经》,每天还108拜等等,一天做满功课,很骄傲地来讲「一天做这么多功课」,很骄傲,但你问他「还有烦恼吗?」,还是有;「还有习气吗?」,这种炫耀功课做得多也是一种习气啊,这也是骄慢。有的师兄过于精进了,他也会生出骄慢,觉得我厉害呀,我做的功课比任何人都多,《地藏经》我已经读了100万遍了,《楞严咒》背得滚瓜烂熟,两三分钟背下来,这是不是骄慢?是,但是他意识不到。

所以有的人是因为非常精进用功也生了骄慢,这样的人也不能再继续花很多时间去修慧,他应该花很多时间来修定。因为他都已经这么精进了,再多学智慧就更骄傲了,就无益于他了,所以要多修禅定。

【或因解义善问答时而生憍慢,】

还有的人因为文言文比较好,善于解读经文的含义,或者别人问他问题都能答出来,然后就有骄慢心了。像这样的菩萨摩诃萨们也不要再花太多时间修慧了,应该修定,不应该继续修慧了,要修定、要多打坐,抑制一下你那个骄傲的小火苗,不要再骄傲了。

【或因亲近恶知识故而生憍慢,】

还有的众生,他是亲近了恶知识生了骄慢,有些恶知识让你杀盗淫妄酒,说「破戒没事的,吃肉没事儿,喝酒没事儿,咱都超越了、超脱了,悟了怎么做都行」。这样的恶知识引领了一批弟子开始广泛地破戒了,也不学正法了,就听着师父的,师父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玩一些邪门歪道的东西。有的众生亲近了恶知识就生了骄慢,还自以为了不起,这样的众生也不能再修慧了,佛陀说「应修定」,要多打坐,不能再修慧了,不然越来越狂傲了。

经中讲:「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执空见怀增上慢」。你要觉得还有我、有相,你可能还重视持戒,怕就怕以为我悟了、大彻大悟了、一切皆空,什么都可以做,怕就怕这样,怀着一些偏空知见,有了增上慢之心,就很容易下地狱,「地狱门前僧道多」,往往是这样的。就觉得自己悟了,忽视有为法了,不持戒,乱作一气,结果下三恶道,还不如那些认真地修十善业道的人,人家还能获得人天福报,还能不下三恶道,但这些所谓的自以为悟了的人,随便做事反而去了恶道,这样的人,要安一下你的心,要修定。

【或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

还有一些菩萨摩诃萨也生了骄慢,他们的骄慢是因为布施了非常贵重的物品,然后他就有了骄慢心。

建庙捐款他捐20,那个捐800,也有捐5000的,我捐了500万,对谁都说。法师,我捐了500万;师兄,我捐了500万。觉得自己捐了很多钱,就有一种骄慢心。这样的人也别去修慧了,赶快多打打坐吧,太著相了啊。你捐500万,不也是梦里的500万?有什么了不起啊,这不还是梦吗,你能出去梦吗?你能真的醒吗?这是个问题啊。

【或因世间善法功德而生憍慢,】

还有的众生是因为世间的善法功德而生了骄慢(说我天天去放生,我天天供养「佛法僧」三宝,我做了多少好事,我收养了多少孤儿,救助了多少流浪猫狗),还做了各种人天善法,累积了一些福德,然后生了骄慢,他认为这都是功德,便生了骄慢。

这样的人,佛陀说别去修慧了,赶紧来打坐吧,安静下来吧,消歇下你的「根、尘、识」吧。

【或因世间豪贵之人所恭敬故而生憍慢,当知尔时,不宜修智,宜应修定,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还有的众生,修着修着,稍微有点本事了,能讲点法或者有些神通了,世间的一些豪门望族都去恭敬他、礼拜他(他走在哪里,人家去机场迎接他,带他去五星级酒店,请他吃顿大餐等等),然后他就生了一种骄慢——你看我多有威望、多有面子,哪个国家的总统来见我了,那个省的省长怎么样(对我)了等等。

这样的人也先别修慧了,佛陀说先来打坐吧,安静下来吧,这不是黄粱一梦吗?升官发财,被世人恭敬了,这不还是个梦吗?你又陷到梦里去著相了。所以以上种种情况,佛陀讲别修慧了,咱们一起来打坐了,来修禅定了。

如果菩萨知道这一点,他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认识到我确实是因为目前都是顺境,没有什么违缘障碍,好像有一点点骄慢心,明白自己,看清自己,然后修习禅定,这就挺好!

但修习禅定就一定不会傲慢吗?也不是。我们知道《楞严经》中讲过,修禅定要是不慎,有可能也会有狂魔、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也会很狂,但是如果你学了《楞严经》之后再去学打坐,这样就比较稳妥,因为你已经知道了「五十阴魔」大概什么样子,这样你再修禅定遇到什么状况,自己都可以告诉自己,这是什么原因,那个是什么情况,自己就不会被迷惑,所以建议所有师兄在真正修习禅定之前,先把《楞严经》,尤其是五十阴魔部分学一下,没几节课,那几节课学完之后你再打坐,你就不害怕,不会着魔了,心里有数了。

所以有骄慢倾向的人,少修慧要多修定,修定的时候也要注意防止狂魔、大我慢魔入其心腑,当然「五阴区宇」不止这两个魔,还有其他魔,《楞严经》中讲得非常非常地详细。

刚才佛陀讲的是什么情况下停止修慧,着重修禅定。那么接下来就讲,什么时候要停止修禅定,要多花时间修习智慧,要学经,学法。

【若有菩萨勤修精进,未得利益涅槃之乐,以不得故生于悔心,以钝根故不能调伏五情诸根,诸垢烦恼势力盛故,自疑戒律有羸损故,当知尔时,不宜修定,宜应修智,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如果有的菩萨一直很精进,但是也没有看到任何的瑞相,没有见到任何境界(别人念地藏菩萨圣号多少遍,房子都买了,再念多少遍,病也好了;喝药师水后,父亲的半身不遂也好了,我去做怎么什么也没看见),有的众生也很精进用功,但是什么利益也没得到,也没看到瑞相,也没有什么感应,自己身上的病也没有好,周围的逆境也没有变顺境,他就开始有了退转之心。

像这样的人,佛陀说你先不要修定了,你要多修慧,多听经闻法,听着听着悟了、明白了,就不会有退转之心了。

还有的师兄一直很认真地打坐,但是总是证不到佛所讲的「涅槃之乐」,得不到就有点儿反悔了(我天天打坐这么苦,弃绝了人世间的种种娱乐,但是我一上座还是什么境界也没有,《楞严经》中的五十阴魔来点儿魔让我看看呗,也没有啊,心里有点退悔之心),这样的人先不要花过多时间打坐了,多听点儿经,多学点儿智慧,开点儿悟,就不会有这样的心了。

还有的众生是钝根,不能够调伏五情诸根(五情,喜怒哀乐怨),对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习气也是比较重(钝根,本身悟得就慢,然后自己的习气总是在这儿翻上来搅扰自己),六根哪一根也把控不好,感觉天天被很多的染污和烦恼所伤害,感觉自己身上的烦恼怎么这么多,压也压不下去。这样的众生打坐也没用,那你就多听经闻法,想办法开悟、开慧,就减少一点儿打坐的时间,多修点智慧。

还有的众生「自疑戒律有羸损故」,觉得我在世间总是随顺家人、随顺客户(总是要吃肉,总是要喝酒),总是感觉我完了,总是犯戒,这辈子都修不出来……这怎么行啊!没有一点儿信心,这样的人暂时先不要去打坐,先多多地听经闻法、学智慧。

你的很多的问题,佛的经中都有解决方案,你只是需要多学习,书中有无穷的智慧,尤其是佛陀的经书之中。我们发现每多学一部经,我们的智慧又增长了无数倍,很明显。我们内院学经比较多的师兄,他智慧就多,懂的就多。学经少的师兄,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总要问,很多问题在经里都有答案。所以你一定要抽时间多学经、听经,这样就懂的多了。

佛陀说,善男子狮子吼菩萨,什么时候修定,什么时候修慧,都是有讲究的。

大家要记住,自己给自己把把脉,看看自己现在是应该偏重于「慧」方面,还是偏重于「定」方面。

【善男子,若有菩萨定慧二法不平等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二法若等则宜修之,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定慧之外还有一个「舍」,佛陀说,如果「菩萨定慧二法不平等」,那就不应该修「舍」。你现在要么偏重定,要么偏重慧,定慧不能够圆融、不能等持的时候,就不要先修「舍」。如果定慧平等、等持了,自然而然就能修「舍」了。

这就说明菩萨要找准时机,要懂得把脉,给别人把脉,给周围的师兄们把脉,给自己把脉。

【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定慧起烦恼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宜应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是名修舍。】

有的菩萨也修定、也修慧,但是还是起烦恼,这个时候先不要修舍,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去读经、抄经、讲经。

禅定我也修了,智慧也学了,但还是有烦恼,这个时候要读经、抄经、讲经,所以读经、抄经、讲经也可以帮你断烦恼的。

大家要注意,根据上节课的思想,「烦恼其性本空」,烦恼本身就是意识心的产物,它就是生灭生灭的。所谓断烦恼,只是就「相」而说,为了让众生能听懂,说「断烦恼」,实际上「烦恼本空,无可断者」,你以为有,所以才需要去断它。

断烦恼的方法,除了读经、抄经、讲经之外,还要「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你要守好你的每一个念头,安住在正知正念当中,这个时候才可以修舍了,当你读经、抄经、讲经的时候,你的念头都在「佛、法、僧、戒、、天」这里,自然而然就修舍了。

【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如是三法相者,以是因缘得无相涅槃。】

菩萨们注意,如果「定」你们也修好了,「慧」也修好了,「舍」也修好了,而且找准最合适的时机去修,那么你们就可以慢慢地证得「无相涅槃」。

根据今天课程中讲的,我们看一下自己的情况:

像刚学佛的师兄,有的佛学基础知识都不懂的,你要先学基础知识,肯定是要先学「慧」;很多部经学下来,懂的比较多了,感觉自己用不上的这些师兄,肯定要多修「定」。定和慧都还可以,但还有烦恼的,空下来时间,多多地读经、抄经,甚至可以训练自己去讲经。

佛陀没有说你必须是出家人才能讲经,佛陀在无数的经文中提到,让大家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里重点讲的是,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佛陀讲过的十二大类经典),尽可能多地去受持,不是说一部经学一辈子,佛陀不是这样讲的。

大家看,佛陀说要学十二部经,所以市面上有些法师的言论只是站在某一个角度,针对特定根性的众生所讲,未必适合所有根性的众生,大家要理解。而佛陀因为他所度化的众生是无量无边,各种类型的都有,所以他的言论是我们可以依止的。

你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学一些经,但是如果经学了很多,脑子很乱,那就要多修定,大家自己调配自己的功课。

所以我们学院没有说你早晨必须做什么功课,晚上必须做什么功课,没有讲,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甚至根据你给自己的定位来,我们也讲过多次——你打算这辈子修成什么样子,修到什么程度,是打算不下三恶道了事,或者打算当个天人,当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还是证菩萨成佛,都是你说了算,大家都是很自由的。

同时,大家也都了解,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未来早晚都是佛,就是早晚的问题,有的师兄今生必定成佛,有的是未来世。你既然给自己有了定位,就沿着这条路走,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标。忘了目标的话,你就容易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了。那个时候,虽然名义上我是个修行人,结果命终的时候把握不好,醒来是在三恶道出现了,你说多尴尬呀!再遇到几个师兄,哎哟,怎么你也来这一道了?当时他也没认真修啊,所以一见面非常尴尬,是不是?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天人所在的,比如说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见面了,或者在佛国净土见面,那是什么景象啊?握握手,我们过去是同修,现在在这里见面了。所以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在当下做一些努力也是应该的。感觉上修行是很难的,但其实只不过是把握好每个当下而已,这当下是很短的,一个瞬间而已,把握好每个瞬间其实是很容易的,大家可以试一试。

很多师兄重复地问,我总是有妄念怎么办?打坐总是有妄念怎么办?我们讲过无数次了——念佛号,佛号像炸弹一样、像核武器一样,一念佛号妄念顿消,念佛号来驱逐妄念,也是「以妄止妄」的方式,但是对于有些师兄来讲还是非常必要的。

我也并没有认为自己修到多么好的程度,空下来我也是念佛号的,有时间就念。最近经常念的就是「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因为在红尘中,有的时候去饭馆吃饭,那个菜里就放了葱蒜,多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修补戒行。没办法,到最后发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竟然是自己最常念的佛号,因为在红尘中有太多的不得已的缘故。师父们、师兄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最爱念哪个佛号就多念,绝对没坏处。

好,今天就先啰嗦这么多。希望大家都学会把脉,都学会找准时机,自己给自己开药方,这个也是能够让诸佛菩萨欢喜的事情。

感恩所有师父、师兄们!

感恩所有尊者,所有菩萨们!

我们下节课再见。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85.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205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4

《大般涅槃经》讲解 274

第274课「佛告舍利弗,菩萨行者具足四法得陀罗尼。何谓为四?不著秽欲,于诸众生不起嫉妒,施诸财物心无悔吝,昼夜常乐修习善法。菩萨行者具足如是四法,得陀罗尼。」——《佛说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来看一下《涅槃经》第四十卷的最后一课。上节课,佛陀对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长老讲,盲...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6

第266课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观看《涅槃经》中的辩论会。我们都知道这个辩论会是外道发起的,佛陀是被动参加的,因为佛陀本身并没有好辩、好斗之心。好辩、好斗之心其实也是「我执」的体现,但是被动参加还是可以的。为了阐明宇宙实...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0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0

第260课「法本为空无,欲有则为著;不得脱勤苦,常立于愦恼。法为不可得,是谓为定止;亦尽亦无尽,彼为悉无有。空者不智习,亦不无有习;彼若无因缘,何从有所缘。」——《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各位尊者:大家好!在《涅槃经》的第三十八卷,佛陀说,如果菩萨摩诃萨们,如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们,想要证得大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6

「众生心者,犹如于境,境若有垢,色相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大乘起信论》大家好!在《起信论》上讲,众生的心就好像镜子一样,镜子上要是有污垢,色相就没有办法顺顺利利地显化在镜子里了。众生的心也是这样,心上要是有污垢,诸佛的法身你是想看也看不见的。所以净心很重要,清净我们的心很重要。...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9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七卷。【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无明即漏。云何复言因无明故生于诸漏?】迦叶菩萨说:世尊,如果像您讲的无明本身就是一种漏,一种漏失,一种烦恼,那为什么又讲因为无明又产生了诸多的烦恼呢?【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说无明漏者,是内无明。因于无明...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4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涅槃经》已经讲到了第三十六卷,有几个师兄跟我讲,自己都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不过还好,我手头的这部《涅槃经》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出版的版本,在第四十卷之后还有几卷后分,我们也是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多学一段时间,让《涅槃经》无限宏深的思想印入到我们的心海中。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