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193课·不一不二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1)《大般涅槃经》讲解527

00:00

师兄们:

大家好!我们一起来学习《涅槃经》的第二十九卷。

上节课,佛陀讲了怎么修习戒,怎么修习定,怎么修习慧,也告诉了我们声闻乘和菩萨乘的区别。声闻乘俗称小乘,总是以自己的解脱为最高目的,而菩萨乘心心念念想的都是众生。

看一下佛陀又讲了什么?

【复次,善男子,云何复名修集于戒?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十六恶律仪。】

接下来又回到戒律上。说怎么修戒呢?修习戒定慧的戒,首先要破坏一切十六种恶行,也就是说要远离以下十六种恶行。

何等十六?一者、为利餧养羔羊,肥已转卖;二者、为利买已屠杀;三者、为利喂养猪豚,肥已转卖;四者、为利买已屠杀;五者、为利餧养牛犊,肥已转卖;六者、为利买已屠杀;七者、为利养鸡令肥,肥已转卖;八者、为利买已屠杀;九者、钓鱼;十者、猎师;十一者、劫夺;十二者、魁脍;十三者、网捕飞鸟;十四者、两舌;十五者、狱卒;十六者、咒龙。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是名修戒。

哪十六种呢?我们看一下

第一不要为了利养的缘故去喂养羔羊,养肥了以后就卖掉赚钱,不要这样子。如果你是为了赚钱而养羊,养肥了羊卖掉,等于间接造了杀业,所以佛陀说修习戒定慧的人修戒的人不要去饲养这些牲畜之类的,不要把羊养肥了卖掉。

第二也不要买已经杀好的羊。

第三修习戒的修行者不要为了利养的缘故去养猪和小猪。猪豚,豚,在古代是代表小猪。不要觉得养猪能发财,养肥了可以卖,就去养猪、小猪,不要做这样的行业。

第四也不要为了利养的缘故去买已经杀好的猪。

第五不要为了利养的缘故去养牛犊。不要去养小牛犊,说养大了,养肥了,我可以卖很多钱。不要只看钱,忘了你在间接地造杀业。

第六也不要为了利养的缘故去买已经杀好的牛。已经杀完的牛你也不要买。

第七不要为了利养的缘故去养鸡,不要把鸡养得肥肥的又卖给别人。卖给别人你知道后来会怎样吗?

第八不要为了利养的缘故买已经杀好的鸡。

第九不要钓鱼。你要想你这每一钩,勾上来一条鱼它有多么痛苦,你要想到这一点。钓上来的鱼要么吃掉要么供人玩耍,活不了几天,因为已经受伤了。

第十不要做猎人。

第十一不要劫夺。这里的劫夺是对于众生寿命的劫夺,比如走在路上看到一只昆虫你就弄死他,这就属于劫夺人家的性命,不要随意地劫夺人家的性命。

第十二不要去做魁脍。魁脍就是刽子手,就是行使屠杀使命的人。某些罪犯了死刑,由刽子手去执行,刀砍还是枪决呀。不要做刽子手,总是从事这类行业,慢慢地你的性格、你的人性会变的。

第十三不要去网捕飞鸟。那么蜻蜓可不可以捕?不可以。网捕飞鸟这是一类,就是会飞的昆虫啊,鸟类啊,当然也有兽类,据说蝙蝠会飞但属于兽类。不要去用网去捕捉这些会飞的众生。

第十四不要两舌搬弄是非,管好嘴。

第十五不要去做监狱里管犯人的狱卒。总是管犯人,因为手中有权力,有的时候心理也会有点异常。

第十六、不要咒龙。就是不要疯狂地迷恋咒术。

这以上,佛陀说你要真的是想持好戒一定远离刚提到的这十六种恶行,不要这不要那。

我们再来看一下,前面讲的是,不要养羊啊,不要养猪啊,不要养牛啊,不要养鸡啊,不要养大了卖,也不要买已经杀好的。然后不要钓鱼,不要当猎人,不要随便劫夺众生的寿命,不要做刽子手,不要去网捕会飞的众生,不要两舌搬弄是非,不要当监狱里管犯人的人,不要迷恋咒术。这等于佛陀在跟我们讲正确的谋生方式,也就是正命。活着有很多种方式,你选择好一点的方式。

不两舌是属于十善业道里面的,不要两舌。其实你经常背后讲别人坏话的话,首先伤害的是你自己,因为你讲他坏话的那个人,他未必听到你讲他了,对吧?首先你伤害的是自己,然后对着这个人讲一遍就伤害自己一遍,对着那个人讲一遍又伤害自己一遍。何苦来哉?有这个时间干点什么不好呢?是不是?总是拿别人的错误,而且不一定是错误来惩罚自己,真的是没有必要。所以背后少讲别人的坏话。

佛陀说,如果修行者能够为了众生的缘故,永远地断掉刚才提到的十六种恶行的话,那才是真正修习了戒我们这些师兄能不能做到呢?应该还好,是吧?我们内院或者我们学院的师兄,以上十六种恶业应该是还能够防范的。

接下来又讲怎么修定啊?戒定慧的定,禅定的定。

【云何修定?能断一切世间三昧。所谓无身三昧,能令众生生颠倒心谓是涅槃。】

你要把非涅槃之外的一切禅定状态都放下,也许你修习禅定的时候,随着这个阶段的不同可能一会儿遇到这种三昧三摩地的境界,一会儿遇到那种三摩地的境界,要断掉它们放下它们,不要因为它们而心生颠倒。什么叫因为这种种三昧而心生颠倒呢?就是明明这里不是终点站,只是路上风景,你却把它当成了终点站,这样是不可以的。

这里提到的各种三昧,断掉一切世间三昧著相的三昧,也要断掉无身三昧。有的师兄刚上座入初禅——我空了,没了化了,就觉得这是涅槃吧,其实还不是,这只是无身三昧。身体化开了,刚刚进入初禅而已,还没有到涅槃,还离得很远,但是你不要执著,就是可以经历、可以品味,但是你要知道这是刚刚开始而已,没那么简单。

有无边心三昧、净聚三昧、世边三昧、世断三昧、世性三昧、世丈夫三昧、非想非非想三昧,如是等定,能令众生生颠倒心谓是涅槃。若能永断如是三昧,是则名为修集三昧。

「无边心三昧、净聚三昧、世边三昧、世断三昧、世性三昧、世丈夫三昧、非想非非想三昧」,种种这么多貌似涅槃的三昧境界,能够让众生生起颠倒之心,就是错把它们当作涅槃了。

所以学了《涅槃经》你要知道到底什么是真的涅槃?什么是疑似涅槃?怀疑它好像是,疑似涅槃,感觉这种三昧有点像,但还不是。学了《涅槃经》你就知道什么是终极境界,也就说你知道了正确答案是什么就不会被错误答案所搅扰了。

如果能够永远地断除以上种种的非涅槃的这些三昧的话,那么才算你真的修集了佛所讲的三昧佛所讲的禅定。

我们看,在《涅槃经》的这一段文字里,其实把「三昧」「禅定」以及「定」给等同了。「三昧」指的就是「禅定」,就是戒定慧的「定」。但有的经文里未必是这样子,仅仅在《涅槃经》这段文字里,三昧、三摩地就等于戒定慧的定,那就意味着你一提戒定慧不仅仅说我心定了就行了那么简单!禅定——座上的禅定,是一定要修的,不然等于你完全都没有领会佛意。

【云何复名修集智慧?】

接下来讲戒定慧的了。慧是代表智慧,怎么修呢?

【能破世间所有恶见。一切众生悉有恶见,所谓色即是我,亦是我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乃至识亦如是;】

世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说,对宇宙、人生、生命,甚至灵魂、永生等等,不同的看法非常多,但是你要远离这些恶见。佛陀说一切众生悉有恶见。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众生都有恶见。这里的恶见就是邪见,就是不究竟圆满的见解。有的人认为这个色身就是我,也是我所拥有的,非常执著色身,色中有我我中有色,看到色就看到我,我里包含着色相。那么受想行识也一样的,执著五阴,觉得五阴就是我我就是五阴,五阴在我中我在五阴中,有很多人执著色受想行识五阴。

【色即是我,色灭我存;色即是我,色灭我灭。】

有的人认为色相就是我,色相消失的时候,我的灵魂还存在着。那么也有的人说色相就是我,色相消失的时候我就不在了因为色相就是我,所以色相消失就等于我消失了。

【复有人言:作者名我,受者名色。】

也有的人说这个一切动力的来源是我,那么我所造作的一切、我所感受的一切就是色相了。

复有人言:作者名色,受者名我。

还有人说真正行使这种动力的这个作者,这个能量的主体就是色相了,那么接受的、被动接受的、受控制的就是我了。

有的人说,我们所有地球人类生活在外星人编造的一个巨大的程序当中,我们却不知道自己在程序当中有个别地球人知道,但想要跳出这个程序,是无能为力。因为你对于这个程序的跳出是外星人设定的程序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在玩这个游戏的乐趣所在。这里总有不安分的人物,这正是他们的乐趣所在。所以让人感觉非常绝望,无论做任何事都没有自由意志,我们都是被编好的程序里的编码所控制着,我们没有办法拥有真正的自由意志。有人就这样讲,这个就类似了,就说这个「作者名色,受者名我」,我是被动的,受人主使的傀儡。有的人这样认为。

【复有人言:无作无受,自生自灭,悉非因缘。】

还有人说「无作无受,自生自灭」,说生命根本就没什么意义,没有作者、受者,就是自生自灭的,活着其实根本一点意义都没有!有一些甚至文学家、作家、诗人也会慨叹,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什么意义也没有。他们还认为跟因缘没什么关系,本身就是虚无的。

复有人言:无作无受,悉是自在之所造作。

还有的人说这宇宙间没有一个作者,也没有一个受者,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那么谁在造作这一切呢?「悉是自在之所造作」,就是有一个主神,这个神造了这一切。神——比如说大自在天,他造了一切。

复有人言:无有作者,无有受者,一切悉是时节所作。

还有的人说没有谁创造了这一切,也没有谁在领受这一切,一切都是时节所造时节所作,就像春夏秋冬季节的更替,天气有变化温度有变化,就是这样就造出来了,是时节造出了一切。

复有人言:作者、受者悉无所有,地等五大名为众生。

还有的人说这个作者、受者,主体、客体都没有,都不存在。「地等五大名为众生」,就是众生了,等等等等。

各种各样的学说充斥于世间。你要是想去数一下这个宇宙间到底有多少关于宇宙真相的学说,数都数不清,无量无边。

【善男子,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如是恶见,是则名为修智慧也。】

佛法的智慧,我们认为是最究竟圆满的,描述了宇宙的本来面目。那么多学说讲都不清楚,这个摸象摸到象鼻子,那个摸象摸到大腿,还有的摸到尾巴,有的摸到耳朵……只是局域性的见解,并不全面。我们认为,诸佛可以远远地旁观一头完整的大象,佛法思想是在所有思想中最圆满的学说,我们认为是这样子,当然也有事实证明是这样子,科学家也一再用实验去验证了佛法的真实不虚。

然后佛陀就说:善男子,你要是能够破坏以上提到的众生的这些恶见,那证明你真的在修习佛法的智慧了,就说明你修对了。你没有受一切恶见所影响,在他们谈对宇宙看法的时候,你听听微笑,能聊下去就聊一聊,不能聊下去,你就是倾听、微笑就可以了,也没有必要背后强烈打压打击,其实没有必要。除非万不得已,那个人跟你当面对质,诽谤佛法,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也要告诉他,到底什么是真相:一切一切都是因缘而定。

【善男子,修集戒者为身寂静,修集三昧为心寂静,修集智慧为坏疑心,坏疑心者为修集道,修集道者为见佛性,见佛性者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为得无上大涅槃故,】

我们上节课和这节课都在提要修戒定慧当然很多经中都讲过戒定慧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要修习戒律的戒呢?为什么要持戒呢?为的是身的寂静。持戒首先约束的是你的行为,当你守好戒的时候,你的行为不再造作过失,你的存在让周围感觉安静,你的行为是有节制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是合适的、适度的,是守持中道的,这一切让你的身形、让你的身体寂静,不会再喧闹、浮躁。

那为什么要修集三昧,修集定呢?为什么要总是强调打坐,坐禅,禅定呢?心的寂静。也许你每天都非常的忙碌,但是哪怕你挤出十分钟去坐一会儿,感觉也会非常的不一样。禅定、打坐、三昧为的是心的寂静,静下来,你在六根所造的幻觉世界里奔波劳碌太久太久,放下六根,放下六尘,放下六识,此时无比的宁静、寂静。如果你一直持续地坐下去,好像这种寂静可以生根,你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个根系一直在蔓延,它扎得很深。所以持戒为的是身的寂静,修定为的是心的寂静,那么修习智慧,为的是破除你的疑心破除众生的疑心。

「坏疑心者为修集道」,为什么要破坏疑心呢?你既然怀疑,就不可能走到佛道上,你都怀疑,举棋不定,你怎么能走到这道路上呢?别人走得好远了,你还在踌躇——我应该穿哪只鞋,我应该迈哪只脚的时候,你怎么能开始你的道路呢?所以坏掉了疑心才能够真正开始有修集佛道。修集佛道的目的是什么?见到佛性。这才圆满了,明见佛性才圆满。见佛性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一段时间在内院,有师兄说难道学佛的目的就是见佛性吗?佛陀说不是!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佛代表觉悟,见佛性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获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究竟圆满的觉悟,了解宇宙实相,了解一切,再也没有疑惑和障碍,是这样子。不是说见佛性是目的,而是无上正等正觉是目的。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之后,进一步地,你就能得到了无上的大涅槃了。

【得大涅槃者为断众生一切生死、一切烦恼、一切诸有、一切诸界、一切诸谛故,】

我们为什么要证涅槃呢?只有你获证了涅槃,才能够真正帮助众生了断生死轮回,了断一切的烦恼,了断一切轮回中的各种形式,了断三界内的投生,然后彻底了解一切最神圣的真谛。

【断于生死乃至断谛,为得常乐我净法故。】

你要断了生死轮回,甚至你要了解为什么要断生死轮回,到最后发现也无有轮回可断,你了解这一切的真谛,这个时候你才能获得常乐我净的密法。

《涅槃经》并非绝对是密教的经典,但是常乐我净四个字却恰恰是显中之密,好像坚果,坚硬外壳里藏着最有营养的、最香美的内核——常乐我净要一步一步地修到这里。有的师兄刚学佛就想常乐我净,这确实不太现实。刚学佛就想空掉完全没我执、没习气,真的不现实,要一步一步的,只要每天持续在进步。每天都在进步的,那很快的。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若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者,生亦如是不生不灭,何故不得名为涅槃?

接下来,狮子吼菩萨又开始问问题了。狮子吼菩萨说:世尊,像您说的一样,如果不生不灭就是大涅槃的话,那么我感觉这个「生」本身也是不生不灭的。您看一切相,生了灭了又生了,灭了又生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切相灭了又生,灭了又生,那「生」不也是不生不灭永远存在的吗?为什么不能把这个「生」称之为涅槃呢?我感觉它一直有啊!

【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是生虽复不生不灭,而有始终。】

佛陀说:善男子,确实像你说的一样,灭了又生灭了又生,这个生好像一直在,好像不生不灭一样,但是你发现了没有?只要有生就有灭,它就有开始的那个点和结束的那个点,对不对?一谈到生,必定有开始的时间点和结束的时间点。

【世尊,是生死法亦无始终,若无始终则名为常,常即涅槃,何故不名生死为涅槃耶?】

狮子吼菩萨说:生灭生灭生灭,一直存在,对吧?如果一直存在的话,其实你也找不到第一次的生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找不到第一次的生灭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会找不到最后一次生灭是什么时候结束,那就证明生灭生灭是始终在的,它一直就在,就是恒常的嘛!如果恒常就代表涅槃的话,那么生灭生灭或者叫生死生死,应该也叫涅槃呀!

【善男子,是生死法悉有因果,有因果故,不得名之为涅槃也。何以故?涅槃之体无因果故。】

佛陀说:生死生死或者生灭生灭好像一直有,也找不到头也找不到尾,但是问题你发现没有,推动生死的是什么?是因果,是众生的造作有什么因引起什么果。因和果之间,在从因到果的过程中可能又会有变异,对吧?但生死法始终就是因果法,有因果就不叫涅槃。

为什么呢?「涅槃之体无因果」。佛陀讲,涅槃的本体没有因果存在,这里不存在有谁在造作什么——造作了善造作了恶,或者是非善非恶,不存在这些,不讲这些,涅槃本身里没有因果。

师子吼言:世尊,夫涅槃者亦有因果。如佛所说从因故生天,从因堕恶道,从因故涅槃,是故皆有因。】

然后狮子吼菩萨就说:不对吧!我感觉涅槃里有因果,因为我记得您讲过一个偈颂,您说:「从因故生天,从因堕恶道,从因故涅槃,是故皆有因」众生造了生天的因了,所以就生天了;众生造了下三恶道的因,所以就堕落到恶道去了;众生造了达至涅槃解脱的因,所以就涅槃解脱了。所以一切事物都有原因。

【如佛往昔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沙门道果。言沙门者,谓能具修戒、定、智慧;道者,谓八圣道;沙门果者,所谓涅槃。】

狮子吼菩萨就拿这个偈颂说事,说:我记得您过去还跟各位比丘们讲,说我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做沙门,什么叫做道,什么叫做果。沙门代表能够具修戒、定、智慧,勤修戒定慧,灭贪嗔痴,这个才叫沙门。所以一提到沙门,就证明他正在认真地圆满具足地修习戒定慧,这就说明他是沙门。那么什么叫呢?道就代表八圣道。那什么叫呢?「沙门果者,所谓涅槃」。修行者修到最高境界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涅槃了。

狮子吼菩萨就举例子,说您过去讲了都有因,而且您也讲了最后的最后,沙门的道果其实就是涅槃。

【世尊,涅槃如是,岂非果耶?】

您看涅槃放在最后,是由因构成的由因形成的,难涅槃不是一种结果吗?那涅槃也没有逃出因果,还是种了通向涅槃的因,所以最后涅槃了呀!

【云何说言涅槃之体无因无果?】

为什么您讲涅槃本身不含有因果呢?

其实我们在这里暂停一下的话,我们了解,佛陀的那个偈颂是就相说相,讲的是相里事涅槃的无因无果,讲的是性里事,其实蛮简单。狮子吼菩萨是随顺著相的众生,所以才发问的。

【佛言:善男子,我所宣说涅槃因者,所谓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是故我言涅槃无因,】

佛陀就说:我所讲的涅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是佛性。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到最后才能证涅槃。

「佛性之性不生涅槃」,并不是说因为有佛性所以长出了涅槃,不是这样子。是众生修得的因为有佛性代表你有成佛的可能性,只要修就可以了。所以说涅槃本身不是被生出来的,是本有的,只是需要你去挖掘。就好像金矿里的金不是说生出来的,它是一直就在那的,只不过需要你去提纯。

【能破烦恼故名大果,不从道生故名无果,是故涅槃无因无果。】

说涅槃没有原因,却能够破坏众生的一切烦恼,所以是非常大的果。这个大,有神圣殊胜的意思。大果「不从道生」,也不是说八圣道生出来的,就好像种子发芽生出来的,这样讲也不确切。涅槃的本体是无有因果的,因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有造作者,所以说无果,涅槃无因无果。

师子吼言:世尊,众生佛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者,一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众生亦应同得。

狮子吼菩萨又说世尊,众生的佛性是大家共有一个佛性,还是一人一个佛性呢?这个问题过去也有师兄问过,我们看,狮子吼菩萨也在问,说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大家共有一个佛性,还是各自是各自的,张三的佛性是张三的,李四的佛性是李四的呢?如果说大家都共有一个佛性的话,那应该一个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其他人都同时证得才对,因为大家共有一个佛性。共有一个佛性,那你找到的时候,我也找到了,因为大家是共同一个嘛!

【世尊,如二十人同有一怨,若一人能除,余十九人皆亦同除;佛性亦尔,一人得时,余亦应得。】

接下来狮子吼菩萨举个例子,就好像二十个人同时怨恨一个人,如果这二十个人中有一个人,他的怨恨解除了,那么他就能说动其他的十九个人怨恨也解除,因为他们的怨恨是一样的,程度是一样的,针对对象是一样的,所以一个人改变,其他都改变了。那佛性也是这样的,如果所有人都拥有同一个佛性,那么一个人证佛性,应该其他人都证了才对呀?

【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何以故?可算数故。】

但是您讲,并不是说所有众生共同拥有同一个佛性,如果是一人一个佛性的话,那么不就无常了吗,为什么呢?那就数出来了,一人一个佛性,两个人两个佛性,一千个人一千个佛性,一万个人一万个佛性,那样就可以数出来了。那不就成了相了吗?要是相,涅槃不就成了无常的吗?

【然佛所说众生佛性不一不二。】

狮子吼菩萨这个问题确实还是挺棒的,说佛您讲过,众生的佛性不能说是一个,也不能说是两个或者多个。

【若各各有,不应说言诸佛平等,亦不应说佛性如空。】

狮子吼菩萨说:如果一人一个佛性,那肯定有差异这个佛那个佛都不一样,那就没有办法讲诸佛平等了,也不能说佛性如同虚空一样了。一人一个,那肯定都不一样,那就不能说有形有相的事物像虚空一样了。

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

然后佛陀说「善男子,众生佛性不一不二」。佛陀再一次强调,你这样去问本身就有问题,佛性你不能讲是确切的一个,还是说一人一个,不能这样讲。「不一不二」,这个二代表很多个意思。

「诸佛平等犹如虚空」,其实本质里诸佛就是平等的,就像虚空一样。一切众生同共有之,那一切众生身上的佛性其实跟诸佛身上的佛性是一样的,都是这样子,像虚空一样的。

【若有能修八圣道者,当知是人则得明见。】

谁要是按照八圣道来修,那肯定能够明明了了见到佛性。

《涅槃经》中除了经常地提到六度之外,还经常提到八圣道,或者八正道。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果你修习八圣道的话,那么你就能够最终明明了了见到佛性。八圣道里有正命,也有正业,这里就跟前面的经文也吻合了,说我们要避免十六种错误的行为,远离前面提到的十六种错误的行为,修习八圣道才能明见佛性。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接下来,佛陀还讲善男子,雪山上有一种草叫做忍辱草。牛要是吃了这种忍辱草,它的奶最终就能提炼成醍醐,众生的佛性也是这样的。

师子吼言:如佛所说忍辱草者,一耶?多耶?】

狮子吼菩萨就说:这个忍辱草是一根还是很多根啊?

【如其一者,牛食则尽。如其多者,云何而言众生佛性亦如是耶?】

如果雪山上的忍辱草只有一根,那么牛吃了那就没有了,其他牛就没有办法吃到忍辱草。如果忍辱草有很多根的话,「云何而言众生佛性亦如是耶?」如果这个忍辱草一个两个还能数得清,那么您又怎么能说忍辱草就好像众生的佛性一样呢?那佛性也数得清了,那不就成了有为法,成了相了吗?

【如佛所说,若有修集八圣道者则见佛性,是义不然。何以故?道若一者,如忍辱草,则应有尽;如其有尽,一人修已,余则无分。道若多者,云何得言具足修集,亦不得名萨婆若智?】

刚才又提到说,要是众生认真地修集八圣道就能见佛性,我感觉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道若一者,如忍辱草,则应有尽」,八圣道要是就一个的话,那就像忍辱草一样,吃完了就没有了。「如其有尽,一人修已,余则无分」,这个人修完了八圣道就没了的话,其他人怎么修啊?八圣道如果很多个的话,「云何得言具足修集」,怎么样才算具足修集?我修了八圣道还有更多的话,那什么时候才能修到头啊?什么时候才算具足圆满地修完了呀?「亦不得名萨婆若智」?萨婆若智就是一切智,就是佛的智慧。就说你修习八圣道,如果说有很多个的话还数的过来,那也不能把它称之为是一切智或者佛的智慧。

佛言:善男子,如平坦路,一切众生悉于中行无障碍者,中路有树其荫清凉,行人在下憩驾止息,然其树荫常住不移,亦不消坏,无持去者。路喻圣道,荫喻佛性。

然后佛陀就说善男子,就好像平坦的道路上,一切众生都在这路上行走,没有任何的障碍。路的中间有一棵树,这树有非常清凉的树荫,行人就在这树荫下乘凉。把马停下来车停下来,在这里乘凉休息。那么路中的这树的荫它是不是一直有啊?对啊,只要太阳照着,那肯定一直有这树荫喽!「亦不消坏」,一直有啊!「无持去者」,没有人会说把这树荫给抢去的。这路就代表八圣道,这树荫就代表佛性,只要有这有这有太阳就可以投下树荫了,下面就树荫凉,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如果八圣道存在,那么众生沿着八圣道这条路走,那肯定就能见到佛性,佛性就像树荫一直在那。

善男子,譬如大城唯有一门,虽有多人经由入出,都无有能作障碍者,亦复无人破坏毁落而齐持去。

善男子,又好像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只有一城门,虽然有很多人进进出出这个城市,但是没有人会觉得有障碍,因为这个很大的城市有一扇大门是敞开的,大家可以通过这扇门进进出出,不会觉得有障碍。「亦复无人破坏毁落」,大家都靠着这扇门进进出出,所以没有人去破坏这门,也没有人把这扇门抢走。

佛陀说善男子,狮子吼菩萨,前面也是个比喻了,说这门就是佛性,大家都依赖而解脱,没有人会去消灭

善男子,譬如桥梁行人所游,亦无有人遮止障碍毁坏持去。善男子,譬如良医遍疗众病,亦无有能遮止是医,治此舍彼。

接下来佛陀又说又好像桥梁,行人要想过河都走在桥梁上,没有人去故意地挡住这桥,不让人过河,没有人把这桥给毁灭,或者说我把这桥劫持了带走。善男子,又好像非常棒的良医,「遍疗众病」,他治疗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没有谁能阻挡他去给众生治病,治完了这个,舍掉了那个

【圣道佛性亦复如是。】

没有人能阻挡这医生,说你治完这个就行了,那个不要给治了,没有这样的。所以说圣道佛性也是这样的。八圣道就好像是医生,把众生的病治好。治好了就见到佛性了。佛性就就好像是痊愈之后的样子。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今天的重点,首先第一个就是远离十六种恶行,这样才算修习戒定慧。然后第二个重点就是八圣道的重要性。第三个重点,如果大家领会了这个深意的话,也不算重点了,就是涅槃本身或者佛性本身是一个还是多个呢?非一非二,非一非异,非一非多。你不能这样去形容是拒绝语言去形容的,就好像佛法中最精髓的部分,是拒绝语言去形容的。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97.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193课·不一不二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3

第263课「我今于此大众中,演说令彼明空义,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六尘诸贼别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眼根常观于色处,耳根听声不断绝,鼻根恒嗅于香境,舌根镇尝于美味,身根受于轻软触,意根了法不知厌,此等六根随事起,各于自境生分别,识如幻化非真实,依止根处妄贪求。」——《金光明经》各位尊者:大家...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5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上节课佛陀讲了阿罗汉的特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经解脱于轮回了。接着佛陀说:【如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就是说辟支佛也跟阿罗汉一样,也已经解脱轮回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接下来讲:【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罗...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3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说修到第四禅的圣人可能有两种倾向性:一种「乐三昧」,另一种「乐智慧」。就是一种比较喜欢或者贪爱三昧,另一种是比较喜欢或者贪爱智慧。喜欢智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五净居天,喜欢三昧的这些圣者会进入到无色界。【如是二人:一者、修第四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1 | 涅盘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各位尊者、各位菩萨: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大般涅槃经》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告诉我们:修行人修得了「四加行」之位,慢慢断了烦恼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证得初果的这些众生就好像恒河中的鱼出离水面,安住水面遍观四方。遍观...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0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欢迎继续学习《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六卷,依然是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瞋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佛陀继续对迦叶菩萨讲:迦叶,善男子,这些智慧不具足的众生...

《大般涅槃经》讲解 238 | 涅盘经

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第三十五卷。【若人修习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何故名没?】上节课,佛陀打比方,用恒河来比喻涅槃之河,说有的众生进入到涅槃之河先沉下去了,被水淹没了,不久之后又出来了,出离水面了,结果没呆多长时间又沉下去了,又被水淹没了。为什么呢?明明都遇到了涅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