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般涅槃经》讲解 > 正文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192课·怎样修戒定慧 | 涅盘经

涅槃经1年前 (2023-03-01)《大般涅槃经》讲解583

00:00

各位师兄: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涅槃经》。

上节课狮子吼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一切相法,生灭、生灭的,都是生灭之相,那在这种生生灭灭的相上下功夫真的有用吗?佛陀说:真的有用,接下来就举了很多例子。

【善男子,譬如数法,一不至二,二不至三,虽念念灭而至千万;众生修道亦复如是。】

佛陀说:善男子,你看,就好像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这样数下去,一直数到成千上万,数数的话,当你数完一的时候,一是不是消失了?一灭了,由生到灭了;然后数二,二是由生到灭的;数三,三是由生到灭的……就是这样子一直数,数到千、到万都是生灭、生灭的。虽然一没有变成二,二没有变成三,但是一牵引出了二,二牵引出了三。虽然相上事物在生灭,但是它有相互之间的连贯性、牵引性。

「虽念念灭而至千万」,只要你开始数数了,从一开始数,那么就好像数字在逐渐地累积一样。虽然数完的数字已经消失了、消灭了、灭尽了,但是好像一直在累积,可以累积无量无穷的数字,对不对?虽然是生灭,但是依然可以累积,依然可以连续和推导。那众生修道也是这样子。

【善男子,如灯念念灭,初灭之焰不教后焰:我灭汝生,当破诸闇。】

佛陀说:善男子,就好像点油灯,看着这个火焰好像一直在生灭、生灭、生灭……「初灭之焰不教后焰」,刚才燃烧的那个火焰它并不会教给后面的火焰说:你怎么样生出来,怎么样燃烧,怎么样放光。它没有亲自教后面的,它只是做好它自己,然后后面的就跟着跟上了。跟上的这个火焰生灭之后,还会有下一个火焰,这样生灭、生灭……一直下去,油灯的光芒就驱散了周围的黑暗。

【善男子,譬如犊子生便求乳,求乳之智实无人教,虽念念灭而初饥后饱。是故当知不应相似,若相似者不应异生;众生修道亦复如是,】

佛陀说:善男子,狮子吼菩萨,就好像小牛犊,小牛犊刚刚从妈妈肚子里降生,只要它会行动一点点,它就开始本能地去找妈妈的奶来吃。它在找妈妈奶吃的时候,这种智慧不是别人教它的,这是一种本能。

「虽念念灭而初饥后饱」,小牛犊在喝妈妈奶的时候,一口奶一口奶喝到肚子里也是生灭生灭的,在它嘴里这个奶是生灭生灭的,对不对?但是小牛犊还是从一开始的饥饿,慢慢地,它的肚子就饱了。虽然奶在口中好像是生灭生灭的,但是肚子依然感觉到饱了,是不是这样啊?还是有累积的效果。所以你要知道,狮子吼菩萨,「不应相似,若相似者不应异生」,你看众生这个相,相上的生灭生灭,你要说它相似吧,又不能说相同,如果绝对的相同,它就不能再变化出其他不一样的事物了。如果人与人绝对的相同,从五官到身体,到内在的精神水准一切一切都相同,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对不对?很相似,但是相似中又有不同。如果完全相似、相同,就不应该会有发展变易和变化了。

所以众生修道也是这样的。众生在修行路上做功课,比如说有的师兄每天早晨都读《金刚经》,每天的功课是一样的,但是每一次读经,他如果有妄念的话,他的妄念都不一样,对不对?那么他在读经的时候,有没有口误?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读经的时候,他的情感也不一样,他受到启发的程度也不一样,甚至一部经读下来的时间都不一样、发音都不一样、语调都不一样,对不对?每天功课是一样的,但是又不一样,既一样又不一样。相似却异生,在相似中又有变化的。众生修道就是这样的,每天你做同样的功课,比如说每天都在听经,哪怕每天都在听同一部经,但是我们每节课讲的都不一样,相似吗?都相似。但是一样吗?又不一样。所以说每天在相上的任何功夫都有累积性的。

【初虽未增,以久修故,则能破坏一切烦恼。】

一开始刚修,比如说修了一个月、三个月,众生说:我还是烦恼成堆,我还是习气炽盛,我还是贪、嗔、痴、慢、疑……没有改变多少,但是你不要这么着急,这才几个月啊!有人一修修一辈子,或者修无量劫,对不对?所以你只要开始了,你每一天用的功夫都有累加性。你可能感觉不到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让你的亲戚朋友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你,然后突然见到你,就会发现——哦,你真的是大变样了。你最近怎么变化这么大!你说我学佛了。如果他看到你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正能量,有智慧,又慈悲、又善良、又热情,他就会对学佛这两个字有很浓的兴趣,对不对?如果亲戚朋友好久没见你,见了你,发现你越来越不懂事了,你说你学佛了,他们看到「学佛」两个字就会觉得头疼,所以我们自己就是佛法的活广告。

怎么做法布施呢?你把自己的状态每天都变得更好一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法布施,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佛陀说:一开始你可能感觉我也下了工夫,也没感觉有多大进步。我也打坐了,也没看到什么境界。虽然如此,或者说我上座依然没超过半小时,腿又麻、腰也疼,就下座了,很郁闷。根本就不需要郁闷!路途遥远才能够看出一匹马是不是真正有素质,是不是千里马。你下的功夫时间越长,肯定你收获的也越多。大家不要急于一时。当然我们学院有耐心的师兄是占绝大多数的,只要是每天都在进步就非常好。这样,如果每天进步,那么365天就是365次进步,十年下来你想一想啊!所以到最后,慢慢地修,慢慢地修……「久修故」,长时间地修,就能破坏一切烦恼了。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须陀洹人得果证已,虽生恶国犹故持戒,不杀、盗、淫、两舌、饮酒,】

狮子吼菩萨说:世尊,像您说的,您曾经讲过,说(初果)须陀洹人证得初果之后,即便是把他放到很恶劣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社会风气非常的糟糕),这个初果之人他也能够很好地持戒,他不会去杀生、不会去偷盗、不会去行邪淫、不会去两舌、饮酒。(对于出家人来讲的话,这个「淫」指的就是一切淫,就会断了淫。)初果之人,仅仅是初果而已,刚刚入门,把他放在恶国,他就可以自动自觉地持戒。他不会去杀盗淫,也不会犯两舌的罪过,也不会去随便地饮酒。

【须陀洹阴即此处灭不至恶国;修道亦尔,不至恶国。】

狮子吼菩萨说:须陀洹如果都证得这种程度了,在周围如此恶劣的风气之下,他都不受影响的话,那么他的五阴是不是就当刻就灭了,五阴就空了?因为他都不受周围恶劣的环境影响了。是不是须陀洹人五阴就已经灭了空了呢?他没有真正的在恶国,他在那像没在一样。那么修道是不是这样啊?修道修到一定程度,就是说我们在恶性的国家,像没在那儿一样。

【若相似者,何故不生净妙国土?】

然后,狮子吼菩萨就诧异了,就问:既然须陀洹人已经修到如此高的一种境界,周围环境如此恶劣,须陀洹都不受影响。既然这样,须陀洹人的心是不是很清净、很美妙?如果是这样,那么应该一切唯心所造,这个须陀洹人应该不会去恶性的国家,他应该生在净妙的佛国净土才对呀!他的心如此的美好,抗染污能力如此之强,那这些须陀洹人(初果之人)怎么还会到很恶劣的国家去呢?

【若恶国阴非须陀洹阴,云何而得不作恶业?】

如果说这个恶性的国家有独特的五阴,跟须陀洹的五阴不是一回事的话,那么须陀洹为什么不会受周围这些色受想行识影响,为什么不去做恶业呢?因为须陀洹只是作为入流果,初果而已,他还不是阿罗汉,更不是八地、九地不退转的菩萨。须陀洹仅仅是初果而已,那么初果之人为什么放到很恶的国家,却能够保持自己不作恶呢?很奇怪。

【佛言:善男子,须陀洹者虽生恶国,终不失于须陀洹名。阴不相似,是故我引犊子为喻。须陀洹人虽生恶国,以道力故不作恶业。】

然后,佛陀就说:须陀洹初果他可能由于业力的原因,投胎到很恶的国家。说有的国家根本就没佛法,整个国家还没几个懂佛法的人,甚至一个都找不到。周围的众生广行十恶业道,有这样的国家。须陀洹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生到了这样的国家,说他必竟是须陀洹,他毕竟是初果,初果意味着什么呢?「阴不相似,是故我引犊子为喻」,须陀洹本身带着纯洁的因子降临到这个恶性的国度,他自己带着纯洁的五阴来的,他的五阴跟周围的色受想行识是不匹配的,不一致的,频率是不一样的。行善的人和行恶的人他们的振动频率是不一样的。

所以佛陀说:就我前面举个例子说,小牛犊刚出生就知道找妈妈的奶吃,这是一种本能。须陀洹人虽然生在了恶性的国家,但是在道力加持下,也就是佛力加持下,他不会去造恶业。因为须陀洹人对于佛法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他本能地求善不求恶,所以在道力的加持之下,他不做恶业。

【善男子,譬如香山有师子王,是故一切飞鸟走兽,绝迹此山无敢近者。有时是王至雪山中,一切鸟兽犹故不住。须陀洹人亦复如是,虽不修道,以道力故不作诸恶。】

然后,佛陀说:善男子,就比如说香山有个狮子王,「是故一切飞鸟走兽绝迹此山」。这座山上有狮子王在,那么飞鸟走兽都不敢来这座山了,没有人敢靠近它。有的时候,这个狮子王就来到了雪山当中,到了雪山的话,一切的鸟类、兽类听说狮子王来了,他们也不敢动,也都不住在雪山,都搬家了搬走了。

须陀洹人也是这样的,「虽不修道,以道力故不作诸恶」,须陀洹他已经证得初果了,哪怕他没有天天在做功课,只要他过去世稳定的状态,他就有一种本能,他不再行恶。就是「亦复如是,虽不修道,以道力故不作诸恶」,说我们对于自己的把控能力不完全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是佛给我们的(是诸佛加持给我们的),所以有很多师兄感觉说我对佛有兴趣,后来某个机缘我皈依了,成为居士了。成为居士之后,我就觉得自己跟过去不一样了——啊,我竟然成了佛弟子了,我有义务去多学点佛法知识,他越学越多,我有义务守好十善业道,他既然觉得自己有义务,他就很有动力,他不是不情愿地做(他是心甘情愿地做)。那这种心甘情愿的能力,其实是诸佛在加持你,是道力的缘故,不完全是自力(自己的能力)。须陀洹人因为已经入门了,所以也是道力加持他,不去行各种各样的恶。

接下来又举个例子: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食甘露,甘露虽灭,以其力势,能令是人不生不死。】

佛陀说:有的人服用了甘露妙药,甘露妙药服下去不就没了吗?形态上消失了。就好像我们有病吃药,如果是糖浆,喝下去不就没了吗?瓶子空掉了。如果是药片吃下去,这不就少了几粒药片了,对不对?是不是消失了?虽然消失了,但它的能量、它的药效还在,还是可以起作用,对不对?那服用了甘露的这些人,甘露在他眼前了,但是甘露的能力还在,就使得这个人可以不生不死。

【善男子,如须弥山有上妙药名楞伽利,有人服之,虽念念灭,以药力故不遇患苦。】

就好像须弥山上有一种上妙之药叫楞伽利,有人服用了这种上妙之药,虽然这个药服了就没了,但是药效还在的。这个人服了楞伽利之后,他就不会遇到任何的病苦了,不生病了。楞(léng)伽利这是个音译,你叫楞(lèng)伽利也可以,或者楞嘎利,它是音译。

【善男子,如转轮王所坐之处,王虽不在,无人敢近。何以故?王威力故。】

就好像转轮圣王的王位虽然现在空着,转轮圣王可能外出了,没坐在这个王位上,国王没有在,但是没有人敢靠近转轮圣王的王位,为什么呢?因为转轮圣王具有统摄四大洲的能力,他的威慑力在此,没有人敢轻易地去到转轮圣王的宝座上去坐一坐、玩一玩,不敢!传说在古代,我们国家皇帝坐的王位,没有人敢随意地坐上去的,不然要杀头的。

【须陀洹人亦复如是,虽生恶国,不修集道,以道力故不作恶业。】

所以说须陀洹人既然已经证初果了,对佛法有基本的了解了,已经入门了,所以即便是在恶国,他也不会去修习周围人修的那些法,因为道力在加持他的缘故。这是「佛道无上誓愿成」的道,道力在加持他。

【善男子,须陀洹阴于此而灭虽生异阴,犹故不失须陀洹阴。】

佛陀说:善男子,须陀洹人的五阴应该也是生灭生灭的,跟一切众生的五阴一样。

「于此而灭虽生异阴,犹故不失须陀洹阴」,须陀洹人的五阴当然也是生灭变化的了。此灭彼生,此灭彼生,这样子。但是他依然是须陀洹,他依然是初果之人,他不会失掉须陀洹这种人的品质、品格。

【善男子,譬如众生为果实故,于种子中多役作业,粪治溉灌,未得果实,而子复灭,亦得名为因子得果;须陀洹阴亦复如是。】

善男子,就好像众生为了求得果实就在土壤里埋下种子。为了得到果实,人们就勤勤恳恳地造作各种行为动作,比如说给它施一些粪肥呀,给它浇水灌溉呀,目的是得到果实。但有的时候,这颗种子有问题,很多种子可能都发芽了,但这颗种子就没发芽,「而子复灭,亦得名为因子得果」,有的种子发芽了,有的没发芽,但是我们依然会讲只要撒下苹果种子就出苹果树,对不对?因为百分之八九十的概率,撒下苹果种子,只要适度地养护就能出苹果树。所以我们就说,虽然在相上讲,种子、我们灌溉的手段、施肥的手段,一切都是生灭生灭的,但是最终还是有果子产生,我们还是因为这个种子得到了果呀!对吧?所以相虽然生灭,但是它中间有一种连续性、连贯性,甚至累积性。

须陀洹人也是这样的,他的五阴也是生灭生灭,但是有一种连惯性——他是须陀洹,他证初果了呀,这是一种连贯性。就好像一个人从小长到大,一直在蜕变。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在蜕变,他的形态一直在变化,成年之后变得少了,但是也在变,别人见到他,还会说是这个人,不是别人。虽然生灭生灭一直在变化,但是这里有一种稳定性,可以说是DNA的稳定性等等,你见到他,就说是他,而不是别人。

【善男子,譬如有人资产巨富,唯有一子先已终没,其人有子复在他土。其人忽然奄便命终,孙闻是已还收产业,虽知财货非其所作,然其收取无遮护者。何以故?以姓一故。须陀洹阴亦复如是。】

善男子,就好像有人家里有好多好多的金银财宝,资产巨富。他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巨富因故去世了,他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儿子还在别的国家(在国外)呢,那突然去世的这个人的财产怎么办?由他的孙子来继承了。儿子在国外,但是孙子在国内,孙子听说爷爷去世了,孙子就来继承了所有的产业。这样合理吗?肯定合理,因为儿子不在,只能先交给孙子了。

「虽知财货非其所作,然其收取无遮护者」,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产业是爷爷创下的,跟孙子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儿子不在,只能由孙子来继承,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不会去障碍孙子去接受这个产业,为什么呢?他们同一个姓,这是直系亲属,没办法了。

须陀洹人他的五阴也是这样的,须陀洹毕竟是须陀洹,他的五阴再生灭变化,他还是须陀洹的五阴,他不是一般凡夫的五阴啊!

【师子吼言:如佛说偈:】

狮子吼菩萨说:您过去讲过一个偈颂,这个偈颂是这样的:

【比丘若修集,戒定及智慧,当知是不退,亲近大涅槃。】

字面的意思:比丘们如果认真地修习戒定慧的话,你就可以保持不退转了,就可以亲近大涅槃的境界了。

【世尊,云何修戒?云何修定?云何修慧?】

然后狮子吼菩萨就问了很关键的问题,说:世尊,您说比丘要修戒定慧,那我们怎么修戒?怎么修定?怎么修慧呢?

这个问题相当地具有代表性,很多师兄都会问:戒定慧——三无漏学,一切佛法以「戒定慧」为根基,那么怎么修戒?怎么修定?怎么修慧呢?

【佛言:善男子,若有人受持禁戒,但为自利人天受乐,不为度脱一切众生,不为拥护无上正法,但为利养畏三恶道,为命、色、力、安、无碍辩,畏惧王法、恶名、秽称,为世事业,如是护戒,则不得名修集戒也。】

我们看佛怎么讲的,佛回答说:这里就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修戒有真修假修,都在持戒,有真有假。假的是什么呢?我为什么持戒,持戒能生天,持好五戒最少来世能当个人呢,生天多快乐呀,当个人福报大也不错嘛!他想的是自己,不是众生。他为什么持戒,都是为了自己好而持戒,他不是为了度众生而持戒,不是为了拥护无上的佛法而持戒。他是为了名闻利养——我持好戒,信众才信我,才给我利养;我不持戒,大家觉得我根本不是真修行人,大家就不供养我了,他为的这个原因。

要么说你为什么持戒啊?他说我持戒,因为我不想下三恶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太吓人了,我不想去,所以我持戒;我为了来世生得妙色身,为了来世能够六根具足,长相俊美;我为了我能够获得无碍的辩才;或者如果我不持戒的话,国王就会把我抓起来;或者如果我不持戒的话,可能大家就会说我不好的话,就会损伤我的名誉;如果我不持戒,我的事业经营不好,种种种种。像这样的人都是假持戒,不是真持戒。因为他想的只有自己没有别人,都是为了自己,要么为了利养,要么为了名声,要么是因为害怕王法,要么是想事业顺利,总之都是为了自己。这样的人持戒,他不叫真的修集戒,不是真持戒。

【善男子,云何名为真修集戒?受持戒时,若为度脱一切众生,为护正法,度不度故,解未解故,归无归故,未入涅槃令得入故,如是修时,不见戒,不见戒相,不见持者,不见果报,不观毁犯。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集戒也。】

佛陀讲:那怎么样才算真持戒呢?你看这个人持戒的时候,他的目的是我持好戒,越修越好,越修越好,然后能力具足,甚至成佛度化一切众生;我为了护持正法,我为了度那些还没有度完的众生,我为了让还没解脱的众生解脱;我为了让还没皈依的众生皈依,我为了他们我去持戒;我为了让那些还没有入到涅槃境界的这些众生,我为了让他们入涅槃,入到不生不灭的极乐,我为了他们我去持戒,像这样的众生这样修习,他的出发点(为什么持戒),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

在这样的众生心中,其实没有所谓的一个定性的很具体的戒,他看不到戒之相,也看不到持戒之人,也想不到说我持戒有什么好处,生天、成人啊!他不会想着一切,在他的心中是空的,他看不到戒,看不到戒相,看不到持戒者,看不到果报,他也不会把注意力都放在观察周围众生的缺点和过失上,他只是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不会睁开眼睛天天拿着放大镜找别人的缺点来看,他不会!他没那个精力。

真正持戒的人,真修行人,他是为了度众生,为了护正法,为了让众生解脱,让众生皈依,让众生入涅槃,他去持戒。持戒的时候三轮体空,无有戒、相和持戒者,无所谓果报,他想不到那一点,他也不去天天盯着人家的缺点看。这就是六祖慧能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没那个时间精力去盯着别人的过失去看。他的心是空的,他自己做到完美到极致,但目的并不是说我要超过谁谁谁,我要很有名闻利养,不是这样的。他是发自内心本能地爱持戒,这是真正的持戒者。

【云何复名修集三昧?修三昧时,为自度脱,为于利养,不为众生,不为护法,为见贪欲秽食等过、男女等根、九孔不净、斗讼打刺互相杀害,若为此事修三昧者,是则不名修集三昧。】

那么怎么修定呢?戒定慧的「定」,这里翻译成三昧,因为三昧就是三摩地,就是正定的意思。佛陀讲的修习戒定慧这个定,不是死死得像石头一样不动,而是修习正定(三摩地正定、三昧)。说在你修习三摩地正定的时候(在你修习禅定的时候),如果你只是为了说我自己能解脱轮回,我能有神通,得到很多名闻利养,你为了这个目的去修习禅定,那你就是假的修习禅定。你只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众生,也不是为了护法,只是贪恋,要么就贪恋禅定中美好的境界,要么就是贪恋别人给我的利养,要么贪恋神通种种,要么在禅定中行一些不净之事。甚至说整天爱打坐,但是行为很不好,总是爱跟别人争吵、爱打架呀,互相甚至想杀害呀!像这样的众生去修习三摩地,他修的哪门子三摩地啊!这不叫真正修习佛陀讲的戒定慧的定。

【善男子,云何复名真修三昧?若为众生修集三昧,于众生中得平等心,为令众生得不退法,】

那怎么样才算修习戒定慧的定呢?佛陀说:善男子,真修三昧的人,真修定的人,如果是为了众生而修,面对一切众生有平等心——无论是佛法的初学者,还是学了多年的老师父,他心是平等的,不会瞧不起这个,很抬高那个,不会!贫贱之人和富贵之人,丑陋之人和美好之人在他眼里是一样的,他真正地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他修习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让一切众生都能不退转。

众生不是都爱著相吗?著相生烦恼,著相退转,我为了帮助众生获得定功,我先获得定功。我就好像定海神针一样,哪里不安定我去哪里,我一去众生的心就定下来,他是为了众生而修定。

【为令众生得圣心故,为令众生得大乘故,为欲护持无上法故,为令众生不退菩提故,为令众生得首楞严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金刚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陀罗尼故,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为令众生见佛性故,作是行时,】

他是为了众生获得神圣之心、获得神圣境界而修定;他是为了众生获得大乘佛法而修定;是为了护持无上的佛法而修定;他的目的想的全是众生,让众生生起不退转的菩提心;让众生获得首楞严大定;让众生获得金刚三昧;让众生得到陀罗尼,就是总持一切法——一法总持一切法。我入了这个甚深的解脱门就遍知一切;为了众生得到四无碍智;为了众生见佛性。

如果是这样去修,他修定的目的都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的,这才是真正修习佛陀讲的戒定慧的「定」的众生,他才是真的在修习三昧。那么在他修习三昧的时候,他不会见到有三昧之境,不会见到三昧之相,不会见到修定之人,不会想到我修定能得到什么果报,不会想到这一切!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在初期,我们在修定的时候,好像有的时候还是有所求:我为了一个目的,为了我不被相转,为了获证神通,为了种种来修定。但是高手是怎么修定的?

【不见三昧,不见三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集三昧。】

「不见三昧,不见三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集三昧」,这才是真的修习三昧。所以戒定慧的「定」出发点也是利益一切众生,而不是利益自己。虽然利益了一切众生,又无有众生可度,这才是真三昧。

【云何复名修于智慧?若有修者作是思惟:我若修集如是智慧,则得解脱度三恶道。谁能利益一切众生?谁能度人于生死道?佛出世难如优昙钵华。我今能断诸烦恼结得解脱果,是故我当勤修智慧,速断烦恼,早得度脱。如是修者,不得名为修集智慧。】

前面修戒、修定都讲完了,那么怎么修慧呢?如果有的众生在修集智慧的时候,想的只是自己,他想的是:众生无明,没有智慧,所以轮回;有了智慧就解脱了,解脱了就不去三恶道了,所以我修智慧。世界上哪有佛呀,谁能真正做到一切都为众生考虑呀?谁那么傻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去度人啊?佛出现于世间难得就像优昙波罗花出现于世间,我修习佛法的智慧,不求别的,只要我能了脱生死,只要我能断烦恼就不错了,只要我解脱了就行。如果这个人是这样想的,只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为了自己速速地断了烦恼,来修习所谓的智慧,那他就不是真正的修慧者。

【云何名为真修集者?智者若观生老死苦,一切众生无明所覆,不知修集无上正道,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瞋痴业,愿皆悉来集于我身。愿诸众生不生贪取,不为名色之所系缚。愿诸众生早度生死,令我一身处之不厌。愿令一切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真正的修慧者是什么样子?真正的修慧者、真正的智者,他会观生老病死的苦难,会观一切众生都是无始劫以来怎样地被无明所覆盖着。一切众生多么可怜,不能学习无上的佛法。我要遍学一切法一切法门——法门再多再无量,我都要誓愿学。我宁可用我的身体代替众生受一切的苦恼,愿众生所有的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嗔痴业全都变,全都因我而改变。「愿皆悉来集于我身」,愿一切众生的苦痛、烦恼、贫穷下贱、破戒之心,做不到不动摇动摇的这种心,还有贪嗔痴的业,愿这一切糟糕的都来到我身上,我来替众生受,不再生贪嗔痴,不再被一切五阴所捆绑,愿一切众生早日度脱生死,愿我能够代替众生承受一切苦痛而不厌倦,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迅速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如是修时,不见智慧,不见智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是则名为修集智慧。】

像有的菩萨如果这样修,他其实不会执著于智慧两个字,他不会执著智慧之相,也不会执著修智慧的人,也不会执著我修智慧得到什么果报,这样的菩萨才是真正的修的智慧着。

那么这一段文字也可以让我们反观一下自己,我们是为什么修智慧的?可能绝大多数师兄都是为了能断烦恼,为了解脱呀,怎么样。但是菩萨是怎么想的?为了众生。因为众生太苦了,我愿意承受众生所承受的一切苦难,一切最糟糕的事都由我来代替,我愿意让众生享受极致的快乐,这是真正的菩萨,一般人做不到。所以有的高僧大德你看他修了很多年,为什么还浑身病苦啊?你不了解他的发愿,如果他没有发愿,他可能前世的业太重,今生因为修行已经转了很多恶业,已经很幸运了,不然可能去三恶道了,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高僧发了一种愿,就说我要代替众生受苦,所以他就很苦。在你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要随便地去给他下判断。

【善男子,修集如是戒、定、智慧,是名菩萨;不能如是修戒、定、慧,是名声闻。】

佛陀说:只有心心念念想的都是众生的这样的菩萨,他所修的戒定慧,才是真的戒定慧。只有这样修戒定慧的人才是菩萨,不能这样修的,充其量就只叫声闻弟子。就说我闲来无事,在某个因缘之下听了点佛法挺感兴趣,我学一学解决点自己的问题。出发点都是自己,这叫声闻小乘。而心心念念都是众生,才是菩萨大乘!

每当我们抱怨周围的环境不好、众生不好的时候,你为周围的环境、为周围的众生,又做了什么呢?你为了改善这周围一切的处境,你又做了什么呢?善男子呀!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niepanjing.net/post/98.html

“《大般涅槃经》讲解 192课·怎样修戒定慧 | 涅盘经” 的相关文章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7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7

第267课「已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涅槃法会的现场。【外道众中复有梵志,姓迦葉氏,复作是言:瞿昙,身即是命,身异命异。】在涅槃法会中,来到娑罗树林找佛陀辩论的这些外道当中,有一个梵志,姓迦叶,他现在又站出来了。他对释迦牟尼...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1

《大般涅槃经》讲解 261

第261课「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各位尊者:大家好!很高兴我们能够一起继续学习《涅槃经》。可能有的师兄感觉奇怪,明明是讲《涅槃经》,怎么放《心经》曲呢?因为今天我们讲的《涅槃经》等于是「涅槃经版的心经」。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一这里有一段(内容...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8

第258课 「阿难起莫忧,观于法非法,法为不可得,何缘当有灭?如诸佛生时,得道亦如是,如佛转法轮,泥洹亦如是。生不生于生,佛道亦无灭,于无生之法,阿难何为啼?观我身毛孔,诸所讲说业,佛说空无有,法界亦如是」。——《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家好!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菩萨们怎么观无常,有粗无常、细无常、内...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4

《大般涅槃经》讲解 254

无上甚深大涅槃,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本师真实义。各位尊者,各位菩萨们:大家好!上节课的最后,佛陀又再一次强调:我们手头的这部微妙的《大涅槃经》的重要性,佛陀说《大涅槃经》是一切善法的宝藏,也就是说一切善法的精髓在《涅槃经》中都能找到。佛陀说,《涅槃经》就是这样,好像大海里藏着各种各样...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8

各位尊者、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住世时所讲的最后一部经,号称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大般涅槃经》。已经到了第三十七卷,首先依然感谢一下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法师的翻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五上节课佛陀最后对迦叶讲到:善男子,凡夫的色相是从烦恼生的,如来的色相是远离了烦恼的。...

《大般涅槃经》讲解 242 | 涅盘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尊者: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涅槃经》的第三十六卷,上节课佛陀跟我们讲了(初果)须陀洹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接着看经文:【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是须陀洹,先得道故名须陀洹,以初果故名须陀洹。若先得道名须陀洹者,得苦法忍...